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6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说了还叫什么惊喜。”冯一平说。
来了兴趣的梅秋萍猜了几个,最后现在就有些惊喜,“阿曼达也快三岁了,静萍又不回家过年?她不是又怀上了吧!”
“妈,你想哪去了?”冯一平也非常佩服老妈这脑回路。
“我没多想,我没多想。”梅秋萍看起来有些失望。
“只是又怀上了,又有什么关系?美国又没有计划生育,我们的大孙女一个人,连个伴都没有,我告诉你,能多生几个就多生几个,最好儿儿女女的一大群,你现在又不是养不起。”
冯一平下意识的觉得,妈妈说这话的重点,应该落在那“儿儿女女”的“儿儿”上。
第一个孩子,他们不强求,可这第二个孩子,尤其是在自己这么大家业的情况下,爸妈肯定是想自己能有一个儿子。
冯一平差点都想说出来,这次的惊喜,正好跟他们希望的大孙子有关。
无论如何,马灵和文森特,现在不用再藏着掖着,也可以让他们知道。
“这些话,你们可别……”
“知道,我们不会在静萍面前说的。”冯振昌说。
这说明,他们自己其实也清楚,那句话的落脚点是在哪。
那相信黄静萍也能听出来。
但生儿还是生女这事,又哪是那么容易的?
“连我们都知道,有几个美国人,只生一个孩子的。”梅秋萍嘟囔道。
“妈,”冯一平看着她把一大包炸圆子也要放进去,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这个就不用带了吧。”
“这又不是给你准备的,是给你身边的那个大个子欧文的,”梅秋萍说,“外面可能也能买到,但肯定不是这个味道。”
“你难道不喜欢吗?小时候有了这个,就不吃饭。”
冯一平能说什么?……
最后,他虽然没带被褥,但足足带了四个大行李箱!
但他并不是跟着这些箱子一起走。
他没有坐回来的那辆雪弗兰的商务之星,在长长的一挂鞭炮之后,他自己开着一辆奥迪出发了,对闻讯赶过来的那一大堆人说,“我不是现在走,只是去梅家塆,在外公家吃餐中饭,下午还回来。”
“现在不走哇。”听他这么一说,很多人安下心来,笑呵呵的看着他开车走远。
他自然是现在就走。
之所以那么说,是不想又让大家伙费力的送自己出行,听说,有好些家都留着封和30早上过年放的那挂鞭炮一样长的鞭炮,就等着自己出门的那天放。
等他出了五里坳,商务之星才会带着那四个大行李箱再从村里出发。
他也是没有时间再在外公家吃饭。
原本他也想这次在家里多呆几天,但初一就接到老马的消息,孙正义明天来国内,于情于理,他自然都要赶过去见一面,顺道见证着他从阿里撤出。
……
在看到冯一平开的那辆车,闪了两下尾灯,翻过村部后的那道山岗时,冯振昌和梅秋萍,才从屋顶上下来。
梅秋萍好像松了一口气,“走得早点也好,我跟你说,这些天,我总是有些心慌,总担心他们有什么事,这几年过年,我还是头一次这样。”
这话她年前其实就说过,看来这些天一直是担着心呢。
“现在他都出去了,什么事都没有,挺好的。”
冯振昌摇头,“跟你说过多少次,你啊你,总是自己吓自己,就不能多想着点好的?”
这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区别了,妈妈呢,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会担心孩子,不管他现在过得怎么好,总是会担心他过得不好。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
在此时,还有一个和冯一平不太相干,但是和他也算有几面之交的人,也在惦记着冯一平。
他就是李志强李大记者。
李大记者,此时尚在休假期间,但作为一名称职的名记,他也是休息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把工作放到一旁。
学生在这个时候祈祷今年夏天能考个好成绩,商人盼着今年生意能更好些,能赚更多的钱,而他们,自然就期望着今年能再抓几个大新闻。
而一想到大新闻,李志强就忍不住想到了冯一平。
自从他在美国的公司,推出Youtube和Facebook之后,他好像有几个月没出什么大新闻,按他这些年的规律,他的下一个大新闻,是不是应该快了?
