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瑟口工业园区,实际上这才是华国第一个开放的特区。
只不过瑟口的位置太尴尬了,对面正好是香江最穷的天水围,而天水围这边的港口和码头基本上都是废掉的。
再加上现在华国刚刚改革开放,许多香江人对内地的政策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持续,都还有着深深的疑惑,所以瑟口在交通、地理、政策、观感、时机等方面上并没有任何的优势,最终这个经济特区还是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看着瑟口不怎么行,国家才赶紧的启动了第二个的预备方案——南湾,最后南湾市一炮而红,彻底打响了名头,成为了连通香江和内地的纽带,自己也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成为了华国名副其实的第四大城市。
北上广深。
能和前面三个城市相提并论,本来就是一种骄傲和自豪了。
在香江商人之中,其实和内地走得最近的,当然就是一代沙皇霍瑛东了。
这个靠着和内地的关系,掌握着所有河沙生意的超级富豪,也就掌握着任何一个地产商的命脉——河沙和海沙虽然都是沙子,但两者的意义和质量完全不一样,同等修建质量的情况下,海沙修建的房子一二十年就不行了,河沙的七八十年都没有问题。
所以修建房子必须要用河沙,你要用河沙就只能找霍瑛东,找霍瑛东你就需要接受他的一些条件,或者是受他的人情,这也是为什么香江政府要不断的狠狠打压霍瑛东的缘故。
霍瑛东是真正的心向内地,和历代一号当局的关系都很好,而且他特别爱国,所以每每遇到内地有什么事情,他总是要大笔的捐款出力。
能遇到这样一个起带头作用和内地亲善的超级富豪,是内地的福气,也是香江人的福气,否则内地对香江并不会接受得那么快。
从霍瑛东数下来,第二位根本就不是李超人,而是胡印湘。
李超人实际上在这方面属于是投机分子了,最开始他根本就是两面下注,直到最后不能拖了,他才倒向内地这边。
但也就是和内地合作而已了,就如同他以后自己说的那样,并不存在谁亏欠谁,也不用记他的人情。
胡印湘不同,这也是一位非常死忠内地的人,虽然他也在和内地的生意中赚了很多钱,但论起感情来,绝对要比李超人好得多。
胡印湘出身于富贵家庭,但自己是一手创办了合和实业,如今正在修建的预计香江第一高楼的66层的合和中心,就是他的手笔。
这个人虽然是香江出生的,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但对内地的认同感非常的深。
合和实业虽然只是在粤东境内发展,但他却投资了数十个项目,捐助了数十亿给学校教育、基础建设等等,在粤东境内的声誉是非常的高。
实际上在霍瑛东渐渐的年老之后,80…90年代,就是胡印湘一手撑起了香江富豪内地投资的大旗,为大家做榜样的。
李超人的长和系、和黄系大规模的进入内地,也不过是90年代过后,大局已定的时候了。
在如今来说,这一群嚷着要去内地发展开工厂的富豪们,除了霍瑛东是真正的富豪之外,并没有太多能挑大梁的人物。
合和实业现在还不大,长江实业就更一般了。
而其余的一群小富豪们,还不如胡印湘和李超人呢。
所以这个声势没有造起来,在瑟口工业园区开业以后,只有零零碎碎数十家的香江公司过去开设工厂,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邱得根听到殷俊顺口就这么说出来,心里一笑。
殷俊果然不是那种一心埋头在剧本这种小事情身上的人,他对时事的了解,对一些重大事情的分析,都是很有一套的。
想想也是,如果殷俊是那种书生的话,怎么可能对荔园和海洋公园的优劣了解得那么深入,并且几招就帮自己让荔园反超了海洋公园呢?
当初殷俊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起了荔园不如海洋公园的话,那时候自己还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现在回想一下,想必在那个时候,殷俊就对两者的优劣得失有了一番衡量的吧。
如果不是自己对殷俊很不错,恐怕殷俊也根本不会把这些计谋说出来,也不会有今天的远东酒店集团项目的如日中天了。
远东酒店上市项目,早在1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展开了。
委托方是新鸿基证券公司,公司总裁冯景喜对这个项目特别的重视,亲自挂帅来操作。
最近反馈回来的消息,投资市场对于远东酒店集团非常看好,特别是大火的荔园和宋城资产的注入,还有在宝岛和新加坡启动的新荔园游乐场的项目,让人们觉得远东酒店集团的发展大有可为,对远东酒店的估值是越来越高,已经比最初的估算多了30%。
按照冯景喜的反馈,如果运作得好的话,上市之前的估值就能达到6亿,上市后很有可能短期之内就突破8亿,10亿才是远东酒店集团的稳定价位。
要是真是那样好的话,邱得根真是赚翻了!
