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我可以保证的是,不论我做什么,一定是基于对奈飞最有利的这个考虑。”
这个结果,应该说相当不错,冯一平握住他的手的,“谢谢你!”
……
“忙完了?”见冯一平一个人回来,几个人同时开口问。
“本来也没什么事,就是吃餐饭而已,”冯一平说,“阿曼达呢。”
“在那边呢,你看,她跟外公挺合得来的。”梅秋萍朝前面指了指。
前面,梅建中牵着阿曼达的手,一老一小,在追着一只不愿意离开草坪的海鸥。
都说老小老小,白眉毛的老爷子,牵着其实跑起来还总让人觉得有些担心的小家伙,看上去真的非常协调。
在他们后面,黄静萍居中,挽着爸妈,也像个孩子一样,走路都在蹦着,年轻的孩子妈,其实也是个孩子。
冯振昌举着相机蹲在地上,等了好一会,拍下来一张梅建中弯着腰指着下面海滩边的一处礁石,跟阿曼达解释这什么的照片。
“看,他们玩得多好。”
“儿子,谢谢你啊。”梅秋萍突然说。
冯一平一愣,“妈,你能别这样说话吗?”他摸了摸手臂,“本来风就不小,你再这么一说,我胳膊上全是鸡皮疙瘩。”
两辈子,至少从他记事起,爸妈跟他交流的时候,还真是从来就没说过谢谢。
大多数农村家庭交流,哪会那样?
“我是儿子,就是做了些什么,那不也是应该的吗?”
“你为我们做什么,那当然是应该的,”梅秋萍说,“我们才不会为这个谢你。”
听她这么一说,冯一平感觉自在多了。
“因为你为外公做的这些,所以爸妈要谢谢你,那本来是我们的责任。”梅秋萍说。
“老冯,你记得爸像最近几年这么高兴,是什么时候的事?”她问冯振昌。
“那真是有年头没见爸这么高兴过。”冯振昌说。
“你爸他没我心细,再说外公是我爸,只是你爸的岳父,有些事,他可能没我想得多。”
“其实这几年,我一直有些怕,”梅秋萍说,“你看,外公这么大年纪,眉毛都白了,我就怕哪一天,吃饭的时候,或者是半夜里,接到你舅他们的电话。”
冯一平父子这才明白梅秋萍怕的是什么。
“你就别瞎担心了,你看看爸,虽然上了年纪,看起来还是健旺得很,腰不弯眼不花,记性也还好得很,精神头一直那么好,这几年做体检,不是都没什么大毛病吗?”
“关键是他心情好,你和国胜他们几个,还有他的孙辈,现在还有阿曼达这个重孙辈的,日子都过得好,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估摸着,爸都能看到阿曼达上大学。”
阿曼达现在不到两岁,还有16年多才能上大学,梅建中今年刚好84,冯振昌这么说,是说他长命百岁的意思。
“不过呢,看着爸这么高兴,我心里踏实多了,要是靠我和你爸,还有你几个舅舅,真没这个本事让他老了老了,还能像这样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好好玩玩,这样到处见世面,”梅秋萍伸手够了够儿子的头,“为这个,我们得好好谢谢你。”
冯一平也有些沉默,妈妈的心情,他完全能够理解,“我做什么不都是应该的吗,爸,妈,回国后,你们跟舅舅他们商量一下,让外公去海南好不好,那边冬天暖和。”
第二百八十七章 远离祸害
硅谷,上次收购硬币之星时腾出来的那栋小楼里,自前些天康明斯带着他部门的人员进驻开始,就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可以预见的是,之后的日子,等并购正式启动之后,这里将没有最忙碌,只有更忙碌。
不过,就是现在的这些准备工作,也让混迹其中的武馨阳感觉压力山大。
思前想后,她还是选择了到并购部门工作。
自然,到餐厅那边工作,肯定会上手更快,至少目前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但是,她从本能上是拒绝的。
跟黄静萍,短期交往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在餐厅,在她手下工作,朝夕相见,三不五时的看着黄静萍和冯一平相亲相爱,随随便便的撒一堆狗粮,武馨阳怀疑自己能不能控制住某些方面的情绪。
那自然不是羡慕的情绪,那很可能是因为羡慕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怨恨或者不满。
要知道,这家餐厅,本来就是冯一平为了给黄静萍找点事做而开的。
这么大的手笔,这么大的投资,只是为了给黄静萍找点事做,如果在餐厅上班,武馨阳真的保证不了自己每天去工作的时候,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
武馨阳很好的传承了阿拉上海人的优良特质,理智,善于权衡,所以,对自己可能没用办法得到的东西,她自觉不自觉就能做到保持一定距离。
