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原地踏步。不过时间还有很多,埃文·贝尔完全可以放慢自己脚步,精雕细琢。

还有法语和德语,“这该死的德语。”这是埃文·贝尔的答案,法语因为之前学习的时间比较久,重新捡起来进度还不错,但是德语,埃文·贝尔觉得自己脑细胞有一半都是死在这里了。还好,埃文·贝尔很清楚地知道,学习语言是急不得的,只有慢慢来了。

秋季学期结束之前,埃文·贝尔再次拜见了自己的两位导师,学习之事倒谈了少了,反而是闲聊起来。对于埃文·贝尔忙碌得像个陀螺的状态,两位导师都很赞同,趁着年轻多多学习绝对是件正确的事,何况埃文·贝尔还乐在其中,这就再好不过了。

离开哈佛大学之后,同行的还有泰迪·贝尔和伊登·哈德逊,杰森·玛耶兹早就回维吉尼亚州的老家去过圣诞了,伊登·哈德逊没有提起回家过圣诞的事,埃文·贝尔也就没有问,到十一月底的时候,问了一句“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去过圣诞?凯瑟琳可是念叨了好几次。”伊登·哈德逊生日当天,凯瑟琳·贝尔也是有打电话祝贺的。

伊登·哈德逊没有矫情,直接就点头答应了,“节后就是新年了,事务所也催我过去了。”

两个人就没有再继续多谈什么,伊登·哈德逊没有提起他的父母,埃文·贝尔也没有追问。埃文·贝尔知道,虽然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如果回家之后,硕大的房子里却空荡荡的只有自己孤身一人,没有人气的房子只会让节日的热闹变成一个笑话。伊登·哈德逊,和自己上一辈子是同一路人。

埃文·贝尔深切地知道,对于如此情况来说,一个知心的朋友就胜过一切。其实他们需要的并不多,但很多时候,就连一句问候都是奢侈。自己和伊登·哈德逊本就是朋友,凯瑟琳·贝尔和泰迪·贝尔对这座冰山也十分喜欢,那么邀请好友一起过圣诞,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我接下来要投入电影的拍摄,估计比较繁忙。十一工作室装修的事,你多帮帮凯瑟琳。”埃文·贝尔提起了这件事,目前王子街十一号的房子已经清理完毕,投入装修了,凯瑟琳·贝尔每天忙装修的事,又要兼顾十一干洗店的转让事宜,还有设计工作室的前期准备,她这两个月也是忙到脚不沾地。如果有伊登·哈德逊的帮忙,显然情况会好很多。

伊登·哈德逊没有拒绝,只是冷冷地说,“室内设计如果不满意的话,我可是会指手划脚的。”

埃文·贝尔笑了笑,“欢迎指点。”

第218章 老道戏骨

当埃文·贝尔进入“改编剧本”剧组的时候,电影已经在洛杉矶举行过开机仪式了。

“改编剧本”的阵容比埃文·贝尔想象中还要强大很多,导演斯派克·琼斯是以广告和MV起家的,但是他在1999年拍摄的首部长篇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傀儡人生)”备受好评,这也是他和编剧查理·考夫曼的第一次和制作。

两位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影帝影后级别人物。

而在这部电影背后,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姓氏,科波拉。除了众所周知的不姓科波拉的科波拉家族成员尼古拉斯·凯奇之外——他是拍摄了“教父”三部曲的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的侄儿,而导演斯派克·琼斯则是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女婿,他在1999年和索菲亚·科波拉喜结连理。

在这种影响力之下,“改编剧本”不仅得到了哥伦比亚影业的青睐,在演员阵容上也是十分豪华。

由于“改编剧本”的剧情主线分为两条支线,以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编剧查理·考夫曼为主线,而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女作家苏珊·奥尔琳则是另外一条叙述线索。斯派克·琼斯决定先在纽约拍摄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戏份,然后再去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以西的米卡苏奇印第安保留区,拍摄在保留区里的戏份,最后回到洛杉矶完成影片的主体部分。

