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排行榜的第四和第五位。

值得一提的是,“白夜追凶”上映首周,两个月前上映的“冰河世纪”依旧取得了六十万的票房成绩,挂在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十九位。

接下来一周,除了“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和“蜘蛛侠”,“白夜追凶”又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冲击,本·阿弗莱克、摩根·弗里曼主演的商业大片“恐惧的总和(又译作:惊天核网)”强势出击。

果然,“白夜追凶”口碑上的劣势在第二周带来了近百分之三十的跌幅,仅仅取得了两千九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两周累积票房来到了七千四百万。

“恐惧的总和”拿下本周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冠军,“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在粉丝的强力支持下,上映三周依旧守住了亚军位置。“白夜追凶”仅仅落后八十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拿到了一个宝贵的季军。而“蜘蛛侠”成绩依旧强势,坚强的拿下了第四。“小马精灵”位列第五。

显然,“白夜追凶”还是差了一口气,未能在票房排行榜上有进一步的作为,这也和媒体观众对电影的评价相符,这让华纳兄弟和整个剧组都十分遗憾。

不久之前,埃文·贝尔和蓝天工作室联手,“冰河世纪”大战“刀锋战士2”,并且力挽狂澜,成功在票房上力压吸血鬼战士,那场票房大战绝对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这一次,大家也期待“白夜追凶”能够展现出如此气魄,面对接二连三的票房大片,搏杀出一条血路。

事实也是如此,虽然在前后三部大片的夹击之下,“白夜追凶”在克里斯托弗·诺兰、埃文·贝尔、罗宾·威廉姆斯三个人联手号召之下,依旧顽强斗争,一周亚军,一周季军,并且连续两周力压“蜘蛛侠”,成绩实属不易,但终究是未能更进一步,还是让人略显失落。不仅是北美票房排行榜上的排名,更重要是票房数字没有能够创造奇迹,让人略显失望。

第三周“白夜追凶”票房直接下滑百分之五十,仅仅拿到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跌幅十分明显,口碑褒贬各半的后遗症总算体现了出来。不过,“白夜追凶”这次似乎和“蜘蛛侠”抗上了,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上再次力压这个票房巨鳄一头,位列第四位。

“白夜追凶”在第四周的票房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已然力竭,仅仅六百万的票房成绩,勉强挂在了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八位而已。此时,后劲强势的“蜘蛛侠”总算是赢了一回,以一千万的成绩排在了“白夜追凶”前面一位,位居第七。

上映一个月之后,“白夜追凶”的累积票房来到了九千五百万美元,距离破亿的成绩也就仅仅两百万美元而已。但是,此时无论是各大媒体还是华纳兄弟自己,都不看好“白夜追凶”能够破亿了,毕竟,第四周的票房成绩就可以看出来,“白夜追凶”已经没有能量了,何况暑期档的激烈竞争已经打响。

果然,“白夜追凶”在接下来连续四周的票房成绩都在一百万左右徘徊,最终的累积票房卡在了九千九百万美元这里,居然就勘勘停在了这里,没有能够再次产生动力突破一亿这个重要门槛。

上映以来,在票房上展现了巨大的能量,在和“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蜘蛛侠”等电影的竞争中不落下风,但始终未能夺得一次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冠军,而且后续乏力的情况,也导致了票房最终也没有能够破亿,成为了“白夜追凶”票房成绩上的最大遗憾。

留有遗憾,这是一种消极的看法。从积极意义来看,“白夜追凶”投资四千六百万美元,拿下了九千九百万美元的票房,作为商业电影虽然没有大赚特赚,但也是拿下了百分之两百的盈利;更重要的是,在和今年年末票房冠军有力竞争者“蜘蛛侠”的竞争中连胜三周,可谓是成绩斐然。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商业电影,埃文·贝尔的演技实力却获得了一片赞誉。特别是之前就传出过消息,说埃文·贝尔在和罗宾·威廉姆斯的对手戏中完全不逊色,事实也证明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

更有不少影评人,表示埃文·贝尔目前的三部电影,“死亡幻觉”、“冰河世纪”、“白夜追凶”进步明显,尤其是在“白夜追凶”中的表演,打破了年龄壁垒,甚至能够达到最佳男演员奖提名的水平。

如此看来,票房成绩斐然,埃文·贝尔演技获赞一片,“白夜追凶”固然有所遗憾,但还是值得鼓掌相庆的!

