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她个子不高,夹杂在一群外国人中间,根本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她干脆等在了后面,等到外国人们都走开了,才四处张望着,看向那边在迎接人的人群。
很快的,娇小的女孩子眼睛一亮,赶紧的拖着行李箱,朝着两个黑衣人飞奔而去。
“你们是麒麟文化的人吗?”娇小的女孩子用很纯正的粤语道。
“是的,您是翁美铃小姐?”
“是啊!我就是!”
戴着墨镜的两个黑衣人看了看她,又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照片比对。
翁美铃眼睛尖,看到了这是自己的照片,在英国学校照的,这张照片后来给了那个经纪人。
看到这照片,她也心安了起来。
“请这边走吧!”一个黑衣人帮她拿着箱子,另一个黑衣人帮她把书包卸下后提着。
没有了束缚,翁美铃伸了伸懒腰,边走边道:“我们现在去哪里?我待会儿谈完了事情,还要先回我舅舅那边呢!”
“您先上车了再说吧!”黑衣人很古板的回了一句,就不再和她说话。
翁美铃的大眼睛不住的转着,走在了两人的后面的她,都开始琢磨如果待会儿他们有歹意的话,自己该怎么办了。
三人顺着人流,来到了地下停车场。
眼看着走到了一辆奔驰商务车前停下,翁美铃忽然大喊了一声:“停!”
“怎么了?”两个黑衣人转头问道。
“我还没确认你们身份呢,除了那张照片,你们还有什么证明身份的东西?”翁美铃娇声的道,“我什么都没有确定,可不能跟你们这么走,香江的坏人这么多。”
两个黑衣人有些无语。
不过下一刻,有人帮他们解决了麻烦。
电动车门从里面打开了来,露出了一个年轻英俊的男子的脸庞,“美玲姐,上车吧!”
“嗯?”
翁美铃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大眼睛眨了几下,才不确定的道:“殷俊?”
“你不该听不出我的声音吧?我们都通话了那么多次了。”殷俊笑着坐到了里面的位置,“上车吧!”
“哦~~”
翁美铃这下子没犹豫了,轻巧的跳上了车。
片刻之后,车子缓缓的发动,躺在舒服的车椅上的翁美铃,才懒洋洋的道:“哎哟,想不到我们日理万机的大董事长也亲自来接我,小女子真是有愧啊,有愧。”
她说是这么说,可脸上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
殷俊听了就笑道,“你是我好不容易请回来的,我怎么会不来迎接?万一你不开心了,转身就走,那我不是白费心机了?”
“切,说白了,你们这些商人啊,都是讲究利益的。”翁美铃白了他一眼,样子娇俏得很。
殷俊看着微微点头。
真不愧是俏黄蓉。
虽然没有穿上古装,但这么一眸一笑,就很有一股子俏佳人的味道。
自从上次请翁美铃回香江失败之后,殷俊就自己拿到了翁美铃的联系方式,时不时的给她打电话,和她沟通,邀请她回来香江。
翁美铃的性格里面,本来就有不安分的基因,经过和殷俊这么多聊几次,多了解了香江娱乐圈的繁荣,就逐渐的改变了主意,刚刚在这6月拿到了毕业证,转身就来到了香江。
现在的翁美铃,早已是英国国籍,母亲和继父都在英国生活,所以英国反而成了她的家,这里的香江,也就是她的童年和学生时代记忆的地方了,另外唯一的亲人,就是她的舅舅陈瑾。
所以她能这么洒脱的回来,于情于理,殷俊都该来迎接一下她。
虽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翁美铃都没有这个资格。
现在值得殷俊去亲自迎接的人,毫不夸张的说,全香江都没有几个,但绝对没有翁美铃在内。
但是人生总不能这么的势利和苍白,总有一些事情,可以用感情两个字来表达。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殷俊喜欢翁美铃。
是的。
殷俊很喜欢俏黄蓉,也喜欢翁美铃,不过不是男女朋友那样的喜欢。
倒不是因为翁美铃初中就有了香江男友,大学就有了荷兰的男友,回到香江就找了汤振业,在感情上非常的丰富。
实在是因为,殷俊对翁美铃没有那种来电的感觉。
用一句比较俗透了的话来形容,殷俊愿意把翁美铃当成朋友,当成妹妹,可肯定不会是恋人。
“我跟舅舅说了,要到家吃晚饭的,你待会儿直接送我过去就好。”翁美铃和殷俊在电话里说了不少次了,因此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反正剧本我都看了好多遍了。等我休息一周过后,我就去找你吧!”
