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王座-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视察瓜子厂和棒棒糖厂,则又体现了省委书记对民营企业的关心,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国有、民营兼顾,正是极好的政治牌。

可稍微有些政治敏感性的人,便能从中察觉出破绽。

因为德江最耀眼的企业从来不是什么钢厂。红星机械厂,棒棒糖厂等等。

而是蜀香王和翠屏——玉女风景区,前者是德江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该厂建成不久,便为云锦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利税,是德江乃至蜀中、全国都顶顶有名的企业。

后者是德江从银山,梅山两兄弟行署手中抢夺而来的巨额投资。并且翠屏——玉女风景区的落成拉动了德江十数个上下游产业,并直接间接提供了数千个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这两大企业底定了德江从一众兄弟行署中脱颖而出,率先完成地改市的胜利局面。

从政治角度上讲,蔡行天此番视察哪里都可以不去,但惟独不能不去这两个地方。

这就好比新履职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第一轮全国巡查。去了许多地方,惟独略过了全国经济中心明珠市一般,这是极不正常的。

然,政治人物的一切行为都有其政治目的,蔡行天也一样。

聪明人不难从中感悟些什么。感悟些什么呢?很简单,这是蔡行天在释放一种政治信号。

他蔡某人不喜欢德江的那位薛市长,因为蜀香王、风景区皆是在薛向一手推动下成立的,他不去这两地,便摆明了是针对德江的那位薛市长。

省委书记摆明不亲近的人,谁还敢亲近?

蔡行天此举,简直是要在德江官场上将他和薛老三的矛盾公开化,明面化。

的确,蔡行天也不是第一次在打击薛向威望之事上做文章了。

彼时,他动用全力,强行调走杨珧,便是想砍断薛老三的威望大旗。

结果,被薛老三动用背后能量,狠狠一耳光回了过去,扇了老蔡个满脸花。

市委范围内,知晓他薛市长能量的不少,但,在全德江范围内,蔡行天的名头自是远远胜过他薛向。

此刻,蔡行天将二人的矛盾,或者说将薛向的针对之意公开化,便是要让德江的干部在他和薛向之间做个选择。

而要做这般选择,结局很明显,自然是他蔡书记大获全胜,薛老三大败亏输。

而一旦扑灭了薛老三本身的领导光环,那薛老三在德江,能动用的力量就小得多了。

其二,蔡行天今番下德江,广泛接见领导干部,显然也是在为政治上孤立他薛老三大做法事。

最引起薛老三瞩目的是,蔡行天今番对周道歉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奔着薛老三的命脉去的。

试想,周到先何人也?明面上的身份是德江一号,市委书记,赫赫大权在握。

可实际上呢?因为常委会上的重大政治失误,其在德江的履职时间依然进入了倒计时,换句话说,周道虔此后在德江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的行列。

从政治上讲,孔凡高没道理如此亲近一个政治上失意的地方首脑。

更派系上讲,周道虔还和其心腹爱将黄思文乃是铁杆的对头。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蔡行天都没有亲近周道虔的理由,可偏偏蔡行天就做了。

何故?还不是奔着他薛老三去的。

的确,如今的德江,党政大全尽数沦于薛向之手,但深挖其根源,就会发现,周道虔对薛老三毫无底线且毫无原则地支持,是薛老三手中重权的最根本来源。

试想没有周道虔的偏帮和力挺,薛老三如何能够以副市长的身份,大规模地调整干部,干净利落地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可以说,此刻薛向的权力最大化,完全是借助失去了政治上顾虑的周道虔疯狂得透支权力的结果。

而周到先,为何支持他薛老三呢?

无非是因为周道虔不见容于黄思文,间接地也就得罪了蔡行天,再加上市委常委会上的重大政治失误,让他在省委方面的印象分大失。

周道虔知晓,即便是凭着德江成功地改市的功劳,他这个市委书记被调离了德江,上调省直部门,便是当了权重单位的一把手,也依旧无非扭转他在蜀中省委的印象,这权重官位乃是无根之木。

就在这时,薛老三携调杨瑶赴岭南履新重职之威风,冲周到先抛出橄榄枝。

这才让周到先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因此才有了周到先在常委会上,毫无原则地死挺薛向,扭转了黄思文的必胜一击。

