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野医(和尚)-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阳定定地看着黑脸皮,没有接话。
黑脸皮开始时还很期待、热情地和赵阳对视,但仅撑了一小会儿,他就躲闪开去——这是他见过最清澈的眼睛,清澈得甚至像是能洞察一切,能照出人的心来!
赵阳又看向其他六个人,然后才平静地道:“我来是想给你们唱首歌。”
黑脸皮忙道:“好啊,好啊!我们也经常唱歌的……”
传销当中,每天讲课是一方面,但讲课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填补这些空白时间,免得被骗进来的人有时间思考,平时他们就会被带着做游戏、唱歌,而所谓的游戏也都是最为简单的找朋友、丢手绢之类的,相应的,歌也只是儿歌。
他们这些作法是有道理的:通过这些简单的活动,会形成一种暗示,被骗进来的人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思考问题也简单下来,也就更加容易洗脑!
这种事情,在传销的环境当中他们不会觉得有什么异常,但出了那个环境,一个大人唱孩子的歌,也就说不过去了!
赵阳看黑脸皮闭了嘴,就温和地道:“我这首歌,你们要认真听,他会让你们摆脱痛苦,看清未来。”
黑脸皮心中想说“我们没有痛苦,我们很快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赵阳端坐在那里,就有一种让人心安、信任的感觉,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人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他也就突然忘了要说话似的。
然后,他就听到从赵阳嘴里传出一段含混的音节,他想仔细分辨,但在那种诵经似的旋律中,思绪很快就游离在了现实世界之外,像是整个人泡在温水中随波漂浮一般。
但他确实又实实在在能听到赵阳的声音,浑厚而舒缓,却因为特殊的音节,能听出一种清脆的感觉,这种清脆,就像是缓缓流动着的河流泛起微波的水波引起的。
这种清脆的音节虽然很小,却很清晰地响在脑海最深处,让他感到思绪在这一刻变得特别清楚——他有个模糊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但在“洗魂曲”中,这个疑问只是轻微得像是轻羽在水中的倒影一般,很快就过去了。
接着,听在他耳中的语速的变快,他又感到水流速度加快,那种轻重音节的变化,让他像是在洪滔激浪中起伏,像是要把他的魂魄甩出去一般!
直到最后,他的耳中听到一声振聋发聩的浩大的声音,就像是一挂瀑布迎头浇来!
猛然间,他一激灵,回过神来,呼呼喘了两口气,睁开眼看到眼前似熟悉又陌生的情景,像是有段模糊的记忆要被遗忘一般,他转了转头,那段记忆清晰起来,瞬间一种难言的痛苦充满了他的胸膛,两行浊泪不知不觉中就爬上了他的脸颊。
其他六个人也差不多一样,有的人直接捂着脸呜呜地哭了出来。
但是,他们虽然哭得伤心难过,却已经没有了刚才那种偏执的状态,眼神也都恢复了清明。
不仅是他们,由于赵阳要在其他医派面前演示魂曲的使用方法,只要是用心听、主动接受的,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一些心结或者隐密而难言的记忆带来的困扰!
冯延寿微微出了口气,对安老太道:“终于见识到了魂曲,果然不一般!你有一个好的传人啊!”
这里的事情结束,因为家里还有客人,他们就谢绝了杜宝强的挽留,开车往回赶去。
一回到果园,就见到汪华坐在了院子中间,看到赵阳他们回来,有些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还让她丈夫扶着她再往边上靠一靠,给他们让路——如果是刚来的时候,她恐怕会问赵阳为什么这么久才回来,还记不记得给她看病了!
赵阳微微点了点头,也没过去,而是先进了屋子——这样做反而让汪华松了一口气,自在了不少。
张德洋已经接到了杜宝强的电话,知道传销的事已经解决好,所以,不等他们进屋,他就迎了出来,握住冯延寿的手,热情地道:“冯老及诸位名医,这次没有你们,我们虽然端了传销窝点,但也不能完美地解决后续问题,尤其是被洗脑的受害者,我要代表县里和镇上的民警同志及受害者向你表示感谢啊!”
冯延寿微笑道:“没什么,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等他们寒暄完,秦佩玉就笑骂道:“赵阳,你怎么给人家治病的?你差点给治出一个黄眉大王来!”
