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高兴,有些忘了这点的老两口连忙压低了声音,“那你们早点吃饭,都好好的,来年也都好好的,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搞得冯一平眼圈都有点红,“好的,我现在去放鞭炮。”
  这个女儿,真是个傻大胆,冯一平把鞭炮放在前院的地上,刚一点着,就捂着耳朵朝门口跑,她居然不爽黄静萍把她按在怀里,还捂住她的耳朵,不耐烦的挣扎着,想朝那边凑,“你这是随谁呢?”冯一平亲了她一口,“走,吃年夜饭咯!”
  菜呢,还是跟去年的差不多,只是,今年这个年,跟去年又大有不同,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女儿。
  去年过年的时候,不但黄静萍,连冯一平也一样,在远离家乡和父母的远方过年,觉得有点像是无根的浮萍一样,是飘着的。
  但今年,因为有了活泼可爱的女儿,硅谷的这栋房子,现在也有了家的感觉。
  升级为父母的他们,虽然担子重了,但反而踏实了下来,因为不管在哪,他们俩就是女儿的家。
  所以说责任这事,确实能改变人的心态。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吃着年夜饭,看录下来的中央台的春晚,冯一平用手指头擦掉女儿嘴边的肉末,“你说,等女儿长大以后,会不会压根不把春节当一回事?”
  “要是在这边长大,对春节,真有可能不会像我们一样看重,说不定,怕是会对这边的一些节日更感兴趣。”黄静萍说。
  是啊,环境不一样,感受和体验肯定也会不一样。
  就是后来国内城里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日子好过起来以后,不像冯一平他们小时候一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如果不是春节有假期,还有压岁钱可拿,他们可能也不会理解大人们对春节的看重。
  我们这个民族,之前的很多年里,从宏观上看,几乎是与世隔绝,一尘不变,但时移世易,最近的这些年,又变化得太快,飞速的跟上了世界潮流,把老一辈坚守的很多东西,都抛在身后。
  冯一平带着点感慨,把杯中酒喝得干干净净,“吃好了吗,吃好了我们去放烟花咯!”
  ……
  随着环境的改变,改变,将是巨大和不可避免的,大年初一上午,冯一平端着酒杯,站在圣何塞希尔顿大酒店宴会厅里,和一些初次见面的校友交流着的时候,有了一个明悟。
  这是北美清华校友03年新春聚会,这个“清华”,指的是两岸的“清华”,此外,参会的还有一些在硅谷校友不多的一些兄弟院校的同学,如北大、南开、成功以及两岸的“交大”校友。
  是的,在硅谷,清华的校友最多,此时已逾三千人。
  其中,经管院的师兄就有不少,其中,有几位还是朱院长当年亲自带过的八几届的师兄。
  这事说说也挺让人感慨,这些可谓是出身名门,当初出国深造之前,还经过严格政审的师兄们,绝大部分选择留在美国,他们那几届,目前在国内的,还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
  当然,这事也轮不到冯一平感慨和操心。
  听说,朱院长到“海里”办公以后,有一次,在紫光阁会见高盛的一个代表团,代表团里有一位,恰恰是他带过的学生,他当时还问了一句,“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
  原因院长他当然知道,也许正因为知道,他才会觉得有些失望吧。
  不过,在今天,就连这几位已过中年,目前都卓有成就的八几届的师兄,在冯一平面前,都一点架子都没有。
  相反,今天几百位精英济济一堂,冯一平绝对就是其中的中心人物。
  冯一平虽然是在场的同学里,资历最浅,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他目前在硅谷,隐隐却是地位和成就最高的一位。
  首先,他可以说是全球企业界知名的管理学专家。
  其次,谷歌虽然还没上市,但在场的这些校友,都知道它的前景,冯一平不但是谷歌的大股东,而且还是它的战略总监。
  如果说这还不算什么,那他的另外一个身份,苹果乔布斯的特别顾问,就足以让他傲视两岸的校友。
  在场的同学,也打听出了他NEXTDOOR创始人的身份,虽然尚不清楚他在这家网站的持股比例,但加上他个人直接对谷歌投资的那一亿五千万美元,以及他持股18%,去年底上市,目前市值二十多亿美元的怡佳快捷酒店,最保守估计,这也是一个身家五亿美元以上的富豪。
  更何况,他之前在国内砸下一亿美元,成立了扶持清华校友创业的知本资本,这样有名望又有资金的校友,当然受到了在场校友的热捧。
  冯一平端着酒杯,和一波接一波的校友交流,不少校友都建议他在硅谷成立知本资本的分支机构,还有些,已经在跟他约时间见面,或者直接向他推销自己的项目。
  这些都可以理解,只是,冯一平有点不适应的是,这些校友,很多已经全盘西化,特别是在生意上,这同样可以理解,生意总归是生意。
  但是,让冯一平感到别扭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好像总是有两套标准,打个比方,就好像你跟他出去吃饭,他理所当然的跟你AA,但是,他跟你吃饭,又心安理得的享受你请客。
  既然专业的谈生意,那么在谈自己项目的时候,能不能不要总是不专业的打感情牌,几次三番的强调自己是中国人,又是校友,来为自己争取有利条件?要是见硅谷其它的风投,你们会这么随便随意随性?
