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佳此前折腾来折腾去的那些绩效工资方案,激励计划,现在想想,还是没能解决基本问题,如何让一线的员工,也能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这倒真是一个方向。
“那么,如何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地段门店的员工收入?”
“关于这个,我们的薪酬委员会,做了一个科学的模型……”
……
回硅谷的路上,冯一平还在消化最后在星巴克的收获,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很契合我们一些传统的观念,简单说,就是有舍才有得。
关键是,即便是知道这个道理,这样的“舍”,还真不是一般人和公司能做到的。
“舍”之后的安排,也同样重要,不满足的并不只有冯一平,所有人都这样,人心就这样,如果一线的员工,把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视作理所当然,那会不会又和现在一样?
与此同时,一直在关注嘉盛官网的哈斯廷斯,看到这则报道,总算松了一口气,他是真度假,不是掩人耳目,你就多玩几天吧,最好等我们准备好你再回来。
第二十九章 难兄难弟
布吉关口,就像是得了肠梗阻一样,人、车,全挤在一起。
后来有人形容,“英雄难过梅林关,超人难过布吉关”,当然,那形容的是后来这几处的交通拥堵,不过现在,对那些想到特区,想进关淘金的人来说,这是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关卡。
人太多,王昌宁站在验证大厅门前的台阶上翘首以盼,终于看到从一辆中巴车上下来的肖志杰,高兴的奔过去。
肖胖胖同学一手拖着一个行李箱,一脸好奇的东张西望,嗯,和以前一样,有不少目光,依然落在周围人群中的那些妹子身上。
“这里,”王昌宁挤过去,在他肩上拍了一下,“看什么呢,死性不改。”
“老王,”肖志杰高兴拥抱了他一下,顺道把脖子上的汗擦在他的肩膀上,“你这是肿么啦,就个把月时间不见,怎么这么瘦,还这么黑?”
“别唠叨了,赶紧排队过关,不然到家天都黑了,”王昌宁接过一个行李箱,用身体挡着,塞给肖志杰一样东西,“边防证,拿好了!”
“我没办啊。”
“我知道,这是花钱找人买的,你的暂住证没办下来之前,这东西可不能丢。”
“不会有事吧,会不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
“以前会,现在没那么严,再说,你看上去就是有点傻,倒也不像坏人,就是被抓起来也没事,那就真不愁减掉你这一身肥膘肉。”
孤身一人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呆了这么长时间,好容易见到亲人,王昌宁变得特别絮叨。
“我就跟在你后头,我要是被抓,你放心,我立马指证你,”肖志杰业务非常熟练的低头在王昌宁衬衫袖子上擦额头的汗水,“这么热,看来我这个夏天真得瘦几斤。”
王昌宁看着自己白衬衫上的油印,非常无语!
上辈子自己究竟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这辈子才会碰上他这么个无赖的兄弟?
肖胖胖同学的心理素质真的没话说,递上去假证件,还若无其事的跟王昌宁闲聊,“我都想好了晚上要吃什么,要三黄鸡,要沙井蚝,还要南澳的鲍鱼……”
说得前后左右的人马上流口水,王昌宁也配合,“这次该你请。”
检查的武警哥哥看了看这个拿着一本杂志扇风的胖子,不言语的把证件递给他,“下一位。”
“怎么样,咱这功力?”轻松过关的肖志杰自夸。
王昌宁没工夫理他的吹嘘,拖着箱子在前面快走,“快点,不然赶不上车了都。”
“大哥,你不是吧,我第一次来,拿着这么多行李,你居然让我挤公交车,当然得是打车啊!”
“从今天起,你就把打车戒了吧,快点跟上。”
肖志杰颠颠的跟在后面跑,“我这是到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来了吗?”
“别瞎扯,跟你说的你记住了?手机和钱包,一定要保管好,不然上车以后你真还不一定能再看到它们。”
“这还用你说?早放得好好的,你不就是早来个把月吗,在我面前摆什么老资格?”
