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纯情小衙内-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营,临时休息一个时辰。

唐兵退却,城头上的士兵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孙颌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充昏头脑,他命令士兵和城内百姓加紧修复破损不堪的城防工事,准备迎接唐军的下一轮疯狂进攻。

唐军的中军帅帐内,葛长青整个人趴在案几上,拼命的睁大眼睛,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几上铺开的军事地图。

这张军事地图,他已经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的看了不知道多少回,他想找一条绕过曲平县城的道路,直cha谷城后面,但是,他失望了,曲平县城就建在通往谷城和三羊关的岔道上,平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但这会却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当然,这一带还有许多高山密林,如果撤进山林里,或许能够苟喘残延,但后果连他都不敢想象,且不说能不能找到吃的,一旦下达这条命令,只怕大军在瞬间就会崩溃。

“李天风所部现在在什么位置?”

睁着发红眼睛的葛长青大声询问,所有的将官都被他赶出帅帐,候在外边听命,他现在寄望的是李天风这支生力军,或许能够给他带来奇迹。

李天风所部有三万人,其中五千人为帝国常备军,属于军中精锐,一直留在平津城下,以牵制平津城内的秦军,算是一直在养精蓄锐,士气应该还足以一战,如果能尽快攻克曲平,还有一线生机。

“大帅,已派人去催了。”帐外有人大声回答。

“再催!”葛长青冷哼一声,现在,他得争分夺秒,时间拖得越久,对他越是不利。

这时,负责统掌后勤的辎重官进来禀报,随军携带的粮草已不足以支撑大军七天的粮食供应。

葛长青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示意他退下,后路都被秦军阻断了,粮食自然供应不上,只要能够攻克曲平县城,粮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个时辰后,唐军再度涌出军营,在平地上列阵,葛长青明知道士兵的士气低迷,但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攻克曲平县城,杀出一条生路,要么在曲平城下完蛋。

随后,隆隆战鼓声又开始擂响,密密麻麻的唐兵再一次向残破不堪的曲平县城发起了进攻。

不过,唐军的声势虽然浩大,攻势虽然猛烈,但孙颌感觉出来了,唐军的士气明显低落,部下所承受的压力反倒没之前那么沉重。

葛长青也清楚的知道,士气如此低迷,强行命令士兵攻城,徒增伤亡,但他没有选择,只能拼命的消耗守军的兵力,为即将到达的生力军创造破城的条件。

一个多时辰后,身边的侍卫低声禀报,刚有满身污血的夜不收回营,带来不妙的消息,李天风所部在撤退的半路遭受秦军伏击,大军崩溃,李天风本人死于乱军之中,十数万秦军正浩浩荡荡的朝这边杀来,依照行军速度推算,天黑前就能抵达曲平县城。

葛长青惊得面无人色,他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李天风所部身上,李天风败亡,他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现在,他要考虑的是率大军与秦军决一死战,死得体面?还是放下武器投器?或者逃跑?

收兵回营后,葛长青召集一众亲信心腹到帐中议事,直到现在,一众将领才知道平墉、下塘两城失守,退路已断,而且李天风所部三万人中伏败亡,十数万秦军正气势汹汹的朝这边杀来。

帐中众将无不惊得面无人色,低头不语,谁也不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

大营内,疲惫不堪的唐兵都在休息,连日作战,他们早已疲惫不堪,之前连胜所带来的激昂斗志早已荡然无存,随之产生的是厌战的心理,他们现在只是回家,与家中亲人团聚。

葛长青和一众心腹亲信在帅帐内商议了一通,最后,他还是决定留下,有些将领不愿当俘虏,借口巡查军营,带着侍卫钻进茂密的山林里,然后脱掉战甲,扔掉武器,扮成老百姓,朝着怒江方向潜行。

