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妈妈恨不得当时就去镇长家里找他老婆理论,然而,那样也解决不了问题,没准还会让更多人知道爸爸受辱这事,所以她把盛怒妈妈拦了下来。
  因此,今年这个年,其实家里气氛并不好,爸爸虽然一直表现的很高兴,但她看得出来其中的勉强,这时黄静萍很想和冯一平提下这事,但是大过年的,就不要让他也不高兴了吧。
  “我想把你说的事,和我爸爸提一提,你说行吗?”
  冯一平想了想,自己的计划应该不会有问题,提前让黄承中知道也好,免得事成了再告诉他,他说不定还会不乐意,“那也行,只不过这事没那么快,不可能今天安排,明天就能成功,要让叔叔有个心理准备。”
  “我知道,我就是想让爸爸高兴些。”
  “怎么了?叔叔遇上什么事了吗?”
  “没有,只是想让他更高兴些,对你印象更好些。”黄静萍连忙岔开话题。
  “对我印象还不好吗?要到哪里才能找到我这样的人哦!”冯一平开启了自夸模式。
  “恩恩,你最好了,打着灯笼也难找。”和冯一平说话,总能让黄静萍高兴起来。
  “呵呵,我就知道你在这里,”刚挂了电话,冯宏兵就走了上来,“今年这个年舒服,今天还有太阳晒,”他也在柴禾堆上找了舒服的姿势靠着。
  “今年省里的大会我们没有参加,明年再开,不会忘了我们吧?”
  “主要是从镇上去省里太麻烦,连直达车也没有,听说你交了个成都的女朋友,现在进展怎么样?”冯一平今天其实不太想谈工作。
  “哎,就那样呗,本来她想让我去她家过年,我爸妈不同意。”
  “哦,都到这一步啦,那恭喜你咯!”
  “一平,我觉得我们橱柜销售的定位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们主要是针对三四线城市,大家购买的都在几千块这样的档次,要是一线城市,以及那些高消费地区,估计购买价格在一万以上橱柜的消费者多,那样的卖一套,不管是销售额还是利润,都顶我们现在辛辛苦苦的卖好几套。另外,我们基本也没有广告投入,这对提高我们品牌的知名度很不利,我看,这方面,该投的还是要投吧。我跑了这几个月的市场,比较过同类产品,我们的橱柜,质量是很不错,只不过品牌没有知名度,这一点很影响我们的成交率。”
  这番话,冯宏兵看来也早有准备,说的很顺畅,他这时的神情也和昨天的成成不多。
  他说的这些问题,其实公司有完整的规划,只不过橱柜厂也才刚投产,好多计划还来不及展开。
  而且,冯一平深知渠道下沉的重要性,后来,包括哪些国际知名品牌,在一线城市拼杀得一片鸡毛以后,也都纷纷加强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力度,刚起步的嘉盛这样安排,也很合理。
  不过,冯一平也不想和冯宏兵讨论这些战略问题,他作为一个基层的销售人员,目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而不是替总经理操心。
  当然,这话不好直说,而且他也明白冯宏兵的意思,就是借此想冯一平他表明,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
  “公司每个月不是都有合理化建议征集吗?你可以把你的这些想法都交上去,要是采纳了,奖励还不少呢。”
  “这不是今天想到了吗,就跟你说一说,我也不在乎奖励什么的,只要公司好就好。”冯宏兵说。
  “你也知道,这些具体的事,我不大清楚,平时也都是不管的,不过我觉得你说的挺有道理,可以先跟主管反应,只要合理,我想他们会采纳你的意见呢,走,我们去打牌吧!”冯一平拉着有些意犹未尽的冯宏兵往家里走。
  战略方面的布局和规划,他不需要人提点,他现在需要的是执行力强,能够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
  而且,公司提拔员工的标准也很明确,一切都以业绩说话,一个理智的经营者,不可能只因为一个员工说对了几句话,就大胆提拔他。


第二百零二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王昌宁和肖志杰打着拍子,跟着CD机唱着这首老歌,变化不小的梁家河中学这时从窗外掠过,倒也有些应景。
  他们也想听新歌,可是龙年的春晚,挺叫人失望的,整体水平相当一般,歌也都是些老歌,冯一平之所以看,主要也就是等新年钟声敲响,好在那一刻抓紧给人发短信。
  好消息是,自从和黄静萍见面之后,不接冯一平的电话,也不回他短信的张彦终于给他回了短信。
  “冯师傅,开快点,一定要在中午前赶到。”王昌宁拍了拍他肩膀,笑着说。
  “擎好吧您了!凭我十几年的驾驶经验,一定妥妥的在午饭前把你们送到。”
  “行,肖秘书,一会记得多给他些辛苦费。”王昌宁这是扮老板扮上了瘾。
  今天是大年初三,冯一平一早去王昌宁家拜年,然后拉上他一起去肖志杰家,现在呢,则是拉他们去自己家。
  按老规矩,拜年都是要在上午,肖建平硬拉着他们吃了餐饭,耽误了点时间,王昌宁这一上车就开始催。
  十一点多,他们赶到了冯家冲,一下车,他们俩就看到了山上的那几排房子,“半年多不见,你们塆变化还真不小。”
  这一路上,他们已经看到了那两家建好的加工厂,再加上这十几栋小楼,对一个之前还一穷二白的山沟沟里的小村来说,真算不小的变化。
  “没什么,你们家今年不也都在计划盖新房子吗?”
