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医鸿途-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26日19:00,也就是明晚七点,烟斗将会在纵横app圈子,和大家开展粉丝八周年回馈活动,届时会有很多奖品,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不妨来捧个人场!写书八年,感恩有你们一直相伴!)


第1721章 饼干好不好吃
  孔举纲空降的事情,让人在燕京的岳遵吃了一惊。
  他已经买好了飞机票,打算跟过去,帮助苏韬解决此事,但随后传来消息,苗老不仅没有责怪后勤组,还承诺给国医专家组送锦旗,这可让岳遵惊喜交加,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岳遵让自己的助理取消机票,再给孔举纲打了个电话。
  孔举纲见到岳遵的号码,本能地皱起眉头,下意识地觉得岳遵打这个电话有挑衅的味道。人便是如此,一旦先入为主,认定某个人不可结交,那么就会始终从坏的方向考虑他的动机,其实岳遵只是想和孔举纲心平气和地聊一聊,让他能够理解国医专家组的工作,同时信任自己的安排。
  “我已经探望过苗老,老人家虽然摔断了腿,但他的气色还是挺不错的。”孔举纲语气冰冷地说道,“苗老不追究责任,但不代表国医专家组就一点错误没有。你还有相关责任人,还是要写一份检查报告,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然后交给部委。”
  岳遵松了口气,让自己提交检查报告算得上孔举纲要下的台阶,毕竟他老人家大老远地飞往陕州,一路奔波,旅途周折,老本输光了,好歹也要收点利息。
  岳遵处人与事也是一点不含糊,连忙顺着孔举纲的话,道:“这点请孔部长放心,我等下就安排苏韬写一份详细的检查,另外,我自己也会做深刻的检讨。”
  虽然岳遵说得痛心疾首,仿佛做了天大的过错,但孔举纲始终觉得刺耳,冷哼一声道:“你们的运气不错!我要过安检了。”
  有些人看上去是输了,但事实上是赢了。
  有些人看上去是赢了,但输得很彻底。
  孔举纲是一个性格很刚直的人,因此特别注意自己对外的形象,他知道自己这件事处理得太操蛋,跟一个疯狂咬人的野狗没有太大区别。
  孔举纲因此对岳遵的印象更加不好,总觉得自己这次是莫名其妙地中了一个陷阱和圈套。
  孔举纲顿了顿道:“关于国医专家组人员调整名单,你什么时候能够整理好交给我。”
  岳遵嘴角露出苦笑,“孔部长,此事不能操之过急。每个专家都是精挑细选,突然调整人员,一方面是对他们之前作出的贡献不尊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保健对象的心情。”
  孔举纲冷声道:“那你的意思是,继续放任下去?很多专家每年不做事,挂着虚名吃空饷。还有些专家靠着头衔在地方上招摇撞骗。”
  岳遵沉声道:“虽然有些专家没有提供定期保健服务,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对华夏的医疗事业做出过贡献。我们国医专家组的专家都是精挑细选的行业人才,这是宝贵的财富,每一个人都需要珍惜。”
  孔举纲冷声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倡导改革创新,我觉得专家组也不例外。老岳,我知道你的性格,不想得罪人,但也千万不要做千古罪人。”
  这么大的帽子都给自己扣上了,岳遵觉得和孔举纲的沟通应该到此为止,“孔部长,我有点急事,我得挂电话。”
  按掉了挂机键,岳遵对着天花板,无声地张开嘴巴,如果有别人看见,绝对以为岳组长魔怔了。
  孔举纲方才说的那些话,看上去是在批评岳遵,但岳遵觉得他是急不择言,以至于找了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来训斥自己。
  他在无声大笑,故意没有笑出声,是因为知道办公室的隔音效果不大好,如果被其他人听见,有损自己的形象。
  自从孔举纲上任以来,岳遵屡次三番受到批评,若不是他天生好脾气,早就甩手走人了。组长这个职务说到底是一个虚名,津贴跟其他专家相比,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岳遵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你越是赶我走,我越是要证明自己,所以偏偏不让孔举纲得逞。此次老革命重走长征路活动出现重大事故,岳遵得知此事,第一反应便是完犊子了,没想到事情出现转机,在苏韬的巧妙周旋之下,竟然重现生机,反而让孔举纲落了个大红脸。
  不出意外,孔举纲此次回到部委,肯定会有人在后面指指戳戳。孔举纲想要震慑自己所管辖的部门,心态能够理解,但吃相实在有点太难看,没有做到不露痕迹。
  当然,岳遵也没有跟孔举纲过分耀武扬威,本身他的性格便是很随和,除非触及他底线,一般不会跟别人撕破脸皮。
  孔举纲对自己屡次三番的刁难,虽说又故意挑刺的嫌疑,但也不是设计陷阱,岳遵对孔举纲的人品有些了解,从仕途履历来看,是一个务实求进的干部,对待工作比较认真和严肃,虽说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大好,但上面有些领导非常看重他的人格魅力。
