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殷俊赶到靠近元朗的一家老字号早茶店子,郑羽彤已经坐在包厢里面慢悠悠的吃着东西了。
“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啊。”抬手让殷俊坐下,郑羽彤笑道,“像是我们老人家,是没办法睡这么久的。”
“郑伯你可不老,你是壮年人。”殷俊也笑着道,“你起码能活91岁,现在还不到60岁,还早着呢!”
“你这小子,还是这么会说话。”郑羽彤哈哈一笑。
他可不知道,殷俊说的是他的真实寿命。
郑羽彤是过了91岁的生日,才寿终正寝的。
能有这样的寿命,还有后世那么大的成就,郑羽彤这一辈子,绝对是没有白活。
郑羽彤叫的东西很多,他自己是慢悠悠的吃一点就行,但殷俊却一口气把这些餐点扫了一大半。
“你们年轻人可真厉害,晚上肯定消耗大吧?”忽然之间,郑羽彤就这么问了一句。
殷俊笑了笑,露出了男人都懂的笑容。
这位郑伯在男女方面,可不是什么老实人,或者说凡是富豪们,都不算老实人。
李超人那么爱自己的亡妻的,可还不是有了一个红颜知己?
郑羽彤七八十岁时,认下的那个干女儿,有谁认为他们之间是清白的?
只不过,郑羽彤却是想错了,殷俊不仅仅昨晚消耗大,今天早上还消耗了一次,所以才这么的饿。
“郑伯,最近你们新世界发展的股票,跌得很惨吧?”殷俊喝着汤,缓缓的问道,“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有闲心请我喝早茶,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对吗?”
“瞒不过你。”郑羽彤点了点头,“你知道我们九大公司联手拿下的港岛线9座地铁上盖物业的事情吧?”
“知道。”
殷俊道,“我在美国也听说了。”
“你知道就好。”郑羽彤叹了一口气,“当初拿下这9座地铁上盖物业,大家都很高兴,觉得我们跟李超人一样,狠狠的给了英国佬一记耳光,替我们华人争脸了。可是现在,遇到了困难的情况,就有不少人在说,当初花那么高的代价拿下9座地铁上盖物业,实在是愚蠢的决定。”
顿了顿,郑羽彤冷笑了起来,“得意的时候就不说,遇到挫折就想要放弃,这些人,真是没有发展前途!早知道我就不和他们合作了。”
殷俊对于郑羽彤的说话,也是深以为然。
其实,以恒隆集团为主的九家公司组成的财团,并不是9个都在一起。
他们分成了3个财团,分别去投标,总共投中了9个地铁上盖物业。
大家的利益有重叠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这9家房地产公司之中,后世殷俊听过的,也就是新世界发展、恒隆集团、华懋集团和廖创兴企业四家。
其余的五家,早就被历史扫到了垃圾堆里面。
由此也可以知道,他们肯定是目光短浅,没有在香江房地产行业混出来的。
要知道,80年代的香江房地产行业,可谓是群魔乱舞……不对,是群雄并起,只要你抓准了机会,肯定能赚钱的。
这些企业连90年代都没有到,便几乎已经消声灭迹了,无论是眼光还是能力,都不怎么强。
真正抓住机会的几大房地产公司,在90年代开始,便会形成一种默契的行业垄断,从而压制那些中小房地产公司,这才真正成就了李超人、李四叔、郑瑜伽、郭家兄弟他们几个人的家族霸业。
郑羽彤就是这样有眼光有能力的枭雄。
他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在憨厚的外表之中,隐藏的却是一颗大胆又积极进取的心。
江湖人称“鲨胆彤”,这就是对他的最好的评价。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这句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的。
听到郑羽彤这么的抱怨,殷俊不觉发笑,“怎么,他们现在是决定要放弃了?”
“不放弃又怎么办?”郑羽彤却又苦笑了一声,“没有银行愿意接手,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拿出有价值的抵押品……现在也就是我和陈正熙在撑着,就连王得辉这吝啬小子,也是一副想要逃跑的样子,真是没有出息!”
