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艺术家(七七)-第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结果都不能让人满意。迪士尼的沮丧自然不用说了,而派拉蒙寄予厚望的“本杰明·巴顿奇事”更是让人失望。
在三千间院线上映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不仅没有能够在票房方面展现出足够的能量,在口碑方面也未能达到预期,陷入了绝对的苦战。相比于“朱诺”如今蒸蒸日上的局势,就越发值得玩味起来。
第1982章 亏本买卖
十二月第五周,也就是2008年的最后一周,北美票房排行榜呈现出了“马利和我”、“睡前故事”、“本杰明·巴顿奇事”、“行动目标希特勒”、“朱诺”、“好好先生”、“七磅”、“浪漫的老鼠”、“地球停转日”、“闪灵侠”、“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一个前十一名的榜单。
除了“马利和我”爆出了三千六百万美元的票房惊喜之外,“本杰明·巴顿奇事”和埃文·贝尔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则成为了最火热的话题。
埃文·贝尔当初希望出演“本杰明·巴顿奇事”结果遭到大卫·芬奇拒绝的事已经不是新闻了,大卫·芬奇拒绝了埃文·贝尔而选择布拉德·皮特,这样的选择其实也没有太多需要质疑的地方,毕竟布拉德·皮特曾经和大卫·芬奇合作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这样的佳作,而褪去了青涩容貌的布拉德·皮特近年来也一直在挑战演技方面的突破,确实是值得关注的。
但现在“本杰明·巴顿奇事”上映之后,却呈现出了一个让人颇为尴尬的局面。电影的口碑毁誉参半,这里所谓的分歧并不是电影的中心思想所导致的,更多是因为电影质量而带来的争议。媒体综合评分仅仅六十八分,这实在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数字。
送上赞誉的媒体认为“本杰明·巴顿奇事”塑造了“阿甘正传”之后最出色的一段真人史诗;相反,进行批评的媒体则认为“本杰明·巴顿奇事”在长达一百六十七分钟的时间内,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吸引人,让人昏昏欲睡,故事原本蕴含的惊人魅力也都流于平淡,就像是一杯让人乏味的白开水。
同样,对于布拉德·皮特的表演也呈现出泾渭分明的评论,有人认为这是布拉德·皮特职业生涯的最佳演出,有人则认为布拉德·皮特毁了这样一个很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佳作。
事实上,一部作品的毁誉参半也正是电影受到广泛瞩目的证明,当初“香水”可就曾经面对这样的局面。不管如何,整体趋势都认为,“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确是奥斯卡最喜欢的传统路线,它也可能超过“朱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些小品作品,成为奥斯卡提名名单上的最大赢家,毕竟这部作品从各个方面都拥有十分强劲的实力。
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对于“本杰明·巴顿奇事”来说的确是好事,但此时同步上映的“朱诺”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举重若轻的风格更是将电影的魅力推向了巅峰。人们不由就好奇,如果埃文·贝尔出演了“本杰明·巴顿奇事”,那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埃文·贝尔和大卫·芬奇的碰撞又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埃文·贝尔在演技方面最为出色的一点就是,他不仅能够挖掘出角色内涵,同时还能将自己的领域与角色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全新形象,比如说杰克·斯派洛船长,比如说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比如说小丑,可以说,没有人能够在同样的角色上找出比埃文·贝尔更加独特的印记。另外,埃文·贝尔与导演之间的火花也总是让人期待的。
所以,人们不是希望在埃文·贝尔和布拉德·皮特之间分出一个演技的高低,而是好奇埃文·贝尔与本杰明·巴顿这个角色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这才是最令人期待的。