怒江延绵上千里,秦军再怎么防守,也无法把漫长的河堤和河道全都住,过往的商船或居住江边的百姓的鱼船,都是他们逃回唐帝国的逃生工具。

暗中逃跑的将领和他们的侍卫有近五百人,但能够回到唐帝国的仅十数人,大多都在茫茫林海中迷失方向,要么活活饿死,要么成为猛兽的美味食物。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将近傍晚,卫大衙内率领大军抵达,黑压压的士兵注满平地时,唐军大营一阵sao动,直至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他们已经被包围了。

葛长青亲自出面安抚sao动的士兵,让他们放下武器,自已会派使者前去跟秦军谈判,sao动的军营才逐渐平静下来。

此时,士兵们不仅疲惫不堪,而且,厌战的心理达到极致,士气低落至冰点,已不堪一战,当俘虏也比战死沙场的好,至少还能活命。

第194章 分蛋糕

第194章 分蛋糕

经过短暂谈判,卫大衙内接受了葛长青的有条件投降,葛长青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投降之后,秦军释放包括他在内的一批有身份地位的世家大族的将领。

卫大衙内知道唐军仍有近十四万人,如果开战,难免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能够不战而胜,那是最好不过了,释放的一批唐军将领也不过百来人,少赚点赎金而已。

帝国内战刚刚结束,现在最需要的是安稳,别看现在统帅数十万大军很壮观很威武,可每天的粮草消耗量大得吓人,之前储存的粮草等军用物资早消耗精光,全靠从各地征集收购供应,天知道已经花年了多少钱。

而且,士兵全是来自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他们需要回家耕种生产,田地荒废,粮食减半,必然引起一连串严重的后果。

单凭嘉月、红枫两省的财力,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战争,所以,卫大衙内仍是希望尽快结束战争,解散征召的青壮回家务农。

当晚,所有人都在忙碌,放下武器投降的十三万多唐兵被集中到后勤辎重营里看管起来,卫大衙内率大军住进了他们的大营,释放名单内的百多名唐军军官则单独看押在另一座小军营,有酒有肉,待遇上还算不错。

第二天一早,由嘉月三擎将之一的孙颌统率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踏上收复金城的征程,卫大衙内把三千虎豹铁骑、五千陷阵营将士,还有所有的雷霆战车、抛石车等重型攻城器械都交付给孙颌,命他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尽快收复金城。

随后,他从十数万俘虏里筛选出三万多人的老弱病残和伤员,连同那批释放的将领,一同押往金城,等孙颌收复金城之后就释放。

这些老弱病残和伤员,他可没有太多的粮食供养,放他们回家,等于是甩掉一个大包袱,至于留下来的十万青壮,打死他也不想释放,这些人已经参加过不少场的战斗,即便还比不上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真正老兵,但穿上战甲,拿起武器,仍然比一般的青壮还具战斗力。

这一招叫釜底抽薪,更何况,科技文明极度落后的古大陆,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身为穿越众的卫大衙内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

这十万身体强壮的俘虏可以充当免费劳动力,表现得好,三年后可转入秦籍,成为秦帝国的子民,象普通人一样可以娶妻生子,分到田地,参军入伍,服谣役交税赋。

善后工作很繁琐,卫大衙内即便感到头痛也得处理,好在手下有一群颇为能干的文官和谋士,除了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拍板决定,大多时候,他都当甩手掌柜,把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扔给手下。

别看那些文官武将忙得焦头烂额,脚不沾地,但却乐此不疲,这不仅有油水捞,更是衙内对他们的信任与重用,当然,他们也不敢贪得太多,被人告发,如锦仕途极可能完蛋,内卫密谍可是遍布天下,无孔不入,除了针对某些不稳分子,查抓贪官污吏也是他们的职责。

卫大衙内留下五千俘虏重建被战火摧毁的曲平县城,另外三万俘虏随后押送金城,准备重建金城,他估模着唐军不可能轻易放弃金城,连场恶战肯定难免,即便收复金城,恐怕也是残破不堪,需要重新修建加固。

