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64章 游刃有余

埃文·贝尔往舞台的左侧迈开步伐,六位空乘服务员打扮的伴舞走了出来,埃文·贝尔站在舞群的中间,放声歌唱,“假如你觉得自己被周围的人所排斥,须知看百老汇的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所有年轻气盛的中学生们请注意,诚邀你们来这儿看戏:它再也不是只有老年人能看的!”

欢快的曲调,活泼的唱腔,还有埃文·贝尔轻盈的舞步,让现场的气氛一片轻快。

“百老汇的魔力呼唤着年轻人。”这时候,又有六位身穿高中拉拉队服的伴舞跑了出来,从舞台左侧滑步迈向右侧的埃文·贝尔,进入了另外一个被包围的舞群之中,“那些在学校里醉生梦死的年轻人们,呼吁大家都多来了解戏剧:它再也不是只有老年人能看的!”

重新回到舞台中央的埃文·贝尔,尽情高歌,“它适宜青春活力的‘美国偶像’,他们把‘油脂(Grease)’里的歌曲都记全。”听到选秀教父埃文·贝尔的自我调侃,现场响起了一片善意的笑声,“它适宜头脑清醒的商界人士,每位都渴望能够好好宣泄与休闲。”伴随着埃文·贝尔的歌声。六位灰色西装男舞者和六位奇装异服的男士齐齐出现,在埃文·贝尔的两侧一字排开,齐齐跳着相同的舞步。

“还不放下你的‘纽约客’,快去好好做打算,选好你的戏单,那才叫潮流时尚。”这回在埃文·贝尔的歌声下走上舞台的伴舞们,是一群打扮惹火的比基尼女郎,顿时让台下再次响起一阵低呼,“有那么多的奇妙等着你,还有你那自诩不凡的朋友们一起探索:它再也不是只有老年人能看的!”

埃文·贝尔将左手撑住自己的脑袋,往左侧一倒,六名比基尼女郎扶住埃文·贝尔,然后用力一举,就将埃文·贝尔整个人平举起来。躺在十二只手掌就好像沙滩椅一般,埃文·贝尔悠闲地平躺在上面,依旧在惬意地歌唱着。

“是年轻人们和犹太人们,还有你得招待的外地亲戚们!当然还有那些可悲可怜牢骚不断写评论的人们。”埃文·贝尔将撑着自己脑袋的左手松了开来,然后用右手数着左手的手指,“还有外国游客,婴儿孩子,生活富裕的郊区人们,以及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们……”然后观众们就看到埃文·贝尔一脸茫然的表情,“好吧,最后这群人其实都是年轻人和犹太人,我都不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哦,对了!它再也不是只有老年人能看的!”

此时,埃文·贝尔终于被放了下来,他张开双臂,朝舞台下放走去,“我说得没错吧?”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现场六千两百名观众,全部都是最最忠实的百老汇群体,他们对于埃文·贝尔演唱的内容自然是再赞成不过了。

埃文·贝尔接过台侧递来的话筒,一边走下舞台台阶,一边说道,“谢谢。哇哦,你们感觉到空气中的年轻气息了吗?看看这个地方,全部都是年轻人。”

埃文·贝尔顺着过道走进了观众席中,对着过道右侧的一位优雅女士说道,“安杰拉·兰斯伯里。”这位曾经为1991年版“美女与野兽”配音的英国女演员,在她七十七年的生命中赢得了四个托尼奖和两项奥斯卡提名,“你真的是性感到冒烟。”埃文·贝尔看了看她那衬托在黑色晚礼服之下的美好身材,“你确定你没有动手术?”全场笑声一片。

埃文·贝尔而后往旁边走了两步,“史蒂芬·科拜尔!”这位赢得了艾美奖的喜剧演员,同时还是时政节目中的喜剧名人,“你真的是很年轻,十分年轻。”史蒂芬·科拜尔今年三十九岁,“呃……我没说错吧?”包括史蒂芬·科拜尔自己都扑哧一下笑了出来,实际上,他可是以冷面笑匠而闻名的。

