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拜年的道理,四叔夫妻俩,也搞不清楚他是想干什么。
  借钱吧,也不会,他家日子过得可以。
  肖孟奇想着刚才的那一幕,真的很眼热,喝了一杯浓茶,对姐姐和姐夫道明了来意,“振昌三哥家的大姑娘,还没有定亲吧?”
  “没有,”四叔也不以为意,前几天,为了这事,他也帮着做了冯玉萱的工作,“玉萱啊,现在一直说不急,我估计啊,她现在眼光太高。”
  “那哥你觉得,国福怎么样?”肖孟奇说,国福,是他的儿子。
  四叔一下有些愣,有点没反应过来,“国福?”他抬高了声音。
  忙着准备中午招待客人的饭菜的四婶,听到弟弟的话,也凑了过来。
  四叔把茶壶在火塘边的砖上一顿,“你就收了你的算盘吧,莫作这个指望。”
  李孟奇没想到姐夫这么坚决,“国福也不错啊。”
  四婶听了,也有些心动,“是啊,国福比玉萱大两岁,人长得仪表堂堂,也老实,你别说,我觉得还行。”
  “还行?长得好顶什么用?老实,有多老实?你别瞎插嘴,去做你的饭去。”
  “说一下怎么了。”四婶嘟囔了一句,不过,在家里,四叔一直很权威,四婶其实也真的拿不了主意。
  “国福是初中没毕业吧。”四叔问。
  “是,三哥家的姑娘,不也初中没毕业吗?”
  “那说因为当时家里没钱,读不起,我们就说现在,玉萱管着上百家店,手下大学生就二十好几个,国福呢,还在南边打工。所以这事,不管你打的什么主意,你想都不要想,提都不要提,实在点,我跟老三说一声,让他给国福在省里找个工作还行。”
  李孟奇还想分辨什么,四叔一摆手,“你别说,我也不想听,你要是为这事来的,等下就回家吧,记住一句话,这事你烂在心里就好,跟谁都不要提,别搞什么风言风语的出来。”
  李孟奇泱泱的走了,四叔低声说四婶,“你弟弟昏了头,你也跟着昏了头吗?”


第九十九章 到市长家拜年
  市政府大院,也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大门两旁,贴着大幅的对联,铁门上方,还拉着欢度春节的横幅。
  和普通老百姓家里一样,院里面,也间或想起鞭炮声,站在大门口,就能听见里面待客的欢声笑语。
  进出的车自然不少,只不过,看到门边那个女孩子的时候,不少车都停了下来,或者摇下车窗,跟她打招呼,更热情的,车上的人全都下来,大人带着孩子,亲亲热热的围着她说话。
  “接客人吗佳怡?怎么不到里面去等?”
  换做高中的时候,郑佳怡对这些并不太熟悉的人,对这样的寒暄,一般是睬也不睬,不过,现在已经大三的她,应付这样的场面,自如的很,“叔叔阿姨过年好,我在这等个朋友,这是你家孩子啊,这么大了,长得真帅气!”
  说话的时候,还蹲下身子,在那个躲在大人身后的小孩头上摸几下。
  但这样一波又一波毫无营养的应酬,让她很不耐烦,心里不禁暗暗埋怨起来,怎么还不来?
  门口,政法委书记的车开了出来,“佳怡啊,”后座的玻璃摇下来,脖子上挂着一串长长的珍珠项链的书记夫人笑着对她说,“接客人呢,小军也在家,有空去家里玩啊。”
  “好的刘阿姨。”郑佳怡看到一辆出租车停在门口,冯一平背着包,提着一个袋子,走到驾驶座旁,等司机找零,真小气,那么大老板,还在乎那几块的找零,她想。
  她对书记夫人点点头“阿姨您忙”,笑着对冯一平说,“你怎么才到?”
  那边,书记夫人对司机说,“开慢点。”
  这个年轻人是谁?看上去,倒长得人模狗样的,可看起来至少也二十多岁,怎么来这拜年,还打车,就连辆富康也开不起?什么出身啊,但怎么佳怡看上去和他这么亲近?