埃文·贝尔在片场见到了尼古拉斯·凯奇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比起“白夜追凶”时遇到的罗宾·威廉姆斯,这一次,两位大名鼎鼎的演员显然一样老道,而且声名更显,特别是梅丽尔·斯特里普。

尼古拉斯·凯奇曾在1992年获得了第四十三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96年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小金人的肯定。在尼古拉斯·凯奇的演员生涯中,他的电影褒贬不一,甚至有人戏称他为烂片之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精湛的演技获得了无数好评。

而对于埃文·贝尔来说,遇到梅丽尔·斯特里普绝对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没有看过“改编剧本”,所以埃文·贝尔根本不知道心中梅丽尔·斯特里普居然出演了该片,这是一个惊喜。

在电影的历史长河里,伟大的演员何其多,但每个人心中总是有自己最喜爱的排名,梅丽尔·斯特里普在埃文·贝尔的心中绝对位居前列。这位即使套上“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也不为过的演员,迄今为止获得十七项奥斯卡提名,为史上最多。而最后梅丽尔·斯特里普拿下了第五十二届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还有第五十五届和2012年第八十四届奥斯卡影后的头衔,除此之外还有戛纳影后、柏林影后,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戏骨了。

在梅丽尔·斯特里普四十余年的演员生涯中,她几乎将女人一生所有错综复杂的情感、痛苦欢乐、爱恨情仇、生离死别都演绎透了,这份沉淀这份功力,让人不得不折服。

见到梅丽尔·斯特里普时,她正在拍戏中,比大多数演员迟了三天才抵达剧组的埃文·贝尔,小心翼翼地站在片场边上,认真观察着。

此时梅丽尔·斯特里普正在拍摄一场作家聚会的戏份,她和一群作家围坐在桌子旁,谈笑风生。一边笑着,一边用右手将垂下的碎发挽到耳朵之后,藏在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神上下飘忽,似乎心中另有所想,和口中的言行并不一致。

说话之间,梅丽尔·斯特里普的面部表情很真实,虽然埃文·贝尔离得比较远,听不太清楚台词,但是仅仅从那表情之上,就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情绪。微挑的眉毛,抿平的嘴角,简单的手势,还有从嘴角那回味中的笑容透露出了信息,都是如此丰富。

埃文·贝尔站在原地,认真地看着眼前的拍摄,在这一个瞬间,他看到的不是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而是真实的小说作家苏珊·奥尔琳。带着一些小说家的文艺气息,又有中年女性的成熟和风韵,还有和朋友聊天的放松和惬意,当然少不了眼光流转中对采访对象约翰·拉罗歇的回忆。但偏偏在苏珊·奥尔琳的身上,又可以看到梅丽尔·斯特里普特有的韵味,这种温婉而细腻的代入感,让人啧啧称奇。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功力,轻而易举就将角色的形象树立起来。天知道,事实上此时苏珊·奥尔琳还没有采访过约翰·拉罗歇呢,因为饰演约翰·拉罗歇的埃文·贝尔可还未进入剧组。

这才是演技。在梅丽尔·斯特里普身上,埃文·贝尔对于“戏骨”这个词汇又有了新的理解,将角色和自己完全融合起来,树立起角色的形象,同时又不失自己的特色,细雨润无声之间,角色的形象就跃然而出。

“嘿,贝尔,你到了。”编剧查理·考夫曼的声音打断了埃文·贝尔的思绪,他刚才正在观察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工作方式。每次表演完之后,无论好坏,她都会认真听导演的意见,或者自己站在原地细细琢磨一番,再次投入表演时,对自己需要代入的东西也越发明确起来。

在演员这个职业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就算是影帝影后,就算是老戏骨,每一部作品都是新的开始,需要重新开始雕琢。这是埃文·贝尔在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工作方式里再次体会到的认识:之前罗宾·威廉姆斯已经教授过他一次了。

