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嘉盛办公楼里,灯光稍微暗了一下,然后恢复了正常,楼底的大功率好友发电机组,在断电后的最多15秒内,完成了断电的判断,进而完成了自启动自切换的过程。
但是,这个15秒对照明设备影响不大,比如日光灯,但对电脑来说,那自然不行,这个小插曲,让很多工位里都怨声四起,“又来?”“还好,我刚点击了保存,”也有一些倒霉的家伙大叫,“我的文档。”
“走,去找管理科,我们也要UPS电源。”
肖志杰和王昌宁,此时在会议室里参加会议,这是一个动员会,主要对象是各公司抽调而来,即将去深圳新公司的员工,肖志杰和王昌宁也在其中。
墙上的幻灯片稍微中断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正常,“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请大家回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持会议的洪浩然关掉电脑上的PPT文档,“希望大家抵达深圳后,能马上就投入到工作中去。”
“志杰、昌宁,你们俩留一下。”
“洪老师。”那俩不约而同的叫。
“叫名字叫名字,”洪浩然笑,“我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吧。”
在集团内,因为按规定不称呼职务,老师这个称呼,多半适用在那些上了年纪的员工身上。
“你们俩现在对网络公司的工作流程,也有了详尽的了解,再接下来的提高,只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做到。”
“我们最好的水平估计也就这样,”那两个笑着说,“反正就别指望我们写程序。”
“这一点你们完全不用担心,一平不也是一个程序都写不来?”洪浩然说,“虽然是在网络公司工作,你们的工作还是管理,了解这些的目的也是为了管理。”
“要是经过这么短时间的培训,你们就真能写程序,那你让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情何以堪?”
工作越来越顺,洪浩然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那是,”王昌宁看着自己手里的那个厚厚的本子说,“可是浩然,了解得越多,我们心里越是没底,总担心过去后会闹出笑话来。”
“其实闹笑话事小,我们真的担心过去后,总是给公司拖后腿。”
他们俩这在公司声称公司接受再培训的这一段,都很辛苦,有些像当初中考或者高考前一样,每天白天至少超过10小时的连轴转,晚上回到家里,又是自主学习到凌晨。
“要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们俩这样紧张,集团现在的一些工作,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红浩然说,“紧张是好的,但是,也不用太过紧张,你们到了新公司,并不涉足具体的产品开发,只是做好管理就行。”
“放心,以你们现在对这一行的了解,足够了。”
足够了吗?肖志杰和王昌宁都有些不确定。
他们自小在农村长大,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总是挺敬畏,总觉得一件事要做好,至少要先弄明白这事得怎么做,而现在的他们,对同程网最基础的工作,也就是网站的设计,比以往了解的要多,所以也感觉不懂的地方更多,所以,心里总觉得有些虚。
他们对这项工作看得很重,里面既有这个主意是他们提出来,他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够进展顺利的缘故,更有他们不希望投入巨资的冯一平,将来得不偿失。
“知易行难的是对的,但是有些事,你们坐起来后,会发现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
“浩然,洪老师,晚上能不能赏脸一起吃饭?”肖志杰问。
“对,这段时间总是麻烦你,以后肯定更少不了要麻烦你,”王昌宁也说,“就当我们提前感谢你!”
第二百七十三章 现世报
此时的深圳,熊玉良也在主持会议,“这几天要交货的外贸订单能不能保证正常交货?”
“我们一定完成公司的要求,不会影响到外贸订单的交付日期,”生产部的人说,“但是,内销的供应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就按最理想的情况看,今年年底,应该备不下任何库存。”
虽然根据冯一平的预计,集团统一安排,在电荒还没有明朗化,发电机组的供应还没有紧张之前,就按正常价格订购了一批进口和国产的柴油发电机组,现在陆陆续续家伙,家具厂自备的发电机组,最高联机功率接近1000KW,但是,对一家工厂来说,这真的不多。
厂里的一些大型设备的驱动,依然只能靠电网的供电,生产免不了会受到影响。
柴油发电机组自然可以买更多,但是,那牵涉到一个划算与否的问题。
性能稳定的大型进口柴油发电机组,那售价可是相当高昂,以后又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电荒,高价买进来,只能用这么一两年,之后就只能当二手货甩卖,一进一出,损失颇大。
熊玉良看了看最近的报表,眉头皱得紧紧的,按一平的预计,年后的用电供应,依然会很紧张,如果年前备不下任何库存,那可不行。
虽然冯一平交代下来的那份报告,他还没有最终定稿,但是,家具厂坚持两只脚走路,内销外销一定要同时发展齐头并进的大方向是早就确定的,虽然外销订单的延误成本太高,但是内销也不好受到太大影响。
他们都非常清楚一点,在大多数家具厂的供应同样都紧张的情况下,嘉盛如果能保持充足的供应,这对他们在国内打响名号,不无好处。
可以说,比公司好多销售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推销效果更好。
欧伯阳提议,“熊总,要不现在就做大家的工作,今年春节不放假?”