更不要说埃文·贝尔在票房上的号召力了,布拉德·皮特虽然是顶级演员,但近年来他在票房上最好的表也就是“史密斯夫妇”了,除此之外,没有能够拿出手的作品,而埃文·贝尔就不同了,不仅是奖项和口碑,票房上也屡屡有让人惊艳的表演,更不要说今年暑假横扫千军的“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了。
如此做一个盘算,派拉蒙影业显然做了一个亏本买卖,大卫·芬奇联手布拉德·皮特,投资了一亿五千万,结果“本杰明·巴顿奇事”首映居然只有两千六百万;而埃文·贝尔暑假的“黑暗骑士”投资一亿八千五百万,首映票房一亿七千六百万。更不要说口碑了,作品的正面竞争也是“黑暗骑士”这样一部商业大片完胜,而埃文·贝尔饰演的小丑更是赢得了永无止境的赞誉。这样一个直接对比,确实让人不得不投以视线。
自然而然的,“如果是埃文出演的话……”这样的论题,就成为了缠绕在“本杰明·巴顿奇事”头上挥之不去的阴云。有了比较,自然就有高低,即使舆论是非本意的,但是人们对埃文·贝尔的期待,还是让布拉德·皮特和大卫·芬奇都受到了影响。
虽然没有人直接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但潜台词似乎就是在说布拉德·皮特不如埃文·贝尔,这让布拉德·皮特十分憋屈,他好歹也是在娱乐圈里打滚近二十年的资深艺人了,奉献了自己职业生涯最精彩的演出,结果还是被认为不如埃文·贝尔,这让布拉德·皮特如何能够憋得下去。
至于大卫·芬奇,人们则都认为他个性太过强烈,所以这才拒绝了埃文·贝尔,选择了布拉德·皮特,这是一个糟糕的决定。这顿时就让大卫·芬奇暴怒了,他可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的,“我当初拒绝了埃文,就没有打算让他来出演这部作品。我认为布拉德很好,他再好不过了,他的表演十分精彩,我觉得他绝对有资格赢得一个奥斯卡提名。”大卫·芬奇不仅在维护自己的决定,同时也在维护自己的爱将。
刹那之间,“本杰明·巴顿奇事”就站到了埃文·贝尔的对立面去,从而牵扯到了“朱诺”身上,人们都在开玩笑地说,也许今年颁奖季最终就是这两部作品的对决。这可不是派拉蒙影业期望出现的局面,至少,布拉德·格雷可没有和埃文·贝尔关系闹僵的打算。
幸运的是,埃文·贝尔没有和媒体一起搅和的意思,他在宣传专辑“五”的时候,也被提问到了这个问题,他直接表示,“布拉德是一位很出色的演员,我觉得他在电影里的表演十分出色。”而面对记者关于“那你对本杰明·巴顿这个角色有什么看法”的逼问时,埃文·贝尔则是笑着说到,“你们对我的信任,我必须表示感谢,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万能的,能够胜任任何一个角色,所以,我想,没有出演本杰明·巴顿之前,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许会更好,也许会更糟糕,不是吗?”
面对埃文·贝尔的善意,大卫·芬奇和布拉德·皮特也释放出了相对应的友好。但媒体上关于“本杰明·巴顿奇事”对阵“朱诺”的格局还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这也让今年的颁奖季初步呈现出学院传统派系与反传统个性派系的局面。
除了“本杰明·巴顿奇事”之外,“行动目标希特勒”则让人失望,勉强算是中规中矩的局面;“革命之路”则没有狂热支持派,中上评价为主,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演技广受好评,但是片子整体一般。
进入了2009年第一周之后,整个电影市场都冷却了下来,颁奖季上映档期已经结束,而票房竞争也随着越来越冷的北半球一起进入了寒冬期,所以北美电影市场完全是一片萧条。在这样的局面之中,“马利和我”以两千四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蝉联了北美票房冠军,而在全美两千四百家院线举行大范围公映的“朱诺”,以九千美元的单馆票房,周末三天力擒两千一百六十万美元的票房,回到了北美票房排行榜的亚军位置。
在“朱诺”的票房回马枪面前,“睡前故事”、“本杰明·巴顿奇事”都败下阵来,即使放映院线远远超出“朱诺”,但是北美票房排行榜上却都落在了“朱诺”的身后。这也越发凸显出“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尴尬起来,让媒体很是兴奋。
“阳光小美女”式的奇迹在“朱诺”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此时累积票房已经达到八千万美元的“朱诺”,超过当初“阳光小美女”在北美取得的一亿一千万美元成绩似乎根本就不是问题。