“考夫曼。抱歉,我来迟了。”埃文·贝尔收回了注意力,和查理·考夫曼握手轻轻拥抱了一下。

和查理·考夫曼一起走到了正在讨论下一场戏的片场中心,埃文·贝尔见识到了各位大佬,显然还有他心目中最好的演员之一,这让埃文·贝尔有种见到偶像的感觉。心跳加速,口干舌燥,情绪亢奋。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位私底下优雅的女人,朝埃文·贝尔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考夫曼,你是存心要让我难堪的对吧?”梅丽尔·斯特里普向埃文·贝尔身边的查理·考夫曼望了过去,“你让我和这位英俊帅气的男孩演对手戏,看在上帝的份上,他比我最小的孩子还要年轻,你居然要我们发生爱情火花……”

这的确让埃文·贝尔有些尴尬。和演技无关,单从年龄上来讲,梅丽尔·斯特里普今年已经五十二岁,比凯瑟琳·贝尔还大了十二岁,的确是埃文·贝尔母亲的辈分。虽然说,在真爱无任何限制,在演技的行业里,年龄的限制更是被降低到最小。

但此时初次见面,站在梅丽尔·斯特里普眼前的埃文·贝尔,完全就是一个青涩的小盆友。即使埃文·贝尔身体里有一个四十九岁的灵魂在,也依旧要喊梅丽尔·斯特里普一声姐姐。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在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立场看来,她更像是占儿子便宜的老巫婆,心态要平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斯特里普夫人,年龄不是爱情的阻碍。也许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恋爱对象,但我想,约翰·拉罗歇应该会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让奥尔琳小姐重新找回生活的激情,焕发出新的神采。”没有等查理·考夫曼回答,埃文·贝尔就带着微笑说道。见到偶像,激动异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埃文·贝尔也希望能够抓住这一次的合作机会,从梅丽尔·斯特里普身上学到一些关于演技的东西。

“梅丽尔,相信我,进入演戏状况以后,这小子会给我们所有人一个惊喜的。”斯派克·琼斯朝埃文·贝尔眨了眨眼,满面笑容,这位英俊潇洒的中年导演拥有足以让女人倾倒的迷人笑容,“‘白夜追凶’里的表现真是该死的精彩。”听这话,似乎斯派克·琼斯已经通过关系看到了“白夜追凶”的样片了。不过想想也正常,要破格采用埃文·贝尔这位十九岁少年出演一个五十岁的痞子,斯派克·琼斯没有确认过是不会鲁莽同意的。

梅丽尔·斯特里普眼睛一直停留在埃文·贝尔身上,就像打量自己的孩子,在此刻,她只是单纯的母亲辈分而已,“斯派克,你误会我了。对于贝尔的演技我没有任何疑问,但现在你看着一位未满二十岁的少年站在我面前,我想要我入戏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了。”这句直白的话语,让埃文·贝尔也不由莞尔。

埃文·贝尔知道,如果没有化妆的帮助,就算他演技再精湛,十九岁的面容展现出五十岁的感觉,也会有一种荒谬感。

“看来我真的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行了,不然琼斯先生和考夫曼先生可是要头疼了。”埃文·贝尔话虽然十分简单,但视线却落在了梅丽尔·斯特里普,还有一旁刚刚走过来的尼古拉斯·凯奇身上。

这句话引申的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就如同“白夜追凶”的对手戏一般,如果埃文·贝尔发挥不够出色,那么他的对手演员也会受到影响。而在这部戏之中,梅丽尔·斯特里普受到的影响无疑就是致命的。一旦埃文·贝尔的表演不出彩,退一步说没有到位,那么梅丽尔·斯特里普就很难对一个十九岁的少年产生爱情,甚至激情。那么,苏珊·奥尔琳这条线就算是毁了。

