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艺术家(七七)-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一个角色、一个剧本无法激起你的热情,就算这个剧本拍摄出来,可以拿下二十亿票房,那又如何呢?因为演戏本身的乐趣都已经不再了,一切意义就都不存在了,票房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埃文·贝尔摊手说到,他对电影究竟是商业电影还是文艺电影,一向不在意,他在意的一直就是剧本和角色本身。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紧接着就点了点头,这是今天他说话的语调第一次变得轻快起来,“如果一个剧本无法激发你拍片的感觉,那么这个剧本就根本不重要了。”说完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有时候,一名出色的导演,一位出色的编剧,也能够激发自己拍片的感觉,这种合作也总是让人兴奋的。”
“是啊。”埃文·贝尔反而叹了一口气,看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疑惑的表情,埃文·贝尔解释到,“我这次错过了和蒂姆·伯顿合作的机会。”这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轻轻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埃文·贝尔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路走走停停,当发现天色几乎就要完全暗下来时,才意识到已经四点出头了。本来洛杉矶的九月份没有那么早天黑,可是今天完全是乌云蔽日,所以才不过四点出头,就好像平常的七点了。
埃文·贝尔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停车场干脆地告别了,分别上了自己的车,离开了学校。
坐在车里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眉宇之间的沉思却是已经散去,换上了轻松的神色。
过去这几天,无论是周一晚上时埃文·贝尔对剧本的看法,还是工厂夜店时的进退有礼——在意识到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帮忙解围时,埃文·贝尔并没有表现得特别,就好像眼前的人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无论是篮球场上的专注,不刻意追捧讨好,也不刻意疏远隔离,还是今天在慈善活动现场的自如,以及现在的轻松写意。埃文·贝尔的形象就一点点勾勒出来,这样一个肆意狂放的少年,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脑海里形成了。
更重要的是,埃文·贝尔不仅个性,还有他对待电影的态度,虽然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还是略有不同的,但两个人的相似之处,还是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觉得十分难得。好莱坞个性演员的确有很多,但要相遇、相识、成为朋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不轻易认识新朋友,不轻易信任陌生人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会主动开口交谈,虽然不是私人问题,但也是他自己部分真实的想法——不可能透露给陌生人、或者普通朋友的想法。开口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开口,得以认识了埃文·贝尔这个小伙子。
此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忽然觉得,其实偶尔结交一些新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363章 千万片酬
人们常说,爱情,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见正确的人,才能修成正果。事实上,不同于血缘关系无法扯断的亲情,友情也需要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比如说埃文·贝尔和吉伦·哈斯,如果两个人换一个时间点相遇,这份友谊应该会保持下来。
