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告人,你听清楚了吗?”审判长又问了一句。
  被马闻晢怒视的律师,连忙朝他示意,旁听席上也慢慢喧闹起来,马闻晢终于回过神来,“听清楚了。”
  “下面宣布闭庭,把被告人马闻晢带出法庭。”审判长一敲法槌,审判结束。
  不管心里有多么愤怒,有多么不服,马闻晢此刻是彻底没了主意,他何曾想过,自己竟然也有被关进去的这一天?
  “妈”,他回头朝旁听席上喊了一声,三十多岁的人,此时就像受了欺负的三岁孩子似的。
  对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料的陈天阳律师,马上跟方颖芝打电话。
  冯一平马上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想的是,凭马闻晢的姿色,在里面会不会受到所有人的宠爱呢?
  哎,想什么呢,真是影视剧看得太多,我大天朝的相关设施里的秩序,怎么会跟那些管理松懈的资本主义监狱相提并论?
  而旁听席上,马闻晢的妈妈,看着儿子被带下去,神情激动,都急红了眼,抹了一把眼泪,也拨通了老马的电话,“你跟我怎么保证的?”
  “回来吧,回来说。”那边的老马同志,也语气索然。
  在开庭前,综合多方反应的情况来看,已经被打通的那些关节,好像发生了变化,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结果竟然是如此不给自己一点面子。
  那原因只有一个,肯定有比自己更强有力的人打了招呼,那要么是姓冯的那个小子找的关系,要么是老金他找的关系。
  “我要你换律师,最好的律师,马上准备上诉,小晢一定不能受那个罪。”老婆还在喋喋不休。
  “回来吧,回来再想办法。”
  “你不干是吧,你不干我就自己去找律师,现在就找,本地的不行我去首都找。”
  本来就挫败感很强,同时也替儿子难过、头痛的老马,此时再也按捺不住,不是有你的娇惯,儿子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你够了!你是嫌事情不够大?知道的人不够多?你闹吧,你去找吧,闹到最后让晢儿出来我被盯上,你就满意了是不是?”
  “就是你进去换儿子出来,我也满意。”马闻晢老妈叫嚣着,不过,她总算冷静了下来。
  她们的夫妻关系,虽然早就名存实亡,她虽然对老马恨得牙痒痒,但是有一件事她还是能认识清楚,儿子以后的好日子,自己的好日子,都要靠老马。
  “嘶。”听到那样怨意满满不吉利的话,那边的老马气得把话筒举得高高的,就想一下把它摔个稀巴烂,这就是老婆,这就是儿子!这都是坑好不好!
  但是,在松手前,他又握住了话筒,单位里已经知道这事的人不少,估计有好多正等着看笑话呢!
  他把话筒轻轻的放到电话上,重重的在桌子上踢了一脚,“咚”一声闷响后,老马同志呲牙咧嘴的抱住了脚……
  ……
  “真不厚道。”坐在车里的冯一平,看着外面的那些古树、小湖、绿篱、草坪、花坛、一个接一个的小游园,有些艳羡的说。
  “谁不厚道?”金翎问。
  “你说呢?”冯一平白了她一眼,“感情这些好地方,早就被占了。”
  “要是省城的绿化,平均有这里的一成,那早就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要是省城的环境,都像这里这么好,那日内瓦还算什么?”
  本来他还觉得爸妈高价买的那套高尔夫别墅挺不错,哪知这么快就领教了什么叫做天外有天,跟这一比,自家那套房子,好吧,也就还算是一套房子而已。
  “呵呵,”金翎一笑,“羡慕?”
  她就喜欢看他这有时的孩子气模样,“现在弃商从政还来得及,二十年后,或者三十年后,你也有可能住在这。”
  40多,50岁左右的副省级,或者省级干部,那真称得上年轻有为。
  “何必费那事,”冯一平又白了她一眼,“哪用得上二十年三十年,只要我想,两年三年后,就能建一处环境比这还好两三倍的地方出来,哼,到时中间就建一栋别墅,或者两栋,一栋住,一栋串门。”
  “哪像这些,你看看,这间距,有,”他指着那些别墅说,本来想说有一百米吗,现在目测,还真不止!马上改口,“有一里路吗?真小家子气!”