  总而言之,岳遵现在感觉特别爽,让孔举纲吃了个暗亏,此前的郁闷心情一扫而空。
  岳遵在办公室轻快地绕了两圈,拆开一包芮加琪偷偷塞进公文包的巧克力夹心饼干。有一个比自己年轻很多岁的媳妇,虽然很多时候头疼,但偶尔一些小浪漫会让他觉得生活真有滋味。
  他放入一块含在口中,给苏韬拨通电话。
  “师叔,有什么吩咐?”苏韬刚返回宾馆,正打算瘫在沙发里好好休息一下,毕竟昨晚没睡好,精神欠佳。
  “没什么吩咐,嗯,我在吃饼干,味道挺不错,你喜欢不喜欢吃,喜欢的话,我让媳妇给你邮寄一点去。”岳遵仿佛忘记打这个电话的目的何在。
  又直截了当地夸他吗?
  总是夸他,会不会让他尾巴翘上天?
  于是岳遵忍住了。
  “哦,什么牌子的饼干?”苏韬竟有些单纯,因为岳遵专门给自己推荐一款饼干,要么是真的特别好吃,要么是他的朋友或者亲戚生产,想跟自己推销一番,“如果真的特别好,马上要年终了,我可以让集团订购一批,然后作为员工福利。”
  岳遵被饼干呛着,干咳了一阵,连忙拿起水杯喝了一大口,道:“虽然很好吃,但是挺干的,差点噎着我。我就不给你推荐这个品牌了。”
  苏韬莫名其妙道:“师叔,你究竟想说什么。”
  岳遵想了想,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光吃饼干有点无聊,所以想找个人打电话。”
  苏韬鼻头冒汗,哭笑不得:“师叔,您也太会打发时间了。”
  心里在腹诽,吃几块饼干,也要人陪着,岳遵是病了吗?而且还病得不轻!
  岳遵哈哈大笑:“好啦,饼干吃完,我也得忙正事了。”
  苏韬痛快地笑道:“下次吃饼干的时候,我们再聊吧。”
  岳遵觉得自己说话挺有内涵,但没想到会和苏韬围绕着“饼干好不好吃”,尬聊了好几分钟,突然又张大嘴巴,对着天花板,无声地大笑了好久。
  自己太有趣了!
  终于笑完,岳遵将黑屏的手机放在桌面上,目光落在桌面上那份名单,他眼中突然露出坚韧之色,已经下定决心,即使和孔举纲彻底闹掰,自己也要坚持己见,决不能让国医专家组受到太大的变化。
  创新变革,是为了去除痼疾,现在国医专家组正常运转,过分插足,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混乱,作为组长,岳遵必须要保持国医专家组的稳定性。
  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战争,无论岳遵或者是孔举纲,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都没有问题,但既然身处不同的职位,就天生存在对立的一面。
  孔举纲想要通过洗牌,让自己更好地掌握国医专家组这股力量;但岳遵需要保持稳定,因为重新洗牌,会导致很多变数,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
  ……
  苏韬在沙发里瘫软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然后喊来姬湘君,让她帮自己放了热水。
  在浴缸里泡了很久,轻松感传遍全身,苏韬稍微放松很多,自从参加老革命重走长征路以来,自己压了非常大,尤其是苗老出事,让他一度感觉到差点崩溃,但他靠着良好的心理素质硬是撑了下来,以至于在别人看来,苏韬根本不慌,仿佛处理了微不足道一件小事。
  其实苏韬跟普通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只是知道在那种情况下,自己必须得咬牙撑住,不然就给国医专家组丢脸、抹黑,顺便还会牵连对自己有栽培之恩的岳遵。
  当然,老革命重走长征路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自己后面不能掉以轻心,何况夏老对自己的敌意并没有减弱。
  姬湘君在浴室外等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轻轻地敲了敲门。
  苏韬突然打了个机灵,发现自己刚才竟然在浴缸里睡着,半张脸迅速滑入水下,差点被闷着。
  “什么事?”苏韬还是被水呛着,声音有点沙哑。
  “没事,你泡得有点久,水温有点冷,我提醒你一声。”姬湘君红着脸说道。
  “嗯,知道了。”苏韬发现的确有点寒意。
  他没有继续躺着,而是简单地冲洗了一下,然后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稍微偷会懒,他便又得打起十万分精神了。
  (ps:还有两个小时,就要在纵横app的圈子开始八周年回馈活动了,大家记得到时候来参加,有很多奖品送给大家!其实没那么复杂,大家下载纵横小说的app,在评论区留言就好了。)


第1722章 简直俗不可耐
  苏韬治好苗老隐疾的事情,对于老同志们而言,算不上什么秘密,却能成为花边谈资。
  主要这个病例,有层次感,正常人都会觉得是摔断了腿,没人会将之和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更不会有人联想到,这病和几十年前被猪拱了,留下的腰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添了油,再加点醋,苏韬的医术越传越神,有几个老同志托水老或者霍老,主动找到苏韬,请这个年轻的小神医帮忙看个病。
  谁没有一个难以启齿,或者浑不在意的老伤旧病呢?