  那边,郑佳怡笑着抢过那个男孩子手里的袋子,从里面翻出一个盒子,打开一看,就高兴的抱在胸前不撒手,男孩子说了几句,她还笑着在他手臂上捶了两下,政法委书记夫人看着,越来越不爽。
  “我就不明白了,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喜欢的?在我看来,还不如一条玩具狗可爱。”冯一平看着郑佳怡,拿着那个他专程从美国带回来的露肚装芭比娃娃,高兴的不行不行的,非常不理解。
  郑佳怡瞪了他一眼,“我跟你没有共同语言。”
  “是的,跟你这样少女心的大龄女青年,我也没有话好说。”
  “大龄女青年?”郑佳怡恶狠狠的在他手臂上捶了两下,对面又一辆车开过来,经过的时候又停了一会,车里的人笑着问郑佳怡,“接客人呢。”
  “胡阿姨好,这我同学。”
  “阿姨好,”冯一平艰难的跟着打了个招呼,郑佳怡不解的看着憋得满脸通红的冯一平,“你怎么了?”
  冯一平咬着牙齿摇摇头,等到那车走远了,才捂着肚子,毫不顾忌的笑起来。
  “你怎么啦?”
  冯一平根本就笑得停不下来,“你魔怔啦!”郑佳怡笑着说。
  冯一平好容易喘匀口气,“你说,他们这是有心呢,还是故意呢?心里怎么想的,‘佳怡,接客人呢,接客呢,’原来你这是接了一上午的客人?”
  郑佳怡这才明白这个素质低的家伙,刚才笑的是什么,看看周围没什么人,飞起一脚,朝冯一平踢过去,“踢死你这个思想肮脏的家伙,你在首都这两年,难道学的都是这些东西吗?”
  “哎,我是客人啊,不兴这么野蛮的。”冯一平熟门熟路的快步朝她家里走去。
  对冯一平,方市长现在也不像之前的几次见面那样,高高在上,冯一平到的时候,她还特意撇下正在接待的两个人,下来打了个招呼,“老郑,好好招呼一平,我一会下来。”
  “一平啊,中午就在家里吃饭,行吧。”
  “谢谢市长,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冯一平站起来笑着说。
  “坐,在家里别这么客气,”郑博赡给他泡了一杯茶,“你爸妈过年好吧,还有你外公?”
  “谢谢叔叔关心,他们都挺好的,我爸妈还托我替他们问候你。”
  “你们村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现在各项基础建设,也慢慢的跟了上去,真挺不错。”郑博赡夸道。
  “叔叔过奖,现在还是刚起步,不过,我们有信心,把她建得一年比一年好。”
  “这个我相信,”郑博赡笑着说,“而且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你们村,肯定是市里最富的一个村子。”
  “说什么呢这么高兴?”方市长送走那两个客人,笑着走过来。
  “说一平他们村呢,”郑佳怡坐到妈妈那张沙发的扶手上,“妈,你是没去过,他们村现在建得真漂亮,依山傍水,干净整洁又现代。”
  这同学,现在真会说话!
  “我是真要去看看,你们家的食品厂,二期工程,扩建好了吗?”
  “今年就可以投产。”冯一平说。
  “那就好,今年出口两百万美元没问题吧。”市长说话,总是三句话就离不开工作。
  “两百万美元没问题。”
  佐藤便利一直合作得很愉快,在韩国又发展了几个客户,再加上今年的两届广交会,食品厂出口两百万美元,跟玩似的。
  “还有啊,你在上海都投资了一亿美元,对阿姨这里,也总该有个交待吧,怎么样,今年准备在老家增资多少?”
  好吧,现在市长都自称阿姨。
  “我今天来,就跟这个有关,市长,郑叔叔,今年下半年,我就要去美国做交换生,为期一年,所以,在这之前,有些事,我想征求你们的意见。”
  “美国交换生项目?已经定下来了?”郑佳怡问。
  “是的,普林斯顿,刚好我在硅谷那边有个公司。”冯一平说。
  “妈,爸,我也想去。”郑佳怡搂着方市长的手撒娇。
  方市长拍了拍女儿的手,“好好,我们安排,一平,你说,投资方面,你有什么计划?”
  郑佳怡见妈妈这么敷衍,气鼓鼓的哼了一声,撅着个嘴去找老爸。
  “我初步是想,以我们在五里坳镇上的那几家工厂为基础,先建一个以食品、家具、服装、家纺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一个工业园,总投资计划在两到三亿左右,如果进展顺利,希望今年的产值,就能突破一亿人民币。”
  冯一平慢慢的说出了这个,他已经规划了好多年的计划。
  之前,这事他只能想想,现在,不管是时机,还是个人的实力和声望,都已经能支撑起这个设想,说实话,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方市长一听他说完,马上一拍沙发扶手,“好啊。”
  她快步走过来,握住冯一平的手,“阿姨先谢谢你!”


