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6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黄飞鸿》系列出来,那么在古装武打片上面,真可谓是谁能与李联杰争锋?!
单纯的《黄飞鸿》肯定是不够的,就算是加上了《黑侠》、《中华英雄》、《精武英雄》等等李联杰所有的前世经典电影,还是不够。
不够李联杰成为世界一流的巨星。
因为结果殷俊早就见过了。
李联杰在最巅峰的时候去美国演电影,第一部是什么?
《轰天炮4》的华国社团打手,被主角打败的那一位!!
程龙可从来都不会去演这样的角色,这一点的硬气,绝对是李联杰应该学习的。
哪怕是再想要和好莱坞合作,也不能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哪怕是失去了这次机会,只要你足够突出,那么一定还会有更好的机会。
前世的程龙,就是这样等到了自己的机会。
李联杰却没有。
所以哪怕是他在好莱坞已经混成了二流的明星,哪怕是《敢死队》已经邀请他两部连演,但在第二部里面史泰龙还是做狭的让他恶心了一把。
如果是程龙,你看别人敢不敢这么恶搞他?
因此,程龙才是继李晓龙之后,那个代表了华国功夫的人,李联杰在全球的名气,真的比不上程龙。
故而殷俊还准备把甑子丹的那几部动作电影,也加给李联杰。
如果还不够的话,殷俊也只能是用另外的好莱坞动作电影来硬推李联杰了。
程龙一个人在国际上为了功夫片打拼,还是声势弱了一些。
动作巨星,比如费祥、梁朝韦等等,肯定要有。
周闰发和梁佳辉这样的演技派巨星,也必须要有。
程龙和李联杰这样弘扬中华的武术和搏斗文化的巨星,当然也要有。
说起来,许多人肯定不知道。
在90年代程龙远走了好莱坞之后,嘉禾曾经想要推出另一位明星,来打造成第二个程龙。
他的名字叫做郭富成。
嗯,别笑。
真的就是郭富成。
理由是郭富成是跳舞的出身,身体柔韧性非常适合出演功夫片。
一度嘉禾也曾经是对这个计划充满了喜欢。
但是……
结果大家自然也看到了,嘉禾一直落寞了下去,郭富成出演了不少的动作片,可始终没办法让人觉得他是巨星。
只有像是洪锦宝、程龙、元飚、李联杰一样的,比如说甑子丹、吴晶和赵闻卓这样从小就习武的,真正是经过十几年苦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功夫明星。
否则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了。
你连功夫和特效错位替身的区别都不知道,还敢说人人都能当功夫巨星?
功夫到底好不好,明眼人一看就晓得,做不了假。
《我是谁》最后的天台决战,好莱坞的特效再牛比,也不可能做得出来。
殷俊是知道这一点的。
所以除了现在力推程龙和李联杰之外,他也一直在着力培养新人。
甑子丹、吴晶和赵闻卓就是第二梯队。
在他们之后,张靖和吴越就是第三梯队。
谢瞄和释晓龙是第四梯队。
这样哪怕是用到2020年,都还是足够用的。
况且殷俊从《少林寺》火爆开始,就一直在资助什刹海武术学校,还有这两年正在如火如荼办班的“少林武术学校”。
每年100万的资助额度,足以让他们聘请更好的武术老师过来,培养更多的武术人才。
而殷俊也是晓得的,在《少林寺》三部曲上映之后,全国成千上万的家长,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少林寺,想要让他们学习少林武功。
因此现在这几年,绝对是一个培养武术人才的好时机。
咳咳。
当然了,如今只有小猫三两只的少林寺,其实和少林武术学校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武术学校是人家山脚下一个民营的武术队,是乘风来赚钱的。
宝宝去的少林寺学艺,其实就是这里。
但过了十几年之后,少林寺不断的发展壮大,就把它给吞并了,归纳在了自己的旗下,于是成为了正规军。
殷俊可不管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他只要能收获武术人才就好了。
以后全国那么多的电视剧和电影,那么多需要武术指导的,需要武打替身的,他们完全能找到工作。
哪怕是真的很辛苦,但根据殷俊所知,这些武术指导和替身的薪酬,还是远超过普通演员的。
就跟香江这十来年的武行一样,普通演员拿1500薪水的时候,他们就拿3000多,拿2000的时候,他们就拿5000多。
以至于小白脸明星兼后来的大导演尔东升都不想去当演员了,想要当挣钱更多的武行。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大部分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行业,都是这种辛苦的工作的人们撑起来的。
最上面的那几个人虽然很风光,但绝对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作为前世的一个娱乐杂志的编纂者,殷俊可不仅仅在电脑上查资料,几个影视城他都去了好几趟。
在这些影视城里面,拿着一天100、200块,却是从早上五六点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的,真是数不胜数。
他们之中很少有人能熬出来,但一批人熬不下去走了之后,又一批人继续的加入进来。
一方面是为了吃饭,另一方面也是想着,如果我能够成名,岂不是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
就算不是成为大明星,哪怕是成为角色演员,成为配角人物,那么混熟了脸之后,一个月一两万的工资酬劳,也是足够生活了啊!
