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宦海[科举]-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他这个决定; 赵妍当下更是感动不已; 而岳父赵成礼跟小舅子赵鸿也都是满脸的笑意。
    只是岳母赵夫人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抵不过对女儿的牵挂,含笑应下; 只是未免旁人闲话,让他们分室而睡罢了。
    待从洛省回门之后,顾云浩与赵妍两人并未急着回临川。
    而是决定先在淮安府停一停。
    此时已经是十月二十七了。
    顾云浩决定十一月起行,因而在临行前; 还是带着赵妍去府衙拜访一些江程云跟师母赵氏。
    “你这次进京之后; 还是先去你师祖府上一趟。”
    知晓他即将起行,江程云特地与他细谈了一番; 说道:“朝中局势不明; 你需得记着; 万事不得强出头,若有何异动不明之处,便去寻你师祖。”
    言罢,江程云又递给了他两封信。
    “这里两封信,一封乃是交予你师祖的,另一封,则带给你清华师兄。”
    听闻这话,顾云浩亦是点了点头。
    老师除了他之外,并旁的学生。
    这里说的师兄,自然就是江程云的独子江清华了。
    从内心来说,顾云浩亦是对这个师兄颇为好奇。
    毕竟子肖其父,以老师的人品学识来看,这位师兄必然也是个内敛博学之人。
    师徒两人又说了会话。
    一一应承下江程云的叮嘱,顾云浩便又去后院拜别师娘赵氏。
    随着临行的日子越来越近,顾家人开始忙碌了起来。
    既要准备随行所带的行李,又要安顿好家里的诸多事宜,另外还要应酬各亲朋的送别。
    但好在有赵妍跟卫氏在,一应需要的衣裳穿戴之物,两人打理的妥妥当当,丝毫不必顾云浩操心。
    收拾完自己的书籍跟文房之后,顾云浩看着家里人忙进忙出,仍在不断地准备东西。
    应急药材药丸、各种小食、雨伞斗篷……
    简直是应有尽有。
    顾云浩看着越来越多的行李,在为家人的关心深深感动之后,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么多行李,可怎么拿。
    他还是一如前世一般,觉得出门远行,轻车简从是最好不过的。
    最后,看着他奶李氏甚至还找了个小瓷瓶,说是要装一小瓶辣椒酱给他带上。
    顾云浩总归是忍不住了,忙劝道:“奶,这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多可就累赘了,毕竟出远门,带太多东西也不方便。”
    哪晓得李氏听闻这话,却仍是坚持不妥协。
    “你这一路上少不得吃些馒头干粮,这么些天呢,哪里吃的惯,这辣椒酱你平日最喜欢了,还是我前段时间刚做的,你拿着路上吃多好,况且这又不多,带了那么多东西,哪里连着一小瓶都带不上了?”
    见他奶如此坚持,顾云浩只得含笑应下。
    毕竟是老人的心意,带上就带上吧,大不了到京城之后,让巴九去租个马车。
    他此次进京乃是去赶考,赵妍虽然得力,但总归是内宅妇人,有些事情不好出面,因此还是决定将巴九也一并带上。
    而赵妍则也是带上了她的丫鬟碧翠。
    至于顾云浩在府城的那座小院,原本他是打算空着,待年底顾云涛考入府学之后偶尔去歇歇脚。
    但顾云涛却坚持不同意。
    “先说我能否考上尚还不知,待考上了府学之后,我再在府城买一处便宜些的房子就是了。”
    听闻顾云涛的话,顾云浩瞬间便回过味来。
    毕竟顾云涛的妻子高氏即将临盆,即便顾云涛要到府学读书,到时候自然也是要带着妻儿一起。
    如此一来,住在顾云浩的小院,确实是不如单独买个住处来的方便。
    况且现在府城的房子还并不贵,顾云涛考中了秀才,顾家大房这些年也攒了些钱,在府城买个小房子应当不是多大的问题。
    想到这一层,顾云浩也不再相劝,只随他决定。
    因着顾云涛到时候准备自己买房,那么他在府城的小院子还是决定租出去。
    虽然那个院子小,但好在位置不错,一年得几两租金,也总比空着强。
    至于赵妍名下的产业,那提前商量好的,全部交由赵妍的陪房搭理,再有师母赵氏在一旁看着,应当不至于有什么问题。
    十一月二日,一切都已经收拾妥当,顾云浩辞别了亲人宗族,带上赵妍等人进京。
    因着是要坐船,家里人索性租了两辆马车,一起到码头送行。
    临川县并无到京城的船,但顾云浩已经事先托季航在府城买好了船票,因而他们只需从临川过去,在府城的码头换船也就是了,这并不是很麻烦。
    别过了父母亲人,顾云浩登上船甲。
    他能感觉到身后亲人们关切不舍的目光,却不敢转身回头,只怕经受不住这样的离别。
    船帆扬起,滚滚江水侧舟而去。
    顾云浩估摸着距离,晓得已经看不清父母面上的深情,方才回头。
    远远望去,码头上仍是立着几个身影,但见那身影越来越远,顾云浩不由心里一酸。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他心底一直都是感恩的。
    毕竟在这里,他不再是孤家寡人,他也有了这么多血脉相连的亲人。
    为此,即便家里曾经那般贫困,即便这个时代有诸多的不公,他亦是从未有过埋怨和不喜。
    只是在今天,他却是那般怀念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
    不为其他,只因在那个世界,不论是交通还是通讯,都是那么的方便。
    “夫君。”
    身后传来赵妍的声音,顾云浩回了回神:“怎么?”
