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首富-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资政大人!”
另一人也道:“资政大人,在下裕德,现在军机处任童京,此番前来是受醇亲王所托,特将王爷的一封亲笔信函送来,若是大人有什么要回话的,告诉下官即可!”
“哦?”
胡楚元悄然看了这个人一眼,感觉也在四十岁左右。
他听说过这人,据说是醇亲王的心腹,这两年才开始浮出水面,自从醇亲王掌握了大权,他也风起云涌的登上军机章京的差事,还在户部领着侍郎的官,负责查管大清银局。
最近这一段时间,在军机处、户部、吏部……胡楚元和醇亲王的倾轧是越来越明显,经常是事情已经归胡党的人办理了,醇亲王还特别另派一套人,单独和他汇报,恭亲王奕反倒是不显山不露水。
胡楚元是那种很沉得住气的人,并不急着和醇亲王翻脸,他将奕最的亲笔书信拿过来,抽出一看,微微就皱了眉头。
醇亲王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海军都已经胜了,能否先不打了,与日本人和谈,以国事为重,先整顿内治。
他又说,如果战事真打的久了,让俄国人也杀进来,清军大败,实在是有辱皇上威名,恐怕是连宗室内部也有异议,到时候……万一有人提起慈禧太后的事情,那可就麻烦了。
胡楚元看完信,让李存义过来,取了一个火折子将信烧毁。
随后,他就站在海滩上,望着远处的海岸线,过了良久才感叹道:“王爷想多了。”
裕德匆忙道:“资政大人,不管如何,既然王爷说了话,咱们还是得按他说的办,您说不是这么个理吗?”
胡楚元冷然一抬眼帘,哼道:“本官和王爷要怎么商量,难道也得归你管?”
“这……!”
裕德吓了一跳,匆忙道:“下官多嘴了。”
胡楚元冷哼了一声,很不给脸色的和裕德吩咐道:“你先回去吧,本官过些天会回京师回禀行程和中日战事,也会亲自拜见王爷,不用你在中间传话。”
“是,是!”
裕德连声称是,匆忙就退了下去,神色极其狼狈。
只这么简单的一试探,胡楚元就默默的感叹,满人之中没有什么能臣啊,这种货色也能被奕豢挑出来做心腹,真是可悲,亦或者是可喜。
丁汝昌这才和胡楚元劝说道:“大人,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王爷的人昵。
胡楚元随口道:“我只是试探一下这个人的水平和为人,有没有资格和胆量替我传这番话……事实证明,不过是个窝囊废啊,不值得重用。”
丁汝昌轻笑,他知道,胡楚元不过是很不满意醇亲王在信里说的那些话,把气发在一个奴才的身上。
丁汝昌也是五十四岁的半老之人,身形消瘦,眼眶塌陷的有点深,皱纹叠叠,头发胡须早已花白。他是个敢于报国的人,可惜不是真正的豪杰,在这样的乱世里,他没有足够强大的气魄和见识,这是他永远无法改变的缺陷,也是李鸿章相中他的原因……容易控制。
丁汝昌和胡楚元续问道:“资政大人,王爷是不是希望将战事速速了结?”
胡楚元也不隐瞒的点着头,却道:“日本人恰恰是看中了这一点,想要利用陆军挽回局面,尽力争取一个平局,甚至是利用咱们中间一些软弱之人,争取到一个有利于他们的和谈结果。这种事情,咱们办的太多了,难怪人家会有这么无耻的念头。”
听到这话,丁汝昌一阵无语的感叹着。
过了会儿,丁汝昌才道:“前天,中堂大人也给下官发了电报,大意是差不多,都是想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借着眼下占了便宜,见好就收,穷寇莫追。”
胡楚元哼了一声。
他环顾着整个海港,忽然默默感叹道:
“我原本是料到日本人会对我们开战,想将这里整顿一番,重建一个更好十倍的威海港,可惜,时间上有点来不及了。”
丁汝昌随即道:“大人的心意,我等北洋水师将士都心领了,感激不尽。只可惜时不待我啊,若是大人筹划的新威海港能够建成,我北洋自此就有世界一等军港,再也无所可畏呢!””或许吧!”
