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宦海[科举]-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啊,今次县试可两千余人啊。”
“唉,看来我这次又要让家里失望了……”
……
“噤声!”那差役大喝道,随即高呼一声“放榜”,便见剩余的三名差役开始刷浆糊贴榜。
一见贴榜了,众位考生也顾不得议论,直接一拥而上,往榜单前挤。
榜单一共三张,最左侧的那一张上面是第一场直接取中的,当中一张则是正榜,最右乃是副榜。
直接取中的便是不用再继续参加后面的考试,直接参加府试,而正榜副榜仍需要继续考。
当然,正副两榜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上了正榜的考生,只要第二场不出现什么意外,基本就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取中。
而副榜的,则是一百多号人去争取那剩余的二十来个名额。
因着这个缘故,考生们都是先急着去看左侧的取中榜跟正榜。
顾云浩三人自然也是尽量往前赶。
见那左侧实在人多没办法上前,顾云浩也不着急,直接去右侧先看副榜。
虽然没有在最前面,但胜在他视力好啊,离得远点也能清楚的看到榜上的名字。
看了一圈,总算找到了熟悉的名字。
胡宇凡挂在第九十八名,李文旭则在的四十七名,而顾云涛、楚毅以及他自己的名字都是不见。
“云浩!云浩!你被取中了!还是头名榜首!”
第32章 第32章:顾云涛的改变
随着一个声音响起; 顾云浩转头就见着楚毅正一脸兴奋地向他挥手。
楚毅的话音刚落,只在一瞬间,就见周围的考生全部转过头来盯着他,神色中大多又是嫉妒又是羡慕。
“云浩,你小子真是厉害!”楚毅沉浸在兴奋之中; 尤未察觉到这些; 仍大声喊道:“你倒是快过来看看啊。”
轻咳一声,顾云浩在众人的注视中走了过去。
或许是不习惯这样的环境,他总觉得有些浑身不自在。
走到左侧红榜跟前; 果然见着自己的名字就列在第一位。
当下脑子一空,随之而来的就是满心的欢喜。
但好在两世加在一起活了三十多年; 也还算稳得住,不至于高兴得忘了形。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 顾云浩的目光就从自己的名字往下移,看看有没有楚毅跟顾云涛的名字。
刚前在副榜上已经见着了李文旭跟胡宇凡的名字。
但楚毅跟顾云涛的却是没有在副榜,那么只有看看是不是在正榜或是取中的十人当中了。
顾云浩看了取中的考生名单后,确定其中没有楚毅跟顾云涛,心里也有了几分着急。
毕竟他还是希望大家都能考到一个好成绩。
“正榜你看了么?”
“看了啊。”
楚毅却是懒懒地一声; 说道:“我就是挂在正榜十三。”
闻言; 顾云浩看向正榜,果然见着楚毅挂在第十三位; 又将正榜全部看了一圈; 仍是没有见着顾云涛名字。
这……
顾云涛落榜了?
想到这里; 顾云浩的欢喜也淡了几分。
虽然顾云涛年幼时候被家里人宠的霸道了些; 但终究也还是他堂兄,加上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亲近了不少。
而且,家里人不知道多盼望他跟顾云涛俩人一起考中秀才呢……
看毕了红榜,楚毅便拉着他走出了人群。
此时李文旭已经在一旁等着了。
只见他虽然面色不显,但眼中仍有几分不甘之意。
见着顾云浩两人过来,李文旭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此次县试是我急切了,若不然榜首未必一定是你,不过云浩你且等着,待到府试时我定要再与你一争高下。”
顾云浩见他双目清明,再也没了先前的郁闷之色,就心知他已经放下了第一场的事情,准备开始安心备考下一场,心里也不由为他松了口气。
“自当如此才是!咱们府试再论输赢。”顾云浩亦是一脸真挚地应道。
两人相视一笑,皆不再言语。
“我说,你们俩也太看不起人了吧?这是要把我放在哪里?”
楚毅佯装不满地说了一句,随后笑道:“我看,今日不如由我来做东!咱们一起到如意楼庆贺庆贺如何?”