第289章 演员齐聚

埃文·贝尔和华纳唱片一直以来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同属于时代华纳旗下的华纳兄弟却一直都没有太多交集了。不过最近,先是“白夜追凶”的发行,后是租借摄影棚来拍摄“致命身份”,埃文·贝尔和华纳兄弟之间的交际也在逐渐增多起来。

结束了“白夜追凶”的首映式,埃文·贝尔就直接来到了位于华纳兄弟位于伯班克的制片厂。不久之前,埃文·贝尔才在这里参加了他人生第二次毕业舞会——布莱克·莱弗利就读的伯班克高中就在这里。

事实上,目前位于好莱坞的摄影棚只有派拉蒙影城一家了,毕竟好莱坞也就是一个弹丸之地,如今电影公司如此繁多,摄影棚自然无法都在好莱坞兼容。华纳兄弟的制片厂就位于洛杉矶北部的伯班克,这里不仅有华纳兄弟,还有迪士尼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多家传媒娱乐公司,这里也被成为“世界媒体之都”。

走到华纳兄弟公司所在的区域,沿着绿地一路往里,偌大的片场有数不清的摄影车间,听说最老旧的摄影棚建于1927年,距今已经有七十多年历史了。穿梭在片场去,除去高墙遮掩的建筑之外,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电影道具、服饰、场景在眼前铺陈开来。左手边是仿造联邦政府的外景造型,拐弯之后就是一比一的纽约布鲁克林街景,在往前走就是一大片热带雨林,不远处还可以遥遥地看到法国风景露天酒吧。

就在一片沙漠的西侧,就可以看到一幢巨大的白墙建筑,上面用褐底白字写着清晰的阿拉伯数字“二十七”,这就是十一工作室租赁了一百天使用期限的拍摄场地了。

埃文·贝尔这次筹备“致命身份”其实很是低调,一直到他这次抵达洛杉矶,才有记者开始挖掘,前后一个月过去了,十一工作室制作“致命身份”、埃文·贝尔成为制作人的消息才被媒体爆料了出来。

这一次,占据先机的依旧是“世界新闻报”,显然,在肖恩·霍尔盯上埃文·贝尔之后,他庞大的消息来源处处抢占了至高点。不甘示弱的是“娱乐周刊”,依靠着威廉·伍德和泰迪·贝尔良好的私人关系,他们也没有晚太久,当即就报道了“致命身份”的详细新闻。当然,威廉·伍德拿到了第一手内幕消息,虽然不多,但电影的卡司就包括在内,足以让“娱乐周刊”大出风头,吸引了全美注意。

以埃文·贝尔、娜塔莉·波特曼、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瑞恩·高斯林组成的年轻阵容,加上雷·利奥塔、阿曼达·皮特、普路特·泰勒·文斯、约翰·哈克斯构成的中坚组合,还有詹姆斯·曼高德执导筒,足以让所有媒体一片哗然。如果再加上泰迪·贝尔公布的官方成本七百万,就更让媒体跌破眼镜了。

不说埃文·贝尔这位风头正劲的明星,他身为制作人一切都好说,单说其他几位演员,每一个都是值得说一说的。娜塔莉·波特曼随着“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的上映,名声更上一层楼,俨然成为了新生代女演员的前列人物;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这位童星出身的个性演员,在“狂躁症”之后再次出现在大屏幕;瑞恩·高斯林去年一部“信徒”就让不少铁杆影迷认识了他,更是进入了学院派的眼,今年一部“数字谋杀案”虽然成绩一般,但他和桑德拉·布洛克的绯闻可是轰动一时。

