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恩·高斯林走到埃文·贝尔的身边,“埃文,这些书页都是你设计的?真的很漂亮。”那些海报,全部都是埃文·贝尔精心挑选制作的,每一副都好像是可以放在相框里的风景画,美不胜收。

“走吧,电影要开始了。”埃文·贝尔也招呼着伙伴一起进场。

作为埃文·贝尔的导演处女作,“恋恋笔记本”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拉开了序幕。

第779章 别出心裁

威廉·伍德经历过各式各样的首映式,包括去年“加勒比海盗”在迪士尼乐园那盛大的首映式,可以想象今天在洛杉矶举行的“蜘蛛侠2”首映式有多么宏大壮观,群星璀璨、粉丝云集、媒体喧闹,这势必会成为第二天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同日上映的其他影片难免都会相形失色。但是,“恋恋笔记本”的首映式却另辟蹊径,以一种全然不同的形式成为了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如埃文·贝尔一直以来的个性,这一次他在自己导演处女作的首映式上,再次将他的标志性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也许,无数媒体都认为,“恋恋笔记本”将会是一个俗不可耐的普通爱情故事,但从首映式那条湖蓝色的地毯上、从两侧那一幅幅如画的风景如诗的台词上,埃文·贝尔就将他的个人标签贴了上去。“埃文·贝尔出品”,即使是俗套,也会散发着清新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恋恋笔记本”的首映式,清新中带着温馨,个性中带着亲密,这其实也是最符合爱情电影的一种方式。比起一群明星走过场、粉丝欢呼尖叫的首映式,埃文·贝尔所安排的首映式,让观众们从入场时就开始融入“恋恋笔记本”的这个故事。一如每个人都有击中内心的一首歌或者一部电影,也或者是一句话,“恋恋笔记本”首映式蓝地毯两侧的书页,就有如此的笑容,那如同明信片一般的风景,那宛若哲言一般的话语,虽然平凡,却让人细细品味,然后品出不同的味道。

埃文·贝尔在之前的采访中就说过,“恋恋笔记本”就是很单纯的一个爱情故事,很平凡,很普通,没有刻意的矫揉造作,没有刻意的渲染刻画,这就是一个我们在生活随处可以找到的爱情故事。所以,首映式上,埃文·贝尔就选择了这种方式,不刻意、不宣传、不营造的氛围,让大家就好像前来观看自己的故事一般,一步一步走入电影院,走入诺亚和艾莉的爱情故事。

这种简单舒适清新的首映式,反而意外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故事的参与者,他们可以作为导演的第三视角,一起旁观这个爱情故事,那种彷佛就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感,让参加了首映式的观众都感同身受、拍手叫好。

与“蜘蛛侠2”首映式的宏大、“恋恋笔记本”首映式的别出心裁相比,“虎兄虎弟”、“小姐好白”和“华氏911”的首映式就显得意兴阑珊了,宏大比不过前者,创新比不过后者,在首映式的强大宣传之下,其他作品也只能黯然失色了。

身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女性,瑞莎·罗茜虽然并不认为爱情就是一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对于爱情还是拥有女性的视角,她会期待一段也许不浪漫但是美好的爱情,她也会关注那些让自己感动和感叹的爱情,所以,当“恋恋笔记本”确定首映日期之后,她就决定要参加首映式了。

瑞莎·罗茜手中的电影票位置不错,位于电影院的正中央,距离大屏幕的距离也刚好,她的左手边坐着一对情侣,右手边坐着一位男士,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光景。至于前面,一排都是情侣,看来爱情电影还是对于情侣的吸引力最大。

电影正式播映之前,埃文·贝尔携带着电影的主角们,站在大屏幕前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当听到埃文·贝尔被问及第一次成为导演的感受时,埃文·贝尔微笑地说到,“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我也参与了电影的拍摄、制作,一会大屏幕上也一样会出现我的名字,只是电影播放过程中我的脸估计就不会出现了,这倒是一个遗憾,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觉得遗憾的?”这幽默的回答让现场三百名观众都哄笑了起来。