胡楚元若有所思,随即又道:“没有关系,这个事情我办定了,今年办不了,咱们就明年办,明年办不了,咱们后年办。这笔钱,我已经给了山东衙门,必定要落到实处的,如果有不够开销的地方,你就一律单独来找我,通过中堂大人也可以。”
丁汝昌大喜过望,当即答谢。
他知道,胡楚元这是要把手伸进北洋水师的先兆,李鸿章之所以容忍了,不外乎一个原因一一李鸿章77岁了,再也活不了多少年,更不可能一直掌控着北洋水师,胡楚元这才30岁。
但有一件事,李鸿章没有同意,那就是将威海船坞转给福州船政,由福州船政投资兴办新的威海造船厂,同时用于检修北洋水师和其他途径战舰。
现在来看,李鸿章怕是要后悔到死。
中日海战一开,舰队平时都在威海驻扎,出了问题却得去旅顺检修。
唉……!
别的不说,东海水师此次的主力舰队就无法在威海港内检修,只能大略的补一补甲板和锅炉,再回到罗源湾基地进行大修。
一来一去就得一个多月,贻误战机啊。
这半道上还得提防日本人派舰袭击。
丁汝昌埋怨着李鸿章不懂海军,一味的想当然,可他又何尝想过,自己也从未努力的争取过,争执过。
天色渐渐的晚了,霞光照着海面,鲜红如火。
胡楚元这才返回丁汝昌在刘公岛上的北洋水师提督衙门,这些天,他就暂时居住在这里,哪里也不去,静静等待福州舰队的整修结果。
拿不到这一手的资料,他心里总是不安心的。
另外,他也想近距离的看看北洋水师的操练情况。
怎么说呢……他这些天也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训练的水准谈不上差,可整个军纪是有点散漫,不像是水师,更像是绿营、淮军;其次是海军将官几乎都是阂人,只有丁汝昌是淮军,顶层和中层将领之间缺乏联系,几乎都靠刘步蟾在中间窜连;其三是北洋水师上下对待那些外聘洋人都显得很傲慢,弥漫着强烈的民粹主义。
通过这些,胡楚元可以确认北洋水师真正的灵魂人物是刘步蟾,而刘步蟾也将自己身上的恶习扩散到了整个军营。
刘步蟾是个人才,也是一个敢于报国牺牲的将才。
这一点毋庸置疑。
胡楚元却打算将他拿掉,他打算赌一睹运气,对刘步蟾给予一次重大的打击,运气好,或许对刘步蟾有所改变,运气不好,那就继续让两个人的矛盾无限制的扩大。
(未完待续)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
自从胡楚元进驻到北洋水师的威海港,刘步蟾和林泰曾就一直躲着他。、
他们当初以为自己来对了地方,北洋水师才是清朝廷最重视的舰队,他们也会在这里得到重用,不久就能担任提督、总兵,为此,他们也不惜得罪胡楚元。
结果和他们想的完全不同。
中法黄海海战结束后,清朝廷完全将政策倾斜向福州船政,还以李鸿童经办的战舰接连出故障为由,连北洋水师的军舰外购权也剥夺了,全部转交给福州船政经办。
1887年开始,清朝廷停止对外购买军舰,所有军舰都是在福州船政生产,确实是值得一用,价格也便宜,但所有的权柄,整个大清海军的权柄也都进一步的被福州船政所掌控。
刘步蟾一直看不起的叶祖琏、林永升、叶富、吕瀚、邓世昌、卓关略,都陆续提升为提督、总兵,甚至连后面陆续出现的萨镇冰、柴卓群、叶琛、卢鸿杰、林履中、戴伯康等人都有升了管带。
刘步蟾也好,林泰曾也罢,心里多少都是很不平衡的。
进了大营,胡楚元坐下来,东海水师的将领们就纷纷进帐,将这两天的新情况汇报一下。