  “估计建不成,面馆离不开人,家里没人主持。”
  “那等等也好,总会有时间的。”
  03年的时候,两个大人总能抽回来一个,而且到时钢筋水泥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也会下跌,算起来挺划算。
  塆里今天还是很热闹,拜年的人很多,半路上,冯一平他们碰到几拨带着客人往家里走的人,他们见到冯一平身后的两个,立马也要往家里拉,趁冯一平推辞的工夫,肖志杰一拍王昌宁的肩膀,迈开大步,从山岗上朝冯一平家跑。
  呵呵,这两个家伙倒是见机的快。
  家里很热闹,冯振昌正把门口的鞭炮屑朝旁边扫,“快洗手准备吃饭,不然一会又有人来拉。”
  “好。”这几天就是这样,别人叫你去吃饭,是看得起你,总是推辞不去,也不好。
  家里还有两个他想不到的人也在,他一进门,林慧就和她老公汪成林站了起来,“一平回来啦!”
  “快坐,你们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
  “听我妈说你们今天回来,我们吃过早饭就赶上来了。”林慧说。
  靠里还坐着一个人,应该不到四十,笑眯眯的对冯一平说,“一平,你可能不记得我了吧!”
  冯一平看了一会,还真不记得。
  “这是你立富表叔。”梅秋萍说,哦,原来是妈妈的表弟。
  “表叔好!”不过,说实话,冯一平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
  “你不记得吗?小时候我们到外婆家,表叔还带我们去镇上玩过几次,给我们买吃买玩的。”冯玉萱补充说。
  “哦,记起来了。”哪里记得起来,估计是他还不怎么记事的时候的事吧!
  “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你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这个没什么印象的表叔感慨了一句。
  “这一晃十几年过去,表叔你还是一点没变。”冯一平接了一句。
  “哈哈,振昌哥,你们真会教孩子,我家的那个混小子,比一平只小几岁,现在见到人都不怎么打招呼。”他说话有一套,不夸冯一平,反而夸起冯振昌他们育儿有方来,两方都夸到了。
  “小孩子都一样,有些事长大了自然会懂会做,现在也不用着急。”冯振昌说,“一平,”他指着另外一个中年人说,“这是你援朝姨父,二舅那边的。”
  “姨父好!”这又是哪冒出来的。
  “就是二舅过继那边的。”冯玉萱在他身后小声说了一句。
  哦,冯一平想了起来,二舅其实过继给了外公的一个远房堂兄,那家只有两个女儿,但是二舅过继过去没几年,外公的那个堂兄就过世了。
  那边有一个姐姐嫁到了县城,应该就是这个叫援朝的,二舅之前能在县里接些活,把自己一家子都接到县城,其实也是他们的帮忙。
  说起来,那个姨冯一平也接触过一次,后来上中专的时候,有一次才到月中,他和王昌宁的生活费都断了顿,家里又没钱,只托人带话说可以找这个亲戚,他们俩只好抹黑找去她家。
  在新建的家属楼里,没见到姨父,姨妈给他们俩下了一锅面,就在厨房吃的,最后出门的时候,给了他们一人二十块钱。
  冯一平是真的不想要,这其实也是个脸面的问题,他们是小孩子无所谓脸面,可他们父母呢?原来在这姨父姨妈心里,他们两家父母的脸面,都只值二十块钱。
  多年后,对这一段,王昌宁还记忆犹新。
  当他们都算有所小成之后,这个姨妈一家,还是在县城里,只不过那时的铸造厂,早已不再红火,原来时髦洋气的小楼,也成了昨日黄花,有一次王昌宁特意开车到那边楼下,想去炫耀一下,被厚道的冯一平给拦了下来。
  和眼前的人对上了号,冯一平脸上的笑就勉强了几分,这样的人屈尊来访,想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平真是了不起,不说其它的,你可是我们县第一个省状元。”章援朝笑着说。
  “侥幸,我听说表弟成绩也很好。”他记得那天晚上,有个男孩子,从房间里瞄了他们一眼,然后就关上了门,看起来,也比他们小不了几岁。
  “他啊,也就一般,今年高考,肯定是比不上你的,不过一本应该没问题吧!”