    赵妍面带关切地看着他,还是将安慰的话咽了回去,只是温和一笑,说道:“船甲上风大,还是去舱里吧。”
    “好。”
    看到了她眼中的关心与担忧,顾云浩心中一软,轻声应道。
    待到下午,总算是到了淮安府。
    到京城的大船已经停在了码头,陆续已经有乘客在开始上船了。
    因着行李多,赵妍主仆又都是女子没什么力气,因而顾云浩便雇了一个在码头打短工的民夫帮忙搬东西。
    另外再加上他跟巴九,三人不会一会便将行李全部搬到了大船之上。
    付清了民夫的工钱,又将行李归整了一番,顾云浩又问了问时辰。
    却已经是快到开船的时候了。
    原本想着在临行前进府城一趟,现在很显然时间是不够的。
    “夫君,累了吧?先擦把脸。”
    赵妍找船家打了盆温水,又洗了帕子递给他擦脸。
    见状,顾云浩自然也是接受妻子的好意。
    “妍儿,这个你先收好。”
    擦了擦脸,顾云浩将帕子放在一边,又从身上取出了一个钱袋,交到赵妍的手中,说道。
    “这,这是?”看着手中的钱袋,赵妍面带疑惑地问。
    “咱们到京城的花销,你好生收着。”
    顾云浩笑着说道。
    这次到京城,他一共带了七百五十两银子。
    原本家里是有八百两二十的,只是顾云浩合计了一下,觉得实在是花不了那么多。
    就觉得只带个六七百两,便已经足够他们的花销了。
    毕竟他此次离家之后,家中有个什么事情一时也顾不上,还是应当给父母留些银子在身边才安心。
    对于卫氏跟顾长光而言,自然是想将全部家当都让儿子带上才放心,毕竟有那么句话叫‘穷家富路’嘛。
    因此,在父母的连番劝说之下,顾云浩也只得退步,最后带上了这七百五十两银子,最后留了七十两在家里。
    临行之前,为了方便,他又拿着这笔银子去汇通钱庄,换了六百两的银票。
    毕竟虽然这路途较远,但路上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不如换成银票带在身上方便。
    反正这汇通钱庄遍布全国,到时候他们在京城需要的话,也是可以随时去兑现银的。
    而剩余的一百五十两,则为了预备路上应急或是花销,顾云浩便让钱庄铸成了五个二十两一个的银锭子,外加换了五十两的碎银子。
    “怎么这么多银子。”
    赵妍打开钱袋,当下也是有些没有想到,便道:“夫君,你身上也该带些钱才是。”
    “我身上还有二十两碎银子呢,且够用了,你是女儿家,自然比我细心,这钱你收着就好。”
    顾云浩笑着解释道。
    他还是不太会管家。
    再加上不论前世早早便过世的父母,还是这个时代的父母卫氏跟顾长光,那都是当妻子的管钱,他也习惯了这种管家方式。
    毕竟让自己妻子管着家里的钱财,那也是对妻子的一种信任嘛。
    既然决定要好生对待赵妍,他便要尽力做好。
    赵妍是个极聪明的女子,自然是明白丈夫如此行径所表达的意思,当下心中自然是感动不已。
    好生将那钱袋收好,赵妍并未多说什么,只笑着点头应下:“夫君放心。”
    于她跟顾云浩之间,有的事、有的话,两人皆有默契,其实并不需要多言。
 
第96章 第96章:京城

    连着坐了十几天的船,总算是到了京城。
    立在甲板上; 看着越来越近的码头; 顾云浩只觉心情舒畅不已。
    “夫君,天气凉; 这船上风大。”
    身后响起一个清丽的女声,接着便只觉身后一暖,原是赵妍拿了一件墨绿色的大氅披到他的身上。
    “妍儿; 你今日身子可觉得好些?”