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做公司上市,果然是比做实业要暴利多了。
而能让他发大财的最大功臣,也正是面前的殷俊。
“前几天,霍老爷子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想法,我还没有回复他。”邱得根琢磨着道,“阿俊你认为我该不该加入进去?”
“邱伯你自己怎么想的?”殷俊问道。
“内地的发展非常广阔,一定是前途无量。但我最近不是在宝岛准备修建一个新荔园游乐场吗?我担心这样对这个计划有影响,然后对远东酒店集团的上市也有影响。”邱得根显得有些为难。
“那就暂时不去吧。”殷俊和声的道,“根据我的估计,这个瑟口工业园区不算是很成熟,估计潜力也不大。而内地和宝岛的关系,也不可能一直这么僵硬着,总有破冰的一天。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应该就会有不少的转机的。到了那个时候,邱伯你再挥师北上,进军内地市场,也是为时不晚。”
邱得根点点头,又问道:“你认为内地的发展,真的能成功吗?”
“肯定能行。”殷俊正色了起来,“别看内地现在很困难,但他们却拥有无穷的潜力。特别是人口红利这一块,内地有超过12亿的人口,青壮年非常多,正适合许多工业制造业生产的工作。如今全球的工业制造业都在向劳动资本便宜的地方转移,还有什么地方比内地更加合适的呢?”
“宝岛那边……”邱得根欲言又止。
“那里只有一个小岛,再大的能耐,也没办法发展到极致,等他们到了一个瓶颈的时候,只有和内地联合起来,才是有真正的金光大道。”殷俊道,“包括香江也是这样的,香江比宝岛更小,简直是弹丸之地。如果我们不和内地靠拢,积极的跟内地融合,和内地一起发展,那么香江迟早就是死水一潭!”
“哦?”邱得根惊讶了起来,“内地能赶上香江?就他们那个一穷二白的样子,一百年以内都不可能吧?”
“这要看什么地方。”殷俊道,“想要超越香江,沪海三十年就可以了,沿海的江浙、闽南、粤东,五十年就能赶上,西南西北东北可能要差一些,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够没有一个地方都比香江强吧?”
“这倒也是。”邱得根笑了起来。
香江是典型的小而强悍,单论同等面积来说,世界上就没有几个地方能比得上它的。
作为一个香江人,邱得根非常的自豪。
在和殷俊谈论之前,邱得根心中还有点犹豫不决。
但现在他算是豁然开朗了。
在宝岛和香江的事业,虽然要积极的发展,但只能是代表着现在。
想要未来更好的发展,那还得是要去内地才行。
把事业扎根在内地,那才能让远东一系的三大集团更好的发展!
第0220章 才女导演
“俊仔,你要找的人我给你找到了,赶紧的出来,晚上咱们一起去见她。”
电话里面,刘添赐说得很急,结果等到6点钟,殷俊到了约定的地方,反而看到他在悠闲的喝着奶茶,吃着菠萝包。
而且他的身边还没有其他人。
这就让殷俊纳闷儿,“赐哥,你找的人呢?”