第一百章 操碎了心
  这两年,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兴起了工业园热,市里,下面各县也都有,可是,除了市里还算引进了两家有前途的企业之外,市里其它的工业园,现在要么大多依然停留在口头和图纸上,要么已经平整好的土地,不是荒草丛生,就是变成了晒场。
  冯一平的为人,方市长也了解,一向是有的放矢,今天当她的面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心里是有十足把握的。
  投资两到三个亿,建成以后,不说能带动多少人就业,单说对GDP的拉动,最保守的估计,至少也能实现5亿以上的产值吧!
  2到3亿的投资,最低5亿以上的产值,这样的一个工业园区,是一个叫她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市的市长,眼热心动的政绩。
  “你郑叔叔说得没错,你们村,看样子,就将成为市里最富的一个村,你能坚持在老家,那样一个地理环境并不是很好的地方投资,果然有赤子情怀。”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冯一平这话,说得情真意切。
  “你的想法我明白了,那你还有什么要求和顾虑,今天尽管跟阿姨我说,我一定满足。”
  冯一平专程找她说这样的事,就是给自己送功劳,方市长一高兴,把话说得很满。
  “要求没有,不过,市长。”
  方市长打断他,“在家里,就叫阿姨。”
  “阿姨,您是佳怡的妈妈,也是我高中的老校长,我一直把你当长辈看待,我下面说的话,如果太唐突,您别介意。”
  “没事,你说吧,佳怡,给一平续水。”
  “冯老板,请喝茶。”郑佳怡笑着,把冯一平的茶杯续满。
  “阿姨,我是想,能尽快把这个工业园建成,尽快投产,尽快为市里的发展出一份力,可是,这样投资几个亿建一个工业园,肯定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而我们镇,一直都是以农业为主,镇里的领导和公务员,对农业方面的管理,经验很丰富,但工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可能会欠缺一些。我最大的顾虑,就是这一点,担心将来公司和镇里的领导,在配合上,可能不会太顺畅,要是因为观念等原因,产生矛盾,那必然会影响工业园的建设。”
  冯一平这话,说得很委婉,其实就是说,他对镇上的那些领导和不信任。
  想当初,就一个有村集体参股的橱柜厂,都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刁难,下面的那些连官都算不上的办事员们,不是吃相难看,而是根本就不在乎吃相。
  孙大圣同学,当初四处寻访名师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能得长生否?”
  而基层的不少公务员,干工作的时候,同样也只有一个标准,“有好处吗?”
  这样投资两三个亿的项目,你指望他们一个个的发挥公仆本色,不计个人得失,帮着你劲往一处使,那真是在做梦。
  从之前的经验来看,就镇里而言,阳奉阴违的镇长王淦青,算得上是老虎,而下面那些想法子揩油的办事员,是苍蝇。
  其实老虎好办,他多少有所顾忌,想再进一步啊,顾忌冯振昌他们和县市领导的关系啊,相当于脖子上有根绳子拴着。
  但那些苍蝇不一样,上进无望,就想着朝自己兜里捞好处,而且一来一大群,你栓都栓不住,防不胜防。
  就是冯一平在镇里投资三十亿,也不可能要求把所有的公务员都换一遍,那只能想办法优化。
  而找一个自身持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驭下又严格的人,来当镇里的领导,效果也不会错。
  “其实,如果只从赢利的角度考虑,我在沿海投资,会很省事,就我们在特区的那家家具厂,去年销售已经过亿,但是,从公司投产到现在,只有消防部门去过几次,检查消防设施,普及消防知识,协助厂里组织消防演练。其它所有的政府部门,没有一个单位去公司的,各种审批,也都有时效限制,很透明。我是想尽力帮家里做点事,但是,我也真的不希望,因为我的这份心,惹出一大堆麻烦来,当然,我相信有阿姨在,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冯一平这话,说白了,就是说老家并不是自己最理想的投资地,是个人感情使然,是看在方市长的面子上。
  “我明白你的顾虑,也明白你的意思,”方市长想了一下,“你设想的这个工业园,我会向市委反映,在审批完成之前,有两点我可以保证,我们会酌情考虑配置五里坳镇的领导班子,同时,我们会加强五里坳镇的纪检监察工作,让他们明白,伸手必被捉。”
  “谢谢市长。”
  对前一点,冯一平是相信的,只要他这个规划透露出去,这样铁定会出成绩的镇,估计会有不少希望在仕途上有前途的人,会想办法调过去。
  至于后一点,希望多少有点效果吧!