“朱诺”扩映的步伐并没有停止,2009年的一月第二周和第三周还在持续小幅度的扩映之中,上映院线最终在两千八百家落下了脚步,虽然没有买过三千门槛,但对于仅仅投资七百五十万的一部小品来说,这个放映规模足以看出观众对其的追捧了。
一月第二周周末票房一千五百万,北美票房第四;第三周周末票房一千三百万,北美票房第六……“朱诺”在北美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征程一直持续到了三月第一周,而放映阵线更是十分长线,一直到七月第二周才正式下档,前后上映了长达二十八周。
最终“朱诺”在北美取得了两亿两千万美元的票房,这个数据不仅远远超出了“阳光小美女”,再搭配上哥谭奖最佳影片的头衔,立刻就成为了独立作品的新标杆,而且在成本七百五十万美元的对比之下,成为了十一工作室又一次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从此,在埃文·贝尔导演的头衔之前,多出了一个修饰性名词:奇迹。
第1983章 社会现象
2008年的时光飞逝,似乎昨天大家还在议论着编剧大罢工,今天美国新任总统就已经选举出来了。而2008年对于全世界来说也是十分特殊的一个年份,全年大事记数不胜数,中国汶川的大地震,英国臭名昭彰的窃听丑闻,美国出现了第一个黑人总统,还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一个个重磅新闻面前,就连北京奥运会都显得不够分量。
事实上,即使将视线锁定在娱乐圈这样一块小天地里,2008年也是故事不断的。音乐市场上,2008年全年唱片销量比2007年高出了十五个百分点,这也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第一次唱片市场出现大幅度反弹;电影市场上,经历了上半年的辉煌之后,遭遇金融危机的强力狙击,冬天的刺骨寒风席卷好莱坞,但尽管如此,圣诞档期电影的全面爆发,还是让2008年全年的总票房超过了2007年,成为影史上票房最为丰收的一个年份。
音乐市场和电影市场双双取得好成绩,而且还是在金融危机强烈威胁的情况下取得的,这就足以让2008年成为值得铭记的年份了。
在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年份里,十一工作室已经悄然成为了足以和顶尖大公司相抗衡的存在,重现了世纪之交时梦工厂的辉煌。
在电影、音乐、电视这三大领域之中,十一工作室都展现出了高人一等的实力,其中电视市场的强势让人望其项背。
公共电视台中“海军罪案调查处”、“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生活大爆炸”、“超感神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其中“超感神探”成为新剧新人王,收视率一骑绝尘,将所有竞争对手抛下一大截,而“豪斯医生”则依靠着超级碗剧集的威势,成为了今年的收视率之王,“海军罪案调查处”则在收视人数方面称雄。新剧第一、收视率第一、收视人数第一全部属于十一工作室旗下,这也让十一工作室在电视剧领域颇有些一览众山小的架势。理所当然的,这些剧全部都得到了新剧续订,而即将在2009年年初开播的“X因素”、“美国偶像”之争,还有蓄势待发的“美国之声”也让人们期待。
有线电视台上,“广告狂人”拿到了十一工作室史上第一座最佳剧情类艾美奖剧集奖杯,第二季收视率比第一季足足翻了一倍,更是在各大榜单上成为最佳剧集的榜首位置;“绝命毒师”第一季就取得了平均一百五十万,最高收视一百九十万,成为AMC电视台的当家剧集,口碑更是勇猛直追“广告狂人”。
十一工作室涉足电视领域的时间算不上长,但是平均一年一部佳作的趋势,却让十一工作室笑傲所有电视制作工作,成为当今美国电视剧市场的第一人。再搭配上YouTube的付费频道,毫无疑问,现在电视剧已经成为了十一工作室仅次于十一设计的拳头项目。
相比于电视领域的绝对强势,十一工作室在电影和音乐领域的脚步显然要困难一些,毕竟竞争也更加激烈一些。继去年在电影市场上取得突破之后,十一工作室今年在音乐市场上战绩辉煌。
十一音乐先后发行了埃文·贝尔、泰勒·斯威夫特、杰森·玛耶兹、凯蒂·佩里、阿黛尔·阿德金斯等五张新专辑,另外还有“歌舞青春3”、“妈妈咪呀”和“朱诺”三张电影原声带,可以说,十一音乐在今年也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爆发。
在这之中,埃文·贝尔的强势是最没有悬念的,“五”的发行再次将整个音乐市场搅得天翻地覆。现如今,埃文·贝尔在音乐市场上的表现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现象级的了,人们对此有着无尽的疑问,“为什么埃文的专辑总是能够取得如此彪悍的成绩”,这已经不仅仅是人气可以解释的问题了,这更是一种现象,社会现象。