李志强将很快发现,自己在新一年的工作即将正式开始时的这个愿望,很快会实现。
而此时,在首都,老王总的秘书杨主任,此时已经上班了……
第九百九十章 定位
初三的省城,甚是冷清,马路上车辆寥落,路旁根本看不到行人,呈现出来的景象很不中国,倒是很像美国那些城市街头的日常。
还是带着寒意的风,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欢笑着畅通无阻的从那街那头吹到这一头,又瞬息远去,还留下嘹亮的歌声来。
它的欣喜也不难体会,每年也就只有这么几天,这快水泥森林,才能短暂的成为它的主场。
矗立在长江畔的省城嘉盛大厦,这两天也难得的清闲下来,春节期间依然在值班的,除了保安和酒店员工,就只有那些负责后台维护的团队,如便利店和物流公司调度中心的员工。
从几天前的几千人,一下子减少到只有区区百余人,这让这两天在上班的那些人,进出大楼的时候,都有一种自己是这栋大楼的主人的感觉。
不过今天,它真正的主人来了。
冯一平手里拿着一袋拆开的麻糖,还用抽烟的姿势——其实他认为是发哥在《英雄本色》里咬牙签的姿势,吃着一根,脚步轻快的走进大楼,过年,就得有个过年的样子嘛。
“过年好,”他见着每一个人都热情的说,然后把手上的那一袋递过去,“来几根。”
跟在他身后的方颖芝有些绝倒。
知道你抠门,可是现在这么做也太抠了吧。
大过年的,不发红包也就算了,就是送这样的玩意,那至少也得是一人发一袋不是?
冯一平还真不是抠门,以他的身家,给这些春节期间值班的同事发一些红包算什么?只是到了他现在的地位,不管干什么,要注意后续的影响,做好多事,都必须得有章法,由不得他的性子。
再说红包这个事,大年三十的晚上就赶回省城的梅义良,在初一那天,就已经发过一次。
他也就只能随便找点东西意思意思。
但是,现在经他手拿着的东西,就像那些高僧大德们开光过的吉祥物一样,都会显得珍贵一些,受邀的那些人,每人高高兴兴,小心翼翼的只从中拿出一根或者两根去,等到进电梯之后,那一袋居然还剩下一小半来。
然后他又邀请了一次方颖芝,“不再来几根?”
绝对是一个很懂得分享的好孩子。
方颖芝摇了摇头,过年时在家里忍不住小小的放开肚子吃了几天,现在还哪敢吃这样含糖的东西。
冯一平也不以为意,他这么做,不过是想让自己和方颖芝之间,看起来不尴尬而已。
从目前来看,他们的反应都还算专业,至少表面上,还能做到和之前一样相处,至于表面下……那同样不是问题,现在的他们,就没有多少单独相处的机会。
像今天这样顺路的机会,那就更少了。
……
梅义良已经等在电梯门口,现在的他,早就看不到当初在所谓的“江湖”里打混过的痕迹,虽然穿着一般,但却贵气尽显。
年轻时那个练武的喜好,虽然并没有什么成就,但却养成了健身的好习惯,平常虽然应酬不少,这会也已经人到中年,但身材还保持得不错。
他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手机,见冯一平出来,问了一句,“中午到家里吃饭?”
“吃早一点。”冯一平说。
“现在就做。”梅义良对着手机说,那边的人,不问可知,自然是蔡虹了。
“还说让你在家里多住两天,”挂了电话,他带着冯一平朝自己办公室走,“真的开车过去?”
“开车过去挺好。”
飞机还在美国,他计划开车去找老马,顺道好好看看这一路的风景。
现在也是难得有这样在国内好好看看的机会。
甥舅俩也没有客套,一进办公室,就谈起工作来,“金副省长那边,真不见见?”梅义良问。
冯一平的目光稍有些躲闪,“这次时间真不够。”
平常的时候,到省政府去见金副省长,那还好,现在这大过年,去他家里见他,冯一平心里是真有些没底。
有些话,不好说啊。
何况金翎为了他,这可是大年初一就去了美国,金副省长怎么可能没点想法?