“看看,看看,这里的年轻人真的是随处可见。”埃文·贝尔四周转了转,似乎在寻找年轻人的身影,然后就对着遥远的方向挥了挥手,“安妮·海瑟薇,这可绝对是年轻人。”安妮·海瑟薇远远地站了起来,挥了挥手,两个人中间至少隔了五十码。埃文·贝尔不由擦了擦额头上看不见的汗水,就好像在庆幸自己总算是找到一个年轻人一般,现场的哄笑声再次传来。

“瑞秋·麦克亚当斯,年轻人;佩恩·莱切,年轻人……”埃文·贝尔开始在观众席中点名,虽然埃文·贝尔和佩恩·莱切不对盘,但这并不影响埃文·贝尔推动托尼奖的进行,今年佩恩·莱切也因为“奥克拉荷马”的杰出表演,而获得了托尼奖的提名。“西耶娜·米勒,年轻人。上帝,这些人年轻到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这一句调侃,让全场的笑声立刻爆发出来,所有人都欢乐了。

“詹姆斯·厄尔·琼斯……”这位曾经在“星球大战”、“狮子王”之中有过出色演出的黑人演员,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黑人演员之一,“哦,晚上好,感谢你的大驾光临。”詹姆斯·厄尔·琼斯今年七十二岁。现场的笑声再次连成一片。

“哇哦,看看这是谁,波姬·小丝。”埃文·贝尔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波姬·小丝,这位今年三十八岁的女演员,在八十年代时被好莱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她在年轻时刻还和迈克尔·杰克逊有过一段恋情。“你真的是美艳异常,我想我将你排到年轻人的行列里,史蒂芬·科拜尔应该不会有意见的。”埃文·贝尔刚才才调侃过史蒂芬·科拜尔,而波姬·小丝仅仅比史蒂芬·科拜尔小一岁而已。所以,现场的笑声再次爆发出来,几乎将埃文·贝尔的声音淹没了。“你有什么评论吗?”

波姬·小丝接过了话筒,“当我走上舞台时,总有群男人不买……”才唱了一句,她就停顿了下来,“我要再重新尝试一次。”

埃文·贝尔回头看着波姬·小丝,耸肩挑眉,说着“五、六、七、八”为波姬·小丝重新打拍子。波姬·小丝又唱到,“当我走上舞台时,总有……”结果,她又再次失败了,“我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上帝,歌词真的是好多……”

这显然是事先彩排的,埃文·贝尔采访波姬·小丝,然后她演唱一段词。可惜,波姬·小丝没有将歌词背下来。面对突发事件,埃文·贝尔却一点都不着急,回头朝观众们挥了挥手,让大家都鼓掌打起了接拍,“五、六、七、八”,再次为波姬·小丝重新开头。

波姬·小丝将她放在座位上的剧本拿了起来,看着歌词直接唱到,“当我走上舞台时,总有很多年轻男人喜欢看,甚至有个人在博客上发了张他那话儿的图。”

终于唱完了,埃文·贝尔把话筒重新拿了回来,“很好,努力总是有回报的。”现场所有观众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埃文·贝尔笑呵呵地接着说到,“这就是百老汇,一切都是直播的哦。”现场几乎所有人都被感染到了,哄堂大笑。

“看到没有?”埃文·贝尔重新朝着舞台的方向迈开步伐,却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停下了脚步,“只要来百老汇,永远都宾至如归。看看这些年轻人,阿尔·帕西诺,你如此出色这种小活动根本配不上你,至少你在我母亲的心中是依旧年轻的。”在笑声之中,埃文·贝尔又往旁边走了一步,“休·杰克曼,世界无数女性为你倾倒,就连你都出现在这里,还有谁会愿意放弃百老汇呢?百老汇的金刚狼哦!”