专业乐评人认为主要是音乐至上,埃文·贝尔的专辑总是能够展现出超群的质量,吸引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除此之外,社会学家认为,埃文·贝尔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对于作品本身的坚持,是来源于梦想的坚持,更是来源于其一丝不苟的专业形象。在这之中,其实埃文·贝尔心理学家、建筑设计师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埃文·贝尔没有新的建筑设计出炉,但是在专业心理学杂志上却多次刊登了相关论文,这也使得埃文·贝尔的专业形象得到了完善,从而赢得人们对他的信赖感。
当整个音乐市场都陷入低迷时,甚至于今年还面临金融危机的困境,埃文·贝尔这样一个权威的专业人士很容易就赢得大众的信赖,他们愿意购买埃文·贝尔的专辑、观看埃文·贝尔的电影,而尝试之后,发现不仅仅是物有所值,更是物超所值,这一份信赖就会产生愉悦,从而变成依赖。于是,“埃文现象”就诞生了。
可以说,“五”在整个音乐市场上呼风唤雨,是埃文·贝尔一贯坚持带来的结果,也是他在八年时间内不断努力累积下来的结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埃文·贝尔的威势会越来越稳固而强势,这种现象不仅可以体现在音乐上,还有电影等各个方面。
2008年美国专辑销量排行榜上,“五”在年内创造的六百八十万销量,轻轻松松连续三年加冕年终冠军。这也是美国音乐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2006年的“四”,2007年“四”蝉联,2008年“五”接棒,埃文·贝尔连续三年称霸美国专辑市场,这个成绩已经不仅仅是“记录”一个词可以形容了,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
面对埃文·贝尔仅仅在两个月内就拿到了如此强劲的成绩,市场上最有的专辑都没有能够拿出足够的能力抵抗,位列亚军的专辑是艾丽西亚·凯斯的“像我一样(As。I。Am)”,这张去年年末发行的专辑在2008年年内取得了两百八十万的销量,最终在年终排行榜上“屈居”亚军。
看看冠军和亚军的差距,就可以知道埃文·贝尔究竟有多么强势了。事实上,2008年全球销量的亚军来自酷玩乐队六月份发行的那张也叫做“生命万岁”的专辑,全球销量也才不过六百六十万而已。换而言之,埃文·贝尔仅仅依靠北美一个地区的销量就足以问鼎全球销量冠军了,如果再加上“五”的海外销量,那么差距几乎一瞬间就拉开了。
虽然美国专辑销量排行榜冠亚军的差距着实惊人,但2008年全年的专辑销量能够比2007年增涨十五个百分点可不是没有原因的,最主要还是因为前二十名的专辑整体销量表现都十分出色,换而言之就是平均水准十分高。
乔什·葛洛班、李尔·韦恩、老鹰乐队、泰勒·斯威夫特、摇滚小子、酷玩乐队、“歌舞青春3”原声带、凯莉·安德伍德的八张专辑分别位列前十名的剩余位置,在此之后分别是林肯公园、丽安娜·刘易斯、“妈妈咪呀”原声带、碧昂斯、麦当娜、克里斯·布朗、蕾哈娜、杰森·玛耶兹、AC/DC、玛丽亚·凯莉。
在前二十名中,前十七名的专辑销量全部都突破了两百万,由此可见这个平均成绩有多么出色了,而且竞争也格外白热化。前八名的专辑销量全部都在两百五十万以上,许多排名都需要细化到“千”的单位上才能分出胜负。这才是2008年全年销量呈现出回暖态势的根本原因。
十一音乐在前二十名中拥有五个席位之外,凯蒂·佩里占据第二十一名,阿黛尔·阿德金斯则也取得了三十六名的不俗成绩,另外共和时代去年发行的专辑也依旧停留在榜单之上,第二十三的位置表现也值得肯定。魔力红乐队去年的专辑可惜后劲不足,今年虽然跻身了年终榜单的前五十,但仅仅挂在第四十九位,不如预期。
倒是埃文·贝尔“四”这张专辑依旧余韵袅袅,抢下了第二十八名的位置,依旧让人震惊。至于“朱诺”电影原声带则是2009年年初才发行的,自然不在2008年的年终总结行列之中。
至于在全球专辑销量排行榜上,“五”这张专辑在2008年年内就拿下了一千两百万的销量,以逼近亚军销量两倍的数字加冕冠军宝座。
酷玩乐队占据亚军之后,年度话题之作“妈妈咪呀”的电影原声带悍然占据了季军宝座。除此之外,英伦新人女歌手达菲、艾米·怀恩豪斯、蕾哈娜、泰勒·斯威夫特、玛丽亚·凯莉、接招合唱团、“歌舞青春3”电影原声带等人则占据了全球销量排行榜前十名的后面七个位置。
截止到2008年为止,埃文·贝尔五张专辑的全球销量正式突破一亿二千万,目前在历史榜单之中占据第二十二名的位置,虽然依旧没有闯进前二十名,但他依靠五张专辑就创造了这一纪录不仅是前三十名里最高效的,而且也是目前为止榜单中最年轻的。难怪人们都愿意称埃文·贝尔为“伟大的歌手”,他确实已经跻身了伟大的行列。
十一音乐在年终专辑销量榜上展现了杰出的表现,同时在单曲销量榜上也有着不俗的成绩。