在场的中医们就笑了起来,根据他们的经验已经大体能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曹佳和元月不明白,争着问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汪华的丈夫走了进来,听她们谈到这个问题,脸上就有些发热,但惦记媳妇的病情,还是开口问道:“赵阳,那个,还要怎么治?”
曹佳更是好奇,跑到孟学辉跟前,揪着他的耳朵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孟学辉也对镇上的事感到好奇,但也只能先回答曹佳的问题——想他堂堂一集团董事长,在这么多人面前被揪耳朵,还有各医派的人,到底不好看啊!
其实也没什么,赵阳他们走后不久,汪华肚子咕噜咕噜响了一阵,就开始上面打气嗝、下面排气起来,也就是上下都排气!
也不知道她到底积攒了多少气,这一排不要紧,一个接一个,上面打完下面排,有时还同时进行,竟然根本停不下来!
说起来也没什么异味、臭味,但屋里这么多人,身份还都挺尊贵,毕竟不好看不是?于是,汪华就让他丈夫把她扶到了院子里。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她要给赵阳他们让路!
而汪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长久以来,她的肝气条达出现了问题,经过在她脚上太冲穴上拔罐,太冲穴又是肝经的原穴,就相当于在源头上调动了整条肝经,原来淤滞的气就开始流动起来,自然就会发生排气的现象。
汪华原来容易发脾气、动不动就口腔溃疡,也是因为肝气淤滞太过、不得舒展的缘故。
所以,赵阳就问道:“现在还排气吗?”
汪华老公道:“还排,不过很轻了,不像刚才那样……”
赵阳看了看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了,又问道:“取下罐来吧……对了,口疮还疼吗?”
汪华老公马上高兴地道:“她说不怎么疼了呢!”
赵阳点了点头,嘱咐道:“好,先不用开药,回家要注意休息好,要加强营养,但不要太油腻,平时顺着她点,不要惹她生气……”
听赵阳的话,他老婆的病算是治得差不多好了,他那个高兴啊,点头点得像是小鸡啄米似的!
第443章 困境与结盟
送走汪华夫妇,又接治了两个病人,也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晚饭自然还是在赵阳家里吃的。
大家一边吃一边谈,想到今天发生的事,不论是中午的拜师礼,还是下午各医派的人出手治病,基本上都是当场见效,现场的反应那么好,冯延寿就微微感叹道:“要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就好了!”
在座的人,尤其是各医派的,自然明白他这句感叹是因为什么。
在现在的社会,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电视,资讯的传播和收集已经十分发达,但有关中医的宣传,不管是力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十分不够,以至于很多人有心找中医看病,却是问路无门,或者只好靠亲戚朋友介绍,这样的效率自然太过低下了!
像今天这种,近些年有实力、有影响的各医派的人聚集在一起,又有现场的展示,却是不可多得的一个宣传的机会!
其实中医也有宣传,但不管是手法还是途径都太过呆板和无效,反而是一些打着中医幌子骗吃骗喝的大行其道!
现在是资本的时代,也就造就了一个怪现象:大家对一些有实力的中医可能不太熟悉,反而是一些骗子会声名远播,比如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一个什么“xx教母”、“xx教主”,他们在资本的推动下,大肆宣传,得到了广泛关注,进而就开始狂敛钱财。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没本事就是没本事,他们的把戏一般很快就会被揭穿。
这样的后果对他们本人来说,反正钱也赚了,又都在事前想好了规避法律的方法,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华夏的中医却是一次次的抹黑,一次次的消费华夏人对中医的信任!
另外,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除了上述的骗子行为,大家所能知道的或许就是一些中医的医疗事故了!
不提中医,面对医疗事故的时候,华夏人却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西医,人们多认为是医生本人的问题,或者医院抢救不及时,然后就是病人就诊晚了,等等,但对中医的医疗事故,却有很多人直接否定中医本身及其所在的整体!
出现这种现象,有历史原因,有经济因素,等等,总之是有很深的原因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单说这些中医的医疗事故,有很多中医本身是很无辜的!
