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一平看着最前面的一项,自然是拜会省里的一把手,接下来,拜会大人,之后,和大人带领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作为省内最知名的民营企业,他们有必要和省内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而省里,也希望能知道嘉盛近期内的投资计划,向他通报省内关于经济工作方面的一些决定,期待嘉盛能够配合或者对接。
  中午,是和大人用餐,至于下午,又得去市政府和滨江区,晚上,得赏脸跟滨江区的新领导一起用餐……
  “安排得这么紧?”冯一平有些不爽。
  好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黄静萍低声说,“我想去看看张彦,有些话想跟她说。”
  她提到这个,冯一平当然有些不自然,虽然一早就说起过,但现在黄静萍已经是自己女儿的妈,他怎么好当着她面提起这个话题?“啊,什么?你难道找她有事?”
  阿曼达的事,他还没找着合适的时间跟张彦说,但这事,肯定得说,他初步的打算,就是这几天。
  “别紧张,放心,就是女人之间的一些悄悄话。”黄静萍笑着说。
  她让冯一平不要紧张,可她自己好像也不轻松,想给冯一平叉一块西红柿,好几次没叉起来。
  这个问题,冯一平真不好理直气壮的发表意见,嗫嗫喏喏的说了句,“对不起!”
  然后弱弱的说,“其实你不见她也可以。”
  末了又轻声补充一句,“有些事,还是我跟她说最好。”
  不管今后是怎么样的相处模式,有一点是肯定的,冯一平不想她们两个起什么冲突。
  “看把你紧张的,说话都结巴,”黄静萍展颜一笑,“这半年,我想了很多事,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冯一平自然能看出她那笑里的牵强,“你想了什么,跟我说说。”
  “没什么,”黄静萍摇头,“走,去吃饭吧。”
  ……
  省政府,大人带着冯一平从小会议室出来,进了旁边的大会议室,长桌两边,梅义良带着嘉盛的管理层,和省里的相关部门聊得很热络。
  大人笑着说,“大家静一静,我刚跟一平谈过,他表示,将继续加大对省里的投资,财神爷好容易来一趟,大家有什么话,都快点说。”
  那些领导一听,都面带喜色,和沿海不同,沿海的好多地方,是投资商带着钱找项目,而他们这,是有很多项目在急着找钱。
  金副大人咳了一声,“那我先起个头?”
  这没人有意见,在当大人之前,他担任了好几年的省计委主任,当然,现在改叫发改委,对省里的经济工作,非常熟悉。
  “未来几年,省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托现在的高新区,打造一个以光电信息产业为主导,以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内,高新区的GDP,能够达到万亿元的规模,也就是在产值上新造一个省城。”
  “同时,高新区和现在主城区的接壤地带,我们规划把这一带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宜居的版块,依托高新区,我们要把这一带建设成为一个集总部中心、金融业、高档商业、体育中心,政府机构等,汇聚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新城,计划容纳省城至少六分之一的人口。”
  “这个计划,投资巨大,我们想,作为省里实力最雄厚的民营企业的嘉盛集团,能不能在这个计划里起到带头作用?”
  在他们这样的内陆省份,能有这样的计划,可以说,这些领导也是想干事的人,而且,冯一平也知道,这事后来还真干得差不多,虽然可能离他们十到十五年内,就实现万亿GDP的这个目标有点距离,但是,省城高新区,后来在国内所有的高新区当中,确实名列前茅。
  “作为在省里成长起来的公司,嘉盛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省里的支持,因此,我们非常赞同省里的决定,除了原有的投资项目,我们会在高新区再投资建设一家研究中心,从事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冯一平很爽快的表态,因为这是他们早就有过的决定。
  “这个,冯总,你可是大财神,其它的不说,我们知道,贵集团最近正在和银行谈一笔巨额的融资,高新区这么大的盘子,你不能只投一个项目吧,我们知道,嘉盛在酒店以及高档写字楼的建设和运营方面,都很有经验,这方面,嘉盛能不能考虑?”
