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现在,通过国考进入系统的公务员比例很低,就是后来那些通过国考成为公务员的,眼高手低的也不是没有。
  最后一种,就是大家都痛恨的一大类,表现形式很多样,都可以用“腐败”一个词来概括。
  但在主管的赵县长亲自强调和几次过问下,招商局上上下下,包括塞进来的那些关系户,这些天都是很合格的公务员,都很用心的关注着嘉盛的消息。
  嘉盛在广交会上的收获,他们知道,郭副省长特意去嘉盛深圳家具厂视察,他们知道,连方市长女儿去嘉盛展位帮忙,他们居然也打听了出来。
  打听得越详细,对这个赵县长都看重的财神爷,他们也越发恭敬客气,虽然听说这家集团的老板就是下面村里的一家人,可是你看看他们现在交往的这些关系,都是连县长都要仰望的主。
  所以,知道冯一平和金翎离开广交会,回首都后,县招商局局长曹云鹏马上向赵县长做了汇报。
  “关于这几项投资,这两天有没有什么消息?”赵县长问。
  “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蚕丝基地的项目,他们和市里所有的县都接触过,甚至和国内其它几个传统的丝绸产地都有接触。婴幼儿产品基地,除了省里的工业园,他们也倾向于在配套更完善,熟练工人也多的地方,比如沿海的一些城市。还有就是酒店项目,我们听说,他们已经做出了一份省内适合建酒店的城市,但我们县,好像不在那份目录上。”
  听了曹云鹏的话,赵县长的脸有些黑,看嘉盛现在的架势,好像还真没准备把投资再落在县里。
  更恼火的是,前不久,方市长还特意打电话问了嘉盛在县里几家工厂的情况,虽然没多说什么,可赵县长只要知道一条,方市长对嘉盛很重视就可以。
  这样一来,如果嘉盛的这几笔投资,都落在其它地方,方市长会怎么看?
  “其它的先不说,关于这个蚕丝基地,以及蚕丝被厂,按他们的计划,两项加起来,至少也上千万的投资是吧,县里的希望大不大?”赵县长问。
  “这是我们想办法汇总的一些情况,都是市里的其它几个县对他们的承诺。”曹云鹏递给赵县长一个文件夹。
  赵县长翻开看了几眼,脸色愈发不好看,看来那些兄弟单位,工作也都做得很扎实,条件一家比一家好,土地、税收方面的各种优惠不说,好几个县还主动提出配套资金。
  他叹了一口气,“和嘉盛的合作,我们县应该最有基础,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我认为招商部门首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之前,你们有没有主动和嘉盛维护好关系,没有吧?估计连他老板和老总是谁都懒得关心。有没有和冯振昌打过交道,没有吧?之前可能连他是哪的人都不清楚。”
  也不知道是真惶恐还是假着急,总之曹云鹏额头上汗都出来了,话说这手工夫,可比那些演员们一分钟之内就能泪如雨下还要厉害,“县长您说的对,我们的工作非常不到位,我向你检讨,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维护好和嘉盛的关系,不,维护好所有投资商的关系,保证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局面。”
  “好啦,和一个合作过的投资商打交道,总比和一个陌生的投资商打交道要容易吧,出成绩也容易,长记性就好。”赵县长打断了他,这也算是自己的心腹。
  “你们这几天也拟一拟,我准备下周先去省城,再去首都,在那之前,把你们认为有优势的方案拿出来。”
  “是,我马上就做。”
  工作了快二十年的黄承中,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这些天天黑后,终于也有一些人上门送礼,动作最快的,就是镇里原来的首富,贩铁砂的老方,他以前眼里可只有王淦青。
  虽然不管上门的是谁,他都和颜悦色的把送来的东西拒之门外,可是那感觉,真的很爽。
  当然,他也没有只顾着爽,虽然冯振昌和冯一平给他交了底,他还是想多拉些投资进来,好歹也是官了,总得做点事不是?
  他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鼓励镇里的居民兴办企业,不过,这方面想要做出多大改变不容易,这就相当于扩大内需,但如果居民收入没上去,你如何扩大?
  重点的工作,当然是对外招商,不过,这方面的优势,真的也乏善可陈,不过,他受冯家的影响,也琢磨出了一个方向。
  他最后把注意打在教育系统上,这么多年,镇里多少总培养出了一些人才,不过,不多的那些大学生,一般真指望不上,他们大多也都进了公务员系统,帮不上忙。
  但是,谁知道那些在外打拼的高中中专毕业生里,就没有几个也在外面混出点成就来的呢?