  和去年冯一平参加的那个北加州留学生新春聚会不同,今天到场的两岸清华校友,和兄弟院校的校友,都已经参加工作,这样的聚会就不只是吃吃喝喝拉拉关系,还有一个主题讨论,那就是这一波互联网寒潮,将于何时结束,今年的形式会如何。
  加州清华校友会会长,一直都是由两岸校友轮流执掌,今年轮值的是新竹的邹姓清华校友,“先给在场的诸位拜年,祝大家羊年洋洋得意!”
  他很老式的冲在场诸人拱手为礼,“欢迎校友们的莅临,欢迎兄弟院校的同胞,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欢迎一位我们的小师兄,今年第一次与会的冯一平同学。”他朝冯一平这里指了指。
  冯一平只得笑着向大家点头示意。
  “作为承办人,我要特别感谢一平同学,是他的参会,让我筹办的第一次活动,成为近几年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近600位,呵呵,好多年没有这样的盛况,所以,我就不多耽误大家的时间,让我们欢迎我们的小师弟,发表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这项议程,事先冯一平可是不知道,不过掌声这么热烈,怎么好驳面子?
  他从邹会长手里接过话筒,“我知道,让我第一个发言,是各位师兄师姐照顾我这个小师弟,谢谢大家。”
  “至于对今天讨论的主题,我的看法很简单,两个字,乐观!具体的理由我就不一一陈述,大家可以去看我的那本前沿杂志上个月的那一期,那期刊物里,有我主笔的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有很系统的阐述,谢谢!”
  想了想,他又补了几句,“很高兴能在硅谷有这样一个组织,我相信,我们清华,一定会成为硅谷继斯坦福和伯克利之后,第三个有巨大影响力的学校。对于校友会未来的发展,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除了联系在硅谷,以及在北美的校友,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更深层次的加强跟母校和国内校友的联系,从而构建一张横跨中美,实现人才和资金交流的关系网?因为之前一直呆在国内,我对国内的情况可能了解得更多一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这几年变化巨大,不说一年一个样,至少几年肯定会大变样,所以国内同样有很多创业的机会,有时间,大家可以多回去走走看看。”
  只要有机会,他总是忍不住想为国内拉一点人或资金回去,当然,这其实是件双赢的事情。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有一件事,在场的人清楚,冯一平也清楚,在硅谷,华人创业团队受风投欢迎的程度,甚至还不如印度的创业团队。
  如果他们带着好项目回国,那肯定不一样,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国库充盈,以及国内发展的需要,国家这两年为了吸引人才回流,不但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还单列了不少专项资金,回国创业,说不定真就功成名就了呢?
  要是李家伦那伙人在,估计又得吐槽冯一平走到哪,都不忘自己党员的本色。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赌船聚会的邀请
  冯一平抱着女儿,黄静萍抱着他,“一平,我想跟你一起回去。”话音里都带着点哭腔。
  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冯一平面前露出这样的情绪。
  虽然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在一起,是99年年底,但从98年抛下工作,去市里找冯一平开始算起,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
  这5年多的时间里,她从来没有和冯一平相隔这么远,分开过这么长时间,虽说在这有女儿陪着自己,可是,在她心目中,冯一平又怎么能是可以被人替代的呢?