  说话的这个,是发改委主任。
  冯一平想,金副大人应该提点过他,相信省内的不少人都知道嘉盛在谋求一笔巨额融资,由他提出这个问题,挺好。
  “五星级酒店,我们可以考虑,但是,非自用的写字楼,以及其它的建设项目,我们一般不会投资。”
  和自己将要着手的其它项目来比,高档写字楼的收益,又真的对他不具吸引力,而且,他还是坚持那个决定,非自用的地产项目,能不沾边就不沾边。
  好几个部门的头头顿时有些蔫,因为新区的建设,基建方面的资金缺口最大。
  “呵呵,我们都知道嘉盛集团的主业是高科技,他们没有地产部门,”大人笑着主动接过这个话题,“不过,工厂呢?你们在上海的那个锂电池基地的产品,现在好像有些供不应求,有没有计划在省城再建设一个新的生产基地?”
  这样的项目,和高新区也很搭。
  “如果有这样的计划,我们一定会优先考虑高新区。”
  嘉盛的锂电池,现在确实是供不应求,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动力电池品牌,除了自用,也为国内的一些高档电动车配套。
  但是,上海的生产基地,周边本来就预留了扩建的余地,在省城新建,成本自然会更高。
  不过,如果接下来的美国之行一切顺利,那在将来,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你所说的即将上线的另一家网站,可不可以把总部设在高新区,毕竟我们都知道,嘉盛的网站项目,都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将来不是在国内,就会在国外上市。”
  “没问题。”
  省城现有的嘉盛大楼,本来就已经不敷使用,另外给即将上线的嘉盛佳缘网建个总部也好。
  ……
  和市政府的会面,内容差不多,都是希望嘉盛能加大投资,不过,市里的一些要求,就更具体一些,最后,经过近一天的洽谈,冯一平拍板,嘉盛和省市两级,一共达成了近六亿元的投资项目。
  这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他不得不又推迟回五里坳和冯家冲的时间,省里决定趁热打铁,举办一个高规格的签约会。
  “再见冯总。”从市政府出来的时候,冯一平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市里的党政一把手,亲自送他上车。
  只不过车窗一关上,冯一平就连忙看手机,这不是他今天第一次这样做,梅义良忍不住问,“有什么事,你在等谁电话吗?”
  “没什么,静萍那边有点事。”
  从黄静萍早上的只言片语,他能察觉出来,这一次她和张彦的见面,可能不会像之前的几次那么轻松,相比之前谈的那些项目,他现在最关心这件事。
  ……
  这一次的会面,确实跟以前不一样,假日酒店顶楼的套房,黄静萍和张彦已经谈了很长时间。
  差不多在冯一平从市政府告辞的时候,红着眼睛的张彦,推开套房门,朝外疾走,黄静萍在后面叫,“张彦,你等会。”
  张彦充耳不闻的向前跑,好在这一层没什么人,不然这一路,她至少会撞到好几个。
  等电梯的时候,她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定一定,不要再哭出来。
  一只手在她肩上拍了拍,“这个给你,”黄静萍柔声说,递给她一副墨镜,“我知道我很对不起你,当然,现在说这些没有意义,只是,我希望你真能好好想想我今天说的这些。”
  张彦看也不看她,使劲按着电梯键,偏偏电梯这会也不配合,她低头拿过黄静萍手上的墨镜戴上,干脆捂着嘴朝楼梯间跑。
  黄静萍听着那急促的踢踏声一路向下,越来越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自己又何尝好过?
  ……
  并没有喝多的冯一平回到家里,看到黄静萍朝他黯然摇了摇头,大急,迫不及待的想问她具体情况,却被饶有兴致的冯振昌和梅秋萍拉住,问他今天的具体情况,天大地大,爹娘最大,他耐着性子简要跟爸妈汇报了今天的情况,“我先去洗澡,等会下来跟你们细说。”
  一进卧室,黄静萍不等他发问,马上说了今天见面的情况,“一平,我是不是做错了?”
  “你哪里有做错,错的是我,是我,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冯一平捧着她的脸说,“你怎么这么傻?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跟我商量?”
  “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好的方式,”黄静萍靠在他胸前,语气也有些哽咽,“对了,你快给她打电话。”
  冯一平这时也顾不得其它,拿出手机就打,“不接。”
  “你再拨。”
  拨了三次之后,那边干脆关机。
  黄静萍擦了擦眼睛,“去她家里看看?”