埃文·贝尔很清楚地知道,挑战约翰·拉罗歇这个角色,他身上的重担,比之前三部电影的主演加起来还要重。

第219章 相对青涩

“卡!”斯派克·琼斯的声音略显焦躁,“不不,贝尔,你刚才的状态不够到位。再用力,再用力一点。”这一场戏,是埃文·贝尔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坐在卡车驾驶室里进行采访对话的情节。

埃文·贝尔烦躁地摘下破旧的棒球帽,揉了揉自己一头长发。从“一”这张专辑发行之后,埃文·贝尔就没有剪头发了,十月份的时候才仅仅是到眉毛,现在都已经可以盖住眼睛了。不过为了拍摄“改编剧本”,符合约翰·拉罗歇这个角色的痞子风格,长发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埃文·贝尔也就没有修剪,直接上阵了。

此时埃文·贝尔的额头、眼角都布满了皱纹,粗糙的皮肤带着风吹雨打的痕迹,鼻子下放浓密的一字胡老练而沧桑,嘴巴里带着特殊的牙套,让上排牙齿看起来少了三颗门牙,说话时不断漏风,地痞流氓的形象刹那间就显现了出来。当埃文·贝尔抬起手时,就连手掌处的老茧和手指内侧深黄色的吸烟痕迹也惟妙惟肖。坐在卡车驾驶座上的埃文·贝尔,仅仅从外貌上看来,就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油子,在社会上打滚多年的证据清晰可见。

化妆的艺术,的确很是神奇。

不过投入拍摄之后,埃文·贝尔戏份的拍摄总是磕磕绊绊的。不是说埃文·贝尔不够好,相反,埃文·贝尔饰演的约翰·拉罗歇确实十分出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包括尼古拉斯·凯奇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能够将一个五十岁的中年人,历经社会力量、圆滑世故的痞子演绎出来,对于埃文·贝尔这个十九岁的少年来说,堪称是惊艳了。这两位老戏骨虽然没有说,但从看过埃文·贝尔第一场戏表现之后的笑容,还是可以阅读出一些细微变化的。

但是,和埃文·贝尔演对手戏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位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在梅丽尔·斯特里普温婉细腻自然的表演面前,埃文·贝尔总是缺少了一些神韵,不是表情也不是动作,更不是台词,但是在斯派克·琼斯的眼中,就是少了点什么,他也说不上来的东西。

斯派克·琼斯和埃文·贝尔谈过,在他看来,埃文·贝尔总是显得稍微青涩一些。不是说角色青涩,而是相对于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现,那种不由自主的青涩感。这对于约翰·拉罗歇的角色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总体来说,埃文·贝尔很出色,却不够传神。此时,埃文·贝尔要完成这部电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要在这个角色上取得突破,却还是差了一点点。所以,埃文·贝尔拍摄的期间,总是磕磕绊绊的,这让斯派克·琼斯心中难免有些浮躁,因为他甚至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指导埃文·贝尔。

埃文·贝尔深呼吸了一下,他的表演没有问题,但依旧缺少了导演需要的东西,只能说他的能力还达不到导演的要求,他在演技上还是需要突破。当然,在梅丽尔·斯特里普面前,仅仅拍摄第四部作品的埃文·贝尔,青涩是再正常不过的,进步也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但埃文·贝尔知道,即使正常,即使理所当然,他也不能如此想,他必须克服这个青涩,取得突破。

“琼斯,给我五分钟。”埃文·贝尔又尝试了一次,再次失败了,他不得不让自己的大脑冷静一下。

梅丽尔·斯特里普已经从副驾驶座走了下去,很多演员在思考的时候,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即使她是前辈,还礼貌性地将驾驶室留给了埃文·贝尔。

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埃文·贝尔大脑里却没有太多的想法,整个脑海里彷佛就停滞在刚才的情节之中,不断循环再循环。不要说取得进步了,就算是把当前的思绪理清都不容易。