  “叫阿姨。”方市长笑着纠正。
  “是,阿姨。”
  “一平,你放心吧,绝不会让你流血又流泪。”郑博赡风趣的说。
  “谢谢叔叔!”
  “我去打电话,佳怡你陪一平,老郑,一会我下来帮你做中午饭。”
  “忙你的吧,中午饭我负责,”郑博赡也笑着起身,“一平,有没有什么不喜欢吃的。”
  “我都行,叔叔,要我帮忙吗?”
  “不用,相信叔叔我的手艺。”
  “是,我最喜欢吃我爸做的饭。”之前的话,郑佳怡都插不进去嘴,感觉冯一平一来,自己都被边缘化了,现在连忙刷存在感。
  “你是怎么想着要去做交换生的?”她爸妈一走,郑佳怡就抢着问。
  “我早就有个这个打算,”冯一平说,“随着我国加入WTO,好多行业,都是在进行国际竞争,如果对对手一点都不了解,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我想应该没时间去留学,不过,做一年交换生还是可以的,既能学到东西,又能了解将来的对手,一举多得的事,你说是吧!”
  “你都想得这么远。”郑佳怡好像有些小失落。
  “今年都已经大三,以后想做什么工作,估计现在还没什么打算呢吧。”冯一平问。
  “还真没什么打算,不行的话,接着读书吧。”郑佳怡说。
  “唉,要说你也挺难的,将来不管做什么,要是做得好吧,旁人肯定说你是沾父母的光,以你的家庭条件,怎么都能做好,要是做得不好吧,又会说你能力太差,有那么好的条件,都做不成什么事。不像我,我要是回去和爸妈一起种田,那是继续为国家默默奉献,要是侥幸做出点事来,那就是满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
  冯一平这话,说得连将来什么做什么工作都没想好的郑佳怡更郁闷起来,“你是成心不想我过年也高兴是吧。”
  “哪有,我这不是为你考虑吗?既然你不管做什么,不管做得怎么样,都有人会说闲话,那你就不要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
  “我本来就没把旁人的话放在心上,我做我的,关他们什么事?”郑佳怡说。
  这确实是她性格。
  “你也帮我想想,我做什么比较好?”郑佳怡问。
  冯一平朝茶杯努努嘴,“重新泡一杯。”他端起了架子。
  郑佳怡那个气啊,不过,她还真想听听冯一平的建议,重新给他泡了一杯茶,重重的放在他面前,“现在可以说了吗?”
  “首先,对于大多数女孩子来说,你要抓住一个重点,那就是,不管将来做什么工作,不管做得多好,都不如嫁得好。”
  “你又找踢呢吧。”
  “这句话你记着就好,现在不理解也没关系,将来你肯定会明白,它真是金玉良言。”
  冯一平看看四周,方市长还在楼上书房,郑博赡在厨房,于是接着说,“我相信你有能力,我相信,好多事你都能做好,但是,你可能不屑于去做,比如,不管是进公司还是进单位,你可能都不会逢迎,不想看上司的脸色。”
  “金姐不是在你的公司做得挺好吗?”
  “那是她碰上了我这个好老板,再说,你看看她,多辛苦!另外,到现在,连找男朋友的时间都没有。”冯一平说。
  “那你倒是说啊,我将来做什么工作好,难道什么都不做?”
  “选择非常多啊,如果你有感兴趣的事,可以放手去做,反正你又不像我们这些平头小百姓,要为生计发愁。”
  “你,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平头小百姓?算了吧!除此之外呢,我还能做什么?”
  “除此之外,我觉得你妈妈原来的工作就不错,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伟大崇高的职业,还专门有个节日,虽说没什么权利吧,但是大家都尊重。现在一家都只有一个孩子,都看得宝贵得不得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普遍对教育会越来越重视,你要是努努力,评下来一个高级或者特级的职称,不要太受欢迎哦!另外,方市长在教育系统的影响力不是盖的,为你铺路很容易,你说是吧。”
  这些话,还真没有调侃的意思,冯一平真的是为她考虑。
  郑佳怡还在那边沉思,冯一平看到郑博赡往外端菜,连忙走过去,“叔叔,我帮你!”


