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北汉子明显有些不信的样子,那可是签证,那是一般人能帮上忙的?
  但也许是因为还有些内疚,也许是因为他认为这是想自己创业的同事,试图在自己面前展现能耐,他并没有表示质疑。
  王总自然看懂了他的意思,他也懒得分辨,他也觉得奇怪得很,我怎么会这么说,我怎么会这么做?
  难道,我是被洗脑了吗?
  他压制住了自己想解释几句的念头,向他解释,犯得着吗?
  正副队长这时穿得整整齐齐的走过来,“接下来我们值班,大家去餐厅吧。”
  “谢谢队长。”搭档说了一句,一点也不谦让的拉着王总朝里走。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谦让也没用,主管出来值班,让员工去参加类似的活动,本来就是公司的惯例。
  这是王总也比较佩服的一点,这个冯一平,在收买人心这方面,还算是有两把刷子。
  “哎,是熊总。”搭档拉了王总一把,高兴的说。
  一辆奔驰开了进来,王总看得分明,后座上坐着的那个人,正是熊玉良,他此时还在埋头看着一份文件的样子,看都没看这边一眼,这是连他也不知道我的身份,还是他也压根就不在乎我的身份?
  王总现在是真的拿不准。
  这一路上,他们汇聚了不少从车间,从办公室里出来的同事,无一例外的,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虽然比其它公司放假迟了两天,虽然比之前放假也迟了两天,但谁叫公司生意太好呢?生产到现在,库房里都还是没有任何存货。
  这是让大家觉得骄傲的事。
  至于放假迟了两天,那又有什么?其它公司的那些人,就算是提前两天放了假,这会也不一定能回去,每年的这个时候,只要是出省,不管是汽车,火车,或者是飞机,都是一票难求。
  有同学在其它公司工作的,听说到处买不到票,最后从上个月中开始,大晚上就跑到羊城,在火车站的售票窗口下苦等,有几次,早上售票窗口开门时,他是第一个购票的人,但一问,人就说,“票卖完了。”
  可是,今天才是预售的第一天好不好,而我又是第一个问的,怎么票就卖完了呢?
  局外人都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嘉盛家具的员工也不用去想这个问题。
  之前的几年,都是公司找关系,听说还额外花了钱,办公室的负责人有时还会陪人喝酒,这才帮大家买到了票,今年就更方便了,同程网涉足了票务,而且做得红红火火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家回家的票,包括年后过来的票,自然再也不是问题。
  这可以说是公司唯一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用户之前的时候,再紧俏的线路,同程网都能保证给大家买到,但那些用户的需求,有时还真保证不了。
  这就更让大家觉得自豪和高兴,更喜欢自己的公司,这样的福利,才是真正的福利。
  ……
  这是一年中少有的几次,不用自己去窗口打饭的时候,大家到餐厅时,桌上已经摆好了丰盛的菜肴。
  就是连面露不屑的王总,看到那整桌菜时,喉咙里也忍不住在吞口水。
  在平时,这些菜还真入不了他眼,你就说说那装菜的碗,那还是碗吗,那明明是盆好不好,你做精致一点能死啊!
