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我也是带了点赌的性质,我综合分析了市场上所有的相关资讯,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可以断定,这一路狂飙的情况,在三月中旬会出现反转。”冯一平又豪不害臊的给自己脸上贴金。
  “八成的把握,其实那不能叫做赌,把握很高,换我也做,”包卓远转向他,很认真的说,像发誓一样,“一平,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情况,请你一定坚持,我也一定会按你的要求办!”
  包卓远想起几天前还起了辞职的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冯一平的坚持,不但没有让他成为笑柄,反而为他在圈子里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那我先谢谢包总的支持和理解,还是那句话,我不会过多的干预。”
  这么说起来,这一次的事情,可谓是三喜临门,首先,他赚了不少,其次,杂志终于有了起色,最后,在杂志社,他也竖立起了自己权威性。
  “对了包总,你这两天帮着我约一下你物色好的那几个人,我想在我回去之前,就把投资公司的框架定下来。”
  “没问题,我顺道帮你预约田律师。”包卓远大概也猜得到,冯一平选这样的时机赴港,可能跟股市有关,不过他连问都没问。


第二百三十章 为难
  还是包卓远的办公室,不过现在主人变成了冯一平,田律师则坐在待客用的沙发上,大多数时间,他只是一个安静的看客。
  接连面试了四位,最小的二十九岁,最大的四十八岁,冯一平没一个满意的。
  也不能这么说,那个四十八岁的他很满意,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经过岁月的锤炼,处事也稳重,不像那个二十九岁的,还很毛躁。
  这一点,对一个投资经理来说,很重要,因为关键时候他的一个决定,搞不好还真是分分钟几千万上下,冲动,毛躁,是万万要不得的。
  可惜的是,他看中了,别人一听,只有两千万美金的资金,非常客气的婉拒了,“对不起,我对我现在的工作很有感情,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和您合作!”
  冯一平一听他这样说,也有了些看法,不是因为被人嫌弃而不爽,其实,两千年的两千万美金资金,也不算少,通过杠杆一扩大,很轻松的能撬动上亿美金,还是能做一些事的,要是这还嫌少,想把把都几亿几亿的玩,说实话,冯一平还不放心呢。
  要是他真有这么优秀的能力,那绝对是香港的股神,但是,冯一平对他没有任何印象,说明他并没有和他的要求所匹配的能力。
  他站起来扭了扭脖子,看着不远处的港湾放松一下,“找个合适的人真不容易。”
  “我看了报章上有不少报道,也接触过一些实例,有些政客,一向竭尽职守,克己奉公,但在退休之前,往往会和平常不一样,要么想着捞一笔,要么想着把自己的亲眷亲信安插到得力的位置上。”田律师说起了和今天的招聘好像不相关的事。
  “职场的有些人也一样,在他的职业生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也会想着能有个让自己实现抱负的机会,这个时候,多年工作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品质,此时反倒放在一边,更多的可能是为自己考虑。”
  局外人总是看的清楚一些,田律师说的很对,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优秀的,还真不一定会跟着冯一平这个毛头小伙子的指挥棒转,而冯一平现在需要的,还是一个业务能力过硬,执行力强的人,重点还是在执行力上。
  “谢谢田律师。”冯一平真诚的向他表示感谢,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刚才也只想着要找那个最优秀的,却没想着应该要找的是合适的。
  接下来的一位,三十七岁,港大毕业以后,就进入投行工作,并派驻新加坡五年,对金融期货的运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从言谈举止看,作风也很稳健。
  “李睿远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给你下达做空原油期货的要求,你会怎么做?”
  这其实是一个综合题,大家现在都看涨原油,冯一平偏偏提出做空。
  “综合目前的情势看,短期内,做空原油有待商榷,如果你下达了这样的指令,我会完整的向你表达我的看法。”
  “但是,如果听了你的看法后,我还坚持,你会怎么做?”