  “我会经常过来,”冯一平在她头上重重亲了一口,“阿曼达断奶以后,你去财务部慢慢熟悉这边的工作流程,不用做具体工作,主要是挑刺,找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你的工作,就是替我监督,这边这么几家公司,这么多员工,只有你帮着盯着,我才放心。”
  3月份以后,到7月份以前,自己都不可能离开国内,加上这半年的时间内,让整个世界都侧目的疫情,除了阿曼达,如果没有其它事情牵绊着,他担心黄静萍到时会不顾一切的回家找他,跟他在一起。
  给她压副担子,是个不错的主意。
  “嗯,我记住了,可是,我真不想跟你离得这么远。”黄静萍抬起头,有点泪眼婆娑的说。
  “你看,20多天后,我不是又得来?再说,远什么?要是真想我,早上动身,晚上我们就能在一起吃宵夜,是不是?”冯一平把女儿递给她,“好好带着阿曼达,好好替我看着这边的生意。”
  “等等。”黄静萍把女儿放在婴儿车里,紧紧的抱着冯一平,不顾飞机上肯定有人在看,昂起头,重重的吻上冯一平。
  “喔。”透过舷窗看着这一幕,飞机上的四男一女怪叫起来。
  “有必要这么缠绵吗?”做在老板座对面的梅耶尔,面带嘲讽的说。
  黄静萍已经把车开到安全线以外,抱着女儿,朝这边挥手,冯一平也在舷窗后不断对着那边挥手。
  “你们的眼睛都自带望远功能吗?现在还能看到?”
  飞机慢慢的开始滑行,那辆车,和车边抱着女儿的黄静萍,迅速变成一个小点,好像黄静萍还跑着女儿追着跑了几步,冯一平收回目光,“有些时候,我们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看,你懂吗?”
  “别说了,我身上都起了鸡皮疙瘩。”梅耶尔夸张的说。
  湾流很快飞抵浩瀚的太平洋上空,也就说笑了一阵,冯一平和梅耶尔,就召集谷歌先遣团队的其它四男一女五位成员,又一次研究接下来的工作要点。
  ……
  早上9点出发,香港时间中午12点30分,冯一平就在香港国际机场跟包卓远寒暄,“包总,以后真的不用这么客气,千万不要再来机场接我,你这么大年岁,我哪能担当得起?”
  “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老呢,”包卓远笑着说,“你问问睿远我们为什么来?因为都有好多问题,要迫不及待的跟你商量。”
  “看来我下午是没时间倒时差咯,”冯一平笑,“那我们一起去酒店,边吃边谈,包总你先请,”他亲自为包卓远打开车门,自己上了李睿远的宝马。
  刚一坐下,梅耶尔就从酒店的那辆商务车上跳下来,也挤进了李睿远的车里,“你们不介意吧?”
  都上车了,这话不是多余的吗?
  “第一次来香港,感觉这里和湾区很接近。”看着机场附近的这一带,梅耶尔说。
  “马上你就会感觉不一样。”
  果然,没多久,梅耶尔就睁大了眼睛,“这么多这么高的大楼?”
  硅谷哪有这样的景象?而且那些高楼,间隔得怎么那么近?
  “人多地少,建筑只能朝上发展,”冯一平解释了一句,改用粤语问李睿远,“现在进行得怎么样?”
  “中石油的股票,一直在持续吃进,国内几家门户网站的股票,按你的要求,也持有了不少,和最开始的买入价相比,有两家现在已经有不小的涨幅,一平,你怎么把握得这么准的?”
  “既然要涉足互联网行业,当然要对这一块的发展趋势做预估。”冯一平找了个非常说得过去的理由。
  巴菲特炒中石油的股票,几年时间,获利7倍,这事冯一平后来自然听说过。
  而且现在中石油在港股,确实是被低估,每股价格只在1。5港元左右徘徊,对重生的冯一平来说,这样的价格,能买到就是捡到——在中石油这只股上栽过跟头的同志可能都清楚,它07年回归A股,彼时发行价就高达人民币48元。
  并且,中石油是少有的能把45%的利润拿出来分红的股票,从2000年在港上市到现在,每年两次分红,平均每年好几百亿。
  有高额分红可拿,将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为什么不吃进呢?
  至于国内的那几家门户网站,托非典的福,今年有一波不小的行情,可以短平快的赚上一次。
  “这么大,你一个人住?那我挑一个房间。”梅耶尔在酒店顶楼那五百多平的房子里转了一圈,马上就决定自己也搬上来。
  看着其它几位略带玩味的目光,冯一平马上对另一位女孩子说,“琳达,你也可以上来住。”
  “可以吗?”
