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清霸世-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詹天佑的眼泪下来了,这位大人可是真要想让自己的祖国富起来了呀。
转过山东半岛,就是北洋水师的基地刘公岛了,舰队向基地前进,远远地已经望见了基地的旗帜了,突然远处来了一只快艇,后面的大型军舰也已经出了港口,到了近前一个下级将领喝问道:“什么人,敢闯我大清海域?”
这边立刻有人答到:“我们是钦差肖大人的舰队,看不到上面的龙旗吗?我们是回天津的,从这里路过。”
那人又问道:“肖大人怎么会有舰队呢,再说了,那是日本的军舰吉野,我们都是见过的,不许通行,再向前走,我们就要开炮了。”
肖峻问道:“我问你,邓世昌可在?”
“邓大人在的,请问你又是何人?”
“你去告诉他,就说肖峻来了。”
那个将领不知如何是好了,肖峻又道:“我等在这里,你快些通知邓世昌来见吧。”
只见他向一个信号兵,打了一个手势,那个信号兵开始向后面的军舰打旗语,报告有人要找邓大人。很快,就见致远舰出了军舰的编队,向这里开来。
离的近了,舰上的水兵们都认出了自己北洋水师的致远舰,纷纷对它指指点点,对面那条小快艇上的官员迎了上去,向邓世昌报告,邓世昌的望远镜早就看到了肖峻,马上下令,靠帮,扬威号显得小多了,邓世昌一下子就跳到了肖峻的舰上,几步冲过来,就要给肖峻下跪,可是肖峻早就一步上去,扶住了邓世昌,用手指着“吉野”对他说道:“邓大人这条舰,你可认识?”邓世昌看着肖峻不解的道:“大人,这条舰是日本的“吉野”号,是日本第一游击队的旗舰,怎么到了大人的手里?”
肖峻说道:“我回来的路上,他们想和我开个玩笑,我就让咱们的弟兄们把它给抓来了,这以后就是你的了。”
邓世昌不相信地看着肖峻道:“真的?大人,我们都快恨死它了,在我海域为非作歹几年了,也伤了我们好几条舰啊,可我们一直不能打到它,可没想到你却把他给俘获了。末将佩服,佩服啊。有了大人,这真是我大清的洪福啊,大人快请,丁军门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肖大人,您这次怎么收拾的这些日本人啊,快给在下说说,快急死我了。”
“好我给你说说吧。”
就把在黄海海面上发现日本军舰以后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听的邓世昌摩拳擦掌,一个劲地叫好,非要把潜水艇留下几艘不可,肖峻笑道:“邓大人,那么你打算要几艘啊?”
“五艘!”邓世昌狠了狠心说道。
肖峻摇了一下头,“三艘。”
肖峻还是摇头,“两艘。”
肖峻笑道:“你也别猜了,十艘,我全给你们留下了。”
“什么?全给了我们北洋水师,那南边怎么办?”
“好,我要的就是你的这句话,中华民族本是一家,不分你我,我把吉野和十艘潜水艇全给北洋水师,但是你们要抽调出精锐水兵去帮助福建水师去重建部队。要不他们可就真不行了。”
“行,在下官微职小,但是我们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呀,我马上电告中堂大人,请他马上办理。”
“算了吧,李中堂那里还是我去说吧。不过邓大人,有两件事你必须答应我,一尽可能多地找出咱们这些潜水艇的不足之处,以便把它搞的更好,二是注意保密,这两件事你要是办好了,对我们就是大功一件,怎么样?”