  “那成绩已经非常好了。”敢在高考前说这样话的,想来肯定有些依仗。
  冯振昌接着给他介绍下一个,这个和外公家有关,就是梅家塆冯一平也叫外公的那个老人家,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冯一平还在他寿宴上喝醉过,今天来的这个,是他的大女婿,在另一个镇上税务所工作。
  最后一个,是大伯母娘家那边的一个侄儿,听说今天也是备了厚礼来的。
  这顿饭吃的很热闹,但不太有滋味,冯一平他们没有喝酒,草草的吃了点饭,就跑到后面山岗上晒太阳,这些人就算有事,现在也是找冯振昌商量,冯一平不用操那个心。
  家里是真不敢呆,就那么一会,三个叔叔家都来叫,冯宏兵家和冯家升家也在等着,一定要他们去喝几杯。
  听着下面家里热闹的劝酒声,肖志杰笑着小声说,“这就是富在深山有远亲吧。”
  “唉,这也正常,我家今年也一样,好多往日没什么来往的,今年都带着礼物来了。”王昌宁说。
  他们两家,今年也都是开车回家的,一家也买了一辆面包车,在好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车这玩意,都是实力的体现。


第二百零三章 打乱的计划
  看着底下自己家土砖黑瓦的房子,风吹雨淋之后,有些砖面已经剥落了一层下来,原木的窗框,有些已经发黑,连窗玻璃,也不是一个颜色。
  这样的房子,就是在乡下,也非常一般,而现在屋里坐的这些人,有些,比如章援朝和那个在税务所上班的远方姑父,估计会一边腹诽这他家这糟糕的硬件,一边还得赔笑脸奉承,那滋味,想来应该不好受吧。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样东西,钱!
  “一平,你们怎么吃的这么快?”林慧在底下喊,她和汪成林两个牵着手从家里出来,原因估计也一样,不想应酬。
  到岗上的这条路,最后的一段,有些坡度,肖志杰伸手去拉了她一把——他就喜欢做这些事。
  “我们啊,算上这一餐,今天已经吃了三餐,哪还吃得下。”
  “你们这太热情了,”汪成林笑着说,“我算了一下,要是一天吃三餐,就早上到现在,那些叫我们去吃饭的,至少得吃上四天才完。”
  “呵呵,乡下嘛,都这样。”王昌宁说。
  “不,我觉得这挺好的,城里过年,一年比一年没意思。”
  “一平,谢谢你啊!”林慧说。
  “谢我什么?”其实,冯一平大概猜得到是什么事。
  “我们回市里后查了,确实,你担心的很有道理,在市里做这个生意,真不太乐观,幸亏你点醒了我们,我们今天来,就是专程道谢的。”这话是汪成林说的。
  “真的吗?那我也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而已。”
  “那你说的家具店的那个事,我们还可以做吗?”林慧说。
  “当然可以,小舅他们一家就在梅家湾,你这几天要是有空,可以直接去找他,这事可以多问问我小舅妈。”
  “好啊,那我们明天就去,还有,以后生意上的事,你可得帮着我们点,这一次,要不是你,我们的一些积蓄可能就都打了水漂,连响都听不到一声。”
  在工商局拿到相关的数据后,原本还觉得冯一平说那些话都是推脱的汪成林,当时大呼侥幸,说还好去找了冯一平。
  “经验也是慢慢积累的,我也和你们一样,不过,要真是有事,这两位也不错,他们就在省城,今年也会到公司去帮忙,有事也可以和他们商量,两人计短,三人计长嘛。”冯一平指着肖志杰和王昌宁说。
  参加了那一次会议之后,他们两个对冯一平提出的有空就去公司实习的安排,相当欢迎。
  “好主意可能没有,不过,遇事可以帮着参谋一二。”肖志杰说。
  “哪里,你们都太谦虚!”事实证明冯一平当时说的那些话都直中要害之后,汪成林现在对他的两个同学也不敢小觑。
  事还没完,他们下去的时候,邻居冯家升领着两个外甥女和一个外甥来家里,这是一对姐妹花,家贫但貌美,肖志杰看的有点傻眼。