  参加活动的老同志们的平均年龄达到八十岁,他们年轻的时候或多或少受到过各种各样的创伤,虽说近二三十年生活的状况好了很多,而且还有保健专家悉心照料,但一些老病隐患,还是存留不少,而苏韬在治疗这些疾病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以帮他们解决一些困扰多年的困扰。
  另外,有些老同志因为年龄很大,身体大不如前,苏韬一方面免费赠送他们一些保命健体的药丸,另一方面也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给出饮食方面的参考意见。
  表面看上去,苏韬能给这些老同志治病,是一件天大的机遇,事实上苏韬知道,如果自己有一点不到位,不仅自己要跌下神坛,还得让国医专家组惹上麻烦。
  苏韬虽然天截手没有恢复巅峰状态,但因为经历过生死大劫,境界却进入了知玄之境,一般的病痛都能够断得很准,若是没有像红斑狼疮或者帕金森综合征这种世界级的难题,倒也能够通过简单地针灸、用药就能够解决。
  “陈老,您回去之后,一定要注意每天早上千万别喝凉水了。”苏韬写了一个丁香散的药方给陈老,陈老是霍老带过来的老同志,两人的关系很好,当年一个担任团长一个担任政委合作多年。
  陈老有个毛病,吃完一顿饭之后就会打嗝,持续好几分钟,所以霍老拖着陈老来找苏韬诊治了一番。
  陈老小心翼翼地将药方放入口袋,感慨道:“谁能想到你能看出我的每天早晨都有喝凉水的习惯,你给我解释原因吧。
  苏韬笑着说道:“你的病在医书中叫做呃逆之症,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呃逆的病因又细分多种,你的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因此属于呃逆之症的胃火上逆。因为火气十足,所以才会本能地喜欢喝凉水,那样可以让肠胃舒服一点。但又因为每天都喝凉水的习惯,以至于你脾胃虚寒,晚间经常小腹痉挛、抽搐。”
  陈老啧啧赞叹道:“没想到这么一个小病,竟然有如此多的门道。”
  其实陈老也就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找苏韬,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打嗝或者胃疼,算不上什么大病,所以陈老也就一直没有放在心上,他对保健专家也没有提起过此事。
  苏韬微笑着点头道:“药方您先拿着,我会让人熬好药送过去,你等下吃完药,中午吃过饭后,再看看情况,应当不会出现持续好几分钟打嗝的症状。不过,药您还得继续吃,持续服用一个月,才可以断药。”
  陈老笑着说道:“行,我听你的。”
  霍老在旁边问道:“小苏神不神?”
  陈老朝苏韬颔首笑道:“确实厉害得狠哩。”
  两人站起身,跟苏韬告辞,并肩说笑着离开。
  苏韬这才算是松了口气,姬湘君见苏韬面色有点憔悴和疲惫,递了一块热毛巾过来,苏韬接到手中擦拭了一下面颊,这才算是彻底放松。
  姬湘君从苏韬拿回毛巾,笑道:“这几天你几乎陆续给所有的老同志都摸过脉,真的辛苦你了。”
  苏韬摇头笑道:“没办法,有些人巴不得遇到这种机会呢。对了,我是不是太招摇,会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和公愤啊?”