  所以他亲自拜访了两家中学的校长,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黄承中相信,有了冯振昌他们的例子,也可以想办法让这些人考虑在老家投资,为此,他正在列举镇里有优势的一些资源和项目,还算出了大概的投资和回报率,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方向。
  接到赵县长电话的时候,他正在土管所,了解镇里的那几家采石场的情况。
  “县长您好。”
  “老黄您好,我们定下来了,下周去首都,希望能和嘉盛的金总谈谈,你姑娘那边,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的?”在这之前,他已经给冯振昌打过了电话,说的也是差不多的内容。
  “谢谢县长,不过真没什么好麻烦的,我马上给我女儿打电话,另外,这次需要我去吗?”黄承中自然明白赵县长打电话来的意思。
  “我刚才给老冯也打了电话,这次你留下家里就好,我听说了你的几项举措,都挺不错,好好做。”
  在这件事上,王淦青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赵县长最后才给他打电话,其实就是训话,“我们和嘉盛有这么好的基础,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局面?你有没有好好反思一下?冯家和梅家,都在你辖下,如果私交不错,会像现在这么被动吗?你和嘉盛那几家厂的厂长关系怎么样?你和冯振昌的关系怎么样?怕是没我重视,没我和他的关系好吧!我都请他吃了几次饭,你呢?离得这么近,你去他家里坐过几次?每年春节的时候,你去登门拜访过吗?冯振昌的老岳父做寿的时候,你去恭贺过吗?有这样的优势不知道好好把握,是没想到还是没想做?”
  “老领导,现在这方面的工作不是都交给了黄承中吗?”他分辨了一句。
  让他主动等冯振昌家的门,让他请冯振昌吃饭,让他给梅建中祝寿,有没有搞错,这些事,冯振昌对我都没做好不好。
  “黄承中是什么时候上任的?”赵县长问了他一句,“这是你的工作,不要总要人提醒你该怎么做。”
  挨了一通训,王淦青把脚翘在办公桌上,呼哧呼哧的抽了一根中华,然后拿起电话拨号,“老黄,马上来我这一趟。”
  ……
  冯一平就接到了金翎的电话,县招商正在和高志毅联系,赵县长下周一到省城,希望和梅义良会面,下周三会来首都,希望能和他们见一面。
  “来就来呗,不是意料之中的事吗。”冯一平说。
  他现在也挺忙,忘了《我的野蛮女友》这事,他觉得是个损失,于是这两天正在抓紧看以前写下的那些提要,并做了一些补充。
  幸好看了,他翻了之前那些只有自己能看懂的记录,发现应该马上去注册几个商标和域名。


第二百六十七章 雄心
  作为一个自认为有格调的重生者,冯一平并不想抢太多人的饭碗,特别是国内的将来那些巨头的饭碗,其实,仔细衡量之后,他发现,有些东西,还真是想抢也抢不来。
  重生者并不是万能的。
  他知道将来的微博和微信会很牛,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找一群人把这两样软件开发出来,你就一定能成功。
  国内最火的微博,大家都知道,是依附于三大门户网站中的一家,至于微信,有企鹅几亿的用户群做坚实的后盾。
  这其实都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没有相应的基础,你直接开发出类似微博微信这样的软件,然后就等着大火特火?太不切实际,那就是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存活都成问题。
  比如,现在就已经崭露头角的阿里牛吧,但是它开发出的和微信类似的软件,在投入重金推广后,有几个用户?
  反过来也一样,企鹅的微信厉害,但是它力推的支付工具,有阿里的支付宝用户多吗?
  当然,他还是挺乐意抢抢老外的饭碗,只是,抢哪些,这是个费思量的事。
  想轻轻松松的赶在苹果前面,把智能手机先开发出来,那是痴人说梦。
  且不说软件系统,就那看起来小小的一个手机,好像零配件也不多的样子,但是稍微对工业有点了解的人就知道,没有国际合作,大牛乔教主也只能看着图纸空叹。
  雷布斯不爽别人叫他雷布斯,但是,客观的说,若不是乔教主在前面蹚出了一条路,整合出了一条完整的配套和生产链,他能成功的那么轻松?