打仗这种事情,从来都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干,黄海一战,日本常备舰队的主力丧失大半,东海水师也损失了两艘战舰,因为都沉在深海区域,平均水深超过50米,以目前的技术都已无法打捞,只能是彻底弃用。
威海船坞从1879年就开始筹建,至今已有十一年的时间,整体水准还不如海防造船厂,规模又小,检修能力更差,目前主要是靠东海水师自己的将士们参与抢修,预计再过两三天,四艘遭受重创的战舰都可以恢复到8节的航速。
吕瀚正带着宁波舰队和长江舰队的部分舰船南上,在他们抵达之后,东海水师的部分伤舰就会在宁波舰队的护送之下重返罗源湾大修,尽量在一个月内恢复作战能力。
听着这番话,丁汝昌是何其的尴尬。
一直以来,北洋舰队的大修都放在旅顺港经营,威海港只是负责日常检修,后来索性都去罗源湾大修,连旅顺港都放弃了进一步的营造。
李鸿章只重视外表的璀璨夺目,根本不重视实际打仗会产生的各种细节问题。哪怕他每年给威海港增拨二十万清圆用于筹建检修厂,情况也不至于会是这样。
随后,林永升将会进行全面的战报。
总的来说,眼下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日本舰队的战术素养是不低的:其二,日本舰队使用的炮弹中有一部分是苦味酸炮弹,因为弹药口径较小,威力并不大,关键是副作用比较明显,各舰船的士兵都有被烧威重伤的例子,还有很多人中毒,至今未能有效的治愈。
等他说完,邓世昌就道:“大人,咱们也重新换炮弹,以毒攻毒,若不然,士兵们受不了……以后就然咱们受不了,他们也别想受的了。”
胡楚元微微点头,和林永升道:“这个事情,你和叶祖琏发个电报,让吴正丙具体操办全面更换炮弹的事情,先和美国人增购一批,船政总厂也要加快生产。”
林永升点着头。
他不是那种很细心的人,日常这种琐碎的事都归叶祖琏管着,他身为副将反而负责实际的指挥作战和战术制定。
大部分的事情说完了,卢鸿杰才提交一份关于春雨号的实战报告,因为数据机密,这份报告只有胡楚元一个人单独看。
他仔细的看了一遍,确认春雨号终究还是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特别是150毫米的双联速射主炮的供弹机构不是很稳定,速射优势根本无从发挥。
这个问题是暂时无法解决的,环视整个欧美都有同样的问题,所以日本才主要选择了120毫米口径的速射炮。
春雨号只能先回去换一套135毫米的三联装速射主炮,这是事先就准备好的一套备选方案,眼下也只能这么办了。
东海水师的将领们陆续退下后,胡楚元就和丁汝昌商量,问一问北洋水师目前的具体情况。
北洋水师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很容易受到福州船政的影响,因为事关重大,在定远级的设计上,胡楚元很早就施加了一些影响,没有使用很快就会被放弃的夹角中央炮台,而是船首和船尾备安置三联装的305毫米口径的主炮。
在定远号和镇远号的钢材使用上,胡楚元也说服了英国海军部,向定远号提供了博氏混合钢甲,同时向德国转移了一些技术,在镇远号上使用德国自产的威氏混合钢甲。
从防御力的角度来说,这两艘战舰在1887年之前都属于世界级的,目前也能占据着很强的优势,在整个亚洲,只有日本1888年初自英国购买的两艘伊势级铁甲战列舰可以比拟。
