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子谱-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十六回 惊棋 1
阮方道:“不错,这件‘连盘枪’制造得尤为巧妙,琵琶形内为贮弹之器,一弹射出,随手拨一下枪关,下一弹便可纳入弹道中。此枪体大沉重,需一壮汉才能持动,虽然如此,却可连射四十九弹,只要架在面前,百米之外,可横扫千军万马。”方国涣闻之,惊叹不已,没想到天下间还会有这种利器。
方国涣惊叹之余,望着那件“连盘枪”,不由自语道:“造物神奇,竟生有此种利器,若献于军旅中,保卫国家的安全,定可令四夷臣服,扬我国威于天下!”阮方闻之,忽脸色大变,神形自是一震,方国涣见状,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茫然地望了望蔡晓雷。
蔡晓雷摇了摇头道:“方兄弟有所不知,这里……”未等说完,阮方叹然一声道:“还是由我来说罢,今见方兄弟气质不俗,非一般之人,告之无妨。不过今日所言,方兄弟自家知道就是了,切莫向外人道起,否则阮某将有杀身之祸。”
方国涣惊异道:“阮大哥可有什么苦衷?”
阮方叹道:“此事说来话长,家兄阮正本是一铁匠,神思巧妙,工于机械,这件‘连盘枪’就是家兄制造的,共造了两件。因其威力过于霸道,若用以杀伐,当损生灵太过,故不便显于世,家藏而已。后来江浙沿海倭寇猖獗,而朝廷海防兵力又薄弱,无力抵御倭寇的烧杀掠夺,百姓一时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家兄阮正出于义愤,便把‘连盘枪’献于军中,以图用其杀敌保境安民。或许家兄此举有干天和,竟遭来杀身之祸。家兄当时把‘连盘枪’及其机械图式献给了一名叫刘文海的指挥使,欲使之广博军中。谁知那刘文海乃一奸邪小人,他见‘连盘枪’威力甚大,便想自家献于朝廷,独占其功,于是暗下毒手,以药酒害死了家兄。刘文海帐下有一名军校,与阮某是同乡,暗里把家兄被害的消息送了出来。阮某闻此恶噩,大悔家兄献物之举,伏于半路截杀掉了上京邀功的刘文海这个奸贼,用烈性火药把他及随从炸了个粉身碎骨,连那件‘连盘枪’也给毁了。后来官府四下缉拿阮某,家乡容不得了,便逃到了这里,隐居起来。时过数年,此事仍令人耿耿于怀,不能相忘。”
方国涣、蔡晓雷听罢,一时相视无语。
过了很久,方国涣慨然道:“小人当道,利器不为国家所用,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阮方叹道:“时人多奸诈,阮某不想重蹈覆辙,也就止了以火药济世之心,免生祸事。火器虽利,却也换不来一个太平盛世,也是其杀伐之力大过之故。”阮方接着又道:“人思至巧,每造奇器。想宋时有神臂弓,形若巨弩,立于地以脚踏其机,可三百步外贯铁甲,也称克敌弓。宋军拒金兵,多倚此为利器,军法不得遗失一具。若兵败不能携带,宁可毁掉以防敌方得其机轮仿制。元人灭宋,得其图式,曾用以制胜,至本朝乃不得其传。”
蔡晓雷一旁道:“或许本朝出了阮方兄的连珠枪与连盘枪,显不着那神臂弓了罢。”阮方摇头叹道:“所谓利器,便是杀人之利器,实犯造物之忌,我虽拥其而家藏,但不知后世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火器来。人能役物,也能使之为祸,祸之极,天毁地亡,是人不能测的。”
三人对饮了多时,各呈醉意。方国涣见天色已不早,就对阮方、蔡晓雷道:“今日有幸结识二位哥哥,又承盛情款待,更得闻见阮大哥奇人奇事,实令小弟终生难忘,不枉此行。天色将晚,小弟就此别过,日后有机会再回访二位哥哥罢。”
阮方闻之,忙挽留道:“我三人今日饮酒倾谈,好是快活,与我等这般性子相投之人实在难遇,方兄弟莫如在舍下住了,晚间挑灯夜饮,接着痛快。”蔡晓雷也劝道:“方兄弟与我二人虽然萍水相逢,却也似曾相识多年的故朋旧友一般,就请多留住几日罢,这里多的是沉香酒,再醉它几日也是好的。”
方国涣感激道:“多谢二位哥哥的诚意,小弟今日已尽了一回人生豪情,但有事情在身,不便多留,还请二位哥哥见谅。”阮方道:“何事劳得方兄弟这般辛苦,自家急着赶路?”
