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艺术家(七七)-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辈子,“撞车”狙击了“断背山”;这一辈子,“阳光小美女”狙击“断背山”看起来也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当然,如果因为十一工作室的两部作品分流评委投票,也分流公关工作的重点,导致“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双双落马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这种局面的确让十一工作室有点哭笑不得。如果站在埃文·贝尔的角度,最好的作品赢得最佳影片,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奥斯卡,却没有那么简单。一部“断背山”所召唤而来的仇恨,让希德·甘尼斯举步维艰。
第七十八届奥斯卡是希德·甘尼斯就任之后的第一届颁奖典礼,过去几年之中,弗兰克·皮尔森领导的奥斯卡一直被诟病老套、保守、没有惊喜、固步自封,奥斯卡的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希德·甘尼斯接受主席位置之后,革新的呼声就一浪高过一浪:当时“断背山”还没有上映。
但是现在,“断背山”来势汹汹,意图革新的学院派又面临了一个难题,同性恋电影?这个革新脚步是不是太大了一点?整个颁奖季下来,每一个影评人协会对“断背山”的褒奖,都是在强迫学院派做出选择,看来“断背山”就是大势所趋了。
希德·甘尼斯此时就被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艰难位置,他自己是想做出革新的,但却又缺乏那种义无反顾的勇气。所以他找到了埃文·贝尔——即使这是十分不合时宜的。
上一辈子的结局所有人都知道了,学院派的改革勇气终究是没有能够贯彻到底,李安拿下最佳导演,但最佳影片则不属于“断背山”。那么这一辈子呢?埃文·贝尔这只小蝴蝶在去年掀起了一番风暴,今年又将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第1250章 励精图治
“断背山”上映之后,虽然所有杂志都以优美的文字大幅度报道它,虽然很多州的电影院都靠着它挣到了很多钱,虽然很多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都曾拿它开玩笑,虽然主流文化已经刮起了一股关于它的风潮,但是美国主流文化的抗拒、好莱坞的潜规则依旧在暗示着:“断背山”让不少人明显感到很不舒服。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问题了,更多是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的碰撞,也可以认为是同性恋这样的小众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这种被扩大化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了,更是舆论领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判定。
一个选择,就将制造出无限的波长。
希德·甘尼斯的犹豫和踌躇,在埃文·贝尔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埃文·贝尔也就是局外人,所以他可以轻松地说,“嘿,选择那个最好的就是了。”但是如果站在希德·甘尼斯的位置上,话语就不会那么轻松了。
所以,即使埃文·贝尔知道希德·甘尼斯话里有话,但他也没有刻意去戳穿,更没有借机去煽动希德·甘尼斯投“断背山”一票。埃文·贝尔只是阐述了他的观点,这种想法与“断背山”无关,而是埃文·贝尔这一辈子贯穿始终的想法,从接拍“死亡幻觉”的时候就开始了。
当初埃文·贝尔接拍“死亡幻觉”,又有谁能够想到五年后的今天,“死亡幻觉”成为了Cult经典前二十名的常客,更是被无数粉丝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当然,也没有人能够想到五年后的今天,埃文·贝尔会站到现在这个位置。回想一下,当初如果埃文·贝尔没有接拍“死亡幻觉”,那么生活又将如何?这就是改变的魅力。
“希德,你知道的,其实我说再多,终究都只是我的观点,不是你的。”埃文·贝尔微笑地说到,“你在这个世界上看过的事情比我多得多——要知道,你已经六十五岁了。”埃文·贝尔这个调皮的话语让希德·甘尼斯笑了起来,“所以,你要做的,只是成为你自己。不是询问我的意见,也不是询问任何一个人的意见。‘阳光小美女’里不是说了嘛,做你想做的,让剩下的都见鬼去吧。就是这个道理。”
希德·甘尼斯看着埃文·贝尔脸上张扬自信的笑容,脑海中就浮现了三十分钟之前,埃文·贝尔站在眼前玫瑰碗体育场舞台上的模样,嘴角的笑容多了一点点苦涩。在成为学院主席之前,希德·甘尼斯也描绘过宏大的梦想:比如说他要改革奥斯卡,将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都一扫而光,重视原创、重视新人、重视质量,让原本学院的恶习都见鬼去吧;比如说他要让奥斯卡回到十年前的纯粹,商业、独立、小众都不再是评判标准,电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等他做到了这个位置上之后才发现,人生很多时候都是生不由己的。
“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希德。”在夜空之下,希德·甘尼斯在心头对自己说道。
其实提名名单的投票早在一周之前就已经截止了,投票也已经统计完成。也就是说,希德·甘尼斯去找埃文·贝尔的时候,提名名单已经尘埃落定了。希德·甘尼斯会心生疑惑,其实更多是对于一个月之后即将拉开帷幕的颁奖典礼,也就是得奖者的困惑。
不过,埃文·贝尔没有为“断背山”拉票——因为就算是“阳光小美女”拿最佳影片,这对于奥斯卡来说也是历史的一大突破,作为独立制片的作品,“阳光小美女”也的确称得上开创新历史了;同时,埃文·贝尔也没有正面回答希德·甘尼斯的想法,不知道希德·甘尼斯是否会为自己和埃文·贝尔交谈这件事而感到后悔,只有等第七十八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候见分晓了。
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他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历史,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他也期待着改变的来临。等待的过程,也变得有趣起来。
三天之后,第七十八届奥斯卡的提名名单正式出炉!