  但已经有不少人欢呼起来,“比去年的还要丰盛些。”搭档已经喜笑颜开的说。
  “我们的位子在那边。”他带着王总,朝穿制服的那一桌走去。
  他们算是到的迟的,刚坐下,熊玉良就带着一大帮人走了进来,看了几眼餐厅的情况,就拿着一瓶啤酒,走到餐厅正中的话筒前,“各位同事,又到了一年的聚餐时间,老规矩,为了感谢大家过去一年的辛苦工作,我先敬大家一瓶。”
  他一仰脖子,咕咕嘟嘟的几下,就把那一瓶啤酒喝个精光,对他这样正宗的东北爷们来说,这样吹一瓶啤酒,那真不是个事。
  “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大家都清楚,我也就不再耽误大家的时间来照本宣科的讲一遍,我今天,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在西部的第一家美佳大卖场,已于昨天正式开业,截止到刚才,注册会员数,已经突破8万。”
  “哗啦啦。”热烈的掌声响起来。
  “和我们第一家店开业时一样,开业几个小时后,连所有的样品,都被用户一个不剩的全部买走。”
  现在美佳每一个新店的开业,基本都是这样的结果。
  一是美佳陈列的家具,确实吸引人,二是开业期间的大酬宾,也确实不是玩虚的,在开业的头三天,那真是买到,哦,不,应该说是抢到就是赚到。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黄浦江畔的漕溪路上,这时有些人怕是坐不住了,他们的会议室里,此时应该正在分析着对策。”
  “哈哈哈。”大家又都畅快的笑了起来。
  他们知道,熊玉良说的,是宜家的中国区总部。
  “但是,分析到最后,他们肯能会更难受,”熊玉良又拿起一瓶啤酒来,“因为他们会无奈的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对策。”
  这么几乎是公开的评论的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熊玉良真的很少做,但此时他这样说,那效果是极好的,餐厅里,有不少同事激动的拿起酒杯,自发的举杯相庆。
  “所以,这一瓶,就预祝我们的美佳分店,尽快开到全球,火到全球。”他又干脆利落的咕嘟完一瓶。
  之后相当不拘小节的用手背擦了擦嘴,“最后一句话,大家放开肚皮吃,放开肚皮喝,喝醉了,我们负责把大家送回宿舍。”
  “耶。”餐厅里马上热闹起来,碰杯声不绝于耳。
  “老王,来,”搭档举起酒杯,“你既然要自己创业,要自己去闯一闯,我不能拦你,这一杯,我敬你。”
  你知道,还从来没有人能当着我的面叫我老王吗?你知道,先别说这酒怎么样,我是好多年没用一次性的杯子喝过酒吗?
  但是他已经不自觉的举起酒杯,“谢谢。”
  “同事一场,也是难得的缘分,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但还有一把子力气,将来如果用得着,你一个电话来,我绝没二话。”搭档拍着胸膛说。
  王总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可我特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还用得着你?你以为能为我卖力气,是件容易的事吗?
  “我给你一个电话,”他鬼使神差的拿出一支笔来,把老陈的电话写了上去,“你留好,将来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打个电话就好。”
  “哦,谢谢,”搭档不好却了他的面子,把那张纸收起来,“其实,关于创业,我还有个想法想跟你说,你知道,集团一直鼓励内部创业,这两年也支持了不少内部创业的计划。”
  “我知道,你现在一定是有了完全的考虑和计划,但老王,你真的可以考虑考虑,那样毕竟是有集团做后盾,既能减少你创业风险,也能帮你解决资金的问题。”
  能不要这么好吗?能不要这么替我着想吗?王总觉得有些听不下去,“你慢吃,失陪了。”
  “快点回来。”搭档以为他是去卫生间,不以为意的说。
  王总一个人在此时显得有些空旷的厂区里走着,走得并不快,到门口的时候,制服已经被他拿在手里,这身皮,他是一点都不想再穿了。
  “老王,”队长从屋里走出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惋惜,“刚接到人事部门的通知,从下午开始,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老王愣了一下,还真是这样!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只要你有那个意愿,我现在就可以去找人事谈,如果不行,我陪你去找监察部……”
  “谢谢,是我辞职的。”王总把制服塞到他手里,大踏步的往外走去。
  “啊,你辞职的?”队长愣在那里,“为什么?”
  王总摆了摆手,头也不回的朝前面走,那边,有辆黑色的劳斯莱斯慢慢开过来。
  王总特意朝前走了一段,到公司大门看不到的地方才上车,跟着又说了一句让车里的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话,“开回去,从厂门口走一遍。”
  你这是要记住这个让你感到耻辱的地方,记住冯一平吗,老陈想。
  劳斯莱斯无声无息的从嘉盛家具的厂门口滑过,王总看到,自己曾经的搭档,正站在门口,焦急的四处张望,“开快一点。”他低声说了一句。
  此时,他觉得自己一定出了什么问题,我应该恨这个地方才对,但是,我竟然会觉得有些不舍,我为什么会觉得不舍?