方国涣叹然一声道:“小弟正在满天下追寻一个人,可惜很长时间无此人的消息了。”阮方道:“原来如此,方兄弟要寻找的可是多年不见的至亲好友?”方国涣摇头道:“小弟要寻找的乃是一个仇家。”
阮方闻之,惊讶道:“看不出方兄弟年纪轻轻,却也有着血海深仇!”蔡晓雷一旁异道:“方兄弟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昨日还险些被小人把那枚宝贝棋子欺了去,若是寻着了仇家,又如何报仇?岂不空送了自家性命?”
方国涣缓缓地道:“若是寻着此人,小弟也只能与他在棋盘上较一高下了。”阮方、蔡晓雷二人闻之,互望了一眼,各呈茫然之色。
阮方这时诧异道:“方兄弟要在棋上寻仇?阮某怎么有些听不明白?”
方国涣叹道:“此事说来有些玄奇,令人难以置信,但确是真实的。当今天下有一人在棋上习练成了一种杀人鬼棋,与高手棋家临枰对弈之时,可在棋上给以对手无形的杀伤之力,使人莫名其妙的毙命棋旁。小弟不才,也好棋道,曾有恩师故友死在此人的棋上,为了弄清棋上杀人之因,也是为了在棋上讨回个公道,小弟便于天下间追寻此人,以求与其在棋上较一高下。若有幸胜了,便可以止住此人不再以棋杀人,因为当今天下已有三十余位棋上的高手名家被此人无端地害了。”一席话听得阮方、蔡晓雷二人惊得呆了。
过了好一会,阮方这才叹然道:“乖乖!天下间还有这等怪事,棋盘上也能走死人的。方兄弟所说的这种杀人鬼棋,敢情比火枪、火药还要厉害,可杀人于无形之中,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自家连连摇头不已。
蔡晓雷此时有所悟道:“怪不得方兄弟身上带有千金不易的棋子,原来是棋上的高人。”接着又惑然道:“既然有许多高手名家都死在了那人所走的鬼棋之上,可见此人在棋术上有些邪门,方兄弟追寻此人斗棋,难道另有高超的棋道制他?”
方国涣叹道:“物有反正,棋道也然。小弟于棋上有所小成,愿与鬼棋一战,败则矣,若反胜其人,便可使天下棋家不再有人丧命于这种高雅的技艺上,匡以棋道雅正之风。”阮方、蔡晓雷闻之,大是敬服。
阮方赞叹道:“方兄弟舍了自家性命不顾,冒险与鬼棋斗,却是为了防救他人,实为侠义之士!令人钦佩。”方国涣道:“阮大哥过奖了,小弟既是棋道中人,棋道出此不幸,当尽以棋家之力。”
蔡晓雷道:“可惜我与阮方兄都是棋外人,不懂棋上奥理,更不知棋上别有天地,甚至有邪正之分。但希望方兄弟能早日寻着之个棋上的魔头,胜了他便是,从此毁去这种杀人棋道。”阮方道:“不错、不错,方兄弟能在棋上反杀了他最好,若不能,待日后阮某补他一枪便是了。”方国涣感激道:“二位于哥哥的好意,小弟在此谢过了。”
三人又饮了最后一碗沉香酒,阮方、蔡晓雷执意要送方国涣回镇上的客栈。方国涣见二人已有醉意,恐路上不便,于是推谢了。阮方便道:“我二人那就明日到客栈寻你,然后再送方兄弟上路如何?”方国涣点头应谢了。阮方、蔡晓雷送出方国涣出了院门,方国涣自让二人回了。
阮方摇着手,醉意醺醺地道:“老弟去了便是,我二人在这里目送你一程。”方国涣只好一笑,拱手而别,转身去了。走出很远,回头看时,见阮方、蔡晓雷二人仍旧相扶着朝自己挥手相送。
