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随后,动作电影就迅速衰落了下去,并且颇有些一蹶不振的态势。票房上的屡战屡败,让电影公司都丧失了信心,而阿诺·施瓦辛格的从政、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半退隐,更是让动作电影的颓势十分明显。虽然在北美大屏幕上依旧可以看到威尔·史密斯、成龙这样出色的动作演员,但却难显当年之用了。近年来唯一涌现的新秀,也就是依靠“速度与激情”成功上位的范·迪塞尔了。

从这个侧面来说,也就是现在好莱坞纯粹的肌肉男其实已经不流行了,在现在的大片风潮之下,肌肉是要素之一,却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了。就算是威尔·史密斯,他也不是依靠肌肉走天下的。所以,肌肉健壮的演员已经不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样随处可见了。原本托马斯·兰辛还担心,演员的选拔过程会比较困难。

但面试真正进行起来,还是比想象中顺利了许多,特别是杰拉德·巴特勒很快就被选中斯巴达国王这个角色,这绝对是省了剧组不少力气。最终,“斯巴达三百勇士”里勇士们的面试进行了两天,总算是把整个剧组会有主要镜头的三百五十名演员都选拔出来了,还有作为背景存在的一百五十名演员也选拔完毕。这五百名演员都必须接受魔鬼训练,努力将他们全部打造成为健美冠军。

不过斯巴达国王的妻子——也就是皇后的这个角色却暂时没有决定下来,皇后这个角色在一部以男性为主要视角的电影里,作为万绿从中一点红,肩负着点亮观众视线的重任,而且也是剧情推进的关键人物。所以演员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皇后的演员选择并不打算进行公开面试,扎克·施奈德在与安德鲁·斯坦德等人潜心研究电影特效工作的时候,托马斯·兰辛通过演员工会放出了消息,等待有意向的演员自己找上门。目前埃文·贝尔接到的消息,曾经在“范海辛”中有过出演的意大利美女希薇娅·克洛卡、与希斯·莱杰、马特·达蒙合作过“格林兄弟”的英格兰气质美女琳娜·海蒂、出演过“阿尔菲”、“夹心蛋糕”并且与埃文·贝尔在舞台剧“九”中有过合作的西耶娜·米勒,都对皇后这个角色有兴趣。

这次埃文·贝尔自然是没有再插手,而是把决定权全部交给了扎克·施奈德,由导演来选择自己的灵感缪斯。

“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前期制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结束了选角导演工作的埃文·贝尔,则选择了在音乐的世界里好好享受这几天的假期,为三月十四日即将重新启动的“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会做准备。

埃文·贝尔在洛杉矶并没有自己专属的录音室,他最好的设备都在王子街十号的三楼,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进行音乐创作,特别是当他和另外一群热爱音乐的人待在一起。

一月底正式加盟十一工作室的共和时代并没有前往纽约与十一创作部门汇合,而是留在洛杉矶大本营这里做整顿,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之内,这支乐队里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第1292章 共和时代

青翠欲滴的嫩芽在树丫上一点一点往外冒,挣脱着冬季包裹在枝桠上的寒霜,完全地汲取着空气里的养分,一颗颗泛着金色的阳光因子悄然被吸收进去,最终突破层层包围,“砰”地一下挣脱了出来,然后骄傲地舒展着身子,那翠绿到快能凝成水模样的嫩芽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莹莹的光晕,很是可人。当一颗颗的绿芽还在为树梢上的地盘你争我抢的时候,恍然之间,大地已经披上了绿色的薄纱,在金灿灿的阳光照耀之下,蒙上一层肉眼可见的氧气因子:春天,就这样到了。

初春的洛杉矶,弥漫着一种蠢蠢欲动的气息。无论是闹区直通圣莫妮卡上的惠雪大道,还是白天游客流连夜晚流莺游荡的日落大道,都可以看到人们在试图挣脱着冬天的笨重和烦躁,悄然从室内走到了室外;无论是被幽静整洁的林荫包围着的明星云集的比佛利山庄,还是房屋错落有致高低不平的充满墨西哥遗风的奥维拉街区,都可以看到人们换上鲜黄、嫩绿、粉红、亮紫等花枝招展的衣服,将三月初的天使之城点缀得五彩缤纷。

提起洛杉矶,人们似乎就联想到好莱坞,这就相当于纽约总是与百老汇放在一起是一个道理,但是在洛杉矶的大街小巷,不仅可以看到行为艺术的表演者,还可以看到丝毫不逊于纽约的音乐爱好者们,拿着吉他、抱着收音机在街头进行着音乐表演。