定远级两艘铁甲舰于1889年初实现在德国伏尔铿船厂的大改方案,更换了新的锅炉、蒸汽机和主炮,采用煤油混合燃烧锅炉,减小排烟量,只保留了一个椭圆型烟囱。
利用新增空间的优势,主炮更换为八门275毫米口径的新式管退主炮,前后是三联装,两侧备增加一门单装,150毫米的副炮四门,120毫米的速射炮4门,75毫米口径转轮机关炮4门,35毫米口径机关炮2门。
增加了新的电控技术,搭载两艘福州船政自创的多用途巡逻艇,随时可以增加鱼雷发射器,改装咸鱼雷艇。
因为使用了通风加压和喷油技术,在整体的航速上,两艘舰都能达到17节,但对锅炉和蒸汽管的损伤比较大,正常情况的极限航速可以控制在15。5节。
当然,李鸿章之所以同意这么改进,只有一个原因一一所有开销都归福州船政支出。
除了这两艘主舰,李鸿章在德国陆续订购了两艘铁甲巡洋舰和两艘穹甲巡洋舰,和福州船政购买了四艘穹甲巡洋舰,六艘江卫级防卫舰,12艘425吨级的新式炮艇,14艘百吨级的鱼雷艇,7艘300吨位的巡逻艇,向江南造船总厂购买4艘运兵炮船。
这些就是北洋水师目前的整个情况,比南洋水师强,又比东海水师弱。
乘着这个机会,胡楚元就和丁汝昌顺道谈了海军的未来技术趋势,谈到了一半,邱宝仁、方伯谦、林颖启、陈锦荣四人也走进来。
胡楚元也没有介意,就事论事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特别是针对此次的黄海海战,他坚持认为技术不成熟的巨炮是没有价值的,炮当然是越大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射速和其他的技术成熟性问题。
福州船政在试验船只上进行过大规模的演练,最终认为阿姆斯特朗的275毫米口径新式火炮在非常恶劣的战斗状态中,射速仍然可以发挥到每分钟三发,而305毫米口径的主炮,旧式仅为十分钟每发,实际战斗中,顶多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一发。
如果是305毫米口径的新式主炮,情况要好一些,但也最多是两分钟左右一发,实战中约是三分钟左右。
考虑主要敌人的舰船装甲都很难防御住275毫米口径的主炮,即便遇到日本的西京丸级两艘主力战舰,仍然可以利用通过电控技术和炮速优势进行压制,伺机用鱼雷战术进行对付。
简单的说,胡楚元不相信运气,一发巨炮命中敌人要害的可能性太低,他还是希望在巨炮、炮速和实际价值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他这么说着,大家也都默默点头。
丁汝昌不由得和胡楚元感叹道:“资政大人和下官同样是半道出家,如今差距之大,实在是令下官惭愧不已口嗣。幸好有资政大人支持,我北洋水师如今也有多艘可于日寇抗衡之战舰……。
“我看未必吧?”
营帐外忽然有人冷笑一声,随即,刘步蟾就暗藏不满的走了进来,见到胡楚元才装模作样的参见道:”下官见过总理资政大臣。”
胡楚元也没有太介意这个人的挑刺,反正只要这个舰队落到他的手中,第一件事就是把刘步蟾给踢出去,爱去哪就去哪,反正他不用。
他只是轻笑一声,和丁汝昌及其他将领拱手笑道:“我还有些事,这就先告辞了。”
说完这话,他就起身离去,丁汝昌等人匆忙起身相送。
等将胡楚元送出衙门,丁汝昌就颇有些感叹的和刘步蟾道:“你这又是何必呢,如今朝廷的海军诸事都操控在他手中,他若是觉得小炮好,你就说小炮好嘛。再说了,你也可以不说话嘛,何必非要出言挑衅呢?”