  “呵呵,原来堂堂的首富,也会嫉妒。”金翎笑得前俯后仰的。
  要不是顾忌到开车的司机是公司新派的,冯一平现在就想把她按在座椅上教训一顿。
  ……
  按金翎的指引,车停在靠右的一栋别墅前,冯一平又有些不满,他才发现,这些别墅,都建在台基上,看来早考虑到了沿江的城市,有内涝的可能——谁吐槽我们的城市的设计者们考虑的不全面,不人性化?
  只不过这些设计,普通大众体会不到而已。
  “我爸已经到家了,进来吧。”金翎看着停在前面的车说。
  “我们应该早点出发的。”冯一平看着门上那被磨得发亮的黄铜把手,又感慨了一句,什么是底蕴?这就是底蕴!
  房子内部,应该重新装修过,和有历史感的外表不太匹配,看样子金副省长装修房子的时候,肯定考虑过女儿的喜好,很现代,很简洁——也是冯一平喜欢的风格。
  “呵呵,一平,欢迎欢迎。”里面是白衬衫,外面穿着一件开衫毛衣的金副省长笑着健步从楼梯上走下来。
  “金伯伯好。”冯一平连忙迎上去。
  “小翎,你去看看阿姨晚饭准备好没有,一平,先到我书房看看?”
  “我很荣幸。”
  “你们快点,饭应该快好了。”金翎现在一见爸爸和冯一平要单独谈话,不知怎么就会有些紧张。
  看着一点都不紧张的冯一平,她心想,像他这样,很多时候没心没肺的,活着也真轻松。
  ……
  “一平,谢谢你,”一坐下来,金副省长就说,“上海那边的消息,我中午就知道了。”
  “金伯伯,您太客气,金翎姐姐是我的得力助手,帮了我那么多忙,再说,她又代表着我们集团,帮她,是应该的。”
  “不,我这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对你表示感谢,”金副省长说,“在这事上,你比我做得好。”
  “我知道伯伯你有苦衷,而且这些小事,完全不用您出马,另外,如果不是你托了朋友,今天不会是那样的结果。”
  “我都是应该做的,”金副省长话还没说完,“扣扣,”门被敲响了,金翎走进来,“饭好了,你们下去吧,我去换衣服。”
  “马上下去,我再跟一平说两句话。”
  “真是,有什么话不能当着我的面说,”金翎嘀咕了一句,“爸,我们是没关系,你不知道,这里有个人还在长身体吗?饿不得。”
  冯一平只得笑了一下。
  有什么办法,这是她的主场,被挖苦了调戏了也只能忍着。


第一百八十三章 纵论
  今天晚上今天金翎家的菜,没有昨晚郑佳怡家那么正式、丰盛,都是家常的菜式。
  当然,副省长家桌上的家常菜,跟一般老板姓家里的家常菜,那自然是不同的,跟昨晚那餐饭的主要区别,在于摆盘上,没有那么多雕花和其它的装饰而已。
  “来点白酒?”金副省长笑着问。
  “好的。”
  金翎走下来,“要不,都喝红酒?”
  她换掉了身上的那套职业装,穿了一件刺绣小花的衬衫,下面配了一条阔腿裤,耳环什么的都摘了,长发垂在右边,很清爽,很居家。
  “别,我还是跟伯伯喝点白酒,现在天气凉了下来,白酒舒筋活血,喝点挺好。”
  “哎,你不会喝酒,但这道理还真懂,”金副省长笑着给他到了一小杯白酒,“每天不要多,只二两,那还是有好处的。”
  “来,碰一杯,感谢你给了金翎这么好的机会,又能这么照顾维护她。”
  “爸,你这怎么说话的?”金翎表示不满。
  “对金伯伯,您这话我真担当不起,我要感谢你培养出了这么杰出的一人才,也感谢金翎金总选择了我们公司,她已经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所以,我和公司,一定要维护她。”
  “还没喝就醉了?”金翎听了这话好像真有点生气,主要是冯一平话里的撇清让她不爽,“我什么时候变成了资产?”