  虽然觉得这位仁兄也挺合适,但他如果说提出辞职,冯一平也不会再考虑,就刚刚过去的这波行情,就是这样的情况,普遍看多,但冯一平看空,如果具体的负责人提出辞职,那不又白瞎了,关键时候还得自己亲自上。
  “我会详细的和你说明白厉害关系,但是,如果您还坚持,我会照做,并在权限范围内,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好止损工作,但事后,我会向您递交辞呈。”
  冯一平很满意。
  在金融期货市场上,如果孤注一掷,真的很容易就一步天堂,一步地狱,但是,如果头脑清醒,还是有很多工具和手段,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综合来看,这位李睿远无疑是最优秀,也最合适的。
  “谢谢李先生的光临,我们会尽快通知你结果。”
  之后又面试了三位,冯一平还是觉得李睿远合适,他把包卓远也叫过来,“田律师,包总,我想拜托你们帮着查查这位的履历和背景。”他把李睿远的资料交给他们。
  “行,没问题,只相中了这位?”包卓远笑着问,在他推荐的人选当中,李睿远的履历并不是最漂亮的。
  “对,还是觉得他合适些。”
  和李睿远的第二次见面,是在中环的陆羽茶室三楼的一个包间,黄静萍也在坐,今天冯一平穿的很休闲,李睿远还是一身职业装扮,和这旧式茶楼的格调有些不搭。
  “李先生,在签合同之前,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我想了解一下,公司的投资规模在哪个区间?”
  “基准是两千万美金,但是,依据不同的行情,可以酌情增加两至四倍。”冯一平干脆跟他透了一个实底。
  这已经比李睿远单独操作的资金要多,“那我没问题。”
  “关于方向,我还是想向你重申一次,我们主要侧重于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可能大多数时候,还是更侧重金融期货一些,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的股市,一般我们不会过多的介入。”
  “行,我没问题。”
  “你直接对我负责,我会委派一位财务总监,公司其它的人员,由你负责招募,刚开始的时候,公司还会负责一些投资业务,今年7月份,可能会赴美考察,有合适的项目和机会,我们也会投资,希望你对这方面也能有一些兼顾。”
  “是,没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面试的时候我提到的那个问题,有时候,我可能会给你下达一些你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指令,我希望到时我的意见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我一定尊重你的意见!”
  “那行,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冯一平举起茶杯。
  李睿远笑着说,“现在我是不是应该改口叫你老板?”
  “别,你还是和包总一样,叫我名字吧。”
  在香港前后呆了十多天,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既定的工作,顺带小小的更新了一下衣柜里的内容,换上了新款手机,正在筹备的投资公司老总李睿远送他们到机场,在首都这边,接机的是高兴的金翎。
  “我已经去那家店下了订,一个季度后到货。”接过黄静萍给她带的化妆品,金翎就高兴的向他们宣布了这个消息。
  至于订的什么,当然是她流了好长时间口水的法拉利,对此,冯一平只想说四个字外加一个感叹号,“败家娘们!”
  回到家里刚歇下,了解了学院的一些近况,手机就响起来,冯一平一看,是个陌生的老家号码,“你好,哪位?”他用家乡话问了一句。
  “一平,是我,你们在香港呆了这么长时间吗?”一个有点熟的男声。
  “是,刚到家。”冯一平一边说一边辨别着,这是谁啊,还对他们的行踪这么了解,不是我家,哦,黄静萍爸爸,他这么打电话打我手机上?
  “叔叔你好,”他马上热情起来,“你找静萍吗?我去叫她。”
  “不是,我就找你。”黄承中跟着说出了一件让冯一平也有些为难的事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副镇长的烦恼
  黄承中此时已经升任副镇长。
  县里的两会期间,赵县长就找时间跟县委叶书记碰了一下,把情况一说,一正一副两个书记一商量,这事就定了下来。
  还是那句话,要是一家伙把黄承中提成镇长,没这么容易,一把手县委书记那里不好过关,下面也不好安排,可是,一个资深科员,提成副科长,而且还能带来不少投资,这个安排还是挺容易,也挺划算。
  类似这样的消息,一向是走漏的很快,两会一结束,委员们还没回来,镇里上下都知道了,羡慕感慨的占多数,也有些还记得年前的那一幕,还不太纯良的存着看好戏的心思。
  是男人,就忘不了那样的羞辱,何况是他们这些已人过中年,把脸看得比命还重要的男人,“估计以后会热闹咯!”。
  事件的主角黄承中当然是最先知道的,不过,他也知道,在任命还没有正式宣布以前,更得夹起尾巴来,千万不能给人留下得志便猖狂的印象来。
  看着他以比平常更谦恭的姿态笑着跟大家打招呼,提着热水瓶去食堂,走廊下抽烟晒太阳的一个老资格的科员,水利站的老林笑着说,“有老黄,不,马上要改口叫黄镇长在镇领导班子里,镇里的那些歪风邪气怕是要少些吧?”