肖峻清楚地记得以前看过的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对日军密探的态度,他作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谢谢肖大人,我和几位带兵的管带,一定把你的意思传达到每一个水兵。”
两人亲热地说着,军舰已经到了威海刘公岛基地的码头了,靠了码头,只见一位又干又瘦的老人,衣甲整齐等在了码头上,邓世昌用手指向了岸上的老人说道:“这位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丁大人。”又跑下了跳板对丁汝昌说道:“这位是钦差肖峻肖大人。”
肖峻从跳板上快步走过来,一把扶住正要下跪行礼的老人,说道:“丁大人的威名如雷贯耳,在下早有耳闻,大家难得一见,就不要行些俗礼了。”
丁汝昌对肖峻说道:“前不久,曾得肖大人资助军晌,我等甚是感激,这不训练和军规就比以前好了许多。这要多谢大人了。”
“大人如此说来,倒是让在下觉得惭愧了。咱们不说这个了,赶紧找个地方,咱们交流一下情报。”
“好好,肖大人请到我的书房,咱们回去说,邓大人帮忙安排一下,福建来的弟兄们。”
说完领头向回走去,肖峻让张海洋安排一下,好好总结这次海战的经验教训,然后送交于我,就让弟兄们休息吧。
第43章 返回天津(二)
第43章返回天津(二)
来到了丁汝昌的书房,给肖峻上了茶,肖峻对他的这间屋子不陌生,为什么,因为肖峻以前来过。看着丁汝昌这简陋的办公室,肖峻心中不免感叹,有限的军费不能用在刀刃上,真是可悲呀,可是那位太后,却是还在挤军费呢!自己给她花了一大笔银子,她还不得心痛坏了。
丁汝昌见肖峻在深思,就小心翼翼地问道:“肖大人,可有什么难言之隐?”
“不、不、不,没什么,这回这一仗,打的痛快,日寇来了四艘军舰,被我打沉两艘,俘获一艘,可惜的是让他们跑了一艘。”
“真的?”丁汝昌站起身来:“大人您不是在让我高兴吧?”
“唉,哪能呀,你我神交已久,虽说不熟,可还不至于去唬你吧。”
就把战斗经过又向丁汝昌说了一遍,丁汝昌也是和邓世昌一样,恨自己没有赶上这一仗,没有亲自打上一炮,可这终究是自己人胜了还是非常高兴的,马上让人给李鸿章发电报报捷,当听说肖峻自己搞出了潜水艇时,他就觉得非常奇怪,人家是陆军,可自己天天在和海军打交道,可怎么就想不到呢?莫不是自己真的老了吗?听邓世昌讲这位肖大人才到南方去了两个多月呀,可是福建的水军那可是全军覆没的呀,难道是他们搞的,不可能呀,自己还为他们下半旗致哀呢,自己着实为他们的失败痛心啊,可怎么就这两个月中国就出了潜水艇了呢?怪事,这个肖大人可是真有一套,人们都说他是福将,那是瞎说,只能是人家会打能打,自己和众将官,不服不行啊。听肖大人言讲,日寇的第一游击队算是完了,自己这边的力量足以和他们相抗衡的了,不由的心中松了一口气。
肖峻看着丁汝昌脸上的变化,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问道:“丁军门,是否是觉得心中松了一口气呀?”
“大人何以知道?”
“在下在看着你呀。不过我可不同意你的想法。”
“为什么?”
“想我大清,几百年来,受尽列强的欺侮,现在刚有一点好转,难道不应该继续前进,给日寇来个狠狠一击吗?”
“大人,不是在下不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想我堂堂大清水师,连晌银都发不出,更别提购置装备了。没有装备咱们是没法打赢日寇的呀。”
“这些我倒是都知道,可是如果有了新的装备,丁大人可否敢与日寇一战呢?”