更不用说其他几位中坚演员,虽然不是顶级演员,但在每一位都不可小觑,在不同的电影里总是可以找到他们不可或缺的身影。

如此庞大而闪亮的阵容,“致命身份”的成本居然只需要七百万,这让媒体产生了两种猜测,一是剧本好到惊为天人,让如此多演员齐聚一堂;二是埃文·贝尔这位制作人面子够大,说服力够强,拉拢了詹姆斯·曼高德之后,组建了这个阵容。但无论如何,媒体关于“致命身份”的报道虽然没有到铺天盖地的程度,但也是集中得厉害,让这部电影在开拍之际,就获得了不小的关注。

普路特·泰勒·文斯饰演的麦肯·瑞夫,代表着另外一条主线,也就是医生搜寻病情证据,然后要求法官开庭重新提审。在提审过程中,麦肯·瑞夫的思绪进入了十一个人格互相争斗的情况,也就是电影的主要部分。由于这另外一条主线要去隔壁的片场,搭建一个法官会议室的场景,所以拍摄在半个月之后才开始。

但即使如此,今天到片场准备开机的演员就有十一位,再加上剧组工作人员,片场顿时显得热闹非凡,大家互相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就足足花去了小半个小时。

瑞恩·高斯林站在埃文·贝尔的身边,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你们两个?”

顺着瑞恩·高斯林的视线看过去,可以看到的是正在和雷·利奥塔聊天的娜塔莉·波特曼。

的确,现在媒体都在猜测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的关系,两个人是哈佛大学的校友,还同是心理系的学生,现在埃文·贝尔又力邀声势正隆的娜塔莉·波特曼出演自己担任制片的电影,媒体不想歪的话,那就不是媒体了。

埃文·贝尔瞄了瑞恩·高斯林一眼,故意上下打量了打量,“怎么,你是在征询我的意见?”

潜台词就是说,难道你想追娜塔莉·波特曼?男生之间都是如此,会先确认一下目标和好友没有牵扯,然后才会主动出击,避免触犯到了“朋友妻不可欺”的铁律。同时,埃文·贝尔会有如此一问,其实也是在说瑞恩·高斯林刚刚和桑德拉·布洛克分手没有多久的事。简单的一句话,内涵丰富。

瑞恩·高斯林瞪了埃文·贝尔一眼,用手肘撞了撞埃文·贝尔的手臂,“所以呢?”算是承认了埃文·贝尔的提问。

埃文·贝尔呵呵地笑着,“我们是朋友。不过比朋友关系要再好一些。如果你有能力,请便。”这是事实,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现在就是朋友,关系特别的朋友。如果哪一天,任何一方有了正式的交往对象,想必两个人也可以谈笑风生地告诉对方这件事。

瑞恩·高斯林对娜塔莉·波特曼这类型的女生不是太感冒,其实刚才也就是八卦八卦,看埃文·贝尔如此说,顿时觉得没趣,“我只是觉得我和他拍对手戏,所以问问罢了。”在电影中,瑞恩·高斯林和娜塔莉·波特曼将饰演一对年轻夫妇路易斯和基妮。

这时,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也走了回来,其实说到底,他和瑞恩·高斯林都不算是交际高手,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也就是比瑞恩·高斯林主动一些罢了。瑞恩·高斯林主要是因为内心的防备太严重,所以在和别人交际时总是不冷不热、带着面具。今天这种场合,他也只是认识了一下大家,就躲到旁边来和埃文·贝尔聊天了。

“嘿,兄弟,最近在洛杉矶的生活可是艳福不浅啊。”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距离还有几步远的时候,就把声音提了起来。

瑞恩·高斯林似乎不太了解情况,看了看一脸笑容的埃文·贝尔,又看了看迎面从来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很快,瑞恩·高斯林就从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嘴里得到了答案,“听说你还参加了一次毕业舞会,当选了舞会国王。”