  姬湘君微笑道:“哪能呢?老同志们都是自己找过来的,而且都是一些很小的毛病。相信那些专家不会很在意。”
  苏韬知道姬湘君是在帮宽慰自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这几天大出风头,肯定会有不少专家觉得自己太喜欢表现。但苏韬也不想如此,这些老同志都纷纷找到自己,主动请求看病,自己总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吧。
  人如果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那也不行,因为容易活得太累。索性不如别想太多,活得自由自在一点。
  门外传来动静,姬湘君过去打开门,崔浩明提着一个袋子,笑眯眯地走入,“没打扰你们吧?”
  崔浩明的问法还真容易让人会错意,搞得苏韬与姬湘君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当然,苏韬知道崔浩明的性格,不是那种喜欢胡思乱想的人,只是说话没有深思熟虑,多了点歧义。
  姬湘君很敏感,红着脸、低着头离开房间。
  “你的助理怎么了?”崔浩明意外道,“是对我有意见吗?”
  “怎么会呢?她性格比较内向。”苏韬笑着解释,“陈老刚走不久,如果你早点过来,那还真算打扰了。现在来的时机正好。不知崔老师有什么事情吩咐?”
  崔浩明拍了拍手里蓝色的纸袋,笑道:“我给你送点东西,想必你会喜欢。”
  苏韬有点意外,盯着崔浩明手中的袋子,困惑道:“难道是很贵重的草药?”
  崔浩明没好气地白了苏韬一眼,“庸俗!”
  苏韬摸了摸鼻子,掩饰尴尬,笑道:“我是个中医大夫,最喜欢的就是奇珍异草。”
  崔浩明从袋子里取出几页纸,“喏,订单!”
  苏韬愣住了,暗叹:你的答案,俗多了,简直俗不可耐!
  苏韬连忙接过那几页纸,发现一页一份,有不少份,迅速浏览一番,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这是赣南省所有三甲级别以上医院的订单合同?”
  苏韬虽然数学不算太好,但简单地加了一下订单数额,已经达到七八个亿,如果真能签下来的话,三味制药又得扩充两个生产线了。
  苏韬虽然对钱没啥特殊的欲望,但也有点被砸晕的感觉,甚至有种想跳舞的冲动,感慨:俗得好,俗得妙!
  崔浩明没看出苏韬的内心波动,微笑补充道:“你得感谢苗老,他觉得你的医术不错,然后了解到你有一家专门制造中成药的药厂,便帮你牵线搭桥,你可以让手下的人跟这几家医院联络,苗老都已经打好招呼了。”
  其实不仅苗老感谢苏韬,崔浩明觉得自己也得感谢苏韬,如果不是苏韬那天的精彩表现,自己当时还真够难堪的。
  虽说这几天有几个国医专家觉得苏韬是个功利心很重的年轻人,但崔浩明不那么认可,他还帮着苏韬辩解了不少。
  赣南省一直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三味制药因为药效好,价格实在,已经在南粤、淮南、淮北等多个身份落地开花,但赣南省始终打不进去,没想到苗老竟然帮了自己这么个大忙,还真算得上是天降横财。
  苏韬给苗老治病的时候,真心没想那么多,但苗老却记在心上,他不喜欢欠人情,因此用这种方式算是给苏韬补偿了。
  “因为苗老的缘故,所以你们的产品一定要千万注意质量问题,不能有一点差错。”崔浩明突然语气变得凝重,有些问题他还是要交代清楚的。
  苏韬能理解崔浩明的意思,如果提供的产品有问题,苗老在其中穿针引线,会非常尴尬。
  苏韬连忙笑道:“这点请您放心,绝对不能给苗老丢脸。苗老那性格我心中有数,若是出现什么差错,肯定会活活地撕了我。”
  崔浩明哈哈大笑:“你知道就好。苗老的性格便是如此,对人很讲情义,但同时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苏韬低声说道:“请崔老师放心,如果订单成了,我肯定会感谢你的相助。”
  崔浩明会意,立马变色,挥手道:“千万别跟我来这一套,别让我瞧不起你。”
  崔浩明的反应完全在苏韬的意料之中,他笑道:“你别太敏感。其实我自打认识你,就觉得你特别平易近人,因此想跟你开展一些深入的合作。”
  崔浩明摸着下巴,皱眉道:“合作吗?那完全可以,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真的不喜欢。”
  苏韬微笑道:“你有空吗,要不咱们现在就谈谈合作的细节。”
  苏韬其实安排夏禹调查过崔浩明,崔浩明也不是个脑筋转不过弯的迂腐之人,有些事你得委婉一点,换个形式跟他商量,他才会跟你慢慢聊,如果说得太直白,他会很排斥。
  崔浩明在赣南省的人脉关系很广,是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无论是岐黄慈善的项目,还是三味堂连锁、三味中成药渠道的拓展,都可以从崔浩明这里得到一些资源。
  这个时代,谈钱太庸俗,但若是不谈钱、只谈理想,反而会被人嘲笑愚蠢!