“这个没问题,我丁汝昌戎马一生,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没有什么不敢的,只是上面是不会给银子的。”
“上面不给,我给,我是决不会让日寇再佔我们一点便宜的。”
丁汝昌一听肖峻这话,急忙跪下说道:“如大人能救北洋水师和大清百姓于水火,不才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肖峻急忙扶起老将军,说道:“丁大人言重了,帮北洋水师的忙,是一定的了,但是这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们不再受列强的欺侮,是为了让我们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挺起胸来。”
一个亲兵进来伏在丁汝昌的耳边向他说了几句,丁汝昌和肖峻苦笑道:“原来想和大人在一起喝场酒的,可是……唉,这不,中堂大人来电,要我马上送您去天津,还指明让致远舰送。”
“那咱就走吧,就别耽搁了,他要让邓世昌送就不是坏事,可能是好事。”
“到时再说吧。”
“命令致远准备出发,把肖大人的那个刚缴获来的“吉野”也送去,咱们这儿修不了,要在大沽船厂修才行。”
“丁大人,把那些潜水艇留下吧,在这儿比在天津有用,关于弹药,我马上让福建给补充上来。番号不要用潜字头的,怕让日寇给知道了,我看就用神秘吧,不,用神一、神二、神三作代号,怎么样?你要注意,一定要保密。最好不要让那些不可靠的洋员知道,”
“好吧,肖大人,你是一番好心,但是,我留下九艘,您带一艘,也让李中堂看一眼,别让他挑了理。”
“好吧,咱们走。”
张海洋迎了上来,问他们怎么办,肖峻说道:
“扬威号和奋勇号留下,补充好给养,维修战舰。休息一下,早一点返回去,去帮高腾云打游击战,好好地总结一下这次海战的经验教训,从指挥、配合、士气、战术、武器装备等各方面都要总结,别忘记我和你们说的要经常开个诸葛亮会,让大家多出主意,人多火焰高嘛。”
张海洋一个劲地点头,依依不舍地送肖峻重新登上了致远舰。
丁汝昌自己大着胆子也给福建派出了一些基层官佐和优秀的士兵。肖峻一看也很高兴,这一批人补充过去,福建水师可就更加强大了。
扬威号、奋勇号和九艘潜水艇的全体官兵在甲板上列队向肖峻致敬,信号兵的旗语打出了:“恭送肖大人”,炮兵鸣放了礼炮。邓世昌一看福建的水兵如此尊敬肖峻,他知道这是肖峻和大家在海战中拼命拼出来的感情,命令甲板上的水兵一齐向两艘英雄的战舰敬礼。
致远和那只破舰“灭倭号”战舰出发了,目的地天津。肖峻和丁汝昌、邓世昌三人,就坐在前甲板上,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海战的情景,一路上倒也是很顺利,第二天早早地就到了天津,远远地就见李鸿章亲率北洋水师衙门的水兵们,早已经接在那里了,一下码头,李鸿章拱手迎了上来,肖峻也迎了上去,和李鸿章寒暄了几句,几人一起到了李鸿章的大堂上。
李鸿章高兴地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连说道:“肖大人短短几天就造出了秘密武器,使得日寇在我海军面前大败一场,丢盔弃甲呀。”
肖峻接上了话茬:“美中不足的是让他们跑了一条舰,实在是可惜呀。”
“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一场大胜,完胜。实在是鼓足了我海军将士的士气呀。这几天,几个带兵的管带一再要求出兵和日寇再干一场啊,看着你们建功立业,自己天天训练,可是看不到战场那真不是滋味。”
“听到到大人的一番话,我很是高兴,众将不怕死,还能有怕死的兵吗!”肖峻说道,他是知道的,清军对日的战斗中,不是武器差,也不是当兵的不行,主要问题是在上面,是政府不行、将领不行,在很多的战场上都是因为当官的先不行了,那还不是一败涂地呀。
李鸿章喝了口茶又道:“肖大人啊,您这次大功,太后和皇上又要对您大加封赏喽。我等支持洋务之人,可就又可扬眉吐气的了。”
肖峻笑到:“中堂大人,我还没向朝庭报捷呢。”
“唉,这可不行,怎么能不先向朝庭报捷呢。”
“大人有所不知,我这折子还没想好怎么写呢。”
“这有何难,实说就是了。”
“不,中堂大人,我想呀,这一仗日寇是不宣而战,师出无名,在说他们是不愿把这次海战泄露出去的,如此丢脸的事,是不能让自己国人以及世界各国知道的,您说是吧。”
“那大人的意思是……?”