“可以。”
殷俊道,“不过我建议你可以先和你的搭档熟悉一下,不如请他带你在香江逛一逛,也好增加了解度?”
“这样啊……”翁美铃一想,颌首道:“也好,你把他的传呼机给我,我到时呼他就好。”
“行。”
殷俊也干脆,直接答应了。
知道了翁美铃今天回来,早在一周前,他就跟邵一夫说了,从明天开始,黄日桦就会暂时借到麒麟卫视来。
前两天黄日桦就已经拿到了剧本在熟悉。
对于殷俊能特意点名自己出演金镛的经典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而且是出演一号男主角郭靖,黄日桦是兴奋得很。
谁都知道,金镛剧很容易出彩,而经过殷俊编剧的电视剧,更容易红。
金庸的故事,殷俊的改编,那简直是双剑合璧,如果不红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因此这两天他都在熟悉剧本,并且开始想象起了自己未来的搭档,将会是怎样一个娇俏的俏黄蓉。
殷俊此时本来想要提醒翁美铃,这位郭靖实际上和故事书里面的那个人一样,老实本分,即使是脾气有点火爆和固执,但总体来说,绝对是一个适合的伴侣,你可以考虑一下。
但转而一想,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决定别人的人生?
现在翁美铃马上就要签在麒麟卫视了,和汤振业也不会有交集,即便是有机会见面,殷俊也有能力直接呵斥汤振业滚开。
平日里殷俊不会这么霸道,但牵涉到了蓉儿的红颜薄命,殷俊绝对不可能会掉以轻心。
这么一个如花的青春少女,就这么早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实在是让人叹惋不已。
这一世,俏黄蓉还是她,可殷俊却再也不会允许同样的悲剧第二次再次发生。
……
送了翁美铃回她舅舅家,殷俊坐车离开了。
下来帮外甥女提东西的舅舅,好奇的道:“小玲,这个男孩子是谁啊?怎么他去接你的?你不要我去接,是因为要和他度过二人时光啊?”
“舅舅,我和他才没有什么呢。”翁美铃背着大背包往电梯走,“你没认出来他是谁吗?”
“看上去很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的。”陈瑾道,“他是哪个演员吗?”
“扑哧~”
翁美铃笑了。
等到电梯关上,她才笑着道,“亏你还是香江人呢,殷俊你都不认识?”
“殷俊!?”
陈瑾浑身一颤,懊恼的一跺脚,“嘿,我怎么没有认出来呢?要是能和他聊上两句,说不定我能得到什么发财的机会啊!唉,真是啊!小玲你怎么不提醒我呢?”
“有没有这么夸张?”翁美铃对钱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只知道殷俊很有钱,40亿嘛,很多!
“拜托,他两周前才卖掉了自己一年多前的一笔投资,你知道他转了多少吗?”陈瑾道。
“多少呀?”
“16亿买的,35亿卖的!”陈瑾的脸上有点朝圣的光芒,“天哪,人家赚19亿,跟我们吃饭一样的简单,你说他厉害不?我要有他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的能耐,今天你回来,我们就住山上大别墅了!”
“嘻嘻,舅舅,你别那么没志气嘛~~”翁美铃攀住了他的胳膊,“我不是跟你说了嘛,我这次回来,就是殷俊答应要给我一部戏的!等到我成了赵雅之那样的大明星,我一定给你买一套别墅……咱们就住太平山上,好不好?”
陈瑾一愣,旋即哈哈笑了,“就你?你能和赵雅之比?”
翁美铃这下子不服气了,“我怎么不行啊?你等着看吧!我一定会比她更红的!!”
这丫头也是年轻,居然一上来就找了一个地狱级别的难度。
陈瑾都不好意思跟她说,人家赵雅之早就被誉为香江第一女明星,手里有着那么好几部的超神剧,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哪里有资格和人家比?