初春的洛杉矶,也褪去了冬季的冷清,街头跟随着绿色嫩芽抽条的速度也一点点热闹了起来,表演艺人的身影开始穿梭在花红柳绿的天使之城大街小巷里。

在靠近圣莫妮卡码头有一片叫做威尼斯海滩的地方,这里是模仿了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建筑风格,将海水引导了街道上面,然后搭建了三条步行街,配上长长的海岸线和温柔的沙滩,倒是成为了一处景点。不过对于生活在洛杉矶的人们来说,这个更常被成为街头表演者的天堂,因为每天总是可以在这里轻易地找到十几组不同的表演艺人。而距离这里不远,还有一个叫做肌肉海滩的地方,则属于那些前来展示肌肉的艺术家们。

在威尼斯海滩上,大多都是以一人为主,偶尔也能够看到四五人为一个群体的“大型”表演团队。团体表演时,几个成为你说我和,极力调动着观众的热情,甚至让周围的人都一起玩了起来,但是在表演之后,观众如鸟兽散,只留下几个硬币,场面就立刻变得落寞起来。但这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表演甚至连观众都吸引不到,他们就只孤独的存在,自己在唱歌,面前的吉他箱里空空荡荡,行人从前后走过,彷佛他们并不存在一般。

这就是艺术家的真实生活。

林肯公园、埃文·贝尔、杰森·玛耶兹、魔力红乐队,他们都是从这样的生活走过来的,他们的表演热闹非凡,但却不见得会有观众买账。往往结束表演之后,就一个人落寞的站在街头,看着人来人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赢得一个出头机会的,更多人只是继续在街头落寞下去。准确来说,这就是独立音乐人的生活。

今天的威尼斯海滩比平时稍微热闹一点,不仅因为春天来了,更因为今天是近一周以来难得的一个艳阳天,春光明媚的景色让人们都纷纷离开了温暖的室内,到这灿烂的阳光底下踏青游玩。步行街上可以看到有三组街头艺人正在表演,其中一组有四个人站在街心处,是表演对打、飞人之类特技的杂耍,每到精彩之处,总是可以吸引那么二三十名出来踏青的行人,但随后就一哄而散。剩下两组艺人则都是歌唱艺人,其中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街头,独自弹奏着吉他,倒有些自娱自乐的悠闲;还有一组五人乐队则在街尾,演奏着没有人听的音乐,看着很是冷清。

这五个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在演奏音乐,更像是在彩排的模样,每演奏一首歌之后,五个人就会停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这原本热火朝天的景象,却因为行人来去匆匆,就连稍微停留一下脚步都吝啬,而显得有些落寞起来。

街头人来人往的行人之中,有一个身材修长匀称的男人踩着一块滑板,穿着一条涂鸦牛仔裤,一件破破烂烂脏兮兮的黑色T恤,宽大的T恤刚刚过腰,里面衬了一件白色的背心,背心显然是加大码的,长出了很大一截,一件宝紫色的帽T套在外面,鲜亮的颜色成为了春天步行街上的一景。此时帽T的帽子被戴了起来,盖在一顶宽沿的烟灰色棒球帽,隐约可以看到帽子底下系了一条黑白格的头巾。脚上那双黑色白底红镶边的万斯滑板鞋已经被蒙上了一些污渍,男人熟练地踩着滑板,沿着威尼斯海滩的步行街一路滑行过来,时不时就来一个简易的S形,有时会放慢速度,有时又莫名其妙地突然加速,一看就是一个混迹街头的嘻哈少年,让人甚至不由开始幻想,牛仔裤上的涂鸦是不是在街头墙壁上涂鸦时留下的痕迹。

男人在踏青的人群之中算不上显眼,威尼斯海滩在洛杉矶来说算是中下水准的生活社区,这样踩着滑板四处游走的少年随处可见,即使是滑板少年在街边玩特技,也不会有多少人驻足观赏的。

男人就好像一股宝紫色的旋风,在威尼斯海滩附近的三条步行街四处流窜,到了与海滩平行的这条街道的街尾时,男人踩着滑板的脚忽的就在地面上踩了刹车,然后右脚踩了一下板尾,滑板一下翘了起来,右手就准确地抓住了板头。

街尾正在激烈讨论着的五个人似乎也没有意识到旁边有人围观,毕竟这里本就是公共场合,他们又是在街头演出的,有人站在旁边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约莫过了两分钟,他们才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他们并不是表演中,而旁边的人也似乎太执着了。其中拿着鼓槌的那个人拍了拍手里拿着话筒的那个胖子,“嘿,瑞安,有人。”