可实际上,就算埃文·贝尔和吉伦·哈斯两个人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说过话了,但在诽谤事件之中,吉伦·哈斯依旧选择了站在正义这一边。吉伦·哈斯不知道自己居然在诽谤事件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就算知道,他也不会以功臣自居;埃文·贝尔至今也不知道完整视频究竟是谁上传的,包括克雷格·库克、肖恩·霍尔等人其实都没有弄白这个真相,如果埃文·贝尔知道了真相,他又会如何呢?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谁也无法预测。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会结交埃文·贝尔,也是如此。自从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陷入了名利漩涡,情场风流韵事频传,作品数量和质量却一路下滑。在2000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海滩”更是卷进了环保激进份子的抗议,让他的事业陷入了谷底。酗酒、打架、绯闻、官司,取代了电影,成为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现在媒体上的方式,这也成为他演员生涯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一直到今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虽然先后接拍了“逍遥法外”和“纽约黑帮”两部大制作,但媒体对他的流连夜店的花边新闻显然更为关注。电影,在媒体眼中已经不属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了。看看今天下午的慈善活动就知道了,埃文·贝尔才是新贵,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则备受冷落。
“逍遥法外”和“纽约黑帮”都将于今年年底上映,埃文·贝尔知道,这两部电影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东山再起,但是媒体们、观众们暂时没有预测未来的本领。所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目前困窘的处境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个时间点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认识了埃文·贝尔,张扬不羁的埃文·贝尔,两个人才有了初步的结交。如果换做去年或者明年,也许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又会谨慎戒备,不要说结交新朋友了,仅仅是社交场合的客套应对,就是他的极限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内心活动,埃文·贝尔又如何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意。就他个人来说,目前为止真正的好友也只有伊登·哈德逊一个。也许,娜塔莉·波特曼勉强可以算半个——安妮·海瑟薇是青梅竹马。对于先后经历了忧郁心境、海蒂·蒙哥马利的埃文·贝尔来说,他最不需要的就是迫切地认识一些新朋友,然后再闹得不欢而散。
之于埃文·贝尔来说,这几天巧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只能说是一连串巧合,认识了一个普通朋友,对于剧本角色的挑选有着难得的共同语言,就好像瑞恩·高斯林、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一样,还有就是吉赛尔·邦辰的美艳名不虚传。仅此而已。
当天晚上,埃文·贝尔就乘坐飞机回到了纽约,因为他必须赶回去参加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重建图纸第二轮的竞标,这一次,他需要在所有专家面前做正式演讲,并且接受答辩。只有通过了专家们的考验,才能进入第三轮观众选择的部分。准确地说,这一轮是专业、审美、设计等各个方面的考验。
贝尔兄弟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多了。凯瑟琳·贝尔也还没有睡觉,正躺在沙发上阅读时尚杂志。现在专职做设计了之后,凯瑟琳·贝尔也必须将多年落下的专业知识再捡起来才行。
“伊登呢?”埃文·贝尔看了看房间,并没有找寻到伊登·哈德逊的身影,他最近都一直住在王子街十一号,陪伴凯瑟琳·贝尔。
“他今天加班,接了一个大案子,周一要上法庭。这几天都加班到凌晨才回来。”凯瑟琳·贝尔将杂志放在了沙发上,快步走到了厨房去,准备做一点夜宵给儿子们吃。搭乘了晚上的飞机,一路舟车劳顿,肯定肚子饿了,更不用说飞机上那糟糕的食物了。
“最近十一设计一切都还好吗?”埃文·贝尔先去浴室洗澡了,泰迪·贝尔来到了厨房,习惯性地卷起了袖子,帮忙起来。
“最近客人一直在增多,我昨天还和詹姆斯商量,是不是应该聘请一些高级助理。”以前十一干洗店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帮了不少忙,凯瑟琳·贝尔自然不会像许多家长一样,把儿子当小孩子看,生意上的事常常会拿出来一起讨论。更不用说,现在泰迪·贝尔在运营整个十一工作室。“高级助理,你知道的,他们也许没有办法帮忙裁剪,但至少比学徒手艺精湛,可以直接投入半成品的制作。”