大家的笑声让休·杰克曼也微笑地站了起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百老汇触碰到了我从未被碰触到的地方,我真他妈的爱它……”中间那一连串豪爽的粗口,让现场再次爆发出笑声,而埃文·贝尔则是一脸为难的表情,“直播没有问题吗?”笑声再次起伏,“说得好,说得好,先生。”

“哇哦,我是说,这真的美妙至极,真的是棒极了。”埃文·贝尔走上了舞台的台阶,将话筒交给旁边的工作人员,一连串小碎步跑到了舞台中央,迅速做好调整,而刚才的伴舞演员们全部都准备就绪了。

埃文·贝尔站在舞台中央,“我们这儿有大量的摩门教徒,歌舞女郎,高中生,水兵,嘻哈舞者,舞男和修女。还有无数面对蜘蛛、烧杀不死的预算超支。”这又是在讽刺百老汇如今预算如同虚设,不断加大投入却得不到相应回报的凄凉现状。“所以,不管你们来自红州还是蓝州。”指代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者,“一道百老汇的天光正在笼罩纽约,快来被演出所震撼,无需老态龙钟就能欣赏。因为它不只是老年人能看,不止是老年人,只要你愿意加入这片舞台,精彩就能加倍。百老汇,它再也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欣赏!”

繁杂绚丽的舞台,埃文·贝尔的引吭高歌,让现场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伴随着曲调越来越高,埃文·贝尔走到了舞台的最前端,迎接着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还有那连绵不绝的口哨声。

托尼奖,在埃文·贝尔游刃有余的表演之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565章 首获肯定

佩恩·莱切,这位二十八岁的百老汇演员,终于凭借去年上演的“奥克拉荷马”之中出色的表现,在百老汇这个复杂的环境之中闯出一片天,获得了专业评论员的诸多叫好声,“奥克拉荷马”落幕之后,佩恩·莱切又投入了“罪恶女巫”的排练之中。这出剧目是改编自经典童话故事“绿野仙踪”,是今年秋季备受瞩目的新剧。

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有不同的视角。

现在的佩恩·莱切,早就知道了,这个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他已经没有了早些年在二线打拼时的急躁,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自己不努力,不要说追赶上前面的人了,后面追赶的人也更快就会超过他了。两年,佩恩·莱切花了两年的时间走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

但即使如此,看到舞台上应付自如、谈笑风生的埃文·贝尔时,心中的嫉妒还是不断翻滚,泛出一阵又一阵的苦涩出来。嫉妒,那是必然的。不过佩恩·莱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嫉妒却不做任何改变的人了。他知道,也许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的能人,但他的目标就是埃文·贝尔。他要成为埃文·贝尔那样出色的人,甚至超越他,不是因为仰慕,而是因为他要超越埃文·贝尔,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到时候,他就会成为站在舞台上享受成功喜悦的人,成为埃文·贝尔需要仰视的存在。

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不是今年,也不会是现在。因为此时此刻,眼前的这片舞台就是属于埃文·贝尔的。他站在舞台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调侃着现场的所有嘉宾,面对直播摄像机的自在惬意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笑声不断;他的歌声、他的舞步、他的言谈,都成为让人惊艳的瞬间,带来无数的掌声和欢乐。

托尼奖已经进行过半,埃文·贝尔的表现惊艳了所有人,他就像一位主持老手,熟练地掌握着现场的气氛和节奏,至始至终让原本略显沉闷的颁奖典礼保持了欢乐的气氛。而当埃文·贝尔换上戏服,和搭档们一起在舞台上表演了“九”的片段时,更是将现场的气氛带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就算是去年暑假赢得了无数掌声的“发胶”登台演出,也无法夺走埃文·贝尔耀眼的光芒,他就是天生属于这片舞台的,让人沉醉。