瑞恩·高斯林顿时惊讶不已,“你不是都要大学毕业了吗?”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接话飞快,“你不知道?最近博客上可是有许多高中生上传了照片,照片上埃文和一阳光小美女翩翩起舞,场面真的是羡慕了不少人。”他说的是伯班克高中毕业舞会之后,现场不少留照纪念的同学都将照片发布到了网络上,原本只是一所高中的普通毕业舞会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传播了开来,也成为了一时新闻。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说话的声音没有刻意压制,周围不少其他演员都听见了,下意识地都转过头看向了埃文·贝尔。其中也包括娜塔莉·波特曼。

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的视线在空中交汇,这个睿智的小女人,眼底居然闪过了一丝狡黠和幸灾乐祸,显然对于埃文·贝尔陷入绯闻的事觉得很有趣。埃文·贝尔回瞪了一眼,可惜娜塔莉·波特曼一点也不害怕,嘴角的笑容依旧。

“伙计,那女生是谁?”瑞恩·高斯林将埃文·贝尔的视线拉了回来,不过身边两位好友似乎都发现埃文·贝尔的视线刚才在其他地方,顺着方向看过去,却是一大堆演员,也分不清楚具体在看谁。

埃文·贝尔倒是很淡定,回了一句,“很早以前就认识的一个朋友。”认识布莱克·莱弗利的确很久了,算算也就要两年了。

“大家,我们聚一聚吧,准备开始拍摄了。”埃文·贝尔看到不远处正在和自己招手的泰迪·贝尔,为了“致命身份”的拍摄,泰迪·贝尔将学校的事情处理完毕,前天赶过来洛杉矶了。包括尚恩·梅耶尔和大卫·格林布拉特也都抵达了现场,力求十一工作室第一笔正式的投资能够有一个好的成品制作出来。

第290章 愉快开机

“致命身份”的投入拍摄,让埃文·贝尔想起了一年半以前的“死亡幻觉”,如今埃文·贝尔的情况和当初理查德·凯利是何其相似,只不过比起理查德·凯利来说,十一工作室至少在资金上还算宽裕。

除去之前的存款,苹果公司的分红也在三月份结束之前到账了,虽然不多,只有两百万不到,但现有的资金,对于十一工作室拍摄“致命身份”来说,已经是足够了。特别是在演员方面省下了大笔费用之后,也让埃文·贝尔这名制作人终于可以放开手去打造布景了。

不过,此时埃文·贝尔才算是体会了理查德·凯利当初的感觉:花钱如流水,对于他们如此小成本独立制作的电影,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除此之外,制作人对于电影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制作出来的电影能够获得更多的口碑、更多的票房。难怪,制作人和导演总是争吵不断。

所幸,埃文·贝尔和詹姆斯·曼高德的相处还算愉快。詹姆斯·曼高德知道十一工作室的情况,所以在花钱上从来不大手大脚,甚至还主动帮埃文·贝尔省钱;同时,埃文·贝尔成立十一工作室的原因就是不希望自己的音乐有人指手画脚,所以他对詹姆斯·曼高德的拍摄工作交付了所有信任,从不干涉。这也让两个人的合作一直都处在一个良好的情况中。

“致命身份”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并没有高难度的场面和特技,詹姆斯·曼高德也是根据时间线进行拍摄的,再加上演员一个个都是经验丰富之辈,表演难度并不大,所以投入拍摄之后,整个过程就相当顺利。

除了在开场之后,阿曼达·皮特所拍摄的第一场戏、雷·利奥塔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拍摄的第二场戏之外,接下来所有的戏都必须在暴风雨之中完成。第一场戏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拍摄完毕之后,埃文·贝尔和大家调侃着说到,“伙计们,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必须在浴缸里进行拍摄了。”引得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现在已经是五月底,洛杉矶的盛夏已经来临,但如果要淋着雨无休止地进行拍摄的话,那势必会生病的。所以,为了保护演员们,工作人员在制造暴雨之前,都会将水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再通过机器喷枪喷射出来,在摄影棚内制造出暴雨连绵的景象。从今天开始,这场大雨就要持续到电影杀青为止,这也是电影成本中很大的一块。