    顾云浩看着她有些憔悴的面容; 心中亦是觉得不忍。
    闻言,赵妍却是一笑,说道:“无碍,方才我跟碧翠已经将行李收拾好了,等会船靠岸之后; 只找民夫搬下去就好。”
    许是快要下船的缘故,赵妍的面色比前些天要好上了许多。
    见她精神还好,不似强撑的样子; 顾云浩也放下了心; 替她紧了紧身上的斗篷,道:“待会靠岸之后; 估摸着往来人多,咱们也不着急,待人少了之后; 再慢慢下去。你只管好生歇着; 其余的事一切有我。”
    即便在这途中; 船有三次靠岸补给,他们也能趁机稍微下船走动走动,但总归也就那么两三个时辰的时间。
    其余这十多天,基本都得闷在船上。
    就算是他这个大男人,尚且觉得难受的紧,更何况赵妍了。
    不过赵妍虽然是个女子,但却是个心性坚毅的,这一路上纵有各种不适,却从不多言一句。
    也正是因为如此,顾云浩颇为心疼自己的这个小妻子。
    京城的码头,自然不是他们淮安府可比。
    只见这码头绵延数里,每一处泊口都停了不少船只,远远看去,竟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民夫船工亦是数不胜数。
    端是一副百货山积、帆樯如林的景象。
    船靠岸之后,当下便有不少民夫围了过来。
    毕竟他们这船一看就是远行而来,船上的船客行李多,大部分都得请民夫帮忙。
    顾云浩看着来往不断的人群,也不着急下船。
    反正已经在船上待了十多天,也不怕多等这一会。
    毕竟他们行李又多,还有两个女子,还是谨慎一点的好,没必要去跟这些人挤。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船客们大多都已经下了船,顾云浩方才嘱咐巴九去请民夫搬行李。
    下船之后,又租了个马车,方才进了城。
    作为华朝的首府,雍京城自然是繁华无比。
    街道两侧商铺摊贩不断,各色叫卖说笑之声亦是此起彼伏。
    就连街上往来的行人,神色间也大多带有几分皇城百姓的自豪之色。
    一路上,赵妍亦是掀起车帘,满目好奇地看着外面的繁华与热闹。
    只见她脸上尽是兴奋之色,顾云浩不由笑道:“岳父曾经也进京参加会试,妍儿可还记得当年这雍京城的景况?”
    “那个时候我年纪还小,且有父母在身旁,自是约束了不少,哪里能细看这些。”
    赵妍回过头来,看着他笑吟吟地说道。
    “哦,岳父岳母在就约束不少,夫君在就不觉得约束了?”看她如此欢喜,顾云浩不由打趣一句。
    “那是自然。”
    闻言,哪晓得赵妍并不多言,却是笑着直接说了这么一句。
    见状,顾云浩亦是一笑。
    作为一个男人,妻子的信任和依赖,虽然有时候算是一种负担,但其实更是一种甜蜜和幸福。
    随即又看着她面色还是有些苍白,顾云浩还是有些担心,便道:“待会找家客栈落脚之后,去寻个大夫替你瞧瞧。”
    京城的客栈自然不是淮安府可比的。
    在淮安府一家尚算不错的客栈,若是在平时,一间房也不过是三百文一天。
    而京城一间寻常的下房,也得要七百文,稍微好一些的中等房,那更是要一钱银子。
    他们一行四人,自是要三个房间的。赵妍本是想着就号三个下房将就两天便是。
    但顾云浩却是想着赵妍从未吃过什么苦,还是决定要了两间下房,一间中等房。
    毕竟也就住个两三天,待他们租好了房子便搬走。妻子本就身子不适,没必要为了省两个钱让她受委屈。
    安顿好了之后,又吃过了午饭,顾云浩便让巴九跟碧翠先休息休息,明儿再一起出去租房子。
    而他自己则是决定先陪着赵妍去看大夫。
    因着好好的休息了一晚,次日大家的精神便好了许多,就连赵妍亦是面色开始红润了起来。
    “巴九,你今日无事就去街上打听打听,看看这京城租房都是些什么价钱。”
    想了想,顾云浩还是决定先不着急去房牙行,待打听清楚了再说。
    毕竟他们初来乍到,若是不了解行情,很容易被人糊弄。
    “没问题,这事交给我就行了,浩哥你放心。”
    巴九已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跟着顾云浩这些年,又是认字又是长了见识,做这些事自然不成问题,当下便拍着胸脯应下。