提名名单出炉之后,媒体评论纷纷出炉,学院主席改选之后的第一年奥斯卡,果然充斥着新气象,可以清晰地看到奥斯卡励精图治的意图,这让媒体们都显得十分开心,并且对于一个月之后的颁奖典礼也表达了期待。
最佳影片之中,“断背山”、“晚安,好运”、“阳光小美女”、“慕尼黑”、“卡波特”同时入围。可以看到学院对敏感题材的包容性大大增加,“断背山”的同性恋故事、“晚安,好运”借麦卡锡主义影射政府干预新闻政策的潜台词、“阳光小美女”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慕尼黑”的巴以世仇片段,打破了以往奥斯卡有一不二、二不过三的禁忌词汇,一鼓作气就嘉奖了四部作品,包括传记电影“卡波特”也是同性恋作品,这对于素以道貌岸然姿态示人的小金人而言,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另外,五部最佳影片候补之中,除了“慕尼黑”之外,全部是独立制片,这也彰显了奥斯卡的勇气,勇敢地嘉奖了独立制片的地位,这让老派电影公司都有些挂不住面子。特别是学院这次同时肯定了“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两部来自同一个制片公司的作品,这也是一大突破。要知道,去年“神秘肌肤”只拿下最佳导演提名,“撞车”只获得最佳影片提名,就是奥斯卡搞平衡的一个体现。
最佳导演的五位提名者也就是最佳影片五部作品的导演,李安、乔治·克鲁尼、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埃文·贝尔和贝尼特·米勒。在这之中,埃文·贝尔和“卡波特”贝尼特·米勒成为了新人的势力代表,贝尼特·米勒首次获得提名的肯定,而埃文·贝尔则创造了历史,他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赢得了最佳导演的提名,无论最终能否获奖,埃文·贝尔俨然已经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位导演。况且,今年的埃文·贝尔才二十三岁,这实在像是一个奇迹。
在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单上,埃文·贝尔再次创造了历史,他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届典礼上赢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的艺人。当然,同时这还是埃文·贝尔连续第四届赢得演技奖项的提名了,之前三届“改编剧本”、“加勒比海盗”、“撞车”分别建功,这一次,埃文·贝尔依靠“断背山”里令所有人心碎的出色演出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这次,不同于两年前的“加勒比海盗”,埃文·贝尔在“断背山”里出色的演绎被奉为经典,在影帝竞争上也被认为是大热门之一。
与埃文·贝尔在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单上并列的分别是“卡波特”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一往无前”的杰昆·菲尼克斯、“晚安,好运”的大卫·斯特雷泽恩和“川流熙攘”的特伦斯·霍华德。
在整个颁奖季中,埃文·贝尔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就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了,而大卫·斯特雷泽恩也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和埃文·贝尔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杰昆·菲尼克斯则被认为是今年的“杰米·福克斯”,最后的特伦斯·霍华德去年和埃文·贝尔在“撞车”之中有过合作,特伦斯·霍华德当时扮演的是锁匠丹尼尔一角。
总体来说,最佳男演员的提名名单与整个颁奖季的走势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毫无疑问的,埃文·贝尔已经正式成为了改朝换代之后的学院派新宠。至于这种“宠幸”,究竟能否给埃文·贝尔带来小金人,还有埃文·贝尔的桀骜不驯又是否会让学院派难看,这就不得而知了。
在最佳女主角的名单上无法看到十一工作室两部作品的身影,但是最佳男配角中艾伦·阿金凭借“阳光小美女”入围,与在“断背山”中有出色表现的杰克·吉伦哈尔同室操戈。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之中,刚刚诞生了与希斯·莱杰爱女的米歇尔·威廉姆斯再次迎来喜讯,依靠“断背山”错杂深层的演出,她拿到了自己第一个奥斯卡提名;“阳光小美女”中年仅九岁的阿比盖尔·布兰斯林也赢得了这个提名,获得了学院的肯定。