埃文·贝尔的表演堪称完美,无论是表演还是主持,都让人记忆深刻。佩恩·莱切不由深呼吸一下,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又快要崩溃了。因为在埃文·贝尔的出色面前,佩恩·莱切才明白,追赶他奔驰的步伐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呼……”佩恩·莱切狠狠地吸了一口气,让脑袋里纷扰的思绪沉淀下来,虽然效果不明显,但至少他可以把注意力重新放到舞台上了。因为这个时刻,是属于他的时刻。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现在就正在揭晓这个奖项的最终得主。

今年,因为竞争者水平十分接近,最佳音乐剧男主角被成为“第五十七届托尼奖最具悬念的奖项”。

在“发胶”之中有出色表现的哈威·费尔斯滕,这位四度托尼奖的得主,绝对是这个奖项最强劲的竞争者,也是最大的热门。但是凭借“九”的良好口碑强势崛起的埃文·贝尔,也丝毫不逊色,他也将成为哈威·费尔斯滕第五度问鼎的最大对手。佩恩·莱切因为在“奥克拉荷马”之中的精彩表现,也赢得了一个提名,他被成为2002年百老汇最闪耀的新星。除此之外,“堂吉诃德”中的布莱恩·斯托克斯·米切尔、“爱慕”中的麦肯·盖茨,都拥有拿奖的实力。

媒体在预测时,普遍认为,虽然哈威·费尔斯滕和埃文·贝尔稍显强势,但五位提名者无论是谁拿奖都不能算是爆冷,因为大家各有优势。

这不是佩恩·莱切与埃文·贝尔的第一次竞争,以前在“猫”中第三首领阿朗索这个角色上,两个人就前后竞争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每次都是以埃文·贝尔的获胜告终,这也是佩恩·莱切一直对埃文·贝尔不满的来源。这一次,两个人的竞争舞台又延续到了托尼奖之上:这个美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

如今的佩恩·莱切也已经成长了起来,他也拥有足够的实力,得到了刁钻评论人士们的认可。这里是百老汇,不是音乐也不是电影更不是建筑设计或者心理学领域,佩恩·莱切相信自己是拥有与埃文·贝尔相抗衡实力的。

也许,舞台之上的埃文·贝尔光芒四射,他不仅可以在“九”之中有出色的演出,同时还可以在主持人的位置上惊艳全场。但是,佩恩·莱切对于自己在“奥克拉荷马”之中的演出也拥有足够的信心。更何况,谁都知道,拿奖实力固然重要,但能够获得提名,就意味着五个候补者都有拿奖的几率,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点点拿奖运气了。

佩恩·莱切知道,这是自己打败埃文·贝尔有史以来最好的机会,也是近期以来最接近的机会。

佩恩·莱切努力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到颁奖嘉宾的脸上,努力让自己意识到竞争者不止埃文·贝尔一个,还有另外三位强劲的竞争者。但是佩恩·莱切却无法让自己的思绪平复下来,因为他希望自己拿奖,却更希望埃文·贝尔不要拿奖。在他内心的最深处,他固执地认为,就算不是自己拿奖,只要埃文·贝尔也落选了,那么他就能够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埃文·贝尔打一个平手了。

现场的鼓点声越来越急促,大屏幕上五位候补人的脸孔清晰地呈现出来。佩恩·莱切的脸部肌肉因为太过紧张,而变得有些僵硬。而哈威·费尔斯滕早已经习惯了这个环节,表情很是淡定,甚至还带着从容的微笑。埃文·贝尔此时站在主持台后面,一脸淡定,因为他不能将所有注意力放在颁奖上面,他还有主持人的身份需要去考虑。

“2003年,第五十七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获奖者是……”佩恩·莱切的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回音,那声音就好像是在山谷对面朝自己大喊一般,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震荡出音波之后,还带起了回响,过了一会大脑才反应过来。佩恩·莱切的手指都变得僵硬,他全身的肌肉都紧绷到了一起。在这一刻,战胜埃文·贝尔的想法无比强烈,这是两个人从外外百老汇认识以来,人生最好的机会,佩恩·莱切无法保持平静。