那个叫瑞安的胖子还处于认真思考中,他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这满大街不都是人吗?”根本连回头的打算都没有,依旧是托着下巴说道,“我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就是感觉不对劲。”

虽然瑞安胖子还是没有回头,但其他几个人全部都抬起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男人,这四个人顿时都露出了紧张的表情,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零零散散地打着招呼,“嘿”、“下午好”、“美好的一天”之类的声音在海风之中支离破碎。

那个男人倒是很从容,抬了抬下巴,“下午好。怎么了,为什么不表演?我可以专门为了看你们的表演赶过来的。”埃文·贝尔右脚踢了踢滑板,“一路从西木区赶过来这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西木区到威尼斯海滩足足有九英里,开车二十分钟,但是踩滑板过来似乎就是十分艰难的任务了。男人显然是在开玩笑,可惜,眼前这几个人似乎都太紧张了,没有能够领悟这个笑话,一点声响都没有。男人倒也不介意,没有任何停顿直接就说了下去,“不打算满足一下我这个粉丝的愿望吗?”

面对这句话,四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还是那个拿着鼓槌的男人再次拍了拍瑞安胖子,“瑞安!”胖子直接就把那只手拍了开来,一副“不要打扰我”的模样,鼓槌又再次坚持不懈地拍到了瑞安胖子的肩膀上,“瑞安!埃文来了!”

“那又怎么样?”瑞安胖子毫不在乎地就回了过去,依旧在细细地琢磨着。可瑞安胖子不在乎,剩下四个人却是站在原地都不知所措。这初春的海滩边上其实还是有些寒冷的,毕竟海风很大,但四个人的额头上居然都渗出了汗水,清晰地表达着他们的紧张。

男人笑呵呵地往前走了半步,“不用管他。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埃文·贝尔,共和时代的歌迷一名。你是扎克·菲尔金斯,负责吉他和中提琴;你是德鲁·布朗,负责吉他、电贝斯和钟琴;你是埃迪·费舍尔,负责爵士鼓和打击乐队,对吧?你是……”

男人和四个人分别握手,但到了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却被难住了,“你是和我一样,过来看共和时代表演的吗?因为我不记得上次在玫瑰碗见过你。”

这最后一个人手里还拿着一把琴弓,似乎也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我是布兰特·科特兹,大提琴和贝斯。”

眼前的男人恍然大悟,“你就是上次瑞安说的那位大提琴手。”

此时,瑞安胖子这才察觉到了不对劲,一下转过身来,看到了身穿宝紫色帽T的男人,张着嘴犹豫了半天,最终只是说出一句,“埃文,你什么时候到的?”身后的四个人都额头上挂着黑线。

埃文·贝尔笑呵呵地说到,“刚到,不是正在认识新队员嘛,布兰特。”

眼前这支无人问津的街头表演乐队,正是共和时代。

第1293章 主弦提琴

自从共和时代在埃文·贝尔“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会洛杉矶场的玫瑰碗体育场登台演唱之后,他们就声名鹊起了,这支流行摇滚乐队有着美国乐队的粗犷和英国乐队的细腻,这种融合了节奏蓝调、嘻哈的摇滚,其实很符合主流市场的口味,只要运作好,取得成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当然,“运作好”,这却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把握的,乐队再好,音乐不出色,或者是定位错误——比如忧郁心境,亦或者是宣传不准确——比如说魔力红乐队,这都会走很多弯路的。

尽管如此,共和时代还是如同之前每个城市的独立乐队一般,受到了诸多瞩目。上前签约的公司也着实不少。但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共和时代似乎根本就没有打算签约新公司,大家只能打听到这支乐队刚刚与索尼贝塔斯曼公司解除了合约,现在名声起来了,索尼贝塔斯曼公司倒是没有吃回头草的打算,而共和时代也就直接销声匿迹了。

对,就是销声匿迹。整整一个月,共和时代一点消息都没有透露出来,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地下乐队的日子。只是业内人士——比如说提姆巴兰和索尼贝塔斯曼公司——都是打听到了消息,共和时代已经与十一工作室签了合约。唯一让人意外的是,共和时代并没有着急地往纽约进发,而是在洛杉矶继续过着地下乐队的生活,这让提姆巴兰等人都摸不着头脑。