闻言,顾云浩两人皆是齐齐摇头。
“后日就是第二场了,你跟文旭两人都还得参试,还是好生准备准备才是。”
说到这里,顾云浩顿了顿,神色中带着几分复杂地继续道:“再则,我堂兄落榜了,他与我家大伯也是住在如意楼,此刻我倒是不知该如何去见他二人了。”
说来也是无奈,他虽然活了两世,却还是不懂怎么劝慰他人。
待三人一起回到私塾时,梁成业早早地就已经等在了前厅。
“如何?”
见他三人回来,梁成业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紧张,忙站起身来,问道。
“嘿嘿,恭喜先生,教出个县试案首的学生来。”
楚毅一面将顾云浩往前轻轻一推,一面笑着向梁成业道喜。
他与顾云浩的关系素来要好,加上自己也中了正榜心情不错,此刻倒真有几分与有荣焉的感觉。
闻言,梁成业也是大喜,一时高兴得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连说了三个“好”字。
高兴之余,梁成业又问楚毅、李文旭等人的成绩。
“我、文旭、宇凡都在榜上,还得准备后日的考试呢。”
楚毅看了一眼李文旭,只含糊说了三人都榜上有名,并不多言正榜副榜之事。
听到四个学生都上了榜,梁成业也自是满意非常,当下就带着三人去正厅祭拜孔圣像。
在塾里吃过了中饭,正当休息时分,顾云浩回到了寝舍,开始收捡衣物书籍。
先是将书本纸墨小心翼翼地放进书箱,包着衣物的包袱则是打好放在书箱的最上一层。
“怎么,云浩你这是打算回家了?”楚毅问道。
顾云浩点点头道:“家里人还指不定多着急呢,不如先回去一趟,免得他们担心。”
“也对,反正你现在也不用考后面的复试了。”楚毅赞同地道:“只是离府试还有些时日,你这是准备要在家里温书?”
闻言,顾云浩不由蹙了蹙眉,倒有些犹豫起来。
“我回去几天,等县试结束了,再回塾里来罢。”思量了片刻,顾云浩作出决定道。
“我也正想这么劝你呢,到时候咱们一起温书才好。”楚毅亦是点头称好。
两人正议论着,就见塾里的门子前来,说是有人来找,顾云浩自是跟着门子一路出去。
原来是顾长荣跟顾云涛父子两个,说是来寻他一起回青坪村。
“小浩,你已经中了案首,是不用继续考下一场的了吧?”
顾长荣还是颇为高兴地道:“快些去收拾东西,咱们今天赶回村里,告诉你爷爷,也让他老人家欢喜欢喜。”
见他催的急,顾云浩也不多作逗留,去后堂辞过了梁成业,便背上书箱跟着顾长荣父子一起出了城。
因是农闲时候,村里的吴老头也赶着自家的牛车,在村子跟县城之间来回拉货载人赚钱。
“顾官人,这是要准备回村去啊?”
此时西城门口,聚集了不少来城里打短工的村民,因着大多都是来自青坪村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也都认识顾长荣,言语之间还颇为客气。
这也可以理解,要知道顾长荣可是在县衙当差,虽然只是个没有编制的杂役,但对于这些寻常的农户百姓而言,已经算很了不得了。
在他们看来,在县衙当差的那都是官,所以一口一个“顾官人”喊得是顺溜极了。
大家伙喊得顺溜,顾长荣听着也舒坦,只见他笑着跟众人打过了招呼,便找吴老头说要坐车回村之事。
因此时天色尚早,并不是吴老头赶车回村的时候,顾长荣便豪气的拿了二十文钱,直接塞给了吴老头,让他立即赶车回去。
坐车的自然是顾云浩跟顾云涛,而顾长荣则跟吴老头边走边聊天。
“我们家小浩考中了县试,还是头名嘞,这不才急急赶回去嘛,不然谁会为了赶这点时间,给你足足二十文钱哟。”
“啥?你不知道头名?那可是咱们县读书人里的第一名,这次考试有五六千人呢……”
“那可不是,咱们家小浩自小就聪明,那一年我娘带小浩到大觉寺烧香,那主持见着他就说……”
顾长荣一脸兴奋地跟吴老头炫耀夸赞自己的侄子。
听着他的话越说越离谱,顾云浩也不好出言打断,只得尴尬地偏过了头。
“浩弟,你的书箱要倒了,注意着些。”
一直不言语的顾云涛突然开口提醒道。
闻言,顾云浩回头一看,果然见放在背后的书箱歪到了一边。
“多谢大哥提醒。”
伸手将书箱拉过来放好,顾云浩笑着跟顾云涛道谢。
一时间,两人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又陷入了沉默。
顾云浩只觉得这样的气氛格外闷人,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出言说道:“大哥,今次没考好,再好生准备一年,下次必然就能中了。”
“怎么?担心我想不开啊?”