虽然一直不停的斗嘴,但两个人的配合,依然非常默契,不但顺利的挤上了车,还都抢到了一个位子。
“老王,你这过的,看来比我想的还要惨,不过没关系,哥过来了,哥打救你,从今天开始,好日子就在前面等着我们。”
王昌宁懒得理会他的疯言疯语,“家具厂就在那边。”
“哪呢哪呢?”肖志杰连忙凑到窗口,却只看到那边的一片厂房。
“绿化最好的那一家。”
“没看到,不过没事,迟早会看到,”肖志杰很兴奋,突然问,“你说,一平第一次到这块热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他啊,不知道,反正跟我们不是一样的心情。”王昌宁说。
他这完全是抬举了冯一平,想当初,他两辈子里,第一次来着的时候,跟王昌宁初到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兴奋、激动,又彷徨。
这一路,对王昌宁来说,早就没什么好看的,就肖志杰依然兴致不减,不时打一下靠在座椅上睡觉的王昌宁,“啊,那就是世界之窗。”
非常烦人!
在车上晃荡了近两个小时,终于下车,即使是肖志杰,这会也有点萎靡不振,等到进了租住的房间,他是彻底的不敢相信,“这小区外表看上去挺光鲜,怎么里面这么个样子?老王,你居然连凳子都只有两把,家徒四壁到这个程度?”
“我这是跟项少龙一样穿越了吗?一下子穿回十年前?”
“你来了,钱来了,家具不就来了吗,”王昌宁笑,“我带来的那些,付了房租和押金,除开生活费,现在剩下真不多,快去冲个澡,等会带你出去吃饭,不过,你付钱!”
在五里坳乡下长大的人,就一宗好,乐观,随遇而安,只有一张床,他们俩晚上干脆都是在地上打地铺,连电视都没有,倒是有了很多时间来聊天。
肖志杰一边抢风扇一边发狠,“明天一定要去好好采购,老王,不是我说你,节流不是好办法,开源才最重要。”
王昌宁已经习惯了这边的湿热,“你去人才市场转转以后,再说开源的事。”
……
肖志杰拦住王昌宁,“别去二手市场,先带我去家具大卖场转转。”
肖志杰也杀到,现在把出租房好好布置一下是第一要务,主要是因为,国庆的时候,于连和张秋玲会过来。
“新的太贵,没必要。”
“就先看看,了解了解,比较一下,又不一定买。”
结果,真的只能是看看,不说还要买的电视和冰箱,就肖志杰带来的那些钱,加上王昌宁剩下的,凑一块,都买不来他们计划买的那些家具。
在旧货市场挑选的时候,肖志杰感慨,“总算体会到了点持家立业的难处。”
之后,已经好几年买东西不怎么讲价的两位,从旧货市场东边讲到西边不说,连为了五块钱的三轮车送货费,都和那老板费了半天口舌。
家里满了起来,腰包里却瘪了下去,他们只在家里收拾了一天,用肖志杰的话说,都没能去海边看看,都没能在世界之窗前留张影,就被王昌宁带着挤进人才市场。
一天下来,肖志杰摇头,“难怪你不愿意干呢。”
对他们这些应届毕业生来说,实习期起薪都非常低,他们租住的地方,对找工作又是一个限制。
倒不是怕起得迟赶不上上班,主要是以那样的工资水平,每月工资的一大部分,都得花在交通费上,除掉中午在外面的一餐饭,一个月下来,剩不了几个钱。
而且,他们看了,关键是做这些工作,真的学不到什么东西。
“别挑了,先找个工作做,融入进去最重要,我想好了,明天就去那个广告公司上班,要是可以,跟公司说说,让你也进来。”
他所说的那个广告公司,自然不是什么国际性4A广告公司,按我们国家的标准,那也就是一个二级广告企业,王昌宁拿到的工作,是找客户,也就是俗称的跑业务。
光着上身还汗落如雨的肖志杰说,“别,你干你的,我想再应聘几天,广告那种虚头巴脑的玩意,我不相干,我也想干销售,但想销售实际的产品,那样对以后才有借鉴意义。”
“我就不信了,在这个遍地都是机会的地方,我还找不到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
但是,这会的特区,最不缺的就是找工作的人,接下来的日子,肖志杰除了去人才市场,就是在家里做饭,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
终于,在他也想是不是先去王昌宁工作的广告公司,做一个底薪很低的业务员时,他终于接到了一个电话,那是一家他自己都想不起来的单位打来的,一家注塑机公司。
第三十章 熟男熟女
那两个家伙在为赚钱心焦,冯一平这会也在为花钱心痛,这些天,经他签署的聘用协议,多不胜数,而每一份协议的签署,就代表着他送出去一张大额支票。