但今次,蔡行天忽然对周道虔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亲近。

薛老三不敢保证周到先会否反水,毕竟这是个典型的政治人物,在政治利益面前,立场和原则,于他而言就显得十分薄弱了。

更何况,争斗许久,周道虔心中也未必不对他薛老三仍存着芥蒂。

试想,若蔡行天也冲他周道虔,封官许愿一把,那威力可比他薛老三的空头支票强大得多。

而周到先一旦反水,再加上蔡行天通过这蜀中新闻射出的政治暗箭,薛老三面对的局面就艰难了。

在下,失去了德江一众基层干部的支持,也就等于失去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上,没有了如臂十指的无上权力。

他薛老三在德江的威慑力势必大大降低。

如此上下夹攻,他这个赫赫威名的薛市长恐怕要被弄成空筒子。

念头到此,薛老三不得不赞叹蔡行天这种老政客的娴熟手腕,将权术役使得几乎登峰造极,轻轻的一次视察,便暗藏了杀机两道。

好在今次他和蔡行天,抑或是邱跃进争锋的主战场不在德江,甚至不在于火电厂的上马与否。

即便是剥夺了他薛老三手中的赫赫重权,但胜负在薛老三心中早已底定,他又如何会在乎?

他忧愁、焦虑的不是这一城一地的得失,他纠结的是如何干净利落地终结邱跃进,而又不用背太重的包袱。

的确,有邱家的神威笼罩,薛老三想像当初收拾郜向东那般干净利落地将邱跃进斩于马下,几乎天方夜谭。

到他们这个层次的衙内,想要其政治上倒台或许还有余地,但想要从*上彻底毁灭之,那是话本传奇。

毕竟,自那十年后,党内的斗争便已然划出了底线,这底线便是无论如何剧烈的斗争,也绝对不能致使对方在*上毁灭,这也是党内一众大佬的基本共识。

毕竟,那十年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况且,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都是那笑到最后的。

是以,另一个时空,自78年以后,也不是没有声威赫赫的政局级领导落马,但最后都是送入青城监狱了事。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薛老三想要从*上毁灭邱跃进,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采取了歪门邪道的办法毁灭之,薛老三的名声也就彻底臭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周瑜,诸葛亮

却说,就在薛老三发愁的当口,咚咚两声,办公室大门竟被敲响了,薛向一抬表,已经是九点多了,这个时候谁又会来找自己呢?薛老三有些好奇。

打开门一看,外面站着的竟是古锡铭。

“呵,古处长,少见啊,这么晚了找我有什么事?”

实事求是地说,薛老三对古锡铭的印象不错,这是个聪明机灵,沉稳有度的家伙。

说来也是有意思,薛老三对周道虔和孔凡高这两个老对头的评价并不怎么高,但是对这两位的秘书,也就是古锡铭和宋坤的评价极高。

他甚至清楚很多时候古锡铭和宋坤都在周,孔二人背后充当着谋主的角色。

刷的一下,古锡铭脸上的笑脸凝住了,青了脸,“首长,您这一叫我古处,我这后脊梁骨都发寒,您还是叫我小古吧,听着舒坦。”

遥想当初,薛老三新下德江,初次见面,便以“小古”称呼古锡铭,后者,还心存了芥蒂,憋着劲儿,要给薛老三来几下,让他认识认识古处长的威力。

可到了今天,薛向称呼古锡铭“古处长”,他自己反倒不适应了。

这便是权力的魔法!

“首长”,薛老三笑着咂摸着这词儿。

的确,随着他在德江的威权日重,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随着戴裕彬称呼他首长了,但像古锡铭这种市委常委的几位大秘却仍旧以薛副市长呼之。

这倒不是这几位大秘犹有傲骨,而是他们各自有效忠的对象,“首长”这个专属名词显然只属于他们的老板。

而古锡铭今番却以首长称呼薛向,其中的滋味不可谓不浓。

显然,古锡铭不可能在这关口改易旗帜,更何况,如今的周道虔和薛老三是合作关系,他古锡铭更不会在薛向面前,背弃周道虔。

那么今次这个“首长”称谓的由来。背后承载着怎样的含义,便呼之欲出了。

其实不待古锡铭开口,只看见他出现在门外,薛老三心中便大抵有数了。

果然待得古锡铭话出口来。完全坐实了他的猜测。

古锡铭此来,竟是受周道虔之命来向他通报一个消息,也就是明天上午,蔡行天极有可能召开德江班子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可以预见,会议的内容正是要求德江班子全力推动火电厂落户德江的通气会。

本来这个消息,于薛老三而言是无足轻重的,薛老三也能想到周道虔必也知晓这个消息是无足轻重的,

试想,他周道虔通知不通知,这个会议都会召开。

薛老三也不可能在蔡行天主持的会议上。梗着脖子和蔡行天顶牛。

一言蔽之,这个消息对薛老三可有可无。

可,既然是可有可无的消息,周道虔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在这么晚的时候。还要委派古锡铭前来通报呢?