这也是她和郑佳怡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唯一能保持优势的地方。
什么时候你的心事最藏不住呢?那就是面对同样有着类似心事的人的时候。
比如在学校时,哪些同学准备作弊,最清楚的绝不是那些自诩火眼金睛的监考老师。
每次考试前,老师提醒大家不要抱有侥幸想法的时候,一个自己准备的小抄的人,把同学扫一遍,那些跟他打着同样主意的同学,掩饰得再好,他还是能一眼分辨出来。
同理,郑佳怡真是把自己的一些心事掩饰得很好,但是,她掩饰的那些事,在曾经有着同样小心事的武馨阳面前,就像阳光下的影子一样,清晰可见。
从武馨阳的角度看,郑佳怡那绝对是在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她绝不想自己也陷入那般境地。
但是,如果,跟黄静萍一起在餐厅工作,那不可避免的,会有更多的机会见到冯一平,她很明白,见的次数一多,保不齐有些小心思就会忍不住蠢蠢欲动,所以,珍爱自己,远离那个祸害才是最好的选择。
嗯,当然,从事并购工作,至少听起来比在餐厅工作要高大上得多——除非你工作的那个餐厅,是类似麦当劳和肯德基那样全球知名的餐厅。
很明显,冯一平主要为了给黄静萍找点事做而开设的这家餐厅——这是她每次想到这家餐厅时忍不住冒出来的一个念头,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是一家国际知名的餐厅。
考虑到爸妈,考虑到他们出去跟亲戚朋友聊天时,说自己从事并购工作,绝对会比在餐厅工作要高大上得多,冲这一点,也得选择在公司并购部。
只是,在工作开始以后,她马上就感觉到了压力,非常大的压力。
并购部的员工,被公司分成了几个项目小组,各自对接一摊,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她被分配到的小组,主要准备的是在并购过程中和结束后,合规及披露预案,也就是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预案。
考虑到这次准备收购的公司,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美国证券法上对上市公司施加的披露义务,那可不是一般的多,而且这次合并交易的体量其实也不小,再加之在合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诉讼的压力,所以这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很重要,自然也非常细致。
关于这项并购交易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的,都会一一披露,比如,还包括NEXDOOR和奈飞对合并后,整合工作进行的情况通报、公司雇员对此交易的提问的管理层回答等。
顺道说一句,并购部的同仁,现在都毫不怀疑这项并购成功的可能性,那是一定会成功的,当然,武馨阳个人对这一点同样毫不怀疑。
只是,就是在这个对业务能力要求最一般的小组,由于是第一次参与这样性质的工作,她自己对美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又知之甚少,分配给她的人物,她总是很难及时完成,所以她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表现,肯定是属于垫底的。
美国的公司里面,会不会讲人情看靠山她不清楚,但是至少在NEXTDOOR,主管评判工作表现的时候,绝不会考虑她和冯一平是同学的这层关系,绝对是有一说一,自然,她也不会要求公司因为这层关系对自己放松就是。
所以这些天的所有空余时间,她一直在恶补相关的知识,用郑佳怡跟她联系时的话说,挺过这一次,自己这个菜鸟以后也算是老鸟了,应对起来绝对会比这一次要好。
……
抱着直属主管吩咐找的资料,武馨阳疾步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一抬头,看到冯一平迎头走过来,也拿着一个大包,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一平。”她还是忍不住停下来打了一个招呼。
从那天在冯一平家吃饭之后,她这还是第一次跟冯一平打照面。
“馨阳?”冯一平停下来看了看她,“看来,你已经是彻底的习惯了这里的节奏,生活上还习惯吗?”
