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疑是快速拉近距离的一个有效方式。
  “如果到时我没回国,好的,我一定会参加。”
  再一次回到座位上,冯一平有些小庆幸,还好特斯拉的那三位今晚没来,不然,自己要接待的下属老婆,至少有6位。
  要说,这真不是个轻松的活。
  但尴尬的是,今天她们三位的丈夫,并不是他们目前担任岗位的最适合人选,冯一平不知道将来调整以后,这三位对待自己,还会不会像现在这么热情。
  ……
  他只是觉得不轻松,但知道奈飞举办晚宴的消息以后,帕蒂变得非常落寞。
  她其实一直有所期盼,期盼着那晚宴开始之前,自己能够收到邀请,毕竟哈斯廷斯曾经和奈飞那么不可分割,所以她也一直跟奈飞的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奈飞举办的每次活动,她都以女主人的身份参与进去,但是这一次,她却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
  想着此时那边的热闹非凡,她重重的关上了首饰箱,这些,以后还有用武之地吗?
  她百无聊聊的在屋里转了一大圈,但是,哈斯廷斯呢?
  哈斯廷斯此时离冯一平很近,他就在酒店的停车场里,虽然看不到,也听不到,但他就是能感受到里面的欢声笑语。
  他此前从来没有想过,没有自己的奈飞,还能这么乐观,这么昂扬。
  曾经,自己也有机会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那么,我错了吗?


第四百四十七章 撒钱
  腊月28的时候,首都已经彻底的进入了过年模式,“彻底”的标志,就是大街上终于畅通无阻。
  即便是借这个机会,全市有几十项大大小小的市政工程在紧张施工,那些原本的“高速”“快速”通道,还是终于有了字面上的意义。
  “堵”的另一面,其实是“快”,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建国后到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首都用了48年,之后不到6年,在去年的8月份,就迅速突破了200万辆大关——多少有非典的一份功劳。
  现在路上终于清静了下来,老司机们,也不用担心那些“京F杀手”,哦,好像已经有了一部分“京H”的家伙,看来这心还真是操不完。
  这会的首都,只要有心,只要敢做,你就可以成为二环十三郎。
  是哒,这会的大首都,连二环都不堵。
  你说一环?那还真不知道,因为,就没有一环啊。
  但也不是哪哪都不赌。
  在首都过年,最有特色的,自然是那些处处透着浓浓京味儿的庙会。
  这会还没有后来那么多宅男宅女,逛庙会,是一家老少每年过年少不了的活动,在各路美猴王的陪伴下,看着各种平常难得一见的传统手工绝活、表演,吃着天南地北的各种小吃,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这才是应有的过年的范。
  因此在这些地,那还是有些堵,也是这会首都最热闹的地儿。
  平时那些忙忙碌碌的写字楼,这会都门可罗雀,各家公司,了不起就留几个人值值班而已。
  但凡事就总有例外,海淀的一处办公楼,到现在依然非常热闹,热闹的有些反常。
  ……
  腊月28中午,事不多,但是上面要求却比平日还要严的五道口派出所,值班干警突然接到一位热心民众的来电,“警察同志,我怀疑有一伙人在写字楼里搞传销。”
  什么时候那些搞传销的敢跑到我们这来?是想钱想疯了,还是日子过得太舒服,想追求别致的体验,尝尝在局子里过年的滋味?
  但还是在写字楼里?“你确定那可能是传销,而不像是诈骗?”
  现在在首都,传销少见,但注册一个皮包公司,租用高档办公楼来搞诈骗这事,还真不少见。
  举报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就觉得有些异常,不管怎么样,辖区有异常情况,总得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一辆警车很快开到了目的地。
  要说这地,还真不像是搞传销的。
  楼下,穿黑制服的挥了挥手,穿灰制服的家伙颠颠的跑过来,“现在几楼最热闹?”带队的警察问。
  “必须是15楼啊!”
  “15楼有哪些公司?”
  “你是问15楼这会哪家公司最热闹吧,当然是嘉盛传媒。”灰制服的保安脑子也挺快。
  警察有点懵,“哪个嘉盛?”
  “必须是那个嘉盛啊!”保安与有荣焉的样子,“冯首富的那个嘉盛。”
  这事,看来好像有些误会?