事出反常,必然见妖。

稍稍动动脑子,薛老三便能猜到周道虔的用意,他派遣古锡铭来,无非是向自己示好。

毕竟今日有蔡行天的表演在前,周道虔亦深恐他薛某人误会。

派古锡铭来传递个无关紧要的消息,不过是借机让他薛老三放心:他周某人。并未跟蔡行天走!

至于周道虔为何做出这种选择,薛老三念头稍动,大概也猜到了周道虔的心理活动轨迹。

的确,蔡行天的拉拢,是怀有目的性的,但也不排除其信守承诺。果然兑现给周道虔的承诺。

毕竟,蔡书记何等样人,自然一口唾沫一颗钉。

可即便周道虔跟着他走了,兑现了蔡行天的承诺,未来的前途也难说光明。

就是调离德江。他周某人如愿上到了省直部门的重量级位置,且有了蔡行天的背书,他周道虔可以安然地高官得坐,骏马得骑。

然,因着他在常委会上的重大政治失误,已然给省委一众大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以说只要他一日身在蜀中,这个污点就一日伴随着他。

光靠蔡行天一人,他周某人注定难得长久,毕竟蔡行天今年已然翻过七十岁,能在书记位置上待的时间,屈指可数。

只要稍加思虑,周道虔当明白,将重注下在蔡行天处,乃是败笔!

反之,鉴于薛向一直以来的言而有信,他周某人若坚定不移地跟着薛老三走,将来酬功,他周道虔不说像杨珧那般,旱地拔葱,来上一个鲤跃龙门。

即便是平调外地,于他而言,也算是完成了一次政治上的救赎。

毕竟,换了一个新的地头,污杂的过去,便一凤吹了,新的地方必然有新的开始。

他周书记对自己的政治手腕,可一向是自信的紧,换个地头,总不会再有孔凡高这样的官痞,和活土匪这样的蛮霸,他定能大展拳脚,东山再起。

两相对比,周道虔这个聪明人,自然会做出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抉择。

念头到此,薛老三笑着对古锡铭道:“替我向周书记问好,记得来年让他给我捎些荔枝过来。”

古锡铭愕然,他实在不明白,薛老三平白无故扯什么荔枝,待看见薛老三目光含笑,微微眨眼。

古锡铭猛地想到杨珧的去处,攸地一下,脑袋被点亮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薛市长这分明是在给周书记吃定心丸啊!”

古锡铭一边暗赞薛老三的能量惊人,一边应承道:“好的,薛市长,您的指示我记下了,一定转告给周书记,您这里还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我就回去复命了。”

薛老三正待挥手放行,话到嘴边,念头一转,改口道:“不急,不急,你古处长在市委办一项以足智多谋著称,今番我遇到点儿难题,劳烦你古处长帮我出出注意。”

有道是,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

薛老三此刻心中烦扰,又苦思无着,恰巧碰见个有名的聪明人,哪有不顺手借来用用的。

即便是对方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那也无妨,哪怕是几句废话,没准儿能打开思路。

至于向下属请教,会不会丢什么面子,这从不在薛老三这个实用主义者的考虑范围之内。

“首长,您要是再叫我古处长,我可掉头就走了!”

古锡铭满脸愠色,似乎真生气到极点。

薛老三摆摆手,笑道,“好好,那我就主随客便。”

说罢,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拍拍额头,“诸葛公瑾,一时瑜亮,我当再寻个聪明人,你们一较长短。”

说着,薛老三便折身进屋,摇起了电话。

二十分钟后,一个瘦削的青年男子冲进门来,满头大汉,脸泛潮红,胸膛不住起伏,扶着门框,便道,“首长,我没来晚吧!”

古锡铭实在太惊讶了,来人竟是宋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人物。

宋昆何人?那是他的老对手。

因着孔凡高和周道虔的不对付,他古锡铭自然就和宋昆成了对手。

这些年来,两人在德江地委明争暗斗,不知道交了多少次手。

最让他纳罕的是,自孔凡高倒台后,这位宋秘书便去了老干局坐了老板凳。

后来,不知道他又走了谁的门路,被调去了计委作了排名最后的副主任。

不过,两人的身份跨度已远,古锡铭便再未见目光放在宋昆身上。

可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位宋秘术竟然悄悄搭上了德江最大的真佛——薛市长!