“不见也好,”梅义良说,他看到外甥用有点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跟着说了一句,“免得一见面,又被他拉着要投资。”
这话圆得,可以说水平相当高了。
“说起来,你对省里的投资,究竟是怎么定位的?”他给冯一平倒了一杯茶。
“自然是依据省里的特点来,首先,这里将会是我们最重要的物流中心。”
这是由他们省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省里和省城,在我们建转运中心这件事上,非常支持,孙副市长甚至有意借此新建一个物流园,因此他是担心我们要地不够多,建成的规模不够大。”
“孙副市长的魄力,是越来越大了。”冯一平说。
“他也难,现在想再上一步,必须得拿出切实的成绩来。”梅义良说。
这个确实如此,像金副省长这样的省级副职,以及孙副市长这样省城的副市长,想再上一步,去掉头上的那个“副”。
字,机会、底蕴、政绩……哪一方面不足都不行。
“我们应该还是能支持的,除了物流,我想把关于生产的部分,尽量全部放到省里,这包括三个方面,我们自己会新上的生产项目;依托有佳便利和嘉盛商城,可以让社会资本投资的各种日用品生产项目;以及类似神奇工坊这样,需要大量代工的项目。”
“当然,放到省里的这些项目,自然是先考虑五里坳。”
想把五里坳变成一个大城市,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不然,以五里坳的地理位置,很难聚集大量的人口。
“我个人感觉,省里是非常希望我们能多投一些高科技项目。”梅义良说。
“没问题啊,省里在光电领域,一直挺有优势,以后我们可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把和这些领域相关的项目,都放到省里。”
“只是和互联网相关的,以后,我们会逐渐向深圳转移。”
有些方面的创新,确实要考虑地域的因素。
和省城这样一个原本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相比,深圳这样的地方,无论是思维和习惯,无疑更适合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其实和光电领域方面相关的项目,也不会少了,我们现在就在布局的人工智能领域,包含的项目,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都不可小觑。”
“再说,就说我们的物流仓库,同样是高科技的项目,按我们的要求,随便分几个课题,目前省里的那些研究所和高校,就有得忙的。”
国内目前还真没有公司,能像嘉盛一样,舍得在仓库上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去研发各种新技术。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结合了奈飞转运中心成果,还借鉴了亚马逊成功经验的嘉盛仓库,在国际上都已经足够先进,但谁让冯一平的眼光,是后来的那些智能化仓库呢?
他关于这方面的设想,其实也帮科研人员指明了一条路,如果能最终完成他的要求,那可以说,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不要小看物流技术,这样属于基础的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影响,可以说会非常巨大。
“这样就好,”梅义良说,“省城,总是我们起步的地方,省里对我们的支持,也一向很大,如果有可能,自然尽量向这边倾斜。”
“那是当然,我们这么多人的家都在这边呢。”冯一平说。
此时正在交流的甥舅俩没有想到,很快,就会发生一件检验省里对他们支持力度的事情。
第九百九十一章 主动
旧金山。
很不凑巧,隔天是个雨天,还不小,大家就都没了出去转转的兴致。
本来嘛,不管是第一次来美国的张彦,浪费了难得的休假时间过来的金翎,还是黄静萍和马灵,她们现在就没有太多的心情去游山玩水。
早上,昨天睡得不早的张彦,今天起得很早,醒来后又睡了个回笼觉的金翎,睡眼惺忪的穿着睡衣下楼时,她已经煎好了几个鸡蛋,清炒了一盘西兰花,面包也刚好跳起来。
“早啊金总。”
“说了,叫姐,”金翎低下头来闻了下味道,“真不错。”
“我看要是有时间,你是不是还准备做个蛋糕?”
在美国的厨房里,想烙千层饼有难度,做蛋糕真不是事,原料、用具都全。
“明早可以试试。”张彦看起来不但很适应,心情还很不错的样子。
她真的有多开心,自然也说不上。
金翎丢下的那个问题,她昨天是想了一夜,但这样的事,又哪能这么快就得出结果来?心情又怎么好得起来?