但是很遗憾,在龙套演员里面厮混的,几乎就没有挣扎出来的。
王宝宝那是一个例外的例外。
也只有2012年之前的年代,才能有这样的机会,才能让他可以凭借着一个好的剧本、一个符合他角色设定的人物,一举成名。
过了那个年代,一旦进入更加专业,更加讲究流量的年代,连专业的影视学院学生都要苦苦熬许多年才能出头,就更别说这些龙套了。
要知道,在2012年之后,全国至少有100多所大学,开设了自己的影视学院,每年培养着成千上万的预备演员出来。
单是这些人,都完全是浪费的用不完了,你还怎么让草根们有出头的机会?
像是香江七八十年代这样,全部草根出身,然后许多人都成为了巨星的年代,真的是再也没有了。
这也是草根们最好的、也是最后的黄金年代!
对于殷俊来说,能生活在这个年代,能看到一个个的草莽英雄的崛起,也肯定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
第1843章 周边产品发展和开拓(上)
殷俊此时正在办公室。
前两天关于去年的一些资料都汇总完毕了,乐易铃让他来看看,好心中有数。
对于电影和电视方面的东西,殷俊自然是很感兴趣,也是一直在努力的,从来没有放下。
所以他很积极的来到了办公室,开始攻略摆在桌上的起码有一米高的两叠文件夹。
倒不是纸张就有那么多,主要是文件夹占位子。
一个文件夹里面可能只有几页、十几页,也有可能更多。
但无论怎么样,半天时间看这些,是绝对不够的。
而之所以浓缩成了这么多,还多亏夜以继日的工作整理的几位秘书。
她们这几天,乃至于延续到春节过后,都会忙着这些总结性的资料,去掉那些场面话和不关重要的东西,只拿出最精华的浓缩的,给殷俊看。
要是殷俊觉得还有需要看全本的,那她们还得随时准备着。
外面的秘书处,一个个的纸箱子简直都占据了一半的空间,起码上千份资料等着她们去筛选和做处理。
如此繁重的工作,连几个香江的秘书都做得吃力,更别说是外国人的叶琳琴娃了。
她虽然从去年进入《钢琴家》剧组,就学习起了中文,虽然她也是一个语言天才,可说外语跟读写外语,完全是两回事儿。
叶琳琴娃能在2个月的时间大致学会10000个中文单词,和人们比较顺畅的用中文说话,能在半年之后的现在,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和华国人交流。
但她绝对不可能这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完全看懂中文,领会中文那么博大精深的意思和含义。
饶是几个女秘书把最简单的工作交给了她,她也是辛苦的一天要坐在办公室12个小时以上,根本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眼看着这么漂亮如天仙一样的新人都如此拼命,几个平日里有些懒散的小秘书,也只能是多加努力。
这样一来,效率和成果倒是多了不少。
殷俊手里拿到的,就是她们从1月份整理到现在的结果。
现在整理好了大部分的数据,等到春节过后的正式结算月,自然就会轻松许多,基本上只用再补充这两个月的数据进去就行。
而通常来说的话,在过年前的这两个月,生产和工作效率都会下降,整理和统计这段时间的数据,远没有之前那么的繁重。
这一点,可不仅仅是华国人如此,日韩的企业,美国的企业,欧洲的企业,全都是这样。
区别只是在于,他们是在过国历新年,而华国和韩国是在过农历新年。
摆在最上面的一份文件,是殷俊特意叮嘱过的重要文件,名字叫做“亚洲区域影视周边销量数据统计”。
影视的周边是很赚钱的项目,相信大家早已在各个影视小说里面,都看到了。
许多人由此就有一个极大的误解,说这只能是欧美日韩才能有,华国这个地方,太不注重版权,太多盗版的了,所以周边收入几乎等于零。
这当然是错误的。
在后世的2012年之后,国家看着野蛮生长的网络市场已经发展得足够大了,于是直接下了一个命令,要求重视版权。
于是之前凭借着各种盗版资源吸引观众的视频网站,哀嚎声一片。
无论是日本的动漫,还是美国的选秀、电视剧,还有香江等地的电影等等,全都必须要有版权授权,否则他们播出就是违法的。
在那个年代做视频网站的,哪个不是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
哪个不是背后有大金主烧了几亿、甚至是十几亿,才有了当时的地位的?