萨维尔街上的百年老店,每家店里都有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裁缝七八名,甚至多达十几名,即使如此,面对繁多的订单,依旧忙不过来,等待一套全定制西装,两三个月是常有的事。如果是美国过去的顾客,从定制下单到接收成品,等待一年也是正常的。
“那就请吧,让詹姆斯去联系一下猎头。”泰迪·贝尔连头都没有回,干练地就说到,这种果断的语气也是伴随着社会历练增多而逐渐培养出来的,当然,十一工作室资金的雄厚也给他增加了不少底气。“我上次看了一篇报道,下城区的服装加工厂有百分之三十都无法坚持下去,纷纷倒闭了。”这就是九一一事件之后的后遗症,经济大衰退的影响力,现在都还未消退,“这些加工厂之中,也不乏走精品路线的小作坊。总是可以发现一些手艺精湛的老裁缝的,说不定还有一些家传手艺的老工匠。”
受到儿子的启发,凯瑟琳·贝尔眼睛也不由亮了亮,但手里下意大利面的动作也没有慢下来,“对啊。下城区许多服装加工厂都是中国人开的,要知道,裁缝手艺在中国可是源远流长的。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刺绣的高手,设计女装的时候完全可以使用。”
泰迪·贝尔回头看了母亲一眼,不由露出了笑容。如今的凯瑟琳·贝尔,已经褪去了常年辛劳熬夜的风霜,年轻时的风采和岁月沉淀的风韵一点点散发出来,最重要的是,凯瑟琳·贝尔喜爱现在的职业,乐在其中。身为儿子,这自然是再开心不过的了。
“有必要的话,工资可以开高一点,毕竟,手艺可是无价的。”泰迪·贝尔笑呵呵地说到,看到凯瑟琳·贝尔脸上的惊讶,泰迪·贝尔接着解释到,“北最近才挣了一大笔片酬,一千万美元,而且到时候还有票房分红,他现在也算是一线演员了。”
凯瑟琳·贝尔还没有来得及感叹,就听到埃文·贝尔吧嗒吧嗒的拖鞋声音,“是啊,我现在身家是以亿来算的,一点工资,不是问题。”埃文·贝尔那得意洋洋的调侃声,让凯瑟琳·贝尔不由笑出了声。
“是什么公司,如此有眼光,一下就看中了我们家洛北的潜力?”凯瑟琳·贝尔虽然对娱乐圈的事不是那么了解,但一千万美元的片酬,还有票房分红,代表着一线演员的身价,她还是知道的。
“迪士尼。”埃文·贝尔在厨房隔断的吧台边就直接坐了下来,一边擦着头发,一边说到,“你不去洗澡?”这句话是问泰迪·贝尔的,泰迪·贝尔指了指夜宵,示意吃完之后再去。埃文·贝尔就接着说到,“其实原本只是一千万美元的,后来泰迪和大卫一起去谈判,最后谈下来,就拿到一千万美元的片酬,还有百分之三的票房分红。我知道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泰迪·贝尔帮忙凯瑟琳·贝尔将锅里的意大利面捞了起来,凯瑟琳·贝尔就将海鲜酱汁淋了下去,装点上西兰花和西红柿做装饰,就端到了吧台上。
泰迪·贝尔也在吧台边上坐了下来,“只能说,最近‘狙击电话亭’和‘倔强’的成绩实在太好了,我们手里的筹码够足。”埃文·贝尔负责挣筹码,泰迪·贝尔等几位经纪人就负责利用筹码交换更高的利益。“不过,这一次,也主要是因为迪士尼对海盗题材电影信心不够,他们听到你对杰克船长的描述,脸色都绿了,牙齿还打架,哈哈哈哈。”想起谈判时的情形,泰迪·贝尔还是觉得好笑,“不过被布鲁克海默他们说服了之后,迪士尼就觉得,既然决定用你了,不如就把信任票投给你,希望依靠你现在的声势把票房带动起来。所以才会同意我们的条件。”
在好莱坞,有一个潜规则。片酬上调是十分困难的,各个电影公司都不会轻易妥协的,但一旦片酬上调成功之后,除了演员友情客串的情形,片酬要下调下来的几率就不大了。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埃文·贝尔在好莱坞的片酬,就是一千万美元起跳了,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难怪送我们上飞机的时候,大卫的眉毛都快飞起来了。”如果是百分之八的抽成,就意味着谈成这笔交易,大卫·格林布拉特可以拿到八十万美元的抽成,自然是再开心不过了。埃文·贝尔还形象地做了一个表情模仿大卫·格林布拉特当时的模样,让凯瑟琳·贝尔拍掌大笑起来。
第364章 二轮竞标
“英国柯蒂斯那里来回复了。”除了“加勒比海盗”的好消息,泰迪·贝尔还带来了“真爱至上”的消息,“他们说,这部戏原本就演员众多,大家行程要凑在一起可不容易。所以他们是打算十二月前后开拍,各个演员按照自己的时间自行安排就可以了。”
提到这一点,埃文·贝尔右手的叉子顿了顿,他忽然想起来了,凯拉·奈特利,这位英伦玫瑰,她即将出演“加勒比海盗”中伊莉莎白·斯旺这个角色,虽然不是和杰克船长有恋爱关系,却是电影的女主角身份。同时,凯拉·奈特利也出演了“真爱至上”这部电影,她就是电影中经典的窗户外纸片告白的对象,那个场景堪称经典,埃文·贝尔的记忆至今栩栩如生。
凯拉·奈特利兼顾了“加勒比海盗”和“真爱至上”这两部电影,也许档期还真不是一个问题。不过埃文·贝尔并没有立刻点头,又开始吃盘中的意大利面,“那我后来说的那件事呢?”
凯瑟琳·贝尔就端着一杯温水坐在旁边,细细地听着儿子们在交谈,她也许没有办帮忙出谋划策,可是听着儿子们的生活,会让她有一种自己也在参与的安全感。
“休·格兰特的确是目前‘真爱至上’的第一人选。”说到这里,泰迪·贝尔看了弟弟一眼,好奇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理查德·柯蒂斯会把休·格兰特选为电影的第一男主角?”