“埃文·贝尔,‘九’。”

“啪啪啪”的掌声,就好像海浪的声音一波接着一波,越来越大,其中夹杂着高声欢呼的声音,形成了百丈巨浪,瞬间将整个现场淹没。佩恩·莱切的呼吸刹那之间停止了,“输了。”脑海之中只有这个想法,他甚至连礼貌性的鼓掌都无法做到,整个脸色面如死灰,沮丧地坐在原地。整个世界是五彩的,但只有他身上是黑白的。然后,佩恩·莱切就被无数的掌声和欢呼所淹没了。这是一片狂欢的祝贺海洋,佩恩·莱切却找不到氧气的来源。

站在主持台后方的埃文·贝尔,正在用眼睛的余光看着一会的流程卡,现在颁奖典礼已经接近了尾声,他之后还有两场表演。虽然埃文·贝尔知道现在正在颁发的奖项,自己是提名人之一,但此时他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去做,所以他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舞台之上。

“埃文·贝尔”的呼喊声,带动了埃文·贝尔身体之内二十一年的大脑反射,他抬起了头,然后就看到了自己面前的吊臂摄像机,正在对准自己的脸部特写,接着,视线里就被起立鼓掌的观众占满。

埃文·贝尔微笑地往右手边一看,大屏幕上,自己的笑脸占据了整个画面,旁边的礼花不断在绽放,“拿奖了?”埃文·贝尔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但是他还来不及欣喜,先是向侧台的工作人员投去了确认的眼神。

回应他的是两只竖起来的大拇指,还有一脸灿烂的笑容。

埃文·贝尔快步走向了舞台中央,接过了鲜花和奖杯。看着手中的奖杯,黑色的玻璃底座,半月形的架子上托着一块黄铜、青铜构成的钱币,外面镀上了一层镍,精致而细腻的图案,在舞台灯光之下光芒并不耀眼,却泛着让人欢喜的光泽。

十三年。从八岁那年进入外外百老汇开始,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三年,占据了埃文·贝尔这一世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年幼时在外外百老汇舞台之上打磨基本功的岁月,历历在目。而正是这十三年,让埃文·贝尔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可是,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都终究不是百老汇。

今天,今天埃文·贝尔终于拿下了他人生之中第一个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这个奖杯为他的百老汇人生书写了一个辉煌的印记。这是对他百老汇人生的第一个肯定,也是对埃文·贝尔这一世的选择和坚持最大的肯定。

第566章 全场亮点

托尼奖的难得,不仅因为她之于戏剧,就相当于格莱美之于音乐、奥斯卡之于电影、艾美奖之于电视,都是各个领域的最高奖项;同时还因为,托尼奖是唯一一个不公布提名委员会的奖项。

为了保持托尼奖的公正性,也避免出现颁奖季之中奥斯卡公关的行为出现,“腐朽传统”的戏剧界坚持了自己的理念。每年的提名委员会将从七百名具有投票资格的成员之中随机选出,这三十名提名委员会的成员不公开名字,他们将观看每一出百老汇新剧,以确保提名名单的专业和公正。由于提名委员会的匿名,这也就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托尼奖公关的出现。

除此之外,托尼奖具有投票资格的成员们有七百名左右,但他们都是真正的百老汇业内人士。不像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今年已经开始增加歌手、主持人等其他行业的成员,这就增加了评委与时事、生活、个人喜好等相关因素的联系。而托尼奖则至始至终“迂腐”地保留了戏剧界的专业和严肃。所以,就目前而言,托尼奖公关的情况的确最为轻微,而其公正性也是业内公认的。可以说,托尼奖是当下颁奖季之中最后的一块净土。

正是因为托尼奖的权威,所以虽然百老汇获得的关注远远不及音乐、电影,但每年的托尼奖获得者,在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眼中,都是拥有绝对实力的。