另外,“断背山”的埃文·贝尔入围了最佳改编剧本的竞争,“阳光小美女”的迈克尔·阿姆特入围最佳原创剧本竞争。“断背山”还入围了最佳配乐、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三个重要奖项的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辈子“断背山”并没有入围最佳剪辑这个奖项,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剪辑是奥斯卡的惯例之一,上一部未提名最佳剪辑奖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普通人”。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第七十八届奥斯卡提名名单出来之后,“断背山”以九项提名领跑,“阳光小美女”则赢得了五项提名,落后于“艺妓回忆录”、“晚安,好运”的六项提名。
“断背山”能否实现突破?“阳光小美女”能否实现逆转?“晚安,好运”能否掀翻竞争对手?十一工作室能否实现最佳影片的两连冠?埃文·贝尔能否继2002年之后再赢得奥斯卡的个人奖项?
励精图治的第七十八届奥斯卡,似乎是悬念重重。
第1251章 一则喜讯
从第七十八届奥斯卡的提名名单来看,的确可以看出学院派坚定的改革决心,对独立制片大加褒奖、对原创作品进行提拔、对个性题材作品不吝提名,即使只是一个提名名单,就可以感受得到改朝换代的学院派散发出勃勃生机。
当然,提名名单永远都只是提名名单,除了像埃文·贝尔这样创造一系列新历史的人之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同时提名;另外还是最佳男主角的第二次提名,演技奖项的连续第四次提名——提名名单能够制造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真正的改革还是要看得奖名单。
不过,媒体在那里对提名名单热烈讨论,埃文·贝尔却不是很在意,不是因为他知道上一辈子的历史,毕竟现在历史因为他这只小蝴蝶已经有了许多改变;而是因为“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肯定,对于他来说足够了,能够拿奖叫做锦上添花,遗憾错失的话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结果。作品,才是埃文·贝尔真正在乎的重点。
就比如说现在,一月二十九日,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的两天前,也是洛杉矶演唱会结束的第二天,埃文·贝尔没有呆在家里休息,而是连夜搭乘红眼航班飞往了东海岸的汉普顿,就是为了一部作品的改编权。
上一辈子的2010年,埃文·贝尔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阅读了一本叫做“荒野生存(Into。The。Wild)”的小说,这个故事取材于1992年的真实事件。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克里斯托弗·约翰逊·麦坎德斯,出生于1968年,他是一名美国徒步旅行者。1990年大学毕业之后,他离开了父母、妹妹和殷实的家庭,烧掉了现金,将存款捐给了慈善机构,放弃了车子,然后一路打工一路流浪,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背包旅行者,南下墨西哥,北上阿拉斯加。最终于1992年,二十四岁的时候,在阿拉斯加的德纳利国家公园森林保护区附近因为食物中毒而去世了。
当时这本书出版时轰动一时,人们开始推测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到底是有反社会倾向,还是单纯地向往荒野,他的心路历程又是怎么样的,最终舍弃一切甚至搭上了性命的原因又是如何。小说作者乔恩·克拉考尔是以半报告文学的形式,走访了死者的家属、旅伴,并对沿途各地进行了十分详实的考察,以作者的角度描绘出真正的“克里斯”。
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的行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一方面人们认为他疯了,他舍弃了舒适的生活与财产,回归自然,同时他还放弃了自己的家人,与家人彻底切断了联系,甚至放弃了在旅途中喜欢上的女孩,这种反人类反社会的举动实在太过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生活最终也以死亡画上了句点,这的确是引人深思的;另一方面,他为了梦想而不顾一切,对于自由的向往让他做出了无数人渴望却因为胆怯而不敢做的选择,这种执着、单纯、纯粹、真实、决然,让人感叹。