现在看来,前一段,宋昆调任计委,也是薛市长使动的法力。

的确,古锡铭猜测得不错,前番宋昆向薛向示好好,便直言要去权重单位锻炼,薛向惜他之才,便应承了,才有了宋昆的履新。

就在古锡铭暗暗惊诧的当口,宋昆先冲他伸出手来,“古处长,多日不见,十分想念,您倒是精神依旧,风采尤胜往昔!”

古锡铭恢复了镇定,接过他的手,“倒是宋主任机变无双,处处路通,今后,兄弟还得请你多多关照。”

宋昆方要回嘴,薛老三摆摆手,止住了二人的暗战,“倒真是周瑜会诸葛亮,唇枪舌剑,每一刻都要分出胜负?”

说着,薛老三便自行进屋。

首长不爽了,两人这才醒悟身在何间,各自讪讪,急急跟了进去。

薛老三招呼二人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了,转身端了壶大红袍来,古锡铭眼疾手快,抢先接过,分了三杯茶水。

薛老三笑着坐了,“就冲你们二位这嘴皮子,我就知道今次是选对人了,今天招呼二位来,两位是聪明人,我不说也定然明白,那就说说,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今时的薛市长,已不是昔日的薛市长,古、宋二人也有心投靠,此刻见问,皆有心卖弄。

宋昆来得虽晚,却在路上就盘算开了,薛市长召见自己的真意。

据薛市长如今所面临的境况生发,转瞬,他便想到了关键。

因着有了盘算,心中通透,出口便较古锡铭快了三分,“薛市长,以我之见,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阻止火电厂这害民的项目上马!”

宋昆语出惊人!

“害民的项目?宋主任别有见地啊!”

薛老三笑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烟幕弹和侦探小说

“首长,不是我宋昆好出大言,在许多人看来,火电厂经济效益惊人,是不得了的德政,但在我看来,火电厂弄不好就是实实在在的害民项目。”

宋昆语气铿锵,斩钉截铁。

“噢,那请宋主任为我解惑!”薛老三道。

宋昆坐直了身子,“是这样的,大多数领导干部,德江群众的目光,都被火电厂那两千万的巨额投资,年产值五千万元,带动数千个就业岗位,等一系列显耀的数字晃花了眼睛。干部们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政绩,老百姓从中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可能,可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其中的风险呢。”

“火电厂上马,诚然拉动了德江的工业经济,可同样在毁坏德江的旅游经济。倘若要将德江这个城市的经济命脉做个定位,那曾经的德江,当是以自然资源粗犷型开发、利用的重工业经济,比如支撑德江经济的德江钢厂,宜阳磷矿等,这种经济效率低,投资大,回报值低,导致了德江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

“而如今的德江,自是以蜀香王为代表的轻工业联合旅游业实现互利共荣的高利用率,高回报率的经济,也就有了如今德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功甩开梅山、银山等原本领先德江一筹,率先完成了地改市。”

“说重点,宋主任,无须复述过往!”

嘴上是批评,薛老三心里头却对宋昆竖起了大拇指。

在这个年代,很少有干部会从经济模式的角度来定位一个城市的发展,宋昆能有这个意识,薛老三不得不赞叹此人天生就是个搞政治的,并绝对是可造之才。

宋昆俊脸微红,却仍旧不疾不徐,“火电厂一旦上马,将彻底破坏德江现有这种高效率,高回报率的经济模式。重新回到粗犷消耗自然资源低回报率的老路上,毕竟,那说的五千万年产值,只是毛收入。根本就排除成本,不说别的,光煤炭成本,就得耗去年产值的三分之二,再算上摊薄的基础性建设的投入,火电厂看似前景无限,实则实际回报率极低!”

宋昆话音落定,薛老三满眼赞赏,拍着他肩膀道,“宋大主任。我以为没小看你,没想到还是小看你了,好好干,你小子的前程啊……”

话到嘴边,薛老三忽然卡住了。

他卡住了事小。却急得宋昆恨不得上吊,谁不知道薛市长一口吐沫一颗钉,他承诺的事儿,就黄不了。

以薛市长动辄能担保杨珧正厅级前程的能量,他宋昆今次若受薛市长一诺,必受用无尽。

哪里知道,素来大气的薛市长忽地谨慎起来。真得卡死宋昆了。

说来,薛老三倒不是卡宋昆,而是生怕这家伙得了自己的承诺,反失了平常心,他这番好意,不就成了揠苗助长?