    这边赵妍也是吩咐碧翠,让她今日去一趟江家,去看看江清华是否在府上。
    江清华乃是江程云的独子,是顾云浩的师兄,更是赵妍的表哥。
    江家在京城是有住处的,原本江程云夫妇让顾云浩两人上京之后,就直接住在江家。
    但顾云浩觉得还是有些不便,便推辞了。
    在客栈住了三天之后,顾云浩他们便租好了房子,一行人雇了个马车,搬了过去。
    这房子是一个一进的小院,整体上的格局倒是跟他在淮安府那个小院子差不多。
    只是这院子的天井要稍微小上一些。
    “这京城的房子可真是贵得吓人,这样一个小院子,咱们只租半年,都得要二十两银子,这要是在咱们淮安,最多就是五两。”
    巴九一面搬着行李,一面抱怨京城的房价。
    这小院虽然看着不大,但租金却是不便宜。
    若是租一年,得要三十五两,半年却是要二十两银子。
    他们此番进京是为了明年的春闱,因而顾云浩便决定只租半年。
    “夫君,我这次上京也带了一千两银子。若是买个宅子,咱们的银子是足够了。”
    赵妍也是觉得这租房不太划算,遂建议道。
    听了这话,顾云浩又思忖了一番,决定还是先待明年春闱之后再说。
    虽然说京城居不易,但这两天他也了解了一下,知道一些行情。
    在京城若是要买一处二进的宅子,还是需得花上五百两银子左右。
    他们此次进京,一共带了七百五十两,在路上这些天,一共花了四十多两,即便现在买个住处,手头的银子也是够的。
    只是他尚且不知明年春闱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若是考不中,那自然是要回淮安的。
    此时也实在不必着急买房子的事。
    “待春闱之后再说吧。”
    决定之后,顾云浩也不再犹豫,直接说道。
    见他已经作出了决定,赵妍自是依着他,也不再多言,当下便一起收拾屋子。
    院子的东厢房自然是顾云浩跟赵妍的卧室。
    一应衣裳和穿戴之物,都搬了进去,碧翠跟赵妍两人忙着收拾个不停。
    而西厢房,则被改成了顾云浩的书房。
    这次顾云浩上京,还是带了不少书。
    有他自己抄的,也有在书肆里买的,装了满满的一箱子。
    跟巴九一起将那箱书抬进屋子,顾云浩一本一本的将书放在那个简易的书架上。
    “浩哥,读书人可真是费劲,走到哪里都得背着这么多书。”
    巴九看着那满满当当的书,不由感叹道:“若是再过几十年,你读过得书更多,那岂不是出一次门就更费事了。”
    “书是读书人的根本,自然是要随身带着的。”
    闻言,顾云浩又将没放整齐的书籍理了理,笑道:“只是也不会像你说的走到哪里,便全部背上罢了。”
    与巴九闲言两句,顾云浩便问:“你别在我这忙活了,先回去把自己的屋子收拾了,不然晚上可是没睡的地方。”
    因着他们一行就四个人,故而住的算是宽敞。
    院子的西侧乃是厨房跟柴房,而院子东侧跟前门处,都各有两个房间。
    巴九自己选了挨着门口的那一间,说是挨着门边上睡,能随时看着点门户。
    “好嘞,我这就去了,浩哥有什么事可得招呼我啊。”巴九笑呵呵地应下,便自去铺床拾掇房子。
    四个人前前后后忙了一整天,及至晚间,总算是安定下来。
    次日,顾云浩吃过早饭,便出了门。
    此时的大街上,已经是热闹非凡。
    雍京城的格局很是方正,自皇宫宫门而出,由朱雀街直连南城门。
    朱雀街的两侧,也因此被分为东城跟西城。再另有各街道分布其间,将整个雍京城划成许多方正的小块。
    因着皇宫在雍京的北边,故此北城的地价可谓是寸土寸金,寻常人即便是有银子,那都是极难在北城置业的。
    顾云浩一路到了北城,又问着找到一处大宅门前。
    只见这宅子看着便很不一般,三间兽头大门之前,两个小厮分列两旁。
    而那宅门之前,却是一块金漆大匾,上书‘孙府’二字,看着笔走神龙,气势十足。
    理了理衣衫,顾云浩走上前去。
 
第97章 第97章:他乡故知

    “哪里来的书生; 可知道这是何地; 还不快速速退去。”
    那门口的小厮见他虽是衣着朴素,但是一身书生打扮; 只当他是上门投拜帖的书生,便忙拦道。