之后,他率五万人的军队押解六万五千战俘踏上回程,这些俘虏,绝大半会押往红枫省祈云山脉的双虎岗开采矿厂,为期三年。

凯旋而归的卫大衙内还没有回到长安,金城捷报已经传来,让他忪了一口大气。

战报上说,孙颌率大军抵达金城,休息了一夜,然后架起所有的雷霆战车和抛石车,对金城狂轰滥炸,把城墙轰塌好几段,大军乘势杀进城内。唐军撤退之际,放火烧城,熊熊燃烧阻挡了孙颌的追击,也把整座城池焚毁。

孙颌率大军在城外驻营,防备唐军不死心杀回,同时拼命的组织当地百姓重建城池,直至三万俘虏到达,加入建城大军,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孙颌的压力。

卫大衙内不敢调派太多的战俘去金城修建城池,担心人数太多,管理不便,弄不好极可能引发哗变,他只能征召大量的民众前往,包吃包住的同时还得给付一定的工钱,即便是破财,他也只能忍了,现在不是跟唐帝国算帐的时候,国内需要维稳,休养生息,储备战争资源。

庆幸的是唐军虽在边境屯积大军,但没有越界开战,金城才得以快速重建,但孙颌一直不敢有半点大意,大军一直处于随时投入战斗的高度戒备状态。

一十五万大军屯积边界,再加上近十万民工,每天的消耗非常惊人,卫大衙内明知道这钱烧得很要命,但也只能忍了。

长安城。

“曲平大捷,金城大捷。”

一骑快马在长安城中奔驰,马上骑士不时的高声呼吼报喜。

帝国军队不仅击溃外敌,还收复所有失地,百姓齐声欢呼。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表情各异,不过,绝大多数大臣都是面带笑容,显得非常的开心,他们即便对强势入主长安的卫氏不爽,但卫大衙内率军抵御外敌,收复失地的消息还是着实让他们开心的一回。

当然,也有心情不爽之人,这种人在百官中只占了极少数。也有表情沉静如水的大臣,很难让人看出他们内心在想些什么。

卫煌才懒得理会一众大臣,他现在可是忙得天昏地暗,他要写奏折为宝贝儿子请功,为立下战功的将士们请功,为跟随他的那些心腹们请功,那些人一直跟随着他,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都必须封赏。

总之,卫氏入主长安已成定局,无人可以改变,那么,现在是瓜分大蛋糕的时候了,他那帮手下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卫煌在忙着准备封赏的事,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则在大打口水仗。

口水仗的起因是太后武惠妃在朝堂上提议,摆驾出城十里迎接凯旋归来的讨逆将军卫宝玉。

此提议完全得到卫氏一系的大臣支持,保皇派则强烈反对,哪有君王去迎接大臣之理?总之,各种借口说得振振有词,义正词严,就是反对太后和大王出城十里迎加卫某人。

武惠妃端坐软椅之上,很无奈的叹了口气,美眸瞟向站在最前的卫煌,她只是一时的激动,也想象别的女人一样去迎接凯旋归来的丈夫,却没有想到这个提议竟然引发如此后果。

【作者题外话】:晚上还有一章,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95章 亚父

第195章 亚父

君王出城迎接凯旋归来的军队,不是没有过先例,但情况不同,当时的君王强势,掌控天下大权,而现在,王权没落,诸侯当权,君王出城十里迎接,等于是向卫氏低头。

在保王派眼里,至少是这么认为的,而且,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这是太后被卫煌所迫,不得不妥协。

现如今,被封为丞相的卫煌掌控了天下兵马,就连拱卫皇宫的羽林卫、宫中宿卫全是他的人,服侍在太后和秦王身边的宫女太监,也全换成卫煌的人,大臣们想进宫面见太后都难。

武惠妃瞟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卫煌,做了个肃静的手势,然后轻咳一声,面无表情说道:“昨夜,有大臣提议,讨逆将军文武双全,战功彪柄,举荐为秦王之先生,众卿意下如何?”

“什么?”