“现在媒体一直在强调这是你的导演‘处女作’,你看起来似乎不是很在意。”主持人提出了这个让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显然他是得到了泰迪·贝尔的同意之后才提问的。

埃文·贝尔耸了耸肩,表情显得很随意自如,“我的确不是很在意。我的意思是,我第一部电影上映时,媒体在说这是我大屏幕的处女作;我第一首单曲发行时,媒体说这是我在音乐节的初试啼声……但是在我看来,万事都有第一次,难道事情只有在第一次是特殊的?比如说,第一次就会特别好,或者是第一次的糟糕就可以理解为经验不足?那么之后呢,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优秀的还是优秀的,糟糕的也无法扭转糟糕的情况。大家对于我作品的评价,不会因为这是第一次还是第十次而有所收敛不是吗?所以,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强调这是第一次。”

“那么你第一次坐在导演的位置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吗?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要知道,导演和歌手、演员可不相同。”主持人的问题其实算蛮官方的,不过这些问题也都是记者们好奇的话题,而之前埃文·贝尔从来没有回答过,所以就算问题官方一些,下面的记者也丝毫不介意。

“区别当然是有区别的,最直接来说你在大屏幕上看不到我的出现,这就是区别了。”埃文·贝尔的话让现场再次发出了低笑,“虽然在大屏幕上看不到我的存在,但事实上这就是我在讲述的故事,我从电影开始的第一秒到最后一秒都是存在的,这是和以演员身份出现在电影中时是最大的不同吧。”

记者倒是有心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继续挖掘挖掘,不过埃文·贝尔却没有打算继续说下去了,他微笑地看向了右手边的演员们,“当导演和演员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大家似乎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你们没有看到我的演员们都无聊得要打呵欠了吗?拜托,我当演员的时候至少还会有那么一两个问题投过来的,你们好歹也做做样子嘛。”

“哈哈哈哈……”这一次不要说观众和记者了,就连演员们也全部都哈哈大笑起来。

主持人也是笑得不行,他同时也意识到这是埃文·贝尔在转移焦点的办法,不过他还是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最近瑞恩和瑞秋——你电影的两位主角——的绯闻可是传得沸沸扬扬,你怎么看?”

埃文·贝尔看了站在旁边的瑞恩·高斯林和瑞秋·麦克亚当斯一样,瑞恩·高斯林立刻毫不客气地就给了埃文·贝尔手臂一拳,埃文·贝尔立刻夸张地龇牙咧嘴,“我不满意,很不满意。瑞恩又拍了电影,又得到了一位大美女的青睐,到头来,我这个导演倒是辛苦得不行了,这实在太不公平了。”一句话糗得瑞恩·高斯林手足无措,一脸无奈的笑容,“还有,我最不满意的就是,拜托,两位伙计,你们要坠入爱河,也应该在电影拍摄的时候坠入爱河啊,那样电影拍摄出来的效果不是再精彩不过了。等到电影要杀青的时候,你们在含情脉脉,这不是浪费资源嘛。”

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哄笑声、尖叫声和鼓掌声,所有人都加入了埃文·贝尔的起哄行列。这让瑞恩·高斯林和瑞秋·麦克亚当斯这对情侣可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主持人立刻趁热打铁,把话头转向了两位主演,“瑞恩,瑞秋,对于埃文的抱怨,你们有什么可说的。”

瑞恩·高斯林摇头晃脑想了想,撇了撇嘴,“你知道的,其实埃文在片场也不是那么清闲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记者顿时都想到了拍摄“神秘肌肤”时埃文·贝尔和布莱克·莱弗利的绯闻,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埃文·贝尔立刻十分配合地举起双手做投降状,“电影,我们还是谈谈电影吧。瑞恩,说说这次电影拍摄的过程吧,面对一个菜鸟导演,是否让你在拍摄过程中感觉到了不适应。”看到埃文·贝尔接过主持人的工作,台下观众顿时嘘声四起,显然不满意埃文·贝尔对刚才问题的逃避。