娱乐圈的更新换代就是如此迅速,一周之前还在热烈讨论的话题,说不定今天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也是娱乐圈里宣传策略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此时距离玫瑰碗体育场的演出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而共和时代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自然就被人们遗忘在了脑后。不过这样反而是留给了共和时代一个静下心来,潜心研究自己音乐的时间和空间。

共和时代在二月底的时候,完成了成员的更替,之前负责电贝斯的提姆·梅尔斯离开了乐队,瑞安·泰德又找来了布兰特·科特兹。布兰特·科特兹不仅填补了提姆·梅尔斯在电贝斯上的空缺,还带来了一项独一无二的才艺:大提琴。

在一支摇滚乐队里使用大提琴,这的确是一个并不常见的选择。布兰特·科特兹之前就一直在各个乐队里流浪辗转,因为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大提琴为乐队出一份力,但这个愿望往往很难实现。一直到了共和时代,瑞安·泰德得到了埃文·贝尔的灵感触发之后,需要一个能够演奏大提琴的队员加入乐队,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布兰特·科特兹进入乐队时就曾经要求过,他的大提琴是乐队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是不会放弃的,这也让共和时代这支乐队的风格走上了一个特别的道路。

在布兰特·科特兹加入乐队之后,瑞安·泰德就迫不及待地改编了之前的作品,将大提琴作为主要乐器之一加入演奏,不过他一直都处于磨合的状态中,所以才驻留在洛杉矶直到现在。

“埃文,你看,这是我昨天刚刚创作的新歌,今天我们演奏了几个不同版本的编曲,有的版本很出色,有的版本却差强人意。”瑞安·泰德在埃文·贝尔面前,其实还是很紧张的,但是提起音乐,他的紧张就会不翼而飞,全身心都投入到音乐之中。“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首非常非常棒的曲子,只要编曲能够找对灵感,这绝对会让人有惊艳的感觉。”

埃文·贝尔从瑞安·泰德的手中接过了乐谱,仅仅看了两行,眼睛就亮了起来,这不就是那首让共和时代名扬四海的“道歉(Apologize)”嘛。这的确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歌曲,埃文·贝尔当初就是因为这首歌爱上了共和时代这支乐队。不同于上一辈子只是单纯喜欢而已,现在埃文·贝尔作为一名出色的制作人,看到旋律的时候,脑子里的想法就有所变化了,他在脑袋里组合着乐符,可以发现,这首歌从旋律到歌词都蕴含着瑞安·泰德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沉淀下来的经历。这就好像埃文·贝尔自己一样,没有公路旅行壮观美景的触发,就不会有“天光(Iridescent)”;没有历史知识的积累,就不会有“生命万岁(Viva。La。Vida)”。道理很简单。

原本,埃文·贝尔以为瑞安·泰德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创作出这首歌的,一来是因为布兰特·科特兹才刚刚加入乐队,大提琴绝对是“道歉”旋律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二来是埃文·贝尔记得上一辈子瑞安·泰德是一直到六月份才在“聚友网(My。Space)”上唱响自己的,现在才不过三月初而已。但没有想到,瑞安·泰德此时就已经将词曲都完成了,不愧是被称作天才作曲家的制作人。

埃文·贝尔看了看旋律,这就是他脑海中的“道歉”,丝毫不差,那么这首歌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为什么瑞安·泰德还会一副陷入沉思的模样,是精益求精,还是……埃文·贝尔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了瑞安·泰德,“你主乐器采用了什么?”

“我尝试过吉他和钢琴。”瑞安·泰德对于音乐的敏感丝毫不逊于埃文·贝尔,他立刻意识到埃文·贝尔说这句话的目的了,“怎么,你认为有更合适的主乐器吗?”

埃文·贝尔指了指布兰特·科特兹,“为什么不试试大提琴呢?”

瑞安·泰德张了张嘴,他知道埃文·贝尔上次给自己的灵感就是大提琴,这也是布兰特·科特兹加入共和时代的重要原因,但是他真的没有想过使用大提琴做主乐器,“我们是摇滚乐队……”瑞安·泰德最后也只是憋出了这样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的那半句就是“大提琴做主乐器不合适”。

按照正常想法来说,大提琴做任何一支流行乐队的主乐器,这都是不合适的。但是共和时代乐队里既然已经有大提琴、中提琴、钟琴这样怪异的选择,为何不让尝试再大胆一点呢?