  围着的众人不解,“为什么?”
  “有他这尊门神在,当然诸邪辟易,那些魑魅魍魉,自然也不敢靠近。”这就是这些积年老科员的水平,骂人不带一个脏字。
  就算是反应迟钝的,这时看着那边拎着两瓶开水笑着走过来的黄承中,也都明白了,可不是吗,将来的黄副镇长,这长的,真和门神一样有辟邪作用,当下都笑的很欢畅。
  这也是啊Q精神的一种吧,许你升官,就不许我们乐一乐吗?
  不明所以的黄承中走过来的时候还停了一停,“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都笑小孙呢,他家的猫,昨天又挠了他的脸,”老林说,“走,抓紧时间用你打的水泡茶,以后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咯!”
  财政所的小吴,为人木讷,偏偏娶了个厉害的老婆,经常不是院里的葡萄架子倒了,就是家里猫脾气不好,一直是大家日常的笑料之一。
  “怎么会,老林你还跟我说这样的话,”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黄承中也不好装,“又不是好大的官,你老兄将来指不定就到哪个水电站当经理,那可比我们舒服的多。”
  邻居们已经在提前叫他镇长,遇上这样的事,这一阵黄承中的心情自然是好的,变着法子安慰了老林一句,其实他们都知道,想从一个科员,调到现在县里明面上收益和福利最好的水电站去,也不是那么容易。
  在县一二把手的关注下,一切都进行的很快。
  两会后不久,随着组织部门下来调研,找黄承中谈话,也走过场似的找其它人谈话,之后,随着一个副镇长调到县法院当调研员,黄承中提拔副镇长的事,就等于半公开了。
  冯一平他们刚到香港没两天,在镇党委会上,随着专程前来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黄承中同志被任命为主管工业的副镇长,这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这次的调整,县委和县政府都很重视,不但组织部来了副部长,县政府的秘书长也专程前来,这样的阵仗,有力的表示了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
  当大家鼓掌祝贺的时候,黄承中也感慨万千,蹉跎了二十来年,从今天起,他终于摆脱了“兵”的身份,成了一个官。
  当天晚上,送走上级的两位领导,九点多的时候,王淦青第一次破天换的提着买来的营养品,登上了手下的门。
  “镇长,有事你打个电话叫我过去就好,怎么好劳烦你过来?”
  王淦青笑呵呵的进了屋,“弟妹,没打扰你们休息吧,我找老黄商量一下工作上的事,对了,这是特意在县里买的一点东西,老年人吃了不错,是给黄老爷子。”
  黄妈妈看着黄承中,黄承中明白王淦青的意思,“镇长有心了,那我代我爸谢谢你。”
  “老黄,组织上的意思你应该也明白,把你提上来,主要就是为了加强镇里的工业经济,我也一直为这事发愁呢,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大镇,要想发展起来,还就得往工业上想办法,你参加工作以来,也一直在镇里工作,熟悉下面的情况,也有关系,所以我就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这话问的,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镇长,我这刚上来,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一块,真没什么主意,我就一句话,你安排什么,我就做什么。”他也不会主动提出来搞定冯家投资什么的,要是他这边一上任,那边投资就落地,王淦青可能高兴,县里领导绝对会有看法。
  王淦青有些小小的不爽,要是其它的副镇长,敢这样揣着明白给他装糊涂,他早就发火了,可黄承中不一样,不但自己指着他,县长也指着他呢。
  “那行,你先适应一段时间,我们也都好好想想,老黄啊,以后我们就一起搭班子,也就是一个新开始,是吧!”
  和年前打的那个电话一样,今天当着黄承中的面,王淦青依然说不出道歉的话来,还是这样隐晦的说。
  “对,我明白。”新开始,不就是说要放下过去嘛,这点意思黄承中当然听得出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夫妻夜话,黄妈妈问他,“该怎么去感谢冯家?要不你上门去一趟?”