  这两个姑娘,冯一平当然是有印象的,以前每年暑假的时候,她们都会带着弟弟来富裕的舅舅家玩,不过,她们和冯宏兵玩的不错,很少和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的冯一平打交道。
  记忆里,其中的老二,后来正好嫁给了冯宏兵。
  “三叔,这是我姐家的两个女儿,她家的情况你们也清楚,家底本来就薄,为了生这个外甥,又罚了不少款,我们能力一般,越格也帮不上忙,现在我这个外甥正上初中,成绩还不错,将来要花钱的地方多,真是想起来就愁。她们姊妹两个,去年在南边的服装厂打工,辛苦一年,结果也没赚到几个钱,今天来,就是厚着脸皮来找你帮个忙,看能不能在省城帮忙找个事做。”
  “你这话说的,我们两家在一起住了这么多年,你以前也没少帮我们,说这些话太见外,只要是你开口,当然没问题,就怕这两个姑娘瞧不上我们安排的工作。”冯振昌说。
  “不会的,三爷爷,”大姐嘴甜,“就我们这个条件,您能帮忙安排个工作就不错,您放心,我们能吃苦,什么都能做。”
  “不会,工作不会比你们在工厂辛苦,工资收入也不会低,这点你们放心,一平,你看呢?”
  冯家升和他们家的关系,不太远,也不太近,但是原来在手紧的时候,也帮了些忙,虽然金额不大,但也都是心意。
  而且冯家升老婆,比冯宏兵妈妈性格要好些,自家日子好过,也不会人前人后的说什么,以前梅秋萍有时还会跟冯宏兵妈妈争几句,和冯家升老婆却没有,说起来是个很合格的邻居。
  这是冯家升第一次求他们,又是大正月的,冯振昌肯定不会拒绝,再说,两个姑娘而已,随便哪里都能安排得下,不过,省里的那些公司,他能做主的,实际上只有面馆,但是面馆现在不缺人,他就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冯一平,儿子长大了干什么的,就是帮老子分担和分忧的嘛。
  “家升哥都开口了,哪会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去便利店,也可以去酒店,工资收入都差不多,工作环境也都很好,不过,你们还是要参加职前培训,也都有实习期。”
  “当然,培训也是为我们好。”
  “姐,我们去酒店吧。”两姊妹中的老二马上说。
  “你们要是定下来,初七的下午一点前,到县汽车站那,上我们定好的大巴车,我会带你们去人事部。”
  姐姐和小舅他们,初六就要赶到省城,接待那些司机和跟车的,又只有冯一平。
  “当然定下来,他们初七肯定准时到,”冯家升帮她们答应下来,“一平,和你的这两个同学,还有玉萱,晚上一定要来我家吃饭,我亲自下厨。”
  肖志杰碰了王昌宁一下,点了一下头,“我那话说对了吧!”
  确实是这样,冯一平估计,接下来肯定还会有其它各种亲戚登门。
  不过呢,爸爸和妈妈,其实也挺享受这样的滋味,但是,他们也清醒的很,不会因为几句奉承话就人都轻飘飘的,什么事都答应下来,今天的这事,估计是他们这几天答应的最爽快的。
  谁知接下来,天气突变,当天晚上,就下起雪来。
  这雪还不小,早上起来的时候,地上已经积了四五公分,这雪一下,他们这山里路就不好走,不像前两天,大清早就一拨接一拨的有人上门拜年。
  不过,本来计划好是今天送肖志杰他们回家,然后去黄静萍家的,现在看来不行,只能等明天。
  通了电话,黄静萍那边有些小失落,年前就通知了,今天有不少亲戚都等着呢,就为了看冯一平,不过碰上这样的事,也没办法。
  “也没事,要是明天还在下,那就初六到镇上的家里,不用到我老家来,你的安全第一!”黄静萍说。
  那感情好,去她老家,接受那么多亲戚的检阅,虽然应付得来,但总不是件轻松的事。
  最郁闷的要数肖志杰,他爸妈也是初六动身,他原计划今天去找张秋玲,找个地方腻歪两天,现在看,最多只有明天半天的时间。
  看着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唉声叹气的,不时还到窗户那看看雪究竟有没有停,冯一平和王昌宁看了好笑,“你就跟你爸妈说,也初七的和我们一起走不就行了?”
