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没有年轻的时候啊?
年轻的时候都不张扬一些,充满着拼搏的动力,充满着打破常规的勇气,那这样的电影艺术家,还能有什么前途呢?能为大家带来什么值得惊喜的电影创作呢?
直到看到了安东尼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林羚东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规规矩矩的鞠躬道谢之后,飞快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他才发现自己浑身已经被汗水浸透,双腿都是软的了。
这样的获奖感言,老子绝对不会再念第二个了!我可真的没有俊少你那么大的心脏啊!
他紧握着奖杯,暗自的发誓道。
第0888章 出风头
香江的绝大部分媒体人并不知道殷俊派了《监狱风云》的剧组去嘎纳。
甚至于很多记者都不晓得,有这部电影的存在。
林羚东根本没有在意什么炒作,他一心就只想往嘎纳走,所以拍戏的时候非常低调。
周闰发更是这种人。
当年张纬平为了炒作话题,大骂周闰发,把一个从业30年,一直兢兢业业工作的老演员骂得一文不值,但堂堂影帝居然没有做什么回应,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张国容嘛,虽然是性格跳跃了一些,但他对于工作是非常认真的,从来不屑借这个炒作什么。
再加上麒麟电影没有大张旗鼓的对外面宣布,所以实际上很多人都不知道,麒麟电影公司成立的第一部电影,根本就不是《生死时速》,而是这部《监狱风云》。
消息传到香江的时候,无数的记者和媒体,都是一脸的懵懂。
只有负责悄悄跟着去嘎纳的《麒麟日报》娱乐版和麒麟卫视的几个记者,如同疯了的一样,连发12篇稿子传真过去,而他们拍摄的现场照片、获奖照片、合影,采访剧组录像带等等,第一时间最快的加急寄回香江,把文稿照片交给了印刷部。
花费了上千美金的昂贵代价之后,DHL也不是省油的灯,短短的9个小时时间,这些东西就到了麒麟日报社和麒麟卫视。
麒麟日报社一大早的就已经在娱乐版头条刊登了《监狱风云》嘎纳折桂的喜讯,只不过因为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所以只能是把这一届的嘎纳电影节情况介绍了一番,也介绍了一下《监狱风云》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把《监狱风云》到底是怎么一部电影,拍摄的艰辛什么的,都说了出来。
等到《麒麟日报》刊发后的一个小时,早上9点新闻档的时候,麒麟卫视也报道了一番《监狱风云》获得嘎纳金棕榈奖的事情。
香江人本来对于欧洲三大电影节,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过不算太熟悉。
现在忽然一夜之间冒出来这么一个大喜讯,大家伙儿马上就热情高涨。
在麒麟卫视的不断科普之下,大家才晓得,哟,嘎纳电影节的比格就这么的高?基本上算是欧洲第一大奖?相当于欧洲的奥斯卡?
而且我们获得的奖项,居然是第一大奖的第一大奖项!?
《监狱风云》这么牛啊?!
大家迫切的想要去找《监狱风云》来看,却发现人家根本没有上映,这一次只是去欧洲参展的,之后才会回来上映。
没办法得到更多消息的大家,整个儿一上午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如果你不说,不讨论,那你就是落伍了。
就连上街买菜的老太太,也知道了咱们香江有一部电影在欧洲给咱们争光了,打败了所有的外国对手,成了世界第一了!