刘步蟾倒是冷笑一声,并不放在心上,和其他人道:“他擅自将我们北洋水师的主炮更改成小口径的,纵然是加多了炮数,那又如何,水军之事半数在于威慑。正是他过于注重实用,使得朝廷上下一味崇尚小舰,才使得洋人轻怠我国海军,以为无大舰巨炮可用,否则,如何连日本都敢于我等为敌。天下之事操控于这等奸商手中,真是举国之不幸。“丁汝昌一时不语,其他人历来是跟着刘步蟾,也随即转变风向,和刘步蟾一起感叹唏嘘,仿佛都是为国事而饮恨。
(未完待续)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三年
黄海海战结束后,东海水师提交了一份战果清单,本该是大获全胜,形势一片大好。;
这份报告到了醇亲王那里,莫名其妙就被打回来,非要让林永升等人改的模糊一些,只说是小有胜数,日军主力尚存,不可小视。
在其授意下,李鸿章也提交了一份东海水师检修报告,故意夸大其词,将各舰的小伤都说成大伤,还说威海船坞检修设备精良,技艺精湛,却也无力弥补,只能至罗源湾重新更换诸多设施,花费兹多,贻误战机。
醇亲王奕豢是怕打大战,万一出个闪失,内部宗室一反弹,再让慈禧给放出来,问题就大了。
李鸿章呢,他是既怕打大战,让他的淮军和北洋水师出头,折损了自己的正叟治资本,也怕威海船坞的问题暴露,让翁同貅抓住机会查他挪用公款的旧账。
骗骗光绪帝载游容易,骗胡楚元就难了,这不,两人先后打了几封电报给胡楚元,想要和胡楚元暗中商议,许诺备种好处。
胡楚元一怒之下,将备封电报压在手中,立刻启程前往京师汇报。
大家都没有想到他事先一点风声不露,人已经到了京师,当天晚上,胡楚元在永郡王府住下来,醇亲王奕豢就迫不及待的给他接风洗尘。
酒宴散去,闲杂人等退下,奕裁就和胡楚元感叹道:“楚元啊,你身为朝廷总理资政,应该要为皇上着想。皇上还年轻,经不起这么大的风波折腾,咱们若能将此事暂时化解,那当是功及社稷啊,日后再和臼寇算账也不迟嘛!”
胡楚元冷幽幽的笑着,道:“王爷,你仔细的想想,纸是包不住火的,事情的真相总有一天会让皇上知道的,就算是亲生父子,您觉得皇上届时会怎么想?”
奕豢则道:“这种事……本王不放在心上,问心无愧即可。“胡楚元则道:“我问心有愧啊,愧对皇上的信任和赏识,愧对前来救护的福州舰队上下将士们,愧对那些战死的,受伤的将士们。”
“这……?”
奕豢一时答不出来。
胡楚元则续道:“您也不用担心,这件事,我心中有着很大的把握。此事基本可以同比于中法战争,顶多两年就能解决,还可一劳永逸的安稳住朝鲜的局势。具体的对策,我都已经拟定好了,俄国目前还没有充足的准备,再加上德英两国的警戒,他暂时是过不来的。
所以,咱们就可以乘机先将日本消耗掉。这么说吧,咱们损失一万,日本对等损失八千,可咱们基数大,手里七八百万可以损耗,日本就只有那么十几万能损耗。咱们就抓住这一点,不要急于求成,慢慢耗死日本即可。”
奕裁默然无语,心中拿捏不定。
这一刻,他确实是很恨胡楚元,这个人主见太强,根本是无法控制的。
胡楚元则拿捏着他的短寸,忽然道:“王爷,皇上今年都十八岁了,圣祖此事早已是夷平天下霸业。就算再不济,三两年间,大事也都得控制在皇上手里,您明知道皇上的性子,还想试图压一压,这是何必昵?咱们只要能稳住大局势,铁定能胜,那咱们就打,只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只要皇上将这个事情给平定了,您就算是让太后重新出来,那也奈何不了什么啦?””嗯?”
奕豢心中一动,这才是他最最想要的结果。
他这两年的身体是不太好了,如果能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保住儿子的皇位,那他就算是死也瞑目啦。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问胡楚元道:“你确定可以拿下?”