其实,从“死亡幻觉”到“狙击电话亭”,再到“白夜追凶”,埃文·贝尔的演技一直都在进步,他已经展现出超乎他年纪、他资历的老道,惊艳了不少人。这一次,埃文·贝尔的表演依旧十分出色,只是在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洗练面前,青涩在所难免,埃文·贝尔也找不到突破口。

“埃文,你已经很出色了,不要逼自己太狠。”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声音在埃文·贝尔身边响了起来,埃文·贝尔这才意识到,五分钟已经过去了。

埃文·贝尔回头一看,就看到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慈祥的笑容,不同于剧中苏珊·奥尔琳的感觉,纯粹就是一位母亲,不过看在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眼底还是有一些戏谑,显然,埃文·贝尔此时外貌处于五十岁状态,很是喜感。

“在你的年纪,我还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姑娘呢。”梅丽尔·斯特里普讲话的速度并不快,手部有一些简单的手势,活泼的神情让埃文·贝尔心情不由轻松了一些,“你需要的,只是给自己一点时间,以你的领悟力,相信进步很快就会来的。”

埃文·贝尔动了动嘴角,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好吧。能够得到斯特里普的称赞,我想对我来说已经十分重要了。”梅丽尔·斯特里普不由仰头大笑起来,“不过,我只是不想毁了这部电影。”

接下约翰·拉罗歇这个角色,埃文·贝尔就知道这是自己演员生涯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只是他尽了自己的全力,依旧差一点点,这种感觉很不好。不同于“白夜追凶”,当时是一种瓶颈的茫然感,这一次埃文·贝尔思路一直很清晰,知道自己的表演重点,也知道自己的不足点,但却无法在拍摄过程之中去弥补。这种挫败感,前所未有。

“哈哈哈哈……”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笑声更大了一些,明朗而直爽,“埃文,你不会毁了这部电影的。相信我,你应该对自己自信一点。”

自信?听到这个词,埃文·贝尔也呵呵地笑了起来。他从来都不缺乏自信,但自信不代表自大,在梅丽尔·斯特里普面前,包括之前罗宾·威廉姆斯面前,埃文·贝尔都在虚心学习。不过,尽全力表演之后,依旧得到了斯派克·琼斯一句“青涩”的评价,埃文·贝尔的确有些挫败感。看来,他的确是将这个问题看得太严重了。

“斯特里普,你觉得为什么我在镜头上看起来总是少了一点神韵?难道我对约翰·拉罗歇这个角色的把握还是不够?”埃文·贝尔直接就将心底的疑问提了出来,自己一直想不通的事,也许通过交流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也许,因为你仅仅只有十九岁?”梅丽尔·斯特里普说话时眼底浮现了一抹慈爱,就算演技再惊为天人,几乎让人遗忘了埃文·贝尔本身,但埃文·贝尔十九岁的事实还是不容置疑的。也许,这就是在斯派克·琼斯心中觉得“青涩”的根本原因。“不过,你可以和我说说你对约翰·拉罗歇这个角色的理解。”

斯派克·琼斯原本已经准备重新投入拍摄了,但看到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埃文·贝尔居然交谈了起来,他有些烦躁,原本想走过去直接喊话。可走到卡车旁边,听到这个对话时,他却不由放慢了脚步,朝后面挥了挥手,制止了忙碌中的大家。而斯派克·琼斯自己则靠在卡车边上,认真地听着,他对于如何指点埃文·贝尔也一直找不到头绪,其实埃文·贝尔的表现真的很出色,但他就是觉得缺少了一点神韵。也许,梅丽尔·斯特里普可以给出一点灵感。

“我觉得,约翰·拉罗歇小时候是一个动物爱好者,他对海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执着。”埃文·贝尔在揣摩角色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将角色的生平都描绘出来,然后在脑海中串联成故事,“但是,当他对海龟厌倦的时候,他甚至对大海都产生了恶感。之后,他又对兰花产生了兴趣,这是一种对植物的执念。在拉罗歇的思想里,一旦喜欢上一件事物,他就会陷入狂热的追逐之中,对此无法自拔。”