  这是个问题,他们都明白,提这个副镇长,全靠冯家,这么大的忙,从自己的角度讲,当然的好好感谢,可是,这中间还夹着冯一平和黄静萍的事,而这两件事,又是有些互为因果的关系。
  他们和冯一平有联系,和冯振昌那边连面都没见过,电话也没通过,那这第一次见面,该怎么说好?这话真不好说。
  先感谢冯家出力,帮自己当上了副镇长,然后再说女儿的事,那感觉有些交换的意思。
  要是先提女儿的事,会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认为他们的帮忙是理所当然的呢?
  要是其它关系,那也无所谓,可这以后基本上就会成为亲家,这事还真得一定要办的妥帖。
  夫妻俩挺踌躇的。
  黄承中这件事还没想出个好主意出来,在副镇长的位子上,也没适应两天——其实也没什么好适应的,全镇就那么点工业,就接到了赵县长秘书的电话,县长召见。
  这次召见,当然是拜山头,也不是赵县长主动提的,得到任命的那一天,黄承中就给赵县长打了电话,没想到这么快就安排了下来。
  在办公室里,赵县长开门见山的给黄承中布置了任务,“你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系嘉盛集团,县里也会出人出力,和他们接洽,力争把他们的投资承接过来。”
  县长都明说,黄承中也不好再装糊涂,“县长放心,我一定尽力。”
  “你也不要有压力,县政府就是你的坚强后盾,我们都知道,在商言商,所以其它地方有什么优惠条件,县里还可以更优惠。”
  从县里回来,王淦青自然知道这次谈话的中心意思,所以马上就想让黄承中去找冯振昌,还给他出主意,“先去镇上的那两个厂看看吧。”
  这绝对是馊主意,他们帮自己当上了副镇长,现在还去等他们上门吗?
  没办法,黄承中只好找冯一平。
  冯一平听明白了黄承中为难的地方,他应该去找爸妈,不是为了投资的事,只是为了感谢,但是,这确实不太好说,要是他和黄静萍已经结婚成家,那倒好办,现在确实有些尴尬,两家大人都没见过面,而且他估计,爸妈应该也一样,主动去找黄承中,好像也有点放不下面子,所以也没有主动联系。
  “那叔叔,这样好吧,我先让我爸妈过来,然后你和阿姨来首都一趟,反正要谈投资的事,来这边找集团总裁也是个很过硬的理由。”
  有他们两个小辈在,有些话就容易说的多,况且,两边的大人,迟早总要见面。
  黄承中想,这样也好,到时不用提两个小辈的事,只表示感谢就好,而且女儿出去后,他们没有去看过一次,也应该去了解一下,他们平常是怎么过日子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例批准
  黄静萍穿着晨跑的运动服,这套衣服两三天洗一次,现在看来是把它当工作服,头上罩着一个浴帽,面上还蒙着一个口罩,全副武装的样子,推着吸尘器从楼下上来,“一楼搞好了?”
  “对,”她举着地刷对着冯一平,嘻嘻笑着,“看剑。”
  冯一平笑着拨开,“停一下,跟你说点正事,我爸妈,你爸妈,过些天都要来家里。”
  “啊!”黄静萍听了就有些慌,一把扯掉口罩,“怎么回事?”
  “没什么,就是看看我们。”
  “怎么会呢?我爸妈都没给我打电话。”
  “黄镇长刚给我打电话,我向他发出了邀请,他也答应了。”
  “什么黄镇长,你这叫的什么啊?”爸爸升官,黄静萍当然也高兴,不过在冯一平面前又有些不好意思,“真的没事?”