  冯一平摇头,这个时候去张彦家里,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明天吧,明天再看。”


第三百六十五章 又一位想看世界的人
  “彦,你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哪儿不舒服?”看到张彦哑白的脸色,她妈妈吓了一跳。
  张彦勉力坐在桌前,“没事,就是头有些晕,我已经请了假,今天不用去上班。”
  “要不要让你爸也请假,送你到医院去看看?”
  “不用,没什么大事,我歇歇就好。”
  “你不烧吧。”张作栋紧张的问了一句。
  她妈也反应过来,在张彦头上摸了一下,还好,不热,“怎么这么冰?”
  “可能是一直吹空调。”张彦随便找了个理由。
  “空调病,”这些年做了不少大装修工程的张作栋自然知道这个,“那在家歇一天也好,把窗户都打开,也不要对着风扇吹。”
  他还感慨了一句,“什么都是自然的好,风也一样,下午我带你们去江边纳凉。”
  “哦,”张彦无可无不可的应了一句,喝了几口稀饭,“我吃不下。”
  “那就不吃,我等会去买些开胃的菜给你做。”
  ……
  “彦,彦,吃饭了,酸辣凉面。”张彦妈妈推开女儿卧室的门。
  张彦依然靠在床头,还是没睡着,看着窗外发呆,早上给她带回来的泡椒凤爪等,那些她以前喜欢吃的零嘴,一样都没开封,看样子是真没胃口。
  “再没胃口也得吃一点,下午也别睡了,出去走走最好,要是确实不想出去,就看看电视,上上网,要不要约几个没值班的同事来家里玩?”她把女儿扶起来。
  “不用妈,我自己静静就好。”
  她妈妈是用了心的,中午不但有开胃的凉面,还做了一道酸辣排骨,“多吃点,身体越是不舒服,越是要多吃点。”
  “哦。”老实说,张彦现在感觉从头到脚,整个人都是空的,空得好像没有重量,也没有感觉,不吃,不觉得饿,吃,感觉不到味道,也感觉不到饱。
  张彦妈妈看到女儿把那一盘凉面,还有自己夹给她的那些排骨吃了个干净,很欣慰,“不要去卧室了,下午这边阳台不晒,去那坐坐。”
  她麻利的准备一盘凉拌西红柿,“梅总他们去旅游带回来的虫草还没动,我炖了一个虫草鸭,下午就可以喝。”
  一转身,看到女儿拿着一个都成为古董的蓝色随身听走出来,“怎么找这个,不是新买了苹果的那个什么吗?”
  “我看看这个还能不能用。”张彦把电视遥控器里的电池拆下来,拿着随身听,坐到阳台上的吊篮里,继续看着天空发呆。
  “你这孩子,本来就头晕,还带着耳机听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妈妈走过来拔掉了耳机,“来,汤好了,喝一碗。”
  摘下来的耳机里,隐约传来一个男声,“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萍水相逢,你却给我那么多……人生风景在游走,每当孤独我回首,你的爱,总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
  随声听,是冯一平送的,这盒磁带也是他送的,以前,张彦还有些不了解,这歌听是好听,但冯一平怎么偏偏送了这盘磁带呢?
  听黄静萍说了那么多以后,她好像有点明白。
  ……
  晚上,张作栋回家,首先看女儿,“气色不错,好了很多。”
  “看省台,集团今天又跟省里达成了好几项合作,据说总金额超过六亿。”他拿过遥控器换台。
  “这么多?”张彦妈妈也惊叹。
  不一会,省台的新闻联播开始,几个会见类的新闻之后,就是张作栋说的那件事,“今天上午,国内著名的嘉盛集团,宣布将加大对省高新区的投资,在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的网络科技研发中心等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六亿元人民币,据悉,嘉盛集团还有在高新区投产旗下其他高科技产品的意向,省长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出席仪式的,还有省市两级其它主要领导。”
  画面上,梅义良和高新区负责人先后几次换约,签约台后面,西装革履的冯一平,和省长站在最中间。
  “截止到目前为止,省高新区一共吸收了……位列全国首位,仪式后,本台记者采访了世界知名的青年学者和企业家,嘉盛集团的董事长冯一平。”
  冯一平双手垂在小腹处,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我们不会忘记,是我们省的这块沃土,培育出了嘉盛,嘉盛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所有的投资项目,自然都将优先考虑省内。”
  “还记得那年梅总和冯总来县城找我,真是也想不到,这个比彦大不了几岁的男孩子,短短几年,就能有这么大成就。”张作栋叹道。
  “这啊,这是命,”张彦妈妈说,“不然你看,就是全世界,像一平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
  张彦一直低头往嘴里扒饭,这会突然抬头说,“爸妈,我不想工作了。”
  “哦,吃,多吃点”他爸妈还在讨论冯一平,一时没反应过来女儿说什么,随口说了一句,后来才觉得不对,“啊,不想工作?”