  当然,想做也不是没希望,但是只靠自己肯定没戏,和国内知名的公司,比如后来做智能手机最牛的那两家合作,还有一丝可能。
  至于现在,这想都不用想,连彩屏手机都没出现呢,还想什么智能手机。
  所以,现在还是慢慢的吸纳一些苹果的股票就好。
  不过,有些事也可以做,你说要不要把苹果将来要推出的那些划时代产品的商标,一股脑的全给抢注了呢?
  这个好像也不妥,到时是能赚些钱,但这样的方式,对他个人和公司的声誉来说,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还是先放放吧!
  所以,冯一平其实能抢,也想抢的,并不多。
  冯一平现在要注册的商标和域名,和我们国家非常有希望在弯道超车的一个产业有关——也和车有关,就是新能源汽车最牛叉的那个,特斯拉。
  特斯拉之父马丁·艾伯哈德,现在还没有创建特斯拉公司,要等到03年,他才和另一个合伙人创建特斯拉,几年之后,他和乔教主一样,被赶出了自己创建的公司。
  至于钢铁侠埃隆马斯克,这会正和他姐姐在忙着制作电影,闲暇时还在思考着怎么把一个温室送到火星上去,估计还没想到自己会投资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
  所以审时度势之后,冯一平打算在这个行业,占一点先机,当然,也只是开始布局和做准备,在这个什么条件都不成熟和具备的时候,就想启动这个项目,那就是纯粹烧钱。
  做老板就是有这一点好,这些事都不用他亲力亲为,一切都交给金翎找好的法律顾问去办,冯一平不解释原因,只有要求,“能多注册一个国家,就一定多注册一个国家。”
  但是,虽然能挤出时间来,他并不想去机场接自家的父母官一行,要是方市长来,看在郑佳怡的份上,他可以去凑个热闹,赵县长,那还是算了吧,现在正是要抻一抻他们的时候。
  不过,哪怕就是出于礼貌,不闻不问也不好,刚好有个合适的人选,黄静萍。
  作为黄承中的女儿,冯一平的女朋友,她去很合适。
  金翎自然也不会亲自去迎接,就是方市长来了,她也不会去,不过,她派出了营运部的头头。
  在省城的时候,赵县长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梅义良亲自陪他到几家公司转了一圈,不过收获不大,依然没得到一句准话,看到的情况反倒是越来越不乐观,他们碰到了青阳的招商办负责人,而且看起来,他跟嘉盛很多部门的人都熟识,而且关系不错的样子。
  因此,在来首都之前,赵县长就责令随行的人员,再优化了几处,并给大家下了死命令,这一次,一定要谈出个大致框架来。
  “赵叔叔您好!”辨认出赵县长一行人的黄静萍带着有佳营运部经理迎上去,“不好意思,一平他们学校,今天有中央领导去参观,他没办法请假。”
  这也不是托词,今天刚好世纪鼎落成,也真有出自清华的中央领导来学校为其揭幕。
  “赵县长您好,我是有佳营运部的负责人,金总今天还在上海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要晚上才能赶回来,她委托我向您表示歉意。”
  想见的两个人,一个都没来迎接,赵县长他们其实早有预想,所以此时也不觉得受到了怠慢,当然,就是觉得受到了怠慢,也不会表现出来。
  “没关系,我们约的也是明天嘛。”赵县长笑着说。
  “静萍是吧,虽然我们还是第一次见,但常听你爸说起你,怎么样?在这边还习惯吧!”
  “谢谢赵叔叔关心,我们还算适应。对了赵叔叔,一平已经订好了酒店,您要是没有其它安排,我们先送您去酒店休息吧。”
  “你替我谢谢一平,不过我们出来有规定,要住在驻京办,来之前已经和市驻京办联系过,你看,他们来了。”赵县长指着停车场那边朝这赶的一个人说。
  那是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人,过来握住赵县长的手,“我是市驻京办的柳传为,不好意思赵县长,来的路上有点堵车,还请海涵。”
  这一次,赵县长是真的觉得有点怠慢,不过面上不显,这个柳传为,虽然是驻京办副主任,不过听说是常务副市长的人,“老柳你哪里话,我们这次来,要麻烦你咯!”