第1984章 辞旧迎新
2008年年终单曲销量排行榜的榜单之上,埃文·贝尔毫无疑问地连续三年完成专辑、单曲双榜冠军制霸,埃文·贝尔在北美音乐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让竞争者们都失去了信心,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其实是一种好事——特别是十一音乐全面崛起的局面,至少可以让其他歌手们都意识到:只要音乐足够好,就有希望出头,这对于整个音乐市场来说都是有利无弊的。
不过由于埃文·贝尔新专辑的发行时间选择在了年末,这使得单曲的打榜时间都是横跨新年的,以“二十一鸣枪(21。Guns)”为例,虽然它拿到了公告牌的十二连冠,但其中在2008年拿到的只有五连冠,剩余七周连续冠军都是2009年之后拿到的,所以单曲销量排行榜上的销售数字倒没有专辑排行榜上那么震撼。但可以预测,2009年的年终音乐统计时,埃文·贝尔势必又要大发神威了。
“二十一鸣枪”问鼎了2008年的年终单曲销量冠军,与“五”联手完成了双榜称霸,虽然它的夺冠成绩并没有前几年那么耀眼,但是九周时间内就创造了四百七十万的销量,还是让人们看到了埃文·贝尔的瞬间爆发力和惊人持久力。
“二十一鸣枪”的夺冠最大对手是来自于埃文·贝尔的另外一首单曲“斗士(The。Fighter)”,这首在2008年超级碗之中受到无数喜爱的歌曲,虽然最终发行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依旧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追捧,最终“斗士”在2008年年内拿到了四百六十三万的销量,以十分微小的差距落后于“二十一鸣枪”,遗憾地位于亚军。
这也是埃文·贝尔继2006年“生命万岁(Viva。La。Vida)”、“这就是爱(This。=。Love)”完成对年终单曲榜统治之后,又一次在单曲榜之中霸占冠亚军,笑傲群雄。
在埃文·贝尔之后,弗洛·里达的“低(Low)”以四百五十万的销量位于季军,这个差距显然就比专辑榜要小了许多,这首发行于去年年末的单曲赢得了无数喜爱,成功得让弗洛·里达一举跻身顶尖歌手的行列。
丽安娜·刘易斯的“泣血之爱(Bleeding。Love)”、艾丽西亚·凯斯的“没有人(No。One)”、李尔·韦恩的“棒棒糖(Lollipop)”、共和时代的“道歉(Apologize)”、乔丁·斯帕克斯的“没有空气(No。Air)”、杰森·玛耶兹的“我是你的(I'm。Yours)”、克里斯·布朗的“在一起(With。You)”占据了前十名的后面七个位置。
除此之外,埃文·贝尔的“爱·平等(Same·Love)”排名第十二,凯蒂·佩里的两首单曲“我亲了一个女孩(I。Kissed。A。Girl)”和“忽冷忽热(Hot。N。Cold)”分别位列第十三和第十七位,泰勒·斯威夫特的“爱情故事(Love。Story)”也占据第十五名。
比起专辑榜上一目了然的局势而言,单曲榜的竞争显然激烈了许多,而且整个局势也呈现出开放式的发展,也许整张专辑的成绩不佳,但一首单曲爆红,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乔丁·斯帕克斯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杰森·玛耶兹也可以算。而去年发行的单曲今年依旧延续强势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弗洛·里达、共和时代、克里斯·布朗都是如此,包括凯蒂·佩里的“我亲了一个女孩”也可以算在此列。
总体而言,十一音乐在前二十名占据了八个位置,整体成绩甚至比专辑榜还要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势汹汹的亚瑟小子,最后在年终盘点的各个榜单之中完全销声匿迹,当初那张“爱的告白”取得辉煌之后,亚瑟小子要超越自己,显然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类似埃文·贝尔这样逆天的存在,全世界估计也就这一个了。
比起往年都是埃文·贝尔一个人在扛大旗的情况来说,十一音乐在2008年显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去年发行专辑的魔力红乐队、共和时代,今年发行专辑的杰森·玛耶兹、凯蒂·佩里、阿黛尔·阿德金斯、泰勒·斯威夫特,都展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实力,十一音乐的集团优势正在形成。而明年布鲁诺·马尔斯的专辑也即将问世,可以想象,十一音乐的发展轨迹将会不断往上攀升。