  张作栋关掉电视,“怎么了,是工作不顺心,还是不喜欢酒店的工作?”
  “酒店里的同事,没人欺负你吧?”她妈妈问。
  说出了那样的话之后,张彦像没事人一样的继续吃饭,“都没有,就是现在突然不想上班。”
  “要是不喜欢酒店的工作,我们可以换,要是集团内没有你喜欢的,爸还可以帮着想其它办法。”张作栋在省城这些年,自己认识了不少人,确实不行,托托梅义良,张彦想做什么工作都不成问题。
  “不用,就是突然不想再上班。”
  “彦,你老实跟我说,是不是有什么事?”她妈妈问。
  “没有,”张彦摇头,“我只是想出去走走转转。”
  他爸妈面面相觑。
  ……
  翌日早晨,张作栋到假日酒店,见到了总经理钟长松,钟长松非常热情,“张总好,快请坐,你可是大忙人,难得到我这来。”
  “对了,小张还好吗?要是还不舒服,放心在家休息几天,没事,我亲自给她批假。”
  他这热情得让张作栋都有点不能适应,“谢谢钟总,她现在挺好的,只是……”
  “只是什么,张总你有话直说,我们都是兄弟单位,要是小张在工作里受了什么委屈,我一定替她主持公道。”
  他这话就是客套,因为他知道,上次姜部长亲自到员工餐厅,冯总还坚持陪张彦吃饭,自那以后,酒店里谁还敢让张彦受委屈?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今天来,也就是想麻烦张总,张彦这几天在酒店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她昨晚,突然说不想上班,想出去转转,怎么劝都不听。”
  “啊?”钟长松听到这个消息也很讶异,“你等等,我马上打听一下。”
  “前台吗,我钟长松,让周晨瑶接电话。”他直接找上了张彦的顶头上司。
  “晨瑶,张彦这两天,有没有受什么委屈?嗯,好,我知道了。”
  “张总,”他放下电话,“问过了,这两天一切正常,应该真没什么,这两天她上的是白班,一直在前台。”
  “不过,年轻人嘛,我记得张彦才刚满二十岁吧,难免想法会多一些,想继续读读书,或者是读书那么多年,想好好出去转转,那也没事,趁年轻,看看外面的世界,没什么不好。说起来,他们现在有这样的条件,你我现在也不急着要靠儿女赚钱养家,你说呢?”
  “你看看这样好不好,你呢,也回去劝劝,不管她的决定是什么,酒店这边,我们会一直留着她的工作,只要她想,随时可以回来上班。”
  “谢谢钟总,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这样的结果,张作栋自然很满意。
  “这么客气干什么,张总你可是集团的老前辈和功臣,”钟长松亲自把他送到电梯口,“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回到办公室,钟长松马上给冯一平打电话,他说得很委婉,“一平,我是钟长松,有一件事,前天,黄小姐到酒店来过一趟,找了张彦,之后,小张昨天请假,今天,她爸爸来酒店,说她不想工作,想出去走走,你看看,需不需要我做些什么?”
  “哦。”冯一平总算松了口气,前晚到现在,他发了不下五十条短信,一直没有回音,他心也一直悬着,想出去走走,也好!
  “那这样,我会通知保安部,派两男两女四位保安过来,还有相关的器材,你和他爸爸保持联系,张彦什么时候出发,这四位也什么时候出发,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张彦的安全,这件事,由你亲自负责,直接向我汇报,好吗?”