王得辉就是华懋的董事长,以后被绑架后失踪了的那一位。
他的华懋集团,也是香江十大地产公司之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坚持自己全产业链运营的公司。
这一切都源自于他胆小又自私的个性,然后他的老婆也秉承了他的这种习性,继续以这种特点带着华懋一路发展壮大,她自己还成了亚洲的女首富。
郑羽彤却正好和他相反,大胆又充满魄力,看中的一定会去努力,这才最后成就了他香江第三富豪的威名。
巧了,郑羽彤口中说的那个陈正熙,却正好和王得辉是一样的性格,胆小自私又贪婪,和他儿子一模一样……呃,这话好像有哪里不对的样子。
不管怎么说,殷俊差点就想提醒郑羽彤了,你要防备的人绝对不是王得辉,而是陈正熙。
如果殷俊记得不错的话,这一次九大公司的失败,根源在于遇到了最困难的时期、银行不肯贷款,但溃败的开始,却还是12月恒隆集团的率先逃跑。
是的。
陈家直接逃跑了,毫无责任的直接宣布退出,从而本来就没什么办法的联盟,瞬间分崩离析,大家一起损失了4亿港币,算不上伤筋动骨,但绝对也是痛得不轻。
不仅仅是4亿港币的丢掉,还在于日后有可能的上百亿的利润也完全放弃了,这才是大家最痛心疾首的地方。
哦,对了,在这一次的危机之中,鲨胆彤是唯一一个力争要迎难而上的人,可惜他曲高和寡,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
但是这也给了郑羽彤一个最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千万不要拉着人来做。
能两个人做的,千万不要三个人做。
或许,以后郑羽彤那么的成功,就和这一次的失败有关。
殷俊听郑羽彤话语中的意思,肯定还是不愿意放弃的,那么现在郑羽彤来找自己,多半就是有点想法了。
于是少年直截了当地问道:“郑伯,你的意思是怎么样?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郑羽彤没料到殷俊如此的干净利落。
他迟疑了一下,才缓缓的道,“阿俊,我知道你是一个天才,能耐非常大,眼光也非常准。你告诉我,这一次的买卖,究竟值不值得做下去?”
“值得!”
殷俊毫不犹豫的道,“只要坚持下去,五年之后,这9座地铁上盖物业,起码都能赚到上百亿港币,如果能坚持到10年之后再卖,那就是至少500亿!”
郑羽彤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也想到了肯定这一次的生意有搞头,却没想到殷俊居然是如此的看好。
如此一来,郑羽彤心中就更加的舍不得了。
沉默了好一阵子,郑羽彤问道,“阿俊,你觉得我如果现在一个人独立承担,行不行?”
“不行。”
这一次殷俊也是很直接,“新世界发展有不少的项目,而且这一次股灾和楼市暴跌里面,你们也损失不少。即便是郑伯你能凑出这18。2亿的地价补偿金,那么后面的呢?第三期的工程,最迟明年也要开工了,那又是十几亿港币的支出,你能保证那时候新世界发展就能如数给出么?”
郑羽彤没有回答,还是叹了一口气。
这些因素他都考虑过,也知道其中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其实这一次大家的放弃,也不仅仅是这18。2亿的问题,这才是第二座的地铁上盖物业,第三座地铁上盖物业又是多少钱?第四座呢?……总共可是有九座啊!
九座的价格加起来,起码都是一百多亿,搞不好还要上200亿港币的!
如果九座修完,香江的楼市和股市都没有恢复,九家公司绝对不用多说,直接全部破产,没有一个能跑得掉。
这才是大家最后放弃的原因。
郑羽彤胆子再大,他也不可能不自量力的一个人接下来。
其实他今天过来,是想要让殷俊和他一起,两人把这一个大项目给吃下来的。
全香江,也只有殷俊有财力和实力,来吃下这么大一块蛋糕。
倒不是说霍先生或者包钰刚就一定不行,但如果他们进来了,哪里像是殷俊这么好说话?
殷俊这个人的性格,比起上述的两人要好多了,对待自己微末之交的朋友,他是肯定不会过分的。
可听到殷俊刚才的分析,郑羽彤已经明白了,现在殷俊根本没想过要出手。
或者说,殷俊这是在委婉的先拒绝自己。
毕竟那么聪明的人,肯定早就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他倒是不怪罪殷俊的拒绝。
没有人在明知道是一个大坑巨坑的情况下,还会心甘情愿的跳下来的。
牵涉到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怎么可能开玩笑?