  “真没事,就当他们过来玩一趟就好,你继续打扫吧,彻底一点,厨房和卫生间留给我明天打扫,我先处理下文件。”
  冯一平进了书房,却没有马上批文件,他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淡蓝的天,按理爸妈要来,他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心里总是有些惆怅。
  他很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应该的,但同时他也明白,自己这样做,就算没有把张彦越推越远,也是在他们中间制造障碍。
  有点兴奋的黄静萍正在给二楼阳台除尘,本来想跟冯一平说点什么,看着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的样子,也若有所思,当下动作更加轻柔起来。
  一下子缺课十几天,冯一平这一次也算是创了纪录,第二天返校的时候,他低调的很,不过,在他拜托的那些同学的掩护下,他只有一次点名没有混过去,当然,可能也没有被记录在案,学校的校风,真的很自由。
  不过他也不敢怠慢,上完一节经济学原理,在同学中间走了一圈,就抱着一大摞笔记出来,还有一些,是现在赶工,还能按时交上去的作业,总之,接下来的半个月,不会太轻松。
  车斗里也塞满了,书包里也塞得满满当当的,冯一平正想着去停车场一趟,把这些先放好,辅导员小金老师骚包的穿着米色风衣从几步外的地方走过,好死不死的看到了他,冯一平想躲都来不及,这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
  “金老师好,你今天的这一身打扮太帅了!”见避不过,冯一平大大方方的主动上前打招呼。
  和大多数辅导员一样,金老师也是毕业后留校的师兄,家里条件不错,平时打扮的比他们这些学生时髦的多。
  “哟,任务很重啊,这么多笔记,看来你这缺课也不是一两天。”
  二楼的走廊里,高珩得意的看着下面这一幕。
  “我哪敢啊金老师,我这是发扬风格,帮大家把这些东西带回宿舍。”
  “走,去我办公室。”金老师不容分辩的对他说。
  “导员,有事?”这一返校就被辅导员逮住,没这么巧吧,难道有人打小报告?
  他朝楼上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高珩缩进去,你妹的,肯定是你小子!
  “放心吧,虽然有同学跟我举报你缺课的事,不过,今天找你不是为这事。”
  冯一平肩并肩的和金老师一起走,“对不起金老师,前两天有点急事,来不及跟您老人家打招呼,出去了几天,不过你放心,课我是一节都不会落下的。”
  金老师也懒得深究他缺课是几天还是十几天,“学不学,该怎么学,对于你来说,这些工作不用我做,你自己明白,我就说一点,时间要协调好,你现在花时间多学多一点,以后处理工作的时候,就会少花好多时间,你说对吧!”
  敢说不对吗?“导员您教诲的是!我一定听您的话,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我的时间,敢问您找我,有什么指示?”
  金老师却不回答他的问题,看着他背着的那个塞得变了形的包,有些惋惜的咂了咂嘴,“这是正品吧,你还真舍得!”
  “哦,这是我姐送的,再说,东西不就是拿来用的吗?”难道还供着啊!
  “你知道吗?你的第三期杂志,让不少老师都跌破了眼镜。”金老师又换了一个话题。
  “是,我想得到。”
  他送的时候也看得出来,第三期杂志,是老师们最不以为然的,主要是封面上那肯定的、标题党风格的那几个字,在全世界都在热议着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包括一些大学,也都争先恐后的在类似的项目里砸钱的时候,这样的话,当然不受那些治学严谨的老师们喜欢。
  可是,也正是这样,原来有多么不以为然,十三号后,就会有多么重视,所以一些原本把他送过去的杂志随手一丢的老师,后来也都把那期杂志翻出来看。
  可以说,冯一平完美的实现了他的目标。
  “你那个杂志社里,能人不少啊!”
  “我是很认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去做这件事,也高薪请了不少优质的人才,还和不少专家建立合了作关系。”这个时候,说起自己的那家小杂志社,冯一平可不能谦虚。
  “学院决定了,你的杂志,学院图书馆会订上一些,还有不少老师,自己也会订,所以,以后你也不用再辛苦的挨个送,怎么样,高兴吧!”
  刚到办公室,金老师就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高兴,也很荣幸!”十几块钱的杂志,就是图书馆和各个老师,一起订上两百本,也才三千块钱,不管是对学院还是老师,那都不是事,“可是,其它的学院就没有我们学院这么有眼光吗?”