  “可以。”这却是梅耶尔在回答。
  不得不说,谷歌公司的员工,确实非常敬业,午饭过后,稍事休息,他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虽然这一次来,主要目的是调研大陆市场,为将来进入中国做准备,但香港自然也不能放过。
  冯一平也不轻松,他根本就没有休息,饭后一直在跟李睿远谈工作。
  他今天安排的这些,着眼比较远,都是一些国内A股的蓝筹股,或者是H股被低估的那些股票。
  就是再不了解股票的人,也都应该知道08年大熊市之前的那个大牛市,按他的计划,这些股票将一直持有,到08年的大熊市之前逐步清仓,到时候,现在的这些投入,至少都能翻上几番。
  而且,在08年人人都缺钱的时候,自己手握大把现金,自然能有更多的机会。
  交代完李睿远,小憩过后的包卓远向他汇报杂志社的事情,总之一个字,好!而且不是小好,是大好!
  随着前沿杂志被越来愈多的人认可,除了英文版,现在中文版的广告位,也非常抢手,上门去求潜在客户打广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包总,你可要多保重身体,杂志社还得麻烦你多看着点。”
  合作这几年,包卓远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
  “没问题一平,不过,岁月不饶人,是时候物色接替我的人选。”
  以他的人生阅历来说,一个企业,走到顶峰之后,可能会陷入长时间的平淡,甚至是下滑,在前沿杂志社巅峰的这两年退休,包卓远觉得时机最好。
  “对不起包总,您稍等,”冯一平看了看震动的电话,是这座酒店的前主人,罗欣兰打来的,她这消息够灵通的,会有什么事呢?“你好罗总!”
  “新年好冯董!”罗欣兰笑着说,“刚听说您大驾光临,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后天,也就是初十,我们在公海有个聚会,您能赏光吗?”
  “您稍等,”冯一平捂住电话,“包总,后天在公海的那个聚会,你知道是什么内容吗?”这些事,一个媒体人应该是知道的。
  “后天?”包卓远想了想,“哦,那是一些家族年轻人的聚会。”
  既然这样,那就没有参加的必要。
  “不过,那艘游轮,其实是一艘赌船。”包卓远笑着说。
  哦,传说中的公海赌船!
  “当然,我知道一平你肯定有自制力,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这个,还是可以有点兴趣的,见识一下也好。
  “我可以带人同往吗?”冯一平对着电话问。
  “当然没问题。”


第二百九十四章 挑衅
  初十上午十点,酒店接送贵宾的劳斯莱斯停在罗欣兰所说的码头,一身正装的冯一平,看着眼前的这艘长上百米,高几十米的巨轮,有点小激动,这将是他迄今为止,坐过的最大的船。
  另外,好像比发哥电影里的那些赌船,要大上好多的说。
  “咳。”坐在另一边的梅耶尔,见冯一平站在那里不管她,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冯一平这才反应过来,非常绅士的转过去搭着她的手,把她从车上请下来。
  一下车,冯一平就感觉梅耶尔的手抖了一下,这就是梅秋萍所说的爱好看,懂得颤,黑色的呢大衣里,她就穿了一件中式的旗袍而已。
  船上的主厅里,这会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热闹非凡,在场的,很多都是港岛大大小小家族的二代,今天这个聚会,有点团拜会的意思。
  被围在中间的,要么是家里实力非常雄厚的,要么是长得漂亮的,这两条都不太沾边的李家伦,端着一杯酒站在窗口,刚好看到冯一平挽着一个金发美女踏上舷梯,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
  就因为冯一平,他从下半年开始,将要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在家里在内地的工厂一线,工作至少一年。
  奇怪,怎么好像听到了回声?这么空旷的地方,不应该啊!他转头看了看,两三步外,刚好也有一位在四处打量,难不成,他也认识冯一平,而且对他意见很大?