“璇姐正在补拍戏呢,待会儿才会下班。”刘添赐招呼着殷俊坐下,“来,先吃点东西。璇姐如果加班啊,估计两三个小时是停不下了。”
“璇姐?”殷俊坐了下来,琢磨着这人是谁。
“是啊,她叫唐舒璇,你听过她的名字没有?”刘添赐问道。
“原来是她!?”殷俊点了点头。
唐舒璇在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名气。
但作为香江第一代兴浪潮的电影人的代表人物,唐舒璇其实还是很有想法的,她拍摄的都是那种题材非常深刻,非常犀利的电影。
而且唐舒璇的性格很好,也很有大姐头的风范,香江的不少电影人,当年都跟着她学了不少的东西。
只不过,唐舒璇的事业受阻之后,她一气之下就离开了香江,回到美国相夫教子,倒也是干净利落,非常的洒脱。
如果她能留在香江,许安华未必能排到香江第一,因为唐舒璇比她大胆多了。
可是唐舒璇的票房就比不过许安华,因为好歹许安华还会兼顾一下票房,但唐舒璇她在意的只是电影的艺术性本身,而不是商业成就。
实际上,兴浪潮的那一群导演,都有着这样的臭毛病,包括徐老怪也是如此,幸好他很快就在施岚生的指点之下醒悟了,否则多半还是会变成和那群人一样的,越来越走入小众化的圈子。
如果殷俊记忆不错的话,唐舒璇应该今年拍完最后一部戏,就会回到美国生活了,从此和电影圈再无瓜葛。
她是41年的人,今年都37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儿女,都是丈夫带着的。
这些年唐舒璇一直是香江和美国两地跑,累了这么久,电影事业却没有进展,或者说这个时代容纳不下她的艺术,所以唐舒璇多少也有些心灰意冷。
这位是正儿八经的大才女,毕业于世界第一电影人才学校——南加大的电影系,本身精通好几门的语言,为人处世都是世人称赞。
等到二三十年后,她年老了,许多香江电影大牌去美国的时候,还会去看望她,这就是说明了她的人缘了。
殷俊本来是请刘添赐给他找一个很靠谱的翻译家,可以能把自己的小说翻译成英文的。
刘添赐知道殷俊是天才,那么写剧本跟写小说也就是一回事儿了,所以也没有惊奇。
依照他和殷俊的关系,受委托的时候,自然是很认真的去寻找翻译。
这个翻译,最重要的第一点当然是可靠,否则拿着俊仔的书去说是自己写的,那岂不是让俊仔损失惨重,然后自己这边也不好说话?
第二点就是要有非常强的文字功底,而且是英文的文字功底,许多人口语很好,但论起英文写作,写出来的绝对是一场灾难。
第三,最好是这个人是正儿八经的文学界的人,这样才能在翻译的时候,把中文的美好感觉,写成流畅好看的英文,这样才有利于俊仔的小说在欧美国家出版。
想要翻译达到这么好的条件,真的是不好找。
刘添赐想到了许多人,也了解了不少人,但都觉得不合适。
要不怎么说殷俊有运气呢,就在昨天,忽然唐舒璇就给刘添赐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借一批录音制作设备。
刘添赐和唐舒璇是老相识了,他以前在无线底层的时候,也曾经被调到邵氏电影去工作过,有段时间唐舒璇就在邵氏做管理监制,那个时候唐舒璇给了他不少的帮助,刘添赐本来也非常记恩,在她开始掌权之后,凡是唐舒璇的事情,他从来都是没有二话的。
所以借录音设备的事情,他马上拍胸口答应了。
刚刚放下电话,刘添赐一下子就想起了,唐舒璇好像就是殷俊想要找的人,她所有的特点,都无比的契合条件!
唐舒璇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又是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的,自己又是导演,写剧本和电影表达艺术的功底,完全不用质疑。
再说了,唐舒璇拍完这部电影就要回美国了,到时候她会有大把的时间来翻译小说,顺带着自己也给璇姐找个补贴家用的活儿,倒是两全其美。
这么一个大才女,如果肯接下殷俊的委托,那绝对是殷俊的福气啊!
想到这里,他马上就给唐舒璇把电话拨了过去,将殷俊的委托给说了一遍。
唐舒璇当然听过殷俊的名字,考虑了一天之后,今天下午就给刘添赐了想要和殷俊谈谈的答复。
结果刘添赐才给殷俊打了电话不久,唐舒璇就又有了事情,那边拍摄出了状况,需要再加班一会儿,便只能委屈他们等一等了。
听着刘添赐的讲述,殷俊心里大概有了底。
等到晚上快8点30分的时候,殷俊才看到一个非常清秀的短发女人,轻快的走进了这家茶餐厅。
“璇姐,这里!”
刘添赐赶紧站了起来,很狗腿的走过去,把她给迎接了过来,顺带着帮她移了椅子,再叫了一份奶油吐司、一份煎蛋火腿肠和一份咖啡奶茶,才跟着唐舒璇坐了下来。
“璇姐!”
在唐舒璇没坐下之前,殷俊站起来跟她打了声招呼。
唐舒璇笑着伸出了手,和殷俊握了握之后,招呼着道:“坐吧,不好意思,我今天拍戏又加班了,你们等久了吧?”