第一百零一章 吃醋
  金茂大厦36楼,冯一平又一次按下电话的免提,“小吴,给我来杯咖啡,不加奶不加糖不加冰。”
  “好的,马上来。”
  谁知,过后送咖啡进来的,不是那个长腿黑丝,标准OL打扮,曾经上外的校花,而是这个办公室的主人,金翎。
  她端着咖啡,哭笑不得的说,“你闹够没有?”
  早上到现在这么一会,她新招的秘书,矿泉水、橙汁、茶、可乐、咖啡,已经帮冯一平送了五次。
  “早上吃咸了。”
  早上哪会吃咸?在冯一平的强烈要求下,他们特意早起,去城隍庙吃的小笼包加豆浆。
  “哦,说错了,是吃太甜了,我那碗豆浆,糖加得太多,现在有些齁。”反正冯一平总有理由。
  “你还是好好准备准备吧,又要采访。”金翎见他霸着自己的位子不起来,只能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办公。
  冯一平端着咖啡,坐着转椅上潇洒的一转,“坐在这国内最高的大楼上,看着下面的黄浦江,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才符合一个总裁的身份。”
  他顿了顿,“特别是,还有一位美丽大方,温柔可人,会三门外语,又能力出众,还有一头披肩长发的校花秘书。”
  “办公室我就不说,你说,为什么你们都有秘书,就不给我配?”他一脸受伤的模样。
  “呵呵。”金翎笑得趴在桌子上,有意无意的甩了甩自己同样披肩的长发,昨天冯一平一到这边,看到她的办公室和秘书,就有些吃醋。
  “那给你也配一个啊,你自己挑,然后你在教室里上课,她拿着你的包和手机,在教室门口等着。”
  冯一平明白,那样自然是不行滴!
  “反正就不公平。”他依然气鼓鼓的说。
  “那好,这两天,我把小吴借给你用,行吧。”
  冯一平这偶尔的孩子气,总让金翎生气不起来,“现在,可以把位子让给我吗?”
  “你这说的什么话,借给我用?你让小吴听到了会怎么想?”冯一平觉得这话有好几个意思在里头,有些小黄小邪恶。
  “我不用知道小吴听了会怎么想,”金翎坐回自己的位子,噼里啪啦的对着键盘敲起来,“我更关心,静萍要是知道这事,会怎么想?”
  冯一平颓然倒在沙发上。
  金翎都这样说,他哪还敢让那个漂亮的小吴跟着自己?
  “我刚刚听到的咣咣声,是不是你倒下时,肚子里的水在响?”金翎这一刀,补得宛如神来之笔。
  这还没完,“你这一肚子的醋意,我是不是叫小吴送点碱性的饮料进来,帮你中和一下?”
  ……
  接受电视采访这事,刚开始,冯一平挺乐意,虚荣心嘛,谁都有的,而且,上电视这事,不但能宣传自己,还能帮着宣传公司,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现在,他多少有些抗拒,现而今在国内,“冯一平”这三个字,不仅仅是个人名,多少也算个名人,而且越是那些大公司的人就越知道,他个人已经不需要在电视上扬名。
  可是,刚到上海,急着打开局面的公司非常需要。
  所以,他纵有千般不愿,也只能又一次上电视接受采访。
  这次采访,还是去年上海这边联系过的议题,冯一平和上海的那位,同样是80后的现象级作家,韩同学,两人同场。
  老实说,对这位韩同学,冯一平了解的并不多,因为他后来从事的行业,和韩同学混的圈子,完全不搭架。
  韩同学的书,真抱歉,他一本没看,并不是不喜欢,在学校的时候看,倒合适,只是那会没钱买,等到后来有钱买书时,他已经走上了社会,那些描写残酷青春的小说,对那会的他,已经没有吸引力。
  他记得,韩同学好像也变换过好多身份,青年作家,先锋作家,赛车手,后来居然好像说的是,思想家?
  最后的印象是,他也跟风做导演拍电影,为了票房,也就是为了钱,各种宣传,各种放低身段。
  冯一平那时也就明白,说白了吧,不管是什么家,成家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赚钱养家。
  他们做的所有的一切,在本质上,和自己这个小商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赚钱,不过一个赚得容易,一个赚得辛苦。
  在化妆室里,冯同学,第一次见到了活着的韩同学,由他爸妈陪着来的,好像对自己带着金翎和小吴这两个美女一起,有那么点羡慕。
  乍一见,冯一平就觉得很熟悉,无它,韩同学脸上的笑,冯一平再熟悉不过,人畜无害,还带着一点腼腆,那不是冯一平的另外一副面孔吗?