“咱们也不宜宣扬,主要是咱们的那个小玩意,毛病还是太多,这次我的本意并不是要用它开战,只是来北洋水师请大家来挑毛病的,可是日寇非要打,结果就打上了,想不到它还真是立了大功。”
“就是你们舰后拖的那只小艇?”
“正是。”
“肖大人,要不这样,给朝庭上一秘折,这样就不会泄露出去了,可是这样一来,一场大胜国人不知,怎么鼓舞士气呀?”
“我也是难在这儿了。”
正在这时,李鸿章旁边站着的一个幕僚上前对李鸿章耳语了几句,李鸿章对他说道:“快去拿来。”
原来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四天了,当时海战现场距离青岛比较近,几个小时的海战,打的是非常激烈,周围那些青岛的渔船听到炮声,都往回跑,当时青岛有德国人的租界,德国人在青岛驻有陆军和海军,他们就派出了军舰,前去侦察,等赶到了海战的地方以后,战舰是没有了,可是那些在水中的死尸却还在,一看全是日本海军的士兵,有火烧死的、有炮弹炸的、还有是枪弹打死的,不知是谁干的。
第44章 朝中汇报
第44章朝中汇报
即然是死在了中国的海面上,那就一定是中国海军所为,结果德国的报纸上就出现了“中国海军重创日本海军”的消息,驻德大使曾纪泽急忙来电问李鸿章是怎么回事?怕又是日本人在搞什么鬼,别让自己的国家又吃了亏,急忙打回电报查问。这位中堂大人还没看见呢,旁边的幕僚一提醒,这位中堂大人这才让人去取。
一会儿,那位幕僚拿了几份文件回来,其中一份居然还是由上海转来给肖峻的,收报人也是肖峻,几份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询问海战的事。
肖峻叫过那个幕僚说道:“给曾大使回电:我大清水师大胜,击沉两艘、俘获一艘、打伤一艘,但是此事需保密,不宜张扬。切记,切记。肖峻。”
“把我的名字也写上吧。”李鸿章说道。
肖峻走过去,拿过幕僚手中的纸,先把自己的名字划去,先写上李鸿章三个字,然后又在下面写上了肖峻两字。
“大人不可,您是钦差大臣,又是您亲自打的仗,我的名字是绝对不能在前面的,就是下面也是我沾了大人的光了。”李鸿章又对幕僚道:“快快改过来。”
肖峻一看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个典型的文人,对于这些看的很重,只好依他了。
两人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这回就好说了,马上写就可以了:“黄海大捷,我海军完胜,臣已到天津,马上进京面禀。好了就这样吧。”
下面肖峻就又把关于潜水艇的事和李鸿章交待了一下,严格保密。对不应该知道的人,决不让他们上前,有违反者杀。日军对于我们的情报搞的的非常仔细,对于我们的事知道的太多了,连某个管带有几个外屋,养在几个院子都非常清楚。
关于那艘原吉野号现改为“灭倭”号的军舰,理所当然就是北洋水师的了,因为北洋水师和日本人是死对头。这里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原来这艘军舰就是北洋水师订购的,后来因为李鸿章手里没有银子了,日本人一看,他们要了,这一次不用花钱就给抢来了,这不比买还好啊。
再者就是派出一些精兵到福建,帮助充实福建的海军力量,南方的大门也不能放松,北洋水师这边没别的事,就是要让邓世昌等一批人加紧训练,这一次日本人吃了大亏,他们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找机会再给我们来一下的。
最后一事是我和德国定购了两舰最新的战列舰和一百门克虏伯大炮,八个月后交货,我的意思是让邓世昌和萨振冰来当舰长,过半年你就让二人请假回老家探次亲,回来后秘密让他们二人抽调我军的精兵强将赶到德国,去接收,然后就把军舰放在南洋水师,在大海大洋中去训练,然后一但中日关系吃紧,立马调回,借德国在青岛的军港驻守,作为奇兵。这次日军一但来了,就一定要全歼,决不能让他们再跑回去。