那些草根的视频网站早就灰飞烟灭了,剩下的他们是绝对不敢以身试法的。
如果因为盗版的问题,被人家查了告了,罚款都是轻的,直接让你停业整顿几天,那可就要了老命。
这还不算最过分,最过分的是如果影响了估值,影响了背后母公司的股价,那真是管理层分分钟被解职的节奏。
所以他们一边把大量的盗版资源下架,一边疯狂的去全世界购买版权。
哪怕是二三十年以前的香江电影,哪怕是价格只有5000、10000,也必须要有人家版权方的授权,才能放在视频网站上。
这样倒是让嘉禾、永盛这些老牌电影公司,得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版权费。
真的是让这些人感慨万千。
你要是早几十年这么的重视版权,我们也不至于倒闭啊!
而越往后面走,华国的各个节目和影视版权,视频网站的购买费用就越来越贵。
《华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回来了》等等大火节目,没有个两三亿,你根本拿不到人家的版权。
甚至是《甄嬛传》、《来自星星的你》等这样电视剧,也能在网络上卖出一两千万甚至七八千万的收入,这就是非常可观的了。
这难道不是周边收入吗?
肯定是啊!
所以在未来,只要版权抓得严格,其实华国的影视娱乐,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而说到了现在,84年的香江,其实环境还没有90年代那么的差。
等到VCD这样的大杀器出来,香江影视娱乐的确是哀嚎一片,但现在还没到那个成本低廉的盗版年代。
至少录像带这样的新型周边产品,还是能卖出去的。
虽然并不多。
录像带在日韩、宝岛、新加坡、泰国这样的版权非常严谨的地方,要卖得更好一些。
另外,比如说有线电视台的版权买断等等,也是还不错的。
今天殷俊看的资料,就是过去一年时间里,麒麟文化的影视节目的周边产品,在亚洲区域的销售业绩状况。
在目前为止的所有周边产品中,最受欢迎的,也是卖得最多的,肯定就是录像带了。
这和美国的大部分影视作品是差不多的。
除了迪斯尼的动画片,还有变形金刚、漫威和DC的漫画英雄等等,很少有影视作品能卖出够分量的水杯、书包、玩具等周边的。
不是说没有,比如《E。T。》和《侏罗纪公园》的这方面周边就卖得很好,但那也仅仅是个例而已。
别说一般的影视作品了,就是那些大片,这上面的周边产品,能有一个500万到1000万美金的版权收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本狠一点的话,还是要看录像带以及后面的DVD销售状况。
现在阶段,只有录像带,而录像带的销量,比起十年、二十年之后,都还要好许多。
录像机和录像带进入影视行业,其实早在8年前就有了,但真正的开始大规模民用,还是在2年之前,索尼和松下分别抢占了两种不同制式的录像机和录像带之后,他们互相的竞争,才使得这种娱乐方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进步。
欧美自然是发展得最好的地方,但亚洲其实也不差。
单是殷俊列举的那几个国家和地区,就有超过3亿的人口,相当于一个美国了。
这个年代的人们,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没有那些看不完的好玩视频,一部书都要翻来覆去看几十遍,电影和电视以及综艺节目,当然也是如此。
作为全亚洲最大的影视节目内容供应商,麒麟文化有着最丰富的各种资源,又加上殷俊对这几个方面的重视,比别人都还要早一步发展,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一年比一年好。