不过呢,翁美铃有这志气,倒是挺好的。
至少她回到了香江,也会认真的奋斗,从而让在英国的姐姐不那么生气吧。
姐姐可是因为她放弃了在英国的工作机会,一溜烟的跑回了香江,是非常不满意的。
要是小玲真的成为了大明星,那姐姐想来也会非常的欣慰和放心吧。
毕竟,小玲可是殷俊看中的演员啊!
如果说不重要的戏,那更是不可能!
那么远的地方,殷俊都亲自把她请过来,要说不想捧她,根本说不过去!
第0908章 开工(上)
临安一年最好的季节,就是3月。
比如《新白娘子传奇》里面就唱了“西湖美景,三月天来……”
江南的春天,不知道是多少文人骚客们向往的时刻。
即便是在古代,江南的各处水乡之处,也有无数不远千里而来的学子们,感受一下中华山川的秀美,所以在这边留下的诗篇最多。
这也是江南文人们最为自豪的一点。
就比如说蜀川的苏轼,堪称无双无对、词之大成者,但就因为苏轼在临安、江都这些城市做过知事,江南文人就觉得,苏轼是在我们受了秀丽河川的熏陶,才写出那么多伟大的诗篇和词的。
要不是苏轼“从此即始、千古之后、再无第二首咏月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鲁东为官时做的,而鲁东怎么也算不了江南的地儿,江南文人的鼻子能翘到天上去。
只不过呢,其实临安的6月,至少是1981年的6月,还是很舒服的。
现在天气已经渐渐热了,但又没有七月热得那么厉害,再加上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工业污染、温室效应,这么白天二十多度走在太阳下面,倒也还有些清爽。
白石巷这边因为周边都是农地,还要凉爽一些,但在“麒麟园区”里面,如今却是一片火热的工作场景。
麒麟电子只向飞利浦采购了10条年产能10万台收录机的生产线,但是却向飞利浦等公司购买了收录机生产线的核心专利,被允许自己生产收录机,到时候只用按照装配的生产线数量,给予飞利浦它们专利费就行了。
回到内地之后,霍健宁就拜访了位于沪海的一家国内非常著名的机械工厂,在机械部等相关的领导的见证之下,签下了委托开发和生产50条年产能在30万台的收录机生产线。
在现在这个年代,除了泄密这个事情之外,你根本不用担心华国的工厂不给力。
他们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在飞利浦提供的技术上面研发升级成功,并且只用了短短2个月时间,就全部生产调试完毕,给装铁路运到了麒麟园区。
前几天飞利浦的驻内地总经理过来视察和收取专利费用的时候,看到这么快的速度就生产出来这么多的运行状况良好的生产线,都忍不住心动,完事儿了之后直接去了沪海,准备和那边谈一谈了。
相比起华国的造价,欧洲的实在是太贵了,如果能在华国这边委托生产,再运回欧洲,或者到日本、韩国等地,那都是大赚的。
生意人就是这样,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
至于本国工人的工作问题……我管他们的死活干什么,那是政府的事情!
生产线的准备是一方面的事情,对于霍健宁来说,更困难的是招工问题。
倒不是说麒麟电子招不到足够多的人员,实际上来应聘的人员,直接超过了7万多人!
只要8000人,却来了70000多,他们不仅仅来自于临安的周边,更来自许多周边的大小城市和乡村。
尤其是乡村,有些地方,一个村子的青壮劳动力都过来了。
而且都是在白石巷这边安营扎寨的架势,大有你不让我工作,我就不走了的感觉。
也难怪。
现在临安方圆上千公里的平均工资,还就数临安要高得多,大概平均是一个月50左右。
但你知道麒麟电子给的多少?
最低80起价,最高的可以达到500块!
据说这个工资标准出来的时候,临安市的老大都忍不住跑了过来,问霍健宁这是不是真的,就更别说那些蜂拥着跑到厂区门口,追问信息的普通人了。
他们简直是严重扰乱了施工的进程。
霍健宁真是哭笑不得。
现在1981年,香江的最低薪水,差不多都到了1800左右,最普遍的是2000上下。
虽然内地币值比香江高了一倍,但80人民币一个月,也就是港币160一个月,这样的价钱,十年前香江都不止!