  “没问题,我一定安排妥当。”


第三百六十六章 乐观
  冯一平拿着手机从会议室出来,刚好看到小舅陪着两个人过来,“一平,这位是工行总部的王主任,这位是省行的黄行长。”
  “二位好,久仰久仰!”冯一平一一跟他们握手,“抱歉二位,我必须打一个电话,几分钟就好。”
  在他这个小年轻面前,已过中年的王天成主任和黄行长都非常客气,“冯总您忙。”
  “这一见,觉得我们过去的几十年,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看着冯一平走远,王天成主任说。
  “老王,和年轻的冯总一比,你以为我们将来的几十年,不是白活?”省行的黄行长也凑趣。
  要是刘继忠也看到这一幕,怕是会恨得牙痒痒,在自己面前那般眼高于顶的这两位,原来也会这么低姿态?
  没办法,一般的企业和个人,只能仰银行的鼻息,处处迁就银行,但面对嘉盛这样实力雄厚,财务状况出奇优秀的大集团,又轮到银行反过来讨好。
  “两位过奖,一平总是说,是他碰上了个好时候而已,请。”这事梅义良自然体会更深。
  想当初,自己不过是家具厂的一个工人而已,收入顶多够自己花销,却连乡下的老父亲都不能好好照顾,短短的几年过去,自己已经身家亿万,而且掌管着国内最大的装饰公司之一,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这个外甥。
  冯一平走进新投入使用的董事长办公室,“静萍,你不用担心,酒店的老钟告诉我,张彦暂时不想上班,听她爸爸说,她想到处转转。”
  “啊?她一个女孩子,单身到处走,这怎么能行?都怪我!”黄静萍又在那边自责。
  “不用再说这样的话,这跟你无关,是我没处理好,关于安全,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做了妥善安排。”
  “那她爸妈会同意她的要求吗?”
  “怕是只能同意。”
  说起来,好像所有的女孩子都一样,再温顺的女孩子,当她认准一个死理后,谁都劝不住。
  “出去走走看看也好。”冯一平想说,原来的自己,没有这样的条件,能带着张彦四处走走,或者是兴致来了,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她有这个想法,也有条件支持这个想法,也挺好。
  换换环境,看看那些名胜古迹,她能不能把事情理清楚不知道,但至少,眼界和心胸都会开阔些,不至于自己一个劲的跟自己较劲。
  “一平,我想,在她出发之前,你最好是能跟她见一面,好不好?”
  黄静萍越这样说,冯一平越觉得愧疚,“嗯,既然这边不用你担心,我想,要不你先回镇里好不好?你爸妈那边等着你回去,估计脖子都望长了,我目前日程排得满满的,至少还要在省城呆上两天,你也知道,我们真不好把阿曼达交给莱蒂西亚照顾太长时间。”
  “好的。”这次黄静萍没有犹豫,她也非常想念爸妈。
  ……
  “不好意思,劳两位久等。”冯一平笑着走进会议室。
  那两位连忙站起来,梅义良不得不也跟着站起来,“呵呵,冯总客气,也就几分钟而已。”王主任笑着说。
  “王主任,黄行长,我知道这些日子,两位很辛苦,我非常感谢。”
  “哪里,份内的事而已,是我们应该感谢冯总和嘉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这一次的工作,除了我们在洽谈的融资项目,我个人也想借这个机会,让两位这样的行家,对我们嘉盛的工作,特别是财务方面的工作,做一个检查,现在核查也进行了一段时间,我想问问,两位觉得,我们嘉盛在财务管理方面,有哪些不足或者是漏洞?”
  这两位没想到冯一平关注的是这个问题,融资的事,银行工作组的工作进展,和他们的观感,他怎么一点也不关心?