“这个可以考虑。”熊玉良点了点头,要是不得已,怕真是得这么干。
他吩咐临时负责油料采购的采购部,“一定要跟加油站搞好关系。”
已经明朗化的电荒带来了很多后续的影响,比如那些煤老板,可能从日进斗金,变成了日进几斗金,同时,电荒也带来了油荒,主要是柴油。
在好多加油站,那些跑长途的大货车排出几里路的队来,有时甚至等几天都等不到油。
这不是油供应少了,主要是现在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工厂太多,比如家具厂,单每天的柴油消耗,都至少都在3吨以上,这么多工厂的消耗加起来,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还有一个耗油大户是电厂,不但是占了深圳本地发电量四分之一的燃油电厂现在每天需要消耗大量柴油,其它的火电厂,在点火时同样也需要用到……
总之,现在的一些加油站老板,那真是高兴又纠结,高兴的是,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他们居然也能收礼了——不少人为了能保证买到柴油,给他们送礼。
痛苦的是,供应的配额有限,他们朝石油公司送礼也多拉不来多少货。
……
“主要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这是重点。”冯一平正在硬币之星见公关部的负责人乔治和新闻发言人玛茜,郑佳怡也规规矩矩的坐在一旁。
临走之前,总得关心一下郑佳怡的工作。
“稍等,我接个电话。”他站了起来,那边的乔治和玛茜也跟着站了起来,郑佳怡一看,得,那我也不能坐着呀。
冯一平看了有些好笑,这是郑佳怡第一次对自己这么恭敬。
“熊总,我看了报表,外贸的单子都没有延误,你们辛苦了。”家具厂,目前是国内所有的公司中创汇的大户,地位稍稍有点不一样,现在很多时候,他不缺人民币,但是缺美元。
“外贸单子的交货,我们一定尽量保证,”熊玉良说,“政府对我们也很关心,主动上门问我们有哪些困难。”
这自然是冯一平首富身份带来的好处,成为首富之后,冯一平并没有多大改变,没有到处跟各路领导见面,但是,即使不见,地方政府对他名下的企业,多少会青眼有加几分。
比如类似这样的登门关心,虽然可能还是解决不了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保证家具厂的供电,但是,这个态度还是能带来很多额外的,无形的好处。
“这些关系你们自己维护就好,”冯一平说,“家具卖场的计划,做得如何?”
“大家正在完善第三稿,元旦前,一定保证定稿。”
“那就好,有什么事需要我解决的吗?”冯一平听得出他话里好像有些未尽之意。
“主要是春节放假的事。”熊玉良还是决定跟他提一句,当初让深圳工厂每年提前放假,是冯一平亲自做出的决定,所以,虽然已经请示过金翎,他还是决定问问冯一平的意见。
“可以,不过,要以大家的自觉为主,一定不要强制规定。”冯一平当初最讨厌的,就是公司出于自己的目的考虑,有时连春节也强制性的不放假。
“同意留下来加班的,除了加班工资另付,明年给他们相应的安排假期。”
作为一个私企老板,他始终说不出什么让员工奉献之类的话来。
“好的,我记住了。”老板是一个非常替员工着想的老板,这一点,让熊玉良自己也挺受用,因为在老板眼里,他也是一个员工。
“那就这样,”冯一平对依然候在办公室的三个人说,“杰西卡就交给你们了,就一个要求,她回到国内之后,要能胜任集团新闻发言人的职务,没问题吧。”
“冯先生您放心,我们一定完成这个目标。”乔治说。
“从这几天的表现看,杰西卡非常聪颖,又非常积极主动,我敢说,她将来一定会比我称职。”玛茜说。
不愧是发言人,这话说的,比乔治说的还要有水平。
“拜托了,谢谢!”冯一平跟二人握手道别,“佳怡,我们明天就启程去温哥华,你一个人在这边,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事小心。”
“看你这样子,搞的咧,跟我爸妈一样,你还比我小好不好?”郑佳怡笑着说,“只要我晚上不乱跑,休息天不到处乱窜,哪会有什么事?”
