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梦想到底实现了没有?结局到底圆满了没有?所有观众都有些愕然。

如果要追究的话,胡佛一家的梦想全部都崩溃了,理查德出书的梦想正式破产,雪儿戒烟的意图依旧不明朗,弗兰克面对爱人和竞争对手的狼狈不堪,德维恩因为色盲而注定无法成为飞行员,爷爷最终被毒品夺走了生命,就连奥利弗也因为那段惊世骇俗的舞台与加州选美从此无缘。从这个角度来说,胡佛一家全部都失败了,让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而在电影的最后,埃文·贝尔却没有交代一个圆满的结局,就让这碎了一地的梦想在加州的夕阳下落下了帷幕,这也是非主流的一个结局。

但是看着这梦碎的一家子,虽然大家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胡佛一家能否从破产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振作,没有人知道,但是观众却并不觉得遗憾,也不觉得担忧。因为观众们都知道,也许他们还是会争吵不休,也许他们还是有解决不完的矛盾,但至少,他们拥有彼此。那么,这个结局又算是圆满的吗?

埃文·贝尔用一片绚丽的夕阳,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留下了长长的余韵。“阳光小美女”没有按照传统励志片一样给出一个成功的结尾,树立一个成功的典范来激励人心,却是以不煽情不说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家庭故事——那些被社会和世界归类为失败者的群体的故事,埃文·贝尔对着所谓的健康、成功、正确等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竖起了一个大大的中。看着胡佛一家再次推着黄色面包车踏上归途,这个结局,比起大团圆大圆满来说,好得多的多。

恍惚之间,德维恩在电影接近结尾对弗兰克说的那句话,“做你想做的,让剩下的都见鬼去吧(You。Do。What。You。Love;f。u。c。k。the。rest)。”振聋发聩。

在观众长达十五分钟的掌声过后,埃文·贝尔这位导演才有幸将自己的声音通过话筒传达了出去,“是的,我想又有媒体要说我世界观、人生观不正确了,不过我想我可以接受这个说法。”埃文·贝尔的话让现场的记者们都表情尴尬,而观众们则是轻轻笑了起来。

“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其实我一直就在想,这个世界给我们制定了那么多的规则,正确与错误,应该与不应该,成功与失败,每个人都为了这些规则而拼尽全力,彷佛达到了所谓的社会准则才是成功。但事实是,人生的意义是否就是如此简单。”埃文·贝尔说这话倒是很自在,只是媒体就不是很舒服了,“什么是成功者,什么是失败者,究竟是由谁来制定的?社会主流,媒体,名人,‘成功人士’,政客,公司总裁,还是我们自己!”

不要说敏感的媒体了,就连观众们都听出埃文·贝尔的话里有话。媒体们总是高喊着正义、标榜着准确,似乎偏离了主流轨道就是天理难容一般。这不由让大家都联想到了“断背山”,当时克里斯·范朋克那句“最愚蠢的决定”就是最好的样本,因为埃文·贝尔偏离了主流,他做出了正常人所不会做出的选择,所以他就是“愚蠢”的;同样,因为埃文·贝尔拒绝了“金刚”、“蜘蛛侠”这样的商业电影,从而选择小众的独立电影,媒体就认为埃文·贝尔是一个自大的疯子。这就是所谓主流的声音,也是埃文·贝尔在“阳光小美女”这部电影中竖起中指批判的对象。

“当然,这个制定规则的人肯定不会是我。”埃文·贝尔这一句话出来,就让现场稍显严肃的气氛被打破了,所有人都轻笑了起来。“生活就是没完没了的选美,当然,每一场选美都有不同的规则。我只是想说,奥利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姑娘。”

当埃文·贝尔最后一句话说完之后,全场观众都把视线集中在了今年才九岁的阿比盖尔·布兰斯林身上,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没有了电影里的大肚腩——显然那是一个道具,也没有了大眼镜,但是那羞涩甜美的笑容还是挂在脸上。

不少人都想起了奥利弗和爷爷的那番对话。

“爷爷,我漂亮吗?”

“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女孩。”

“可是爷爷,如果我选美没有赢怎么办?”

“那我会狠狠地揍他们!”

