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首富-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在甲午战争结束后,来华宣扬新政改革的日本人,何尝不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对于日本,胡楚元所掌握的情报数量是非常惊人和深入的,这似乎要得益于他当初所做的决定,没有就爱那个自己在日本的所有隐藏的力量都暴露出来,继续扎根在日本发展出一个规模庞大的情报和间谍网。
他在心里想了片刻,和潘奇英问道:“伊藤博文应该是要离任了吧?”
潘奇英默默点头,道:“他会在4月30号正式卸任,新任的日本首相是萨摩藩的大佬黑田清隆,这个人和井上罄的关系异常特殊。据我们所知,日本元老之间针对是采用暗杀,还是离间的策略一直有所争议,井上馨主张暗杀,而伊藤博文主张离间。两者之所以有差别,关键是日本经济界更主张暗杀,以阻止中信系和江南系的进一步扩张,为日本财阀日后涉足中国,甚至垄断中国经济铺平道路。”
胡楚元点着头,这样的判断和他的另外两个驻日情报结构得出的结论是大致相同的。
在和日本人的对抗中,胡楚元逐渐培养出了一整套的间谍机构,以他的总信房机密厅为枢纽,运转着左机密厅、右机密厅、徽社、振国社、总信房驻外机密厅、华盟会海外局、江南商行翻译局驻外分局、福清社八个情报机构。
前四者负责对内,驻外机密厅等三家负责对外。
福清社则是一个独立的间谍机构,不仅负责刺探消息,也负责暗杀,在国内外都有分布,隶属华盟会。
生活没有那么美好,想要自保,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日本,胡楚元拥有总信房驻日机密厅、江南翻译局驻日翻译社、华盟会驻日分局和福清社日本分社四大情报机构。
驻日翻译社的资格最老,涉入的最深,华盟会驻日分局扩张的范围最大,福清社则是主要的暗杀活动执行者,驻日机密厅的工作在近两年间才展开,经费最多,也最隐蔽。
潘奇英忽然和胡楚元问道:“大人,可否对伊藤博文实旆暗杀,我们在他身边有很亲近的间谍,暗杀他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胡楚元悄然一抬眉头,道:“不,继续埋藏着,他死了对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我们还是要继续在他身边获取更多的情报。”
潘奇英点了点头,道:“那么……井上罄呢,这个人隐藏的非常深,几乎很难找到他,但我们从德国引入六只非常好的狙击步枪,枪手也是经过多年培训的,六百米内必杀。”
胡楚元在心中思量着。
他倒是宁愿日本人继续对他采用暗杀战术,他目前的防备已经很充分,手段也非常之多。
问题是……他的家人。
相比之下,如果日本人采用离间战术,他的麻烦则不小。
当然,日本人开出来的经费还不足以完成离间,还抵不上他每年贿赂清政府官员经费的1/5。
胡楚元琢磨了片刻后,道:“问题还不太大,小不忍则乱大谋,暂时不用进行如此过激的报复。当务之急是查清楚日本人具体的策略,他们准备通过谁来完成离间计划。’
潘奇英道:“我们已经在努力的追查,相信很快就能有所眉目,不过,国内的机密厅也要加紧,我想,90%的可能性是在慈禧身边做文章。”
胡楚元微微点头,道:“我估计也是这样。”
潘奇英则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叔父很高兴您愿意娶丽美做二房,不过,考虑日本举国对您都有很深的敌意,他的意思是不要太声张,就这么简单的办吧。我在这里大致担当一个娘家人就行了。”
胡楚元笑了一声,道:“那咱们以后就是亲戚了,我那个岳父说没说聘礼的事情啊?”
潘奇英笑道:“叔父说了,这就随便您,他女儿能够嫁入您府上,那已经是咱们潘家的荣耀了。“胡楚元道:“那你给他发一份电报,我给他准备了一百万清圆左右的聘礼,不算是很贵重,聊表心意……你替我稍稍解释一下,终究是不能超过淑珍的那一份。”
潘奇英笑道:“我们能够理解,那我这就去操办。”
墉园总信房有自己的独立电报处,在墉园就能发电报,他也不用走很远。
潘奇英刚离开,陈善元就匆匆走进来,给胡楚元交了一封急电,道:“李鸿藻李大人的电报。””唔?”
胡楚元将电报打开来看一眼,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原来,李鸿藻是替慈禧传话,说是山西今年又遭受旱灾,想请胡楚元给山西省捐几百万清圆,在商人中起一个带头作用。
李鸿藻另外说了,若是钱财周转不灵,这几年给内务府捐的款子可以少一点,将钱用在实处,不急着建漪春园。
这还不明显吗?
慈禧根本不就急着归政养老,还想在紫禁城里住着。
眼下这个时候,胡楚元也不敢得罪她,当即就和陈善元交代,先给山西省捐三百万清圆,漪春园那里继续捐二百万清圆,另外,让保利公司和金伯利珠宝行用点心,从国外抽调出一些上好铂金首饰,还有什么稀奇的珍宝,凑足三百万清圆的数目继续送上去。
骑墙。
继续骑墙。
关键时刻再给这个老女人的背后插一刀。
让慈禧继续掌握清帝国的实权固然有另外一个好处……革命的曙光,但也有更大的坏处,尤其是胡楚元的家业,终究还是在她的惦记范围内。
李鸿藻另外说了一个事,说是让胡楚元的两个弟弟参加明年的会试,碰碰运气。
胡楚元心想,这叫什么碰运气,十之**是慈禧想给胡家一两个进土的名额,正儿八经的招入翰林院,光宗耀祖。
她以为这是莫大的奖励,可她不知道,胡楚元也好,胡家也罢,眼下都不是很在乎这些了。
代沟,代沟,这就是代沟啊!!!