  不过,都到这了,肯定得上去一趟。
  刚到电梯间,“叮”,刚好电梯到了,里面出来两男一女三个人,当先的那个中年男人,气势足得很,扫了门口的三警察一眼,然后就直接当他们不存在,身后的那一男一女显然是他的跟班,也有些牛哄哄的样子,至少这三位,看样子好像真的和传销没多大关系。
  诈骗,那还真说不准,这年头那些搞诈骗的,那派头是比真的还足。
  他们刚进去,门还没合上呢,另一部电梯又到了,这次里面下来四位打扮得很精致,底子也不错的姑娘,但是,这四位还真有些反常,看上去有点风尘味。
  因为这样的天气里,她们居然都穿得那么清凉。
  “明天还来吗?”他们听到一个姑娘问。
  “什么明天?吃完饭就马上回来,这么好的机会。”
  三警察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什么意思这个?
  等一下电梯,这三位更懵,这还是办公区吗,怎么瞅着更像夜总会呢?
  通道两边,挤满了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其实,细一看,男的也不少,看起来也都挺帅气,但在这,就只能是不打眼的绿叶。
  这些男女们,同样对他们三个穿制服的视而不见,一脸兴奋期待的看着里面。
  但他们前面的那扇玻璃门闭得紧紧的,里面看上去也挺热闹,坐的站的,同样一脸的兴奋期待。
  看上去还真有点反常。
  警察在门口都等了一会,才有一个带着工卡的姑娘来给他们开门,“警察同志,有什么事?”
  “你们是嘉盛传媒?”带队的警官看了看这一块的装修,有点小小的疑惑,嘉盛不是出了名的有钱吗,怎么下面公司装修这么差?
  带队的跟着刘丹丹去前台,跟着的一个警察却有了发现,那边靠墙的那位,看着自己眼光有些闪躲,职业的敏感性让他警惕起来,“你好同志,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那位顿时更慌张了些,不是吧!
  不就是因为天气这么冷,昨天晚上,把一个有志于为艺术事业献身的女孩子叫到自己房间,虽然她有点不太愿意,自己还是检验了一下她的决心,顺道普及了一下规则,彼此温暖了一下而已吗?
  而且,自己不是对她有过承诺?犯得着这样?
  再说,在圈内,这样的事还算是事吗?你看看现在过道上的那些女孩子,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
  警察一看,外地的,“你来这什么事?”
  那位掏出一张名片,“我来跟嘉盛谈合作。”
  影视制作公司?这个还真的有点像诈骗,国内有证的影视制作公司,目前还真不多,但是,不等他进一步询问,带队的警官已经在招呼他,“回所里。”
  他核实过,这里确实是嘉盛传媒,所里也反馈回来,嘉盛的周总说,嘉盛传媒这几天业务是很繁忙。
  带队的警察素质挺高,当着人这么多客户的面,这么大摇大摆的来一趟,不给个说法,怕是嘉盛会有意见,出门之前特意说了一句,“下雪路滑,大家开车注意安全,临近年关,请注意保管好财物。”
  还不忘非常客气的对刘丹丹说,“打扰了。”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问。
  “没事,”刘丹丹有些忍不住笑,“我们这反常的热闹,辖区派出所过来问问需不需要帮助。”
  原来如此!
  刚才被经常盘问的那位,小小的松了一口气,幸好!他同时下了一个决心,以后这普及规则的事,多少还要看对方的意愿。
  但是,看了眼外面的那些莺莺燕燕,他自己都怀疑,这决心能坚持多长时间。
  电梯里,两位有些不明就里的警察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怎么还这么热闹?”
  “这个时候嘉盛大把撒钱,你说,能不热闹吗?”
  难怪呢,都28了还往外撒钱,怎么能不招人?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像嘉盛的日子那么好过,不是所有的公司,到了年底都不差钱。
  ……
  警察走之后,嘉盛传媒里热闹依旧,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在和同行交流的同时,都耐心的等着里面的消息。
  “你们家今年准备制作几部?”
  “今年有一个特别好的本子,打算倾全力做一个精品出来,你们呢?”
  那就是有可能连一部电视剧都制作不完呗。
  “我们啊,今年有三个项目。”
  其实因为实力的关系,在过去的三年,他们也只制作了一部电视剧,更悲催的是,都没卖出去。
  前面又传来好消息,“又一部签了,合拍。”
  “谁家的?”