“挺好的。”要是还存着点念想,武馨阳这会一定会趁机说一些问题,但是现在,已经拿好主意的她,自然不会这样做。
只是,看着阳光下他眉眼间的愁郁,武馨阳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这是有什么烦心事吗?要是不用人帮着你出主意,只是听一听,这个任务我还是能胜任的。”
“呵呵,支书果然是支书,观察问题还是这么细致入微,不过真没什么事。”冯一平笑着说。
“哦,”武馨阳还是稍微感觉有些失落,“那我去工作了。”
“好的,辛苦了。”冯一平点点头。
冯一平是有些心事,伦道夫到今天还没有任何答复,这是指望不上了吗?
……
深圳,同程网筹备办公室,还是临近午饭时间。
肖志杰和王昌宁一人推着一辆推车走进来,拍了拍手,“同志们,兄弟姐妹们,歇一歇啊,又到了要补充能量的时候。”
经过前两天的小风波之后,没人再看不起他们这两个对很多具体的业务懂得不多的人。
但是,光靠职务去压,并不是跟这些人打交道的好方式,也不利于在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一番商量后,他们找到了这个认为还不错的跟这些工程师沟通的方式。
“朱工辛苦,你的鱼香茄子饭,”王昌宁又推着车子来到朱正驰的办公桌前,把一份不是由一次性的泡沫饭盒装着,而是不锈钢真空保鲜盒装着的外卖递给他,“我还帮你要了一份汤。”
朱正驰已经抢先一步站起来,非常客气,“谢谢啊昌宁,”他打开餐盒闻了闻,“好香。”
“你们吃了吗?你放心吧昌宁,我们小组不眠不休,也一定会在截止日之前完成任务。”
“朱工,这个真不用跟我说,你的工作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王昌宁笑着说,“你慢用。”
“哎,”朱正驰端着饭盒坐下来,招呼自己小组的同事,“伙计们,吃快点。”
那边,肖志杰也在分发工程师们提要求订的午饭,“吴工,这是你的三鲜馄饨,友情提醒一句,你的身材很好,真用不着减肥。”
吴工是一个女孩子。
“还有,吴工,你对宿舍有什么意见吗?以及其它关于生活方面的?尽管对我说,我不能保证全部解决,但一定争取有所改善。”
第二百八十八章 难以调和的分歧
硅谷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暖冬凉夏,在另一个空间里,谷歌董事长施密特甚至说,硅谷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为什么其它的地方很难复制?
主要是因为这里吸引了世界一流的人才。
为什么那些顶尖的人才都愿意最后落户硅谷?他认为,硅谷的气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话,确实也不无道理,比如现在的冯一平,肯定也算是顶尖的人才,他当初为什么选择在斯坦福做交换生,而不是东部的哈佛?就是因为这边冬天暖和。
不过,地中海气候也由一宗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气温高的时候,少雨,气温低的时候,偏偏多雨。
前天是小雨转多云,昨天是多云转晴,今天,断断续续的,又在下着小雨。
此时虽然没雨,但是天上阴云密布,一如伦道夫此时的心情。
和冯一平一唔之后,他的心情大多数时候就一直是这样。
这几天,他上班更不在状态,因为他一直在思考着冯一平的那番话。
按理说,真是没什么好犹豫迟疑的,跟冯一平谈过之后,有一点他确信无疑,那就是,有了冯一平的加入,奈飞必将迎来大发展!