至于说最高的500块一个月,那是为了技术高超的电子元件大工的,他们通常都是各自电子工厂里面的顶梁柱,如果在香江,你少了一个月8000、10000,人家看都不看你一眼。
但现在在内地,500块人民币就足够让他们趋之若鹜,这真是让人感慨又唏嘘啊。
不管怎么说,在确认了这么高的薪水之后,这70000多人就陆陆续续来报名了,其中20000多人还直接驻扎在白石巷附近,每天就吃着清水加馒头,或者煮点野菜,反正我就不走了。
临安市真是大为头痛。
他们本想着给本地农民和年轻子弟多一条路子,现在人家的好路子倒是走出来了,待遇这么好,但却有差不多30%的人是来自周边的几个县市。
你想赶他们走吧,又有些拉不下脸,但不赶走吧,一是挤压了我们临安市子弟们的福利,二来也容易出治安问题。
最后这事儿闹到了省里去,省里的一群大佬们还专门开了一个会议,最后决定,请麒麟电子尽量拿出60%的名额给临安各区县的民众,40%的名额给周边县市的民众。
这个结果,临安人是很不满意的,但省里的大佬们却必须考虑到全局,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一旦招聘完毕,那些围在白石巷周围的人,都会立刻被警察叔叔们用半强迫的手段,将他们送回原籍地。
霍健宁也会做人,他一开始就选了10000人,虽然只要8000人,可他考虑到现在内地工人的素质不高,多留2000人备用。
到了两三个月的培训期过后,再来一次优胜劣汰,剩下来的,基本上就可以用了。
可霍健宁还是因为在美国呆久了,完全低估了难度。
从开始培训的第一天,本来看上去多机灵的小伙子、小姑娘们,结果在开动的生产线上,直接就懵了。
要不是一群香江的管理人员,还有内地的那些大师傅们盯着,基本上第一天,十条来自于欧洲的生产线,就直接会故障连连的罢工。
没有主持面试和培训的霍健宁,见状很是好奇,下来一问,结果他也呆了。
这招来的10000名工人,具有小学文化的只有1500多人,剩下的……剩下的一大半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你说连字都不会认的工人,怎么去熟悉操作,怎么去看那些注意事项,怎么去辨认生产线关键点?
霍健宁当时的那个心情啊!
简直是有想要把他们全部辞退,高价从香江招人来了。
但他也没有办法。
招聘8000名内地工人,不但是内地的殷切希望,更是殷俊的死命令。
他可以不理会内地怎么想,就算江南的不满意,那么更上层的肯定要压下来的,但老板都这么说了,他只能照办。
于是,计划马上改变了。
他立刻要求临安市派100名老师过来,填鸭式的把整个流水线备料、生产、检验、包装等流程需要的知识,包括中文英文的认法、读法,都教给这10000个工人。
麒麟电子从第一天就说了,一个月之后考核,如果谁不会的,那么就是第一批被淘汰的,自己领50块钱试用薪酬走人。
香江来的工厂,和内地的工厂是不一样的,首先第一点就是,他们可以随意辞退自己的员工,这一个事情,在招聘之前,就伙同其它的注意事项,写在了招聘单上面,招聘进来的人,都是知道的。
一想着自己如果不行就要被辞退,就能再吃工厂饭了,这10000个工人那真是紧张得很,一个个拼了命的去学去记。
结果他们又一次打破了霍健宁的猜测……居然全部过关了!!
无论是20岁还是30岁的,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全都在考试过程中过关,没有一个被刷下去的!
香江一群管理人员还不相信,都去各自抽查了十几个人,结果也是一样的,全部合格!
霍健宁不由得感叹,看来真的是生死存亡才能逼得人的潜力无限发挥啊!