刹那之间,全场才停止没有多久的掌声,又再次响了起来。站在记者区的媒体们也只能是无奈地鼓掌起来。

“阳光小美女”到底算不算主流作品?如果算,那么这一切和主流作对的态度又是什么,那个被讽刺地体无完肤的选美就是所谓的主流;如果不算,那么埃文·贝尔这对梦想鼓励的姿态又是什么?

在场的影评人却是知道,“阳光小美女”每个角色的设定,每个结局的设定,都是有其道理的,这个故事里蕴含着埃文·贝尔对于所谓主流的态度,还有埃文·贝尔个人的人生态度。埃文·贝尔对于社会主流的存在从不否认,因为这就是真实存在的,不会因为你的忽视或者愤世嫉俗就不存在,但是他却不会将自己的人生轨道设定在与社会主流重合的轨道上,他希望拥有自己的人生。想想“断背山”,再想想埃文·贝尔的人生轨迹,电影里的那句“做你想做的,让剩下的都见鬼去吧”就显得好理解许多了。

这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并不难理解,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让人在嫉妒之余,不由陷入沉思。

但是现场观众却不在乎,他们只知道,这是一部好作品,让自己笑中带泪,让自己看得开心,这就足够了。至于什么反思什么余韵,那是离开电影院之后,回家思考的事,至少不是现在。

在“断背山”放映的时候,屏幕上出现杰克和恩尼斯亲热的画面,现场还是有许多观众会不由闭上眼睛,不敢直接面对这画面,但到最后还是被电影里最真挚最淳朴的感情所打动;而到了“阳光小美女”放映的现场,所有人的心都随着胡佛一家上上下下,又哭又笑,看着那个属于胡佛一家也属于所有平凡人所有“失败者”的故事,电影结束时,起立鼓掌是对那可爱的小姑娘可爱的胡佛一家的支持,也是内心情感的宣泄。

“阳光小美女”是否圆满,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喜欢它。

第1122章 无心插柳

看完“阳光小美女”之后,尼尔·达西不由自主就拍掌大笑,虽然知道“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一同出现在多伦多是一个意外,但是前有“断背山”制造的“贝尔现象”,后又有“阳光小美女”讽刺主流价值观的无趣,这一前一后,让人不得不多想,也不得不觉得欢乐,这一个大大的耳光甩在主流媒体的脸上,没有声响,没有任何的声响,却让主流媒体一个个火辣辣地疼,还不能龇牙咧嘴地喊疼,只能老老实实地把这个耳光吞进肚子里,然后一本正经地站在媒体立场上进行评论。

尼尔·达西严重怀疑,多伦多电影节的主席皮尔斯·韩德林是不是故意的,把“阳光小美女”拉过来多伦多的是他,把“断背山”安排在前“阳光小美女”在后的也是他,这一次多伦多电影节倒是真的闹了许多媒体一个没脸。不过对于尼尔·达西来说,他倒是不介意,反而对埃文·贝尔的佩服又多了两分。

想象一下,一堆媒体唱衰“断背山”,就巴不得说埃文·贝尔自我毁灭了,结果却要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对“断背山”大唱赞歌;这赞歌还没有传遍全世界的春风大地,“阳光小美女”的耳光又接着打了上来,对主流声音的嘲讽、不屑那可是一个直接鲜明的巨大中指,让媒体一片目瞪口呆。

提起“断背山”的事,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而“阳光小美女”所反映的主题,却只有内行人才知道,所以才说这个耳光是没有任何声响的。“阳光小美女”里对选美进行了大量侧面的嘲讽,又通过胡佛这一家人来对“成功者”、“失败者”进行重新思考——并非重新定义,而是让所有观众对于主流价值观定义的成功与失败产生质疑,重新陷入思考。这毫无疑问的是对主流价值观的一种讽刺,而“断背山”之前因为题材敏感备受质疑结果上映之后又大受欢迎的事情,放在“阳光小美女”的主题之上,就成为了活生生的现实案例,活灵活现地向所有人解释了,什么叫做“主流价值观的荒谬”。

进一步来说的话,电影里那可爱的小奥利弗就是“断背山”的投射,奥利弗带着一副大眼镜遮掩住了她漂亮的眼睛,一个小肚腩则让她不同于其他选美孩子们的纤细苗条,在选美之中,奥利弗是不会被认可的,更不要说奥利弗那套惊世骇俗的脱衣舞表演了——七岁孩子的脱衣舞,其惊骇程度也就是同性恋电影登上大屏幕的水准了。在“阳光小美女”电影的结尾,奥利弗被禁止参加所有加州的选美比赛,但是一家人却开心地踏上了归途,这何尝不是对“断背山”上映之后主流媒体的巴结的一种反讽。