麒麟文化肯定不会自己制作录像带去销售,他们和欧美的公司一样,都是把自己的作品录像带版权卖给各个国家和地区,从中提取版权费。
录像带经销商卖得多就赚得多,那是你自己的本事。
卖得少赚得少,甚至是亏损,也只能说是眼光和能力不够好。
83年只是算麒麟电影、麒麟卫视的作品的话,录像带的销售版权售卖,一共是有25亿港币,比起去年的15亿,多了60%以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
乍一看,这个数字是很让人高兴的。
小秘书甚至是在25亿这上面花了一个圈,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但是如果你考虑到这是整整一年的成绩,牵涉到了麒麟电影公司制作的五十多部电影、麒麟卫视的60多部电视剧、七八个综艺节目的话,那就真的一点都不多了。
算得绝对一点,每个作品的录像带版权售卖,才是差不多2000万港币。
很多吗?
不多!
因为你再分布到这几个国家,基本上也就是几百万港币的价格。
录像带在欧美的售价是30美金一盘。
亚洲的录像带价格肯定没有欧美的贵,但也有20美金左右一盘,算下来平均才按照30万盘左右的录像带给的版权费。
而在美国,《电锯惊魂》的第一部,在全球,可是一年之内卖出了400万盘,单是美国就卖掉了150万盘!!
由此也可见亚洲民众在这一块的消费,的确比不上欧美人。
当然了,这部分的影视作品在欧美的录像带版权更低,都没有超过5亿港币,而且也不在今天的这个统计表之中。
毕竟这是最符合亚洲人口味的影视作品,欧美人看得不那么习惯,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第1844章 周边产品发展和开拓(下)
目前来讲,在乐易铃和麒麟文化的高层的角度看起来,实际上一年25亿港币的纯收入,还是非常划算的。
海外收入在香江又没有税,还是除了正常票房之外的收入,都是白拿的,大家有什么不高兴的理由?
可殷俊看着这25亿,想得就更多一些。
从欧美的发展轨迹和现状来说,其实亚洲区域录像带市场的黄金期,远远都没有到。
在殷俊的心目中,亚洲可是有3亿消费水准能和美国比较的人群。
你不说能和美国一样,哪怕只是美国的录像带市场的三分之二,甚至是一半,都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挖。
麒麟文化去年一年的录像带版权收入,就相当于三部《电锯惊魂》,相当于一部《E。T。》或者是一部《星际争霸》,难道真是实力差到了这种程度吗?
当然不是!
130多部作品的录像带版权,至少有50部属于是大卖、收视率爆高的影视和综艺作品。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还是因为大家的消费欲望,还没有被引导出来。
如果是收入低的人群,可能再怎么引导,他们都不会去买或者是租借录像带。
但殷俊圈定的这群人,都是高收入的——不仅仅是日本韩国,宝岛泰国新加坡这些地方,奔驰宝马早就是满大街是了。
他们是有着充分的消费能力的,只不过是录像带这样的市场和娱乐方式,他们现在还不大习惯。
一来他们是觉得有点浪费。
本来就是在电影院看过一次两次的,或者是电视上看过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除非是很喜欢的,否则都不可能专门买回来,慢慢的翻来覆去的看。
二来也是因为这里面的差距不大。
后世为什么美国在录像带之后,DVD都能卖得非常火爆?
原因就是体现在这个差距上面!