“但是,一场车祸毁灭了这一切。”埃文·贝尔一边陈述着,思绪也越发清晰起来,此时此刻,他彷佛不是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谈戏,而是在自述人生,眼神逐渐模糊起来,失去了焦距,叙述时快时慢,倒像是约翰·拉罗歇上身一般,“车祸带走了他的家庭,还有他的三颗门牙。他失去了一切,唯一留下的,就是对兰花的执着,所以他成为了印第安人的花匠,试图克隆幽灵兰花(又称鬼兰)……”

“那么,为什么你不将牙齿补齐了?仅仅因为没有医保?”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声音稍微降了一些语调,斯派克·琼斯敏感地发现了其中的变化,梅丽尔·斯特里普似乎也进入了苏珊·奥尔琳的状态。所以,她的话里使用的是直接第二人称“你”,而不是埃文·贝尔对约翰·拉罗歇的想法了。

埃文·贝尔的眼神依旧没有焦距,但嘴角还是不自觉地露出了一抹苦笑,“这是车祸留在我身上的印记。”一句话,简单却带着无限深意。

“那你生活中还有让你在意的东西吗?”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声音不缓不急。

“兰花。”埃文·贝尔笑了起来,笑容不大,却痞气十足,十足想是一个社会底层打滚多年的流氓,“也许吧。”后面补充地这一句,也带着一种不确定性,随后,埃文·贝尔又将第二句话中的遗憾一扫而空,呵呵地笑了起来,“还有他妈的钱。”

第220章 细致入微

“除了兰花,还有钱,也许在拉罗歇的人生之中,已经没有其他值得挂念的了。”埃文·贝尔喃喃地说到,声音不大,但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窗外的斯派克·琼斯都听得很清楚。“他失去了家人,失去了花圃,失去了他原本在乎的一切,所以他将自己牢牢的包裹了起来,用毫不在乎的语气、用兰花和钱……”

埃文·贝尔只觉得自己处在一团模糊的状态,思绪一直在飞快地放映着幻灯片,那幻灯片上的主角是自己,准确地说是一个有着自己外貌、但已近中年的邋遢痞子,他穿着如同酸菜干一般的衬衫,头发彷佛在尘土里晒了一个星期一般,缺了三颗门牙让他看起来很是滑稽,说起话来更是带着一种无言的喜感。

这个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痞子,和埃文·贝尔年轻时一模一样,他眼中的狂热和执着深沉而真挚,只是嘴角那抹毫不在乎的笑容总带着一种深邃,彷佛在笑容之中有着无数的故事等待去挖掘。他的动作他的眼神他的习惯,都是如此清晰,细致到就连吸烟的姿势、眼神的位置都清晰可见。

而这些细节,却是埃文·贝尔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的。此时此刻,他却轻而易举就说了出来,宛若他就是约翰·拉罗歇一般。

猛地,埃文·贝尔从这种状态里醒了过来,双手不由握了握,仔细一看,手中握着的是方向盘,这双手粗糙干燥,上面的老茧已经泛白,从周边的深黄色可以看出是一双老烟枪的手。

“嘿,埃文,你还好吗?”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声音宛若从天边传了过来,在埃文·贝尔耳边炸响惊雷,让埃文·贝尔一下就清醒了过来。

“我现在在片场,在拍摄‘改编剧本’;我现在在扮演约翰·拉罗歇,一个五十岁的老痞子。”

“呼,我好,我很好……”埃文·贝尔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等……等等,给我一会。”埃文·贝尔没有转过头,而是伏在方向盘上,脑袋里刚才的思绪顿时清晰起来,“斯特里普,关于拉罗歇,对,关于拉罗歇,你觉得他应该是怎么样的?”