等到了下午3点钟,经过了紧急排版印刷的“麒麟日报恭贺《监狱风云》勇夺金棕榈”的第一批次专刊,直接就在7…11里面免费发放了。
好吧。
这个消息传过来,数不清的白领和电影迷们,争先恐后的冲进了7…11,抢走了摆在货架上的专刊。
又因为人多口杂,等到这群拥挤的人潮散去时,7…11已经一片狼藉,不知道多少商品被顺手牵羊的拿走。
7…11总经理金秋文破口大骂,但他在麒麟集团里面属于小字辈的,哪里敢和《麒麟日报》的老大哥们闹腾,只能是很哀怨的打了一个电话,表明了自己的惨状。
其实人家《麒麟日报》也是好心,想着7…11刚刚开业,给他们带去更多的人气。
结果没想到民众太过热情,居然挤爆了所有的7…11。
他们也挺不好意思的,所以第二批的专刊赶出来之后,除了一部分在7…11的门外派发之后,更多的就依旧放在地铁口等地来派发了。
第一批的1万份,在7…11瞬间抢光。
第二批的3万份,半个小时被抢光。
第三批的5万份,仍旧半个小时就派发完毕。
第四批的10万份,居然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完了。
整个过程都跟抢不要钱的宝贝一样,要不是加派了安保队的人过去,非得发生踩踏事故不可。
一共发了这么四批,《麒麟日报》也就不再发放了。
倒不是说这个印刷大量彩照的专刊制作成本是普通报纸的10倍,让他们亏损不起。
实际上乐易铃特意打了电话过去,让他们加紧加快印刷,费用全部由麒麟电影这边买单。
但是《麒麟日报》对于报纸行业这一块儿,早就有了很深入的认识,他们知道发放多少才是有效的,并不是说全香江550万人,你就发550万份,才能达到宣传最大化。
基本上这20万份左右也就足够了,毕竟电影迷占据香江总人数的比例不大,而且越少,反而会让他们越发的珍惜这份专刊,可以借来看、自己留存着……这样的饥饿效应,还更有利于宣传一些。
俞铮也认为他们做得很对。
除开了报社这边,电视台也有自己的独家资料,那就是采访的录像带和花絮。
这些是和照片什么的一起回来的,但同是一个集团的旗下公司,麒麟日报社和麒麟卫视早就商量好了。
就如同早上报纸先发,然后新闻再播出一样,下午几个小时就留给麒麟日报社的专刊,晚上6点左右,麒麟卫视才开始把新闻集锦给做出来。
这样两种效果叠加起来,绝对比你同时争先恐后的发表效果要好得多。
可怜了其它的报纸和电视台,这一天,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麒麟日报》和麒麟卫视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的占据了香江人的眼球。
香江其实并不是没有骄傲。
比如说他们在手表、小电子产品、塑料花制品等等方面,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出产地。
但是这些工业引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却绝对比不上娱乐行业的光鲜夺目。
前世也是一样,香江虽然港口业务名列全球前三,金融行业也是全球前五,但是更让他们自己宣传的,还是他们的电影和明星们。
特别是在老百姓的心中,除了李超人他们这些富豪之外,明星和电影电视音乐,就是他们最经常提起的了。
香江的电影现在不断的发展,在殷俊等人的努力下,不断的在外面攻城略地,所有亚洲的市场基本都被打下来了,你说作为弹丸之地的香江,怎么可能不骄傲自豪?
现在更是厉害,殷俊写了个剧本,不声不响的去了欧洲,把所有欧洲人都征服了。
说得再简单直白一点,那些洋鬼子们,也不得不佩服咱们香江人,不得不俯首称臣。
这样的快乐和自豪感,尤其是一般的感觉能比拟的?
所以,今儿整个一天的时间,都成了香江市民的狂欢。
《麒麟日报》于是继去年揭露佳宁集团之后,又一次出了大风头。
他们预想的以后会成为珍藏的庆贺专刊,在今天就已经被疯抢了,许多人拿回家就再也不拿出来。
弄得不少人还非常不满,打了电话去麒麟日报社,埋怨为什么不多出一点,弄得他们都没有拿到。
可麒麟日报社的回复都是一致的。
对不起,这是报社的决定,这份专刊只有这么多,以后也不会再出了。
听到这话,有些聪明的人,专门就去找那些老太婆、老大爷,这些老人家是不管自己看不看的,反正他们都习惯了去免费领《麒麟日报》。
聪明人们以1块钱的价格向他们收购,他们当然愿意卖出去了。
结果老人家们却不知道,聪明人转手就在繁华区域,摆着摊子开始售卖刚收来的庆贺专刊了。
5块钱一册
不还价。
你还别说,生意还非常的好,要不了多久,几千份就一售而空,让这些黄牛们小赚了一笔。
另外的麒麟卫视也是风头更甚。
因为他们有路线资料。
不但是有嘎纳电影节的这些天的大概盛况,还有详细的嘎纳电影节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介绍。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监狱风云》获奖的场景,以及过后的采访。
最燃爆香江人热情和自豪感的,当然就是林羚东念的殷俊的获奖宣扬。
华国人已经多久没有在外国人面前挺直胸膛说话了?