顾云涛的语气中带了几分调笑之意,但面上又看不出什么喜怒。
“世上的事情本就没有那么简单,科考若是容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到两鬓斑白还出入考场应试了,大哥你读书这么些年,自是应当明白其中道理才是,我不信你会因一次未中就失魂落魄的想不开,又何来担心之说?”
看着顾云涛的双目,顾云浩淡淡一笑,开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他不擅于安慰人,也不习惯陪着人一起郁闷,不若将话说开了的好。
而且这县试才只是科考路上的第一关,要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要做好落榜的准备。
如果因着一次没考中,就志气消沉,郁结在怀的话,那今后可又怎么再参加考试呢?
顾云涛不是个小孩子,他已经年满十七了,还念了十二年的书,顾云浩不相信他连这道坎都过不去。
“既然你知我不会想不开,又何必作出先前那样的担心犹豫之态呢?”
听了顾云浩的话,顾云涛面带笑意地揶揄道。
“我是……”
“我知你还是担心我的。咱们是兄弟,从小又一起长大,我又怎么会不了解你呢。”
顾云浩话还未出口,便又被顾云涛打断道:“小浩,我跟你说句实话,其实我并不是难过,而是心里有些不甘和懊恼。”
说到这里,顾云涛叹了口气,解释道:“私塾里的季考,我虽然不算出众,但也都是排在前面,因而自以为县试于我不过是囊中取物,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了县试,也太高看自己了,看来今后得更加努力才行。”
听了这话,顾云浩也不由神色一怔,随即重新审视看待自己这个堂兄。
虽然这些年他们分开了在念书,节庆日子里见着了,也察觉得到这个堂兄言谈行事有些变化。
但在他的印象中,顾云涛仍然是幼时那个被娇宠的有些过了头的霸道小子。
而今天,顾云浩才恍然发现,原来这个堂兄已经不复是当年争强好胜的孩童,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渐渐地成熟了起来。
“大哥……”
顾云浩真心实意的唤了一声,随即又点头笑道:“你这样想就对了!咱们且看下一次。”
“那是自然,隔年后的县试,我取定了!”顾云涛也是爽然一笑,“不过小浩,你可得答应帮哥哥一件事。”
“什么?”
“自然是回去就将你的卷子默下来,让我看看,不然我又如何得知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没问题!”
顾云浩爽快地答应下来。
深吸了口气,顾云浩抬首看天,只见阴云尽散,冬末春初的阳光照的人心里只觉一阵温润。
这样的天气真好,这样的顾云涛也不错……
第33章 第33章:顾云浩的志向
顾云浩三人到家的时候已经快是酉正时分。
见着他们这时回来; 众人都有些不解。
顾明良一面抽了口旱烟,一面试探地问道:“不是说县试要考好些天么……”
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顾长荣一脸喜色地打断道:“爹,是好事儿啊,小浩在头一场就被取中了; 还是头名案首嘞; 这不我们才连忙赶回来。”
顾明良是个有些见识的,加上这些年家里有两个读书的孙子,耳濡目染之下; 对于科考只是也知道了一些。
听到小孙子考中了县试的案首; 他当下就身子一顿; 手上的旱烟壶都几乎被惊的落了下来。
“中……中了?”