像是前几年,某地有个少年得了急性眼结膜炎,找到当地的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中医大夫看,经过辩证,诊断他是肝火过盛,湿热内阻造成的,于是给他开了龙肝泄胆丸。
龙肝泄胆丸以龙胆草、栀子、木通、当归、甘草等药组成,其中龙胆草泄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栀子等药清热燥湿,导热下行,木通等药则清热利便,当归等药滋阴养血,最后甘草调和诸药,从药方本身可以看出,是很对症的,但那个少年最后却治成了严重的肾毒症!
原因不是医生的诊断及方子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制药企业及某些行政管理部门!
这个方子有一味重要的药,木通,按传统中医的要求,用量需要达到九克,但用的是无毒的白木通。当时有些人为了多赚钱,就改成了有毒的关木通。而关木通超过十克一次就会造成肾中毒中状,最终酿成了惨剧!
结果,当时一传出这个消息,全国媒体不问青红皂白,一片喊打,甚至有很多人呼吁要取缔中医!
明明是监管和制定标准的部门及某些企业的问题,最后板子却要落在中医身上,却是有多无辜啊!
一是有人想找中医治病却根本不知道去哪,二是中医被误解、误传,所以,对中医,尤其是有资格、有实力的中医进行宣传,来进行正本清源,广而告之,是非常有必要的!
说起这些事,在场的中医都深有体会。孙正方就感叹道:“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这样的病人,他们在病情缓解或者治愈后,拉着我的手跟我说,他要早一点遇到我就好了,也不用受那么多罪了!”
孙正方说到这句话时,表情既是无奈又是惋惜,但他又能做什么呢?不说中医有着医不登门的古训,他也不可能知道哪个病人在哪里生病啊!说到底,只能是病人去找医生!
而从他的话里,还反映了一个问题,现在华夏人已经习惯了有病就去做各种检查,然后打针吃药,或者进行手术,这些都是西医的手段,却很少有人一开始想到就去看中医!
然后,就造成了另外的问题:很多病人都是西医治疗无效才来找中医。对于这样的病人,经过服药和其他手段的治疗,在各种副作用之下,可能产生了新的症状,或者对其他的部位产生损伤,接手这样的病人,辩证和医治的难度已经大增!
为什么不在一开始时选择中医呢?
还不是前面说过的“找不到”,或者是“习惯”的原因?而“习惯”的养成,除了可见的疗效外,不也得先“找得到”吗?
说到底,还是宣传要跟上。
而宣传,那不得需要银子吗?现在是经济社会,没银子,谁会给你宣传?
但说到银子,对于有名望、有实力的中医来说,仅病人口口相传,他每天都会忙不过来,根本不需要做广告,而对水平一般的中医来说,平时治个病也能让他生活得不错,说起来,要真要有太难的病,他也治不了!自然也就不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财力和实力作宣传。
在这种情况下,反而让那些骗子钻了空子——又回到开始说过的困境,中医被这些人给抹黑了!
有这两方面的原因,最终造成的后果是西医越来越势大,而中医却发展不起来。
听大家说着“宣传”的话题,而且对今天的事没能流传开也感到遗憾,像是觉得张德洋感觉工作没做到位似的,但他不知道多么想把电脑台的人叫来做个专题,毕竟有这么多名医及孟学辉这样的大商人参加,已经算是县里不可多得的文化盛会了,主持这样的事肯定不会让他掉价!
但是呢,一来赵阳肯定不愿意上电视,二来有秦孟等人前来参加,也不可能“宣传”,真是徒呼奈何啊!
却说大家谈兴正浓,吃完饭就清理出桌子来,又坐在一起继续聊着。
冯延寿一边接过沏好的茶,一边有条不紊地道:“现在国家对中医的支持力度也再加大,像是一些中成药,也列入医保范围了,对中医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最重要的是中医本身要发展。这件事,依靠那些天天研究文典的专家是不行的,还是要靠我们在座的这些直接面对病人的大夫——像是今天这样的交流切磋,我看就很好!”