  “唐人的,好像是正在筹拍的一部根据游戏改编的电视剧。”
  “哦。”大家的希望顿时又高了几分,下一个通过的,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呢。
  还有一个方向可以努力,说不定,等下轮到自己进去谈的时候,他们能买下自家那些电视剧的网络版权,钱多钱少好说,反正放那也是亏。
  这事吧,就是由陈韬购买了国内一些影视作品的网络版权引起的。
  小年那天,圈内就流传开了一个消息,嘉盛传媒,非常迅速的跟海润、山影签署了购买他们旗下影视剧网络版权的合同,总金额据说非常不错。
  这一消息,很快引爆了整个圈子。
  网络版权这事,现在国内连平台都没有,这时候如果能卖出去,那不是纯捡钱吗?
  影视剧制作这个行当,难做啊,虽然也有制作出了一部精品剧大赚的事,但是更多制作出来的电视剧,根本就卖不出去,没有平台播放。
  偏偏就还是有那么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他们天真的以为,因为民营公司制作的电视剧,不过只占市场的一成,就觉得这一块增长的空间非常大,但是他们怎么就不往深了想想,为什么民营的,就只占10%呢?
  现在嘉盛倒是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不但四处购买影视剧的网络版权,对一些看好的项目,还能投资!
  这下,全国的影视制作机构,也不管马上就要过年,一窝蜂的跑了过来,我们有作品,我们有好项目,我们需要投资!
  那真是,不但有名有姓的来了,那些刚涉足这一行业的,也来了。
  结果果然不虚此行,这嘉盛绝不玩虚的,单今天上午,就已经签了好几个项目。
  投资拍片的事,有好多细节要谈,自然不可能这么快付款,但是嘉盛购买网络版权的,那是真爽快,合同一签,支票马上就到手!
  这时候都还能有进账,这是多好的事!
  这些没轮到的老总们怎么会走?一个个降尊纡贵的等在这装饰相当一般,而且面积也不大的嘉盛传媒里。
  而这些业内的大佬们一来,那些听到风声的北漂们,听说这儿云集了差不多全国影视机构的老板,谁还傻乎乎在北影厂门口蹲着喝风等机会?
  “我怎么觉得咱们公司这是在举办一个电视剧交易会?”
  会客室早就不够用,现在公司不少同事,干脆在办公桌上跟那些影视机构负责人谈收购或者合拍,看着眼前这热闹的一幕,王小花对刘呆呆说。
  她们俩这两天主动来公司帮忙,虽然谈业务这事她们做不来,但是帮着整理资料,端个茶倒个水的,那一点问题没有。
  “这还不好吗?”刘呆呆说。
  这些杂事她也是越做越有劲,就冲公司这两天谈下的这些合拍的项目,自己将来怎么可能没机会?
  ……
  无意间在年末搅起这一波风云的陈韬,这会并没有亲自出面接待客户,他办公室的们关得紧紧的,没过几分钟,他就刷一下邮箱,等着冯一平那边的回复。
  他其实多少有些忐忑,购买这些网络版权,投入其实还不大,至少单部投入真的不大,但是合拍的投入,那可真不是小数目。
  要说这事同样也是他招致的,和海润谈收购版权的时候,他们就问了一句,有没有兴趣合拍,他也就随便跟冯一平提了提,不料冯一平只想了不到两分钟就同意了下来。
  要是以后合拍的亏损了,一平会怪罪自己吗?


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生意
  硅谷,刚刚吃完晚餐,冯一平又抱着电脑不撒手,兴致勃勃的看传媒公司最新发过来的邮件。
  邮件上都是关于拟购买版权的影视剧清单,以及一些公司和机构提出的希望合拍,准确的说,是希望嘉盛投资的项目。
  不得不说,看这样的邮件,总比其它那些工作邮件要有趣。
  看着那些合拍项目后面的演员名单,看着那些熟悉的明星大腕,他总是忍不住有一种浅薄的满足感:要是我同意投资合拍,那不就成了你们的老板?
  呵呵,这赶脚,还是老不错的咧!