  我这真是病得不轻。


第九百二十三章 群英荟萃
  “蛮……”这样的三个中文字,那四位连复述都难。
  “就是里面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的意思。”冯一平只能这样跟他们解释。
  “哦。”他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看着那上面鎏金工整的楷书,少有的露出一些畏难的神情来。
  也是因为冯一平的关系,对于中文,他们多少都有些兴趣,但学到现在,也就只会说一些你要用心听才能听明白的口语,诸如“你好”“吃了吗”之类的。
  至于写,那干脆是一个都不会。
  方块字,那跟他们熟悉的字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
  “冯,你就没考虑过取个英文名字?”佩奇问道。
  “大家会习惯的。”冯一平笑着说。
  虽然他知道一开始,这些家伙在称呼这个名字的时候,会觉得相当拗口,但他追求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这是他宣传和推广策略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这能极大的加强大家的印象。
  “喔。”一进大门,他们就不由得不约而同的赞叹了一声。
  花木扶疏间,是一栋白墙黑瓦,带着挑檐的房子,但吸引大家的,并不是它的外观,而是它的气质,那是一种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沉淀和洗礼之后,初看淡然,但细看越来越灵动通透的特质。
  “这就是你从中国搬来的那栋?”梅耶尔问道。
  “对。”冯一平点点头,只看了她一眼,边马上转开了眼睛。
  好家伙,那眼里的秋波,已经荡漾得不行。
  佩奇他们马上好奇的走进去,先没留意到里面坐着的人,而是一眼看到,对面,竟然全是敞开的——这其实就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客厅,只不过,自然是没有天井的。
  敞开的那一面前面,是用鹅卵石铺成的一个小坪,旁边是座假山,假山旁,是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边,点缀着嶙峋的山石和花木,一座石拱桥横架其上,连上一条回廊。
  那条回廊看起来极长,径直穿过前面的房子,向后延伸。
  回廊每隔一段,旁边就有个小亭子,此时里面好像有人坐着。
  “嗨。”此时已经有好几位从太师椅上下来,热情的迎向他们。
  佩奇他们不约而同的把身后的冯一平让了出来,今天,他才是主角。
  “你好莫瑞兹,你好多尔,”冯一平跟走在最前面的两位握手,“感谢你们的莅临。”
  “哈哈,我们很高兴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来看你的又一个杰作,”红杉的迈克尔莫瑞兹拉着冯一平的手,热情的说,“以后就是不来吃饭,就来这里坐坐,那也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
  “欢迎你们常来,但是,来了别只坐坐,还是顺道吃个饭吧,”冯一平笑着说,“我这可是餐厅。”
  “一定,一定,呵呵,坐在这样地方,想来胃口也会大好。”
  好些位嘉宾带着羡慕的看着冯一平,轻松自如的跟沙丘路上的这些红人开着玩笑,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
  今天来的好多人,好多都是自己创业,也就是老板,但莫瑞兹他们,却是老板的老板,等闲人等,自然不好这么大咧咧的跟他们开玩笑。
  冯一平刚松开莫瑞兹的手,马上又被一个人握了起来,那是穿着制服的哈特曼,“恭喜你,冯。”
  “你好哈特曼局长。”自从那年春节过后,他和旧金山警察局的关系,一直挺好,做餐厅这样的生意,自然更要和警察搞好关系。
  “非常漂亮的园林。”哈特曼显然用了心,知道眼前的这个园子叫什么。
  “欢迎你以后能带着家人来光顾。”冯一平笑着说。
  “一定,”哈特曼握着冯一平的手,“市里还有工作,我马上得回去。”
  “好的,我送你。”