“没有没有,我们也是吃吃喝喝的,没什么的。”刘添赐赶紧的道。
“我们就闲话少说吧。”唐舒璇轻轻点头,“赐官跟我说了你的小说的事儿,你先拿给我看看再说。如果写得好的话,我帮你翻译,如果是儿戏之作的话,那我可不会帮忙的。”
“好!”
殷俊惊讶于她的干脆,但也没有多想,直接从包里拿出了两个大信封来,“这里是我写的两本书,璇姐您瞧瞧。”
“嗯,我晚上回家后再看。”唐舒璇接过来之后,也没有细瞧,就放到了自己的背包里面,“阿俊,不介意我这么称呼你吧?他们都说你是编剧的第一天才,现在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不知道行不行?”
“行。”
“你觉得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哪个重要?为什么文艺电影那么少的人喜欢,甚至于理解的人都少呢?难道这个世界的电影,都是为了好看好玩,却不用有半点深思吗?这个世界有太多值得我们需要探讨深思的地方了,你说呢?”
唐舒璇张嘴就是一大堆的问题,让旁边的刘添赐都听得有些瞠目结舌的。
此时,他为唐舒璇叫的东西也到了,唐舒璇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悠闲的等着殷俊回答,就像是刚才那提出犀利问题的不是自己一样。
殷俊想不到唐舒璇开门见山就这么问,但她这个问题,在未来的论坛上面,不知道有多少人讨论过了,殷俊手里的正方反方意见一大堆,保准哪个方面都能让唐舒璇听得津津有味。
沉吟了一下,殷俊缓缓的道:“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看法。”
“说!”唐舒璇吃着煎蛋,挥了挥手道。
“如果是人们生活非常富裕的年代,和平的年代,那么这些挖掘内心的文艺片,也会有不错的市场,也有一批追求文艺的年轻人愿意去看。”殷俊道,“比如说,二十年之后的欧洲,我看就会是文艺片的天堂。”
“现在的香江不行,那么以后的香江行吗?”唐舒璇追问道。
“不行。”殷俊摇头道,“香江是一个弹丸之地,根本就没有什么丰富的内涵。而这里强大的生活压力,还有过于拥挤的环境,都会让人像是一路奔驰的列车,根本不会闲下来思考什么。所以从现在到以后,香江最适合的电影就是快餐文化电影。看了、笑了、出了门后忘记了,这样的电影就很有发展潜力。”
“你这个人,嘴真毒啊!”唐舒璇抿嘴笑了,“继续吧,我想听听如果在内地呢?”
唐舒璇是在彩云出生的,几岁的时候才来到香江,所以她对朦胧的年幼时候,还是很有感情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拍电影会拍内地的一些事件的原因之一。
“内地现在肯定不行,到了四十年之后,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这样的电影就会有不少的市场。”殷俊道,“在此之前,人们更在意的是吃饭问题,饭都吃不饱,哪里来心情去看这些让人悲伤沉重的电影?”
“你也觉得文艺电影是无病呻吟?”唐舒璇目光炯炯的望向了他。
“倒不是这么说。”殷俊道,“凡是一部好的电影,都有着自己深刻的内核。文艺电影也是这样的。但怎么既能把自己的观念表达出来,又能让更多的人能看懂,而不是拍摄和表达得远离普通人的审美和理解,这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大师和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导演的差别。”
唐舒璇点了点头,“你看过我拍的电影吗?你认为我是哪一种导演?”
“不是最差,未达最好。”殷俊这样回答道。
“呵呵,你还挺懂得中庸之道嘛。”面对殷俊的滑头,唐舒璇也没有动怒。
她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女人,和殷俊谈话,只是想要寻找一些答案的钥匙,而殷俊的回答,并不一定就是她寻找的答案。
“你编剧的电影我都有看过,如果有一天,你能写出一个好的艺术电影剧本,别忘了考虑一下我。”唐舒璇悠悠的道,“对于电影,我还是有些遗憾的。”
“我会考虑的。”殷俊微微点了点头。
唐舒璇的导演水准不差,只要她能遇到好剧本,那就能发挥出威力来。
虽然她拍戏不挣钱,但如果指着奥斯卡作为目标的话,这样的味道,可是很符合电影学院的那群老头子的胃口啊!