方国涣也自饮了许多沉香酒,已是有些不胜酒力,好在此酒奇在不上头,倒也勉强回到了客栈。一进客栈正门便有一名伙计上前扶了道:“客官出去了一天,竟醉成这样,遇见什么好酒来着?”那伙计把方国涣扶回房间,安置于床上,也就转身去了。方国涣昏昏沉沉睡了多时,自觉口渴,醒来看时室内外已一片漆黑,便摸索着把桌上的一壶冷茶寻来喝了,方感舒服了些,复又回床睡去。
方国涣一觉也不知睡到了几时,酣睡中忽被外面一阵吵闹声惊醒,睁眼看时,天已大亮。此时外面的吵闹声更大了,就听一人道:“你这伙计好没道理,我们找一个朋友,你拦着做甚?”便听伙计应道:“你们说有急事,一进门就喊着找人,岂不惊扰了小店中的其他客人。”
这时,又听另外一人道:“小二哥,我们确有急事,故有些冒失,还是让我二人进去的好。”方国涣听外面的声音有些耳熟,起身开了房门看时,原来是阮方、蔡晓雷二人。方国涣心中一喜,自是感激他二人来相送,忙迎上去道:“原来是二位哥哥,快快请进。”客栈中的伙计见店中果有阮方、蔡晓雷相识的客人,不再言语,一边去了。
阮方见了方国涣、上前一把拉住道:“方兄弟,真是巧了,你昨日说的那个棋上仇家有消息了,收拾东西快走。”方国涣闻之,大吃了一惊,来不及细问,忙回房中取了包裹,出来到柜台上结账时,蔡晓雷早已抢着把钱付了,方国涣谢了一声,随与二人出了客栈。
到了街上,方国涣急切道:“二位哥哥得到了什么消息?小弟要寻找的那个棋上仇家现在何处?”阮方道:“方兄弟勿急,边走边谈。”
这时,蔡晓雷朝前面一辆马车上的车夫喊道:“赵二叔,又去城里吗?可否带我们一程?”那车夫回头见是蔡晓雷,便止住马车道:“原来是蔡贤侄,既去县城,上来就是了。”
蔡晓雷闻之一喜,谢了声,唤了阮方、方国涣上了马车坐了,一路自向县城而来。方国涣不知为何这般,也自随了二人。
待于马车上坐稳后,阮方便对方国涣道:“今个一早,我与蔡兄约好一起来送方兄弟,在街口遇上一个熟人,随口闲聊了几句,竟然得知昨日城里出了一件古怪的命案。”
方国涣闻之,立时一惊道:“莫非又有高手棋家死在了棋上?”阮方道:“不错,那熟人说是城里有一位好棋的秀才,昨日与人下了一盘棋,不知怎么就突然死掉了。秀才棋上的那个对手,也就是凶手罢,没来得及逃走,被人拿住告了官,下在牢里了。”
“咦!”方国涣闻之,不由大吃一惊,心中讶道:“李如川竟然被抓住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过……”方国涣转而又惑异道:“李如川有于若虚保护,每次棋上杀人之后,都能全身而退,此次失手被擒却又为何?是了,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可能是于若虚另有它事,一时不在身边,李如川杀人心痒,便独自寻人斗棋,以致事发后脱身不得,被人拿住了。”想到这里,方国涣不由长吁了一口气,先前心中的焦虑之情自去了一半。
阮方这时又道:“阮某一听说此事,就自然想到了方兄弟要寻找的那个棋上仇家,看来此人做恶太多,终得报应了。”蔡晓雷道:“今日倒要看看此人是何模样,竟然能在棋盘上杀人。”
第四十六回 惊棋 2