  这些事,冯一平自然现在不会问,一是他有信心,二来,这时候问这些问题,就好像有些公关的意味。
  “冯总您太客气,嘉盛的财务管理,是我们接触过的所有企业里,做得最好的一家公司,这绝不是客套话,这次同来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就说,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都远远不及嘉盛。”
  王天成主任人看着冯一平都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感觉不错,想想也说出了点干货,“如果说有不足的地方,我姑且一说,冯总您姑且一听,只是我个人意见。”
  “王主任请讲。”
  “我认为,嘉盛在财务工作方面最大的缺陷,是在人上,贵集团的管理系统非常先进,全面,但是,财务人员,特别是高层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是比较缺乏。”
  “嘉盛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大公司,目前就已经有两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应该要有一些能熟稔的和各国投行打交道,在国际投资和融资方面经验丰富的财务专家。”
  他这话说得在理,集团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之前之所以没有,是因为嘉盛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随着集团扩展步伐的加快,比如这一次冯一平的收购意向,这一短板,马上显现了出来。
  “谢谢王主人的金玉良言,黄行长,您呢?”
  “那我就直说啊冯总。”富态的黄行长笑着说。
  “你别客气,有话一定直说。”
  “我们非常钦佩冯总您的实力,嘉盛同时展开这么多项目,之前一直不需要银行融资,但与此同时,我个人对这样的行为,其实相当不赞同,就是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采用多种外部融资手段,肯定能极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黄行长说得在理,”冯一平点头,“这主要责任在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做事其实主要求稳。”
  当然不是这么回事,主要是自己在金融市场上来钱太容易,加上先发展的几家公司,不管是装饰公司还是便利店,回笼资金的能力也非常出色,投入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们不但能支撑以后的扩张,还能有余力来支持集团其它项目的建设,确实没必要贷款。
  而且,当年还房贷那几年的压力,他印象非常深刻,同样,小时候因为妈妈住院,在信用社借的300块贷款,连续还了几年后,本金居然变成500块,同样让他印象深刻,银行吧,自己能周转,那能不沾就不沾。
  “其实现在社会上有些话,说我们银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这真的是太片面,”黄行长笑着说,“很多人说为了融资,和按时还上银行的贷款,着急得连觉都谁不着,但冯总您这样的专家应该清楚,其实,最睡不着的,是我们这些人。市场的波动,或者行业周期的变化,对大大小小的公司造成大大小小的影响,最后,这些影响汇聚到一起,全压在我们肩上,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我们总要对国家,对老百姓,对储户负责任。”
  他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本来就是很正常一件事,只要是生意,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且,国内的银行家,哪有他说的那么敬业和无私?
  “呵呵,黄行长你放心,我绝没有这样的看法,至于之前不融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们真的是不太缺钱,但是,这最后,不还是求上了你们吗?”
  “冯总您说笑,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我们非常感谢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王主任说,“有幸深入了解嘉盛以后,我们认为,嘉盛发展前景非常好,而且现金流同样非常充沛,和嘉盛合作,我想肯定不会让我们睡不着觉。”
  冯一平依然没有顺着他的话问下去。
  如果他们审查的这些资产还不够,那么自己成立的那家没有挂牌的不动产管理公司可以帮忙,不动产公司手持的那些房产,到现在,总价值也不是个小数目,加起来,也能轻松的在国内富豪榜上占个位子。
  他以前说的没错,虽然地产开发商的利润高,但有时候,从账面上看,买房子的人,收益更高,毕竟,一些好房子,升值个一倍甚至几倍,那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开发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事。
  只不过,赚这样的钱,悄悄的就好。
  而且,那些房产,同样有良好的收益,因为它们中的很多,都是出租给嘉盛下面的便利店、专卖店、酒店等。
  “呵呵,每天晚上我都睡得很好,所以黄行长不用担心我会传递给你压力,让你晚上睡不好觉。”
  总之,综合其它几处的反馈,看来他们这一次狮子大开口的融资项目,比前几天央行掌门人所说的审慎的乐观,还要更乐观一些。
  这也就是说,他接下来的美国之行,将会比较乐观。
  所有的事都比较乐观,当然,除了生活上的事。
  ……
  “我们支持你去好好转转,是不是有这样的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张作栋问女儿。
  经过几天的休养,张彦的精气神好了些,闻言点头。
  “只是,你一个女孩子,以前又从来没出过远门,你叫我和你妈,如何放心让你一个人出去?所以,我们的意见,你要去可以,但最好还是随团去,去看看海,去看看名山,去看看古迹。”
  “彦,这样也好,参加完一个团,可以回家歇一阵,再去下一个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