埃文·贝尔看向了布兰特·科特兹,微笑着说到,“我可以吗?”其实就算没有埃文·贝尔,瑞安·泰德一个个乐器试过去,各种编曲风格试过去,估计也可以发现大提琴对于“道歉”这首歌来说是绝配。不过,现在既然瑞安·泰德都询问埃文·贝尔了,埃文·贝尔自然是不介意加快一下这个进度。

布兰特·科特兹看到埃文·贝尔的手指指向了自己的大提琴,他笑呵呵地将自己的琴弓递了出去,“为什么不呢?”

布兰特·科特兹绝对没有想到,埃文·贝尔居然会建议“道歉”这首歌用大提琴来做主乐器。能够在一支乐队里发挥他的乐器才能,这是布兰特·科特兹梦寐以求的事情,却在加入共和时代还不到十天,就即将要实现了,这着实让他觉得一切都好像是一场梦。

埃文·贝尔在椅子上做好之后,拿起了那把沉重的大提琴,这种久违的熟悉感让埃文·贝尔心情变得雀跃起来。埃文·贝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确认了一下音准,然后就将琴把靠在了肩头上,双手的架子顶了起来,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没有五年八年的功夫,基本功是绝对不可能如此扎实的。

埃文·贝尔的左手摸到了最粗的那根G弦之上,然后琴弓就和琴弦接触到了一起。悠扬的大提琴声就好像是百年陈酿,那低音的忧伤和沉重,在瑟瑟海风之中婉转。大提琴一向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在低音乐器之中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温柔、优美、典雅、华丽、高贵、完美,在大提琴琴弦上舞动的中低音乐符就好像带着雅致漂亮的色彩,漂浮起一个个七彩流转的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之下,随着海风轻轻飘荡。

翩翩公子,优雅乐器,动人旋律。在步行街的街头上,行人依旧匆匆,没有人会为了一支听不懂的古典乐而停下脚步,在热闹的伯班克也许会有懂得欣赏高雅艺术的人驻足,但是在威尼斯海滩,懂得欣赏的人就凤毛麟角了。

大提琴的优雅孤寂而轻盈,光影变换之间营造的世界,让这个角落的时间刹那就静止了下来。难怪乐界都称大提琴为乐器中的美男子,此时此刻,埃文·贝尔修长指尖之下的大提琴就在生动地演绎着这一幕。

琴弦在琴弓拉扯之下的振动,每一次变化,每一个婉转,似乎都蕴含着深深的情绪,细腻地将情感的每一缕每一丝都勾勒出来,动人得宛若十八世纪宫廷晚宴翩翩起舞的长裙在眼前飞舞。

布兰特·科特兹诧异地看着埃文·贝尔,行内人都知道,大提琴是一个必须依靠时间沉淀磨练的乐器,不仅因为其音色与运弓的角度、力度都有关系,这没有时间和耐心是绝不可能达到的境界;而且也因为大提琴的音色十分细腻圆润,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可以将演奏者的心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所以任何一点变化都变得十分敏锐,这也是必须有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的。而眼前的埃文·贝尔,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就布兰特·科特兹自己认为,埃文·贝尔的大提琴能力至少有十年的功力!

当一曲完毕之后,埃文·贝尔抬起头,微笑地看着瑞安·泰德,“怎么样?大提琴做主乐器,可绝对不会辱没了你的音乐。”

第1294章 脱胎换骨

埃文·贝尔刚才在演奏大提琴的时候,选择了“G弦之歌”,而不是直接演奏瑞安·泰德创作的“道歉”,将用大提琴做主乐器的编曲直接呈现出来。最主要还是因为,瑞安·泰德本身就是一名天才,他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灵感火花,然后就可以自己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埃文·贝尔选择“G弦之歌”主要就是想要展现出大提琴作为主乐器是令人惊叹的音色和大气。在大提琴曲之中,巴赫创作的“G弦之歌(又叫做G弦上的咏叹调)”堪称经典之作,作为巴赫的“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而闻名于世。

在一次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正当大家都准备看巴赫出糗之时,巴赫,他却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乐章悠长而庄重,充满了诗意,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收尾,震惊全场。这就是今天大家所传颂的“G弦之歌”。

这首“G弦之歌”婉转悠扬,大气诗意,对于古典乐有兴趣的人总是屡屡惊叹巴赫的惊世才华,这首曲子将大提琴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从容、优雅、流畅、抒情、古典、大气、激昂。