“你一定要记住一点,比起你个人的安全,工作什么的都不值一提。”
“知道了老板,那我明天就不送你们,你代我向他们问声好。”
“不用,晚上一起吃饭,你自己跟他们说。”
……
“明天就要走,有结果了吗?”听冯一平跟他告别,贝佐斯问。
“这几天很忙,还没时间好好想想,等再回到硅谷之后,我一定尽快给你答复。”
如果单纯的就只谈投资IMDB,那其实很简单,从回报看,不值得投资,但是考虑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益处,比如,主要是跟亚马逊和贝佐斯的关系,那自然不用考虑,非常值得投资。
这个益处,目前已经有所表现,冯一平相信,看到贝佐斯故意放出的那则消息后,哈斯廷斯估计又会亚历山大。
这也算是贝佐斯在不知情的时候,就给自己助攻了一般。
但是,如果再考虑到之后的一系列布局,那这个问题,可能又会是另外的答案……总之,他这话不是托辞,真得好好想想。
“好吧,我等你答复。”贝佐斯说完就挂了电话。
冯一平知道他应该有些恼火,那可是贝佐斯,主动邀请你投资,你居然还犹豫?
但是,我可是冯一平,也不能因为你有意让我投资,我就得麻利的马上投资不是?
这些大佬们可真不好伺候,为什么就不能学学我呢?冯一平摇摇头,拨通了德鲁克的电话,“你好德鲁克,我想感谢贵公司的诚意。”
硬币之星和星巴克的正式协议已经达成,基准折扣是96折,之后还有一系列的返点条件,最高的折扣,都不止92折,当然,那个目标绝对不容易做到就是。
“谈不上感谢,这其实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德鲁克小声说,“你的提议,我还在考虑。”
“你别误会,我今天打给你不是催促,我是想跟你说,明天我要去温哥华,这事不急,你想清楚了再说。”
冯一平非常宽容的说,其实他同样是想问结果的。
好吧,这可真是现世报来得快,自己在贝佐斯面前犹犹豫豫的,马上德鲁克就在自己面前犹犹豫豫的。
第二百七十四章 挖阿挖啊挖墙脚
哈斯廷斯最近失眠得厉害。
他发现,自己知晓的那个可能让自己发现冯一平所说的新方向的时刻,并不能给现在的自己多少帮助,自己心里依然没底,而冯一平,看似依然在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的按着原有的布局在落子。
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是,自己能撑到能发现冯一平真实目的的那一刻吗?这个很值得怀疑。
那么,冯一平在那之前就不会正式直接的向奈飞出手吗?这个毋庸置疑,冯一平肯定不会那么做,说不好就在明天,收购就会正式开始。
但自己,除了一些同归于尽的办法,还真没有什么能拦得住资金充足,准备充分的冯一平对自己的奈飞下手。
他满怀期望的看了一遍最新的报表,果然又是一如既往的没什么起色,他有些失望又有些骄傲。
失望的是,今年硅谷的大多数公司都有了起色,但是自己的公司,最近的表现不好,真可以说是不温不火。
但就这样不温不火的公司,也让冯一平那个以眼光卓著著称的中国小子念念不忘,这怎么也是能让自己骄傲的一件事。
再看了一次报表,再在心里默默的把自己的优势罗列了一遍,依然觉得无法招架的哈斯廷斯反而放松了下来。
创业这么多年,这一路走得并不是很顺畅,在回首自己带着奈飞走过的这些路时,哈斯廷斯经常会很庆幸,很多事,并不是自己后来对媒体讲述时的那样,在面对一个困难的时候,自己多么镇定,多相信自己的策略一定会凑效。
其实大多数时候,决定那么去做的时候,他心里哪会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自己还是笑到了最后,好像冥冥中有神在眷顾自己一样。
比如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打乱了公司的IPO计划,公司频临倒闭的边缘,以至于公司不得不裁掉了1/3的员工来求生存,但谁能想到,圣诞节时转机就来了呢?