但是,郑羽彤还是止不住的失望。
他对于自己的目前状况不满意,对整个儿自己的成就不满意,对于自己之前的眼光更不满意。
唉,这样毫无能力的、需要求人的时候,真是太尴尬了啊!
等自己熬过了这一段日子,以后再也不要这么的窝囊了!!
第1284章 一片混乱
站在早茶餐厅门口,看着落寞的郑羽彤坐上了车子,殷俊也是叹了一口气。
真的不是他不愿意和郑羽彤一起去干,而是现在的时机不对啊。
相比起能获得的巨大利润,牵涉的那一百多亿港币,根本算不得什么。
只要等到3年之后,联合声明签署、市场回暖,香江的灾难结束之后,都只要再出二三十亿港币,便可以以战养战,不断的用前面的一个地铁上盖物业的利润,来支撑下一个地铁上盖物业的发展。
后来的那个接手的财团,便是这么干的,而且短短的五年之内,便收获了200%的利润,赚得让他们眉开眼笑。
而且那个以日系财团、南洋财团、信和和光大组成的财团,总共只花了12亿港币左右,便获得了香山大厦的所有权,以及剩下的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权。
时间大概就是2年之后。
所以,殷俊即便是想要入手,也不可能这么心急的凑上去被港府给宰了肥羊,而是要等待最低谷的时候,才出动。
到时候如果能够成功,少年都不一定卖掉这些地铁上盖物业。
要知道,这些可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啊!
日后的长实集团单是靠自己旗下物业的租金收入,就能占据集团收入的30%,你说夸张不夸张?
殷俊有着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有着那么多的钱要砸出去,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怎么行?
坐在商务车上面,秘书小秋已经在里面等了很久了。
殷俊现在有两个秘书助理,一个是小秋,一个是珠珠,两女都是港大的高才毕业生,经过了千辛万苦才入选了殷俊的秘书一职。
平日里她们就负责给殷俊搜集各种资料,然后以及按照殷俊的安排,与各方面的人来联系。
因为麒麟集团的执行权,是在乐易铃那边,她们的压力才没有那么的大。
乐易铃的手里,光是助理就有十几个,秘书室超过三十人,结果每个人还忙得一塌糊涂。
这边的小秋和珠珠,薪水高而任务不繁重,加班时间也不会长,两人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但美中不足的是,传闻中的风流才子殷俊,居然从来没有对她们这两个身高腿长、美貌和智慧并存的小秘书有一点想法,让两女心中颇有些郁闷。
见到殷俊上车,穿着黑色制服的小秋,赶紧的端正了坐姿。
“俊少。”她知道殷俊不喜欢客套,便直截了当的道:“这段时间的放风效果很好,市场上的乙种换地权益书,价格已经开始暴降了。”
殷俊点了点头。
接过了小秋手里汇总的资料,他仔细的看了起来。
乙种换地权益书是什么东西,在这里就不用多加叙述了。
因为它已经出场过许多次。
殷俊之前买了400万方呎的乙种换地权益书,结果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便直接以35亿的高价卖了出去,但他的成本才12。6亿而已。
一笔生意赚了几乎200%的纯利润,这在当时的香江商界,是轰动一时,被誉为一个经典案例。
甚至它还入选了香江大学的经济系的教科书,不知道多少学生试图从里面发现一些做生意的玄机。
香江大学还给殷俊发过邀请信,请他去进行演讲,不过被殷俊拒绝了。
他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这些成功,大部分都建立在自己的42年记忆上面,算不得是什么大成就,要他去向香江大学的那群精英学子们演讲,他觉得挺不好意思。
在81年6月,殷俊天价卖出乙种换地权益书之后,其实它还是有一段很不错的日子的。
那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乙种换地权益书还在不停的疯涨,买下这400万方呎的恒隆集团,如果在1982年2月之前,把它出手的话,起码还能净赚10个亿。
但是他们没有。
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谁放弃谁就是傻瓜。
本来他们就是做地产生意的,本来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储备,400万方呎的乙种换地权益书看起来很多,但真正的开发起来,也就是两三年便用完了。
所以……
恒隆集团的这400万方呎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最终砸在了手里。
一开始降价他们没有管,觉得没有必要,土地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但等到降价越来越厉害的时候,他们想要出手,已经是来不及了。
从3月到9月,乙种换地权益书暴跌了50%,不但把之前涨的落回去了,还亏损了25%上下。
想着既然亏损了那么多,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卖了。
其实到了现在,乙种换地权益书,基本上已经不在农民们的手上,全是被各大地产公司收购了。
他们这么大的成本,肯定不愿意卖掉止损,而是等待房地产崛起的时候,再修房子赚钱。
可惜的是,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铁娘子跌的一跤,直接让香江的经济全体崩盘,无论是房地产、银行金融还是股市,全都乱得一塌糊涂。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偏偏雪上加霜,有许多的报纸开始关注起了乙种换地权益书。
因为现在经济情况那么差,政府这两年肯定不会在新界有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所以暂时乙种换地权益书是没有用的。
更关键的是,这种香江政府发的权益书,如果内地接管了香江,他们还会认吗?