关于国家在政策层面对中医进行支持,也算是不大不小的一个进步,但这种事对药厂的影响更大一点。
而说到像今天的交流切磋的必要性,却都是深有体会了!仅今天一下午,每个人都觉得收获不浅,像是火针疗法、一些疗效显著的方子,这些治疗手段不仅会在以后的临床中用到,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冯延寿见众人都没有反对,就喝了一口茶,品了一会儿,慢慢咽下,先赞了一声“茶不错!”然后继续说道:“既然今天大家都在这里,大家觉得让今天这种交流切磋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怎么样?”
大家先是一愣,然后都怦然心动起来!
真要是形成像今天这样的交流切磋的长效机制,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加深了彼此的联系,也方便很多技巧的传播和应用。在座各医派既然能够传承这么久,现在又坐在这里,自然不是眼界狭小之辈,是在小盘子里争食,还是扩大盘子发展,哪个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更大,却是不用多想的!
或许也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但也只有冯延寿这样的地位才能说这句话,也才说了会起作用!
而他说完,见大家都望着他,没有一个人反对,就又欣慰地笑道:“我们老了,总要把中医这把火传下去!现在西医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有着统一的标准,在全世界都可以算成一家,如果我们还是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跟一盘散沙一样,凭什么跟人家争呢?不团结起来,以后我们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困难的!”
他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却是明白,这是要大家结成同盟的意思!
其实结不结盟,也没什么,毕竟,要是按刚才说的,形成一个交流切磋的长效机制,本身就有着结盟的意思在里面。
但是,要是结盟,则意味着形成一个组织,那就正规得多了!
此时屋中突然静了下来,气氛也凝定下来。
冯延寿放下茶杯,开门见山地道:“我的意思是咱们在私底下成立一个中医联盟,这只是我一个初步的设想,具体怎么做,还要大家商议。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果真是结盟!一个中医联盟!
第444章 我倒是有个主意
真正确认了这个消息,在场各医派的人却沉吟起来。
而与之相反的是,张德洋却激动不已,恨不能他们马上答应下来!
作为一县的县委书记,他之所以激动,最重要的原因当然不是为了中医本身,而是想到真要组成一个中医联盟的话,会址如果放在齐水县,毫无疑问这将会成为齐水县的文化地标,进而提升齐水县在全国的影响力!对于地处三省交界这种有利的地理环境,又有着三十多里绵延的玉龙山,却一直没能发挥其优势的齐水县来说,这将是多么好的一次机遇啊!
同时,他对中医联盟的会址会不会落在齐水县,是怀有很大期待的!
诚然,如果成立中医联盟,会址最好放在有影响力的城市里,但是,齐水县的地理位置也很好,还有青山绿水的玉龙山,环境优美,各种草药资源丰富,如果将来开个研讨会啥的,岂不是不用另找地方,家门口就有这等美景——这样也能推动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赵阳在这里!而赵阳和秦老、元月一家、曹佳一家还有孟学辉一家,关系都很好,只要取得他们的支持,让中医联盟落址在齐水县还是大有希望的!
想到这里,他反而不想在场各医派的掌门们这么快下结论了,这也方便他在下面做赵阳和他们的工作!
至于说中医联盟能不能成立的问题,他却是一点也不担心:这个设想是谁提出来的?那可是冯老!普通人想见他,估计不比见在座的秦老跟孟老容易!
但实际上,各医派的人之所以没有争着发话,还正是考虑中医联盟成立的可行性问题!
一个组织能不能成立,首要一点就在于她的成员对这个组织的向心力强不强,或者有没有。在这方面,中医联盟的成立确实是各医派所需要的,大家也需要抱成团来加大中医的影响力。
但是,中医联盟要是成立了,会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她是需要吸取成员的血来维持发展,还是能形成合力,带领大家拓展中医的生存空间而一起发展呢?如果仅仅是一个组织形式,能够带来的利益还是前文说过的那种,只是加强彼此的关系来扩大彼此的影响力,那这个形式还有没有必要?
正如一个企业或者公司能否健康发展,能不能调动成员、员工的积极性,必要的一点是让大家都能从中获益!如果只是光让干活而没有奖励,必然的局面就是死气沉沉,也不可能留得住人!而奖励如果仅有精神奖励而没有物质的也不行!
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的问题!所谓的共同利益,是能共同获益,而不是在各派头上压一座山、养一个姥姥!