  以后,哈特曼自然能来这里用餐,但今天,他能来转转,露个面已经不错,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他要是敢留下来,接受冯一平的招待,那就是不想好好干了,一个投诉电话,他的公职生涯就算是到了头。
  “在这条路上,我们新增了巡逻车。”刚出门,哈特曼就小声说道。
  “谢谢,谢谢局里的支持。”
  这并不是哈特曼徇私舞弊,他只是把相关的流程加快了而已。
  这些年对旧金山警察局基金会的捐赠没有白费,现在整个旧金山警察局,都知道黄静萍和冯一平,在这样的事上积极一些,那也是应有之意。
  “嗨黄,恭喜你。”哈特曼突然对着门口说道。
  此时有一大批女士正站在门口,啧啧不停的赞叹着,为首的,正是挽着乔布斯夫人劳伦娜的黄静萍。
  “你好哈特曼局长。”黄静萍走过来跟哈特曼握了握手,迟疑了一下,还是挽住了冯一平的手臂,笑嘻嘻的感谢哈特曼的支持。
  劳伦娜则在跟冯一平她身边的那位挺年轻的美女,“这是埃里森的女朋友。”
  “欢迎你。”冯一平笑着说。
  话说,从年龄上来看,埃里森的这位女朋友,和冯一平倒是很登对。
  乔布斯居然和甲骨文的那个老色鬼拉里埃里森私交不错,这确实不是一件太符合常理的事。
  但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奇妙。
  就是不知道劳伦娜陪着埃里森的这些越来越年轻的女朋友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怕会是相当无奈吧。
  这时,他看到穿着件银灰色小西装,配着荷叶边衬衫的马灵,俏生生的站在后面的一角,见冯一平看过来,她无声的和他打了个招呼,示意自己很好。
  看着黄静萍还挽着自己的手臂,冯一平松了口气,只是,他马上觉得,今天的这个开业仪式,还真有些群英荟萃的意思,希望一切都好吧。
  他朝已经走到门口的哈特曼挥了挥手,笑呵呵的把一众女眷往用来候座的客厅里让,“各位,请吧。”
  “哇。”一进入这座客厅,大家自然又不由得轻呼了一声。
  她们的赞叹,一大半都是给这座客厅的。
  她们印象中的中餐厅,多半外面会用大红灯笼做点缀,里面的墙上,自然少不了各种浓墨重彩的画,还多半会有雕龙的屏风。
  但眼前的这间客厅,却完全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从整体的色调,到摆放的桌椅屏风博古架,以及墙上的字画扇面,无一不素雅大气,隽永轻灵。
  “斯蒂夫一定会后悔今天没来的。”劳伦娜笑着说。
  这就是极好的夸奖了,“谢谢,”黄静萍松开冯一平,站到劳伦娜身边,“我们朝里面走,里面今天有不少安排哦。”
  “我非常期待,”劳伦娜朝里面的庭院看了一眼,“我觉得,我最好现在给他打个电话。”
  “那他一定不会失望的。”施密特也靠了过来。
  这会的他,和乔布斯关系也不错,他也还是苹果董事会的独董。
  大家说说笑笑的踏上小桥,顺着水流潺潺的小溪,走上那条素净的回廊,大约走了二十来米,就看到旁边有一个亭子,随着“铮”的一声响,珠帘朝两旁分开,亭中的石制圆桌旁,坐着一个穿着湖绿色大襟旗袍,梳着一个大髻的女子。
  她身后,左右坐着两个穿着短装,抱着琵琶的女孩子,此时正低眉顺眼的弹着琵琶。
  随着琵琶声,桌旁的女子一手拂袖,轻抬皓腕,如行云流水般的煮起茶来。
  所有人,这会都呆呆的站在原地,连马灵都微微的张着嘴巴,这般淡雅出尘的场景,这般如画一般的中国古典美女,他们都还是第一次见。
  这样的中国风,他们也是第一次领略。
  劳伦娜悄悄的退到一旁,真的捂着嘴打起电话来,这样的时刻,感觉发出声音来就是非常失礼的一件事。
  见了劳伦娜的举动,埃里森的小女友也有样学样的退到后面,拿起电话来。
  但终归还是要说话。
  泡完了茶,美女轻盈的站起来,款款的对着大家福了一福,便复又坐下,眼观鼻鼻观心,又像那画中人一样。
  冯一平走上前去,端起一杯茶,“各位,请尝尝,这就是我国的茶道。”
  施密特第一个站了出来。
  拿着电话的劳伦娜,踮着脚看着前面,“你快来吧,这样的表演,估计明天就看不到。”
  埃里森的小女友用不同的语气说着同样的话,“你快来嘛。”
  ……
  两位大佬还没到,前面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拿着请柬的客人。
  山本从车上下来,看着眼前的这座中式牌坊式的门楼,摇了摇头,果然又是这一套,俗!