“可不是嘛。”顾长荣说道:“只是后面还有考试,所以喜报还要过几天才到罢了。”
听了这话; 众人皆是喜不自胜。
顾明良更是满目笑意,越看这个小孙子越是得意。
还好当初决定让小孙子去念书; 不然只怕因着那一念之差; 他们家可真是要损失一个秀才公了。
看着众人欢喜的神色; 顾明良越想越是觉得自己有眼光。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科考的事情,自然是知道县试案首这个名头的作用; 也很清楚; 有了这个县案首的名头; 顾云浩考过府试基本是稳了。
也正因为如此; 顾明良更是觉得整个胸口都充溢着满满的欢喜之感。
孙子如果这次一举考过院试; 成为秀才,他就能随之从“顾老头”立即变为“顾老爷”……
一想到这里,顾明良更是觉得心里舒坦极了。
李氏没有顾明良的那许多心思,但也早已激动地热泪盈眶。
只见她一手拉着顾云浩,又是心疼又是高兴地道:“好……好……中了好,也不枉奶奶的乖孙读书吃了这么些苦……”
“奶,没事的,我喜欢读书。”
见他奶越说越激动,像是要准备大哭一场的样子,顾云浩连忙劝道。
“娘您可别这样啊,这是好事儿啊。”见状,卫氏也笑着上前相劝,又说:“还是先让小浩放下书箱吧。虽说不是很沉,但到了家也不必一直背着不是?”
听了这话,李氏也立即反应过来。
“看我,都高兴糊涂了,可别累着我的乖孙。”说到这里,李氏又向顾长光甩了一个不满的眼神,“老二也傻愣在那,也不知道心疼心疼你儿子。”
顾长光本就是个老实人,现在见儿子考中了,原本就不利索的嘴皮子更乐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浩是考上了,那云涛这是……”
众人正在欢喜之中,方氏突兀的声音传入耳来,大家皆是一愣。
对啊,顾云浩是因为考上了提前回来,但顾云涛为何也跟着回来了,要知道后面还有考试的啊……
其实从顾云浩三人一到家,方氏的全部心神都在自己儿子身上。
虽然后面听见顾长荣说顾云浩考中了,也是心里一喜,但见他没有说起顾云涛考中的话,方氏的心就不断地往下沉。
看着众人高兴地忘了顾云涛的存在,方氏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最后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儿子,只见他一脸的微笑,方氏更加心疼了。
这傻孩子,说不定心里多失落呢……
想到这里,方式便忍不住开口提醒了众人一句,随即就满是心疼地伸手附在顾云涛的肩膀上,张了张嘴,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这次头一场就没考过,后面的复试是参加不了的。”顾云涛解释道:“小浩考上了是咱们家的喜事,加上塾里这些天休假,自然要跟着一起回来的。”
闻言,顾明良也是干咳一声,脸上的喜色退了几分。
虽然为小孙子高兴,但此刻他也是很担心大孙子,怕他一时想不开。
“要不,等过段时间,云涛也去小浩他们私塾念书吧?”
想了想,顾明良说道:“我看那梁秀才是个有学问的,怕是比何秀才强。”
此言一出,众人反应各异。
首先是顾长荣眼前一亮。
因着今早去了梁秀才的私塾找顾云浩,顾长荣也听说此次县试,梁秀才的四个学生都考过了头场,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案首的顾云浩。
他先前本以为何秀才是个有才学的,但现在看来好似梁秀才也不错,至少梁秀才的学生成材率好似要高一点……
想到这里,顾长荣倒有些心动了。
顾云浩则是有些没想到他爷爷会生出这样的心思。
但梁成业确实是个好先生,若真是何秀才教导学子有什么不妥,他也并不介意替顾云涛引荐一下。
“若是大哥也有此意,那我过几天回塾里问问先生?”
“不必。”
顾云涛却是直言拒绝道:“何先生教学并无什么不妥,这次考不中与我先生无关,只是我自己平时功夫还下的不够罢了,哪里需要换私塾。”
说到这里,顾云涛又是面带钦佩地看着顾云浩,说道:“再则来说,小浩考中案首也是不只靠先生指点就能成的,这么些年来,我心里很清楚他有多努力。”
“爷爷,以后换私塾的话就别再提了。”顾云涛转头对着顾明良说:“这么大年纪了还换先生,让小浩怎么跟他先生开口呢?再则,我也丢不起那人。爷爷您放心,下次县试,我定要考过!”
“有志气!这才是咱们家的长房长孙!”
闻言,顾明良也是不由大赞一声道:“我老头子定能等到咱们家出两个秀才相公的那一天!”
顾云浩看着顾云涛,亦是满目赞赏地颔首一笑。
凡事先思己过。
遇着事情并不怨天尤人,将失意归咎与他人,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仅看得开,还想得透,不为一时的得失就迷失了心智,也不因一次挫折就意志消沉,反而越挫越勇,心胸更为宽广起来。
这,才是读书人应当有的傲气!