在“九”首演之前,没有人看好埃文·贝尔重新回到百老汇的发展,更没有人会认为埃文·贝尔将在托尼奖上有所作为。不仅因为百老汇的没落,也因为埃文·贝尔之前的百老汇生涯并不为人所知。

但是,埃文·贝尔却用他惊艳的表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更让颓败的百老汇重新焕发出了活力。现在,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托尼奖,用一座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奖杯,对埃文·贝尔的努力做出肯定,对埃文·贝尔的才华表示嘉奖。

这一座托尼奖,不仅仅是对埃文·贝尔专业性的赞赏,更代表了戏剧界专业人士们对埃文·贝尔的喜爱。特别是这个奖项还面临了如此激烈的竞争,埃文·贝尔的胜出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站在话筒之前,看着台下六千两百名观众,这不是主持人的位置,是得奖者的位置;这不是格莱美、金球奖的舞台,这是百老汇的中心。埃文·贝尔一时间感慨万千,居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好吧,我很确定,这个奖项不是我颁发给自己的。虽然我是主持人,但我想我还没有这个权利。”埃文·贝尔耸了耸肩,用调侃的语气说道,台下再次响起了一片笑声和掌声。虽然埃文·贝尔在调侃,可是从他略微颤抖的声音之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他的激动,只是,这种激动都演变成为那帅气脸庞上最灿烂的笑容,让人为之折服。

“记得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应该是八岁。我对凯瑟琳说,亲爱的凯瑟琳,我要去百老汇。当时泰迪就站在我身边,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埃文·贝尔没有罗列感谢者名单,而是说起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有凯瑟琳、有泰迪、有他自己的故事,“当时,凯瑟琳只说了一句话,‘亲爱的埃文,如果你想的话,那就去吧。’于是,我碰到了特拉维。”

埃文·贝尔抬起了自己的右手,指向了坐在观众席之中的特拉维·拿恩。在百老汇的岁月中,埃文·贝尔可以直接说,“没有特拉维就没有我,不仅仅是站在这里的我,更是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我。所以,特拉维,谢谢,真的谢谢。”

特拉维·拿恩坐在位置上,一脸心满意足的笑容,用掌声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今天坐在这里的特拉维·拿恩,可以说是备受瞩目。一出“九”,一出“奥克拉荷马”,让他成为了过去一年里,低迷百老汇的唯一亮点。

“感谢为了‘九’辛苦排练的伙伴们,感谢凯瑟琳、泰迪为我付出的一切,感谢这片舞台,能够让我站在这里尽情放歌。”埃文·贝尔只感觉整个胸腔都充斥着热情之火,甚至比他第一次拿到格莱美的时候还要激动,这种激动不仅仅是因为托尼奖的肯定,更因为这是他起步的地方,现在终于获得了这里的肯定。

埃文·贝尔忽然想起自己当初离开百老汇时说的那句话,“我肯定会回来的,因为我爱上了这片舞台。”此时此刻,埃文·贝尔就是这个想法,他不仅不后悔接下“九”出现在这片舞台之上,他更加庆幸自己对这片舞台的热情,所以,埃文·贝尔直接说到,“感谢上帝,我真的如此热爱百老汇这片舞台。我是认真的,年轻人们,欢迎来到百老汇!”

当埃文·贝尔说出这句结尾词时,全场有过半的观众都站立了起来,他们知道,开场时埃文·贝尔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了表演,而现在,拿下最佳音乐剧男演员之后,埃文·贝尔又再次以一个年轻人的身份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到百老汇来。这不仅仅是埃文·贝尔的得奖感言,更是让如今风雨飘摇的百老汇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呼喊。