  冯一平顿生亲近,原来是同道中人,“你好你好,”他热情的握着韩同学的手,“久仰久仰。”
  对着热情的冯一平,韩同学稍有点不习惯,眼睛也有些躲闪,“你好。”
  他爸爸是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两本书,就是冯一平的那两本书,“一平同学,小韩很佩服你,给他签个名吧。”
  佩服?冯一平笑了,这应该不是韩同学的意思,肯定是他爸爸在这样场合的客套话。
  自古以来,向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以韩同学的性子,怎么可能说这样的话?
  从后来,他和另一位,同样是80后作家的各种撕,包括他拍电影,未尝没有和那一位打擂台的意思,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个会轻易服软的人。
  冯一平估计,连他爸妈,搞不好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咬着牙在客套。
  在父母心目中,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最好的,何况韩同学,确实是好多同龄人的偶像,确实可以让他爸妈引以为豪。
  再说,阿拉上海人,你懂的,对其它地方的人,心里总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如果不是冯一平的嘉盛集团,在浦东投资一亿美元的事早就见报,他们估计这样的客套话都不会说。
  好在冯一平也不是没有准备——主要是小吴有准备,“叔叔你太客气,刚好我也有书,要让你们签名。”后面的小吴递过来两本书,那是韩同学在去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
  “我是一个晚上看完的。”冯一平拿着书说。
  冯一平这个马屁拍得,那一家三口子,包括小韩同学,都挺高兴,都在呵呵笑。
  “小韩他一直说,你的小说,文字很优美,他很喜欢。”韩妈妈说。
  “我也喜欢他小说里的幽默。”冯一平还了一句。
  金翎转过身去,背对着门口,她怕自己笑场。
  那本小说,冯一平确实是花一晚上看完的,不过是一晚上里的几分钟而已——看了下开头,再看了下结尾,这就是所谓的一晚上看完。
  “你们俩都是同龄人,也算是同行,一会到台上,互相提携着点,”韩父笑着说,“这次的嘉宾里面,有好几个教育专家。”
  “叔叔说得对,一会帮着我点。”冯一平笑着对韩同学说。
  现在国内的各种访谈节目,都在迎合观众的喜好,四平八稳的风格,没人爱看,所以在采访过程中,不乏让人难以应对的尖锐的问题。
  还没正式录影,一向好脾气的冯一平,就对今天临时布置的现场提出了异议。
  为了突出冲突,今天请来的其它嘉宾,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持相反意见的两组嘉宾相对而坐,再加上和主持人对着坐的他们这俩80后,一共是四方,围城了一个小圈子。
  不过,这架势,这布局,冯一平怎么看,怎么觉得像审判他们俩一样。
  他就对上海台的一哥说,“曹老师,我们俩这样背对着观众,是不是对他们不太尊重?这个位置好不好调整一下?”
  好呗,曹名嘴没想到,本来担心不好配合的韩同学,看上去挺乖挺好说话,倒是这个以为脾气很好的冯同学,怎么倒不像是个好相与的?


第一百零二章 吊打专家
  冯一平的提议,还是得到了电视台的尊重。
  他头上,现在也有一顶蜚声国际,最年轻商业管理专家的帽子,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比今天请来的四位嘉宾,要响得多。
  此外,他成功商人的身份,肯定也会为他的话语加分,资本也是一种力量嘛!君不见,后来的那些首富,不管到哪个电视台,都是台长带着麾下的所有名嘴,一起作陪的?
  最后调整的结果是,主持人居中,嘉宾和他们俩相对而坐。
  名嘴就是名嘴,开场介绍之后,他调侃了一句,“首先得说一下,一平,你上次在首都接受采访,把我的主持人同行,和台下的不少听众都说得泪流满面,今天你可得悠着点,还大正月的,对吧!还有,上次采访你的是一位女士,她即使是哭起来,那也是楚楚动人,你要是把我这样的汉子,也给说得热泪盈眶,那我可真没办法做人。”
  幽默,最稳妥的做法,就是自嘲,他的这些话,效果很好。
  冯一平举手,“我可以说两句吗?”
  “完全可以,我不用提前准备手帕吧。”曹名嘴说。
  “其实我也很奇怪,”冯一平说,“我本来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