他应该马上去找哈斯廷斯好好谈一谈,商量让冯一平加入进来。
问题的关键是,这件事情牵涉到的三方,目前持三种态度。
他自己,是希望冯一平能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加入奈飞,成为公司董事局成员,当然,成为单一大股东,目前看来比较困难。
哈斯廷斯,他只是从冯一平的口中知道他的态度,这样的问题上,冯一平也没必要欺骗他,那么哈斯廷斯是坚决反对冯一平这样有强烈收购意愿的人作为投资者被引入,更别提加入公司的董事会。
冯一平呢,态度同样明确而坚决,要收购,也就是要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自己的决定,他觉得从为公司成长的角度考虑,非常正确,冯一平这样的投资者,应该就是公司二次大发展的契机,这一点,看看被他收购的硬币之星就知道。
硬币之星现在的发展态势,真让他艳羡。
冯一平坚持收购,伦道夫觉得,他的理由其实也很充足。
他看起来确实不缺钱,也不缺赚钱的手段,他属意奈飞,确实是因为看好这一行,他也有充足的主意、条件和资源来做经营好奈飞。
让他付出这么多,结果只做奈飞的一个小股东,伦道夫觉得,换做是自己,也不会同意那样的条件。
也就是自己和冯一平的要求,其实都很正当,那么,唯一有些站不住脚的,就是哈斯廷斯。
看起来,他是真的为了反对而反对。
也就是,要促成这事,首先得做通哈斯廷斯的工作,让他至少不反对这项并购。
只是,合作这么多年下来,他清楚哈斯廷斯的性格,在这样关键的问题上,他真不是能听得进去自己意见的那种人。
而且,说老实话,对公司被冯一平收购,虽然理智上,他觉得那确实是对他们的孩子,奈飞的发展会更好,但是在心理上,他一时同样是有些接受不了。
他们创办奈飞,不是为了尽快套现,而是把这当作自己的事业,把奈飞当作自己的孩子。
从心理上,从感情上,他真的也一时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管别人叫爸。
但问题是,不如此,眼看着公司这面临着的接二连三的挑战,真的是很难安然度过的样子,特别是在哈斯廷斯看起来真的有些失了方寸的时候。
思来想去,反复斟酌,他还是决定应该找哈斯廷斯好好谈一谈,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
“沃尔玛在其它很多方面,综合条件确实比我们更好,但是,在DVD线上出租领域,它没有我们专业,所以,我认为应对沃尔玛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专业性。”会议上,营运总监山姆在分析公司和沃尔玛的优劣。
“因此,哈斯廷斯,我们觉得,不管是出于业务上的需要,还是出于应对挑战沃尔玛,以及百事达即将到来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再建设一处转运中心,提高我们的物流效率,从而提高会员的满意度。”
应该说,他这至少算是一个比较对症的提议。
“公司财务完全可以拿出这笔预算。”财务总监比利补充道。
哈斯廷斯之前一直没有反应,手肘撑在会议桌上,入神的看着自己的笔记本屏幕,但是一听比利说要朝外拿钱,他马上给了反应,“不不,”他把头摇了几下,“至少在本财年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不会在固定资产方面,进行大笔的投入。”
“可是,哈斯廷斯,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巩固我们的优势,提高我们竞争力的必要投入吗?”营运总监山姆问道。
他有些不满。
哈斯廷斯这些天,恨不得追在他们屁股后面催,让他们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计划来。
这是他的部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得出的一个非常好,一举多得的决定,然而,哈斯廷斯竟然以这样的理由就否定了,为什么?
“是为了第四季度的报表吗?”财务总监比利想得比较远。
对上市公司来说,每一份财报,都相当于是他们的成绩单,投资者们依据这份成绩单来决定对他们的支持。
如果看到财报上客户增长不力,除去各项投资后,剩下的利润也微乎其微,他们中的大多数,才懒得关心你是不是又进行了很有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不是又夯实了基础,强化了自己的优势呢。
他们只会认为,奈飞的表现很差,未来的发展也不尽乐观,才不会跟你不抛弃不放弃,估计这样的财报一出,会有很多人立马抛售手中持有的奈飞的股票。
那对奈飞和哈斯廷斯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的事。
“有这方面的考虑。”哈斯廷斯说。
大家都等着他的下一句话,那就是还有其它方面的考虑咯,是哪个方面?
但是哈斯廷斯并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回答下去。
关键是真不好回答,在随时有可能被人恶意收购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每一个美元的现金储备,那都是弥足珍贵的,但是,这话,他现在怎么好说?
“下一个意见。”哈斯廷斯说了一句,又低头看着他自己的电脑。
山姆和比利对视了一眼,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尽管他们不知道内情,但是同样能感觉到哈斯廷斯近期的异样,比如,就像现在一样,他会经常毫无理由的否决一些看起来很好很正常的提议。
他一定是有什么事。
究竟是什么事呢,让一向刚毅的哈斯廷斯也这么不在状态,难道,连他也看好公司的发展?