  要说至于合拍这个提议,真是帮他打开了一扇窗户。
  原本他是想着,自己的传媒公司,努力多拍一些精品的影视剧,拍哪些,他也已经有了大概的规划,并且可以保证效果不会差。
  因为和综艺一样,他规划要拍这些剧,主要源于后来那些到国内大肆圈钱还不感恩的韩剧,至于由此可能又会让“韩流”弱一些,他才无所谓呢。
  但是这个提议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思路,一家公司的力量总是有限,既然有这个机会能参与后来的那些热剧,为什么不呢?
  所以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冯一平也不可能在每项布局上的安排,都能做到面面俱到。
  合拍好啊,可以为公司培训人手,为公司打响名气,为自己公司的艺人创造机会,分享播出带来的不菲收益,还能提前锁定网络版权……
  这些,不但都有助于他在内容上的布局,同时还能把嘉盛传媒做大做强,那些主创方也不用为资金而发愁,或者是因为资金更充足,可以把作品制作得更精良一些,还能收获不少友谊……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他也知道,这会有些家伙,可能在笑话他钱多人傻。
  能不傻吗,连网络播出平台都没有,你就斥巨资收购版权,不是钱多人傻是什么?
  呵呵,谁傻谁知道!
  他非常清楚,以国内超强的学习能力,在自己的Youtube上线之后,国内的视频网站很快也将涌现出来。
  众所周知,办网站和其它的创业项目不一样,办网站,肯定都是冲着上市去的。
  不管是想在国内上市还是在国外上市,在这个大前提下,哪怕是装,哪怕是心不甘情不愿,你也必须尊重知识版权。
  公众和投资人,以及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都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你一个和知识版权联系直接而紧密的视频网站,如果上卖面充斥着太多的未尽拥有者授权的内容,怎么可能让你上市?
  到时他们不得不买,但想买,嘿嘿,那就只能找自己,多好?
  看惯了后来电视剧的网络版权动辄几千万,甚至一集都上千万,这会的售价,那真的是,低到不可想象。
  他是真不知道,现在的网络版权竟然能这么便宜,量大打包的话,一集从百多块钱起价,最高也不过几百块,这还真是比白菜价还低。
  去年全年,国内制作的电视剧,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两千集,也就是,后来那些热剧一集,甚至是半集或者三分之一集网络版权的价格,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把去年国内出品的所有电视剧网络版权包圆。
  为了能在年三十前到手更多的资金,那些拥有版权的公司,对期限都非常大方,所有的网络版权期限,都在五年以上,那些急于套现的,甚至都给出了十年的期限!
  十年啊,也就是他用这么低廉的价格买下来的网络版权,能用到14年初,呵呵,这事,真是做梦都能让人笑醒的事。
  他一项项的快速浏览着,哟,《亮剑》,这个时候就已经立项了吗?这个当然不能错过,他有些兴奋的在旁边的文件夹里又记下一笔。
  文森特正拿着两个玩偶在斗着玩,心情舒爽的冯一平抱起儿子“文森特,想去中国做明星吗?”
  ……
  首都,老陈亲自上阵,在办公室汇总年底的这个旺季,小王总办公室的收获,这也是他作为办公室负责人最重要、最核心的权限,这也代表着老少两位王总的信任。
  统计到一半,他就明白开年后自己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用来放这些财物的场所,又得扩大规模。
  哪怕是老早就见惯了这些事,他现在也不由得感慨,社会发展得真是快,这些求上门来办事的人,也真对得起他们的位置,气魄真大,出手都那么大方。
  说实话,如果不是上了年纪,这个位置又关键,他还真动了是不是也去谋个职位的想法。
  有些老话说得还真对,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古人诚不欺我。
  “咚咚。”有人在敲门。
  虽然从这动静,这做派就猜得出是谁,老陈还是迅速的把桌上的账本收好,锁起来,同时也关掉了电脑显示屏。
  一开门,果然不出所料,“王总。”
  小王总大踏步的走进来,歪歪斜斜的坐在,或者是躺在沙发上,老陈细心的关上门,虽然知道他不会喝,还是给王总泡了一杯茶。
  “理得怎么样?”王总随便问了一句。
  “还有最后一周的,”老陈很有条理的把那些账本从保险柜里拿出来,“下午就可以交给你。”
  “嗯,那我在办公室等。”
  每年这些账目,除了他,只有老陈能过目,汇总以后,连带着这台电脑的硬盘,他得一并带走。
  这事得谨慎,要是落在别人手里,那就等于是身家性命都落在别人手里,只有自己保管才能放心。
  这业务真是扩展得太快,想当初,哪还用记账,哪还用麻烦手下的人,来往的那些账目,他自己用脑子都能清清楚楚的。
  好多人嘲笑那些倒霉被查的人蠢,怎么还会留下账本?