许多专家学者都信誓旦旦的保证,肯定是不会认的,就像是当年拿着国民x的钞票,想要去银行兑换的情况一下,一概不认。
在他们的宣传煽动之下,居然大部分人都相信,乙种换地权益书马上就要变成废纸了。
大地产商们心里都是慌的,更别说小的地产商们了。
他们马上就想要出手,但市场上已经没有了想要接盘的人,即便是手里有乙种换地权益书的大地产商,也不敢接盘。
这样的状况,马上又被报纸和电视台大肆宣传,更加引得人心惶惶。
好吧。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些言论推动,纯粹就是有人在后面当黑手。
这个黑手就是麒麟集团。
还是乐易铃吩咐的。
她很敏锐的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炒作契机,在询问了殷俊的意见,知道乙种换地权益书以后会越来越值钱的时候,她就开始行动了。
趁着9月到处群魔乱舞的时候,整个儿的计划便开始实施,直到现在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成果非常卓越。
特别是最近香江政府也对外公布,考虑取消乙种换地权益书的制度。
本来他们的意思,是说以后如果再弄什么拆迁的话,就不再采用以地换地的政策了,直接用金钱补偿。
可媒体偏偏的曲解他们的意思,弄得政府官员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
其实这个政策本身,就有点让人捉摸不定,即便是大地产商们去问,具体的事项也没有问出来,这便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惶恐。
这样的恐慌,直接体现在了乙种换地权益书的价值上面。
拿恒隆集团手里的400万方呎乙种换地权益书来说,买下来是35亿,最高价值是45亿,现在则是暴跌到了12亿港币,已经跌回了两年多之前,殷俊购买的价格。
这么一笔生意,恒隆集团就亏损了23亿港币,比他们独自承担第二期的地铁上盖物业还要贵差不多5亿港币!
消息一出,本来就风雨飘渺的恒隆集团股票,立刻再次迎来暴跌,市值几个交易日之间,直接蒸发了十几亿港币,可谓是痛彻心扉,伤及筋骨。
除开了恒隆集团,其余的房地产公司也是同样如此。
比如恒基兆业,它的股票价值暴降,一半的原因也得算在上面。
李四叔赖以发家的两大利器,第一就是乙种换地权益书,第二才是市区楼房拆迁重建。
他们可是囤积了大量的乙种换地权益书的,虽然没有恒隆集团那么多,可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具体的情况,就是情报上面所说的。”小秋见殷俊合上了文件夹,便继续道,“公司总部那边,已经准备开始慢慢的吸纳收购乙种换地权益书。他们申请的权限是10亿港币的份额。”
“10亿不够,去联系……联系日本住友银行,前段时间他们的亚洲区总裁不是来拜访了吗?以圣斗士星矢玩偶的权益作为抵押,和他们商谈贷款事宜。”殷俊沉吟着道,“价值大概就按照20亿美金来谈吧,最少需要10亿美金的贷款额度。”
“是。”
小秋认真的记了下来,不过她还是有点好奇的问道,“俊少,为什么我们不去找汇丰银行呢?汇丰银行不是和我们有30亿美金贷款额度的约定吗?比起住友银行来说,汇丰银行明显要方便许多的啊。”
“做生意的话,只依靠一家银行来提供资金支持,那是不够的。”殷俊道,“汇丰银行当然是我们最大的合作伙伴,但如果我们只有他们这一家合作伙伴,那就难免会受制于他们太多,以后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束手束脚的。
日本的银行这几年都是在飞速发展,手里有的是钱。而且他们急于打通香江的金融市场,所以对我们麒麟集团有着不少的优惠。无论是还款期限、利息水准、抵押条件等等,都比汇丰银行要宽松。拿他们作为第二的合作伙伴,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哦!”