埃文·贝尔上一辈子阅读“荒野生存”的时候,生活处于一个困境的状态,他内心还是渴望改变、渴望自由的,但是他却始终不敢迈出这一步。当看到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的故事时,埃文·贝尔心灵上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当然,不是说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抛弃家人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也不是说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没有任何准备就进入不毛之地阿拉斯加就是明智的,但就是这种许多人看来愚蠢、叛逆、可怕的行为,却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由执着的向往。
埃文·贝尔看完原著小说之后,发现这部小说居然有改编成为电影,导演正是大名鼎鼎的西恩·潘,这位好莱坞著名的坏小子也是演而优则导的代表,不过西恩·潘在导演方面的才华远远没有演员来得出色。上一辈子“荒野生存”的电影算是一部十分不错的作品,但距离出色还是有着一线之隔: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一线之隔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上一辈子,“荒野生存”在整个颁奖季没有赢得太多的肯定,至少在埃文·贝尔记忆中,没有得奖,倒是提名拿了不少。无论是奖项、票房,还是口碑、评论,“荒野生存”都是差了临门一脚。这和“香水”有些相似,不是说作品不够好,只是“未能经典”而已。
但是,埃文·贝尔骨子里对于这本小说的喜爱,还是让他对“荒野生存”念念不忘。要知道,这一辈子的埃文·贝尔,虽然没有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那么毅然决然、那么冲动大胆,因为凯瑟琳和泰迪是埃文·贝尔永远无法割舍下的,但是埃文·贝尔的确是在随心所欲地生活着。“荒野生存”对于埃文·贝尔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初埃文·贝尔完成了“神秘肌肤”的改编工作之后,“荒野生存”就在心头浮现,埃文·贝尔渴望着将这本小说搬上大屏幕,渴望着将自己内心对于自由的渴望完全释放出来,这与奖项无关、与奥斯卡与颁奖季无关,只是埃文·贝尔对于这本小说的喜爱,这种对于作品最纯粹的坚持,让埃文·贝尔找上了小说的作者乔恩·克拉考尔,而后又找到了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的家人。其实“荒野生存”出版之后,有不少电影公司都跃跃欲试,但是麦坎德斯一家没有能够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所以拒绝了所有的请求,更不要说多年以后才“姗姗来迟”的埃文·贝尔了。不过即使被拒绝了,埃文·贝尔还是孜孜不倦地与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的家人保持着联络。
昨天告别了希德·甘尼斯之后,泰迪·贝尔就给埃文·贝尔带来了这个喜讯,说麦坎德斯一家已经完全摆脱了悲伤,准备同意拍摄这部电影。不过,这个喜讯还是有个折扣的,埃文·贝尔将面临一个强劲的对手:西恩·潘。麦坎德斯一家必须从埃文·贝尔和西恩·潘两个人之间做出选择!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埃文·贝尔二话不说就从洛杉矶飞往了汉普顿,甚至不惜冒着错过前往里约热内卢航班的可能。泰迪·贝尔对于弟弟的感受是再了解不过了,“荒野生存”这本书他也看过两遍,他很清楚地知道,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那种抛弃下一切去流浪的勇气,让弟弟钦佩不已。所以,伊登·哈德逊和凯瑟琳·贝尔留在了洛杉矶,和大部队还是按照计划飞往里约热内卢,而贝尔两兄弟则先前往汉普顿,万一错过了航班,两兄弟就等结果出来之后,从纽约飞过去巴西。
西恩·潘绝对是一个十分强劲的竞争对手,当然不是指他在影坛里的名声更加响亮之类的,如果要比较这些东西,埃文·贝尔和西恩·潘可以说是不分轩轾,某种程度上来说,埃文·贝尔还比西恩·潘占据优势:毕竟在导演的位置上,埃文·贝尔可是受到了颇多肯定,“恋恋笔记本”、“神秘肌肤”、“阳光小美女”,任何一部作品都是让人交口称赞的,而西恩·潘目前导演的三部作品,一部比一部灾难,评论界认为他根本没有任何导演的天赋,“他的天赋都已经消耗在演技上了”,这是专业人士们唯一的看法。所以,如果以影坛里的专业或者名气、声望之类的做标准,西恩·潘是不占据任何优势的。
西恩·潘之所以能够成为麦坎德斯一家的二个选择之一,是因为他的真诚。从1996年“荒野生存”这部小说出版之后,当时还没有“改邪归正”,依旧是好莱坞著名坏小子的西恩·潘就已经表达出了对小说的浓厚兴趣。不过当初有一大批电影公司都表示出了改编的意向,所有人都被还沉浸在亲人离世悲痛之中的麦坎德斯一家拒绝了。