肖峻回去休息去了,李鸿章心中感慨万端,想我大清那么多的文武大臣,谁不是各管一方,可是看看人家这么年轻就有如此之胸怀,给我军费、潜水艇、军舰、弹药等,就没提一个字和我要什么,他开口要的也是给福建水师的士兵。他在那福建也是如此,什么也不要,连官员们给的红包,也全扔到福建海军了,想我大清之兵将如全同他一般,又有谁敢小视于我,惭愧,惭愧,惭愧呀。
李鸿章马上就和丁汝昌商议调人去福建水师,增强他们的力量。
肖峻回到了住处,翠儿和秋月早就将水准备好了,让他洗一下,吃点东西,然后休息。可是刚刚坐下,有人来了,进来一看原来是邓世昌和萨振冰二人,二人一进门就给肖峻跪下了,肖峻一看,这是怎么了,进门就跪呀,急忙扶起二人,可是二人就是不起,哭着说道:“我二人是来谢大人的。”
“谢就谢嘛,干吗要跪呀。”
“大人不知,我二人原在李中堂手下,要论打仗是没比的,可是要说实的,我们是真的不愿在李中堂手下了。”
原来,这二人倒是能打会带兵的的将领,可是邓世昌在训练中以吉野号为目标激发士兵的士气,这个萨振冰呢,在训练中也是花样不少,这位中堂大人不喜欢这样,就愿意让手下的人规规矩矩的,因为他是文人带兵,喜欢说教,纸上谈兵多一些,可他们对于那些又不服气,因此本是最有能力的人却天天带一艘老舰,而一些墨守成规的人却上了新舰、上了火力强的主力舰,谁让他们不听话呢?
今天肖峻一走,李鸿章就把二人叫来了,和他二人一说,二人一听心中大喜,可他们不知道李中堂已经从心里对肖峻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决心要改变以前的带兵方式了,可他们还是以为是肖峻的决定起的作用。
肖峻扶起了二人,对他俩说道:“你们二人是我海军的中坚力量,以后对日本的海战中将是你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不要讲什么意气之争,要大局为重。再说了李中堂这个人是中国的人才啊,有了他才有了中国的第一支海军,你们要以他为榜样,很好地向他学习,虽说他的练兵方法和你们想的不一样,可是当年的准军,那在咱们中国可是最能打的一支军队啊,你们说是不是?”
邓世昌和萨振冰二人心服口服,对呀,要不是有了李中堂,哪有咱们海军呀,当前国难当头,自己什么也不能想了,就想一心打好仗,报效国家就行了。
关于训练方面,因为二人全是留学生,肖峻就让他们继续以中西结合的方式来加速整训军队,一切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别的就都好说了。二人听了心中很是痛快,当即向肖峻表示感谢,一定要把新舰带好,并请肖峻先给两艘军舰起名,肖峻说道:“算了你们是舰长,名字就由你们来取,到时就说是我起的就没人反对了,行吧。”二人像孩子一样地笑了,并且一起向肖峻敬了一个军礼,肖峻也还了一个军礼。邓世昌和萨振冰说道:“还是这样敬礼好,跪下行礼太麻烦。”
“以后再说吧,先从海军开始实行。”
二人走了,肖峻一家子才开始吃饭。
第二天肖峻出发去北京,早点走,下午就到了。
因为肖峻一惯不喜欢穿朝服,就连太后、皇上也是知道的,一看他也是像个孩子,也就从来没有严格要求他,要是别人啊,朝臣们早就以大不敬之罪参他了,可是一看太后和皇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再说了,现在谁还敢惹他呀,这是上面典型的红人。这不刚一到宫门口,那小太监早就等在门前了。
肖峻刚要开口,小太监忙说道:“肖大人,快进去吧,太后和皇上早就等急了,从上午就等,连中午饭都没怎么吃。您的朝服就免了吧。”
肖峻就穿一身便衣进了宫门。小太监一溜小跑给太后和皇上报信去了,到了东暧阁前只见皇上已经跑了出来,冲着肖峻就是一拳,“好你个肖峻,真是想死我了。”说完就抱住了正要下跪的肖峻,“你不是不兴这个吗?怎么到了这儿你就要跪呢?”