所以,尼尔·达西是真的大笑不止,觉得肚子都疼了,他对于埃文·贝尔实在是太佩服了,让所有所谓的主流媒体都吃了一个大亏,却愣生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因为这根本就是两部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瓜葛的电影,如果媒体要在那里联想,就是媒体自作孽。即使尼尔·达西也是这被嘲讽对象的一员,他也觉得太欢乐了。

当然,这话被埃文·贝尔听到,他就要真心说冤枉了。且不说他拿到“阳光小美女”剧本的时候,“断背山”都还没有正式开拍,只是在前期训练中;单说两部作品制作完成之后,“阳光小美女”会来多伦多就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而埃文·贝尔本人更是没有打算为“断背山”鸣不平的意思:因为他从来就不在乎媒体说什么,他就是坚持做自己罢了。这才真正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过尼尔·达西可不管埃文·贝尔是怎么想的,他看到了这里面的隐蔽关联,估计其他记者察觉到不对劲的也不在少数。此时此刻,埃文·贝尔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体记者丢人现眼已经成为了现实。

于是,尼尔·达西用了一句话来为“阳光小美女”做了定义,“开创独立电影新时代”!这句话的评论以粗体大字的形象出现在了“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之上。

尼尔·达西首先进行了简单的一句话评论,“这部电影不仅因为仅仅八百万的投资,不仅因为十一工作室的独立色彩,不仅因为演员均不是大牌,不仅因为题材涉及家庭、公路、伦理等多范围,不仅因为剧本并不符合主流媒体的审美眼光,更因为埃文·贝尔用一种非主流的方式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主流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这种黑色幽默的表述方式,就足以让‘阳光小美女’的标签上留下‘独立电影’的关键词了。这部电影告诉了所有独立电影制片厂,独立电影万丈光芒的个性一样可以让主流媒体侧目;同时也告诉了所有主流电影厂牌,独立电影其中的独立色彩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是区别于所谓‘主流’而形成的‘独立’。那么,‘阳光小美女’还算是独立电影吗?算,因为它不是大家会意料到的那种作品;但同时也不算,因为在它的身上,本就没有主流和独立之分。”

尼尔·达西的这番评论被超过三十家媒体转载,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阳光小美女”这部电影真正出彩的地方,也是让人侧目的地方。就连罗杰·埃伯特都对尼尔·达西的这篇影片表示了认可,他对于“阳光小美女”的观点也基本如此。

而在尼尔·达西的评论整体里,则是对“阳光小美女”本身进行了解析,至于媒体的遮羞布,公众不知道,尼尔·达西自然也不会去触霉头,他也是一名记者,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就是被讽刺的对象。

“在观看电影预告的时候,我完全认为这将是一部儿童电影或者家庭喜剧,那种茶余饭后不动脑筋不用思考消磨午后慵懒时光的鸡肋。不过想到导演是埃文·贝尔,我顿时又充满了兴趣,比如说,为什么埃文会想要拍摄一部乏味的家庭电影呢?所以,我来到了多伦多,走进了电影院。

但是,当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心中的感慨竟然无法用文字来完全表达。

在这部看起来像是家庭喜剧的‘阳光小美女’中,故事里传达的信息竟然如此深刻,丝毫不逊于去年那部让所有人惊艳的‘神秘肌肤’,甚至还要更加深刻。这部情节简单、拍摄手法幽默的电影,表达的竟然是对生活最本质最原始的思考:当理想与现实背离的时候,我们怎么对待失败?或者,失败与成功究竟应该怎么定义?当付出全部努力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正确却仍然得到错误结果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这不仅是一个观点,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属于埃文·贝尔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样深刻的哲学思考如果要分析的话,即使是洋洋洒洒地三十页论文报告也说不清楚,毕竟这是我们一生都在探讨的问题。而不管能否说得清楚,严肃、沉重甚至沉闷的调子却是基调,因为人生和哲学碰撞的时候,总是如此。同样的,如果是一部基调如此严肃的哲学电影,估计电影院里一半人都要睡着了。