“埃文,你是唯一一个有穿雨衣的,你不应该抱怨。”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对埃文·贝尔的回应,让演员们顿时起哄起来。

埃文·贝尔看到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眼底的促狭,还有旁边瑞恩·高斯林窃笑的表情,视线最后停留在了笑得前仰后翻的娜塔莉·波特曼身上,“谁让我是制片人呢?这点特权我还是有的。”埃文·贝尔的另类解读,让片场工作人员顿时融洽了不少。

事实上,根据剧情需要,埃文·贝尔饰演的角色艾德是身着风衣的,恰好可以当做雨衣使用。所以才他成为了剧中唯一一个可以穿雨衣的人,并不是埃文·贝尔所说的“制作人特权”。

暴风雨中,艾德的车开进了水潭里,无法继续往东,车里搭乘了刚刚失去交通工具的帕丽斯。此时,又有一辆小型厢车开了过来,艾德连忙挥手阻止了这辆车也开进水潭里,“嘿,快停车,你开不过去。”

车里是一对年轻夫妇,开车的是基妮,她的丈夫路易斯在副驾驶座上睡着了。基妮发现了前面的情况,将车停下来的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摇醒了丈夫。此时,艾德走到了车窗边,一边大喊着“手机”,一边用力敲着车窗。

基妮摇下了车窗,就听到艾德询问“你有手机吗?”

“你谁啊?”旁边的路易斯带着一副墨镜——在暴雨倾盆、漆黑如墨的深夜里带着墨镜,透过墨镜的上方看了过来。

下一句话,埃文·贝尔没有再接着说下去,爆笑了起来。车内的瑞恩·高斯林和娜塔莉·波特曼也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詹姆斯·曼高德只能高喊一声“NG,暂停”,旁边的机器喷枪就停止了温水的喷射。

不等詹姆斯·曼高德说话,埃文·贝尔就先道歉了,“抱歉抱歉,我的错。”他刚才笑场了,“瑞恩,你刚才的模样,实在是……”埃文·贝尔找不出形容词,只是伸出了自己的大拇指,让瑞恩·高斯林一脸无奈。

“埃文!这是一部惊悚电影,你觉得我搞笑,那让观众怎么办?”瑞恩·高斯林无奈地说到。

詹姆斯·曼高德这时开口了,“瑞恩,你刚才的表演很棒,没有任何问题。”这是表现出路易斯这个角色吊儿郎当、玩世不恭形象的一个有效表情,“娜塔莉,你的表情已经再惊慌一些,你知道,暴雨深夜里被陌生男人拦下了车。”娜塔莉·波特曼点了点头,詹姆斯·曼高德又看了这位女演员两眼,“你可以试着把头发放下来,会让你脸部线条更加柔弱一点。”

听到此话,造型师就急忙跑了过来。由于整部电影几乎都要在雨里拍摄,所以演员脸上基本都是没有妆容,素颜出场的,只是根据角色需要,加一点粉底之类的淡妆而已。再加上电影的发生就是一个夜晚而已,所以所有人的衣服也都只有一套行头,这倒是为电影省了不少经费。在化妆师和造型师的配备上,也就只有一位全能造型师在现场随时待机。

“詹姆斯,很抱歉。”埃文·贝尔知道自己刚才的行为很不敬业,再次道歉到。

詹姆斯·曼高德挥了挥手,表示没事,如果任何戏份都可以一场过,那就不叫拍戏了,那就是纪录片,所以很正常。“你刚才的表演很好,这个角色对你来说太轻松了。”詹姆斯·曼高德不久前才看了“白夜追凶”,自然知道埃文·贝尔的能力,“不过埃文,胶片可是很贵的。”