第二点,则是发展问题。如果中医联盟成立,他们既是发起者,又是最早的成员,发展好了,他们自然面上有光,对本派的影响力也有促进作用,但要是发展不好呢?
如果第一个问题解决不好,中医联盟会不会沦落到当年那个华夏口腔医学会的模样,被世人所唾弃,成为笑柄,却是不好说——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依靠“吸血”、卖身份的,这样的组织,尤其是非官方的形式,会有很大可能沦为庸俗!
真要发展到这一步,各派中医脸上能好看得了吗?而且,那种局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让一个医派陷入困境!甚至,对整个中医来说都是一个灾难!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成立中医联盟,谁来当这个会长?现在好说,有冯老在,他来当会长,估计谁都不会有异议!但等到将来呢?谁来当?谁当大家能服?
中医联盟要成立,并不是像小孩子过家家那样,今天说成立就成立,明天不想要了,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不会是玩笑!
而即使是现在,冯老当会长,剩下各医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的一个管理形式?
上面三个问题,看起来很势利,但确实是一个组织能不能健康发展所必须要考虑的事情——那种一腔热血,看到所谓的前景,想也不想就一头扎进去的,最大的可能是撞得头破血流!
而且,作为一个医派的掌门,这些事自然也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毕竟,他要为一个医派的传承和发展着想。
至于成立中医联盟的宗旨、理念、如何运作及如何在保持本派特点,等等,却是后面才用考虑的问题,现在必须要解决的是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
孙正方为方正直率,他也就第一个发问,道:“成立中医联盟,我个人是赞成的!但是,这个中医联盟到底是什么样的?冯老,我觉得我,以及在座的同仁,是想把中医联盟做好的,也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过,要怎样做才能通过扩大中医联盟的影响力,进而推广我们华夏的中医呢?这需要一个好的章程,毕竟,我们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他的话其实说得很直白,那就是在初期,每派是愿意贡献部分力量对中医联盟进行推广的,但不可能无限制地支持!
冯延寿声音温和地道:“要怎样做,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只是提出一个设想,怎样做好这件事,还是要在座的各位群策群力,商量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而且,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推广所谓的中医联盟,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各派的影响力,否者对各派是不公平的,也是舍本逐末,毕竟在座的才是中医复兴的基石!”
到底是拯救过中医的一代国手,医德和品德都可称得上高尚!他的话很明白,就是他只是关心中医这个整体的发展,至于怎样运作这个事,让大家来想、来做,而且是要为大家谋利!
众人都是大为感动,反观自己,境界高下立判。但是,一个组织的创立和发展,并不是靠道德高尚就能做好的,方方面面的事还是要事先考虑周详,这也是负责任的态度!
于是,郑黎又开口道:“冯老,对建立中医联盟这件事,大家都比较陌生,该怎样做,您是不是可以指导一下?”
温补派的李少清也道:“是啊,冯老。说实话,以前我们大家多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现在面对这个问题,都有那个心,但两眼一摸黑啊!”
冯延寿仍然摇了摇头,道:“我只是觉得咱们中医应该联合起来,才能和已成大势的西医竞争,但要怎么做,跟大家说句老实话,我也没什么好的方法,今天大家这么多人在一起,集思广益,总应该想出办法才是!”
安老太现在正式收赵阳为徒,已经让魂医派顺利传承下去,并且看到了振兴的希望,对其他的事也就不太上心,可以说是在场中医最为超脱的一个,于是,就不用过多顾忌,而且,她也不愿意看到众人绕来绕去的,就微笑着开口道:“既然冯老说让大家一起想,我看大家不如就各自说说各自的想法,不管成与不成,一起讨论就是,让来让去的,就什么事也不用干了!”
冯老微微点头道:“对,大家要联合起来,真诚互信最为重要,那些虚伪礼节以后就少一些,大家有话就直说吧。”
有些事道理是那样,但要说出来,却是不太好说,而且,都是一派之长,又在冯老、秦老等人面前,总要顾忌体面,却是又有些冷场。
冯老见状,只好首先开口道:“你们呢……就我个人来说,对医术上的研究,高低切不论,别的不说,看的古章典籍应该比在座的要多!但要说到经营、管理及新知识的了解上,在座的大部分要远胜于我,怎么都不说话了呢?我就先定两个原则吧,一是组成中医联盟后,大家要真正地联合在一起,而不只是一个形式;第二点,那就是共同获益,而不是只让联盟扩大,剩下该怎么做,大家都说说吧!”