胡楚元很正然的点着头,取出一份折子给奕蠢过目,上面写着他所拟定的六大对策。
将这些条目逐一看完,奕辍心中似乎也像是吃了一个定心丸,暗暗又觉得胡楚元此人的能力实在是太可怕,用来对付洋人,真倒是一出手就能见效果。
奕豢左右又权衡一番,这才说道:”那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只是……联合三师为北海联合舰队,不知需派何人担任钦差督办大臣,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你坐得住这个位置。可另一边,筹调军饷弹药的事情也得麻烦你啊。”
胡楚元想了想,道:“后面的事情,我会另外找个合适的人选。”
奕豢道:”那好,咱们就这么办了!”
胡楚元微微点头。
李鸿章的事,他就暂时不急着在这里说清楚,账是要算的,等打完了这一场大战再继续窝里斗。
次日,胡楚元才在醇亲王奕豢的陪同下,前往紫禁城和光绪帝载活汇报这一路上的事情,包括他在英德美三国取得的外交成绩,也包括他在朝鲜办好的事情,更包括黄海海战,以及日后的策略。
相比奕蠢,胡楚元在大局势上,尤其是这种大事件上的能力明显要强的多。
胡楚元直接给出了一整套的作战思路,奠定一个长久作战的计划,以三年为期限,全歼日本海陆两军精锐主力,保证十年之内的和平。
一,战略性的放弃朝鲜,让朝鲜王室迅速通过海路撤退到平壤,此后根据需要撤退到营口、沈阳。
二,东海水师、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的精锐力量集中在旅顺港,组建北海联合舰队,确保在北部海域的制海权;海军部分力量集中在威海港,在朝鲜沿海一带实施骚扰巡逻,防止日本通过海路补给,逼迫日本占据整个朝鲜,并通过沿海骚扰和补给,支持小规模的朝鲜义军部队。
三,在平壤、丹东组织主力防御,如果不敌,则陆续退防到鸭绿江,同时为在丹东组织更好的防御线争取时间。
四,调刘铭传为东三省总督暨全权钦差团练督办大臣,率领淮军主力北上,集中于东北。委派张之洞在青徐督办团练,组织六万团练大军。调徐占旭北上任安徽提督,驻扎鞍山,自长江抽调湖广兵源,操练新兵,以作长期麈战之补充。
五,在全国发行清国对日战争国债3七2清圆,定息5厘,十年还清。自各地和国外筹购物资,长久拖延,以守代功,以两年之期,耗其国力,再以一年反攻。
六,允许商船自备火炮,允许英国、德国、美**舰进驻宁波、基隆两港,保证南方和外国贸易安全,确保战争不会影响中外贸易,稳定国内经济,三年之内,国内经济建设继续加快,让国家在战争中越打越强。
一看到这一整套的策略,光绪帝载活当然是非常高兴,他只是有一点的不解一一对付一个日本倭寇,犯得着如此大费周章吗?
胡楚元随即就将日本目前各种情报整理性的说一说,再和清军对比,特别是和淮军、湘军对比,总体优势性还是很明显。
日本自从得到法国的大力支援后,陆军装备更换的速度特别快,主要是从法国和德国购买枪械,也初步实现了弹药和勒贝尔步枪的国产化,只是整体的自产能力还较低。
基本确定使用胡楚元的六个策略后,清朝廷内部就加快了各方面的部署,而胡楚元也成为了北海联合舰队的全权钦差督办大臣。
自此,他直接越过李鸿章,全权接管北海舰队。
在京师稍作逗留,1890年4月3日,胡楚元迅速领着新的职权重返威海港。
这一次,所有人都吓的说不出话来,包括那个自负奇才的刘步蟾。
天阴沉沉的,乌云在海港的上空卷动着,所有的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至少这一两年间,北海舰队得9j着胡楚元管了,北洋水师的将领们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胡楚元乘坐一艘光武级巡洋舰匆匆忙忙而急迫的返回到威海港,人下了船,直接就进入提督大衙里,和丁汝昌稍作商量后,他就将林怡游抽调到威海港,负责重新整顿船坞,迅速引进技术进行强化,沿海炮台和周边的港口防卫之事就交给丁汝昌负责。
两人商量到半夜时分,基本将北海联合舰队的很多事情都敲定了,这才让所有水师将领进入大衙共同商议。
东海水师那边的将领们都知道胡楚元的个性,今天肯定要有大动作,也都没敢睡,就合衣躺着,等着胡楚元召集。
不一会儿,以林永升等人为首的海军将领都匆匆到齐,北洋水师这里差了一大截,只有邱宝仁、林颖启到任,其余的都不知道在哪里。
胡楚元沉默无声的在大堂上坐着,点起亮堂的烛灯,继续翻看各种各样的资料和报告。
一直等到了半夜时分,几乎比预计的集合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刘步蟾和林泰曾才带微微的一些酒意进来,其余的方伯谦等人大抵如此,一行人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进了大衙就匆忙求饶。
胡楚元也没说什么,让他们先行坐下,继续看资料。
整个提督大衙里一片肃静,人人却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和深沉,大家不由得想,如果胡楚元坐镇北海联合舰队也打出了风光,那这北洋水师的以后还是李鸿章的吗?