小秋似懂非懂。
她不知道,殷俊其实更想选择的还是华国银行。
可如今华国银行为了承担自己的责任,将所有的资金都发放给了那些对内地亲善的金融公司、地产公司等等,哪里还有什么闲钱?
即便是他们有闲钱,可现在华国的外汇储备才多少?
他们能提供殷俊需要的资金吗?
此时的华国银行,可不是以后排名全世界前二十的超级巨擘啊!
他们也不过是在刚刚起步而已。
日本的银行就不一样了,日本人在60、70年代通过工业和电子行业赚了那么多的钱,他们正是财大气粗的时候,找他们借钱,那是再方便不过的选择。
能借用日本人的钱来发财,这可是一种能力!
第1285章 两块肥肉
从商务车里面下来,殷俊已经抵达了置地公司总部。
没想到才一下车,身旁就冲过来几个记者。
“俊少,你怎么来置地了?”
“你是准备和置地有什么合作吗?”
“俊少,昨天晚上你没有说得很清楚,香江的经济,在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
遇到几个零散的虾兵蟹将,殷俊自然不会被迫回答问题,几个保镖把他围在中间,转眼的就走进了置地的总部大楼。
到了楼顶的总经理办公室时,殷俊第一句话就是跟纽璧坚提起了这事儿。
“大班先生,最近置地的生意不好做吧?你看记者都在堵门了。”
纽璧坚气得胡子一吹,“你们麒麟集团门口的记者,比置地的还要多,你怎么不说?”
“他们是去寻找新闻话题的,因为麒麟集团才是如今香江最稳定发展的公司。”殷俊笑着说,“每天从麒麟集团运出去的漫画周刊、书籍、报纸、玩具,都代表着我们的生意红火,为香江人在挣全世界的钱。”
“你们能代表香江啊?”纽璧坚嗤之以鼻的道,“别忘了,怡和洋行才是香江第一大集团,麒麟集团想要超越我们,努力个十年八年再说吧。”
在香江深耕接近一百年的怡和洋行是香江最大的集团,这是毫无疑问的。
他们光是在香江的市值早就突破了500亿港币,而且是1982年的500亿!
加上了在海外的资产,他们的市值已经是可以算是1000亿港币了。
此时李超人的长江实业才不过80亿的规模,李照基的恒基兆业还不到15亿,郑羽彤的新世界发展也跌到了20多亿。
置地就是怡和洋行旗下的子公司,也是香江第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拥有许多无法估量的地产,也是香江最大的地主。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些土地很多都没有花他们的钱,都是当年他们来到香江的时候,随便圈占的。
所谓圈占,就是在这儿划一块地,然后告诉官员,这块地我们要了。
当时的香江就是一片荒凉,什么东西都没有,大家都是英国人,当官的巴不得有自己国家的公司来这里做买卖,于是想都不想的就送了给他们。
于是等到了现在,这些土地便成了寸土寸金的好东西。
在中环这边、金钟这边,有两条街都是怡和洋行的。
殷俊的麒麟集团虽然突飞猛进,可在香江,还是要逊色于怡和洋行的。
纽璧坚既是置地公司的大班,又是怡和洋行的大班,可谓是位高权重,香江恐怕也只有总督和沈弼能压他一头。
所以以前的纽璧坚,在香江可真是横冲直撞,根本就是嚣张得很。
如今的他,虽然已经落魄了许多,但这股子的傲气,却一点都没有减少。
说纽璧坚的落魄,是因为这几年在华资公司的步步紧逼之下,他采取了最激进的还击方式——大幅度的增加投资,并购公司,提高总集团公司的容量。
于是他收购了大量的公司,投资了许多个项目。
其中收购公司之中,最出名的是两个。
一个是香江电话公司。
去年的年底,置地公司以18。5亿的天价,收购了香江电话公司34。9%的股份。
然后在今年的4月,他们又用更高的27。5亿的天价,收购了香江电灯的34。9%股份。
两笔生意加起来就花了置地公司46亿港币,已经足够购买恒基兆业和新世界发展两家公司的全部股份了。
在正常情况来说,无论是香江电话公司,还是香江电灯公司,都是非常优质的公司。
两家公司都是非常垄断的行业霸主。
香江电灯公司供应了香江一半的电力,而另一半的电力,则是由嘉道理家族的中华电力公司提供。