方国涣心中又有些忧虑道:“李如川失手被擒,于若虚必会去牢里救他,此人武功高强,一个县城的牢狱自挡不住他的来去。我须早些赶到衙门内,希望能在棋上做个证人,以让官府治李如川杀人之罪,最好是与他能对弈一局……”方国涣心急如焚,恨不能一下子便到了城里,见着李如川,与其在棋上一战,领教那种杀人鬼棋。
待马车进了县城内,蔡晓雷谢过车夫,便与方国涣、阮方向县衙而来。然而到了衙门口,却是冷清得很,显是还未升堂审案,自没有个发生大案奇案的样子。方国涣见状,心中惑然。
蔡晓雷这时道:“此事我们不知属实于否,衙门里我有个当差的旧识,且去唤他出来问个究竟,阮方兄与方兄弟先去那边的茶铺里候了。”说完,蔡晓雷径直往衙门内去了。阮方便拉了方国涣到路到的一家茶铺内坐了,要了点心茶水来吃,以待候消息。
阮方见方国涣焦急的神情,便劝慰道:“方兄弟勿急,你那棋上仇家既已被拿住,也是他自家的气数尽了,你在棋上未能有机会制成,就让官府来惩罚他罢。”
方国涣忧虑道:“就怕官府无凭无据,在棋盘上查不出什么,无法定他的罪,况且此人的来头不小,官府不敢轻易办他的。”阮方点头道:“说的也是,抓人治罪是要有证据的,此人既在棋上杀人于无形,当无罪证来治他。回头且看蔡晓雷得了什么消息来,若官家真拿此人没有办法,咱们再想法子设上一个棋局,让方兄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人若是不敢应战,或是被官府放掉了,咱们就在路上截了他,喂他一弹子吃。”方国涣闻之,不由一笑。
时间不大,蔡晓雷与一名捕快从衙门里走了出来。到了茶铺内,阮方、方国涣忙起身迎了。蔡晓雷介绍道:“这位是宋捕头,衙门里管事的。”双方互见了礼,然后落了座。
蔡晓雷斟了一碗茶,敬于宋捕头道:“今天约宋捕头出来,是想打听个事,听说昨日城里出了件人命案,是在棋上出的事?”那宋捕头道:“不错,昨日城里的张秀才,因为一盘棋把性命送掉了,不过凶手已经被拿住,下午就要升堂审问的。”蔡晓雷道:“不知那凶手……”
宋捕头此望了望蔡晓雷,又看了看旁边的阮方、方国涣二人,放下手中的蔡碗道:“各位可是为那凶犯来说情的?想开脱他吗?”那宋捕接着摇摇头道:“我看各位还是省下银子罢,张秀才家里早已递了状子,把凶犯告下了,并且杀人是实,罪责是脱不了的。衙门里堂上坐着的可是位清官大老爷,铁面无私,执法甚严的。”
方国涣这时忍耐不住道:“请问宋捕头,那个凶犯叫什么名字?”宋捕头道:“是叫李三的。”“李三?”方国涣闻之一怔,以为宋捕头口误,因为李如川是化名李无三的,于是忙道:“是叫李无三的吧?”
那宋捕头瞟了方国涣一眼道:“什么无三无四的,那李三是城南开米店的,我早就认识,没想到意外吃了这场官司,虽是误杀,却也是重罪的。”方国涣闻之,惊愕道:“难道这个李三的棋上也有杀人之力?”那宋捕头不知方国涣、阮方、蔡晓雷三人究竟为哪般,自有些不悦道:“你们找我到底是为了何事?如何说出这些没头尾的话来,可是在开玩笑吗?”
蔡晓雷见那宋捕头已有了愠色,忙道:“宋捕头勿要多疑,我等都是与此案无关的人,只不过听说棋上也能杀人,感到好奇,故来问问。你我曾是旧邻,你又是官家人,小弟岂能与你开玩笑,但不知昨日发生的是怎样的一件案子?如何就要了那张秀才的性命去?”