在那之后,西恩·潘并没有放弃,他断断续续地还是和麦坎德斯一家人保持了联系,坚定地等待着他们的同意。正是这份直率和执着,打动了麦坎德斯一家人。
而埃文·贝尔能够成为两个选择候补之一,原因则更复杂一些。埃文·贝尔重生之后,其实对于撰写剧本这件事早年有尝试过,可惜因为经验不足以失败告终,当初那个残破不堪的“国王的演讲”剧本还在他的抽屉里呢。之后埃文·贝尔就没有再想起剧本的事了,一直到2002年,米歇尔·海瑟薇将“神秘肌肤”的改编工作交到了埃文·贝尔的手里。埃文·贝尔与麦坎德斯一家的接触是2003年开始的,严格说来,现在也就三年不到的时间。比起西恩·潘近十年的交情,自是不能相比较的。
但是埃文·贝尔对于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的认同感,却又是西恩·潘所无法比拟的。埃文·贝尔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的想法,他的思想、举动、观念,让麦坎德斯一家想起了年轻时的克里斯托付·麦坎德斯。当年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离开家的时候,是二十二岁,和埃文·贝尔的年纪十分接近。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的姐姐卡瑞娜感触最深,因为她保管着弟弟的日记和信件,她总是能够从埃文·贝尔的言行举止之中,看到弟弟的身影。
所以,当麦坎德斯一家做好了小说改编成为电影的准备时,事实上,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就是埃文·贝尔。
不过,西恩·潘和埃文·贝尔竞争这一个改编权,鹿死谁手还是说不准。
第1252章 神交已久
提起好莱坞有名的坏小子,恐怕会有很长的一个名单,希斯·莱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约翰尼·德普等等,都会是名单上耀眼的名字。而其中,绝对不会被忽略的人就包括了西恩·潘和埃文·贝尔。
年轻时的西恩·潘是人尽皆知的暴力分子,他和麦当娜的那段婚姻更是闹得沸沸扬扬;他对于狗仔队更是不吝辞色,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脚相向,西恩·潘和记者的每一次交锋都绝对是火花四溢。西恩·潘曾经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给总统的公开信,请求政府延缓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战争开始之后,他更是多次抛下片约,组织和出席反战活动。
另外,面对所有电影人都毕恭毕敬的奥斯卡,西恩·潘也是狂放傲物的,在连续三部作品都失意奥斯卡之后,他口出狂言,“在奥斯卡上,你要么有两秒钟时间去感谢上帝,要么就只能是这场垃圾电视节目的临时演员,出席奥斯卡让我尴尬非常。”西恩·潘和学院派之间的仇恨指数绝对破表了。一直到2004年,“神秘河”的出色表现让西恩·潘终于获得了奥斯卡的认可,也成为了两者化解仇恨的标志性时刻。
相比西恩·潘的直接暴力,埃文·贝尔更像是狡猾的狐狸,他总是和媒体作对,把媒体弄得团团转,甚至还不惜落井下石,让媒体对他又爱又恨,明明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撕了埃文·贝尔,但却屡屡屈服于他的新闻之下;他总是和主流作对,出道之前就拒绝了环球音乐,闹得双方现在还不愉快,之后又和环球影业、迪士尼关系闹得僵硬不堪,就连华纳唱片的李·凯莱赫,估计对于埃文·贝尔也是一种矛盾的心态,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办法掌握住埃文·贝尔。
如果要再细数的话,埃文·贝尔因为反战而拒绝出席奥斯卡,惹得学院派拍案而起;埃文·贝尔拍摄出一部“断背山”,让保守人士面红耳赤,又拍摄出一部“阳光小美女”,让主流媒体无地自容。仔细看看,埃文·贝尔的确是天怒人怨。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恩·潘和埃文·贝尔两个人何其相似,两个人都是如此桀骜不驯。当初埃文·贝尔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西恩·潘就隔空表示声援过,后来埃文·贝尔与媒体的屡次交锋中,总是可以看到西恩·潘为埃文·贝尔叫好的声音。这两个好莱坞有名的坏小子,也可以算是神交已久了。
在此之前,埃文·贝尔和西恩·潘曾经在几个颁奖典礼现场有点头打过招呼,但是却始终没有正式互相介绍过,现在,两个人却是在汉普顿的麦坎德斯家相遇了,而且还是以竞争对手的立场见面的,这的确有些微妙。
由于埃文·贝尔是连夜赶过来的,所以西恩·潘抵达的时候,倒比埃文·贝尔慢了一拍。西恩·潘抵达麦坎德斯家的时候,就看到了埃文·贝尔和卡瑞娜·麦坎德斯,还有沃特·麦坎德斯、比莉·麦坎德斯夫妇,还有泰迪·贝尔。