“我们认为,公司一切活动的中心,都应该围绕用户的满意度展开,所以,我们的下一个意见是,”山姆话还没有说完,“哐”一声,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这些天缺席会议已经成了常态的伦道夫走了进来。
与会的人都清楚的看到,和哈斯廷斯一样,伦道夫也有非常明显的黑眼圈,他们俩都这么夜不能寐,看来公司的前景,那真的是不容乐观,好几个人马上就想。
哈斯廷斯听到这番响动,抬头看了一眼,然后面无表情的对山姆示意,“你继续。”
“等等,”伦道夫敲了敲桌子,“先散会吧,我有事情要跟哈斯廷斯商量。”
哈斯廷斯不满的抬头看着伦道夫,伦道夫却在拍掌催促,“走吧走吧。”
觉察出有些异样的高管们一会就走得干净,门一从外面关上,哈斯廷斯就忍不住把笔记本重重的一关,“伦道夫,你这是干什么?”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很紧张。
伦道夫自顾自的拉了张椅子在他旁边坐了下来,“是因为NEXTDOOR,是因为冯一平,对吧,我是说你现在最大的压力。”
哈斯廷斯一下子嗔目结舌,“你说什么?”
见伦道夫还直直的看着自己,他改了一下,“你怎么知道的?”
跟着他狐疑起来,“难道,他们找你了?”
“是的,他们找我了,我几天前刚跟冯一平见过面。”伦道夫非常平静的说。
“他怎么能这样?他怎么敢这样?”哈斯廷斯一拉椅子,猛的站起来,怒气腾腾的。
“哈斯廷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跟他达成了什么共识,但你必须要清楚,至少在Redbox的事情上,我们的做法,其实很不值得称道。”伦道夫说。
哈斯廷斯摸了摸山羊胡,确实如此,自己应该是结实的给冯一平和NEXTDOOR添了一回堵。
再者说,冯一平确实信守了对他的承诺,没有把上次他去NEXTDOOR的消息透露给报社。
但是,既然他打定了注意要收购奈飞,而自己又不同意,那么他们开始接触董事会成员,那也是应有之义。
同为联合创始人的伦道夫,自然是最重点的对象。
“顺便说一下,在那之前,他们就已经提出了并购的要求,对不对,所以对他们和麦当劳合作经营Redbox,你才反应那么大。”
“哈斯廷斯,你们第一次接触应该是在今年夏天,对不对?这事你为什么要瞒着我,是不是应该早点跟我说?”
“伦道夫,伙计,我是不想让你承受太大的压力。”哈斯廷斯说。
“不,不,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我知道你应该会明白我的选择,所以才不会选择告诉我。”伦道夫已经想清楚了哈斯廷斯要把这事瞒着自己的原因。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说。”
“不明白?”伦道夫也叉着腰站了起来,“你怎么可能不明白?你应该非常明白才对,你应该清楚,在我听了冯的解释和提议之后,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一定会认同他的部分计划,对不对?所以你才选择了隐瞒。”
“这么说,你是同意冯,那个中国的小家伙收购我们的公司?”哈斯廷斯急了,连说话都变得粗鲁起来。
一直以来,虽然伦道夫都是站在他身后,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在公司还是董事会,伦道夫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如果连他都不支持自己,可想而知,董事会的其它成员,肯定更难支持自己。
等等,董事会的其它成员?“你知道,他们还联系了其它那些人吗?”他急切的问。
“你认为呢?”伦道夫反问道,“就是现在没联系,将来也一定会联系,而且,我想他们不是对所有人都会像对我们俩这耐心的做工作。”
伦道夫停了停,“其它的董事和股东,他们恐怕会是直接报价。”
“哈斯廷斯,你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只要他们的报价合理,其它人会是同意出售,还是不同意出售?”