百官全都张大了嘴巴,呆愣半晌,带着各种复杂表情的目光齐唰唰的落到卫煌的身上,如果目光能够杀死人,卫煌早被一众保王派杀死了N万回。

所谓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天地君亲师,合称五圣,立牌位供奉祭拜,民间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足以说明老师的地位有多崇高。

君王的先生,即帝师,虽无实权,但身份特殊,最重要的是能够言传身教,影响君王的思想和决定,能当帝师者,必须是学富五车,德材兼备之人。

卫某人的确很有才,还是大陆公认的最年青的宗师大家,但他太年青了,论年纪资历,都没有资格当小秦王的先生,这个不是主要问题,最关键的是他姓卫,姓卫的,绝对不能当小秦王的先生。

“臣反对。”尚书右仆射郑经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臣反对。”

“臣反对。”

一众大臣纷纷出班反对,开玩笑,让姓卫的当小秦王的先生,不把小秦王教坏才怪,他们这些忠实的保王派将来必死无葬身之地,这事,打死他们也不同意。

原本如老僧入定的卫煌冷哼一声,整个金銮殿内立时一片寂静。

保王派们直皱眉头,这肯定又是卫煌出的妖蛾子,出城迎接卫某凯旋归来只是引子,想让他儿子当小秦王的先生是真,打的如意算盘。

不过,这事还真有点头痛,后者可以借口卫宝玉年纪资历都不足以当小秦王的先生,但前面的提议却合理,难以推拒,但要让太后和小秦王向卫氏妥协,打死他们又不愿意。

一众保王派在殿内紧急商议,最终有人想出了个折衷的办法,就是让小秦王认卫宝玉为亚夫,再把讨逆将军这个虚职落实到实处,给他个实职的骠骑将军,反正,天下兵马都归卫煌统掌,再多他一个儿子也无紧要。

武惠妃想笑又不敢笑,只能拼命的忍着,心中暗赞公公厉害,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之中,早算准了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亚父就亚父吧,反正也是儿子父亲,至少某人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宫,抱着孩子戏耍。

对于群臣的提议,卫煌和他的人没有吱声,算是默认了,这也让一众保王派松了一口气。

不过,话说回来,大军凯旋归来,这迎接的礼仪还是得准备的,毕竟,讨逆将军把入侵的唐军赶出了国境,收复所有失地,这天大的功劳谁也无法掩盖。

至于升官封赏什么的,还不是卫煌这个权臣说了算,他爱封赏什么人,众大臣也懒得去管,不过,这事也可以做做文章,毕竟,因一些大臣起兵声援孔宁一事牵连了不少人,有些德高望重的大臣还被关押在狱中待审,只能对卫煌妥协,以换取他们的性命。

率军凯旋归来的卫大衙内并不知道便宜老爹与大臣们斗得天昏地暗,更不知道自已即将被赐封骠骑将军,兼小秦王的亚父,长安城已经在望,他命士兵提高精神,加快行军速度。

卫煌亲率手下亲信心腹出城十里迎接宝贝儿子凯旋归来,城内百姓夹道迎接,锣鼓敲得惊天动地。

“爹。”

卫大衙内跳下战马,笑嘻嘻的给便宜老爹行礼。

“我儿凯旋回来了。”

卫煌心情极激动,用力拍着儿子的肩膀,许是过于激动,掌劲在不知不觉中大了几分,把卫大衙内拍了个趄咧,差点摔倒。

“恭喜衙内,贺喜衙内。”

一众嘉月系的文官武将纷纷拥上前道贺,衙内虽然就要被赐封骠骑将军,但衙内这个称呼更让他们感觉亲切。

卫大衙内客气回礼,对便宜老爹这帮老部下,他非常的客气,且不论他们的才华能力,单忠心而言,就足以赢得他的尊重。

在锣鼓喧天的热烈欢迎中,父子俩并骑缓行进城,身后是排成长龙,威武雄壮的士兵。

进了城,卫大衙内依照官方程序,跟随便宜老爹进宫面圣,之后到兵部署衙交出帅印兵符,回家等候秦王封赏。

当然了,卫煌独揽朝权,统掌天下兵马,各部官署衙门形同虚设,兵部的帅印兵符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纯粹只是象征xing的走个过场而已,也是卫煌给朝廷,给各级大臣们的一个面子而已。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封骠骑将军,钦此。”太监特有的阴柔、尖锐刺耳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回荡。