他首先签署的法律文件,是在特拉华州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这是美国公司进行并购前首先必做的准备,先在和目标公司注册的那个州注册一家公司,来进行收购业务,如此一来,很多法律上的事务会有效的解决。
收购美国上市公司,有三种模式,合并、正三角形合并、逆三角形合并三种,冯一平这次计划采取的是逆三角形合并,简单点说,就是收购成功之后,他设立的这家公司,并入目标公司,目标公司的名称和上市代码,依然不变。
当然,这里牵涉到很多问题,比如品牌认知、税务后果等等。
虽然他这次计划收购的公司,位于华盛顿的西雅图,但是它的注册地,也是在特拉华州。
其实不止是冯一平要收购的这家公司在特拉华州注册,美国大部分的大公司,都在特拉华州注册,特拉华州,有世界公司首都之称,在这里注册,最吸引的,自然是减税甚至免税,还有它高效的司法结构,和美国其他州法院的大陪审团制不同,特拉华州实行大法官制,效率更高。
之后,他聘用了位于华尔街的著名投行,已经有过多次良好合作的美林,牵头作为自己的财务顾问;聘请位于芝加哥,美国,甚至是世界上在公司并购方面,都首屈一指的贝克·迈肯思事务所牵头作为自己的法律顾问;聘请普华永道,作为自己的财税顾问……
因为这次收购,是之后一系列动作的开端,不容有失,务求顺利,所以他聘请的都是一些名头特别响的公司,为此砸进去的钱,声音同样极响。
“Boss,这是公关公司的聘用协议。”秘书又拿进来一份协议,冯一平一看协议金额,啧,又是七位数!
好在自己计划并购的公司,不涉及垄断方面,这次不用聘用一家游说公司,多少为自己节约了一些费用。
手机响了起来,“你好默巴克。”
“冯,进行得如何了?”那边问。
这话问得很直接。
当然,在之前的私下接触中,对方董事会全部被冯一平说服,接受了他的提议,并草签了相关协议,此时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协同动作,将有助于加快这个过程。
“正在有序进行中,你那边呢?”
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此时做的工作差不多。
不过,和发起收购的公司不同,被收购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中,必须有一家以公司诉讼见长的律所。
在美国,和并购案几乎同时进行的,就是各种诉讼,主要是被收购公司股东,认为公司董事会违背了受托责任,同意的收购条款,不符合小股东的利益。
这些诉讼通常都是滋扰诉讼,一般并不影响大局,只影响支出,为了和解,公司一般要支付包括原告的律师费用,平均在100万到300万之间……
总之,收购一旦发起,那真的就处处都是钱。
“已经准备完毕,”默多克听起来很振奋很期盼,“期待我们能尽快公开见面。”
“我也一样。”
他们下次公开见面,只能是在两家公司宣布收购协议的时候。
而到那时,则意味着这次收购的最大阻力,默多克那边召股东大会的结果,是绝对多数同意这次收购。
剩下的,就是美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而对默巴克创办的这样规模不大,也没有涉及关键领域,更不存在垄断一说的公司来说,这样的审批,就是走程序,花时间而已,不会有什么波折。
何况,之前花高价请的那些投行和律所,都会主动在这中间发挥作用。
……
美国相关行业,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三天后,在临时腾出来的一栋小楼里,冯一平高薪聘请的各路人马,准时集结。
不管是投行的常务董事(MD),还是律所的命名合伙人(namepartner),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
相反,此前忙得不可开交的冯一平,此时倒闲散下来,每天就是听他们的报告,或者是和布坎南他们一起,把他们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会。
工作时间比在西雅图的那几天还要长,但是,强度反而没有那几天大,那几天才是决定性的几天,冯一平和那边董事会的会面效果,决定了收购的性质和难度。