  “谈不上,为各位领导服务好,就是我们驻京办的责任嘛,人都到齐了吗,那我们走吧。”柳传为眼睛在黄静萍脸上扫了一眼。
  “对了,忘了介绍,这是嘉盛的两位。”赵县长指着黄静萍和营运部经理说。
  “你们好!”柳传为淡淡的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赵叔叔,那我们送你吧,另外,一平说了,要是你们不嫌弃,这辆商务车,这几天就给你们代步。”黄静萍指着有佳的那辆GL8说。
  赵县长顿时觉得脸上有面子,“那好,正好我们还有些其它事,你代我谢谢一平。”
  这下柳传为脸色有点不好看,来的只是一个县长,还和他不是一个阵营,所以他带来的是一辆金杯,不过,这些专注于迎来送往的人,最擅长掩饰自己的情绪,笑呵呵的说,“刚好,我还着急呢,驻京办的车也不宽裕。”
  市里的驻京办并不气派,靠近一个老式居民区,也算是一个独栋三层的小楼,不过,难得的有个不小的院子。
  抵达之后,赵县长接到了冯一平的电话,那边还隐约听得到有领导在讲话,“不好意思赵县长,今天真不凑巧,统战部的副主任和一些领导来了学校,我被抓了差。”
  “没事,参与接待中央领导,也是个荣誉,好好表现,我这边挺好的。”他和冯一平说话,比和冯振昌说话还要客气。
  这还不止,黄静萍告辞的时候,赵县长的秘书小赵提了一个不小的箱子出来,赵县长笑眯眯的递给她,“你们两家的大人都不想麻烦我,我就自作主张,给你们带了些家乡的土特产过来。”


第二百六十八章 可爱的老头
  冯一平看着黄静萍从那个箱子里一样样的往外拿东西,一袋中指长短,泛着银白色的鱼干;一代同样也应该是小河里捞起来的干虾米;一袋整整齐齐的干黄花菜;一袋晒干的黑木耳(表想歪);一袋上面有糖色的柿饼;一袋规格一致的糖心红薯干。
  果然就和赵县长说的一样,都是些不值钱的老家土产,只不过,比自己家做的,都精致了许多。
  何况俗话说,千里送鹅毛,都礼轻情意重,这比鹅毛可重得多。
  还没去培训的温红还追问,“这是县长送的?”
  黄静萍点点头。
  冯一平懒得洗手,用筷子夹起一个柿饼,特有的清香中,带着独特的甜,真的是老家的味道,“这就是赵县长是县长,而王淦青只是个镇长的原因。”
  黄静萍咳了一声,哦,忘了她爹还只是个副镇长。
  “放心吧,叔叔是以前没机会,现在有了机会,没几年,就会把王淦青这样的小官僚甩开几里地去,到时,你也就是正宗的官二代。”冯一平马上补救了一句。
  “就你会说话。”黄静萍笑着挑了一根红薯干喂给他。
  “哎,注意点好不好,我还在这呢。”一起住了这几天,温红身上的那些活泼泼辣的劲,又回来了几分。
  “那我也喂你。”黄静萍拿着红薯干追着温红跑。
  冯一平笑着看着他们,拿起在台子上震动着的手机,是三舅家的固话,这可少见,没想到接起来竟是外公在那头,“一平,我问你,你是不是在和日本人做生意?”
  外公怎么关心起这个来?“是啊,我们在广交会接了一笔生意,做的好,常年都会有单子,爸妈这会正在组织食品厂生产。”
  外公却不关心这些,“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以前我跟你说的事你忘了?我年轻的时候,小日本在镇后的山上建了炮楼,镇上有多少人家遭了祸害我不清楚,就我们塆,十二户人家,就有四户绝了后。那个炮楼晚上经常朝外打枪,我的一个堂弟赶夜路的时候,被炮楼上的鬼子打断了腿,抬回家只熬了两天就死了,我们家和小日本是有血仇的。现在日子过得去吧,那你为什么偏偏要和小日本做生意?”
  这些事,冯一平是听外公说起过,不过,对冯一平他们来说,这些事太遥远,连镇后山上的日本炮楼,现在都没有一丝痕迹,他记得当初听了这事之后,感慨的是,抗日战争能打胜真不容易,日本鬼子居然连他们这样的小地方都有效占领了。
  可是,现在冯一平想一想,和他们这些通过历史、纪录片、照片、不多的遗址,以及各种抗日的影视剧来了解那苦难的一段日子不同的是,外公年轻时在日占区生活过,亲眼目睹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就在他面前,好些亲人无辜的死在日本人枪下,这样的仇恨,确实很难放下。
  扯那些大道理没用,你甭指望一个七十多岁的乡下老爷子,能有国务院委员一样的大局观。
  听得出来,外公现在很激动,“我都跟你爸妈说了,他们说这是签了合同的,不能违约,不然要赔钱,我就问你一句,你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一定要做这笔生意?你们这样做,让我将来如何去见我那个兄弟?”