只是,今天冯一平的两个孩子都要来,无论如何,都得表现得开心一些。
金翎随便把头发往耳后一拢,坐下来拿起筷子就开吃,咬了一大口鸡蛋,她指着一直站在餐厅那边的女佣说,“可别让她们丢了工作。”
“我也就做个早餐,最多再做几样点心。”张彦只是觉得这一大早醒来,最好要做点事,自己才自在一些。
跟着接下来,金翎就见识了张彦的那一个本事,煎鸡蛋她只吃了一个,面包也只吃了两片,花椰菜稍微多吃了几朵。
在她打扮好从楼上下来以后,张彦依然坐在桌前,筷子还没放下来,只不过,桌上的那些东西,却没剩一点。
“都是你吃的?”她惊讶的问。
“嗯。”张彦有些不好意思。
金翎看了看她的身材,自然不是后来流行的那种骨感美,但以现在的标准来说,绝对还是很标准的那种。
“真是个有福气的人。”金翎羡慕的在她肩上拍了一下。
这会门口那边传来一阵喧哗,还有小孩子的声音传过来,金翎和张彦马上也顾不得刚才的闲聊,“来了。”
是来了,穿着一条白裙子的阿曼达,牵着穿着蓝色毛衣的文森特走了进来,顿时,张彦和金翎两人,都有些无暇看背后的那两个妈妈。
这样的一对儿女,这个冯一平!
阿曼达虽然眉眼间看得出冯一平的模样,但现在是真的越来越像黄静萍,又活泼得很,看起来真是极可爱。
但无疑还是旁边的文森特更得人爱。
他无疑完美的结合了爸妈在外貌方面的优点,哪怕是那些觉得他这个年纪的小屁孩,都是个爱哭鬼,一点也不可爱的淘气包,对小孩子无爱的家伙,见到他也会生出来把他抱起来,在他的小脸蛋上亲几口的心思来。
再加上他爸爸的条件,这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
只是,他们的妈妈都在身后,不好只看着文森特一个人,“阿曼达,还记得阿姨吗?”金翎蹲了下来。
阿曼达歪头看着她,“我记得你。”
说是记得,但该怎么称呼,她却叫不出来。
“这是金翎阿姨,”黄静萍也蹲下来,她跟着又补充了一句,“是爸爸的好朋友,你忘记了吗?”
这句补充,让从昨天抵达开始,到现在一直置身事外,一直很从容的金翎,第一次有些局促起来。
“阿姨好,”阿曼达甜甜的叫了一声,她拉了下文森特的手,文森特也叫了一声,“阿姨好。”
在有外人在的场合,还是阿曼达这个妹妹的表现,看起来更大方得体些。
“哟,你一定是文森特了,真可爱,”金翎拉着他们一人一只手,对站在一旁,显得有些紧张的张彦说,“这是张阿姨。”
“阿姨好。”
“你们好啊,饿了吗,阿姨给你们做蛋糕好不好?”
这个提议,连文森特也抗拒不了,回头看了看马灵。
马灵点了点头,无论如何,让孩子们跟张彦多接触接触,怎么也不是坏事,而张彦,这个黄静萍所说的,对冯一平非常重要的女孩子,无论是对阿曼达还是文森特,确实都非常喜欢。
这也是个好现象。
不知不觉的,做了妈妈后的马灵,想问题比张彦深入了不少。
张彦是没想到,自己为准备开店学的那些技术,最早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
山风徐徐,张彦和黄静萍各自撑着一把伞,走在屋后的山路上。
这是张彦主动邀请的,但现在,她却好像只是单纯的为了来登山一样。
“在这里还适应吗?”还是黄静萍先开口。
“还好。”张彦看着脚下的这座美国的小山,却想起了曾经带着冯一平去过的,县里公园里的那座小山。
“这里的郊区,其实就和农村没什么区别,五里坳你去过的,对吧?其实有些像。”
“对,”张彦点了点头,最后好像下定了决心,“静萍,有些话,我想以朋友的身份跟你说说。”
好像是担心黄静萍一开口,自己这好不容易终于决定要说的话又会缩回去,她没给黄静萍开口的机会,“夫妻相处的事,我自然没你了解,只是,我觉得金姐说得对,这事总这样拖下去,肯定不是办法。”
“我也明白,你肯定也……”她有些急着改口,“你心里肯定放不下他,还有阿曼达,我也听金姐说,她非常粘她爸爸。”
“就是从阿曼达的角度来说,你和他一直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好事。”
“当然,为了孩子,来考量大人间的事,这是国内的老观念了。”
“不,你说的都对。”黄静萍说。
她本人,其实也是抱着这样的观念,这样僵持下去,先不说会不会影响她和冯一平之间的感情,确实对阿曼达的成长不利。
“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知道了这件事,生气伤心过后,我其实,真是无奈得很!”黄静萍一脸的落寞,“我想你能理解我的心情。”
黄静萍的心情,张彦确实能理解。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有谁能接受冯一平做出的这样的事?