瑞恩·高斯林适时地说了一句,“埃文在片场很忙碌,真的是很……忙碌。”成功赢得了观众们的一片掌声鼓励,这个“忙碌”可真是意味深长,大家有自行发挥想象的权利。“不过,埃文在片场也很认真。在这一点上,我和埃文的想法是一致的,‘第一次’并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一部电影的口碑不会因为是否是第一次就发生改变,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作品的质量来决定的,不是吗?和埃文的合作,的确很愉快,就好像今天的首映式一样,谁会想到会有蓝地毯的出现,谁又会想到会有一个如此别出心裁的首映式,埃文总是有办法将简单的事用他自己的视角展现出来,所以我也十分期待电影的成品。”

台下观众没有再不依不饶了,瑞恩·高斯林的话的确很有道理,想想今天那别出心裁的首映式,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埃文·贝尔讲述的“恋恋笔记本”,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780章 写我情真

黑色的大屏幕上,上方出现了一根绳子拽着往前走,绳子将两个捆绑在一起的阿拉伯数字“1”拖了出来,这一切就好像木偶戏一般,上方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拖拽着两个“1”出来进行表演。不过今天两个阿拉伯数字似乎都不在状态,有气无力的。就快到正中央的时候,绳子忽然断了,两个阿拉伯数字倒在了地上彷佛散架了一般,左边的“1”掉出了一把吉他,右边的“1”掉出了一把皮尺,还有一截胶卷。

上面那只无形的手似乎有点沮丧,直接把绳子扔了。约莫有半秒钟没有动静之后,两个阿拉伯数字迅速爬了起来,然后敏捷地把吉他、皮尺、胶卷塞回自己的“肚子”里,然后并列站好,旁边那一堆散乱的绳子也彷佛有灵性一般,在两个阿拉伯数字下放摆出了一条龙飞凤舞的曲线。

刹那之间,“11”的图形就形成了,下放则是手写体“Eleven”。这就成为了十一工作室出品电影的片头,上一次“致命身份”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动画,显然是这一次才添加上去的。生动活泼带着些许调皮,又不失创意青春,让观众都不由露出了微笑。

随后出现了发行公司华纳兄弟的标志,再就是制作人“埃文·贝尔”的名字,电影就正式开始了。

晚霞中的流水是最迷人的,那红色的霞光婉约流泻在轻轻起伏的湖面之上,那映成显眼血红色的湖面看起来美轮美奂,就好像世界上最鲜艳的红色颜料桶被打翻了一般。白色的水鸟翩然飞行于水天之间,它们排成一行在空中滑翔,优雅、平和。淡淡的乐声飘洒着,有一只船滑过水面,留下一排排水纹在轻轻荡漾,悠然地经过一幢白色的房屋,如诗一般静谧而美好……

瑞莎·罗茜知道,这会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因为它的开头就已经如同一幅画卷,在所有观众的视野中展开。

画面的左下角依次出现演员的名字,然后在白色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美景。此时,画面的正中央出现了新的字幕,“导演:埃文·贝尔”,电影院里所有的观众自发鼓掌起来。也许埃文·贝尔并不是太过在意,但对于大家来说,“埃文·贝尔的导演处女作”还是有特殊意义的,即使只是一个字幕,也是值得纪念的瞬间。

电影是以一个老人的自述拉开序幕的。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想法,过着平凡的生活,没有人为我立碑著书、歌功颂德,我的名字也即将被遗忘。但在一件事上,我比任何人都要成功,我全心全意地爱着一个人。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这个老人找到了刚刚出现的那位老婆婆,他坚持每天都会为她读书,随着他翻开的笔记本,一个从狂欢节开始的故事就拉开了帷幕。1940年的六月六日。