殷俊不但用实力征服了嘎纳电影节,还说了这么一番霸气凛然的话语,一下子就把香江人的地位,拔高了太多太多。
是的。
虽然殷俊说的是整体的华语电影,但他们香江人自己就脑补成了香江电影。
本来就是嘛!
俊少不是我们香江人吗?
香江电影不能代表华语电影吗?
所以他说的就是我们香江人做的事儿,得到的成就嘛!
老外们,你们看看吧!
有了俊少,我们一定能再次崛起,让你们对我们香江人刮目相看的!!
香江人现在,其实已经大部分脱离了温饱的问题,在向更高层次追求了。
在这种时候,忽然而来的荣耀感和自豪感,显然他们不兴奋起来都不可能!
第0889章 英雄未归
嘎纳电影节获奖的信息,香江人已经知道了,也听到了,看到了。
可这一行的最大功臣们,却还是没有回来,让想要到机场去堵他们的香江记者们,都有些失望。
林羚东他们当然不可能第一时间回来。
嘎纳电影节除了是一个文艺电影参与的盛宴,更是一个买卖影片版权的大卖场。
许多电影,都会在这里出售版权,大赚或者小赚一笔。
特别是那种倾向于文艺表达的电影,最高兴的就是在这里被片商们看中,然后把片子卖出去,回本甚至赚钱。
要说欧洲人其实也挺矛盾的,他们会逐渐被美国的超级大片给征服,但是他们也深爱着文艺片。
别说是欧洲人自己拍的文艺片,还有美国的文艺片,甚至华国、韩国、日本拍摄的文艺片,很多在欧洲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比如说后来的贾导演,别看他在国内名声不显,但人家那可是在欧洲几大电影节有着崇高声望的人,所以他的比格比起国内的导演来说,都要高得多。
人家的电影,每次在欧洲就能靠着卖出版权回本和赚钱,所以根本不在乎国内的票房市场。
许多一线二线的演员们,都喜欢降价甚至是不要什么片酬的,去参与他的电影。
你能想象那些拿500万、1000万的大明星们,10万、20万,甚至是不要钱自带干粮的去参演一部注定没有多少票房的电影吗?
事实上就是有。
他们就是崇拜喜欢贾导演的比格,就是想要去欧洲电影节上面走一圈,让欧洲观众也能知道自己,给自己增加一点文艺范儿。
当然了,贾导演只是低配版的。
华国还有一个这样高配版的刷奖专业户,不但是欧洲刷奖,人家在华语影坛全刷全过。
嗯,猜对了。
除了墨镜王,还有谁能这么做?
虽然这家伙在成本和时间上确实是坑爹,而且对内地也是高处俯瞰,但他是真的有本事,不是哪一个人都能像他那么牛的。
话题说回来。
《监狱风云》其实在香江的票房成绩非常好。
1987年,正好通过《英雄本色》,神仙发上升势头不可阻挡,所以《监狱风云》直接轰下了3100多万的票房,荣登当年票房的亚军。
有了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加持,这一世它的票房一样会很好。
但是,如果有这么好的势头,你不好好的利用一下金棕榈奖的话,那简直是太可惜了。
不仅仅是利润的增加,还有趁机把香江的电影推销到更多的国家,让他们可以多了解一点香江电影。
别看香江电影在亚洲是耀武扬威的,可是它在全球的存在感还是很低。
李晓龙的电影能火爆全球,实际上还是多亏了这是和美国的合拍,美国人花了大力气,把李晓龙这个功夫巨星推了出去。
但是谁也没想到,李晓龙居然如此的英年早逝,想来美国人肠子都悔青了,尼玛,早知道我捧其他人了。
除开了李晓龙这个特例,香江的电影就不怎么行了。
不说程龙的《杀手壕》仆街货,就拿上次全球大卖的《警察学校》吧。
《警察学校》是全球联映的电影,它在亚洲的票房最好,美国的也不错,但在欧洲和南美,却遭遇了不小的尴尬。
倒不是说票房太差。
实际上按照银幕数来计算的话,平均40%以上的上座率,一点都不尴尬。
但是除了英国力度大点之外,《警察学校》只是在几个主要的国家,在它们的几个主要的城市,才有上映。
放映得少了,影响力自然也就谈不上来。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的《生死时速》,殷俊要花费4000万美金,在全球做宣传广告的重要原因。
就算少赚点钱都无所谓,靠着《生死时速》这部优秀的电影,先让这些国家的影迷有深刻的印象,以后再看到麒麟电影出品的电影之后,就会有一种熟悉感,从而进电影院观看。