那一年圣诞节,DVD播放机无来由的成为热门礼品,公司的DVD邮寄订阅业务也意外暴涨。
这一次,虽然是他感觉最没把握的一次,但是他相信,只要始终保持清醒,不出错,带领公司在压力面前不会倒下去,那自己也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最后像以往一样度过这个难关。
这其实是另一种程度的阿Q精神。
但是,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这种精神确实能帮上忙,这种精神能让你变得积极正面一些,让人不至于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崩溃。
放松之后的哈斯廷斯,看着邮箱里的邮件,不知不觉的,靠在椅子上睡了过去,手里还握着鼠标。
……
但是睡着了的哈斯廷斯,却并没有轻松下来。
他发现自己稀里糊涂的、没有任何理由的在一座大楼里跑上跑下,但就是到不了自己要去的地方,折腾了大半天,他终于挤进了一部电梯,电梯轿厢很小,但却被挤得满满的。
电梯运行得极不平稳,它不像是单纯的在做向上运动,而像是在堵车严重的路上,一个莽撞又急着赶时间的司机开的车一样,一会左转,一会右转,一会急刹车。
就这样在做不规则的向上运动的轿厢里,站都站不稳的哈斯廷斯虽然担惊受怕,高度紧张,但是并不绝望,是绝望也没有用呢,还是他相信自己绝不会在类似这样的事情中出事,他也说不清楚。
就和他想的一样,在电梯不知道折腾了多久,他和他身边的人,都没有叫喊一声,最后,轿厢终于冲出竖井,被横着抛出来——并没有高速下坠。
他刚摸索着坐直身子,电梯门打开了,外面阳光很刺眼,欢呼声也非常响亮,一个看不清面目的人急急忙忙的把他拉出来。
他回头一看,电梯里其它的人已经消失不见,他不明所以,又满不在乎的跟着那个人走,发现自己原来身处一个足球场中央,震耳的欢呼声,就来自周围看台上那些满满的观众席。
这些欢呼声是给我的吗?他自矜的笑着,挥手向看台示意。
但也没得瑟一会,他就被带到一个地方,他发现,那是一个球门,原来自己是一个守门员?那一定是个功勋守门员!
也没等他做一下预热,哨声响了,但是,怎么回事,球门前方,跑来一大群人,虽然同样看不清楚面目,但是他们脚下的足球看得很清楚。
怎么有这么多人射门?
他再看了看,自己守的这个球门,分外的大,大到自己跳起来都摸不到上面的门框,自然也极宽,他估摸着自己要防守的这个球门,完全能容纳一辆伦敦的双层巴士,而且,两边和后面,连网罩都没有。
还没等他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面前的那一大群人纷纷大力开脚,一个个足球,从不同的角度朝球门射来。
他连忙准备去挡,却发现,自己居然还穿着衬衫西裤皮鞋,连套装备都没有,手上也都光溜溜的。
而那些球看起来倏忽即至,虽然角度不同,但看来最终的落点都在自己身上,“fuck,”他只来得及骂了一句,就在看台上观众刺耳的嗤笑声中,双手抱头蹲下,下一刻,“嘭”一声……
就在这个注定会很悲惨的时刻,哈斯廷斯醒了过来,“咚咚咚。”有人在极有耐心的敲门。
“请进,”他带着劫后余生的心态说了一声,习惯性的着鼠标,却发现鼠标静静的躺在椅旁的地毯上,刚刚那“嘭”的一声闷响,难道就是鼠标掉到地上的声响?
“哈斯廷斯,你没事吧,”他抬起头,发现进来找自己的,也是把自己从那个可怕的梦境里拯救出来的,是老搭档马克·伦道夫,“我们打电话,你一直不接。”
“哦,在想问题,没听到。”
“哈斯廷斯,这个情况你一定得现在知道,”伦道夫没有问他想什么问题想得那么入神,朝门外喊了一声,“进来吧。”
好几个高管鱼贯而入,而且都神情沉重,刚刚从那样一个梦里逃脱的哈斯廷斯就见不得这样的表情,“怎么了,珍珠港或者是911又来了一次吗?”