在十一音乐的集体爆发帮助之下,华纳唱片在2008年音乐市场占有率上再次获胜,并且将优势逐渐拉大,虽然依旧不明显,但现在整个音乐市场的形势显然是华纳唱片占据优势,索尼唱片和环球音乐陷入缠斗,百代唱片悠然自得。不同于往年的纠结和惊险,华纳唱片在2008年赢得相对比较轻松,而且在2009年的前瞻之中也开始占据优势,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十一工作室在电视领域一马当先,在音乐领域厚积薄发,而在电影领域则是节节攀升。继2007年顺利成为好莱坞第七大电影公司之后,今年十一工作室则是将这一名头彻底落实了。
在2008年之中,十一工作室一共有七部作品,“歌舞青春3”、“机器人瓦力”、“妈妈咪呀”、“蕾切尔的婚礼”、“拆弹部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朱诺”,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埃文·贝尔和华纳兄弟合作的“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
当打开2008年北美电影市场的年终票房排行榜时,创造了全新北美票房历史记录的“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毫无悬念地问鼎了冠军宝座,六亿两千万的票房数字几乎是亚军的两倍,这个成绩着实骇人,甚至超过了“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奇迹,沉寂了十年的影史记录终于改写,难怪2008年会被影评人称为奇迹的一年。
“黑暗骑士”票房大捷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呈现出如此残暴的横扫能力,就堪称是一个意外了,甚至有人调侃说这也是一匹黑马——不算是黑马的黑马。而拿下全年北美票房亚军的“机器人瓦力”也可以说是黑马。这也使得北美年终票房排行榜连续三年呈现出一部真人电影搭配一部动画电影的局面。
2006年是“加勒比海盗2”和“冰河世纪2”,2007年是“加勒比海盗3”和“料理鼠王”,到了今年则是“黑暗骑士”和“机器人瓦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六部电影全部都和埃文·贝尔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单以个人而言,埃文·贝尔绝对是十年来好莱坞权势榜第一人。
“机器人瓦力”的北美票房居然有三亿九千万,距离四亿仅仅一线之隔,这样的成绩着实出乎了无数影评人的预料,最终超过了其他备受期待的作品,紧随“黑暗骑士”的身后拿下了亚军的荣誉。
同样的,在季军的位置上,依旧是黑马杀出一条血路,“钢铁侠”的胜出绝对是在2008年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料到的。
不说钢铁侠在漫画英雄中并不显眼,单说小罗伯特·唐尼在好莱坞低迷了如此多年,谁又能够预料到“钢铁侠”在导演乔恩·费儒的烹制下居然就爆发出了如此强悍的票房成绩呢?最终“钢铁侠”在北美拿下三亿一千八百万美元的票房,以一百万美元的优势力压原本影评人预定的年终冠军“夺宝奇兵4”,占据了季军宝座。而“夺宝奇兵4”只能屈居殿军位置了。
去年年底,各大影评人对2008年的票房走势做出预测是,“夺宝奇兵4”被认为是年终冠军最有利的争夺者,但当2008年结束时,谁又能预料到这样一个局面呢?“黑暗骑士”、“机器人瓦力”和“钢铁侠”三匹黑马最终胜出,成为了年终前三甲,而“夺宝奇兵4”只能憋屈地位列第四名。
“全民超人汉考克”虽然口碑不佳,但还是依靠威尔·史密斯的强大号召力,以两亿两千七百万的成绩位列第五名;第六名则是年末掀起了独立电影阳光风暴的“朱诺”,两亿两千万的成绩足以跻身前十了;“功夫熊猫”成为梦工厂和派拉蒙合作的最后一部佳作,两亿一千五百万的成绩占据第七名;年度真正的票房黑马“暮光之城”排名第八,险胜排名第九的“妈妈咪呀”两百万票房数值,前十名最后一个席位则属于另外一部独立佳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作品和“妈妈咪呀”的票房差距更加微弱,要计算到十万位才能分出胜负,最后“妈妈咪呀”占据了前面一个位置。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马达加斯加2”和“007之量子危机”甚至没有能够跻身前十,仅仅排在第十一、第十二,确实是让不少人表示意外。
除此之外,“歌舞青春3”排名第十六,虽然比前两部的排名是略微下降了一些,但整体表现依旧不俗。另外,累积获得两千九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