最关键的问题按自己的心意顺利解决,接下来的这些工作,主要是事务性的,挑战难度不大,按部就班的把各项工作推进到底,最后,综合成一个方案就成。
不过,对金融专业的冯一平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实战机会,因为计划的类似动作不会少,他趁这个机会,轮流在投行、律所、会计公司、公关公司等处转悠,想尽量多了解一些这些公司的运作模式,不求精,但求博。
几天下来,他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或者说以前书本上的那些理论,现在终于有机会结合实际,他挺享受这样的过程。
……
“晚上还要开会,晚饭不能回来吃,没问题,我一定尽早回来。”冯一平拿着电话,向窗外那个跟自己打招呼的人招手。
“嗨一平,不去吃饭?”这应该是在公司里,叫自己的名字,一点不怪异,而且连普通话都非常标准的家伙。
这哥们,其实也可说是大叔,可能还是叫熟男更准确些,来自东北,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前两年美国经济那么不景气的情况下,居然都被贝克·迈肯思这样国际知名的事务所聘用,足见他的能耐。
“你呢,不去餐厅?”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可以去市区找找中餐。”
不知道是律所授意还是他自己的意思,这几天,这位尼尔森陈,私下里总是找机会跟冯一平接触。
这两种可能性都有,他们事务所需要和冯一平这样的人建立良好的联系,至于他自己,如果跟冯一平能有不错的个人交情,那么,这将也是他的资本。
“可以啊,我知道几家还算地道的餐厅。”
“哈,你们都在呢?”伴着一阵香风,一个穿着香奈儿经典套装的亚裔美女笑着走进来。
尼尔森陈无奈的笑了一下,“嗨,艾米莉亚。”
来的是法律顾问里的另一家律所,同样位于芝加哥的美迈斯事务所的低年级律师,艾米莉亚林。
她来自香港,小学后就随妈妈移居美国,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西化,如果说陈身上还有保留着不少国内的习俗,她身上就真的是很少。
和陈一样,这两天,她也总是跟冯一平套近乎,也搞不清是私人原因还是公司原因。
艾米莉亚有澳洲混血,皮肤颜色较深,但是五官精致,非常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右边嘴角上,有一颗淡淡的美人痣,更显俏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混血儿在某些方面就是有优势,她的身材,真的非常不错,确切的说,是有些火爆,不输于此时已经崭露头角的志玲姐。
而且,因为习惯和文化的问题,她在穿着打扮上,绝对符合美国潮流,自信又大胆,不吝显示自己的好身材,公允的说,和她一起吃饭,胃口应该会好上几分。
“嗨冯,”艾米莉亚一甩波浪形的长发,“晚上去哪里吃饭?”
这个轻熟女,非常直接。
“刚和陈商量,计划带他去市里的中餐馆,你感兴趣吗?”
“好啊,你的推荐,肯定不会错。”
“这个我真不能保证,说实话,为了能在这里吃到正规的中餐,我都有自己开一家餐厅的想法。”
“这主意不错啊,”陈笑着说,“据我所知,在硅谷工作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已经奋斗到了管理岗位上,收入不低,有这个需求。”
“你也觉得不错是吧,等忙完这一阵,我还真想好好规划一下,开一家极富特色,又非常正宗的中餐馆。”
坐在雅俊副驾位上的艾米莉亚,任长发肆意的随风飘舞,“加州的气候就是比芝加哥宜人,一平,你说这边的工作机会多吗?”
“你们这一行,我还真不清楚,对了,这次律所来的人里,除开你们俩,还有一位亚裔,难道在美国的高级律所里面,亚裔占的比例很大?”冯一平不动声色的转开话题。
“那一位,是韩国的思密达,”陈笑着说,“不是我们在律所里面的比例大,而是在corporate律师里,我们占的比例大,其实还是因为口音的问题,辩护人一般不会聘请还有口语的律师来辩护。”
作为占据美国GDP四分之一强的司法行业,美国的律所将业务分得很细,最大的分类就是litigation律师和corporate律师,就是诉讼律师和公司律师。
前者是上庭打官司的,后者是专门做交易的,例如证券,融资,并购等等,主要是写交易文件。
“原来如此!”