埃文·贝尔没有抬头,继续吃面,等把面吞了下去,才说道,“柯蒂斯最著名的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诺丁山’、‘BJ单身日子’都是休·格兰特主演的,从此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喜欢用相识演员的人,因为熟悉,而且值得信任。估计,科林·费尔斯也在演员名单之中吧。”
科林·费尔斯,“BJ单身日记”的另外一位男主角,他目前最有名的角色莫过于1995年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而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他最熟悉的角色应该是2011年的“国王的演讲”,科林·费尔斯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小金人。
泰迪·贝尔点了点头,“恩,费尔斯已经确定会出演‘真爱至上’了。”
“那知道为什么还没有确定休·格兰特出演吗?”埃文·贝尔对此十分好奇,如果理查德·柯蒂斯已经将休·格兰特确定为男主角的第一人选了,为什么还找上他呢?而且还是为了男主角英国首相,不是其他角色。
泰迪·贝尔很快就将意大利面吃完了,端起旁边的温水,喝了一大口之后,才接着说到,“因为去年‘BJ单身日记’大热之后,休·格兰特的演技就遭受到严重的抨击。影评人都认为,格兰特过分追求将自己的角色弄得讨人喜欢而不是更复杂有力这一点上。”这话让埃文·贝尔撇了撇嘴,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很多影评人都认为,格兰特在一直套用模板,将‘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表演套用到所有电影里,他就是在自我模仿。”
“所以,英国媒体普遍担心,柯蒂斯继续使用格兰特,会毁了‘真爱至上’,毕竟似乎这就是一个爱情浪漫故事,而格兰特又会回到‘甜的发腻’、自恋到彷佛在说‘你看你看我是不是好可爱来着’的行为举止上。”泰迪·贝尔将水杯放回了吧台上,抑扬顿挫地描绘到,这让凯瑟琳·贝尔扑哧一下就笑了出来。
“虽然我不太懂演技是怎么回事,但休·格兰特?的确是如此,他的戏路就像香烟纸一样窄。”凯瑟琳·贝尔满面笑容地说到。
埃文·贝尔也是不由笑了出来。事实的确如此,休·格兰特自从“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之后,似乎就满足于现状了,在演技上不寻求突破,而是套用一个个模板在不同的电影里。不可否认,这位英国绅士的确很有魅力,但再有魅力没有突破,也是没有用的。埃文·贝尔记得,上一辈子,2009年之后,休·格兰特就差不多有三年时间没有新作品问世了。
不过,埃文·贝尔也知道,“真爱至上”就是一部歌颂爱情的温暖喜剧,适合阖家观赏,所谓的演技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休·格兰特的电影中很好的完成了他的工作,电影票房成绩和口碑都十分出色。
但理查德·柯蒂斯没有埃文·贝尔的记忆,他没有办法预见未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将其他演员纳入考虑范围,也算正常。埃文·贝尔只是他参考名单上的其中一人罢了。
“这样吧,你回复柯蒂斯,拒绝英国首相这个角色。”埃文·贝尔考虑之后,还是觉得自己把精力集中在“加勒比海盗”上比较合适,“然后回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愿意出演其他配角之一。里面不是有好几个年轻人的角色吗?我也应该接几个和我年龄相近的角色才对了,不是吗。”埃文·贝尔很想得开,悠然地将盘中意大利面解决掉,然后抬起头来,“泰迪,你去洗澡吧,我来洗碗。凯瑟琳,现在已经十二点半了,你应该要去睡觉了,否则对你的皮肤可不好。”
看着罗嗦的埃文·贝尔,泰迪·贝尔和凯瑟琳·贝尔相视一笑,举起双手,一副投降遵命的样子,离开了厨房。
第二天一早,埃文·贝尔八点不到就起床了,倒是另外三个人——伊登·哈德逊一点多也下班回来了——都还在被窝里,埃文·贝尔今天去参加第二轮竞标,独自前往就可以了。理查·温迪应该已经在会场等着了。
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重建设计图纸第二轮竞标,参加的设计师也就二十名,加上随行人员也不会超过一百名,而且不允许媒体参加采访,所以更换了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就在纽约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
当埃文·贝尔带着笔记本电脑和设计图纸抵达现场时,虽然还没有九点,但眼前蜂拥而上的记者依旧把他吓了一跳。
因为第二轮竞标的专业性,再加上进入第三轮之后就是公众投票,所有通过第二轮的十个图纸都会公开,所以这一次纽约市政府没有对媒体放行,希望能够为第二轮竞标保留一个相对严肃的环境。这就导致了,被关在外面的记者见到每位来访的设计师,都拥挤上来进行围堵,希望能够采访到第一手资料。
设计师之中,自然也是分关注级别的,比如贝聿铭这样全世界闻名的顶级设计师,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记者;反之,籍籍无名的业余设计师估计记者根本就认不出来,也就无人问津了。至于埃文·贝尔,撇开他的专业性如何,他艺人的身份同时涉足建筑设计这样的专业领域,本就够骇人了,现在居然还进入了第二轮,自然让记者们疯狂。
看到埃文·贝尔出现时,现场超过一百五十名记者一起涌过来的态势,让人就觉得好像海浪劈头盖脸砸过来一般,瞬间就把埃文·贝尔淹没了。
“埃文,你认为你的名声会影响评委的决定吗?”