可是,《生死时速》的第一支预告片,起的效果还不算好。
真正引爆全球影迷们热情的,还是“伟大的劈叉”广告。
就如同外界人们说的那样,奔驰公司“已经疯了”,他们砸下了三个月的,价值1。5亿美金的广告,在全球轮番地毯式轰炸播放。
至少是二十年难得一见的超级好广告,奔驰公司在这个时候发大力,想要直接冲垮几个对手,在全世界的车迷和潜在的购车者心中,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是很正确的决定。
即便是广告上面的两辆奔驰SK重卡,但因为车子太大了,奔驰车的三叉戟商标,是那么的显眼,自然也是在全体推广奔驰车的形象。
尤其是费祥抱着双手、呈一字马的随着重卡后退的画面,简直是经典到了极致,直接被奔驰公司用到了他们的每一个专卖店上面,以及海报上面。
这么一来,大家看着奔驰车,自然就会看到费祥,从而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费祥跟《生死时速》联系起来,于是《生死时速》的话题度也是越来越高。
现在已经有一些院线商,主动的联系联艺电影和迪奇尼了,希望能获得发行权。
可是美国这边并不着急。
因为他们早就看过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终极版的预告片。
再怎么的想要授权发行,那也得等到第三版过后才行,否则这价格和影响力,都是一种浪费和不足。
让麒麟电影,包括殷俊没想到的是,除开这《生死时速》,《监狱风云》居然能一口气拿下嘎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殷俊写的感言,也只是一个准备而已,为了《监狱风云》,他做了许多工作,但并不代表就一定能获奖。
可是如果获奖了,那么他就不介意嚣张一下。
毕竟欧洲人和美国人,都不大习惯亚洲的含蓄表达,这种略带狂妄的表达,他们反而更适应一下。
殷俊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印象深刻,倒没有太多的意思。
在抱着丫头睡觉的时候被吵醒,一听说《监狱风云》获奖了,殷俊除了祝贺他们之外,给他们下的命令就是在嘎纳多呆几天,尽可能的把版权卖出去。
钱少一点没关系,但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麒麟电影出品的这部电影。
一部电影或许不能让他们有深刻的印象,但如果多几部、十几部的话,肯定会让他们下意识的就接受麒麟电影出品的电影的。
好吧。
于是满腔热情,想要回到香江去显摆威风的剧组人员,就这么苦比的留在了嘎纳。
本来演员们是可以回去的。
可张国容的英语比起林羚东要好多了,他自告奋勇的和那些院线商们讨价还价,那周闰发自然不好意思一个人回去。
他一回去了,那么所有的荣耀都会集中在他身上,这无论对于林羚东,还是对张国容,都不公平。
只能是大家一起回去,一起接受鲜花和掌声,这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连导演和主演们都不回香江,几个工作人员自然也都不回去,麒麟日报社和麒麟卫视的也要跟着做一些后续采访,于是他们所有的人,都留在了嘎纳。
说起谈论版权的买卖,林羚东本来不大适合谈生意,张国容也不可能是商人的性格,要不是殷俊说了,只求让更多的国家引进《监狱风云》,其余的一切都好说,林羚东都不一定敢接这个活儿。
饶是如此,嘎纳电影节结束的第二天,一口气和八个国家的院线发行商谈了的林羚东,也险些给谈吐了。
他这时候才发现,事情根本没有殷俊说的那么简单。
并不是说我在价格上要求不多,版权就那么好谈判的。
比如说,有些国家的要求,真是稀奇古怪的。
有要求林羚东必须要带着主演们一起去他们国家做节目的,这倒不是问题,可问题在于,这个节目还不是只做一场,做完节目后,还要去他们国家走七八个电影院,花大量的事情为他们站台,而且一切费用都是剧组自己出!
也有林羚东要专门拍摄一个幕后花絮的,而且规定必须要回到拍摄原地区拍,还要有规模、服装、精细程度的要求……拜托,你这是让我再拍一部电影吗?