在拍摄电影过程中,NG往往是不被导演和制片人喜欢的。因为NG就意味着胶片的浪费,而拍摄电影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胶片的浪费。当然,也有像王家卫那样风格的导演,胶片的浪费在他们的字典里就不存在了。但对于“致命身份”剧组来说,成本就是很重要了。

听到詹姆斯·曼高德的话,埃文·贝尔故作潇洒地挥了挥手,“没事,我们不差钱。”可表情却一抽一抽的,让周围一圈工作人员都捧腹大笑起来。这显然也是埃文·贝尔这个活宝在故意逗乐大家的。

重新开拍之后,情况果然顺利了许多。

基妮垂着一头微卷的头发,眉头紧皱地看着车窗外的陌生男人,路易斯承担起了对外交际的角色,“朋友,放轻松。”不过带着墨镜那副漫不经心的表情依旧欠揍,“首先,我们又不认识你,其次,我又没有看到车祸……”

没有等路易斯把话说完,艾德就一下钻进了车窗内,抓住了路易斯的衣服领子,凶狠地说到,“给我听好了,伙计,我今天衰挂了。”左手一用力,将路易斯整个人都拽近了一些,那隐藏在墨镜之后的眼睛显露了出来,瞪得圆溜溜,惊吓地看着艾德,“你有手机就快点给我。”

“伙计,我们没有手机,快……快点放开我!”路易斯惊慌地吼到。

“停!”詹姆斯·曼高德的喊声在旁边响了起来,憋了许久的埃文·贝尔和瑞恩·高斯林两个人顿时爆笑起来,刚才瑞恩·高斯林那胆小怕事又气急败坏的表情,实在是太有喜感了。

“瑞恩,你刚才喷了我满脸都是口水!”埃文·贝尔一边笑着一边吼到。

“你自己把我拉得那么近,呼吸困难好不好。”瑞恩·高斯林也毫不示弱地回喊到。

这时,一直站在车子外面帮忙对戏的帕丽斯饰演者阿曼达·皮特冒出一句话,“埃文,一会下雨的时候,你可以顺便洗洗脸。”

这下,坐在驾驶座里的娜塔莉·波特曼扑哧一下也笑了出来,将头埋在方向盘上,哧哧地笑着。

詹姆斯·曼高德无奈地站了起来,“虽然我不反对剧组气氛愉快一点,但你们这样拍摄下去,估计惊悚片会演变成为喜剧片的。”这话让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待笑过之后,詹姆斯·曼高德才接着说到,“刚才那一幕很好,就保持这种状态。”

“致命身份”这部电影原本的焦点就不是角色本身,而是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还有剧情本身带来的惊悚感。目前找到的演员们,个个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在演技方面,大家经过几次探讨磨合之后,表演方面还是比较顺利的。

“一会再补两个不同角度的镜头就可以了。”詹姆斯·曼高德指了指厢车内不同的角度,一个是路易斯那个方向看艾德的角度,一个是方向盘方向看车窗外帕丽斯站立的角度。说完之后,詹姆斯·曼高德看了埃文·贝尔一眼,意思是:身为制片人,你有意见吗?

收到了这个视线,埃文·贝尔抬头看了看摄影棚的顶棚,感叹到,“真浪费水啊……”詹姆斯·曼高德满头黑线。

第291章 制片角度

站在摄影机后面,埃文·贝尔眉头轻蹙,左手在右手的无名指上习惯性旋转,他正在全神贯注地观看这场娜塔莉·波特曼和瑞恩·高斯林的对手戏。

身为演员的时候,看摄影机是观察自己的表演是否到位;可自从埃文·贝尔开始拍摄MV之后,身为导演的时候,看摄影机看到的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了,不仅有演员,还有摄像机镜头所收录的整个画面,比如说画面构图,比如说色调,比如说这个镜头所蕴含的深意。对于一名出色的导演来说,应该是没有废镜头存在的,即使是过渡镜头也必然是剧情、甚至是立意的组成部分。