比如说电影,公映版的一般就是120分钟,充其量130分钟。
但在之后推出的蓝光DVD之中,直接会给你延长到150分钟甚至180分钟。
拍摄的素材多达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小时,加这么几十分钟进去,简直是小菜一碟。
而且剪辑的许多画面都不一样,甚至是结局都不一样。
呃……
还有尺度也有些不一样,许多电影里略过的刺激镜头,人家就敢放在DVD里面。
这样的巨大差异,自然就会吸引许多影迷去观看。
比如说《泰坦尼克号》的珍藏版,销量超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录像带和DVD版本里,有很清晰的肥温在杰克画画的时候的赤裸裸的镜头,无数男人就冲着这个都得买来收藏。
因此人家的销量才好,这是真的有原因有理由的。
不是精通市场营销的人,根本就做不出来。
而且人家也专业。
并不是说你想怎么加就怎么加,这DVD版本的制作,也是非常精细的,需要有导演组、制片人组、剪辑组一起共同完成。
这样的DVD出来才是好的作品,不会让人感觉到上当受骗,花了钱却买了一堆废物回来。
相反的,国内的那些导演干这种事情,直接就是粗编烂造,跟打发叫花子一样,所以卖得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殷俊知道这一点的奥妙,所以他准备下一步的录像带版权,就这么来卖。
花上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时间,重新剪辑和制作,打造一部更加精细有趣的录像带版本,不愁这些人不买来租来看。
不仅仅是录像带。
还有电视剧,那剪掉的素材少了吗?
照样可以加进去啊!
一些火爆点的打架镜头、亲热镜头,都可以加点进去嘛,只要不过火就行。
这样的电视剧录像带,也肯定会受大家的欢迎的。
综艺节目就更简单了,一些本来被略过的场景,比如说《香江偶像》里面的激烈的冲突、一些唱得更加稀奇古怪的歌手等等,这些凡是有话题性有娱乐性的,全都给加进去,那才叫一个好看。
连殷俊这样在娱乐爆炸的年代生活的人,都喜欢看这样的节目花絮,就更别说这个年代的人了。
有了这些噱头,以及在电视上看不到的东西,自然买账的人就多。
他们怕浪费,但绝对不会因为价格,而放弃了探秘的机会,放弃了比别人知道得更多一点的机会。
何况一盘录像带,在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准来说,并不算贵。
觉得贵的话,去发达的租赁市场租来看也是很正常的。
对了。
这个年代的泰国和马来西亚、菲律宾,虽然比不上日本和韩国,但也可都是非常强悍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民众的薪水条件都好得很。
亚洲的四小龙、四小虎,虽然有着吹嘘的成分,但其实还是很有真材实料的。
他们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和2008年之前的华国,实际上都差不多。
只不过他们在转型升级的时候,因为没有庞大的市场支撑,没有更好的底蕴和发展动力,又没有撑住美国的一次次凶残的收割,所以才衰败了下来。
因此如果殷俊做得好的话,把现在的市场份额扩大10倍,那根本不是什么开玩笑,是很有可能达成的目标。
说完了最大的录像带市场份额,接下来就是稍微弱一点的有线电视台的播出版权了。
许多华国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有线电视,它和无线电视有什么区别。
最简单的说一点区别就是,有线电视是收钱的,无线电视是不收钱的。
嗯,华国的电视收看费例外,这是免费台都必须要缴纳一个月10…20块左右的收看费的,每个看电视的家庭都跑不掉。
比如说,电视行业最发达的美国,CBS、ABC、CNN这些就是免费的无线电视台,你只要插上电视天线就能观看节目。
这些无线电视台,准确的说是无线电视网络,主要靠广告赚钱,还有就是一些节目的版权,以及电视剧和节目的DVD的周边产品来盈利。
有线电视台就是加密电视台,有专门的机顶盒,和2006年到2014年这么十来年期间华国的电视收看费差不多,都是在基础费用上,你选择购买一个或者几个频道,从而可以解密观看这些收费频道的节目。
那几年的“风云足球”、“风云音乐”等等频道,就是属于这种收费的。
当然了,在进入网络时代之后,人们连看电视的时间都少了,谁还看你这些内容本来就很不够格的收费台?