  “对啊,那这样一来,又有一两天的时间。”肖志杰高兴的一拍手,马上跟家里打电话。
  这家伙!


第二百零四章 上门
  “好好表现。”在梁家河中学附近下车的肖志杰拍了拍冯一平的肩膀,然后乐悠悠的去等张秋玲。
  这家伙现在兴奋到什么地步呢?像个小孩子一样的,用脚去踹行道树,让上面那些积雪洒下来。
  “加油!”在梅家湾前面把王昌宁放下去的时候,他也拍着肩膀来了这么一句。
  “行了,我这就走,此地不能久留。”
  从这就能看到前面那户人家,一个他也叫舅舅的,这会在门口送客,正朝这边看过来。
  至于为什么不把王昌宁送回家?因为到了他家,至少得吃餐饭再走,今天真没时间。
  不过,这两位的表现,都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去女朋友父母家,真不是件轻松的事,他们这架势,就好像是送冯一平去一次重要的考试一样。
  其实呢,也可以算是长考试啦!
  冯一平倒看得开,这一次的拜访,其实是非正式的,还没有到两个家的层面上,要是初二的去她家,那就是很正式的一次,因为正月初二,都是约定俗成的女婿去丈人家的日子。
  这场雪停的早了些,昨天中午就停了,要是再下个一天半天,那到时直接去她家镇上的那个家就好,去她老家,其它的不说,被大家当珍稀动物一样围观总是少不了的。
  黄静萍家所在的黄家铺,冯一平是第一次去,其实离得也并不远,从乡里沿省道往上走不久,路叉成了两条,往左,就是去冯一平他们村的路,继续往前,黄静萍说再朝上走个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黄家铺,再朝前走个多小时,就到了邻省。
  路两旁零星有一些人家,有不少也还是瓦房,冯一平观察了一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是有一片竹林的地方,附近都会有人家,有可能只有一个独户,多一点也就两三户人家。
  屋檐下都滴滴答答的有水在流,屋顶上雪化的快的那一边,下面肯定是厨房,烟囱周围的那一块,雪已化净,露出下面青黑色的瓦,其上有白气蒸腾,似烟似雾,在这个时候,看着挺温暖的。
  这一路,冯一平的手机就没停过,黄静萍隔几分钟就打一个电话,急切的很,好在路上车少,冯一平可以随时停车接电话。
  终于,他远远的看到了停在路边的车,旁边的黄静萍穿着红色的大衣,披散着长发,在旁边山上积雪的映衬下,黑的更黑,红的更红,就是脸看不大清楚。
  确定了是冯一平的车,她正跳跃着朝这边挥手。
  在前面不远处,山与水的交汇的地方,省道边有一排规则的房子,旁边的小山上,高高低低的房屋,像积木一样洒落的四处都是,那就是黄家铺了。
  黄静萍笑嘻嘻的跑过来挽着冯一平的手,“我还怕你走过了,我怎么觉得就几天不见,你好像变胖了?”
  “还是妈妈做的饭好吃啊!”冯一平笑着说。
  “恩,那我有机会,一定要跟阿姨好好学学。我先跟你说啊,今天也有不少人等着,不过你放心,没人会为难你的。”
  “那我今天就靠你罩着。”
  “没问题,跟着我走。”
  跟着黄静萍,把车开到村口池塘边的打谷场上停好,从后备箱里拎着带的礼物,这时旁边一户人家的们打开了,一个小子从里面窜出来,看到冯一平,又不敢往前凑,就在那喊,“萍姐。”
  “小五啊,帮我把车看着啊,不要让人刮了,中午来我家吃饭。”
  屋里面走出一个中年妇女,笑嘻嘻看着冯一平问,“静萍,这就是你男朋友?”
  “七婶,这是冯一平,一会来家坐啊!”