但是这部作品却并非如此,埃文用一种调侃、讽刺、搞笑的黑色幽默的视角,让全场观众笑声不断地看着胡佛一家子怎么狂奔到雷东多海滩去参加选美;可是看到故事最后,笑着笑着,眼泪就这样滑落了下来。这种感动十分混沌,完全不属于‘内心深处柔软部分被触碰’的那种,甚至无法清晰描述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自己笑出了眼泪,可是大脑之中却彷佛有一个疑惑已久的问题终于被揭开了,但又不够明朗,需要我们再回味反思一下,但就是那一点点的震荡,却余韵深长。

这一切都如同电影里那一缕阳光一般,是阴霾寒冬里破开云层的一米阳光,而不是炙热盛夏里炎炎翻烤的骄阳。就是这样的点到为止,就是这样的一抹阳光,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我曾经多次表达过,我最欣赏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含蓄的、轻微的,在无声无息之中,让人细细品味。导演把模糊甚至混沌的原始影像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相信观众们的智商,完全尊重观众们的再创造力。如果有必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或者行为用蜻蜓点水的办法突出电影所要表达的信息重点,但绝不牵强或者煽情。或者说,即使煽情也要全无痕迹大雪无踪,影片从头到尾绝不会让观众感受到导演的存在,只有事后回想体味的时候才意识到如此处理的精彩。

埃文曾经在‘神秘肌肤’里做到过一次,他在‘阳光小美女’里又做到了第二次。

在电影的最后,我十分欣赏,不刻意追求圆满结局不刻意追求励志效果,胡佛一家的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胡佛一家走下去才能知道,而不是依靠电影镜头告诉我们一个圆满结局,就让观众心满意足了。后面这段空白应该怎么样来填写,取决于每一位观众的人生态度,这就是电影与观众之间潜意识深层次碰撞最大的火花:电影落幕了,但是未来却需要让观众们来填写。

毫无疑问,埃文用他的镜头,开创了属于独立电影的新时代!”

第1123章 独立阳光

尼尔·达西对于“阳光小美女”的追捧,丝毫不逊于之前“断背山”的声望,他另外还专门写了一篇多伦多电影节专题,专门提到了埃文·贝尔,这位新生代演员兼导演,屡屡用他的才华让人感到震惊。

罗杰·埃伯特对于“阳光小美女”的态度,基本和尼尔·达西相似,认为埃文·贝尔用一种非主流的手法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主流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而罗杰·埃伯特对于电影的后半段特别是结尾格外喜欢,他认为“阳光小美女”的结尾和“神秘肌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神秘肌肤”之中,尼尔和布莱恩就坐在教练的沙发上,听着圣诞歌声,静静地消失在黑暗之中,他们两个人的未来,谁都不知道,成长的阵痛还势必将持续下去;而在“阳光小美女”之中,胡佛一家带着笑声踏上了归途,那些足以让他们焦头烂额的麻烦还是存在,生活还是要继续,未来依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这种半开放式的结尾,并不俗套,还契合了电影本身的主题,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罗杰·埃伯特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第二次为埃文·贝尔撰写的影评,并且送上了十分高的评价。这也标志着,埃文·贝尔成为了这位顶级影评人的新宠,这对于埃文·贝尔在专业人士、学院派中的形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另外一篇得到广泛瞩目的影评则是来自于“娱乐周刊”,威廉·伍德对“断背山”的感触太深,思考了许久之后才鼓捣出一个专题对这部电影进行了长期报道;但是对于“阳光小美女”,威廉·伍德的体验就深刻了许多,他以“算上我一个”为标题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评论。显然,威廉·伍德认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属于胡佛一家的,也是属于所有在生活里承受着“成功与失败”挫折的人们。

“一辆黄色的破旧小巴士,六个各怀心事的家人,从阿尔伯克基到雷东多海滩,长途跋涉,就只是为了让家里最小的奥利弗能够参加阳光小美女选美比赛。一趟公路旅行,六名失败者各有各的故事,也各有各的收获。

每天说着九步曲成功计划的理查德,却面临着破产的命运;一直嚷嚷着戒烟的雪儿不仅烟瘾严重,而且还是一个糟糕的厨师;普鲁斯特的研究学者弗兰克,却在事业、学术、爱情上处处输给竞争对手,就算尝试自杀也失败了;梦想成为飞行员的德维恩,却是一个色盲;阅历丰富的爷爷,在生命走向尽头的末期选择了放浪形骸的生活,与毒品纠缠不清;憧憬着美国小姐荣誉的奥利弗却是一个小胖墩,并不符合主流的审美标准。