第0221章 三个新剧本
唐舒璇隔了五天才给殷俊打了电话过来,同意了为殷俊翻译《侏罗纪公园》和《达芬奇密码》两本书。
殷俊也很正式的给唐舒璇准备了一份合同,上面是写好了唐舒璇应有的权限,最主要是50000港币的酬劳,外加出版过后10%的版税分成。
而其余的影视以及周边作品的权益,唐舒璇是没有了。
与此同时,唐舒璇还要承担去美国找出版公司出版的任务。
唐舒璇是聪明人,又是做导演的人,看着殷俊的合同就有些感叹,这小子,显然是冲着以后的电影电视剧改编去的啊。
她这几天晚上都在读两本书,越读越能感受到这两本书上写的,基本上都可以转化成一个很好的电影故事。
唐舒璇甚至在脑海里幻想了一下这两个故事,有些烧脑的同时,又对殷俊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以及充满了严谨态度的写作风格,都表示了赞叹。
这也是为什么她愿意为殷俊翻译这两本书的原因。
看得出来,殷俊这两本书根本就不仅仅是靠着想象力的,殷俊一定还参考了大量的书籍,还综合了许多的资料,才能把这些关于神学、密码、生物、医学、物理等等方面的知识,全都糅合在一起,完整的写了两本书,两本好书。
如此的写作态度,唐舒璇非常欣赏。
她也有点期待等到自己把小说翻译完毕,在美国上市之后,被电影导演看上后,拍出电影的情形了。
按照现在她的估计和猜想,两本书改编成电影,成绩应该都不会差才对。
尤其是《侏罗纪公园》,如果制作得好,恐怕能达到上亿美金的票房!
相对来说,唐舒璇对于殷俊紧紧的把控着电影电视等周边权益的版权,并没有任何的不满。
这本书本来就是殷俊写的,自己不过是按照文字翻译一下,最多是美化一下书的行文结构而已,怎么可能就享有那么多的权益?
况且殷俊也很大方,两本书50000的翻译费,已经相当于唐舒璇当一个导演的一半收入了,然后还有10%的版税权益,如果顺利的话,十万八万也丝毫不成问题,这就已经足够了。
唐舒璇从来都不是一个不知足的女人,否则她也不会从香江影坛抽身得如此爽快。
既然这两本书自己非常喜欢,殷俊给的报酬又非常丰厚,自然是要完成翻译的任务的。
至于说找公司出版,这更是简单,美国的出版社多如牛毛,只要不是瞎了眼,他们都不可能不出版《侏罗纪公园》和《达芬奇密码》两本书的。
唐舒璇3月就会回美国去,加上翻译什么的,陆陆续续的,大概五六月就能有消息了。
暂且不提唐舒璇这边。
这两天,殷俊是一直被刘添赐给纠缠着。
原因自然很简单,那就是关于给佳视的剧本问题。
殷俊去年9月的时候,一共给了佳视三个剧本,分别是《猎鹰》、《沈胜衣》和《网中人》。
其中40集的《猎鹰》,早就在1月初便播出完毕了,《网中人》和《沈胜衣》也在1月初接棒播出。
如今已经到2月初了,《网中人》和《沈胜衣》都是80集,意思就是说,最迟3月底,殷俊给佳视的剧本,就会完全播放完毕。
要是殷俊不再给佳视剧本的话,佳视一下子就会傻了眼,根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是。
在1月初,佳视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之后,10点档是有了可以自主放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的权力。
然后佳视也的确让台里的监制们努力做电视剧,准备在这个时间段试一试水。
即使是不能撼动《欢乐今宵》的强势地位,但好歹也是一块试金石。
如果能在10点档抢到20%的收视率,那绝对就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以后调整到7点档,也不是不可以。
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其实佳视就有渐渐想要摆脱殷俊的巨大影响力的意思了,虽然不至于全部都不依靠殷俊,但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半是靠自己,否则全部都靠一个不是自己人的编剧的话,绝对是一场灾难。
你看看现在丽的要死不活的样子就知道了。
但好的监制、好的编剧、好的剧本,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了。
更别说在元旦之前,佳视最被看好的新一代新锐监制徐客,已经离开了佳视,投奔吴思源的电影公司了。
现在佳视里面,最出色的监制也就是三五个,顶尖的也只有萧昇一人而已。
至于说编剧……
咳咳,还是不要提了吧。
所以佳视没办法的发现,他们还是需要殷俊的大力支持的,至少是最近两三年之内,在自己没有培养出足够出色的编剧和监制之前,都没办法摆脱殷俊的影响。
况且就算是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做好的电视剧了,也必须是要和殷俊紧密合作的。
否则殷俊转身去了无线,给无线写几本好剧本出来,佳视还不得直接给跪了啊?