  外公说话的时候,手机里不停的响起新来电的提示音,不消说,肯定是爸妈打来的呗,只不过,他们没有外公动作快。
  冯一平看了眼还在那边说笑的两个女孩子,慢慢的朝楼上走,绞尽脑汁的筹措着语言,“要是生在那个时候,我肯定也和你一样,帮游击队打日本鬼子,可是现在我们怎么办?想打也没办法打,只能换其它的方式。你听我说外公,就这种萝卜干,我们在便利店里卖,不到一块一,按他们的要求,大小做得一模一样,卖给他们就是两块四,那你说,我们是赚小鬼子的钱好,还是不赚小鬼子的钱好?”
  “反正我觉得,多赚些小日本的钱,也算是报仇的一种方式,你说是吧外公?”冯一平问。
  外公那边没说话,只听得到他在喘粗气,不一会,他“哐”一声,挂了电话。
  冯一平摸了摸额头,上面都有汗迹,这急就章的一个切入点,外公总算听进去了点。
  他看了手机上显示的那几个未接来电,回拨了一个过去,“爸,对,我刚和外公通完电话,是,说了理由,他没像开始那么生气,我看,你还是和妈一起去一趟,好好跟他说说理由,他这么大年纪,心情好比什么都好。”
  说真的,冯一平接佐藤便利那笔单子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其实,说起来,他对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近邻,也没多少好感,他个人有些观点,鬼子和棒子,有一些共性,在好多方面,主要是小的方面,他们做的比我们要好,比如说传统礼仪,他们继承和保留了好多唐风宋韵。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偏偏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们却根本没有是非观念。
  比如棒子,说这个人是他们的,那个节是他们的,恨不得说我们历史上的那些朝代,都是他们的附庸,连国家都出面,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抢注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
  鬼子就不提也罢,铁证如山,还就是特么的不承认,有时候看到新闻上那些政客的发言,就恨不得早生个几十年,真刀真枪的干上一架。
  所以对那些抵制日货的倡议,他其实也是支持的,能不用就不用。
  因此,他后来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说抵制日货真是个可笑的说法的公知,公知的理由是,就家里的各种家用电器,细究起来,就没有不用日本零件的。
  这特么是诡辩好不好!这些狗屁公知偷换概念,抵制日货,是一种态度,是尽量少用,虽然做不到百分百的抵制,但是百分之几十的抵制,就不是抵制吗?就没有效果吗?因为做不到百分百,所以就没必要做吗?
  初中的时候,他对黄静萍说,想学日语赚日本人的钱,也真是发自内心,不过,还没等他学呢,机缘巧合的,日本人就自己找了上来,你说这样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冯振昌跟儿子打了电话后,觉得冯一平说的有道理,不把这中间的缘由说通透,老岳父心里的疙瘩就散不了,和梅秋萍一商量,他们下午就赶到了梅家塆。
  在子女女婿儿媳的劝说下,梅建中最后也觉得,大家说的有道理,赚小日本的钱,总比不赚小日本的钱要好。
  所以他又跟冯一平打了电话,“一平,我想了下,你们说的也对,那就多想办法,跟他们把生意做的再大些,多赚些。”
  “好的外公,我听你的,马上就想办法。”冯一平挺高兴,叫外公转过这个弯来,真不容易。
  呵呵,真是个可爱的小老头!
  不过,欧伯阳说,佐藤便利希望有机会能到工厂参观,现在看来,到时最好还是瞒着外公的好,不然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来。


第二百六十九章 总算有了句准话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普照,在驻京办餐厅吃了正宗家乡口味的早餐,赵县长一行人精神抖擞,满怀希望的上了有佳提供的车,成不成的,就看今天这一榔头。
  亲自充当司机的曹云鹏正准备发动,门厅里冲出来一个人,“等我会。”
  赵县长摇下玻璃一看,还是柳传为,还是昨天的那副打扮,话说把他们安顿下来之后,这个副主任就说还有事,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会怎么冒出来了?