还有要求《监狱风云》必须要自费翻译成他们国家语言的……嗯,这小国给的是10万美金的买断价,找个好的翻译组来翻译,都不止这个价格了。
……
诸如此类的要求,才是让林羚东和张国容感到烦恼的地方。
但你又不能不和他们谈,只能是把自己的立场摆出去,然后在底线之上,尽量的和他们认真谈。
这个事儿,还真的不能着急。
通常的情况下,许多人还会花一两个月来谈好生意的。
不过让林羚东稍感欣慰的是,几个大国家的购买版权倒是爽快得多。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分歧不是在于钱,而是在于上映规模上面。
这也是殷俊交代林羚东的。
我在价格上可以给你做出让步,但是你要保证排片要多,最好是全国上映。
几个大国的院线商自然是不干了,不说别的,单是这要全国上映需要的成本是多少,你知不知道?我们需要付出多少的精力,你知不知道?
他们的意思,只是在几个大城市上映一圈,然后就发行录像带了,这样挣钱又方便还轻松。
如果给他们加上一个最低排片数量和场所,对他们来说,就是增加了一个紧箍咒,这可不怎么好。
林羚东自然也不干。
尼玛。
我堂堂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获奖电影,已经是这么低的价格给你们了,居然还想要偷奸耍滑?
如果你们再这个样子,你们国家又不是只有你们这一家院线商,我肯定会把版权卖给其它的能答应我条件的院线商。
就这么着,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谈判都暂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大家就这么一次次的不欢而散,然后又一次的钻到一堆,继续的开始谈判。
按照现在这个进度看来,起码也是要两周左右才能搞定了。
周闰发只觉得自己一阵憋屈。
像是如此的状态,等到我们回香江了,恐怕连庆祝的心思都没有了啊!
第0890章 猴哥!
香江这段时间的电影,在《龙虎少年队》的票房突飞猛进速度减弱之后,肯定要属在22号上映的《红番区》。
《红番区》是首先在美国上映的。
在取得了大好的成绩之后,麒麟集团北美分公司再把它顺势的引入了欧洲和南美上映。
再加上香江电影的老巢亚洲,剩下的这些地方,基本上就是同一天上映的。
上映的首周末三天,《红番区》就在香江狂卷了720万港币的票房,可怜的《龙虎少年队》今年还没有坐热的本地首周票房冠军位置,就被《红番区》给赶了下来。
去年《警察学校》的首周末四天票房是740万,从实际效果来说,其实《红番区》已经是香江电影的首周末冠军了。
当然了,《红番区》也有占便宜的地方,那就是现在的票价比起去年的时候,又要上涨了不少。
最近几年,票价是不断的年年上涨,已经从1978年的5块多,涨到了现在的10块多,几乎就是涨价了一倍。
这对于电影圈的人来说,自然是值得欢喜的事情。
《红番区》在香江的票房大爆,换在日本、韩国、宝岛、新加坡、泰国等地,也是跟着大爆,首周末票房总共顺利突破了1200万美金,欧洲稍微差一点,但也有700多万美金。
嘉禾的《红番区》签署的分成协议,是按照国家区域的不同,各不相同的。
亚洲的市场,嘉禾比较强势,所以可以拿到38%左右的票房分成,但欧洲那边交给了麒麟电影去帮着发行,最后只能得到30%的票房分成。
按照这个泰势算下去,最后嘉禾有可能获得1亿港币以上的纯利润!
想着在去年的《警察学校》大卖大赚之后,嘉禾的这部电影大卖,肯定会让嘉禾的估值继续升值,甚至以后会越来越好,之前卖掉嘉禾股份的股东们,真是后悔莫及。
但是现在股份已经被邹纹怀他们咬牙借殷俊的钱买下了,自然不可能再卖给他们,就算是加钱也不卖。
当初我困难的时候,你们离我而去,现在我发达了,你们又想回来。
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监狱风云》的获奖,我麒麟集团来说,无论是麒麟日报,还是麒麟卫视,还是麒麟电影公司,都是要好好炒作几天的。
在殷俊来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就算获得了奥斯卡金奖,你的整体电影工业和发展上去不了,不照样是扑街?