相逢在美丽夏日的艾莉和诺亚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十七岁的艾莉像一朵鲜嫩的红玫瑰,既娇艳欲滴又有点儿小刺扎人。诺亚第一次看到她,是在狂欢节嘉年华的碰碰车里。她明媚的笑容,宛若一场铺天盖地的春光。“她是谁?”诺亚不由自主询问伙伴芬恩。

“来这儿度暑假的艾莉·汉密尔顿,她老爸超级有钱。”诺亚被一场灿烂的阳光所吸引。那发散迷人光芒的小太阳就是一个名叫艾莉的十七岁女孩。

诺亚的热情带着一丝莽撞一丝冲动一丝不顾一切,他冲到了艾莉的面前,对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甚至没有自我介绍,就直接询问到,“你想和我跳舞吗?”已经有约会男伴的艾莉自然不会理会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陌生人,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并且和男伴一起去搭乘摩天轮了。

可是诺亚并不接受拒绝的答案,他就像一个小无赖,决定死缠烂打。诺亚冲上了正在运转的摩天轮之上,站到了艾莉和男伴搭乘的座椅中间,开始做自我介绍。这种自我介绍的方式可让艾莉吓坏了。

诺亚双手吊在摩天轮的栏杆上,询问艾莉,“你愿意和我出去吗?”

惊吓中的艾莉直接就拒绝了,对此诺亚的回应是——放开一只手,这引起了周围游客们的一片惊呼,还有电影院里所有观众的一片惊呼。

单手吊在摩天轮之上的诺亚显得摇摇欲坠,但他依旧不折不饶地询问,“那你现在愿意和我出去吗?”面对这种情况艾莉也不得不答应,甚至还被迫主动大声喊道“我想和你一起出去”,诺亚这才得意地重新用双手抓住了栏杆。

带刺的玫瑰又岂会如此容易低头,艾莉看到诺亚双手吊在栏杆上,正对着自己,于是就伸手解开了诺亚的皮带,然后将诺亚的裤子一把拉了下来。这下,诺亚的白色四角裤就成为了游客们欣赏地又一景观了。

这种毫不讲理的告白方式,顿时让电影院里的女生眼睛都变成了桃心状。瑞莎·罗茜就听到周围的女生在低声说到,“好浪漫……”几乎所有人得到的反应都是身边男伴一声不屑的“切”。男人和女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一目了然。

瑞莎·罗茜和右手边的男士目光对到了一起,发现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带着一抹捉摸不清的笑容,视线微微示意了一下,然后就错开了。在瑞莎·罗茜看来,她不明白埃文·贝尔所说的“平凡、普通”到底表现在哪里,从电影开场之后的第一场戏来看,这可一点都不“普通”,倒像是所有浪漫爱情电影的桥段一般。只是,埃文·贝尔在俗套的告白戏中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桥段,的确会让无数女生心软。所以,瑞莎·罗茜决定再继续观望观望。

诺亚整天整天缠着女孩,街上随意的搭讪,诱惑艾莉去约会;然后又通过好友芬恩的女友,制造了在电影院的偶遇,终于成功地和艾莉一起出去了。电影播放结束之后,诺亚得到了护送艾莉步行回家的机会。

诺亚躺在十字路口的正中央,看着红绿灯在不断变换着。被激将成功的艾莉也躺了下来,两个人就这样躺在马路中间,看着天空。

艾莉不安地问道,“有车来了怎么办?”