“埃文,你觉得评委会因为你是艺人,而对你的专业性有偏见吗?”
“请问你觉得你有机会通过这轮竞标吗?”
“如果进入第三轮,你认为纽约市民会选你吗?”
“进入第二轮,你对自己有信心吗?”
往往是一个问题还没有结束,第二个问题就响起声音了。埃文·贝尔只觉得自己耳朵旁边像是有无数只苍蝇在不断飞舞,嗡嗡地什么也听不见。不同于演唱会现场那种嘶吼尖叫带来的热血,此时的嘈杂只是让人心情烦躁。
埃文·贝尔也不管自己头顶上无数个话筒,还有编织成一件衣服的闪光灯,脚步不做停顿,就径直往前走去。记者们的内功更是强劲,一边跟随埃文·贝尔的步伐,一边还不忘记层出不穷的问题,一边闪光灯还在闪烁,这让混乱的场面看起来很有喜感。
待埃文·贝尔走到楼梯上时,后面有人喊道“市长来了”,所有记者全部如同退潮一般,又往楼梯下面冲了下去。埃文·贝尔甚至没有来得及看清楚市长的身影,就看见记者迅速把市长吞没了。今天是纽约市的大事,现场记者几乎都是社会记者,与其在埃文·贝尔这个闷嘴葫芦这里浪费时间,他们不如去骚扰有决定权的市长。
“请问埃文·贝尔会有特权吗?”
“今天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
……在埃文·贝尔的设计图真正面世、得到公众认可之前,人们总是喜欢揣测埃文·贝尔是不是走了后门,是不是依靠他艺人的身份牟取了福利。看来,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不会有太大差别的,只是因为国家文化不同,关注的角度略微有些差异罢了。
埃文·贝尔没有再原地停留,迈开脚步就走进了教学楼,往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之外,理查·温迪也才刚刚抵达,看到弟子的身影,迎了上来,“怎么样,外面记者没有为难你吧。”显然,理查·温迪上来的时候,也是被记者围攻了一阵。
埃文·贝尔笑着摇了摇头,“不是什么大问题。”今天唯一的重点,就是竞标会才对。埃文·贝尔马上就转移了话题,举了举手中的笔记本电脑,“我先进会场去测试一下幻灯片能否使用。”
第365章 专业评选
“先生们,女士们,上午好。”埃文·贝尔穿着宽领白衬衫,一件黑色的七分袖西装,然后将白衬衫的袖子挽了起来。一套正装,倒变成了休闲装。白衬衫虽然没有绑领带或者领结,但还是规矩地将所有扣子都扣了起来,让整套衣服的气质变得有些捉摸不定。既正式又休闲,既规矩又青春,出现在如此场合,虽然有些让人意外,但却也无话可说。
不过,随着埃文·贝尔那清澈的嗓音带着轻松的活力开始了自己的陈述,大家就明白了,埃文·贝尔如此穿着的原因。他不会故意遮掩自己年纪轻资历浅的事实:二十岁未满的建筑设计师,的确是太过年轻了,相反,他要强调自己的年轻,代表着创意和活力。这才是“自由塔三号”最重要的基调。
恰巧,纽约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多功能建筑,这就是‘自由塔三号’的设计理念。一栋建筑里可以囊括工作、娱乐、商店、纪念等设施,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将住宿也包含进去。”埃文·贝尔从容不迫地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阐述。
发表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真正出色的演讲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以肢体动作作为辅助手段,鲜明、完整地表达自己主张的同时,还可以煽动听众情绪,甚至让听众热血沸腾、激情四射,从而达到将演讲主题深入人心的目的。
当然,发表不是演讲,设计图的解说也谈不上什么改变世界。但是,埃文·贝尔自信满满的强调,从容不迫的解说,条理分明的思路,可以清晰地将“自由塔三号”的设计理念以及优势传达出来,让在场的听众都对该设计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很重要的了。