在前世时,顾云浩读历史,就很是钦佩魏徵、张九龄这些秉持风骨的名臣。
自穿越到这个时代,一直都是在思虑怎么改善家人的生活,就算是这十来年的寒窗苦读,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说到底,开始选择念书,实际只是他的无奈之选罢了。
但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开始的无奈之举,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变成了自己的心之所愿。
现在的顾云浩很清楚,他是真的喜欢读书,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能感觉到自己心底的意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所改变。
并不仅仅满足于考一个秀才,举人、进士,他还要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到了这个世上,选择了读书科考,若是不进入权力的中心去一展抱负,那又有让他如何能心甘。
毕竟这个时代已经给予了他一个新的身份。
读书人!
因而,听见顾云涛那一番话,顾云浩也是从心里对这位堂兄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原本颇为心情复杂的一家人,听到顾云涛的话,也都是松了口气,重新热闹起来。
方氏又观察了一会,见儿子神色坦然,并不似作假的样子,方才放下心来,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
虽然羡慕二房的顾云浩能考中,也对顾云涛的落榜有些失落,但方氏这些年越来越想明白了。
他们家到了顾云浩跟顾云涛这一辈,就只有这两兄弟,若是想要过的好,两人就应该互相扶持。所以不论是谁有出息,那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二妞,去杀只鸡,今晚多做些菜,咱们吃顿白米饭。”
李氏一脸喜色地吩咐顾芝,语气中还带着几分豪爽之气。
“好嘞,奶。”顾芝欢快地应了一声,就拉着顾蓝一起杀鸡做饭去。
“老头子,咱们乖孙考中了,是不是得摆酒啊,家里这个大院坝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又想起一事,李氏侧头问顾明良的意见。
“爷爷,阿奶,摆酒就不必了吧。”顾云浩见他奶这样说,忙拦道:“一来费钱不说,二来也委实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
“县试头名嘞,就要考秀才了……还不算大事啊?”
李氏有些不解地道:“就算不摆大酒,也该让周围四邻们知道沾沾喜气。”
闻言,顾云浩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忙解释说,要过了府试才能称为童生,方才有资格能去参加院试考秀才。
李氏这下才算彻底弄明白,但也觉得还是应该热闹热闹,毕竟孙子考过县试也是件大喜事。
“我看这次还是先不摆酒,反正小浩是头名,到时候府试基本上是稳中的,不如等拿了个童生的名头再热闹也行。”
最后,还是顾明良拍板决定道。
见此事尘埃落定,顾云浩也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即使到时候府试中了,他也不愿意太张扬,但现下也不好说什么,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再说了。
这天夜里,众人在一阵欢声笑语之中,吃了一顿对他们家来说极为丰盛的晚饭。
回到自己的房中,顾云浩还是一如往常在私塾一样,温了一个时辰的书。
而后就拿出纸墨,开始默写他县试的卷子。
他写的不快,又将笔法融入其中,亦很注意运笔,倒也相当于是在练字了。
待卷子默完,亥时都已经过了,顾云浩便清洗了毛笔,收捡好纸墨,去洗脸睡觉。
*****
第二天,与他们原本的设想不同。
一大早,左邻右舍和村里一些知道消息的顾姓亲族就上门道贺。
“你们也真是的,小浩考中县试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说一声,只管自家人关起门来高兴,让咱们大家一起欢喜欢喜也好啊。”
顾长杰素来跟他们家关系不错,此时更是走在前头,佯装抱怨地向顾长荣跟顾长光说道。
“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就没知会大家,哪晓得你们还是知道了。”
见着众人,顾明良此刻一改昨日的惊喜激动,倒是学着城里的老太爷一般作出一副淡然之态。
不过他虽看似平静,但满面的红光喜色以及眼中溢出来的自得之意,还是看得出他内心的喜悦。
“咱们顾家要出个秀才相公了,这还不算大事,那什么是大事?”