所以最近两天,在《生死时速》的第二版剪出来之后,殷俊又去和张曜宗、黄岳溙、元逵他们商量了半天。
怎么来控制节奏,怎么控制时间长度,怎么控制画面感,怎么把特效做得更有吸引力……
这些问题,殷俊虽然已经是第三次的参与了,而且是同一部电影,但是他却发现,现在每看一次,都能察觉到其中的不足。
嗯,这些不足是殷俊觉得的。
其实张曜宗他们都觉得,《生死时速》已经足够优秀了。
可现在他们也都晓得了,俊少就是一个具有完美强迫症的人,根本不可能接受“将就”,所以也只能陪着殷俊去剪辑和制作。
殷俊也不会是每天都泡在剪辑和后期制作室,麒麟集团的事情越来越多,饶是乐易铃包揽了大部分的事务,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殷俊去做决定和签字的。
乐易铃虽然把殷俊当家人,殷俊也把她当姐姐,可是乐姐姐非常知道分寸,有些属于殷俊的独有权力,她从来都不会去碰。
在今天,殷俊却没在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利园大酒店。
利园大酒店是上次江南昆剧团来香江表演的时候,租住的地方。
今天,1981年度的江南昆剧团香江演出团队,再次抵达了香江,还是选择了住这里。
这一次的到来,是去年早就说好了的,仍旧是殷俊负责他们在香江的开销。
倒不是殷俊愿意惯着他们,一来又魏小范的面子在,二来更重要的是,殷俊希望通过他们来加强内地和香江的联系。
当两个地方有着共同的兴趣,不停的进行文化的交流的时候,那么肯定不会疏远。
不仅仅是昆剧,京剧,甚至是内地的电影、电视剧什么的,有合适的,殷俊都希望引入到香江来。
只不过,内地的电影和电视剧爆发,还要等到2000年以后了,准确的说,应该是《还珠格格》之后……呃,好像那也不能算内地的,真正内地的电视剧霸屏,还是要从《宫》开始。
此次江南昆剧团的人员来得更加的多和齐整,一共有154个人到来。
这里面一共是有5个剧组,准备了15个剧目,除开一些可以窜场的演员之外,光是他们的台柱子就来了14个,可谓是精英齐出。
看得出来,上一次的成功,让他们更加的自信,所以准备了足足30天的表演。
这些表演可不是只在利舞台的,还有另外两家落座在1200人左右的大戏院,和他们达成了约定,也是每天晚上去表演的。
5个剧组、15个剧目轮换着表演,绝对会让香江的戏剧迷们看个过瘾。
上一次江南昆剧院过来的时候,许多本来喜欢京剧、豫剧、粤剧的戏迷们,后来都忍不住去看了。
戏迷们虽然有固定的欣赏类别,可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欣赏别的戏曲的美。
江南昆剧团的昆剧,就是华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表演的又是最耳熟能详的昆剧剧目,当然多看两遍就会喜欢上。
6月份开始的新一年演出,早在4月的时候,就开始在香江的各个戏院进行了宣传。
今年来的,全都是去年没有唱过的剧目,再加上了去年的好口碑,香江的戏迷们是奔走相告,纷纷的期待不已。
要说在这1981年,香江除了越来越多的电影迷之外,戏曲迷还是有很多的。
毕竟现在40…60岁的人,他们的童年和青年的年代,电影电视什么的都不怎么盛行,节目也没有多少,他们就是看着戏剧长大的。
这样的习惯,就一直的保持着,让香江的戏院非常的多,各个戏班养家糊口是完全没有问题。
江南昆剧院虽然是外来者,但人家只是来香江一个月,而且一群老人还到处拜访和见礼,不少人跟他们还是熟识,这样人家的礼数下来,自然不好去闹。
更何况,经过了江南昆剧团的这么一阵炒热,去年他们离开之后,各个戏班的生意都好了三成以上,这就完全是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江南昆剧团第二次的到来,这边戏班都主动的去接了他们。
这一次江南昆剧团到来,仍旧是田嘉纯负责的整体接待事务,殷俊忙着公司和电影的事情,也没有再到机场,而是选择了去他们下榻的利园大酒店坐一坐。
何琴和陶蕙敏提前就打了电话,她们会过来演出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还给殷俊带了小礼物。
两个丫头都是属于人小鬼大的类型,但是殷俊也很喜欢她们身上的那股子拼搏和认真的精神,再加上有着前世的她们两位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