“恭喜骠骑将军,贺喜骠骑将军。”

在卫大衙内跪接圣旨,谢主龙恩之际,小六子尖着嗓子道贺,那阴阳怪气的声音,也不知道是真诚的道贺,还是隐含别的什么意思,至少,一众保王派认为,六公公胆子真大,敢当面讽喻骠骑将军。

在满朝文武异样目光的注视下,已晋升骠骑将军,可开廷立府的卫大衙内昂首挺胸,大步走出金銮殿。

殿外甲士如林,其中些还是熟面孔,这些由嘉月军中精锐老兵挑选出来的宫中宿卫齐唰唰的行礼。

一名宫女上前行礼,轻声说道:“衙内,太后想听您讲述打败唐军的战事。”

卫大衙内呆了一呆,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这个借口,有够烂的。

第196章 孪生姐妹花

第196章 孪生姐妹花

卫大衙内交待侍卫一番,让晴儿等人先回府休息,自已只带了卫二等十名侍卫跟随那名自称小秋的宫女入宫。

拱卫皇宫的羽林卫、宫内的宿卫全是从嘉月府军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士兵充任,宫里的太监宫女也都是从嘉月、红枫两省里挑选的,原先的宫女太监早被卫煌下令遣散。

宫内门户重重叠叠,有如迷宫一般,没有熟路的人引领肯定迷路。

跟着小秋来到一座宫殿门前,卫大衙内扫了一眼殿门上雕刻的大字,微微一怔,菀月宫?

小秋连忙解释,这是太后吩咐的,而且,太后也不喜仪和宫,大多时候都是在菀月宫歇息,菀月居的规格是比不上仪和宫,但紧挨着后花园,偏殿还有座水云阁,建筑在湖面之上,风景怡人,每到荷花盛开时节,清幽荷香醉人。

“衙内。”

值守殿外的一名宫中宿卫军官挺胸行礼,神情显昨非常激动。

卫大衙内微微一怔,随即笑了起来,这厮曾经是跟许俊他们经常厮混的世家子刘然,也算是他的狐朋狗友之一,而今已经正式入仕了。

“嘿,刘然。”

卫大衙内在他胸前擂了一拳,突然间想起了许俊他们,心中不免有些感叹唏嘘。

询问下才知许俊等以前经常厮混的那帮狐朋狗友入仕的入仕,从商的从商,许俊也已从军,现仍留在嘉月省,负责后勤苦辎重运输,因算学方面颇有天赋,已被上官提升为云骑尉,当然,这里边也有走关系的原因,否则不可能升得这么快。

人年青的时候,难免做些荒唐糊涂事,以前那帮狐朋狗友如今都长大了,开始懂得正经做事了,卫大衙内心里替他们高兴,这其中也少不了父辈们的关怀与施压,玉不雕不成器啊。

站在殿门外跟刘然扯了一会,刘然流露出想跟随他一起征战的意思,卫大衙内没有同意,战场上刀剑无眼,那帮狐朋狗友虽然一个个都真正的长大了,改变了,但自小娇生惯养,根本不适宜上战场。

“好好干,将来有的是机会。”

卫大衙内拍着他的肩膀安慰,其实,羽林卫和宫中宿卫的待遇都比一般的军队要好,鲜衣怒马,非常的拉风,这帮公子哥能够正正经经的做人,已经不错了。

进到内殿,几名长相秀丽的宫女上前,服侍卫大衙内脱除战甲,小秋端来香茶与点心,低声告诉他,太后很快就会回来,请他暂且淋浴更衣,宴席已准备好,如果饿了不必等太后回来。