怀着这样的想法,所以春节前刘添赐和石少明就在找殷俊,期待着他能多拿出几个剧本来。
除开了答应给萧昇的年度大戏,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之外,其余的剧本,他们可是一个都没有得到承诺。
刘添赐这几天,就是来落实这个事情的。
殷俊对于佳视的小心思是了如指掌。
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佳视也未免太过无能了。
所以殷俊根本没有在意他们的小动作。
再说了,好的剧本是你佳视想要做就能做出来的吗?
那未免也太过高看自己了吧?
但殷俊也没有想过不帮助佳视。
正如佳视觉得没有殷俊,会不稳当一样,殷俊也认为佳视没有自己的剧本,这两年很有可能没办法持续稳固地位。
因此殷俊早早的就给他们准备了几个剧本。
第一个,当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上海滩》了。
周闰发、赵雅之、吕良纬和刘玬的经典组合,是演好《上海滩》的第一要素。
而经过殷俊改编完善好的剧本,更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最后再加上佳视的大力支持,有萧昇这样顶尖的金牌监制来制作,就自然能保证《上海滩》比前一世更加的出色。
第二个叫做《千王之王》。
这个在80年代的观众们的心目中,绝对算是一部经典之中的经典。
谢霆峰的爸爸谢闲,为什么被叫做四哥?
原因就在于他出演了这部电视剧里面的罗四海,这里面的罗四海就是被人称为四哥,因为谢闲演得太出色了,所以以后就是谢四哥了。
《千王之王》也是王京第一次独自撰写一个剧本,当然也就是他第一个写的赌片的剧本,更是香江第一个专门讲赌术相关的剧本。
从此以后,这家伙对赌就有了极大的兴趣,一路上写了好几个关于千术的电视剧剧本,等到他到了影坛之后,那部让周闰发封神的《赌神》,同时也是王胖子的封神之作。
因为《千王之王》的题材很特别,香江人又绝对喜欢赌博,所以这个题材从《千王之王》就一路红火,以后成为了香江电视剧里面长久不衰的题材。
比如亚视九十年代的,由陈廷威和曾嬅倩主演的《胜者为王》三部曲,也就是延续了这一风格,也是90年代亚视最为经典的电视剧集之一。
第三个剧本是《星星知我心》。
这部原版是宝岛拍的片子,相信许多80年代生的人都会有记忆。
毫不夸张的说,这部片就是典型的“催泪弹”,看得哭得死去活来,却又不断的愿意去接受摧残……如此的典型记忆,已经是70、80年代人的一个生活印象。
当时这里面的妈妈和五个小孩子,全都火遍了全亚洲,虽然最后只有最萌最可爱的老五“小彬彬”才是让我们最有记忆的那个人,但整体说这部片子是轰动全亚洲的经典宝岛电视剧,也绝对是不为过。
一个公司做电视剧,不能老是一种模式。
如果无线一直只是做古装剧,哪里可能把佳视、丽的和亚视逼上绝路?
他们无线一边拿着金镛剧、古珑剧做武器,另一边还有《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新扎师兄》、《我本善良》等等都市精品,双剑齐发,这才是无线的昌盛之道。
所以殷俊又把这部原本该在1983年开播的宝岛电视剧加入进来。
开年的时候,殷俊就准备只给这三部了。
并不是说殷俊不愿意给,而是一次给太多的电视剧,未免就显得太不值价。
殷俊愿意佳视能重新崛起,但佳视过于强大,却又不符合殷俊的利益,会增加他的收购难度。
况且佳视也愿意自己去冲一把,那么就让他们自己试试看吧,反正有殷俊在,他们怎么也不可能像是丽的那么的可怜的。
现在的丽的,可就是一潭死水!
在刘添赐连续打电话了几天之后,殷俊就把这三部电视剧给了他。
拿到手之后,刘添赐都没有直接回公司,而是自己拿在那里看了一遍。
这么一看就是一下午。
等他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