就是这样一家子六个人,踏上了旅行,也许,还应该算上我一个吧。

碌碌无为的工作生活,唠叨不休的大家庭,一到节日就被刺痛的单身状况,还有邮箱里永远支付不完的账单,更不要说糟糕难处的上司,毫无希望的升职之路……我的生活——或者说‘我们’的生活就像跌进了谷底,碰面时用虚假的笑容去掩饰一切,越是得不到的越是觉得好,午夜梦回之间只见得心头空荡荡的,隐隐还能听到气流在心底的黑洞里呼呼作响的声音,而未来就好像醒来时周围那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一团漆黑。

我是一个失败者,胡佛一家应该再算上我一个。我彷佛坐在了那辆拥挤的黄色面包车里,坐在爷爷和德维恩的中间,听着爷爷在旁边说着一些露骨的黄色谏言,然后车子不幸出了故障。于是我们通通跑到车子后面去推,我跟在弗兰克后面跳上了车子,感觉很棒。再后来,爷爷死在了汽车旅馆里,我们甚至大胆地把爷爷的遗体偷出医院,带着他直奔雷东多海滩,终于为奥利弗成功报了名。然后我跟着弗兰克和德维恩去吹海风,听弗兰克解释他一再提起的普鲁斯特。最后我又和大家一起跑上了舞台,为奥利弗加油助威,却搅乱那糟糕的选美。

猛然之间就觉得,人生很长,道路很短。但是一刹那间,就可以光芒万丈;又一刹那间,可以烟消云散。何谓成功,何谓失败,在心间又有了全新的解释。

生活中,社会主流所认为的成功人士比比皆是,上班路上那个和你擦肩而过的人可能正是你一直想去的那个大学的高材生;吃饭时不小心撞了你一下的女士刚刚晋级华尔街证劵交易所的高级职位;一路上都在讲电话的眼镜男是常春藤联盟的特派员;那边那个是刚刚赢得学校最高奖学金的学弟;这边这个是律师中的佼佼者;还有还有后边那个家伙,他刚刚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可怕而操蛋的选美人生,放眼望去,一片都是成功人士,就连隔壁那个嫁了有钱人的小姑娘,都让人津津乐道。

其实所谓的成功,人人都有,不需要社会主流的认可,依旧可以称之为成功。也许是股市里小挣了一笔,也许是减肥成功,也许是顺利举办了一场聚会,也许是赢得了一场辩论,也许是检查完身体发现一切健康,也许是买彩票中了一个参与奖……其实这些成功,放在更大的成功面前就会变成失败,股市里有成为亿万富翁的,有人即使不用减肥也身材完美,第一次买彩票就中头奖的也大有人在……社会主流所谓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相对而言的,真正决定我们人生的,却是我们自己,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主流’。

看着坐在我身边的胡佛一家,他们成功了吗?他们失败了吗?爷爷死了,但是他享受了人生最后的时光,还和儿子和解了;德维恩再也当不成飞行员,但是终于结束了九个月的压抑,还认识到了人生的可贵;理查德出书不成了,但是他却认识到了,成功不是依靠不放弃坚持而来的,学会放弃也是成功道路上的重要一课;雪儿戒烟失败了,但是却收获了家人的笑声;奥利弗没有赢得选美的冠军,但是她却收获了自信,她依旧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弗兰克事业上感情上依旧没有起色,但是他却和普鲁斯特一样学会了享受人生道路上的磨难,因为这是最美的风景。

也许生活不如意有太多太多,但是就像德维恩的那句台词所说:做你想做的,让剩下的都见鬼去吧。

这样一部有着鲜艳名字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和主流电影完全不同的关于成功的故事,在这里,没有英雄,没有救世主,没有神迹。该死的死了,该逝去的不会回来,得不到的终究得不到,但是成功和失败的定义,却不再约定俗成,因为每一次失败和无奈,都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收获到其他东西。学会享受这些磨难,那么失败也可以是成功的一部分。