卫大衙内听得心里暖烘烘的,他知道武惠娘知道他回来,先让人在宫中准备好宴席,不过,他现在满身尘土,疲惫不堪,最需要的是舒舒服服的泡个温水澡。

小秋领着他走进偏殿,里边有一个用白玉石砌成的大澡池,里边早已放好温水,一对水灵灵的,身上只穿着白色薄纱,还在发育的胴体若隐若现的孪生小萝莉俏立一旁边,一见他进来,双双屈身福礼。

“奴婢大凤(小凤)侍候衙内沐浴。”

封建制的旧社会虽然万恶,但卫大衙内已经习惯了这种爽歪歪的生活,甚至喜欢上了,他很自然的张开双手,任由那对俏丽可人的孪生小萝莉服侍脱衣。

小人才藏jiji,君子,必须袒蛋蛋的。

袒成相见的卫大衙内很自然的走进玉池里,舒舒服服的泡在温水里,那对孪生小萝莉跟着入水,一左一右服侍,两人的玉颊一片通红,神态娇羞动人,让他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恨不得把人推倒,就地正法。

不过,他还没有邪恶到那种不良的嗜好,人家小萝莉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呢。

即便小衙内发飚,变得怒指擎天,狰狞吓人,但他硬是克制住自已,一来是太疲惫,二来嘛,他还得留点力气应付武惠娘。

他刚率大军凯旋归来,连家都没能回就被召进宫里,可见武惠娘比他还要心急呢。

“你们都退下吧。”

卫大衙内挥手赶人,两个小萝莉捏得他周身舒爽,兽血沸腾,小衙内狰狞吓人,再捏下去,他真的不敢保证自已会做出什么禽兽的事来。

两个小萝莉躬身退出,换上干衣裳后,候在外间,等着传唤服侍。

这当儿,武惠妃在小六子的陪侍下进来,两女连忙福礼请安。

武惠妃看了看两女,秀眸里闪过一抹讶然神色,更多的是窍喜。

这对孪生姐妹长得娇小玲珑,机灵且善解人意,她特意留在身边服侍,今日让姐妹俩服侍衙内沐浴,自然也有那个意思。

她是过来人,自然看得出来,这对可爱的孪生姐妹的神态虽略带几分羞赧,但仍旧是完璧之身,说明相公并没有偷吃嘛,这让她惊讶的同时更感窍喜。

“你们退下罢。”

“是。”姐妹俩屈身应喏,双双退出偏殿。

武惠妃让小六子在门外守着,任何人不得进来,自已则轻手轻脚的走进里间。

卫大衙内闭着眼睛,舒舒服服的靠坐在澡池里,温水洗去了全身疲倦,小衙内越发狰狞吓人。

这些天来忙着打仗,即便有晴儿陪侍在身边,他没有时间和晴儿修练九阳神功,加之刚才孪生姐妹花舒心的服侍,这会可真是有点那啥了。

突然,他感觉身后似乎有人,还未转头,一双柔软的小手搭上他的肩膀,轻轻揉捏着。

卫大衙内扭头一看,不禁咕的咽了一口口水。

武惠妃跪坐在他身后,身上只披了一袭粉色薄纱,绝美曲线若隐若现,勾魂夺魄。

卫大衙内再也把持不住,伸手把人拖进池里,那对姐妹花小萝莉虽然可爱迷人,但身材根本没法跟武惠娘这种凹凸有致的成熟renqi相比。

武惠妃娇呼一声,象征xing的挣扎了几下,之后半推半就,曲意迎承,整个富丽堂皇的澡堂内春意无边。

小秋是武惠妃挑选的贴身侍女,她就站在小六子的身边等候传唤服侍,里边传出的各种声浪让她先是愣了好半晌,慢慢的,光洁的玉颊浮起红云,心头更是突突的跳得厉害,身体深处有一股莫明的热潮在涌动,两条腿软绵绵的,几乎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太后娇慵无力的柔媚声音传来,“小秋……”