大家并没有理会他话里的挖苦,“哈斯廷斯,”伦道夫有些着急的在办公桌前叉着腰走来走去,“好几个部门都得到了准确的消息,百事达即将上线的网上DVD租赁业务,会员每月的费用为8美元,比我们整整低两美元!”
哈斯廷斯听了,一阵头晕,还是让刚才的那么多足球砸在我身上吧!
他很明白眼前的这些人之所以看起来有些惊慌失措的原因,那可是百事达,这一行的市场老大百事达,原来他们都没资格成为它对手的百事达,拥有更多资源、用户和影响力的百事达。
在它每个月比自己低两美元的价格策略前,自己用户的忠诚度,那还有个见鬼的忠诚度!
“哈斯廷斯,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看着这一大票看起来惶惶不安,本来应该为自己排忧解难,挡在自己身前的伙伴和助手们,哈斯廷斯火了,爆发了,“怎么办?这不正是我该问你们的吗?这不正是公司雇佣你们的原因吗?”
“你们非常清楚公司的风格,我们不能容忍失败的员工,也不能容忍聪明的混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你不能解决工作上的问题,那么公司就没有理由留你。”
“你们现在是回去研究应对方案呢,还是来问我怎么办?”
“都给我出去,”他指着门的方向,“好好想想自己的部门该如何应对,下班前给我拿出计划来。”
“还有,出去后记得把腰杆给我挺直,别一副老婆跟人跑了的样子。”
他一生起气来,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脸色很不好看的伦道夫,看了看面色冷峻,已经对着电脑工作的哈斯廷斯,嘴巴动了动,最后还是一句话没说。
……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怒容满面的马克·伦道夫终于忍不住在桌上捶了一下,“那个可恶的山羊胡。”他说。
伦道夫其实真是一位好脾气的人。
对很多虽然有联合创始人的身份,但并不是公司灵魂人物的人来说,这好像也是一项共有的素质。
总体上来看,美国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他们的主要创始人,在极有能力的同时,也极有个性。
伦道夫这样的联合创始人如果脾气不好,当初也不能跟那些家伙走到一起创业。
但是,不论是在国外的公司还是国内的公司,事情往往都是这样子的,在公司初起步,步履维艰的时候,大家还能心往一块想,劲朝一处使。
等到公司有了成就,大家都身价不菲,不太用为钱操心的时候,脾气好像随着财富的增长也发生了变化,好脾气的人,也越来越难容忍那个脾气差的人,就如苹果的创始人中,另一位斯蒂夫,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一样,伦道夫现在对哈斯廷斯也是越来越没有耐心。
全世界的树都要皮,全世界的人都要脸。
虽然知道哈斯廷斯最近压力很大,但他一次次这样在很多人面前让自己下不来台,伦道夫真的是越来越难忍受。
现在的他,已经没有心情去考虑公司面临的问题。
至于哈斯廷斯定下来的那个下班前拿出应对计划的期限,被他自动抛到脑后。
晚上,他要陪妻子出席一个慈善晚宴。
据悉,硅谷其它很多高科技公司的老板也会到场,而自己,现在也到了重新多认识一些人的时候。
……
和美国所有的慈善聚会的一样,晚上的这场旨在保护鲸鱼的慈善活动,在帕罗奥图一个豪宅花园里举办,在经过发起人的讲话,几轮旨在筹款的拍卖活动之后,就变成了一个自由交流的社交场合。
花了十万美元拍下一瓶红酒的伦道夫,带着夫人在场中游走,刚刚他的表现,让很多人很有兴趣跟他说上两句,短短十多分钟的功夫,他就成功的跟好几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交换了名片,彼此都有了不错的印象。
但是他的情绪依然很低落,从心底里说,他是真不希望离开奈飞,那毕竟是自己努力工作这么多年的结晶。
只是哈斯廷斯,你为什么现在变化这么大?为什么越来越不顾忌我的感受?