  看着上面的竖匾,他更是大摇其头,窥一豹而知全貌,看来这座园林的水平,不用做太大的指望。
  那些从国内请来的古建师们,自然知道竖匾一般用在皇家宫殿上,但奈何冯首富坚持啊。
  他们要是知道山本据此推断他们业务不精,那真是会觉得天大的委屈。
  山本带着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也就是在NEXTDOOR上抽到了请柬的那个日裔工程师,大摇大摆的从牌坊后的大门走进去,马上愣在那里。
  什么叫别有洞天?眼前的这一切就叫别有洞天。
  他看着那些花木扶疏,看着那透着古风古韵的白墙黑瓦的老房子,突然对自己刚才的推断,又有了些怀疑。
  他其实并不太懂建筑,但能让这样的古建筑,和这个园林如此和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人看起来就觉得舒服,那看来设计者应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看了周围一眼,试探性的拿出准备好的相机来,见那些双手放在腹前的服务员,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马上就不停的按着快门。
  然后,他的手就停不下来。
  客厅里的布置,每一个细节,他都拍了下来。
  他越拍越觉得心虚,从这些精益求精的布置来看,这处园林,看来还真是会有相当的水准。
  他像个摄影家一样的各个姿势拍着那石桥和前面回廊的时候,发现身边多了一个同行,那是一位看起来有些倨傲的金发女士。
  这位女士,不是别人,正是主动让助手打电话,最后居然要不到一张请柬,粉丝遍布东西两岸的著名美食家克蕾尔。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或者说是由于冯一平的名气,让本来对很多知名餐厅的再三邀请都置之不理的她,发了狠的一定要参加满庭芳的开业。
  她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那个眼高于顶的冯一平领教领教自己的厉害,要让他知道,在美食领域,我才是王者。
  我的一篇文章,直接决定到你这家餐厅的前途。
  中国不是有句话,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吗,我就要让你好好的记住这句话。
  对经常乔装打扮的克蕾尔来说,进满庭芳并不难,但进来之后,本来一心要给相当不给自己面子的冯一平一个好看的她,此时好像已经忘了本来的目的。
  这,居然是一家餐厅?
  此时,乔布斯和埃里森,几乎是同时丢下手上正忙的工作,分别从各自的园区出发,朝这里赶来。
  而停车场上,已经驶来一溜车,穿着唐装的老潘,从当先的那辆车上走了下来。


第九百二十四章 游园
  被第一个亭子里的茶道表演惊艳到的众人,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想看看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惊喜。
  第二个亭子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石桌旁,坐着一个穿着鹅黄色舒袖小袄,梳着垂丝前刘海髻,戴着点翠簪子,珍珠耳坠,温柔秀气的美女。
  她此时左手持着打好了底稿的团扇,右手拿着羊毫,正给团扇上的红梅上色。
  厅角还坐着一个穿着淡黄襦裙的美女,此时正旁若无人的在弹着几上的古筝,右手一勾,左手一按,便有清亮婉转,似细雨打芭蕉,远听无声,静听犹在耳畔的琴音,在众人身周轻轻流淌。
  冯一平看了一眼,不出所料,又有好多人长大了嘴巴。
  “我怎么觉得,她们是静的。”佩奇说。
  “那是因为,她们美得像一幅画。”布林说道。
  这两人一问一答,对这个亭子里的两位姑娘,可以说是非常欣赏了。
  “这是我们国家一种融合了书画的工艺品,团扇,”冯一平轻声说,“在古代,它不但是一种饰品,也有很多实用的价值,你看。”
  他拿起桌上已经是成品的一柄扇子,“扇风,是最基本的功能,还可以衣物上的拂扫浮尘。”说着,他在身上扫了扫。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冯一平举起扇子挡住脸,“遮面障羞。”
  “可以说是女士们用来玩羞羞答答,欲拒还迎的小把戏最好的道具。”他从扇旁露出半边脸来。
  “噗嗤。”却是画团扇的美女闻言轻笑了一下,跟着连忙把那还未做好的团扇遮在嘴前。
  “对了,淑女们笑的时候,也会用它挡住牙齿。”冯一平又补充了一句。
  “呵呵。”因为美女笑了,大家也笑起来。
  女士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去围观桌上摆着的那些已经做好的扇子。
  能放在这里的,自然不是国内那些小店里的大路货,虽然说不上是古物,但用料无一不精,就拿扇骨来说,有象牙的,有湘妃竹的,还有和苹果的整体风格很搭调的纯银的。
  丝绸上的诗文或者是画作,也俱都是名家所作,虽然是工艺品,也算是非常高档的工艺品。
  “真漂亮。”连马灵也忍不住凑上去,拿起一柄象牙柄的扇子说。
  劳伦娜不愧是乔布斯的夫人,一眼就看中了纯银手柄的那把,显然也非常心水的样子。
  按理,这个时候冯一平应该送给她们的,但是,样品有限,后面不是还有人会来观摩吗,只能稍候再说了。
  男士们此时多少有些不满,这玩意,淑女拿着还行,绅士们拿在手里,显然不合适。
  “后面应该还有折扇,”冯一平说,“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们必备的随身用品。”
  “就是和前面客厅墙上的那把一样的?”莫瑞兹问道。
  “对,只不过没那么大,适合手持的尺寸。”冯一平说。
  既然连莫瑞兹都观察得那么仔细,想来自己那些布置的吸引力,还是够大的。
  “各位,前面还有很多哦。”冯一平笑着说。
  女士们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那些雅致的团扇时,一个穿着燕尾服的中年黑人急匆匆的走进来,小声跟黄静萍说了句什么。
  黄静萍没有任何犹豫的走到冯一平身边,拉着他的手臂在他耳边说,“中华楼的潘老板,带着好多中餐厅的同行们来了。”
  “哦?”冯一平愣了下,他们怎么来了?