  只是这人好像是个生面孔。
  “你好,敝姓李,请问?”李家伦端着酒杯靠过去。
  “好巧,我也姓李,李方成。”对方说的却是普通话。
  原来是个大陆灿,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上来的,“你也认识冯一平?”李家伦问。
  “你也和他有过节?”跟着一个朋友,挤上了今天这个聚会的李方成几乎是同时问。
  因为冯一平的关系,这两个本家就像终于找到了组织一样,很快热络起来。
  在舷梯口迎接冯一平的,说起来也是和他有过过节罗欣兰,“欢迎你冯总,”罗欣兰穿着一袭红色的礼服,肩上披了一件皮草,“这位是邮轮公司的钱先生。”
  那是一个留着板寸,穿着一套黑西装的精悍男人,“你好冯先生,希望您在游轮上能有一段美妙的时光。”
  “谢谢。”
  “冯先生这边请,我带您去套房。”钱姓男子亲自在前方带路。
  “冯总,这位是?”罗欣兰看着挽着冯一平手的梅耶尔问。
  “我的同事玛丽莎小姐。”
  罗欣兰马上跟玛丽莎打招呼,“很高兴认识玛丽莎小姐,你真漂亮!”
  她跟梅耶尔说英语,梅耶尔很认真的跟她说中国话,还是粤语,“雷猴!”
  这调跑得,也真是没谁了。
  看到自己只用一个词,就让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梅耶尔还是说起了母语,“谢谢,你也很漂亮。”
  冯一平无暇搭理两位大姐那毫无营养的互相吹捧,十分好奇的打量着船上的一切。
  香港自由行还没开始,赌船这玩意,对内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神秘。
  大家有这个概念,应该是发哥的赌神系列电影,但是最近两年,因为一个案子和一个拍卖,“赌船”这个词,又一次被很多老百姓熟知。
  案子是“慕马案”,这可以说是新世纪国内审结的第一桩大案,总涉案人数多达一百多人。
  案发原因,就是某部门在澳门在执行任务时,意外发现马向东多次出入赌场和赌船,出手异常阔绰,其中一次在赌船上,三天就输掉逾千万元。
  而马向东曾经光临的那艘“东方公主”号五星级豪华赌船,可能是受此事影响,生意惨淡,在去年四月,被五十多位遭拖欠工资的船员,起诉到羊城海事法院,最终在8月份以672万元的价格拍卖。
  当然,因为羊城是第二故乡,冯一平知道,和这些赌船有关的故事,将来依然会延续,过几年,那位几度蝉联国内首富的家电零售巨头,据说在另一艘豪华赌船“海王星”上,大输特输。
  坊间传言,有说输10亿的,又有说输80亿的,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冯一平觉得10亿美元好像也有可能。
  所以说,冯一平认为,金庸大大扯的有一句话还是很有道理,天龙八部里,扫地僧说,修习少林寺高深的武功,一定要同时修习高深的佛法,不然是会致命的,同样,拥有巨额的财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太过膨胀,那也是致命的。
  总之,该首富输得太多,以至于影响到了自己商业帝国的资金链,不得不违规在资本市场圈钱,最后锒铛入狱不说,还牵涉到了多名高官,让羊城的官场,又来了一次大地震。
  说起来,这些真事,好像比发哥的那几部经典电影还要来得精彩。
  “冯总,”看着冯一平入神的打量着船上的一切,罗欣兰叫了一声,“酒店的生意怎么样?”
  “这个你应该清楚吧罗小姐,”冯一平说,“还不错,也仅仅是不错而已,比不上你在内地新建的那几家酒店生意好,这可能是我回报率最低的一桩投资。”
  “我相信,随着本港经济的好转,酒店的生意也会更上层楼。”罗欣兰这次笑得很真诚。
  没办法,能让冯一平郁闷一下,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用卖那家酒店的钱,她目前在内地筹建两家酒店,按现在的趋势看,一俟建成,生意肯定会不错,而且,买来的那两块地,现在都在大幅升值,而香港现时的地价,呵呵!
  “不过,对嘉盛假日酒店来说,我们也需要在香港有一家分店,效益差点就差点吧!”冯一平说。
  希望到下半年,国家出台自由行的政策以后,你还能笑得这么畅快。
  “冯先生,这是船上最好的套房。”钱先生推开一扇门,对冯一平介绍道。
  开门就是一间欧式风格的大客厅,顶上的装修,又很有夜总会的风格,各种小灯,还有一个巨大的圆形主灯组。
  进门左边,是一个小酒吧,和几组舒适的沙发,右边,是大幅的玻璃舷窗,放眼看去,波涛起伏的大海,一览无余。
  “还有钢琴?”梅耶尔看到正对着门的那家白色的钢琴,有些意外,陆上的酒店套房里,都没这玩意。
  “二位请稍事休息,午宴将于11点半在主宴会厅进行,有任何需要,请随时联系我,我们为冯先生配备了专职的服务人员。”
  “谢谢你的周到安排!”