(未完待续)第一百九十章 督战天下
胡楚元终于将资料看完,这才抬起头,扫视了一圈,看着这里在座的每个人,这些都是中囡海军的中坚力量,和东乡平八郎出生在同样的一个年代里,生为同一个时代的人。。
他并不知道这些人中能否诞生一个中国海军的战神,他希望是有点。
这时候,他才开口说道:“三师暂时合并为北海联合舰队后,同样也要保护天津和黄海的商船航运,刘步蟾刘总兵,保护天津港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暂时委屈你,亲管一艘防卫舰和两艘炮艇,两艘巡逻艇,坐镇天津口。”
“什么……?”
刘步蟾大为震惊,愤怒的眼睛里都能烧出火来。
胡楚元冷冷的看他一眼,道:“你可以不去。”
刘步蟾恨道:“你……你这是……你不要以为中堂大人会放任不理!”
胡楚元道:“这是我和中堂大人商议的结果,你有什么牢骚和不满,大可去他那里发泄,不要在我这里罗嗦。既然你不想去,很好,那只能委屈你新办的江南船政学堂做总教习了,教习之任也重于泰山。”
大家一听这话,人人都打了个寒颤。
江南船政学堂是有总教习的,这让刘步蟾再过去,那不就是变相的革职吗?
太狠了点吧?
大家纷纷示意,想让丁汝昌带头劝说,可在这件事上,胡楚元已经和丁汝昌事先说清楚了,这个刺头不拔掉,他根本管不了北洋水师。
大事当前,丁汝昌只能作壁旁观。
见丁汝昌都不敢出面,大家心里也就明白了,胡楚元是从一开始就要拿下刘步蟾,谁也不敢再说什么。
刘步蟾恨的牙痒,可又能如何,只是无比愤怒的瞪了胡楚元一眼,喝道:“属下领命。”
说完这话,他就迫不及待的快步跑出了大营。
胡楚元继续扫视一眼,见大家都是备有忌惮,这才吩咐道:“方伯谦方管带,守卫天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天津口那个地方,光靠一艘防卫舰是守不住的,你要注意修筑炮台,防患于未然。”
方伯谦不敢抗命,只能上前一步道:“未将领命。”
胡楚元微微点头,继续吩咐其他人的差事。
经过和丁汝昌的紧急磋商,胡楚元基本确定是以北洋水师为主力框架,从东海水师、南洋水师抽调主力精锐战舰,集中进驻旅顺港,也就是将整个三师海军的精锐部集中在旅顺港,就地筹备水师陆营,自己负责协防港口和周边区域,不用淮军负责。
威海港做为第二基地,留下一部分巡洋舰进行沿海巡逻,负责袭击日本的补给商船,提前侦查日本海军的主力部署。
在南方,张成的长江水师移师到宁波港,负责上海和江南的防御,其余各地同样进入防守姿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