梅丽尔·斯特里普没有询问埃文·贝尔刚才走神在想什么,但是她隐隐猜出,也许刚才埃文·贝尔对于这个角色又有了自己的领悟。梅丽尔·斯特里普耸了耸肩,“恩,也许,他抽烟很多年了,同时他有很健壮的体魄,毕竟常年在雨林里寻找兰花。也许,他有一个悲伤的过去,但被深深埋藏在心底,不曾提起……”

埃文·贝尔却打断了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话,“不不不。”然后转过身子来,看着这位大前辈,“我的意思是,细节。拉罗歇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无意识地抿抿嘴唇。”这是因为长年缺了三颗门牙,一直未补全留下的习惯,“他看人的时候眼神总是略微往上,在对方眼睛上面一些,如此一来,方便他观察别人的眼神,却又不会泄露自己的心事。”这是因为他习惯了一个人,从而不习惯信任别人造成的,“还有,他说话时总是习惯带一个粗话,即使他知道自己的习惯也不介意……”这是多年社会底层生活带来的习惯。

梅丽尔·斯特里普待埃文·贝尔说话停下来时,似乎还在继续思考,将约翰·拉罗歇的角色填满,也补充到,“或许,他会戴一副墨镜,有雨林防晒的效果,也有遮挡自己眼神的效果。当然,细节固然重要,可是从细节融入大方向上的性格,也很重要。”

“对……对,对!”埃文·贝尔一连串的长吟到后来终于爆发出神采,“性格决定习惯,但同时习惯也是性格的侧面。说话的节奏、动作的细节、表情的变化,都是一个人多年生活之后形成的框架,这才是一个人。”

在之前的演戏经验中,埃文·贝尔学会了用传记的方式来塑造人物,这一次埃文·贝尔也是如此做的。但是,在细节和整体的结合上,埃文·贝尔却依旧不够老道,在梅丽尔·斯特里普婉约自然的演绎相比之下,他的青涩就再明显不过了。简单来说,埃文·贝尔知道运用眼神、运用表情、运用肢体动作、运用语言节奏去展现一个角色,这也让他在之前三部作品里一次比一次进步,接二连三惊艳了大家。

但是,在梅丽尔·斯特里普面前,埃文·贝尔的整体结合还是十分青涩。梅丽尔·斯特里普能够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将角色竖立起来,而埃文·贝尔在细节上的不足,使得整体表演还是难免有些痕迹,再加上因为约翰·拉罗歇这个角色年龄、经历、个性方面的巨大差异,就让痕迹越发膈应起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斯派克·琼斯等人都觉得埃文·贝尔的表演十分精彩,却总是缺乏了一点神韵的原因。

只有将个性融入了身体之中,角色动作语言表情的细节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整体的水平就会再上一层楼。这让埃文·贝尔想起了“狙击电话亭”面试时的表演,还有“白夜追凶”演技突破之后的那几场戏,个性、细节融为一体之后,角色不着痕迹地就生动了起来。埃文·贝尔现在缺少的,就是细节的串联。

也许,在回顾角色人生传记的时候,还应该添上爱好、习惯、兴趣,包括动作、饮食、生活方式等等,这才能够让一个角色完满起来。

梅丽尔·斯特里普听着埃文·贝尔的喃喃细语,脸上也浮现出了满足的神情。埃文·贝尔终于注意到,任何一个角色,他的个性决定了他的眼神、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节奏、服装打扮,同时,这些东西也是需要细节堆砌起来的。

之前,埃文·贝尔只是模模糊糊地对此有所了解,表演出来时漏洞并不明显,很好地完成了之前三部电影的表演——“冰河世纪”的配音并不完整,不能归类到这个范围内。但今天,埃文·贝尔终于清晰意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

“我想我需要一副墨镜,也许有一根绳子可以挂在脖子上就更好了,毕竟以拉罗歇的地位可买不起更好的墨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