宋捕头此时喝了一口茶,好像觉得不是味,一张嘴吐在了地上。阮方一旁见此人如此无礼,起身欲怒。蔡晓雷忙用眼色止了,随从怀中摸出几两碎银子,递上前道:“这些小意思,请宋捕头自己买些好茶喝。”
那宋捕头眼光斜瞟了几下银子,笑了笑,没言语。蔡晓雷便把银子塞入宋捕头的怀中,然后道:“宋捕头,给个面子,说说看。”
那宋捕头这才不紧不慢地道:“你们真是些闲人,打听这些不相干的事。也罢,既然来了,说于你们听听也无妨。昨日午间,那张秀才约了李三到家里斗棋,他二人平日里都是相交好的。谁知秀才呆气,为了争棋上一子,与李三抢了起来。那李三见张秀才悔棋,也是个不让劲的主,二人就抢起了那枚无甚用处的棋子。由争执到抢夺,于是二人就打了起来,结果李三一失手,把张秀才推倒在地。那张秀才也是个短命的鬼,脑子正磕在桌角上,一命便呜呼去了。秀才的家人见出了事,岂能饶过李三,一顿痛打,绑去见了官,随后递上状子告李三杀人,也是有证有据的,李三自是脱不了杀人之责,总之是这两个呆子因争棋而闹出人命。三位若还想瞧个热闹,下午衙门里升堂审案时,站在外面看看罢了。”那宋捕头说完,起身拍拍屁股去了。
方国涣这才明白此案与国手太监李如川无关,不由颇感失望,坐在那里默然无语。阮方、蔡晓雷二人则面面相觑,哭笑不能。
阮方望了一眼远去的宋捕头,不屑道:“当差的好是牛气,还不是见了银子就笑的人,此辈不堪与交。”蔡晓雷摇头慨叹道:“天下间最势力者莫过于这些吃公家饭的,平时面子上装大得很,一见了银子,如那苍蝇见了血一般。”
阮方见事情有了个意外结果,感叹道:“起初不相信,棋上也能杀人,今日也算撞着了,虽为争棋而死,却也因棋而亡,没想到这棋之雅艺,把人走得急了,也要出事的。”说完,阮方摇头不已,随后付了茶钱,招呼了蔡晓雷、方国涣二人回走。
三人出了茶铺,走至一街口时,见前方围了一群人,不时传来阵阵冲天的谩骂声。近前看时,却是两舌妇斗嘴,所言皆粗话,不堪入耳。阮方见方国涣闷闷不乐,便想逗个趣开心,于是笑道:“妇人家嘴上骂人的功夫,倒比阮某的连珠枪还要厉害。”
蔡晓雷笑道:“阮方兄是枪打一片,人家是嘴招一群,而阮方兄却挤着来看,倒真是不如妇人家了。”阮方听罢,仰头哈哈大笑,不曾想引得那两个斗嘴仗的妇人骂话骤停,一齐怒视着阮方,显是阮方一阵大笑,让那两个妇人闻见,以为是在讥笑她二人。
阮方笑声未尽,忽觉情形不大对头,笑声也就在半空中停住了,愕然地望着那两名怒目而视的妇人,惊讶之极道:“喂!什么意思?”
蔡晓雷旁边见苗头不对,拉了阮方、方国涣回头就跑,身后随即泼来一阵大骂之声,污言垢语,实是难听之甚。阮方、蔡晓雷、方国涣三人捂着耳朵一气跑出了好远,待拐过一个街角时这才停下,彼此望着对方狼狈的样子,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方国涣捂着肚子扶着墙,已是笑岔了气,笑得蔡晓雷直跺脚,阮方则笑弯了腰。几名路人惊异地望着,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阮方、蔡晓雷二人敬方国涣棋家侠气,便再次硬拉着他回饮沉香酒。方国涣因一场虚惊走了个空,心中忧闷,又不便违他二人诚意邀请,于是回到阮方家中开坛对饮起来。酒逢知己千杯少,方国涣虽不胜酒力,也自饮了许多,也是心中忧闷之敌。阮方、蔡晓雷见了,知他心情,也自放开量陪着来饮。
酒过三巡,阮方这才叹然一声道:“方兄弟一人走天下,好个快活自在的身子,虽有那个棋上的仇家累着,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凡事不可强求,还是随缘而遇罢。”
蔡晓雷也自劝慰道:“方兄弟既然能在棋上有本事败他,到时你不去找他,他也自会来找你的,能棋逢对手,乃是棋家的本性。”方国涣感叹道:“二位哥哥说得有理,天意若如此,人强求不得,一切随其自然罢。”三人随又互劝了几杯。
这时,刘祥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欢喜地道:“主人、主人,那只老鹰来了。”阮方闻之,精神一振,忙起身来到了院中,蔡晓雷、方国涣也自跟了出来。
此时高空中果然定着一只苍鹰,一动不动,似贴在了天上一般。蔡晓雷见了,惊讶道:“阮方兄,你与此鹰有约吗?”