  其它学院,包括学校主办公楼,他都厚着脸皮送了不少,到现在却只有自己的学院捧场,他当然有些不满足。
  “那就得看你自己,今天找你来,主要是你申请众筹社的事,陈老师工作忙,把大部分的事情交给了我,我和他一起,找了相关的各个部门,也刚刚得到通知,你的这个申请,被特批了,院里和系里,原则上也同意你这个一年级的学生担任会长,当然,你还是要参加社团部的上岗培训。”
  “真的?”这又是让冯一平高兴的一件事,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申请,不在条框范围内,原打算就是个通告或者说是报备一下的意思,没想到,居然给特批了。
  看来,规矩这东西,定下来就是为了打破的,主要得看对象是谁。
  那这么说来,自己这个一年级的新生,在学校里终于也有了点份量!怪不得有人举报他缺课,金老师都不放在心上呢。
  “主要是你这个发起人有说服力,学校也愿意做一些这样的尝试。”金老师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说起来,这个申请之所以能通过,冯一平个人经历,也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他的那本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杂志。
  “不过,众筹这个名称,还是不够大气和全面,要不干脆改成创业社?另外,学校和院里的意思是,你们目前,就不要再扩大会员的招收规模,就现在的这几十个人也够,既然大家正在筹备一些项目,那就把前期工作做的再扎实一些,要做就做好,那这样,等到下半年开学后,再招收新成员,也更有说服力,你说是不是?”
  看来学校还是有些顾虑,不管是这个计划要实干的协会,还是他这个一年级新生就成为会长,不过正好,这和冯一平的打算不谋而合。
  “我明白,就是多做少说,做好了再宣传,现在就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对吧!”冯一平总结了金老师说的那么一大通的中心意思。
  “对!”
  “没问题,谢谢导员!”
  “还有一点,缺课还是要注意,确实有事,也一定要找我请假。”
  “是,那刚好金老师,下月中旬,我还要请一个星期的假,我必须得去参加广交会。”冯一平是谁,打蛇随棍上什么的,他最在行。
  拿着金老师老大不情愿批好的假条,冯一平走出办公室,又碰到高珩这个碍眼的家伙,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等在那的。
  “一平,和辅导员说什么呢,这么长时间?”
  冯一平不稀得理他的那些小心思,把批好的请假条拿出来晃了一晃,“没什么,提前请一个星期的假而已。”
  怎么会又是这样?高珩很失落,他准备好了不少话,就等着冯一平出来的时候,先假模假式的安慰一下,再摆架子教育几句的,谁知道,现在通通都派不上用场。
  冯一平不用回头也知道,高珩脸上,现在一定很精彩,不过他也懒得看,看来,还是得想个法子,好好教育高珩一下,不然以后免不了还会有这样的小麻烦,事是不大,关键是烦人。
  而且这一次,一定要让他记忆深刻,因为去年的事,他这么快就忘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贱,你不那啥他老娘吧,他还就不承认你是他老子。
  冯一平也没高兴多久,刚走到停车场,就接到了金翎的电话,“一平,你在哪?尽快来公司一趟,我们又遇上了麻烦事。”


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下限的对手
  金翎虽然说又遇上了麻烦,但其实在这之前,她还从来没有跟冯一平说过遇上过什么麻烦事,所以他一听,就有些着急,顾不得再琢磨怎么收拾下高珩,急匆匆的往公司赶。
  公司里正在开会,很热闹,听起来,周新宇和高志毅也都在电话那头,奇怪的是,大家说起来,好像都带着点义愤填膺的意思。
  “怎么了?”冯一平对着主位的金翎问。
  两边都静了静,方颍芝走过来接过冯一平进了会议室才来得及脱掉的外套。
  金翎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刚发现,佳美那边又换了总经理,从开年到现在,已经从我们公司挖过去六个店长,还有一个地区经理,挖过去的这些人,正在培训佳美的员工。佳美这些天,动作也很多,好多方面都在向我们看齐,最不能接受的是,他们有几家店的形象也在向我们靠拢,从主色调到标志,几乎都和我们一样,不认真看,还真分辨不出来。”
  “就这事?”冯一平听了,扶着椅背,都不想坐下去。
  电话里说得那么严重,但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吧!哪个在行业里靠前的公司,没有被人挖过墙角,没有被人模仿过?这样的情况虽然不能说是习以为常,但也是司空见惯的吧,按理这事金翎不应该这么兴师动众啊?
  他想了一下,也明白了。
  也难怪刚才看着金翎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虽然半路撂了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