当幸福的黄色巴士再一次奔波在金色的希望中,饱受折磨的旅途已经不再重要,梦想可能不切实际,也又可能突然之间就被宣告失败,但这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因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我们可以只看到过程的苦难,也可以学会去享受这一切。不管过程如何,只希望最终我们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只希望偶尔停下脚步观看这个世界时,依旧能够感到惊叹、依旧能够感受到新奇;只希望我们能够了解,不被主流认可不意味着失败,因为人生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如果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喜欢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电影有多么深刻——虽然它的确很深刻,并不是因为电影有多么轻松——虽然它的确很轻松,而是因为它的温暖,那种笑中带泪的温暖,那些纯粹而干净的时刻,让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依旧是美好的,让我愿意相信即使微笑稚嫩、甚至禁不起推敲,但却因为它的真诚也可以成为生命中令人无比珍惜的一抹阳光。

胡佛一家的归途,算上我一个,你呢?还在出发的起点上,还是在前进的旅途中,亦或者是选美的舞台上,还是和我一样,一起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威廉·伍德的影评比起尼尔·达西、罗杰·埃伯特来说,更加贴近观众的视角,他也点出了电影另外一个亮点,那就是平易近人,胡佛一家的生活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那种栩栩如生的贴近感,也让观影之后的反思和余韵来的更加汹涌、深邃。

这是一个关于成功的哲学故事,但这也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温暖故事,同时,这还是一个关于坚持自我的励志故事。但,你能说“阳光小美女”俗套吗?也许,只是露出一抹微笑,就好像加州傍晚那抹夕阳一般,带着大海湛蓝清澈的色彩的夕阳,露出一个微笑。

毫无疑问,“阳光小美女”用非主流的方式,将只属于独立电影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所有人再次把目光集中到了独立电影身上。

“阳光小美女”在独立电影的名头之下,赢得了所有人的注目,埃文·贝尔用他非主流的独立手法,让所有自诩主流的制片人都黯淡无光。特别是当“综艺”杂志将“阳光小美女”之前制作过程的艰难爆料出来之后,以焦点影业为首的一众伪独立制片厂,都顿时尴尬了。

所谓的伪独立制片厂,就是指那些附属在大电影公司旗下的独立电影分公司,比如说隶属于环球影业的焦点影业,隶属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焦点影业,隶属于迪士尼的米拉麦克斯影业等等。

这些伪独立制片厂其实也是频频有佳作问世的,他们的母公司掌控着经济命脉,然后放手让他们在独立电影领域挖掘瑰宝。但是不同于十一工作室、狮门影业、顶峰娱乐这样的真正独立公司,这些制片厂之所以会被冠上一个“伪”字,就是因为他们功利性还是太强,难免带着财团财大气粗的气质。

以“阳光小美女”为例,焦点影业认为这个剧本太过平淡,没有东西可以挖掘,无法吸引观众,也无法赢得奖项,所以前后拖沓了近四年,最终还是放弃了。但是同样的一个剧本到了埃文·贝尔手上,却绽放出了让所有人侧目的万丈光芒,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波澜起伏,也不是因为这个作品能够赢得学院派专业人士们的喜爱,而是因为埃文·贝尔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将社会现实融入到胡佛一家,折射出了无法直视的独立光芒。这种真正展现个性的精髓,是“阳光小美女”这个剧本里的精华,同时也是那些伪独立制片厂所欠缺的眼光。

“阳光小美女”在多伦多的放映掌声无数,同时也让焦点影业悔得肠子都青了,业内同行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看向焦点影业的眼神难免都有些幸灾乐祸。这部电影,米拉麦克斯已经透露口风说,想用八百万美元买下发行权,这还只是前期试探性的问询,价码就已经创造了独立电影发行权成交史上的新记录,的的确确是让焦点影业丢尽了脸面。

但事实上,何止是“阳光小美女”,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恋恋笔记本”上,这是新线影业错过的;还有“神秘肌肤”,这是环球影业错过的。特别是“神秘肌肤”,谁能够想到这部电影为埃文·贝尔赢得了那么多的荣誉,甚至还进入了奥斯卡的提名名单。

正如埃文·贝尔所说,不需要考虑票房,不需要考虑奖项,唯一需要考虑的,是电影本身,是自己对作品的想法,是思想的释放,这才是独立电影的精髓。

现在,以“阳光小美女”为契机,独立电影的光芒再次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独立电影、独立音乐,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等着好莱坞这只巨兽不断进行挖掘。

第1124章 山观虎斗

与“断背山”好评声音压倒性优势相比,对于“阳光小美女”的意外赞美声也毫不逊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