  那些家伙怎么知道自己的难处?这么多人请托,这么多的财物,如果不做账,这事怎么理得清?
  要么可能收了好处忘了办事,什么事都有容错率,请托那么多,忘了一两起,那真的正常。
  要么,被手下的那些家伙趁机钻了空子,你都不知道收了多少,那怎么知道少了多少?
  老陈看着王总居然有在自己这坐一会的架势,关切的问了一句,“那一位?”
  王总百无聊赖的摆了摆手,“让她走了。”
  他们说的那一位,自然是上次的那位副厅带来的漂亮女明星。
  老陈自是知道这些女孩子保鲜期,“要不要……?”
  “不用,”王总摇摇头,“过年总得在家里呆几晚上。”
  老头子没事,老妈可不喜欢这样的事。
  过手这么多知名不知名的美女,老实说,他还真有些腻,美则美矣,但太没个性——话说那些敢有个性吗?
  不过,那位副厅长说,他女儿在首都,这好像挺不错的。
  “对了,有冯一平的消息吗?”
  一提这个事,老陈就觉得压力好大,都快过年了,能不提这样让我为难的事吗?“他那边事情好像很多,刚刚又开张了一家新公司,现在看,他年三十都不一定有时间赶回来。”
  “连年都不回来过?真的?”王总有些失望,那就意味着这事年前落实不下去?
  “那你继续盯着,只要他飞机一落地,就马上通知我,哪怕他初一回来,我也得在初一会会他。”
  这么急?老陈还真希望冯一平不要真在初一回来。
  以他估计,初一的如果两方见上面,那肯定是个不欢而散的结果。
  在大年初一就闹得不愉快,王总不会高兴,冯一平同样也不会高兴,但最终为难的,还是他们这些下面办事的人。
  “好的,我密切关注。”
  “还有这些,”王总指指桌上的那些账本,“好好做。”
  “是。”
  王总的有些烦恼,老陈不能体会,那些账本上的钱物,很多时候,就是个死东西,小规模的用还行,想大规模的动用,那可不容易,你这么多现金,哪来的?
  要想把它们变活,那也得动动脑筋。


第四百四十九章 质疑
  1月20号,腊月29,全美各地唐人街庆祝新年的欢庆活动已经进入高潮,从东部的纽约,到中部的芝加哥,再到西部的旧金山,这些知名的唐人街,到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大量当地民众和游客,有些还特意穿着唐装,挎着相机,聚集在唐人街周围,看着在画着脸谱的美猴王带领下,在欢庆的锣鼓声中,穿着红衣黄裤的华裔美国人,举着金黄的中国龙,在美国大地上翻腾。
  武馨阳他们这批第一次在美国过春节年轻人,对在离家万里的地方,能看到这样比国内大多数地方还正宗的传统庆祝活动,非常意外,也非常兴奋,争先恐后的拍照留念。
  郑佳怡这会也挺高兴,她正代表NEXTDOOR,代表冯一平,出席旧金山领事馆举办的新春招待会。
  她还在好奇的打量宴会厅和与会来宾,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和各路侨领热聊的领事,已经满面笑容的走过来,“你好小郑,新年好,欢迎你回家。”
  “谢谢郑大使。”好歹也是高官之女,又在体制内混过一段时间,她对级别这些事情很敏感,来之前,还特意查了旧金山总领事的级别,知道眼前这位虽然是总领事,但却是大使衔。
  可笑的是冯一平连这个都搞不清楚。
  “我们冯总让我带他向您致以新春的问候。”
  郑领事好像对她熟悉这个完全不意外,“呵呵,替我谢谢一平,我们都知道他最近很忙。”
  “你最近也很忙啊,呵呵,我们经常在报道上见到你,”郑领事背着手,眼里满是嘉许,“一平果然有眼光,像你这么出色的年轻人,现在可不多见,我想,当初放你走的那个单位,现在一定很后悔。”
  他果然对郑佳怡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大使您过奖了,我相信领馆的里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都能轻松胜任我目前的工作。”郑佳怡应对得很得体。
  虽然这是她在国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官方活动,而且这么受重视,不过她却一点也不紧张。
  从小到大,她见惯了类似的政府活动,而且习惯了在这样的活动上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被大家夸奖称赞。
  “果然和一平一样谦虚,谦虚好,”大使又勉励了她两句,“这里你的同龄人也不少,一会还有表演,好好玩。”
  “谢谢,您忙。”那边还有美国的官员在等着呢。
  领事一走,马上郑佳怡身边就围上了一群人,都客气得不行。
  这些侨领、商会负责人,看到总领事和这个这个小姑娘交谈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不打听她的来历?