“我们就死了。”诺亚直截了当的回答让艾莉哭笑不得。

当车子真正过来时,在车子呼啸而过的前一秒跳起来,然后大笑。

他们在没有音乐的马路上跳舞,诺亚哼着小调,“我会守护在你身边(I'll。Be。Seeing。You)”。在空无一人的道路上,两个人映着红绿灯的昏黄光线,傻傻的拥抱在一起,就这样坠入了爱河。低低的哼唱,脸颊轻轻的摸索,当诺亚拥抱着艾莉下腰的那一刻,浪漫到极致的画面,让看电影的女生都不由仅仅握住男伴的手。

这就是爱情,炙热、疯狂、刻骨铭心。最普通的桥段,即使只是在简陋的道路上哼着小调翩翩起舞,都美好得让人忘乎所以。

她把甜筒的冰淇淋涂抹到他的脸上,然后用热吻把冰淇淋一点点吃进嘴里;他们在迷人的野外戏水,她逼着他承认“说‘我是一只小鸟’”,然后再让他承认自己也是一只小鸟,他说“如果你是一只小鸟,那么我也是一只小鸟”;她和他可爱的父亲一起坐在暮色的秋千上听他读惠特曼的诗;在已经成为了废墟的温莎种植园里描绘未来美好的家的蓝图,青涩懵懂的想要尝试禁果,虽然最后因为女孩的恐惧和别人的打算而未能成行,但是两个人之间的爱恋却是如此真实;他说她不自由,她告诉他她喜欢画画;他们会疯狂地吵架,可是两秒钟以后就继续亲吻相爱。

夏天就要结束了,还有穷小子和富家女注定无法得出结果的鸿沟,在艾莉回纽约前,他们两个最后吵了一次架。面对茫然的未来,理性和情感在争执,诺亚说,“过万这个夏天再说,我们不是非要今晚讨论出这个结果。”伤心欲绝的艾莉对着诺亚又踢又打,叫嚣着说,“我们分手吧。”诺亚想去抱她,但她不肯。她把诺亚推进车子里,让他走。他发动了扯,她却又奋力地踢着车门,说,“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回来吧。我们会好的,一定是这样,就像我们之前做的那样,到第二天就会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第二天艾莉就要走了,在家人的训斥下。艾莉试图去找诺亚,只想告诉他最简单的一句“我爱你”,但他却不在。

忽然,瑞莎·罗茜明白了,这的确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虽然有穷小子和富家女的老套故事,虽然有众多浪漫的桥段,但其实这就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爱情故事。有争吵有热恋,有迷惘有分歧,只是,瑞莎·罗茜不知道这个故事会走向何方,那为老婆婆念故事的老爷爷又是怎么回事?

不得不说,电影开始的这前面四十五分钟,虽然俗套,但是作为导演的埃文·贝尔却讲述了一个炙热如火的青春爱情,这也让瑞莎·罗茜对后面的故事更加好奇了一些。

第781章 真实爱情

“夏日的恋情,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终结,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像是划过天堂的流星,拥有壮观的一刻,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却拥有短暂的永恒。”

老爷爷为老婆婆继续念着笔记本上的内容,电影剧情也进入了转折点。

诺亚每天给艾莉写一封信,他天天盼着回信,他时时思念着她。然而,他写完三百六十五封信,没有收到过一封回信。他决定放弃,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之后他加入了军队,踏上了战场。

同时,艾莉进入了大学,在大三的时候成为了军队的护士,拥有了新的追求者:军官隆·哈蒙德。艾莉爱上了别人,要结婚了,但是当她答应求婚的时候,诺亚的脸孔却浮现了出来。

诺亚参军归来,善良的父亲为他贷款买下了温莎种植园,让他修建自己的梦想乐园,不幸的是,最后继承的只有他自己。在去申请装修房子的公车上,诺亚看到了朝思暮想的艾莉,疯狂追上去之后,却看到了艾莉与隆幸福拥吻的画面,黯然、失望、伤心,他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脑海里唯一的念头就是修好房子,按照他和艾莉一起描绘的模样。

如愿以偿,房屋顺利完工,就是艾莉梦中的完美住所。诺亚拒绝了所有上前买房的人,不管是高价还是低价,他总能找到拒绝的理由。

艾莉试婚纱的那天,很多人前来祝贺,笑容最灿烂的是她的母亲。但是,艾莉却在报纸上看到了他,以及他身后的房子。她认出来了,那是诺亚答应她要建造的房子,他做到了。于是,艾莉昏了过去。