“我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初本来想学商科,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学了法律,但我依然对商业很有兴趣,在法学院还辅修了不少商学院的课程,所以选择做公司律师。”
“冯,你说我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在旧金山的工作机会多吗?”她继续问刚才的问题。
“这方面我真的不了解。”
“你有法律顾问吗?”
“我们公司聘请了旧金山最好的律所做顾问。”
“那么,你个人需不需要顾问,或者助理?你现在的那位秘书,只能帮你做做安排日程之类的工作吧,不能及时为你的决策提供建议,但我就不一样。”
她干脆转过身,认真的朝冯一平自荐,“你看,我了解中华文化,又熟知美国商业法律,还清楚商业运作,绝对是你助理的上佳人选。”
“确实如此,你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我可以向一些朋友推荐。”
艾米莉亚这话其实说得没错,有她这样的人当助理,确实很省事,只不过,如果可能,冯一平还是会选择后座上的陈。
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如果这样一位直接大胆,风情万种,魅力无限的美女一直跟在自己身边,那对自己是煎熬,也是考验,就是黄静萍没意见,他自己也会反对。
“至于我,其实我在国内有一个助理班子,只不过这次没有带过来。”
“一平,你觉得我如果现在回国内发展,前景怎么样?”后座上的陈及时帮忙。
“那自然不错,国的今后类似的跨国并购案肯定会越来越多,你这样的专业人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不过,最好是能在贝克·迈肯思这样的大所里多做几年,积累资历和经验,回国后一定会更抢手。”
艾米莉亚有些不满陈打断她和冯一平的对话,“你在美国的时间也不少,同样需要一个助理班子,我完全可以胜任这一职位,比如这一次,如果有我这样的助理,一定会为你分担很大一部分的压力,你一定会更轻松,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其它的工作。”
这姐姐,还真是!
“我们目前已经在寻找管理这些方面工作的副总裁,以后将不用我具体过问,对了,你们两都在芝加哥,以前见过吗?”
“陈,你的另一半,是想找一位西方人,还是艾米莉亚这样漂亮优秀的东方美女?”冯一平转守为攻。
别说,眼前的这两位,他越看越合适,一位优质熟男,一位性感轻熟女,良配啊!
“啊?”陈有些惊讶,又稍稍有些慌乱,艾米莉亚冷冷的看了冯一平一眼,不再说话。
第三十一章 捡出来的上市公司
冯一平突然的乱点鸳鸯谱,让晚餐的气氛不太和谐,当然,冯一平是不太在意这事的,艾米莉亚不再强烈自荐,这很好。
就是尼尔森陈,吃饭的时候不太自然,有些不太敢看艾米莉亚,咦,这家伙,莫不是真的对她有什么意思吧!
当然,有这样的意思也正常。
别看他俩在律所职务不高,但收入真的非常好,年薪都在10万美元以上,有条件和能力满足自己去追求自己喜欢中意的。
“我今天,可能客串了一把媒婆。”晚上回家后,他忍不住自己提起来。
黄静萍正端着一杯水走过来,听他这话,不问怎么回事,停在原地一会,然后笑得花枝乱颤,“哈哈哈。”
“水,小心水。”冯一平能猜到她想的是什么场景。
果然,黄静萍在他脸上摸了一把,“要不要给你脸上抹上腮红,这再点一颗痣看看?对,还得叼一根烟斗。”
这只怪那些没有原创性的编剧,在好多影视剧中都沿用了这样的设定,一提媒婆,大家脑海中都浮现出了那样的一副经典形象。
冯一平也笑,手在沙发缝里摸索着,哟,还真有,“这肯定是你做的。”他看着手上的一个5美分的硬币说。
“我没有。”黄静萍叫屈。
有阿曼达这样的小家伙在,她对这些东西都看得很紧,一般都不会放在沙发这样阿曼达也能接触到的地方,不然,搞不好她拿着玩,玩着玩着,就吞进肚子里去。
“好,不是你,可能是莱蒂西亚。”
“反正不是我。”其实可能真是她。
“我怎么觉得你这是在抵赖呢?”冯一平看着她不太自然的脸色问。
“默巴克就是这样得到的启示?”她也学会了转移话题。
“不,他不是在自己家的沙发里捡到硬币想到的这个主意,他是在大学勤工俭学,打扫学生公寓时萌发的这个念头。”
他们说的这个默巴克,就是冯一平现在正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收购的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剔除一些故事中的艺术加工,确实有一些人,比绝大部分人要敏感。
比如,要是我们坐在苹果树下,被一个苹果砸在头上,骂一声之后,为了解恨,怕是得再去摘几个下来吃,但牛顿却因此得到了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默巴克也一样。