那自然是同意的,想必其它人会高兴的认为总算有了一个解套的机会。
“伦道夫,只要你支持我,那就没问题。”哈斯廷斯说。
“我认为冯说的不无道理。”
哈斯廷斯真的恼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在桌子上拍了一下,“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伦道夫的音调还高一些,桌子也拍得更响一些,“奈飞,不是你一个人的奈飞,我有权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支持肯定会对公司有利的计划。”
哈斯廷斯很痛心的摇头,伦道夫叉着腰,不为所动的看着他,两个联合创始人,在会议室里像斗牛一样。
外面,听到会议室里动静的奈飞员工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合时宜
冯一平交办的事,金翎总是放在第一时间去处理,这次关于他前几天临时说的那个促进健康经营的联盟,金翎也觉得,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成立这样的一个组织,是很有必要。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民企能像嘉盛一样,做到廉洁自律,不攀附,不奉迎,不总是找后门,即便是因为现在的商业和政治环境,这些行为不能杜绝,但哪怕是减少些这样不规范的行为,或者是减少对这些不规范行为的依赖,那也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这么做,不但能为很多企业规避掉一些风险,同时,当再碰到类似当前这样的议论的时候,有底气对这些讨论不屑一顾的公司自然会更多,那么类似这样无异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争论,也不会被炒到当前这么热。
金翎也认为,成立一个这样联盟的提议,理应受到一些人的欢迎。
毕竟正如冯一平所说的,现在国内的很多人,已经聚集了相当可观的财富,已经从原来的赤脚或者布鞋,奋斗到穿上了金靴,他们需要被承认,渴望被尊重。
同时,以他们现在的身家,去进行类似的不规范操作,风险已经太大,或者说不太划算。
有些帐很容易算,你都几亿的身家,还为一宗几百万的生意走后门,拉关系,送礼,怎么看怎么不经济。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在她联系了几位平常有交往,也不止一次的听起他们说过类似看法的企业负责人的时候,结果,却大大出乎她的预料。
她第一个联系的,是本地一位身家和声望都很知名的企业家,在一些活动上碰到过几次,好像他平素一提起这个问题,就非常痛心疾首,一直在呼吁着要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商业竞争环境,这应该是同道中人吧,“王总,我嘉盛金翎。”
“啊,金总,你好你好!接到你的电话,真是意外。”
这是真意外,他们和嘉盛,其实并没有什么业务往来,而金翎,跟她的老板冯一平一样,跟他们的公司嘉盛一样,是圈子里出了名的不加圈子,少赴饭局和酒会的人。
“您现在方便吗,冒昧致电,是有件事要听听您的意见。”和冯一平一样,金翎虽然和圈子里的人并不热络,但是在礼数方面,还是很到位,不骄不躁。
“金总您客气,有话您直说,”感觉很有面子的王总自觉的坐正了身子,“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谢谢您,针对目前的态势,我们嘉盛有这样一个提议。”金翎简明扼要的跟王总说明了冯一平的那个倡议。
那边王总先是惊讶,“什么?”
“哦哦哦,这个提议真的是太好了,”跟着应该是反应过来了,那是异常高兴,“你们这个提议真是好,早就该这么做,早这么做了,我们现在也不会这么被动。”
然后是夸奖,“哈哈,嘉盛果然不愧是国内民企的龙头,冯总和金总不愧是我辈中的楷模,这眼界,这气魄就是不一样,呵呵,我家里的那些后学晚辈,要是能跟你们学点皮毛,那我就足慰此生了……”
听这样话的时候,金翎一向是把话筒放得远远的,“谢谢,那么,王总您和您的公司,加入我们这个联盟吗?”
“当然,这么好的事,这样有利于重塑整个行业和社会环境的事,我肯定要支持,但是,这个事,毕竟要公司同意,这样,你容我们先开个会碰一下,一定尽快给你电话。”
挂电话之前,王总还不忘再强调一下,“这可真是个好点子。”
本来还以为进展很好的金翎等啊等,但是,嗯,很支持的王总就是没有回音。
还不止他一家这样,到第三家也这样的时候,金翎自然咂摸出一些味道来,怕是他们挂电话之前的那句话,应该反着来解读才对。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她忍不住在早上9点多给冯一平打了一个电话,“他们现在哪一个是现在缺钱的?现在就不担心因为通过一些不合规的手段去追求一些蝇头小利,从而牵连到自己?”
“这样的事做得多了,风险就大了,这个道理,他们难道不明白。”
听她这么一说,冯一平也有些沉默,“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怕是我这个提法确实有些超前,好像有些不合时宜。”
“也不能怪他们,他们的身家,都是由你所说的这些蝇头小利堆积起来的。”
当遍地都是黑乌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