  冯一平就这样跟着黄静萍,笑着和那些一点都不熟的人一路打着招呼朝上走,他发现,一向唯他马首是瞻的黄静萍,在自己老家,挥洒自如的很,就是有些嗑着瓜子的小媳妇拿他们开玩笑,她也能轻松应对,有点如鱼得水的意思。
  “四奶奶,晚上来家里吃饭啊!”她回头对旁边一个出门看冯一平的老人家说了,指着上面的房子说,“那就是我家。”
  冯一平笑着点点头,这一路,他又把以前的那一套拿了出来,跟人说话打招呼的时候,还略带一丝腼腆,不太熟的地方,他都是用这副面孔。
  他装这个现在很有心得,很到位,不熟的人一看,铁定以为这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家伙,绝对不知道他内里就是一个经年的老狐狸。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乡镇的公务员们都喜欢的那种半长黑呢子大衣的黄承中,这时站在门口,满脸带笑的看着这边。
  “过年好叔叔!”冯一平问候了一句。
  “快进来,”黄承中说着话,用手里的烟点着了挂在门前晾衣杆上的鞭炮,黄沁萍双手捂着耳朵从里面跑出来,只看了一眼又朝屋里跑,“妈妈,姐姐他们回来啦!”
  “家里都还挺好的吧!”黄承中很正式的跟冯一平握了手。
  “他们挺好的,几年不见,叔叔还是这么精神。”
  “不行啊,一年年的老咯!”
  这时,黄沁萍拉着一个打理得整整齐齐的中年妇女走到门口,“妈,这是一平。”黄静萍介绍说。
  不用她介绍冯一平也知道,这位肯定是她妈没跑,她们两姊妹,眉眼间,都看得到她妈妈的影子。
  “阿姨好!”冯一平规规矩矩的跟她打了招呼。
  黄妈妈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冯一平,上下瞅了一遍,恩,确实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
  “也不要在门口站着,快进屋吧!”
  “对对,进屋,”黄承中接过冯一平手上的东西,“这一次不说,以后空手来就好。”
  “是啊,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黄妈妈也说。
  “就是一点心意,给你们的,还有给静萍爷爷的。”冯一平心说,这次之后,就更不可能空手来。
  厨房里温暖如春,和自家一样,火塘里烧着松木,有一股清香散发出来。
  坐下的第一件事不是喝茶,黄妈妈给他端来一碗甜酒煮鸡蛋,里面还加了姜红糖,这其实也是女婿的待遇了,这玩意,一般就是给女婿准备的。
  “谢谢阿姨。”冯一平站起来双手接过碗。
  “别客气,坐着就好,喝一碗暖暖身子,这化雪的天,冷的厉害。”
  可不是吗?冯一平他们这有一句老话,下雪不能化雪冷,具体原因,可能好多人并不清楚,因为他们没学过物理,但这是乡下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碗里有三个蛋,这其实也是个讲究,在现在这个场合,二这个数字又不好,原因好像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纯爷们身上,都有两个那啥。
  当然了,具体原因可能不是这个,冯一平好像小时候吧,听一个刚从丈母娘家上门回来的堂兄那,听说过一嘴。
  黄沁萍也拿着一个碗很秀气的喝着,不过,从她眼睛里,就看得出这肯定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乖乖女。
  “我该叫你什么呢?”她笑着问。
  “叫什么?当然叫哥。”黄静萍没给妹妹发挥的机会。
  有些甜,有些腻,不过冯一平吃的无比欢快,这会,可不好有一丝的迟疑,黄妈妈在那边笑着看着呢。
  黄静萍碰了他一下,“吃不完也没事。”
  “不,阿姨煮的好吃着呢!”
  黄静萍就忍不住想笑,好吃是好吃,不过,她看得出冯一平现在是往嘴里塞。
  “你这怕是有一米八了吧。”黄妈妈问。
  “脱鞋量一米八一。”黄静萍帮他答了。
  “定做的那被子是不是还会有些短?”
  “没事,那被套是两米三的,晚上脚那头再搭一条毛毯就好。”黄静萍说。
  知道冯一平要到家里来,她回家之后,和妈妈一起,到镇上定做了被套和被子。
  这是今天不让我回去吗?
  “一平啊,暖和点了吗?要暖和点了,我们就走吧,静萍她爷爷还在家里等着!”黄承中说。
  得,重头戏来了。


第二百零五章 珍稀动物冯一平
  “好的。”冯一平起身准备走。
  哪知没有这么简单,黄承中和黄静萍到里屋提着一个个已经装好的袋子走了出来。
  “把你准备的那些也带上吧。”
  “哦。”冯一平去自己带来的那些东西里,拿上了给她爷爷准备的那份。
  “这里面都有什么啊?”黄承中走在前面,冯一平拉着黄静萍问。
  “喏,你看。”她打开一个袋子。
  冯一平一看,好家伙,这可不是一般拜年带的礼物,里面有一块猪肉,约莫两斤,有一筒饼子,还有一条烟。
  “都是我爸爸准备的。”
  “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