学习完之后,第二次的上生产线,虽然仍旧因为一个个的手忙脚乱而导致故障连连,但这些小问题根本都不用麒麟电子从香江挖来的技工们出手,这些内地的大牛们随意去摆弄几下,生产线就又恢复了正常。
要说香江的这群技工,本来来的时候是非常骄傲的,虽然因为殷俊严令了不许有任何歧视和高傲的表现,但他们觉得自己比内地的人,还是要高一等。
然后,霍健宁让他们和那些内地工厂挖来的大牛们比试了一下……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一天到晚都跟在大牛身后,下班了还要请喝酒和吃饭,送点香烟或者小东西,就是为了想要多学一点东西。
在这样的磕磕碰碰之中,工人们上手了之后,又开始了试生产。
试生产开始了一段时间,这边的沪海的机器又到了,大家伙儿一起拼装,又一起熟悉和生产……
这么的努力着,转眼就到了6月。
到了开始正式生产的时候,到了要辞退2000个不合格的员工的时候。
……
第0909章 开工(下)
香江很早以前就有了竞争上岗、竞争下岗的制度。
每一个工厂,只要遇到了那种不符合需求的员工,第一反应就是解雇,然后寻找新的工人来代替。
在资本的世界里面,根本就没有温情,只有赤裸裸的利益。
但是这样的以利益为目标,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使得香江的工业急速发展,成为了70…80年代的亚洲电子和小商品工业基地之一,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我们很难评定这个发展方向是不是最正确的。
因为就在隔壁的日本,完全采用的是另一套措施。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过错,无论什么不足,除非是万不得已的万不得已,都不能解雇一个员工。
这是松下幸之助提出来的企业经营理念,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和展开,已经在日本的会社和工厂制度里面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照理说,这样有点宽松的制度,不容易激发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反正我不努力也不会开除我,还是有薪水可以拿,多好?
可是结果恰好相反,日本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2020年,在世界上都是最有名的工业机械强国。
除了德国可以和日本比试一番,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工业、机械、电子产业上面和日本相提并论。
这是一个耻辱的事实,当我们在欢天喜地的欢庆自己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时候,却从来不敢说,我们在这些技术领域比日本强。
我们可以在航天技术上面甩日本八条街,但有些行业,不行就是不行。
不行就继续努力追赶,从来没有什么丢人的。
说回眼前。
所以说,日本的可以靠宽松的制度成为世界顶尖,香江也可以靠严格的制度成为一时瑜亮。
两种制度都有着非常鲜明的针对性,可它们都成功了。
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但在殷俊看来,这还是最终要落在人的身上。
是的。
社会的主体是人。
生产和工作的主体是人。
日本为什么在那么宽松的用人制度上面,还能赶超一系列的工业强国,达到数一数二?
不就是他们坚持了自己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吗?
文化教育使得人们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动手。
素质教育使得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厂有强烈的认同感,真正的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这才迸发了强大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其实我们国内也有这样的时候。
那就是50…60年代,在那个困难的时候,一大群工厂工人们,咬紧了牙关,努力把一穷二白的华国工业基础硬生生的搭建起来。
尤其是航天工业和两颗蛋的技术,尤其是两颗蛋,这才让华国真正的立了起来,不再担心会有外部的武x危机。
这要是没有强大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本不可能达到,而华国也就会沦为二流,再也爬不起来。
但是呢,有一句说一句。
在过去的十年,这样的奉献精神和认真精神,已经受到了挑战,从现在开始的十年,更是让华国国有工厂体系崩溃的十年。
各种乱象,让30年之后看起来,都禁不住感叹唏嘘。
一旦支撑着工人们的那股子精神气儿消散了,那么我们就不再和日本一样,而是沦为了真正的一大堆废物工厂,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打得落花流水,成千上万的工厂破产倒闭,最后苦的,还是那群工人们。
……
现在是1981年,民众们大致上还是淳朴的。
能进入到工厂里面,告别的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告别了面朝黄土种地的日子,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做活儿,对这10000个工人来说,简直是太梦幻的工作了。
最重要的是,工资还那么的高,实习期都有50块钱一个月,都相当于其它工厂或者供销社的正式员工了!等到他们正式入职,起码都是80起,比起在乡村里的父母、兄弟们的收入加起来还多。
这样的工作,你说谁愿意放弃?谁愿意被淘汰?
之前的学习文化、学习英文他们都熬下来了,现在最后要正式上班了,要正式领高工资了,就要被淘汰了,谁能受得了?