不过。薛老三真得是极赞赏宋昆的这番分析。

近来,很多人,甚至包括谢明高、陆振宇这样的铁杆,都以为他薛老三是因为立场的问题,为反对而反对。还劝慰他往开了想。

可薛老三从来都不是因私废公的人。

他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新德江的城市定位,并且绘制好了蓝图,就等时机合适,按部就班。

这也是他根本就不担心火电厂上马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他的蓝图中,火电厂算不得什么,根本就上不得台面,他已然胜券在握。

他纠结的是怎么拾掇邱跃进。

此刻,召集古、宋二人,便也为此。

不过诛杀之事不好直接宣诸口外,他也想顺道考校这二人的本事,便以火电厂之事试之。

没想到,宋昆出口便是锦灿,着实让他惊艳。

却说,古锡铭闲坐一边,听得宋昆的分析,也不由得暗自赞叹。

待得薛向言说宋昆前程时,这赞叹立刻便化作了无尽的悔恨和惊惧。

悔恨的是,自己怎么没抢先发言,即便自己没想到这一层,但自己所虑,未必就比宋昆见识差;惊惧的是,一旦薛市长承诺出口,宋昆的前途还用说么,可是,难道要自己今后见了宋昆,口称领导么?

趁着宋昆急得汗如浆出的当口,古锡铭终于抢到了发言的空当,“宋主任见得极是,我也想在此基础上补充几句,一管之见,还请首长和宋主任指教。”

薛老三也不啰嗦,做了个请的手势,单听古锡铭道,“确实,很多人只看到了火电厂上马的经济效应,却忽略了其造成的环境破坏,带来的逆经济效应。诚如宋主任所言,如今的德江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口,尤其是旅游经济,投资虽小,但效率极高,一连拉动上下十数个行业,间接、直接造就了近两万个就业岗位,大大解决了德江的就业压力,其重要性,在我看来,甚至还在火电厂之上。”

“但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人民群众都被火电厂的天文数字,晃瞎了眼睛,自然不会想,火电厂上马后,造成的环境污染,会给德江的旅游资源,带来何等可怕的破坏。而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旅游经济自然无从谈起,和旅游产业相关的上下游十多个产业,必然受到致命的影响,大批的失业必将到来,这是潜在的足以致命的危机,却没多少人关注到了。”

“啪啪啪……”

薛老三忽然轻轻拍起了巴掌,他真没看错,古锡铭、宋昆皆是世之英杰,无非是屈于年岁,未得舒志,若有风起九霄,必定飞腾千里。

“两位的见识,我听得分明,可两位还未明说,要组织火电厂上马,具体要从哪方便着手呢!”

薛老三接着发问。

“自然是从细节着手!”

古锡铭、宋昆异口同声。

两人相视一眼,宋昆笑道,“古处长是领导,您先请!”

古锡铭也不客气,“眼下,火电厂还未上马,只能以口水官司,先拖住火电厂上马,以赢得战略空间,说来,要生由头,也极是容易,环境污染是一条,占地赔偿也是一条,有此两条,便足能拖住火电厂许久!”

说着,他冲宋昆点点头,示意这位老对手接招。

宋昆道:“我的意见和古处长的大体一致,不过更啰嗦一些,我就啰嗦几句。我仔细看过地图,火电厂的选址在云锦,然,云锦紧靠玉女——翠屏景区,而火电厂的用煤,不须想必定是用广安这煤黑子的,而广安运煤至云锦,必经景区,想想那副场面吧,无数辆运煤车,自景区经过,便是仙山海阁,怕也被染得黑了,谁还有心思赏景,看煤就够了!”

“且云锦在景区的上风口,火电厂一开,没日没夜的烧煤,天量的浓烟,必然向景区风向运动,届时,赏景之人,俯身看煤黑,抬头看天黑,可有意思的紧?这还不算,火电厂建成后的其他污染,不说别的,云锦湖必定是在劫难逃!”

“再一个,便是征地赔偿的问题,火电厂强行选择云锦的数千亩平整农田做场址,绝对是针对蜀香王,换句话说,针对首长而来的,可这数千亩地也不是好占的,如今的云锦农田种植的可不是低经济附加值的农作物,而是高附加值的药材,火电厂若想占地,赔偿之事,必须落到实处。不说多的,这几千亩地,又是数十万开支,商人又不是雷锋,相信在占地赔偿上的官司,有得磋磨,如此,便又拖延了时间。”

“哈哈…你们呐,真不愧是阴谋高手,不过,很多时候,最有力量的还是阳谋!”