一个声音从屋里传出来,“肖爱卿,快进来,让哀家瞅瞅,是不是又瘦了?”皇上急忙拉着肖峻进了屋,皇上就把肖峻按坐在了一个早已安排好的绣墩上,又亲自给肖峻端来了茶水。
“快,快给朕说说,你是怎么俘获的日本军舰?”
肖峻急忙把几张照片和一张草图拿出来,照片是海战时翠儿照的,是日寇军舰沉下一半时照的,还有一张就是吉野的照片,太后高兴地看了好一会儿,才道:“说说吧,这次是怎么打的呀?”
肖峻就把海战经过又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当说到日寇军舰越来越近,只有三千码时太后的脸已经变色了,小皇上的手里也紧张地攥出了汗水,当说到肖峻的军舰被击中,弹片贴着肩飞过去,一个宫女吓的,叫出了声,小李子一瞪眼,那个小宫女急忙把嘴给捂住了。
第45章 一夜深谈
第45章一夜深谈
太后和皇上紧张地也顾不上责骂小宫女了,只是催他快讲。一直到日寇的军舰逃跑了,这才出了一口长气:“唉呀!可让你吓死哀家了。”
那小皇上也叫到,“肖爱卿真有你的,我们大清花了那么多的银子,还不如你的这些小玩意管用,真不知道李鸿章听了你的海战经过,会怎么想。”这个小孩子就是什么也不懂,净是瞎说八道,要是没有北洋水师,人家还不早就打进来了吗?肖峻心中想到,于是就和太后、皇上说道:“太后、皇上,非是李鸿章等不用心,实是列强的军舰比我们的要强多了。”
肖峻把日军军舰和北洋水师的军舰情况,仔细地向二位白痴仔细地说了一遍,无论是航速、火炮的射击速度、距离、准确度等都作了一番介绍。这才让二位多少明白了一点。说到一半,吃饭,饭后接着说。又把马尾海战的情况对比了一下,这才把二位说的明白了,我们比列强要差的远了去了。两位的眉头又让他们皱了起来。
下面倒是皇上先明白了过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呀?”
“一句话,四个字。”
“那四个字?”太后问道。
“富国强兵。”
“唉,这又谈何容易。”
“这倒好说了。”
“怎么讲?”
“太后、皇上您觉得山西怎样?”
“山西好啊,原来每年交不了多少银子,可现在你看吧,不光是上交了银子,而且百姓还是安居乐业,兵强马壮的,这还不是你肖峻的功劳吗?”
“非也,这不是肖峻的功劳,而是办法得当。”
“你就接着说吧。”
依我看来,西方列强的强大,就是从最近一、二百年,原来他们比我们大清要差很远呢,当年明朝时,我们的三保太监七下西洋时,他们还不能和我们一样造出大船来,可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让他们和我们学习,造出了更大的船,现在英国人的地盘要比我们大多了,他们号称是日不落帝国。也就是说,这个园形的地球上,太阳每时每刻都照在它的国土上。现在的法国、美国以及咱们的东邻小日本他们都已经加快了学习的步伐,正在日新月异地进步,小船变成了大船,木船变成了铁舰,鸟枪变成了快枪,马车变成了火车,这都是在发展在变化。
再来看我们自己,康熙年时国库存银那是以千万两计,以后是每况愈下,现在我们不光是没有存银而是欠下了许多的外债,这是国不富。
再说兵,当年大清八旗进关之时,是将能战,士能杀,可现在呢?是将不能战,士也不能上阵了,一遇敌人望风而逃。军备方面,敌人的枪每分钟可打两到三颗子弹,而我们还有许多的士兵还是大刀、长枪和弓箭,虽说有一些火枪,可还是前装单发式的,每三分钟一发子弹。这就是我们不能和敌人比的地方。地方卫所这兵那就更不行了,咸丰年敌人才几千人就打到了北京城下了,现在就是更不行了,当官的吃空额,可当兵的又去吃谁去呀?