不仅仅是他们在这边有点人心惶惶,就连霍健宁他们也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们都在仔细的观察员工们。
手脚不灵活的、干活儿偷懒的、做事情不开窍的、喜欢耍小聪明的……这些都不是麒麟电子需要的工人。
可问题就是,再怎么的考察和筛选,最多也就是500多人不合适,剩下的全部合格。
按照香江的工人标准来说,他们绝对是最优等的工人,跟麒麟工业园区的那群工人们相比,都丝毫不逊色。
要知道,在流浮山下的麒麟工业园区的工人们,早已是香江的招牌,每次外国来的那些考察团,政府的人必然带他们去麒麟工业园区,让他们看看,香江的工人有多么优秀。
虽然在文化程度上和上升潜力上,他们不如日本的工人,但除开了日本工人,他们可也是数一数二的强悍。
这些工人的出类拔萃,和殷俊的福利待遇有关,也和麒麟集团的严厉制度有关。
但现在的这群工人,薪水待遇比起香江的差了十倍都有余,可人家居然还做得这么好,这让霍健宁他们都有点舍不得砍掉多余的人员。
只不过,你这话都放出去了,再随意的收回来,是有点不像话。
况且麒麟电子收录机工厂,也确实用不了这么多人啊。
现在的60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加上所有的一块儿,8000人都有点富裕,更别说是9400多人。
香江的生意人,可是最讨厌浪费的了。
究竟怎么办,霍健宁最终还是没有办法。
现在来到了内地大半年,他已经非常清楚这边的民风民俗,如果贸然的把已经进入工厂的工人们解雇掉,很容易引发大问题的。
这不关你有没有道理的事情,而是这种事情,很难被工人们接受。
最后他实在是没招了,眼看着正式开始生产的日子要到了,但始终没有一个说法,工人们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霍健宁只能把电话打回了香江,询问殷俊该怎么办,要不要给省里招呼一声,让他们来帮助遣散这些人?
殷俊听着就拒绝了这个主意。
他比霍健宁更加的熟悉内地的情况,虽然这事儿是麒麟电子有言在先,即使是淘汰那么多工人,也没有任何的错处,但是这淘汰下来的人,却会惹出不小的麻烦,会让政府非常头疼。
即使是政府不会怪罪麒麟电子,但不舒服是肯定的。
这也怪霍健宁,你要淘汰人,就先招聘8000,等到淘汰了再按照数量补充进来就行了嘛,干嘛多招2000人?
现在你给了人家希望,人家也拼命的努力了,你却最后非要淘汰本来就合格的工人,换谁身上,谁也想不通啊。
因此,殷俊直接就给霍健宁吩咐了,你把这1500多人留起来,作为三班倒的备用人选。
现在看起来是有些浪费,但也没办法,况且明年就要开始上音乐磁带的生产线和灌制车间了,这些工人正好拿到这两个工厂去做。
得到了老板的允许,霍健宁这才是逃过了一劫。
他赶紧的在厂区用大喇叭宣布了这个事情,并且第一时间通知那500多不合格的员工,让他们离职。
这么干净利落的处理,除了那500多不合格的员工沮丧之外,其余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欢欣鼓舞,也使得这500多人的怨气,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工厂的正常运作。
临安市的头头们,见到麒麟电子这么处理,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也是担心这样会出问题的,幸好现在解决得非常好,皆大欢喜。
搞定了工人的事情,麒麟电子临安收录机工厂,才选择了黄道吉日,正式的点鞭炮开始生产了。
年产能1600万台收录机的体量,足以让全华国的任何一家收录机工厂为之胆寒!
即使是最开始的几个月,适应性生产最多只开一半的机子,但这股收录机的潮流,却已经开始散开了影响。
无论是沪海的,还是江东的,还是其它地方的收录机和收音机工厂,都在密切的关注起了麒麟电子。
这家来自香江的电子工厂,技术能力怎么样,产品质量怎么样,价格怎么样……这些问题,他们都不知道。
因为人家是香江的工厂,除开一些领导会去看一下之外,他们是禁止任何无关人士进入厂房的。
不像是国内的这些工厂,无论是哪家工厂,都是兄弟单位,俺们可以随便参观,然后参观着学习着,你的技术我就会了。
其实,他们倒不是特别的担心。
香江工厂嘛,各种成本高,生产出来的东西虽然有可能好一些,但是他们的价格贵啊。
我们的价格非常便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