  他也觉得身上挺热的,装作若无其事的扫了一眼,马灵都没看这里,正在和身旁的一位女士,那应该是旧金山的一位名媛,在聊着什么。
  梅耶尔却毫不掩饰的看着他和黄静萍,看到冯一平看过来,她眨了眨眼睛,顺道朝马灵那边示意了一下。
  冯一平匆匆的收回目光,“你继续带着他们转,我去迎迎。”
  “放心,他们应该是来道贺的。”冯一平说。
  踢馆那些事,现实中就算是有,相信也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尤其是在讲究实效的美国,没谁会跟冯一平这样的富豪过不去。
  因为如果那样做,其实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对不起,失陪一会。”他朝大家道了声歉,跟着那位黑人中年人,就是黄静萍不久前才在电话里说过的里奇,快步朝前面赶去。
  ……
  第一个亭子那里,此时又围拢了很多人在看茶道表演,大家显然都看得很专注,茶他们不一定能欣赏得来,但美,他们是能欣赏得来的。
  只有两位,这时留意到了冯一平。
  一直留意着前方那一堆人的山本,一早就看到了匆匆朝外赶的冯一平,他马上举起了相机。
  他在取景器里端详着这个声名在外,自己却是第一次见的年轻人。
  第一感觉是,很沉稳。
  就像他此刻,虽然脚步很急,却一点都不慌乱,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第二个感觉,是自信。
  自信这个事,怎么说呢?可以做个形象的说明,那些成名已久的明星,在镜头面前那是挥洒自如,但那些刚出道的艺人,在镜头面前总是有些放不开,就是放开了,也没有自己的风格,或者说是那种气势,因为,他们没有成名已久的那些明星所具备的自信。
  冯一平现在就有比那些明星还强的自信,自信,现在就成了他身上的一个特质,这一点,在取景器里尤其看得清楚。
  这种特质,让他走到哪里,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哪里的中心。
  他是那么的沉稳,那么的自信,这都让山本最后才意识到,他还那么年轻,年轻得无比耀眼。
  只是,山本看了看这边非常有吸引力的茶道表演,再看了看前面的那个亭子,又看了看承载着这一切的这个园林,冯先生,你有些不厚道啊,你这是中餐厅吗?你这是个打着中餐厅名号的民俗产业园吧!
  如果你餐厅的那些菜式,味道还真不错,也符合这些有钱人的生活习惯,那在高档餐饮这一块,我们怎么跟你争?
  只看到这里,他就再也硬气不起来,想想昨天自己在聚会上的那些发言,他不由得觉得有些脸红。
  但他还是有些不服气的,你这是仗着你钱多,所以欺负人好不好!
  看了这处园林,谁还耐烦到我们那窄狭的餐厅里用餐?可是,我们谁有那个实力,能造出和你这里一样的环境来?
  虽然一肚子意见,但他又不由自主的连着按下了快门。
  这时,随着“咔嚓”一声,旁边有个闪光灯闪了一下。
  这时也留意到冯一平的,自然就是那位刚开始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给冯一平好看,这会却有些想不起自己目的的知名美食评论家克蕾尔。
  和山本一样,她也一直关注着走在前面的冯一平那一行人,如果不是担心被人当场认出来,可能会导致的尴尬局面,她都想快走几步,加入冯一平的那个阵营。
  她也同样在第一时间留意到了匆匆朝外走的冯一平。
  她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着冯一平,所以也在取景器里好好观察了一会。
  她的第一印象,和山本截然不同。
  “帅!”这是她看到冯一平后不可抑止的生出的一个想法。
  虽然他不是符合西方主流的那种金发碧眼的帅哥形象,但是只要把他的身份和眼前这个人结合起来,克蕾尔就不由自主的冒出了这样的结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