肖峻的一番话让在旁边听的小李子,吓个半死,一个劲地向肖峻使眼色,可是肖峻就是不理他,只管说下去。
这些话慈禧太后并不是不知道,可是谁又敢当她的面打她的脸呢?可是这个肖峻就敢,因为在后世中,肖峻曾经有过和军长顶嘴的事,在电话里骂过师长瞎指挥,当然他是不知道那是师长,说他只会在地图上数格子,也不管是山区还是平原,这里是丛林地形你他妈懂不懂?后来有个参谋告诉他,那是师长的电话,他这才蔫了。
可是战后由于是立了功,但是也是他的侦察连克服了世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极为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在庆功会上师长还亲自给他敬了酒,军长在一旁笑道:“好小子!你竞敢骂师长,是不是以后还要骂我呀?”后来为了调肖峻到军部任作战参谋,师长也和军长急了,说什么也不给,弄得军长反倒给师长说了小话才拉倒。
话说完了爱新觉罗家娘俩坐在那儿发起了楞,尤其是慈禧那张漂亮的脸蛋,一阵红一阵白的,这话虽说没有外人听到可也不好听啊,可是这小子说的,那是也没错呀,可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应该怎么来当这个家呀。想了半天,也没个好法,太后就对小李子说道:“小李子,你去帮肖爱卿安排一个地方先去休息,让我再想一想。”又对皇上说道:“你也歇了吧,明儿还要早起呢。”
慈禧自己在屋内坐了一会儿,又到院子里转了两圈,心里怎么也静不下来,肖峻今天的话对她的震动太大了,慈禧真是感到自己实在是无力支撑这个大清国了,自己的儿子、那些满、汉大臣们,又有谁可以帮自己支撑起这个满身创痍的国家呀?
她卸掉了满头的首饰,她想去洗一洗,可是一想天太冷了把满头的青丝挽好在头上扎了一个马尾式,又靠在了被子上,眼向钟表望去已经十一点多了,她到了皇上的寝宫,一看皇上已经睡下了,就又想到肖峻那里去看看,一回头见小李子跟在后面,她就说道:“肖爱卿住在哪了?我去看看他。”小李子忙给慈禧照着亮儿,走在了前面,把她领到了一间小屋前,慈禧回头对他说道:“你先候在这儿吧,我进去。”
说完走向大门,门没有插门栓,轻轻一推就开了,慈禧站在那儿楞了一会儿;她的心里很乱,首先是觉得自己心里一直在有肖峻的形象,见不到他就好像是短点什么了,而这个肖峻却总是能给她一些想不到的惊喜,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女人来讲,那个肖峻的确是很能吸引人的尤其是女人,想到这儿,慈禧的脸不由地红了,要门前楞了一会儿,她想到,既然来了就进去吧,她给自己鼓了鼓劲,终于进了门,进去一看,灯没有吹,只是暗了一些,肖峻这小子可能太累了,仰面躺着大睡,嘴中还在说着什么,慈禧脸上一红,给他往上拉了一下被子,肖峻马上醒了,睁大眼睛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太后,只见她的头发扎在了后面,面白唇红,要论面相,她可就是千里挑一或是万里挑一的了,那模样就好像是一个年轻的少妇,或是一个大龄少女了,冬天虽说衣服穿的多,可是慈禧的一副好身段还是没受影响,显得那么地妩媚动人,肖峻急忙就要起来穿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