  “重点是前面的‘重要’那两个字,你要抓住重点,”冯一平说,“金伯伯,我敬你。”
  “总之啊,小翎,我也很高兴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金副省长说。
  这个金翎必须承认,像嘉盛这样规模的公司,能让她这样一个之前并没有太优秀的资历的年轻女人来负责,这样的机会,真的是非常难得。
  “谢谢你冯老板。”她也举起酒杯跟冯一平碰了一下。
  “不敢当不敢当。”
  “金伯伯,我经常说,如果不是因为金总,我就是累死,也不能让集团发展的像现在这么出色。”
  “小翎我知道,能力是有,但是嘉盛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你的决策都非常正确,你知道吗,你前沿杂志上的一些展望性的文章,现在被国内越来越多的机构,当作重要的依据。”
  “哦,是吗?那其实也不是我的功劳,前沿杂志社,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分析班子,花了巨额的资金去收集相关的资讯,所以我们的一些论断,准确率高一些也正常。”
  “呵呵,如果资料多,就能意味着结论也正确,那么能准确预测世界经济走势的,怎么也轮不到你的杂志,”金副省长笑,“你现在只负责每年第一刊的那篇展望?”
  “现在事情太多,当然啊,跟伯伯您比,都是杂事,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负责那一篇文章,不过,我一直都在负责审稿。”
  “难怪你的刊物,没有出什么大的错误,原来有你把关呢,”金副省长说,“要我说啊,你在经济方面的水平,比国内那些什么专家,厉害得多。”
  冯一平表示很不好意思,他真的是托了重生的福而已。
  “我记得今年的一月刊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对你的乐观判断表示反对,现在,呵呵,美国,欧洲,日本,今年的经济都大幅好转,那些专家,现在只能选择性的失忆。”
  “爸,那些整天呆在书斋里的专家的话也能信?”金翎说。
  “对对,像一平这样亲身参与其中的人的判断,才更可信,”金副省长笑着说,“那么一平,对明年的大势,你怎么看?”
  “吃点菜。”金翎给他夹了一只虾。
  “谢谢,”冯一平低头想了一下,“我对明年的总体判断,依然乐观,我预计,随着各经济体的强劲复苏,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速,将是近年来最快的。”
  “哦,细说说。”
  “从三大经济体来看,美国的大规模减税和超低利率的举措,虽然简单粗暴,但却能很好的刺激个人消费意愿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能刺激它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所以美国明年的增长,我预计应该还是很不错。”
  “同时,美国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低利率,将扩大储蓄缺口,而增加经常项目逆差,这将带动美元持续走软。”
  “美元走软,将促使现在呈现上涨势头的国际原油价格,在明年持续上涨,估计会大幅上涨,这也是明年世界经济最大的一个不利因素。”
  “但是,因为世界石油经济的上涨,将有力的带动俄罗斯,和拉美一些近年来表现黯淡国家的经济大幅增长,拖后腿的国家少了,同时,中东国家的经济,肯定也会走强。”
  “日本和欧元区虽然经济复苏相对缓慢,但在今年的基础上,受旺盛的外需,以及居民消费缓慢增长的带动,它们的经济形势,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来看,我们和印度,将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从而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东亚地区,因为我国进口的大量增加,和个人消费需求的转旺,也将高速增长。”
  “这只是我目前大概的判断,等到年底,这篇文章会更加丰实。”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金副省长一边听一边在沉思,显然是跟自己接触到的一些材料在做比较,金翎则时不时的看他一眼,帮着剥了很多虾。
  “很了不得,来,干,”金副省长跟他碰了一杯,“年轻人里,能有你这样的眼光和判断力的,不,就是我们这些老头子里,也没有几个能有你这样的眼光和判断力。”
  “金伯伯您太自谦了,只不过是因为嘉盛现在也算国际性的公司,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另外,前沿杂志,每年创造的利润不少,我不想砸了它的牌子,才会这么用心的来分析这些问题,我相信,要是有我这样的压力,大多数人都会对明年的大势有个大概的判断。”
  大多数他这个年龄段的人,目前都刚参加工作不久,也不可能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上,还只能做那些繁复而要求不高,但是量大到每天都要加班的工作,哪还有心思来关心世界大势?