随后,凭借路易莎一角获得了最佳音乐剧女配角提名的安妮·海瑟薇,虽然没有能够拿奖,但是她与埃文·贝尔一段双人舞表演,也让今夜的颁奖典礼变得精彩起来。

而托尼奖对吸引年轻观众的果决,一直延续到了颁奖典礼的结束。埃文·贝尔用一段出人意料的说唱,以优雅而街头的方式,拉下了第五十七届托尼奖的帷幕。

2003年的托尼奖结束了,“九”拿下了最佳重排音乐剧、最佳音乐剧男演员、最佳导演等三个大奖,虽然不敌“发胶”横扫六项大奖的强势,但“九”却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因为其拿下的三个奖项,都是托尼奖最重要的奖项。

但是,本届托尼奖全场最大的亮点,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亮点,就是独一无二的埃文·贝尔!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纽约时报”、“娱乐周刊”、“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滚石”等超过十五家媒体都一致表达了如此观点。

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体对于埃文·贝尔拿下最佳音乐剧男演员奖项的报道并不重视,他们都将笔墨放在了埃文·贝尔妙语连珠、精彩绝伦的主持上。因为他们认为埃文·贝尔将主持人的定义重新进行了演绎,与嘉宾的语言调侃、结合时事的逗笑片段、行云流水的节奏把握,这些主持人的基本要素埃文·贝尔都出色地进行了诠释。更重要的是,埃文·贝尔用他的个人魅力,歌唱、舞蹈、谈话、肢体、甚至是外貌,将枯燥的颁奖典礼变得栩栩如生,总是让人期待这位主持人接下来又有什么新花样。

“纽约时报”的尼尔·达西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颁奖典礼的沉闷终于在埃文·贝尔的光芒之下一扫而空。”

威廉·伍德在“娱乐周刊”上写到,“埃文·贝尔用他的年轻、活力、阳光,将百老汇的传统、规矩、沉闷打破,为所有年轻人展示了百老汇美好的一面。”

而“滚石”则认为,“埃文·贝尔的歌艺、舞技、主持,将古典和现代、优雅和活力、传统和青春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仅仅为了一个埃文·贝尔,就将有无数的年轻人愿意走入百老汇大道。”

“洛杉矶时报”的评论更为简单直接,只有一句话,“百年百老汇焕发新生活力。”

“纽约客”则犀利地认为,“因为埃文·贝尔,百老汇将成为纽约客生活方式的新成员。”

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娱乐周刊”等杂志都表示,埃文·贝尔在主持位置上展现出来的天赋,足以让他获得明年艾美奖的一个主持人相关奖项提名。

不仅是媒体,就连当晚颁奖典礼现场的嘉宾和观众们,也都对埃文·贝尔的主持才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情况体现在了托尼奖的收视人数上,就创造了历史。

不比格莱美、奥斯卡动则三、四千万的收视人数,近十年来,托尼奖的最高收视率为2001年,有八百万的观众收看了第五十五届托尼奖的颁奖典礼。托尼奖的收视人数已经许久没有超过千万人门槛了。主要还是因为百老汇的关注度逐年下降,而百老汇内部又固守传统,不愿意接纳新事物,这就导致了收视人数每况愈下。

但今年,高唱着“不是只有老年人才能观看”的埃文·贝尔,成功地在年轻人之中掀起了对百老汇的关注狂潮。

由埃文·贝尔主持的第五十七届托尼奖,平均吸引了一千五百万的观众进行观看,其中最高瞬间甚至达到了一千九百万。这是自从1974年以来,托尼奖收视率最高的一次。比之去年,收视人数足足翻了一倍!

埃文·贝尔,托尼奖全场最大的亮点,也是唯一的亮点。这句评论,没有夸张!

第567章 哈佛雨夜

高唱着“不是只有老年人才能观看”的埃文·贝尔,掀起了百老汇大道的青春风暴。

以埃文·贝尔为主持,颁发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奖项给埃文·贝尔,全场表演都紧扣青春主题……这是百老汇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也可以说是改革。在经历了近十五个月的颓废期之后,百老汇终于意识到,再固步自封的话,也许百老汇就会彻底与时代脱节了。这时候,“九”出现了,埃文·贝尔横空出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