  庸俗的人,要比愚蠢的人,距离理想会更近一点。


第1723章 顾问团的团长
  崔浩明是那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如果弯弯道道太多,也无法跟苗老相处这么长时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不是一类人,也凑不到一块去。
  在旁人的眼里,崔浩明是那种滥好人,跟谁都能说得上话,万金油一般。比如在一个饭局上,他能够照料很多人的心情,看到谁被冷落,便会主动上前照顾,让人觉得受到尊重。苏韬发现跟崔浩明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虽然苏韬处人与事足够圆滑,但还无法做到像崔浩明这么面面俱到的性格,他的心思特别细腻,谁都喜欢跟他成为朋友。
  当然,崔浩明唯一的缺点在于,他对谁都是一套标准,朋友很多,但很难拥有交心的朋友。
  崔浩明发现跟苏韬特别谈得来,苏韬虽然年龄不大,但阅历还有心性都远超同龄人,加上苏韬帮自己间接地解决了一个麻烦,所以崔浩明跟苏韬相处时,也就格外地真诚。
  “我觉得你想要全面发展中成药,必须要做好三个关键点,第一,要多开行业座谈会,至少每年两次,增强对行业的领导力和话语权,虽说看上去有点务虚,但如果你将很多行业的大佬聚集在一起,这对于系统内的人而言,是很有价值的宣传;
  第二,要做好产品价格的梯度,同一种药物要根据不同消费水平的病人,进行严格划分,这样才能让利益最大化,三味制药现在的产品虽然不少,同一种产品的价格梯度制定得很粗糙;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做好中成药的产品质量。中成药一直对外宣传,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但骗得了外行,骗不了内行。现在国内很多中成药注重新药剂,疗效的研究,却忽视了毒理的研究,因此造成中药中毒,被禁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比如在美利坚,禁止含汞、铅、朱砂等成分的中成药进口;在y国,禁止使用马钱子、川乌、蝉衣、蜈蚣等,所以在加强中成药产品开发的同时,一定要将毒理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崔浩明耐心地分析道,他所说的三个观点很分散,但都说中了要害。
  苏韬深以为然,“没想到崔老师,竟然对中成药研究得这么深刻。”
  崔浩明摆了摆手,“中成药是国家重点培养的方向,年平均增长速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销售额逼近千亿美元大关。其实很多国内很多西医学者都知道中成药大有可图,但他们的思想一时间转变不过来而已。”
  苏韬重重地点头,深深地望着崔浩明,“崔老师,如果您不嫌弃,我想邀请您加入三味集团,担任顾问团的团长。”
  崔浩明笑了起来,“我怕自己难以胜任啊。”
  苏韬知道已经点燃了崔浩明内心的冲动,只不过是象征性地谦让一番。
  苏韬站起身,朝崔浩明很认真地鞠了个躬,“崔老师,以您的人品和学识,担任这个职务,完全实至名归。说实话,我一直想要寻找这么一个关键人物,今天你跟我提出这么多想法,让我茅塞顿开。”
  现在三味制药虽然已经有了好几个国医专家,但还是缺少像崔浩明这种在专家组混得脸熟,有一定号召力的专家坐镇。想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无价之宝,苏韬当然是能拉拢就拉拢一个。
  关键崔浩明提到的行业峰会,这让苏韬非常感兴趣,现在中成药在国内缺少严格的行业标准,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同时能够走出国门,必须要有一个组织来指定相应的标准。
  现在国内中成药制造企业鱼龙混杂,不少小的药厂拿了个配方,就敢做一些没有经过严格制药审批流程的中成药,这种跟风的势头,不仅造成大厂的损失,而且还造成很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三味制药虽然建立的时间很短,但现在已经进入国内前五的位置,有资格也有必要,将这个行业规范一下。
  苏韬之前觉得太仓促了一点,没必要这么快就太过高调,但今天得到崔浩明的指点,他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已经有资格对规范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崔浩明连忙扶住苏韬,对苏韬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笑道:“没必要行这么大的礼啊!这样吧,我先试试看,顺便帮你物色有没有更好的人选担任团长这个职责。”
  苏韬很欣赏崔浩明这种谦逊的性格,沉声说道:“在我的心目中,你就是最适合的人选。当然,如果有足够优秀的人选,还请崔老师帮我们拉拢过来,现在三味集团是求才若渴。至于待遇的问题,你也不要担心,绝对是行业内最高的标准。”
  崔浩明挥手哈哈大笑:“三味制药的薪资待遇,我还是有所耳闻的,其实我有两个学生就在你的公司工作,其实医疗行业跟其他行业一样,圈子并不大,一家企业好不好,大家都会互通有无。老实说,我对岐黄新城也特别感兴趣,已经聚集了不少高校了吧?”