阮方道:“敢情是,这家伙把刘祥养的一群小鸡捕捉得一只不剩,我也是候它多日了。”接着,阮方抬头凝视了空中片刻,自语道:“鹰有异能,可定形于高空,以巡捕地上鸟兽。此鹰与我等距离不下千米,位置高远,看来非用‘火雷枪’和‘追雷弹’不可。”说完,阮方转身进了一间木屋。出来时,手中提了一枝特长的火枪,长丈余,铁管铜托,似一细长的拐杖。
方国涣见了,讶道:“此枪怪异!果能够着那只鹰吗?”阮方道:“这枝‘火雷枪’和里面的‘追雷弹’都是特殊制造的,用以击极远之物,先前曾试过几次,也有些效果的。”说完,阮方把“火雷枪”架在了树杈上,选好了角度,直指高空中的那只苍鹰。
沉寂片刻,忽见一道火光射出及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随即便见高空中那只静止不动的鹰身,忽一个跟头翻坠而下,可谓是应声而落。方国涣、蔡晓雷、刘祥三人不由齐声欢呼“好!”便是有旁人,不来喝彩也是不能。
刘祥接着惊喜万分地朝鹰落方向跑去了。方国涣此时赞叹道:“阮大哥,神枪神射也!比小弟一个朋友的霸王弓还要厉害!”
阮方收回了火雷枪,笑道:“除了日月星辰,只要一枪在手,凡目之所及,无不击之。”蔡晓雷一旁点头笑道:“此言倒也不为太过。”
刘祥这时怀抱了那只苍鹰跑了回来,一到近前,便神气十足地在三人面前展开了鹰翅。此鹰颇壮实,两翼一展竟有丈余,在其腹部绒羽中沾有血迹,显是弹中于此。阮方见状大喜道:“好一个唬人之物!照这样子定了形,拿去菜园中立了,以吓吓那些偷食的鸟雀。”刘祥应了一声,负了死鹰高兴地去了。
阮方、蔡晓雷、方国涣三人复回室中饮酒,方国涣自对阮方赞叹不已。阮方道:“只要精研一技一物,到了一定火候,便可夺其造化之功,自家都难以想象的。”方国涣心有同感,点头称是。三人畅饮了一番,一坛沉香酒已快尽了。
此酒静生醇香,酒力悠长,味感奇异,愈饮兴致愈高,三人连饮了两坛,意犹未尽,便又启了第三坛来。蔡晓雷此时笑道:“不知我与阮方兄有什么造化,酒中的哪位圣仙竟给我二人留下这一窖的美酒,每日饮上一回,实不枉此生了!”
阮方笑道:“人生得意之处,莫不如是与好友二三人,饮美酒谈壮志,管它日后实现否。”方国涣笑道:“阮大哥所言极是,人生趣味倒也不过此间。”
蔡晓雷感叹道:“酒之一物,可谓人间极品,想那李太白、曹孟德都是百般推崇此物的。至于酒中事,也自有许多传奇,不讲李白因醉酒水中捞月而死,单说有一位叫王南的老夫子,一生嗜酒如命,但不滥饮,品味奇高,非美酒不沾。有一次醉倒在一古墓旁,无意中从一处洞穴掉了下去,隐见墓中有干尸,其身竟不朽,以其装饰来看,似一位已葬百年以上的古人。那王南惊惧间,忽见干尸旁有一坛,上有‘酒’字,不由大喜过望,搬过来开封启盖,突地异香满墓穴,果为一坛美酒。王南恐意立无,指着古尸笑道:‘你我,酒友也!谢赠百年陈酿。’后携酒而出,潜回家中,恐人知晓来享,命妻子封门闭户,同时做些精致的下酒菜,以尽他人生最大的乐事。哪知当他老婆备了菜肴回转桌旁时,却已然不见了这位老兄,床前鞋子仍在,身上的衣衫也脱落桌旁,门户依旧,唯见桌旁有碧水一汪。你们猜怎么着?原来那王南老先生已被这种百年老酒的酒力化了身去。”
阮方听罢,摇头笑道:“蔡兄好会编故事,世上焉能有此等怪事。”方国涣也自不信,认为是蔡晓雷自家杜撰来的。
蔡晓雷这时却道:“此事千真万确的,那王南老先生就是蔡某的一房远亲,那时蔡某年幼,出事时还跑去看了,果见除了衣服鞋子外,不再见王南身上一物。如果说是私自走了,为何不穿衣衫鞋子?实是被酒力化了身去的。因事出古怪,那坛剩酒还被拿去官府验了,也自未查出什么,只好定为‘酒杀气化’。后来这坛酒被一位酒坊的老板花了三百两银子买了去,说是兑入到其他的酒水当中,便成珍品。”