瑞莎·罗茜忽然有些紧张,她知道艾莉会回去见诺亚的,只是她一直努力猜测着他们重逢时的场景:四目相对,重燃激情,一副无奈的笑容加上略带泛着泪光的双眸,两人相互奔向对方,紧紧相拥……这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很俗套的重逢画面,因为有无数电影——特别是爱情电影都曾经描绘过这样的画面。但是,埃文·贝尔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一个真实可信的答案。

艾莉下车看到呆站在门廊旁的诺亚,礼貌性地说了句:“你好(Hello)!”感觉像是在对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而诺亚更是无动于衷,夕阳的余晖晃着他的眼,他认出了艾莉,但似乎又不敢肯定,用手挡了挡光线试图努力辨识,心中此时必然波涛汹涌但仍镇定自若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呆呆地听着艾莉语无伦次的讲话。

忽然,瑞莎·罗茜就被感动到了,她的眼底不由有些湿润,没有到落泪的程度,鼻头却有些酸酸的。也许,这才是绝对真实的场景。人对于突发事件总会有三到四秒的反应时间,而更加让人吃惊的事情真正回过神儿来可能更久。想想那些刚听到自己最亲的人逝去时人们的反应,往往只是木然的,完全没有任何回应,可能很久以后才会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也或许永远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正是这种看似毫无波澜的情节却能真正打动一个人的心。

面对一言不发的诺亚,艾莉慌张地回到了车里,然后手足无措地把车子开进了旁边的栅栏里。走到旁边的诺亚这才询问到,“你想要进屋吗?”仅仅是一句最简单的话,却在观众的心中掀起波澜万丈。

当画面再次回到老爷爷和老婆婆身上时,一脸茫然的老婆婆说到,“我好像以前听过这个故事。”当医生在给老爷爷检查身体时,都说老婆婆的记忆恢复无望了,老爷爷却不愿意放弃,他坚信老婆婆的记忆是会回来的。

再次见面的诺亚和艾莉,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坐下来聊着过去发生的事情,包括艾莉的婚礼。两个人并没有像戏剧性地拥吻、热恋,然后抛弃一切重新在一起。只是静静地聊天,没有刻意回避过去,也不会逃避现实,但就是这份平静,却才让人觉得格外真实。不是的爱情都会一直轰轰烈烈,也许在刚刚坠入爱河时会拥有那种足以灼伤一切的火热,但是七年过去之后的重逢,即使再相爱的人,也会有点生疏、有点尴尬、有些陌生,他们需要一点时间、一个过程、一个契机:诺亚邀请艾莉明天过来一起泛舟。

老爷爷的孩子、孙子们来疗养院看望他,这位叫做艾莉的老婆婆微笑地和这些“陌生”的孩子们打招呼。可随后观众才知道,其实这些孩子们就是老婆婆的家人,她和老爷爷是一对夫妻,只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婆婆什么都不记得了。孩子们都劝老爷爷回家,但是老爷爷却拒绝了,他却只说了一句话,“你们的母亲就是我的家(Your。Mother。Is。My。Home)”。

刹那间,瑞莎·罗茜的眼眶第二次湿润了,她可以感觉到左手边的女孩已经在擦拭眼泪了。看到这里,大家都猜出来了,遗忘一切的老婆婆就是艾莉,而那个锲而不舍为老婆婆念故事的就是诺亚。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诺亚和艾莉之后的故事又到底怎么样了?所有人的心都开始在剧烈跳动着,为艾莉,为诺亚,为他们这段真实而可信的爱情。