    不得不说; 这些小厮虽然不通文墨,但在官家当差这么久; 也多少知晓其中一些事情。
    明年乃春闱之年,各地举子到京之后,大多都会给当朝的官员投递拜帖,希望能见一见这些当权者们。
    其中缘由不必多想; 自然是为了借此得到这些高官们的赏识,从而攀附。
    即便会试规矩森严; 不得徇私舞弊,一切都得凭实力方才能高中; 但这也并不妨碍这些举子们的投递拜帖的热情。
    毕竟举子们所图的并非乃是会试,而是想要在高中之后,寻得一个靠山; 从此平步青云罢了。
    当然,举子们投帖的官员,也大多都是在朝中颇有威望; 手握大权之人。
    对于那些朝中的官员们来说; 对此也大多是各有各的态度。
    有的官员则是并不介意见一见这些赴考的举子们。
    毕竟这些举子之中; 会有一部分人是来年的进士; 今后亦将步入官场。
    施恩当尽早,自然是早作结交的好。
    但有的官员却是对此并不感兴趣。
    有一种是权势过大,并未将小小的举子放在眼中。
    另一种则是刻意回避,不想沾染,以免牵扯过多。
    在京城这三天,顾云浩去过了越省会馆,也跟他们越省的举子有过交流,对当下举子们投帖的情况知晓了不少。
    位居内阁之首的三位宰相,这段时间收到的拜帖,简直可以用箩筐来装了。
    只是三位宰相终归事忙,几乎都是没怎么见这些举子的。
    仅有副相陶明哲,会偶尔抽空见上一两个颇有才名之人。
    其次,内阁的各位阁老,也是不断有人登门请见。
    但也不晓得是为何,今次这些朝中大员们,好似都颇为低调,基本都很少接见这些举子们。
    顾云浩暗暗揣度缘由,觉得可能真如老师江程云所言。
    估计皇上的身体恐怕真的出了问题。
    当然,这些事情尚且与他无关。
    他今日到孙府,自然是为了拜访孙惟德的。
    一则是要将江程云的书信送到。二则,孙惟德也算是他的师祖,他上京之后,理当按着礼数前来拜访。
    只是看这小厮说话,显然是将他当作那些寻常递拜帖的举子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见着那小厮误会,顾云浩也不急恼,只笑着给那小厮递上一块碎银子。
    “这位小哥,在下乃是越省淮安人士,右相大人的弟子江程云江知府,正是在下的业师,今次上京,恩师有书信一封,要在下带给右相大人,还望通融禀报一声。”
    见着顾云浩如此说,那小厮哪里还敢要他的银子,忙推了回去,笑道:“公子客气了,既然是江大人的弟子,那小的自会禀报,只是右相大人三日后方才休沐,公子怕是要三日后才可见到。”
    闻言,顾云浩含笑递上拜帖,对那小厮道谢:“有劳了。”
    “公子客气。”
    自听闻顾云浩身份之后,那小厮言行之间客气了不少,当下便接过拜帖,拱手一礼道。
    见状,顾云浩便也不多留,直接告辞。
    毕竟孙惟德乃是当今右相,可谓是大权在握。
    即便自己乃是江程云的弟子,但人家又不晓得,自然不会这么快就接见他的。
    顾云浩心知这些,因此他原本就没想着今天便能见着这位大名鼎鼎的内阁之首。
    递交了拜帖之后,顾云浩便安心在家温书。
    当然,他偶尔也会出门去越省会馆,跟同乡的举子们交流交流。
    今年的越省乡试,他淮安的同窗好友,李文旭跟季航也是取中了举人的。
    他们先前相聚之时,两人也说过有意参加明年的会试,只是三人总归是不得同行罢了。
    季航因着岳鸢身怀有孕,因而不得提前进京,是要陪着家里人过完了年再起行的。
    而李文旭却是在十月便到了雍京。
    不过也难怪,李文旭一心扑在科考之上,想早点来京也是寻常事。
    这日,顾云浩踏进越省会馆,便见有举子在此开社作诗。
    他对这些诗文之事本就看得极淡,见状只是坐在一旁吃茶旁听,并不打算插言参与。
    “云浩,怎么坐在门口?”一个略带几分诧异地声音响起。
    顾云浩抬首看去,来人却是李文旭。
    李文旭进京早,进京之后,与几名举子合租了一处小院,平日除了温书之外,也会经常到这越省会馆来。
    他文采颇佳,不过这一个多月的功夫便在士子中颇有声望。
    只是顾云浩还是觉得有些没想到。
    毕竟以他认识的李文旭,好似并非是个长袖善舞之人,怎么到了京城之后,居然这样活跃起来?