  这一会功夫,他们可打听不出郑佳怡是国内高官的子女,他们的这份客气,都是冲冯一平。
  要说这两年在美国最知名的中国人,自然是非冯一平莫属。
  不但在美国政经两界的关系都很高端,自己也是知名的富豪,交好这样的人,自然好处多多。
  说直接点,拉点赞助,或者是承接一些业务,那就能把他们给撑死。
  但遗憾的是,冯一平和本地侨界打交道并不多。
  这个小姑娘,可是个机会。
  要说以前,郑佳怡对上这么多人,还真不一定会处理得很好,但是,她现在都能应付美国的那些记者,应对眼前这样的场面,真的是信手拈来。
  “真是个出色的姑娘。”很快,她就收获了一堆类似这样的夸奖。
  但让她稍稍有些不奈的是,这些人都在旁敲侧击的打听冯一平的消息。
  不过她运气很好,领事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快步走过来,“郑小姐,我是商务处的,我们参赞请您过去一趟。”
  “抱歉失陪了。”郑佳怡心里一点都不抱歉的从那堆人中走出来,她总算知道冯一平今天为什么不来。
  参赞同样是个中年人,没有跟她客套,直接拿起一份报纸递给她,“小郑,你得看看这个。”
  “《今日美国》?”郑佳怡瞟了一眼,就不解的问。
  “业务果然不错,”参赞夸了一句,“金融版。”
  郑佳怡之所以只瞟一眼就知道那份报纸是《今日美国》,因为那是美国唯一的一份严肃的彩色报纸,而且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落空的期待。”郑佳怡看了一眼那个标题,这说的是什么?
  “去年年底,在中国新任总理访问我国期间,一项引起两国高层关注的商业并购,中国的首富,也是世界青年的创业偶像,去年几次引起轰动的一平冯,对硅谷高科技公司奈飞的并购,在上周末,顺利通过了SEC的审批。”
  “诚如之前所言,这是一项刷新了美中两国单项投资记录的投资,也是新年我国接受的最大一笔海外投资。”
  “签于之前一平冯在收购硬币之星之后的出色表现,对于他这次并购成功之后的举措,我们抱有非常大的期待,期待着他这一次,会如何让我们眼前一亮。”
  “我们印象很深刻,在他成功并购硬币之星的第一天,就创造性的实施了受广大商家欢迎的硬币换卡计划,天才的拓展了硬币之星传统的业务范畴,把这家业务迟滞不前的公司,打造成了一家广告和销售平台。”
  说到这里,其实都是对冯一平的溢美之词,很有些收了冯一平钱的软文的感觉,但是郑佳怡很清楚,公司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之后就笔锋一转。
  “不过,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期待中的举措出台。”
  “我们几次申请,采访冯先生或者奈飞的高层,都没有得到批准。”
  “倒是在昨天,他们又上线了一家新网站,但是,这家同样主打社交的网站,和奈飞没有任何关联。”
  “终于在昨晚,我们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奈飞举办了一次庆祝晚宴,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出台新举措的时机,然而,依然没有我们期待的内容。”
  “可以确定的是,恐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依然等不到这方面的消息,据悉,冯先生将在明天飞回中国,与家人共度中国传统的春节。”
  “为什么在这么好的时机内,冯和他的公司,没有任何新举措出台?我们不禁要怀疑,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新举措!”
  “我们都清楚,冯先生在美国的主业,聚焦于社交,昨天Facebook的推出,可以说是他们对这一领域的深化,是一项很得力的商业举措,但是我们丝毫看不出奈飞和社交有任何关联。”
  “这样的举动,也让我们非常不解,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