第二天,诺亚和艾莉一起在屋子前面的湖泊泛舟,这也许是整部电影最浪美最美好的画面了。碧绿的湖水,葱郁的树林,雪白的鹅群,金色的阳光,每一个画面都宛若一幅画,美好得不真实,却又真实的好像你我记忆中的画面,那种静谧的浪漫,在画面中顺着湖泊流动,让人怦然心动。

大雨袭来,起初还想用布挡雨的艾莉,最后也如同诺亚一样放弃了,两个人在湖里放声大笑,宣泄着过去七年里来心中所有的澎湃。匆忙上岸之后,也许是刚才的美好实在太过让人留恋,艾莉终于爆发了,她在暴雨中质问诺亚“为什么你不给我写信”,诺亚告诉她,“我给你写了三百六十五封信。过去没有结束,现在也没有。”然后诺亚抱着艾莉疯狂的亲吻,就好像他们初恋的那个时候。

狂风暴雨中的热吻,让两个人埋藏在心底的爱情火焰完全爆发了出来,接下来的一切都发生的都那么自然,两个人翻云覆雨,似乎是为了弥补年轻时候的缺憾一般,抵死缠绵。

如今很多电影已经将这种场面模式化,不论什么题材什么类型的电影总是要出现几场果露的戏份,甚至是男女缠绵的戏份,似乎没有这些镜头作为噱头,电影的票房就堪忧了。可是,更多的时候,观众都糊涂了:这部电影真的需要这些镜头吗?很多时候都是莫名其妙就已经翻滚起来了,弄得观众都莫名其妙,“咦?怎么就……”

但是瑞莎·罗茜观看“恋恋笔记本”时就没有这种“穿越”的感觉,一切都是如此自然,甚至水到渠成,达到了一种让人自然感叹“是时候了”的顺理成章、毫不矫揉造作的境界。而且,这还是一种感动一种美好。当诺亚和艾莉这两个时隔七年才相见的“陌生人”,终于在瓢泼大雨中释放了所有的枷锁,敞开心怀,在又一次小小的争执后终于紧紧相拥,这种情况下的干柴烈火远胜于任何语言的表达。这才是一种境界,只有一位好导演才能把握的制作一部出色电影的境界。

艾莉的母亲再次找上门来,她看到了重新焕发生命的艾莉,带着女儿来到了一个工地,指着一个肥硕的老男人说,“看得出来吗?二十五年前,他就是我的一切,我们疯狂地相爱着。”最后,母亲将当初诺亚写个艾莉的三百六十五封信交给了女儿,说,“你自己来做这个选择吧。”

这一次,艾莉决定离开。两个人似乎又回到了七年前,爱情和现实、面包和牛奶的选择。

诺亚没有想无数电影中一样高喊着爱情可以战胜一切,他知道自己给不起艾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直接就说出了问题的本质:钱。

在现实的挑战面前,诺亚疯狂地拦住艾莉,说,“我知道生活不会那么容易,但我知道我想要你。但是,你想要什么(What。Do。You。Want)?对于爱情来说,其他人想要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想要什么!”

年轻的诺亚,用双手死命按住自己的胸口,对艾莉说,“你走吧,反正我已经失去你一次了,不在乎再失去一次。”声音颤抖,眼神绝望,身体瘫倒在车门上。所有人都清晰地感觉到的是他心口不一。苍白,心痛,悲伤,无助涌上心头,将要窒息。

他分明想说的是:艾莉,正是因为失去过一次你,我才了解到,倘若再次失去你,我将无法呼吸,将没有勇气再生活下去。爱情没有对不对得起、值不值得;只有爱不爱,愿不愿意。而我,我想过,我唯一想要的,就是你。那么你呢?你想要的是什么?

对于诺亚那一声又一声的“你想要的是什么?”艾莉退缩了,她胆怯了,她慌乱了,她六神无主。她选择了离开。

此时此刻,瑞莎·罗茜第一次如此痛恨埃文·贝尔的“真实、平凡、生活”,她对于希望这只是一部电影,诺亚和艾莉可以幸福得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