薛老三最后竟以这样一句话,对这个话题作了收束语。

的确,两人的分析,逻辑严密,丝丝入扣,是极好的招数,不过这些招数,薛老三也都想到了,他甚至都想到邱跃进必然在这些方面,做好了防备。

毕竟,整个偷袭都是蓄谋已久的,邱跃进不可能留下如此大的破绽。

当然,薛老三如是想,却并不代表两人讨论的结果,全是无用,用在大战前的烟幕弹却是极佳。

却说,薛老三最后一句点评,同时触动了古锡铭和宋昆的心弦。

若是旁人说句话,他二人多半是嗤之以鼻,可这句话由薛向说出,却让二人感悟多多。

但因,二人分别跟随周道虔、孔凡高,对这位薛市长实施了太多次的阴谋袭击,可结果怎样了,无一不是惨败。

反观这位薛市长,却多是后发制人,以堂堂之阵击之,阴谋遭遇阳谋,竟是一击即溃。

“受教了!”

二人恭恭敬敬冲薛老三欠了欠身子。

的确,薛老三这句教诲,他二人是听到心里去了。

“你们看不看侦探小说。”

古、宋二人正各自沉浸在体悟中,薛老三竟如鬼使神差,抛出了新的话题。

古锡铭,宋昆脑袋转得再快,一时间也跟不上薛向的转速。

又听薛向道,“我最近在研究侦探小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察觉到有人要谋害他,他想先下手为强,可偏偏他又不能杀人,因为要谋害他的人极有势力,他担心遭到抱负,故事看到这里,忽然残缺了,挠得我心痒痒,半晌想不出结局,你们说,如果你们是主角,该怎么办!”

第一百六十四章杨康之死

侦探小说,该是恐怖小说还差不多,听得宋昆,古锡铭毛骨悚然。

二人何等聪明,薛向在这当口说什么侦探小说,傻子会信。

很明显,侦探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眼前这位面带微笑的薛市长,至于那要杀主人公的坏蛋,肯定就是邱跃进、蔡行天、黄思文,三选其一了。

重点不是坏蛋要杀主人公,毕竟,这是眼前这位薛市长的推测。

恐怖的是,薛市长对坏蛋真正动了杀机,最要命的是,他还将这杀机毫不掩饰地暴露在自己两人面前。

说句不好听的,薛市长这哪里是在讨论侦探小说,分明就是邀请自己两人合谋杀人,对,按薛市长的说法,是反杀!

反杀者何人,最次的便是正厅级市长,更夸张的有世家衙内,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可既已闻此事,哪里还有退路,眼前的薛市长难道就是吃醋的?

好在,薛市长到底留了余地,以侦探小说托底,二人便是卷入,也有说辞。

更何况,以薛市长的人品,就算事败,恐怕也不屑于拖自己两个小喽喽下水。

“怎么,这个问题很困难?”

盯着二人的脸色许久,像是看了一出最精彩的脸谱戏法,许是看得倦了,薛老三终于提醒出声。

他当然知晓这二人在解读自己话语的内容,他甚至能猜到二人会如何解读。

看着薛老三的行为有些愚蠢,如此滔天罪行,竟敢露白于人,殊不知,他如此表述,说严重,是大罪,说轻了,是戏谑。收缩全在己方。

更何况,他稍稍换位思考,便知晓守口如瓶,烂在肚子里。会是这两个聪明人,唯一的选择。

且,他甚至相信,这两位说不准会绞尽脑汁替他薛某人参合一番。

古有四大铁,其实,再铁的关系,也铁不过一起做过案!

这两人既存了投效之心,怕不也是胆大包天之辈?

果然,薛老三的话音方落,宋昆便开口了。“既然坏蛋如此可恶,且又势大,主人公既不能坐以待毙,那就唯有主动出击,设计个意外。让坏蛋完蛋就是!”

的确,宋昆没什么不敢冒险的,此事看着风险极大,其实细细一分析,近乎零风险,演砸了,全是薛市长承担后果。演成了则少不了他宋某人的功劳,最有价值的是,经此一事,他就彻底成了薛市长的腹心,彼此再无隔阂。

“法子是好法子,但既然是设计的意外。那就算不得意外,再精心的设计,总有破绽,一旦破绽被人抓住,其间后果。恐怕是主人公无法承受的,我想整篇小说,布局谋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