西恩·潘只在车门旁边站了不到两秒,才刚刚将院子里的情况看清楚,埃文·贝尔就看到了他的到访,微笑地挥了挥手。随后,麦坎德斯一家也转过头来,露出了笑容,“潘先生”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西恩·潘记得,当年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之所以会选择抛弃下家里的一切选择流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庭的问题,可是现在已经十四年过去了,克里斯离去的阴影已经逐渐消散,麦坎德斯一家也展现出了十四年前所看不到的团结。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失去了克里斯的这个打击,也让这个曾经面临破碎的家庭重新凝聚了起来。忽然,西恩·潘就想起了“阳光小美女”,没来由的。
“埃文,你的动作真快。”西恩·潘在埃文·贝尔的身边坐了下来,微笑地说到。
两个人虽然没有自我介绍,但其实也没有必要经历这个客套的过程了,眼底的笑意就透露着两个人的友好。即使他们是竞争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欣赏。
“我专程赶了过来,就是为了麦坎德斯夫人的烤吐司,这个味道可是让我怀念了许多。”埃文·贝尔笑呵呵地说到,让坐在旁边的比莉·麦坎德斯先生也笑出了声。
西恩·潘故意四周看了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到,“比莉,你难道没有准备我的份吗?”
比莉·麦坎德斯优雅地笑着,“埃文,亲爱的,你愿意和我一起进去为挑剔的潘先生准备烤吐司吗?”从这句话就可以听得出来,比莉·麦坎德斯和埃文·贝尔还是十分熟悉的。
埃文·贝尔立刻就站了起来,“当然,麦坎德斯夫人,只要你不嫌弃我笨手笨脚就好。要知道,在家里,我母亲总是觉得我不适合呆在厨房。”埃文·贝尔半调侃半认真地说到,让比莉·麦坎德斯脸上的笑容不由更大了一些。
西恩·潘看了看留下来的泰迪·贝尔一眼,他知道,现在是自己的机会,毕竟在电影方面,比起埃文·贝尔来说,泰迪·贝尔肯定没有那么熟稔的。“沃特,我听说你们愿意将克里斯的故事拍摄成为电影了?”
沃特·麦坎德斯是一个严肃的老学究,板着一张脸始终看不到笑容,即使刚才大家都被埃文·贝尔的幽默逗笑了,他也只是皱着眉头。“西恩,我和比莉都认为,现在也许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让克里斯的故事出现在大屏幕上了,不过我们都不是很确定,怎么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西恩·潘视线余光看了泰迪·贝尔一样,没有看到泰迪·贝尔有什么举动,于是他就接着说到,“沃特,克里斯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所以并不存在‘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将故事原本的面貌还原出来,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还有,通过电影告诉观众们克里斯的真实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泰迪·贝尔憨厚的脸上带着一股认真劲,他很真挚地询问到,“潘,请问克里斯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我看过原著之后,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克里斯到底为什么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展开自己的人生,克里斯离开了社会之后追求自由他又是否成功了呢?当然还有,克里斯会产生这样想法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泰迪·贝尔提问的时候真挚的表情就给人一种信任感,没有任何负面的情绪,让人不由想起三岁时询问父母“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那时的情景。沃特·麦坎德斯就对于泰迪·贝尔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他接过了话头,“不要说你们了,我到现在也还是没有办法理解克里斯的做法,也许这一辈子我都没有办法知道了。”
距离西恩·潘上次看“荒野生存”原著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他对于故事的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对于克里斯托弗·麦坎德斯向往自由的坚定却有着深刻的印象,于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