  其它国家经济好不好,关我什么事?
  油价可能也不会关心,大多数跟冯一平一样23岁的人,这会是买不起车的,有些甚至巴不得油价贵一点,让那些有车一族每个月多出点血。
  同样,美元走软,人民币相对走强,跟他们也没多大关系。
  工资就那么点,美国出口到国内的商品,就是便宜个10%,又能买得起那些呢?
  了不起,买几件衣服,或者给正在追求的女孩子买些来自美国的化妆品。
  而且,不止是油价,国内很多商品的价格,跟大势是无关,或者是反着来的,美元走低,但是那些进口的美国商品,不一定价格会变低。
  “确实有很多有判断,但还不如没有呢,”金副省长说,“因为大部分人的判断,都不准确,或者,没有你这么全面。”
  爸爸的夸奖,让金翎都感觉很高兴,她也觉得自己不太是一个合格的跨国公司总裁,怎么都不考虑这些问题呢?不过,看着在那侃侃而谈的冯一平,有他在,我考虑这些干什么?
  “我这也是被逼的,而且,我现在也保证不了我判断的准确性。”冯一平谦道。
  “要是你的这篇展望都不准确,怎么会有那么多大公司花高价在你的杂志上打广告?”
  “这只能说我运气好吧。”冯一平笑。
  “你们两位也别光顾着说话,吃点菜。”
  “对,吃菜,来,这鱼不错,”金副省长把那盘鱼转到冯一平前面,然后问起了下一个话题,也是今天的正菜,“依你看,如果要让我们省的经济,能有个大的进步,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这是比昨晚还大的问题,果然是宴无好宴。


第一百八十四章 操心的命
  “这个问题,我真没想过。”冯一平说。
  “没事,都知道你看问题精准,很多问题都很有见地,就比如说,原来郭副省长,现在人大的郭副主任那个儿子,郭国坚,对吧,他的那个以五里坳为原型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原型也是你提出来的吧。”
  看来,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些事,总是瞒不住,“是,是我根据美国一些城市的规划,提了个大概。”
  “呵呵,你呀,就是这么喜欢帮助人,”金副省长笑着指了指他,“那你就把我们省跟你到过的其它地方比比,看看有哪地方不足,有没有办法加强,来,”金副省长又跟冯一平碰了一下。
  “爸,你就别劝他喝了,本来就不会喝,再喝,还能想什么问题?”
  “还有你,就别谦虚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好了,难道真要我爸代表省政府给你一个参事的聘书你才肯说?”
  这关键时候,还是能看出亲疏来,这女儿,始终是向着爸爸的。
  “什么,参事?”金副省长笑了,“这个我可真给不了,一平你可没有那么老。”
  “参事的首聘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不得高于65周岁。”他补充道。
  “年轻怎么了?那些老爷子,又有几个能像一平看问题看得这么准的?”他这话,让金翎很不高兴,“我看,我们之所以跟南方差距那么大,就是有时候太教条主义,什么都要设个坎。”
  “你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金副省长被女儿说了几句,竟然认真的想了一下,“一平这样的人,要是有这个意愿,那肯定可以破例。”
  “金伯伯,您别当真,开玩笑的。”冯一平连忙辩解。
  没事当这个参事干什么?现在的他,不需要这些头衔。
  “爸,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以一平现在的身份,如果有政府的职位,特别是在国外的时候,不太方便。”金翎说。
  她居然想得这么远,看来她私下还真揣摩了一下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利弊。
  “金伯伯,那我就分析分析。”
  “嗯,你说,”金副省长本来又想跟他碰一下的,酒杯递到中途,又缩了回去,“砰”,金翎跟他碰了一下。
  “从地理优势上来说,我们省跟沿海的那些城市不能比。”
  金副省长点点头。
  改革开放伊始,因为资金、人才、技术,都非常欠缺,最开始的那批对外开放的城市,引进的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事来料加工业务。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出土地,外商投资建厂,他们自己提供全部的原材料,以及技术人员,由我们的廉价的劳动力负责生产,之后由他们自己负责销售。
  所以首批特区,都选在沿海城市,因为不管是建厂所需的设备,还是原材料,加工后的成品,进出港都非常方便,而且物流方面的成本也最低。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当地的一些企业,慢慢的为这些外资企业提供配套,再之后,当地就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替代了很大一部分国外高价的设备和原材料,与此同时,熟练的工人也越来越多。
  当地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经济的发展,又会倒逼当地的政府机关主动改变观念和工作方式去适应……
  从而,当地的投资环境全方位提高,这样的条件,又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来投资,外商投资越来愈多……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这些条件,是他们这个内陆省份,无论如何也不能具备的。
  “所以,因为这各方面,也可以说是全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想在招商引资方面跟沿海那些发达城市看齐,那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这个金副省长承认,跟沿海省份相比,他们落后的不是一点半点,想跟他们争投资,太难太难。
  “西部大开发,我们省也只有一个州包含在内,也就占了一点边,所以也享受不到什么福利。”
  西部大开发这样的国家战略,不但有资金的支持和倾斜,同样,还有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是这些优惠政策,不然,国家一提,不管外商还是内商,大家都会那么听话的去西部投资?