他一个人端着一杯酒走到花园的一角,看着场中穿着讲究,意态悠闲的那些人,有些落寞。
“很无聊,对吗?”旁边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伦道夫转头一看,那是一个一看就是一位成功人士,挽着一位身材样貌俱佳的亚裔混血儿,目光闪闪的看着自己。
“你好,我是康明斯,”中年人自己介绍道,“这是我的女伴艾米莉亚。”
“马克·伦道夫,很高兴认识你们。”
……
奈飞,员工下班后,会议室灯火通明,哈斯廷斯夹着电脑匆匆走到主位坐下,“大家都有了什么主意说说。”
下一刻,他看到了左手边空着的椅子,“伦道夫呢?”
第二百七十五章 关键一步
当康明斯这样的人刻意去迎合一个人的时候,那自然是无往而不利的,五分钟不到,伦道夫就已经和他们一见如故。
“你们既然住在硅谷,就一定使用过我们的服务,”伦道夫说,“你们肯定通过网络租赁了DVD,对不对?我在奈飞工作。”
这真不是他盲目自信,而是在起家之地硅谷,奈飞的业务确实普及率很高。
“原来你在奈飞?这可真巧。”康明斯看了艾米莉亚一眼。
“你们知道?”伦道夫见他们这副样子,难免有些自得。
“是的,我们当然知道,我们自然也用过,”康明斯说,“你们公司的网上DVD业务租赁,很方便,很快捷,也很划算。”
“呵呵。”伦道夫的心情稍微开朗了些,就冲这些人的支持,自己这些年的辛苦也没有白费。
“你们这个想法真的很天才。”艾米莉亚巧笑倩兮,哪个男人看到这笑都会瞬间精神抖擞。
“其实也没什么,但既然在硅谷,当然就要用硅谷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当初哈斯廷斯和我……”
在艾米莉亚略带崇拜、康明斯很感兴趣的眼光中,伦道夫愉快的说了一会革命家史。
但他确实不虚荣,不浮躁,哪怕在这两个陌生人面前,也一直把自己置于哈斯廷斯之后。
特别是在一个美女的注视下,依然坚持没有把自己提为主角,这真挺难得。
“我得承认,像你这样的硅谷精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实跟东部的传统精英们有很大区别,”康明斯说,“也许这就是。”
“硅谷思维,”伦道夫说,“我们更注重技术上的应用和突破,东部,因为资源方面的优势,所以不太会借重,或者寄希望于这些技术手段,康明斯先生来自华尔街,自然清楚这一点。”
“你说的对,”康明斯说,“我们运作一个项目的时候,自让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本身的优势,这也是一个合理、正常的选择。”
“对,就跟人一样,很多商业决策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但是我听一个人说过另一个原因,”康明斯说,“他说,劣势有时其实是一种优势,正是因为西部一些的产业、行业,没有像发达东部那么成熟、那么没有漏洞,反而诞生出很多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推动改善他们的巨大机会。”
康明斯转述的这个说法比较新颖,如果学过论语,伦道夫这会一定会说,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收起了轻松的神色,还在回味康明斯的这番话,康明斯笑着继续说,“任何新的技术,在新兴市场都更容易被拥抱,所以在西部创业,更容易应用新技术。”
伦道夫咂摸了一会,“你老板这些话确实非常有意思,对了,你们是哪个公司的。”
“伦道夫先生,你应该也用过我们公司的服务。”艾米莉亚说。
“哦,还不知道你们的公司是?等等,让我猜猜。”哪怕是没什么想法,美女嘛,跟她多说几句话,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些。
“雅虎、亚马逊、eBay、谷歌?”
必须得说,他这话,让听的人真不太愉悦。
“我们是NEXTDOOR。”艾米莉亚是真不想让他再猜下去,再猜下去,大家都尴尬。
“哦,抱歉,那可是我们硅谷现在的明星企业,我夫人是NEXTDOOR的忠实用户,”伦道夫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原来你们的老板是一平冯,难怪他们能说出这么让人深省的话来。”
“不过,我猜的也不错,冯也是谷歌的大股东吧。”
“是,硅谷是说大真不大,”康明斯说,“其实我们跟奈飞,说起来也打过交道,不是吗?”
“和我们?”伦道夫想了一下。
“好像Redbox,贵公司也很有兴趣。”艾米莉亚说。
被一个美女这样问,伦道夫不由得老脸微红,“那真是公司的决策,没有任何针对的意思。”
“理解理解,”康明斯老到的转移话题,“说起来,冯对奈飞非常欣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