第197章 权倾朝野

第197章 权倾朝野

这一夜,对卫大衙内来说,可是刺激无比,身份尊贵的太后在他的雄风之下宛转娇呻,时而象初嫁的新媳妇羞羞答答,半推半就,时而象欲求不满,ji渴难耐的dang妇,疯狂放荡,总之,各种滋味,让他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爽歪歪之后的成果,自然是累得全身发软,呼呼的睡得象只死猪,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中被人推醒,玉颊羞红的小秋服侍他穿好衣裳,小六子引领他出宫,这会,天空尚暗。

睡得很沉的时候被人叫醒,卫大衙内虽有些不满,但也无奈,为了日后的大事,现在还不是公开秘密的时候,也只能暂时隐瞒了。

小六子领着卫大衙内从侧门出宫,借着朦胧光线,依稀可见不远处停了数十辆马车,好些个头戴黑色纱巾的女人提着布包,坐进马车里,随后,马车开车,消失在迷蒙夜色中。

见他好奇,小六子连忙低声解释,那些女人都是先王的妃子,先王驾崩,这些女人留在宫中也是虚渡青春,倒不如每人给了些安家的银两,遣散回家,兴许还能嫁个好男人,后半辈子兴许也有个依靠。

卫大衙内只是无奈的叹息一声,这些女人都是秦王宠幸过的妃子,身份特殊,即便是遣散回家,哪个男人敢娶?那是对先王的不敬与污辱,必被卫道人士骂得你无法存活于世,只能抹脖子。

其实,他也知道,这是武惠妃把所有潜在对手都清除掉的一种自保手段,也算她仁慈,没有借口把这些可怜的女人给挂掉的老秦王陪葬。

这个万恶的旧社会存在太多的不合理与不公平,但他不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他也是在为生存在玩命。

悄然回到自已的新家,这厮直接钻进晴儿的房里,搂着她继续睡回笼觉。

他的将军府就紧挨着便宜老爹的丞相府,是昨天紧急征用的几幢的豪宅,把围墙推倒后就变成了极宽大的将军府。

侍卫们紧急清理了大半夜,好在宅内的许多大型奢华家具都是现成的,也暂时能够住人,日后再慢慢修改。

这事是由卫煌亲自安排,大臣们无奈默许,几幢豪宅的屋主为巴结卫氏,免费赠送,卫煌照单全收。

卫大衙内现在是骠骑将军,有开廷设府的资格,所谓的开廷设府,就是可以设立自已的小府衙,象一个小朝廷一样任免属下官员,不过,除了他的俸禄,所有费用得自已解决。

卫煌现在依然忙得焦头烂额,不过,他很开心,也很满足,他已经创下了祖辈费尽心血而无法完成的成就,卫氏的辉煌可以说已达极致,将来到下面去见列祖列宗,那也是风光得紧。

他心里也清楚的知道,那帮保王派之所以这么大方,给儿子一个非常高的实权官职,本就没安好心,一大一小两个朝廷,将来难免有些冲突,如果处理不好,极可能引起手下人的不满。

跟随他打天下的那帮老人,可算是元老,就算没有功劳,那也有苦劳,而他儿子代表的是少壮一派,手下众多年青的将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荣立军功,如何封赏,才能让手下都满意,这个倒还真是有点头痛。

想让我们父子不和,你们也太小看老夫与吾家麒麟了,嘿嘿。

他之所以这么淡定,那是因为是父子俩曾经开诚布公的交谈过,分工明细,配合得也相当的默契。而且,儿子也不象别人那样热衷权势。再者,他一大把年纪了,啥大风大浪没见过?他还这么玩命,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留给儿子一个平稳的帝国?

在嘉月,他就已经开始退居幕后,放手让儿子大胆施为,而他所做的,就是默默的支持儿子,替他拾遗补漏,如果儿子现在想执掌权力,他会毫不犹豫的放权。

“宝儿醒了?”

“啊……晴儿给爹请安。”

晴儿刚从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