果然,埃文·贝尔选择演奏了“G弦之歌”,对于瑞安·泰德的触动是巨大的,这让他的意识又再一次发生了改变:大提琴不仅可以作为配乐,在中低音部分发挥所长,还能够作为主乐器将旋律细腻的情感完整表达出来——不只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钟琴这些只有在交响乐团可以看到的乐器,在摇滚乐队里一样可以发挥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瑞安·泰德忽然就想起了埃文·贝尔创作的“旧爱已死(Your。Ex·Lover。Is。Dead)”这首歌。“旧爱已死”的主乐器就是大提琴,而且前奏里还加入了圆号、钢琴等古典乐器,将整首歌古典、优雅的翩然气质发挥到了极致。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时,那种十八世纪宫廷宴会的场面栩栩如生。

瑞安·泰德直接就在地面坐了下来,拿出自己的水笔开始在刚才的乐谱上写写画画的。埃文·贝尔知道,瑞安·泰德是在进行重新编曲,然后对四名队友的职责进行重新安排。

共和时代这支乐队和忧郁心境、林肯公园都不太一样,甚至和魔力红乐队也不太一样,忧郁心境当初埃文·贝尔是最后进去的,所以乐队一直都没有确认出一个领导者;林肯公园则是查斯特·贝宁顿和麦克·信田主要负责乐队音乐,但是其他成员也都会参与讨论;魔力红乐队最核心的成员就是亚当·李维,但是其他四名成员都是一起打拼多年的兄弟,肝胆相照。

而共和乐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是一只以瑞安·泰德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乐队,虽然瑞安·泰德在共和时代的位置,和亚当·李维在魔力红乐队的感觉有点像,但共和时代却更鲜明一些,乐队的风格、定位、走向全部都是以瑞安·泰德的风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简单来说,共和时代的其他四名成员都是受到了瑞安·泰德的影响才聚集到一起的。

所以,瑞安·泰德有了灵感之后,就自己一个人开始钻研了起来,其他四个人则是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瑞安·泰德的编曲。

不过幸运的是,共和时代的其他四名成员都十分喜欢这种相处的模式,整个乐队的合作非常愉快,这也让乐队的成绩越来越好。如果相同的情况放在忧郁心境,不说以埃文·贝尔为核心打造乐队了,就说以吉伦·哈斯为中心打造乐队,雅各布·提波、乔·布罗斯就过不去这一关。今年的格莱美结束之后,埃文·贝尔就看到忧郁心境队内闹不和的新闻,这是过去半年之内的第二次了。也不知道他们还能够坚持多久。

布兰特·科特兹看了一下其他三位队友都乖巧地站在旁边,一言不发。布兰特·科特兹并没有经历过玫瑰碗演唱会的盛况,他对于埃文·贝尔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也就没有那么清晰,更何况今天的埃文·贝尔完全就是一个街头小子,一点巨星模样都没有,所以布兰特·科特兹就壮着胆子主动挑起了话题,“埃文,你大提琴学了几年?基本功很扎实!”

埃文·贝尔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这一辈子其实是没有学过的,总不能说是上辈子学的吧,“其实我最擅长的乐器是大提琴和钢琴,吉他反而没有太多的造诣,至多只能算是‘了解’而已。不过你知道的,平时表演的时候,带着大提琴上场并不是那么方便,所以我几乎没有机会使用。”

“你可以尝试在演唱会上表演一段啊,那肯定会很精彩的。”布兰特·科特兹积极地建议到,他自己就希望能够在舞台上表演大提琴,自然也希望埃文·贝尔能够带起这股风潮。

埃文·贝尔呵呵地笑了起来,“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尝试一下。”

说话之间,瑞安·泰德就兴奋地站了起来,也不管埃文·贝尔还站在这里,就招呼着队友聚集到了一起,“这是新的编曲……”

埃文·贝尔被夹杂在共和时代的包围圈之中,认真地听着瑞安·泰德对编曲的分配。埃文·贝尔并不算是科班出身,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很多时候都算不上正统。但是瑞安·泰德不同,他的父亲就是音乐家,其后又是创作大赛出来的,接着在提姆巴兰的公司也是接受正统音乐教育,所以他的音乐基本功十分扎实。埃文·贝尔听着瑞安·泰德的讲解,也是受益匪浅。

很快,瑞安·泰德就分配完毕了,这时才看到了站在他们中间的埃文·贝尔,他立刻迫不及待地说到,“埃文,我重新编曲了一下,你听听看。”

埃文·贝尔抿着嘴点着头,走到了乐队的正对面,然后开始搜口袋,嘴里说道,“好好表现,哪,如果表现好了,这就是你们的了。”埃文·贝尔从口袋里摸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