同样的,现在身为制作人,埃文·贝尔的视角也包含了导演角度,特别是撇开了对成本顾虑之后,制作人角度和导演角度的重合度越来越高。这也让埃文·贝尔初次体会到,在同一部电影中,身为导演、制作人和演员的巨大差别。

简单来说,导演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负责的领导人,他将肩负起整部电影的创作工作;制片人是影片制作管理的总负责人,他负责的是电影制作的所有工序。导演是具体执行者,制片是管理者。所以,导演和制片人有矛盾有冲突,但也是有共同之处的,特别是当二者目标相同,思想角度相同时,导演和制片人的观念往往会不谋而合。

举例说明导演和制作人的差别与联系的话,那就是奥斯卡颁奖典礼时,最佳导演的领奖人是导演自己,而最佳影片则是由制作人上台领奖。

这是埃文·贝尔第一次站在统筹规划的角度去看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所以他没有大部分商业电影制作人将一切掌握在手心的控制欲,也没有时时刻刻联想到票房、商业推广的利润思想。埃文·贝尔只是单纯地希望能够将“致命身份”拍摄出来,呈现出一部让所有人惊艳的作品,这就足够了,这就让埃文·贝尔和导演詹姆斯·曼高德的行动步调保持了一致,为剧组构建了一个融洽的气氛。

这场戏是拍摄瑞恩·高斯林饰演的路易斯,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基妮,两个人九个小时前在拉斯维加斯结婚了,基妮欺骗路易斯怀孕了,从而换来了这段婚姻。但此时,在死亡的恐惧下,基妮崩溃了,告诉了路易斯事实。两个人在房间里吵了起来,基妮躲进了卫生间里,而路易斯则在门外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路易斯疯狂地拍着卫生间的门板,他显然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基妮,你把这该死的门给我打开。”

“除非你冷静下来!”基妮在卫生间里疯狂地嘶吼着。

“我很冷静!”路易斯的脸洋溢着阴沉的疯狂,“我他妈地再冷静不过了。”每说一句话,就重重地锤击眼前薄弱的门板,让躲在卫生间里的基妮瑟瑟发抖。

忽的,卫生间门外就没有声音了。基妮意识到不对劲,胆怯地问了一句,“路?”

“暂停!”詹姆斯·曼高德喊停了,看着隔门而立的瑞恩·高斯林和娜塔莉·波特曼,若有所思,“刚才的表演不对,情绪不对。你们两个人的张力都应该再放大一些,面临死亡的威胁,同时你们两个的关系也频临了破裂,所有的情绪都要陷入疯狂。”说到这里,詹姆斯·曼高德顿了顿,没有回头来了一句,“埃文,你认为呢?”

站在詹姆斯·曼高德身后的埃文·贝尔,抬头看向了已经走到摄像机前面的瑞恩·高斯林和娜塔莉·波特曼,“詹姆斯,你是在询问我演员的立场,还是制片人的立场?”

周围的工作人员都低声笑了起来,詹姆斯·曼高德也回过头来,带着浓浓的笑意,“差别是?”

“很简单,如果是制作人立场的话,我一切都听你的。”埃文·贝尔轻快地解释到,在片场,制作人不应该挑战导演的权威,双方有任何意见需要沟通可以私下解决,但在片场,制作人应该主动维护导演在演员、在工作人员面前的绝对权力,这对于电影的拍摄很重要。“如果是演员立场的话,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虽然埃文·贝尔的两句话结论都是“詹姆斯你说得对”,但立场不同却直接反映出了决定性的差异。制作人立场,埃文·贝尔不打算发表任何意见,一切以詹姆斯·曼高德为主;演员立场,埃文·贝尔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詹姆斯·曼高德的想法是正确的。

詹姆斯·曼高德对于埃文·贝尔的话露出了会心一笑,说了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