但是,黄静萍虽然痛苦难过,虽然把冯一平赶出了家门,但无奈的是,和冯一平分开,却从来不是她的选项。
首要的原因,真不是因为冯一平现在的身家——当然,要说一点也没有考虑这一点,那自然也是假话。
其它的,除了父母、孩子这些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她和冯一平之间的感情。
她毕竟是在初中就喜欢上了他,从师范毕业之后,冯一平就是她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人——是比爸妈还重要的那个人。
应该说,冯一平在绝大多数方面,确实能满足一个女人对于伴侣的所有要求和幻想。
出现现在这样的问题,黄静萍心里,其实多少也有准备,金翎昨天分析得也对,可以说,这是男人普遍会有的毛病了。
她生气的是,没想到冯一平一犯错误就是这样的阵仗,居然儿子都那么大了。
“我也明白,他和马灵,包括文森特,这其中有巧合的成分,估计一开始,他也没想到是今天这样的结局,如果猜到是这样的结局,他当初可能就不会开始。”
这个分析是对的,冯一平当初是真没想到,会和马灵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只是,有时候,越是无奈,越是觉得自己没用,连他犯了这样的错误,也只有随他去,心里就越是不舒服,就越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张彦叹了口气,“我明白,只是,我不是为他说话啊,他现在压力确实挺大的,我想他也清楚了你的立场和态度。”
“既然我们都知道,最后你还是得原谅他,要不现在就原谅了他吧,让他能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你知道,他在很多事情上,是一个很感情用事的人,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对他很重要。”
……
屋后,金翎看着山上的那两个身影,看着她们显然在认真的交流着,有些欣慰。
张彦终于是如自己说的一般,主动起来了。
第九百九十二章 初见孙正义
“这是我的朋友,冯一平,一平,这位是孙总。”嘉盛假日酒店的套房里,老马笑着为当事双方做介绍。
刚刚赶到的冯一平,不过就洗了一把脸,换了身衣服,就急匆匆的来到楼下。
说实话,他对这位日本首富,还当过一天的世界首富——很短暂所以也很悲催,在中国投资的成功,甚至让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相形见拙,但最终栽在美国政府手上,由首富变成“首负”的著名投资人和企业家,也是相当以及极其的好奇。
但是,一见之下,还真有些小小的失望。
“孙总,久仰久仰,欢迎你的光临。”握手时,冯一平稍微弯了下腰。
因为这位孙总,目测真就只有一米五左右,很袖珍所以很日本,让老马都成了高个,身高过一米八的冯一平,不弯弯腰,就会无端的显得有些骄傲。
“很高兴见到你,冯。”两鬓已经有了白发的孙正义用力的握住冯一平的手。
他今天,不但穿上了西装,还少有的打起了领带,足见他对这次会面的重视。
不过,他虽然穿得很精神,但却能看到很明显的黑眼圈,看起来休息得不太好的样子。
当然,这也有可能说明老马曾经说过的那件事是真的,这位矮个子的孙总,每天只休息3到5个小时。
作为一个快五十岁,体力已经毫无疑问的在走下坡路的男人来说,这么短时间的休息,无论如何真有些不够。
“快请坐。”孙正义把冯一平他们朝客厅带。
跟着他们一起移动的,还有专职摄影的工作人员,不用说,这些人自然来自老马的安排。
老马应该是国内的企业家里,最喜欢留下影像的一位,别说湖畔花园的那次演讲了,从后来网上居然找得到他在创办中国黄页期间拍下的那些视频,就能再清楚不过的说明这一点。
当然,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老马的自信,以及,和冯一平相比,他就是个高调的人,喜欢宣传的人。
可想而知,他从创业伊始,就注意拍视频,显然不是为了珍藏起来,留待自己以后慢慢欣赏,自然是为了宣传。
可是,如果没闯出些名堂出来,又有谁会乐意看他的这些视频?对吧,我们都知道,他在年轻的时候,尚且不是小鲜肉。
可是他在创业开始的时候,就坚持了这样的习惯,可想而知,至少他是确信将来一定会有很多人对不同时期的自己很敢兴趣,讲真,这样的自信,或者说是自负,也是没谁了。
“你的酒店非常棒,硬件好,服务更好,我想以后来沪,一定住在这。”孙正义说。