  这接待,真比自己酒店还要周到。
  “那我不打扰二位。”钱先生告辞。
  “罗小姐,进来坐坐?”
  “不,我也要回房休息,二位,enjoy。”罗欣兰这话说的有些暧昧,她明显想歪了冯一平和梅耶尔的关系。
  冯一平这样年轻富豪,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带着一位这样会让好多男人惊艳的金发美女来这个聚会?不过,男人嘛,这事也正常。
  冯一平也懒得解释,“那午餐时见。”
  司机跟着船上的侍者把他们的行李箱推进来,还交给冯一平一个手包,“冯总,这里面是一部卫星电话,包总特意交代的。”
  在赌船上,安全肯定不成问题,不然,哪会有人来船上一掷千金。
  这些赌船上的老板,哪一位不是吃遍黑白两道?一般二般的人,怎么会在太岁头上动土?
  况且,船上这么多的二代,相关安保措施肯定是最高的,再说,应该没有会头昏到同时得罪香港这么多大小家族的家伙,即使张子强复生,也不会干出这么疯狂的事来。
  当然,保持稳定通信,还是很有必要。
  梅耶尔当仁不让的占了主卧,脱去厚重的外套,穿着那件红色暗花的无袖旗袍,坐在琴凳上,试了一下音,“想听什么曲子?”
  “两只老虎。”冯一平脱口而出。
  ……
  11点20,在侍者的引领下,冯一平和梅耶尔,踏进游轮主宴会厅。
  此时,一张张圆桌旁,已经坐好了不少衣冠楚楚的男女,冯一平略一打量,哟,还有好几位熟面孔,那边,不是好久不见的李家伦吗?
  冯一平朝他点了点头,李家伦同样微笑着向冯一平示意,好像之前的那些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是,他旁边的那位明显有些敌视自己的家伙是谁?好像有点眼熟。
  好吧,他当初只和李氏父子匆匆见过一面而已,李益强他还多看了几眼,李方成,只是一瞥而过,真没什么印象。
  李方成本来就眼红冯一平上船,居然是由船上的主事人亲自接待,身边又带着一个这么标志的外国娘们儿。
  啧啧,这个金发的外国娘们儿,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有身材,穿着旗袍,居然更增添了几分惊艳,比自己玩过的那些俄罗斯、东欧的高出好几个档次,要是爱车网正常上线,自己不也能这样吗?
  要是知道断了他梦想的冯一平,居然都不记得他是何方神圣,他怕是会当场吐血三升。
  冯一平认识的人不多,但在场认识冯一平的人很多,没办法,怡佳上市以后,冯一平不止在国内,在香港也声名鹊起,对资本和资本家,香港人一向很敬重。
  不断有人主动递上名片,向冯一平介绍自己,再纨绔的二代,应付这样的场合也是驾轻就熟,也明白认识冯一平这样的人,没什么坏处。
  于是,不一会,梅耶尔小巧的手包里,就塞满了名片。
  “冯总,”罗欣兰轻盈的站起来,“这边。”
  “各位,稍后再叙。”冯一平笑着跟周围的那些人致歉。
  “冯生你请便。”
  罗欣兰那桌上,只剩给他们留的两个位子,她殷勤的给冯一平介绍了一圈,某某家的某某某,冯一平今天来,是来见世面的,不是拉关系认识人,他也从来就不想进入这些自诩高贵的二代的圈子,况且,现在的他,要是拉关系,也得跟这些二代的家长拉。
  因此虽然握手的时候脸上带笑,轮着圈的说“久仰久仰,”“失敬失敬,”其实,桌上的人就没记住一个。
  同样,也有好几位虽然也面带恭敬的对他说着同样的话,但那注意力,明显在梅耶尔身上。
  要说,今天带梅耶尔来,真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整个午宴期间,他除了自己吃,就是向梅耶尔介绍所上的那些菜式,梅耶尔好像也看出来冯一平不喜欢这种应酬,主动配合,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直在问问题,一直各种赞叹。
  不过,对直接点名的问题,冯一平不好不回答,罗欣兰旁边一位公子哥就问,“冯总,不知你更擅长哪一类玩法?”
  “没有擅长的,接下来,将是我第一次到这样的娱乐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