    虽然心中疑惑,但这毕竟是别人的事,他自是不会多问。
    “文旭,你亦是来参加这诗社的?”顾云浩笑着问道。
    “原本是说来看看,结果临时有些事,来晚了。”
    李文旭亦是笑道。
    他的眼中分明带着几分欢喜跟得意,但面上却是极力掩藏着。
    顾云浩看在眼里,却装作不知。
    毕竟谁没个隐私呢?
    也不是人人都如楚毅那般大大咧咧地,什么事都往外说。
    “云浩,我原是乡试一结束,就准备着上京了,因走得急,倒是连你成婚都没来得及参加。”
    李文旭笑着端起茶碗,抿了口茶,说道:“现在想想,还真是有些遗憾。”
    “你没来倒还好,我可实在受不住那个闹腾。”
    闻言,顾云浩也是爽然一笑,毫不介意地摆了摆手:“你是晓得楚毅的,他带着陵江书院那些人,差点没把我家房梁给拆了。”
    听了这话,李文旭松了口气,又是笑道:“我倒是挺羡慕你,听说弟妹乃是大家闺秀,父亲还是两榜进士出身。”
    眉头微微一蹙,顾云浩却是觉得这话好似有些不太好听。
    即便这个时代成婚,是要讲究个门当户对。
    但从内心来说,他赞同这门亲,一则是因为老师江程云保媒,二则也是因着定亲前见过赵妍,感觉她是一名自己比较欣赏的女子。
    只是在旁人看来,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毕竟从事实上来说,这亲事确实算他们家高攀了。
    他本是个洒脱之人,虽然听出李文旭话中的意思,转念一思,倒也不甚在意。
    反正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便好。
    “既是羡慕,何不也早些娶亲?”
    顾云浩转而笑着问他。
    说起这事,顾云浩还是觉得有些佩服李文旭。
    在成婚这件事上,居然比他这个穿越人士还要坚定。
    即便是他,也是扛不住家里的压力,娶妻成婚。
    而李文旭比他还年长一岁,现在已经是将近二十了,论理早就该到了成亲的年纪。
    结果人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居然拖到了现在还未成家。
    思及至此,顾云浩也有些忍不住想为他点赞。
    这才是真勇士。
    “还是未到时候。”
    李文旭平淡地一笑,说道:“我还是想先好生读书,成亲难免分心。”
    听了这话,顾云浩也不多言其他,只是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
    其实先前家中催婚之时,他也经常用说这话。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便说到明年的会试。
    “今年的天太冷了,这雍京比咱们淮安更是冷上不少,不知春闱之时,会不会好一些。”
    李文旭笑着说道。
    听了这话,顾云浩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若春闱之时,天气还不转暖一些,仅穿一身单衣的话,怕是不少人都得伤风。”
    “文旭,我看咱们还是得早作准备才好。”
    听着顾云浩这话,李文旭也有些诧异,便问:“这个如何准备?”
    “现下天越来越冷,我看咱们还是尽量少加些衣裳,习惯了这天气才好。”
    想了想,顾云浩又说道:“若是不然,等到春闱之时,骤然只穿单衣,我等久居南方,那多半是受不住的。”
    听了这话,李文旭先是眼前一亮,随即又面带犹疑地道:“你这法子好倒是好,只是我怕还未到春闱,咱们便先病倒下了。”
    “现在病了,还有时间请医吃药,若是春闱时,那可就只得听天由命了。”
    顾云浩说道:“且现在天气还不算最冷,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咱们慢慢适应便好。”
    现在快到十二月了,离春闱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想来在这两个月里,让身体适应北方的寒冷天气,应当还是会有些成效。
    细细思量了一番,李文旭也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当下自是点头称是。
    过了会子,两人又想起了远在淮安的季航。
    看着外面身上穿着厚棉衣的行人,顾云浩仍不住轻声一叹。
    “季兄要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