香江的工业和商业可是高度发达的,每天消耗的电力简直是天文数字一样的多。
日后的嘉道理家族,就凭借着中华电力为基石,成就了他香江前五富豪的伟业。
保守的估计,香江电灯公司34。9%的股份,日后也会价值超过300亿港币,巅峰的时候突破500亿都不在话下。
比起香江电灯公司,香江电话公司则是一个更加被低估的公司。
不是说因为它是完全垄断,全香江的电话都是它一家运营的,更因为以后的手机市场,有多么庞大的业务和容量,就可以想象它的厉害。
李小超只是通过了一个电讯盈科,便市值飙升到2000亿港币,成就赫赫的小超人的威名。
而电信盈科只是占据了香江三分之一的移动电话网络份额而已。
在他之前,直到1995年6月30号,香江的电话通讯业务专利,都是香江电话公司一家人拥有的!
不敢说它就能价值6000亿港币,但在1995年之前,达到1000亿港币,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关键的还在于,殷俊不是要做手机吗?
手机恰好就是属于通讯业务,绕不开香江电话公司的。
所以殷俊如果要实验和发展手机,也必须要拿下香江电话公司。
因而,少年今天也才来到了这里,和纽璧坚谈判。
纽璧坚知不知道自己买下的两家公司,是两个金娃娃?
当然知道!
可现在的形势却是,纽璧坚不得不卖掉这两个未来的金娃娃,以度过自己的难关。
什么难关?
这就要牵涉到置地公司的投资策略了。
纽璧坚制定了激进的发展模式,置地公司过去两年里,投资了许多的项目。
如果行情好,那自然是大赚特赚,可问题是他们运气不好,正好遇到了这敏感崩溃的时候,不但各种投资巨亏,而且手里的资金链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
现在根据披露出来的新闻,置地公司今年的1982年,亏损肯定超过10亿港币!!
不仅仅如此,置地公司的负债已经高达了88亿港币,几乎达到了20%左右,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候。
这都不算最麻烦的。
最麻烦的在于,置地公司还有一个极大的项目,现在正是处在关键时刻。
这就是著名的交易广场。
交易广场一共准备修三栋大楼,两栋大楼52层,最后一栋是8层。
它的位置就在中环最核心的地方,旁边就是已经确定好了的香江地铁港岛线的香江站,巴士公交总站则是在它的地下,可谓是地王之中的地王。
后世的香江证券的交易所,也在它的楼里。
为了这个交易广场项目,纽璧坚是费尽了心思。
第一期的投入就超过了7亿,眼下到了第二期的费用支付的时候,倒是不多,只有5亿左右,但置地公司已经拿不出钱了。
不单单是这个项目,置地的不少债券也要到期了,总计的支付金额会达到12亿港币左右。
如果考虑到明年6月份之前的中期债务,恐怕还要再准备5亿。
一下子17亿港币的巨大资金压力,让纽璧坚都觉得很头疼。
和置地公司最铁杆的渣打银行,都不敢轻易的再贷款给他们,所以这笔钱,他们只能自己来凑。
闻到味道的香江大东电报局,已经来报价了,第一次报价是10亿港币。
纽璧坚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你这是欺负人啊!
我们买了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你们就减少了接近一半的价值来报价?
即便是我们都是英国的公司,你们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虽然你们大东电报局在传呼机业务上面做得风生水起,也不该轻视我们置地公司吧?
被拒绝了的大东电报局,一直也没有放弃,还是积极的在和置地公司接触,希望谈成这笔生意。
可因为他们的报价距离置地公司的心理价位太远,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进展。
大东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