那一年,冯一平还在小学三年级背登鹳雀楼,因为默写的时候,把“黄”中间的那个“由”写成了“田”,被那会在学校带语文课的四叔用竹板打手心,而默巴克当时已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年级新生。
默巴克同学的家庭条件也不太好,父母都是小职员,收入不高,关键是没有学学我们做计划生育工作,孩子太多,所以压力很大。
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勤劳孝顺的默巴克,利用闲暇时间承包了打扫学生公寓的工作。
第一次打扫学生公寓时,他就在墙脚、沙发缝、学生床铺下扫出了许多沾满灰尘的硬币,这些硬币有1美分、2美分和5美分的,每间学生公寓里都有。
我国的不少孩子是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儿歌长大的,所以打小就知道拾金不昧。
不知道美国有么有类似的儿歌,反正默巴克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将这些硬币整理好还给那些可能的主人,但可能和斯坦福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成绩又好,且家庭条件也好有关系,那些同学谁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热情:“一把硬币装在钱包里,买不来多少东西,还麻烦,这有些都是我们故意扔掉的。”
失主们都不在意,默巴克也不迂腐,没有把这些钱上交给学校或者是去找警察叔叔,而是干得更起劲。
第一个月下来,他把捡到的硬币进行清点,结果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竟有500美元之多!这令他喜出望外。
要知道,那会美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不到17000美元,他这一个月的额外收入,超过他老爸收入的一半,也比斯坦福那些家境优越的同学,每月能从家里拿到的零花钱多得多。
我们再纵向跟国内比较一下,那会首都的平均年工资收入,约莫2100多,这在国内还算是高的。
就按那会国家挂牌的汇率3。765算,也不考虑实际购买能力,默巴克一个月勤工俭学的额外收入,就顶国内大部分全职工一年的收入。
总之吧,那会的500多美元,不是一笔小钱。
这些白白捡来的硬币,不仅解决了学费的燃眉之急,而且还他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但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跟我们就是不一样。
换做冯一平,肯定不会声张,继续的好好干这份很有前途的勤工俭学,但默巴克同学,决定把人们不重视硬币的事情,反映给国家有关部门。
他分别给美联储和财政部写了信,建议他们应该关注小额硬币被白白扔掉的情况。
财政部的回信很快到达,告诉这位贫困的大学生:“正如你反映的那样,国家每年有310亿美元的硬币在市场上流通,却有105亿美元被人随手扔在墙脚和别的地方,虽然多次呼吁人们爱惜硬币,但收效甚微,仅每年进入各地垃圾焚化炉的硬币,就高达几亿美元之巨,我们对此也无能为力。”
这样的答复,让默巴克从中看到了潜在的巨大商机,钱毕竟是钱,没人会白白浪费,问题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那时就萌发了从中打开缺口,开创事业的想法。
1991年,他大学毕业后,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奔波求职,而是针对自己发现的这个商机,成立了一个“硬币之星”公司,推出了自动换币机。
他定制的自动兑换机,一般都设置在超市入口,使用简单而且有趣,直接把硬币倒入机器内,机器会以每分钟600个硬币的速度准确的计算、分类、包装起来,之后吐出一个收据,凭此收据到超市服务台领取现金,自动换币机收取约9。8%的手续费,所得利润公司与超市按比例分成。
自开业伊始,默巴克“硬币之星”公司的生意便异常火爆,到96年,开张仅仅不到5年时间,“硬币之星”公司便在全美8900家大型超市,设立了11800个自动换币机,再过两年,当年的穷小子默巴克,摇身一变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主席。
目前硬币之星总股本2560多万股,股价不到14美元,总市值不足4亿美元,03年第一财季,调整后盈余依然还不到200万美元,表现不是太好。
咨询公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