再加上电信和联通、移动这些通讯运营商,推出了包含座机电话、电视、手机、上网等综合服务的套餐,折算到电视收看费上面,本来就不花什么钱,所以加密不加密,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但在美国不一样。
美国的有线电视台是有真家伙的。
不是说那些成人的各种刺激小电影,而是他们正儿八经制作的那些电视剧。
比如说HBO、Showtime这些有线电视台,包括奈飞这个网络内容服务商,实际上也是网络版的有线电视台。
HBO的制霸之战,便是当年的那一部《兄弟连》,由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联手打造的电视剧,差点没有让HBO破了产。
但制作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惊人,足足让HBO增加了两百多万的用户,堪称一个奇迹。
自此之后,无论是什么人来竞争,HBO始终是美国有线电视台的王者,哪怕是奈飞也没有办法动摇它的地位。
当然了,奈飞凭借着网络这个平台,有着更多的浮动用户,单部的电视剧很多也超过了HBO的订阅人数,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如果把这些有点电视台放在了华国,凭借着《兄弟了》、《纸牌屋》、《六尺之下》、《国土安全》、《大西洋帝国》等等超经典的电视剧,相信愿意去订阅观看的观众,也是不少的。
前提条件是在2018年之后,等到华国的新一代习惯了尊重版权,尊重别人的辛苦劳动之后,这样的订阅才会慢慢的开始展现效果。
和美国比起来,亚洲的有线电视台还是有,但是基本上不成气候。
因此在日韩、新加坡、泰国等国卖出的电视版权,通常就是在他们的无线电视台频道播放,属于免费播放,挣取广告费的。
这样的电影电视剧,乃至是综艺节目,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手的资源,所以价格自然不可能很高。
通常就都是一个三年、五年的买断价格,随便你播放多少次都行。
这一部分麒麟文化得到的收入是3。7亿港币,几乎只有录像带的七分之一,而且以后也大概不会增加太多。
毕竟这个可不能和之前香江没有卫视的时候,紧跟着三大电视台播放来得新鲜和及时,那时候属于第一手的资源,当然可以卖得更贵。
至于最后的一笔各种衣服、鞋子、文具等等的周边产品,授权成绩不算太差,是5。3亿港币,比电视播放权收入得多,但比起录像带还是少了许多。
三个方面加起来一共34亿港币,便是去年一年麒麟文化的整体周边收益了。
第1845章 扶持和打压
去年麒麟文化在麒麟电影和麒麟卫视方面的总收入是多少呢?
不算很准确的数字,麒麟卫视是46亿港币的广告费。
麒麟电影的票房总收益是83亿港币,其中在亚洲区域破掉10亿港币票房的电影有4部。
加起来是129亿港币。
如果再有一些额外的收入算进去,比如临时追加广告等,最多就是135亿。
34亿的周边产品收入,大概占据了直接收入的25。2%左右,在香港来说的话,这个比例不能说太低了。
相比起财雄势大的麒麟文化,其余的各大电影公司和两大卫视,他们在周边产品的收入上,肯定达不到25。2%这个数字,15%能拿到手很不错了。
原因一来是他们没有强大的院线网络和制作力量,在面对外来的购买者来说,天生就要弱势一些。
另一个原因在于,麒麟文化很擅长来一个捆绑销售。
你买我一个大卖电影的版权,就肯定要搭上几个表现一般的电影的版权,价格还不能太低。
为了《霸王花》,为了《开心鬼》,为了《警察学校》,为了这些最卖座的电影,这些合作对象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麒麟文化也不会让他们吃亏,保证合作方的利益,是合作的最重要基础,如果别人赚不到钱,你再怎么的有本事和强势,人家都可以不理你——赔本赚吆喝,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最后能成功才是本事,如果不成功,那就是傻瓜做的蠢事!
所以,你能让他们赚钱,这是根本。
在这根本上面,你让他少赚点多赚点,都是权谋,人家不会彻底的反感,只是这一次输了,下一次又来谈谈好了。
但如果你什么赚钱的机会都不给人家,却还要求那么多,你看有谁能理会你?
因此,麒麟文化能做捆绑销售,不代表别的公司能这么做。
只不过呢,今年开始,亚视的说话权还是会提高不少的。
《幸存者》实在是太火爆了,以至于让那些买了第二次播放权的电视台,都收获了50%以上的收视率。
为了能获得《幸存者》下一季的版权,答应一点亚视别的捆绑要求,恐怕就是明年这些电视台需要琢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