  “各方面没优势,也享受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红利,窃以为,只有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上,利用我们自身的条件,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冯一平这说的都有些虚。
  “你觉得我们自身有那些条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金副省长问。
  “其实优势也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我认为是人才优势,众所周知,我们省是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每年都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而人才,是现在最稀缺的资源,自然也是最宝贵的资源,但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发挥好这个巨大的优势,一直以来,我们省都是人才输出大省,费心费力培养的那些高素质人才,都选择去其它地方发展。”
  “硅谷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因为硅谷地区高校培养的人才,特别是那些优秀人才,都选择留下当地发展。”
  “这是一个问题,”金副省长点头,“政府也反复研究过这个问题,可是,不管是工资待遇,还是发展机会,省内都比不上那些一线城市和南方的一些发达城市,这就是想留,也留不下来。”
  看来领导们也不是吃干饭的。
  “我觉得,还是有好多方式可以用来留人,比如,现在的大学生,不管是在校期间,还是毕业后,很多人都有创业的欲望。”
  “而且,其中也应该不乏一些好点子,只是,他们都没有机会和资本,来把自己的设想变为现实,可能就因为家庭或者其它方面的压力,只能马上去找一份工资尽量高的工作。”
  “在如何支持鼓励和引导这些在校和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上,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我也觉得,不可能只有硅谷地区的那些高校毕业生,才能想出一些好点子,省城这么多家重点大学,这么多学生,就不会有人能想出一些好点子来?关键是我们的机制有问题。”金翎插了一句。
  “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做工作,省城大学科技园,前年就已经成立。”金副省长说。
  冯一平摇头,“我觉得那很不够,那是省城大学自己的举措,或者说是跟风,放眼国内,目前没有一家大学的科技园做得很成功,我觉得这个机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来做这样重要的事,太力不从心。”
  “如果政府能够真的重视起来,能够积极介入,提供更多的资源,调动各界的力量,来促进科技园区孵化功能的完善和升级,那效果肯定会不一样。”
  “好像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口号喊得很响,但就是没有付出行动,为什么我们的政府,自己不创办一些科技孵化器呢?财政再紧张,这方面的资金,总还能挤出来。”
  “哪怕是扶持十家二十家,最后只成功的孵化出一家,那也是值得的。”
  “只要能成功的孵化一些公司,那么,以后的毕业生,就会多了一个选择,自己创业,估计有前面成功的榜样,有些人,也会调动自身的资源来创业。”
  “只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认为,这方面,肯定能创造让大家侧目的成就。”
  “说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好方向,”金副省长喝了一口酒,“我也好好想想,其它的呢?”