十五分钟的发表时间,听起来很长,但事实对于设计师来说却是不够用的,这就要求他们能够言简意赅地将核心表达出来,以最直接最浓缩的概念打动现场的专业人士。发表结束之后,会有二十分钟的提问时间,这不仅是将设计理念进一步阐释的机会,也是弥补之前十五分钟未能阐述的细节的时间。所以,不管是发表环节,还是提问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当埃文·贝尔的发表结束时,在现场主持人的引导下,就直接进入了提问环节。
“‘自由塔三号’的外墙主要建筑材料使用的是玻璃,这对安全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要说再次面临九一一的袭击了,就算是地面汽车炸弹面前,也无法保障大楼安全。”
虽然没有疑问句,但这个质疑无疑就是对埃文·贝尔的第一个提问了,正如埃文·贝尔所料,九一一之后大家草木皆兵,对于新世界贸易中心安全问题的关心已经超出了预期。埃文·贝尔清楚得记得,上一辈世界贸易中心新大楼是在2006年才开工建设的,而实际上,设计图纸早在2003年就已经竞标完成了。设计图纸已经选定,但却推迟了三年才得以开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安全问题的考虑。
所以安全问题有二。其一是纽约市民对高楼出现恐惧症,毕竟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座高楼大厦可以豪言壮语地说,面临九一一那样的自杀性袭击可以完全抵御,于是新大楼的高度存在很严重的争议:高度不够,那是对恐怖分子的妥协;高度太高,又再次成为攻击靶子,许多纽约市民甚至不愿意进入新大楼工作。
其二是大楼外墙建筑材料的问题,如果要足够安全,金属护身的墙体自然是首选,但这样就会让建筑失去艺术性;相反,要顾及艺术性的建筑,势必在安全性上就必须接受挑战。
所以,其实世界贸易中心新大楼的重建工作,更多是一种挑战思想和恐惧心理的抗争。
埃文·贝尔在设计“自由塔三号”时,因为对之后可能引发的正义有着清晰的认识,所以他一开始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上一辈子,自由塔的设计就是因为又希望博得政府欢心,又希望让市民接受,左右逢源,结果才推迟三年才开工。事实上,就算是自由塔建成以后,挑刺的人也就大大存在。这个世界本就是如此,要让所有人喜欢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当听到这个问题时,埃文·贝尔从容地笑了笑,事实上,他是第十四个做发表的,之前十三个人,几乎个个方面都被挑刺了,安全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这个问题扑面而来,一点也不意外。“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问一下大家,如果知道喝水会被呛死,那你还会喝水吗?我的答案是会,因为我要活下去。”埃文·贝尔不好笑的笑话,让台下一片静默,这些专业人士总是缺少一点幽默感。不过他也不介意,接着就说到,“同样,我们不能因为顾虑到高楼大厦有安全危险,就铸造一个铜墙铁壁。如果我们真的设计出一个铜墙铁壁,只怕大家都会说,这根本不需要设计,直接造一个铁盒子就好了。”
这一次,台下的专业人士们总算是露出了一点点微笑,毕竟埃文·贝尔后面的话算是一个小小的专业笑话。
“人总是渴望完美的,希望出现这样一个建筑,既能够保留我们对双子塔的纪念,又能够体现出我们面对挑战时的不屈,同时还要安全性和美观共存。”埃文·贝尔的话让台下一片寂静,事实上,这的确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想法,只是没有人敢像埃文·贝尔这样大胆直接罢了,“但我只能说,如果你们是在寻找这样的建筑,至少我的设计是不合格的,我还不认为我的设计有如此完美。”台下传来了几个轻笑声,听埃文·贝尔如此自信满满的贬低自己的作品,那么这到底是在抬举自己还是在贬低自己,如此矛盾的感觉,的确颇有喜感。
“我的设计图之所以叫做‘自由塔’,本身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