  “等一下,”他对曹云鹏说,旁边的秘书小严(上文笔误,写成了小赵)拉开车门,赵县长笑呵呵的冲追过来的柳传为说,“柳主任,有事?”
  “不好意思啊赵县长,我们市里,在首都办企业的不多,我这想顺道跟你去认认路,你不介意吧。”柳传为扶着车门说。
  “那正好,有柳主任这个地头蛇带路,我们可还真省不少事,小严,你到后排挤一挤。”
  柳传为昨天对嘉盛那边的人不疼不痒的,今天这么上心,赵县长一想就知道,昨天他肯定跟市里的人打听过,那既然打听过,肯定知道嘉盛跟方市长走的近,那他这是想干什么?帮常务副市长拉拉关系?
  想到冯一平和方市长家的关系,呵呵,这个打算,怕是水中月镜中花,不现实。
  在柳传为的指引下,商务车慢慢的往二环开,这一路上,已经看到了四家有佳的便利店。
  “要不是听你们说起,我还真不知道,这个在首都的大街小巷触目可见的便利店,老板就是我们市的人,”柳传为对赵市长说,“还不仅仅是首都一地,我们出去办事的时候,周边的几个省份,有佳的分店也一天比一天多。”
  “是,便利店是他们的主业之一,在省里的时候,听他们介绍,今年分店总数,一定会到八百家,到时他们公司分店的数量和辐射的地域,在国内同行业中,都排在第一位。”赵县长说。
  “真不简单。”柳传为夸了一句。
  “更不简单的还在后面,他们已经有了规划,要把有佳开遍全世界。”
  “有这样的雄心挺好。”柳传为听了这话,有些不以为然,开遍全球,呵呵,有那么简单?
  不过有佳的这栋小楼挺不错,比他们的驻京办地段好,重新装饰过后,外观也挺出彩,不大的停车场前面,竖着醒目的企业标示牌,很精致,还带着金属的质感,好像也比自家门前那个水泥台子外面贴大理石,上面再镶金字的做法要更现代一些。
  金翎还是比较给面子,在营运部的经理陪赵县长一行人聊天等电梯的时候,她亲自来到了大堂。
  虽然没见过本人,但是一看到金翎一出来,周围这些人的神情,加上在省城嘉盛总部的时候,看过她的照片,赵县长知道这就是自己要见的人,忙迎上去,“你好金总,来的唐突,打扰了。”
  “赵县长你好,不好意思,昨晚才回来,怠慢了各位,一平今天上午也抽不出时间,他让我向你转达歉意。”金翎领着他们走进电梯。
  “应该的,学习要紧,我们也听说了,校庆前后,他们学校事也挺多的。”赵县长笑呵呵的说。
  “金总你好,”赵县长好像忘了介绍,柳传为只好自己介绍自己,“我是市驻京办的柳传为,很高兴认识你!我们驻京办其它的能耐没有,在首都这些年,方方面面的领导也认识一些,多少有些关系,要是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哦,对了,要是哪天想吃家乡风味的饭菜,给我打个电话,一定包你满意。”
  金翎接过他的名片,淡淡的道了声谢,省驻京办她去过两次,还真是去吃家乡菜的,那的主任,和她爸挺熟。
  见自己的示好没有得到什么回应,柳传为有些不高兴,不过呢,毕竟在别人地盘,他脸上也没表露出来。
  出于礼貌,金翎大概给赵县长介绍了一下嘉盛在北方业务的开展情况,听说下半年就准备在北方建设快捷酒店,柳传为又忍不住插话,“建酒店?我们驻京办的那块地方,也准备拆了重建一家酒店,不知道金总有没有兴趣?”
  驻京办早就有这个想法,就是这些年,一直筹措不出资金来,看这嘉盛,好像还真有几分资本,不像是个缺钱的,要是自己能把这样的大事给解决了,那估计市委书记到时都会记得自己。
  赵县长听了这话有些不高兴,说好了你是来认认门的,现在却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
  “哦,省驻京办的沙叔叔也有这个想法。”金翎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她清楚的很,和驻京办一起建酒店,冯一平会百分一直百二十的反对。
  “沙主任?”柳传为愣了一下,赵县长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金总的父亲,是省计委的金主任。”
  柳传为这才知道,赵县长怎么一开始就这么好的态度,原来除了财神爷的身份,这位金总还有一个在省里身居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