各医派是怎么想的,张德洋本身作为县委书记,管着一个县的人,自然是一清二楚,但是,以他做了这么多年组织工作的经验,任何一个组织、团体,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管理和被管理,组织大于个人,而处理方法不过是平衡和制约,利益和补偿。
但让他也感到棘手的是,目前在座的本身都有着良好的发展,这个关系却是着实不太好掌控,而新成立的中医联盟虽然看起来很美好,在长远看也是有利的,但在华夏,多少好的设想最终都以悲剧收场?
冯老看到众人都在皱眉沉思,也是感到无奈。他就是想到众口难调,才想着让大家共同商议,但或许是秦老等人在场的缘故,却是都难以启齿。对深爱着又研究了一辈子中医的他来说,最想看到的就是中医的复兴,难道就没有一个好的方法,让他的这个梦想实现?
他垂下眉,一时间又是企盼,又是心焦,竟然是少有的心乱如麻!
这时,他听到一个平稳而自然的声音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他抬头看去,发现正是一直坐在那里静静听着,一句话也没怎么说的赵阳!
第445章 原来果真是你!
一般来说,像现在的场合,按辈分上算,大多都是赵阳的长辈,贸然说话是不合适的。但是,各医派的人都因为有所顾虑不好开口,也需要一个人来“打头阵”,毕竟解决问题才是重要的,再加上赵阳给人的感觉从容沉稳,却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对赵阳自己来说,不管是从他所能代表的魂医派还是他自己,前者是规模太小——勉强算起来只有三人——他自己则是怕麻烦,对要成立的中医联盟可谓是无欲无求,也就心无芥蒂,自然就超脱。
而以这样的态度来看,他就发现大家的所思所想多困于组织管理那一套,与中医联盟成立的本意却是远了——中医联盟的成立,是为了壮大中医,而不是像社会上其他组织机构那样,还要排座位、论身份!
所以,在众人的注视下,赵阳依然淡定从容地道:“既然中医联盟是为了扩大中医的影响力,促进中医的发展,我觉得可以让中医联盟成为一个平台,这样是不是更好一点?”
把“组织”换成“平台”,大家都利用这个“平台”发展,所有人发展了,“平台”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一句话,将“组织”换成“平台”,中医联盟的作用不会发生改变,依然还是为了壮大中医,扩大中医的影响力,但是,却避免了“组织”中的一些弊端,比如管理、位置等等,而且,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不过,话说起来简单,但要如何做呢?中医又不是商品,还能在网上开个店不成?
所以,众人先是表情一松,接着却是疑惑起来。
冯延寿沉吟了一番,看着赵阳,问道:“你的想法很好,我老了,可能思路跟不上你们年青人,但是,要如何来操作,不知你可有什么好的方法?”
赵阳既然说了,自然不会藏着掖着,就继续说道:“诸位前辈提到中医发展缺少宣传的问题,我觉得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十分发达的媒体……”
黄华直接打断他的话,问道:“你的意思是建网站吗?”
从白天的经历就能看出黄华这个人是个很直接的人,所以赵阳对他打断自己的话并没有感到不悦,点头道:“是的,我觉得可以让中医联盟的网站建成各派的展示平台,各医派要将自己擅长治的病显示在上面,同时各派也要有专人在上面对患者的疑问给出意见,这样就方便医患双方交流,对扩大大家的影响力也是有好处的……”
在这方面冯延寿不是太了解,但看到众人眼中的失望就知道,这个提议应该不是什么多好的方法!
而黄华则直接摇头叹息道:“赵阳,你可能不知道。你说的这些,我们各医派的人难道以前就没想过吗?建网站,说实话,在座之中,我可能是最早进行的!那还是八九年前的事,但是,我请了专人进行管理,这些年做下来,效果却是差强人意,比起电视、报纸广告差得太多……直说吧,建的网站也就是个摆设,基本上没什么作用!人们找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