冯一平总觉得有些奇怪,这位可是从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按理在在场的三个人里,英语水平是最好的一个,可是他这英语水平,听起来反倒是最差的一个,怎么说呢,他的英语,听起来有些怪。
老马看了冯一平一眼,他显然清楚并认同冯一平的看法。
“这是我们的荣幸。”冯一平恰到好处的表明了自己的高兴。
说白了,这些大人物寒暄,其实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分别,孙正义夸冯一平的酒店,这就像我们到朋友家做客,总会夸他家布置得真好一样。
“也欢迎你多给我们提提意见。”
冯一平这也算是客套话,但是孙正义听了,马上问道,“冯你是有意把假日酒店也开遍全球吗?是不是未来在日本,我也能看到你的酒店?”
开遍全球的计划,自然也是有的,冯一平还真想像肖志杰之前说的那样,在全球所有的风景名胜地,都开设自己的酒店。
在冯一平的概念中,这其中还应该包括南北极,以及近太空。
至于在日本,他也确实有这个想法。
其它的不说,不管什么时候,国内总是有大把的人去日本旅游,很多时候还住进了那些极端反人类的杂碎的酒店里,给同胞们提供一种选择,顺道多赚赚日本人的钱,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怎么,孙总对酒店业也有兴趣?”冯一平笑道。
这位个子小,但特别狂的家伙,一直宣称,自己只投资和互联网有关的公司。
“主要是相信冯你的眼光。”孙正义说。
不得不说,这话拍得冯一平真舒服。
“呵呵,”他情真意切的笑了几声,“到了那一天,一定请孙总多多支持。”
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那个国家,说起来开放,但实质上在很多方面,真的非常排外,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和韩国真的有些同出一源的意思。
在这样非核心的产业上,如果能和孙正义这个地头蛇一起,确实会便利很多。
但接下来他的话,却把话题带歪了,“有个问题,我一直有些好奇,但又不知道会不会冒犯到你。”
“哦?”孙正义直起身子,很郑重的看着冯一平,“没关系,请讲。”
老马大约知道冯一平要问什么,笑了笑,没说话。
“说实话,第一天听到孙总你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你是中国人,不仅是因为你的名字,从我的认识来说,孙这个姓,不管是在韩国,还是日本,都很少见。”
“原来是这个,”孙正义正色道,“确切的说,我就是华裔,我的祖籍,在莆田,我的孙姓,和韩国的孙姓不一样,我的孙姓来自孙子,和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孙。”
“原来如此。”冯一平低头喝了一口茶。
这样的说法,他后来也不是没有听说过。
其时,淘宝已经大放异彩,孙正义此前的投资,不出意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那时,他的国籍问题,确实是很多淘宝用户心中的一根刺。
说在淘宝上购物,就是大把的给日本人送钱的言论,比比皆是。
也就是在那时,在一次互联网峰会上,孙正义抛出了一番这样的解释。
在那样的时机抛出那样的言论,其本意是什么,明眼人都知道。
但不得不说,从他弃用“安本”这个日本姓氏,继续用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的远见:他清楚中国未来的潜力。
而在中国投资,一个和中国人一样的名字,自然会更容易被接受。
但冯一平没想到,他现在就在自己面前说了这样的话,很显然,他对这样的问题,是有准备的,那么,他难道是对自己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从而发现了自己骨子里对他所在国家的不喜欢?
那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冯一平相信,以孙正义纵横商海这么多年的经验而言,他能看出一些端倪,也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他还这么爽快的同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