“就是,村里有了个秀才,那附近这几个村子都跟咱们没得比。”
“还是小浩有本事,这么小的年纪就考秀才了。”
“咱们顾氏一族又出了个文曲星嘞。”
……
当下众人就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可别乱说啊,小浩现在只是考过了县试,还没考府试跟院试,还不是秀才呢,要是这话传到官府耳朵里,是要挨板子的。”见众人越说越来劲,顾明良忙分说道。
他在衙门里当过差,见他发话,大家也都不再说顾云浩是小秀才的话,但还是一致认为,顾云浩必然能考中秀才。
“还不一定考不考得过呢。”顾长光怕大家的话给儿子心里压力,便一个劲地说道:“考试这事也要看一些运气。”
但众人却并不怎么搭理,反而是很没有缘由对顾云浩保持绝对的信心。
“一定能中。”
见状,顾长光父子也是知道多说无益,便也就直接岔开了话题,问道:“这事还得过几天县衙才发喜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还得幸亏是听吴老头说起呢,不然都不晓得这喜事。”
原来是吴老头说出来的。
知道了事情的由来,顾长荣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昨天他还是得意的忘了形了,只管山高地宽地跟吴老头胡乱吹嘘,结果才引来这么多事。
看大家现在的样子,分明就是把顾云浩当成真正的文曲星来看,全都笃定他能考中秀才。
若是小浩被影响了心境,压力过大的话,那么后面的考试……
想到这里,顾长荣看了一眼顾云浩,只见他仍是一脸微笑地立在一旁,偶尔跟众人言语几句家常,好似并未受什么影响的样子。
顾长荣这才放下心来,随即又忍不住暗暗感叹。
不愧是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第34章 第34章:家事
自从村里人知道顾云浩考中了县试; 他们家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今天这个送条鱼来说给他补补身子; 明天那家拎来半篮鸡蛋,顾长杰甚至还特地包了一包从城里买回来的零嘴; 说是让他读书读累了的时候甜甜嘴。
这弄得顾家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纵使一直告诉大家说家里新买了些鱼肉; 也养了鸡鸭; 实在不必送这些东西,但还是抵挡不住众人的热情。
“五婶子; 喏,这是一包桂花茶,是我们家云升去年摘了自家树上的桂花捣腾出来的。听说读书人都是要喝茶的; 我们当家的说桂花的意头好,让我拿了来给小浩,比外头买的干净。”
一大清早; 顾云升的娘何氏就上门来送茶。
因着顾明良在他们那一辈排行第五,族里人都是按辈分唤李氏一声五婶子或是五奶奶。
“难为你们有心了,还事事想着小浩,只是咱们本来就是一家子,哪里需要这样客气。”
类似的情况这几日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李氏自然是不肯收的,忙笑着推辞。
“就是因着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来; 小浩现在要考秀才,这可是咱们整个顾家的大事; 马虎不得。”
何氏笑呵呵地说道:“到时候考上了; 不光你们高兴; 我们这些当叔伯婶子的,也跟着觉得脸上有光啊。”
说到这里,何氏又是强行把那包桂花茶往李氏手里一塞,道:“当叔伯婶子的心疼侄子,包一点自家做的茶,又算得了什么。婶子你就收下吧,只是我们的一点子心意,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见她话说到这份儿上,李氏也自然是不好再推,只得说了声“谢谢”,便含笑收下。
两人又聊了会家常,李氏才好容易将人送走。
类似的情况已经太多了,开始的时候顾家人都还是满心欢喜,毕竟见着族里的人这样关心顾云浩,他们也高兴。
但是慢慢地也觉得有些禁受不住大家热情,倒也开始不太愿意大家这样时不时地往他们家跑。
一来是觉得别人这样时不时的送些东西来,虽然说并不值多少钱,但总归是不好,毕竟他们都是农家人,又不是家里条件多好。
二来就是担心这样人来人往的,影响到顾云浩温书。
经过这些天的事情,顾云浩亦是觉得有些低估了古代人对科举的推崇。
族里人乃至村里的一些旁姓人家,都对他考试一事表现出前所未有重视。
毕竟他们村自顾举人之后这几十年,就只有顾明琮一人考中了童生,现在顾云浩考过了县试,又是这样小的年纪,众人都对他报有很高的期待,认为他定能考中秀才。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秀才虽然处于士人阶层的最底层,但也是属于特权阶级了。
在寻常百姓,特别是乡下农户看来,秀才已经是很高高在上的人物了,若是出了个秀才,与村里人而言也是有莫大的好处。
不仅是一般的地痞流氓不敢来滋事,就是村里出现什么事情需要跟官府打交道,由秀才出面也好说话一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