  “其它的,可能比较远。”冯一平说。
  “也没关系,只要有帮助就好。”金副省长说。
  “我认为,在吸引投资方面,现在我们比不上沿海的那些城市,但是将来还是有机会的。”
  “哦?快说说。”
  “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产业大转移的过程,沿海地区的发展,是因为那些发达国家,把在他们国内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的一些产业,转移到我们的沿海地区。”
  “我预计按现在的发展速度,再过十几年,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也将大幅上升,比如,最主要的,地价,将来肯定会非常高,同时生活成本的提高,肯定也会逼着那些公司提高工人的工资。”
  “到那时,在沿海投资的那些公司,尤其是一些对成本敏感的公司,一定又会考虑把工厂从沿海朝我们内地转移,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
  “如果政府能从现在开始,就做好一些承接转移的准备工作,将来一定会抢得先机。”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他记得,邻省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后来承接了很多沿海迁移来的企业,之后发展非常迅猛,其它的不说,好像后来房价的增长幅度,一度远超一线城市。
  “如果将来真会发生这样的事,那倒真是一个机会,呵呵,没办法,沿海的残汤剩饭,对我们这样的省份来说,也算美味佳肴。”金副省长笑得有些无奈。
  ……
  “回来啦!”,梅秋萍还在客厅看电视,见儿子进门忙迎过来,“怎么又这么晚,饿不饿,要不给你煮点东西?”
  “妈,不用忙,晚上吃得很多。”
  “怎么每天晚上都还这么忙?坐,我给你热杯牛奶。”
  “我自己来就行,妈,说了你不用等我,都这么迟了,在家你这个时候早睡了。”
  “你不回来,我总是不放心,”梅秋萍端着一杯热牛奶过来,“快喝,喝了早点睡。”
  “我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冯一平笑着说。
  “你一年到头,总在世界各地跑,我怎么放心得下来?”梅秋萍说,“我总是担心你在路上会出什么问题,比如碰到车祸,你看,小金前一阵子不是碰到车祸了吗?”
  “再说,我也知道,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我总担心你会遇到什么坎,或者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人。”
  “以前没跟你说,我有时候晚上做梦醒过来,就再也睡不着,恨不得当时就跟你打电话,问问你有没有事,就你爸心大,每天睡得大鼾吹。”
  “妈,你真是的,”冯一平拍了拍妈妈那依然粗糙的手,“你忘了,梦都是反的,我怎么会有事?”
  “你看,我现在车都这么好,又有专门的司机开车,有时候,后面还跟着一辆车,怎么会碰上车祸?你听说哪个有名的富豪出了很厉害的车祸吗?没有,所以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
  “还有妈,做生意对别人来说不容易,但是对我来说,真不难,我绝不会遇到什么坎,至于那些不好的人,是有,但要是想打我的主意,你放一百二十个心,那是他们替自己找不自在,我绝对会好好收拾他们。”
  “妈,我跟你说,”冯一平压低声音,“嘿嘿,我已经收拾了不少,现在,敢打我主意的,少之又少。”
  “你啊,”梅秋萍在他头上摸了一下,“我还不清楚你?跟我们总是报喜不报忧。”
  “我是真没忧跟你报,”冯一平笑着说,“妈,我发现我这一点随你,都是个操心的命。”
  “你是得多操点心,公司的事,我们都帮不上,只能靠你自己,家里,我看静萍也是一个没什么心计的姑娘,也要靠你操心,你说的早点退休,我觉得不错,将来把这些事都放下,好好过过清闲日子。”
  “妈,我是真不觉得累。”
  “你是铁人啊?”梅秋萍训了儿子一句,“本来想跟你一起回去的,但看你还得忙好几天,家里的事也不少,我们打算明天回去,我们不在,你记得要照顾好自己,再忙,也一定要吃饭,再忙,每天也争取至少睡六个小时,记住了吗?”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明就里
  15号早,孤身一人的冯一平,又是在6点准时起床,换上体恤和长裤,随意扭了几下,开始新的一天。
  只不过今天客厅里稍微有了点变化,多了一台飞利浦55寸的大电视。
  “冯总,早餐还是6点半送上去吗?”跑过大堂的时候,特意等在那里的大堂经理周晨瑶问。
  “谢谢,”冯一平原地踏步,“8点半,让人再送一批,十人份的。”
  “好的,我这就安排下去。”
  周晨瑶目视着冯一平从门童早就拉开的大门跑出去,却想到了张彦,她隐约清楚,张彦不想上班,可能跟老板有关系。
  何珊珊八卦的凑过来,“经理,看什么呢?人早走了,老板跟你说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