  苏韬对崔浩明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是一个对行业动态很了解的专家,不仅自己的医术高明,而且还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进步,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也正是自己现在需要吸纳的人才。
  一个庞大的企业,不仅需要一线的研究型人才,而且还需要这种对宏观发展趋势有着深刻认识的人才。
  崔浩明对国内医学发展洞若观火,也看中了中医及中成药的成长趣事,他的电脑里有好几篇最新的论文,都是研究国内中医领域的课题,暂时没有对外发布,是觉得还需要酝酿一段时间,等到恰当的时机才发表出来。
  苏韬内心还是挺激动,其实与崔浩明这番深入交谈,远比拿下那几个亿的订单,还要让苏韬感觉到精神振奋。
  一方面,崔浩明的确是个人才,可以利用他在行业内的号召力,推动中医药在全国的普及;另一方面,崔浩明对苏韬的认可,让苏韬坚定了信心。说到底,苏韬在经营自己的中医帝国过程中,属于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前路究竟如何,但崔浩明作为一名专心研究西医的专家,他认可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让他感到仿佛在一片混沌的天地间,突然看到了一缕星光。
  崔浩明和苏韬还真是一拍即合!两人在房间里聊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直到姬湘君过来提醒,崔浩明想起自己还得到苗老那边看看,才跟苏韬依依不舍的作别。
  “崔老师,等有空我们再坐下来聊聊,听君一席话,深读十年书。”苏韬望着崔浩明的眼神,仿佛望着一座星空大海上指引航线的灯塔。
  崔浩明跟苏韬重重地握了握手,“年轻人的想法大胆创新,我跟你也学到了很多。”
  苏韬一直将崔浩明送了很远,目送崔浩明消失,才缓缓转身。
  见姬湘君掩嘴微笑,苏韬耸了耸肩,无奈叹气道:“怎么?我现在这个样子很可笑吗?”
  姬湘君摇头道:“一点也不可笑,感觉跟拍电视剧一样。”
  “假?”
  “很假!”
  苏韬轻轻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姬湘君,道:“小姬啊,虽然世界很复杂,人心很险恶,生活很艰难,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但我们还是要坚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温暖,还是有纯粹的友情,以及需要为之奋斗的信仰。我们可以偶尔庸俗,但不能放弃对美好的追求。”
  姬湘君愕然,颔首道:“对不起,我错了。”
  苏韬嘴角突然露出笑容,哈哈大笑道:“我的演技还不错吧,这就将你给骗倒了。”
  姬湘君瞪大眼睛,又气又怒,却又敢怒而不敢言。
  苏韬跟姬湘君开个玩笑而已,但刚才跟崔浩明交流的时候,很多话还都是发自肺腑的,想要获得一个人的信任,即使演技在精妙,也比不上你源自内心深处的坦诚来得有价值。
  苏韬回到房间之后,给夏禹打了个电话,将和崔浩明详谈的结果告诉了夏禹。
  夏禹笑着说道:“又一个国医专家愿意加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夏禹明白苏韬的想法,那个顾问团就是为了给后续国医专家设定的。夏禹从苏韬最近拉拢的几个国医专家已经开出来后面的趋势,他的魔掌已经不局限于中医领域的泰斗,还打算从西医领域的顶尖人才寻找突破口。
  苏韬的思路不仅明确还是高超,想要提升中医的地位,一味地想要去对抗,肯定是不行的,相反,要尝试着让西医认识和了解中医的潜力,同时吸引他们加入到中医发展的蓬勃事业中来。中医源自于华夏的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分支一样,最强大的在于同化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