阮方听罢,始信为真,便问道:“后来又怎样了?”蔡晓雷道:“后来那酒坊的老板果然兑出了一种叫‘百年香’的名酒,从此发了家。”阮方笑道:“你那远亲王南老先生倒也福气,虽被酒化,却似仙化,那种妙境,谁人也体会不来的。”
蔡晓雷笑道:“说不定我们的酒窖内,就有类似的化人之酒,哪日不小心饮上了,也被化了身去。”阮方闻之,慨叹一声道:“如此倒也不算什么坏事。”三人饮至深夜,方才兴尽而止,并在一床睡了。
第二天,方国涣便向阮方、蔡晓雷二人谢过了这两天的款待之情,随后辞行。阮方、蔡晓雷挽留不住,只好送方国涣上路。方国涣见二人为自己有所花费,便暗里留下了五十两银子。阮方、蔡晓雷送出了方国涣很远,这才叮嘱日后有机会必来相见,两下不舍别去。
方国涣离了小镇,又四下寻访了多时,再没有打听到手国太监李如川的消息,除了棋道中人,天下间对杀人棋的传闻似乎也渐渐息了下来。方国涣见再无棋上命案发生,欣慰之余,又自有些忧虑和怅然,知道李如川在世一日,必然还会出来在棋上杀人作乱。久访李如川踪迹不着,虽无奈何,方国涣仍苦心不倦,不敢放松此事,已作为一项棋上特殊使命来执行了。
一天晚上,方国涣在睡梦中忽见李如川狞笑着向自己扑来,一惊而醒,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摇头自语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整个脑子天天都被此人占了,梦中也脱不得的。”叹了一声,复游于山水之间,以散其心,以防棋境被扰。
这一日,方国涣游到了风景秀丽的黄山。
方国涣游至黄山地界,曾闻黄山景色奇美,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是放情一游,饱览黄山秀色。
独步山中,悠然自得,方国涣一路寻来,直至光明顶。光明顶为黄山第二高峰,地势高旷,为看日出观云海最佳处。放眼远望,但见东部云海翻涌若浪,团团滚动,横压天际,甚为壮观。西海群峰尽收眼底,山势挺立,如无数利剑直插霄汉,大峰磅礴,小峰重迭,秀丽深邃,神秘不可测。云雾萦绕,层叠峰峦,时隐时现,“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妙境天成,自引方国涣神情激荡,调息吞吐,畅然万分……下了光明顶,又上莲花峰,此为黄山最高峰,峻峭高耸,气魄雄伟,一峰独立,群峰簇拥,俨若新莲仰**放。
方国涣身临莲花绝顶,大有顶天立地之感,迎风傲视,心胸大阔,尤感伟然,惊叹天地间竟有如此鬼斧神工之胜境。天色将晚,方国涣便寻了一处古祠宿了,自迷醉山中景致,准备明日继续游览黄山。
第二天,方国涣登上了黄山三大主峰中最险峻的天都峰。至极顶,但见峰端平如掌,旁有一石,上刻有“登峰造极”四字。远眺那云山相接,千峰竞秀处,独立此间,顿感“登峰造极”四字之绝妙,尤是仙人居处。天都峰“鲫鱼背”更是极险所在,其段长十余米,宽仅一米,纯石无土,人若过此,莫不战战兢兢,自有那“天都欲上路难通”之感。方国涣性达化境,心神泰然,来去倒也自如。下了天都峰,方国涣又四下游走了一会,自是留连忘返,饥食山果,渴饮泉水,似感忘之一切,尤觉悠然。
方国涣无意中乱走,竟至玉屏楼“迎客松”妙景之处,不由惊呼了一声,但见周围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