有了潘家的同意,胡楚元和潘丽美的婚事就在四月挑了吉日低调举行,也没有通知很多人。
胡楚元和潘丽美自己当然是很高兴,大夫人、罗四夫人和四爷胡月乔却不那么高兴,他们张罗着给胡楚元纳妾,本意是要找个年轻点的小姑娘给胡家传宗接代。
现在倒好,便宜了一个老姑娘,这也都二十七八了,还能生吗?
新婚燕尔,不久,胡楚元就带着全家启程离开上海,在福州、香港和海防视察一番后,前往婆罗洲吉晋。
这些年,他在古晋的投资规模是很大的,推动了古晋、圣阿曼、诗巫、坤甸、山口洋、泗里奎、实文然、滨都陆、美里、西连等一大批的新城市建设,水稻、橡胶、铁路和工矿业的发展都很迅猛。
在西连,他们还利用当地的铁矿和铜矿建立了一家军工厂,生产枪械子弹和火炮。
在吉晋,他们建立了整套的造船工业。
随着婆罗洲自治邦的实力逐渐增强,婆罗洲北部名义上的宗主国文莱苏丹王国也由自治邦保护,暂时禁止了英国向婆罗洲渗透的可能。
为此,婆罗洲每年必须向大英帝国提交约合一百四十万两白银的税收……这当然不是一个大问题。
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稳定社会环境使得南洋华人陆续转移到婆罗洲,再加上福建和广东的新移民,华人总数逐渐扩张六十余万人,在主要的大城市都占据着绝对的数额。
(未完待续)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远离
婆罗洲的矿产并不丰富,绝大多数的地区都是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这是大英帝国暂时无心顾及,并同意让婆罗洲自治邦独立执政的主要原因。;
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华盟会已经将手伸向了菲律宾,菲律宾的华人数量在近几年间增长较快,已经接近十万人,有华人血统的地方人则在八十万左右,占总人口的10%。
确认了华盟会的起义政策后,胡楚元才前往美国奥克兰梅里达湖畔,开始真正的度假。
在过去的七年中,胡楚元将梅里达湖东畔延伸出来的三角形的半岛买了下来,并在那里修建了一栋占地74。8英亩的庄园式行宫。
他首先是一名丈夫和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商人。
一家人就在梅里达庄园度假,白天,他会陪着两位妻子和儿女在庄园中的小农场里游玩,教继子胡维中骑马,有时候,一家人会在湖畔钓鱼,划船。
还有些时候,他们会在1日金山海湾的大沙滩上度过几天的悠闲时光,让子女们看一看大海的波澜。
晚上,胡楚元总是会给继子胡维中、女儿胡维蕙读一些童话故事,然后才会回房休息。
比起在国内那种艰险度日的时光,他更喜欢这样的生活,平静、富裕、温馨。
有时候,胡楚元也会在庄园里会见一些老朋友,包括正在寻求连任的美国总统约翰一谢尔曼,随后不久,两个弟弟和他们的家庭也来到梅里达庄园,一家人就在这里团圆。
1888年6月,胡楚元开始逐步增加自己在美国的工作量。
这一次来美国,他不仅是要度假,检查北美富国投资银行的业绩,更重要的是为五年后可能到来的中日战争做准备。
在过去的七年中,他一直都在不断抽调资金投资于美国f日金山海湾的重工业和化工业,于1885年开始,他开始投资洛杉矶和圣迭戈海湾,围绕加州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业体系。
在1日金山海湾研究院、卡内基实验室、万旗科技公司、新泽西贝尔实验室和纽约科技研究院,他每年投资六百万美元至一千万美元用于技术研发,对新金属材料、石油化工《小说下载|wRsHu。CoM》、电气通信、机械动力、枪械火炮五个领域进行重点开发。
在这几年间,汽油、镍钢、铬镍钢、无烟火药、管退速射火炮、交流电、石油高压分解技术、天然气液化压缩、无线电、电容补偿器、继电器、钨卤灯、情气钨丝灯、电热器……大量新技术、新产品被开发出来。
在这些实验室中,胡楚元也大量聘用了一些梁敦彦、容揆、方伯梁、陆锡贵等毕业于理工院校的留美幼童,让他们参与技术研究,部分能够利用的新技术则较为廉价的转让回国内。
这一次来美国,胡楚元就是要继续加大军事工业的投资,扩大产能,增强新技术的推广。
假如中日战争已经无可避免,他希望是一次单纯的对日本的蹂躏和践踏。
在美国,胡楚元度过了整个夏天,九月才前往欧洲,在巴黎,他几乎买下了梵高从来没有成功售出的所有油画,也开始通过媒体宣传梵高。
十月,胡楚元前往德国。
在多年的丝茶贸易中,胡楚元累积了数颧惊人的德国马克,他用这些钱收购巴斯夫染料公司,重组为新的巴斯夫化工公司,并设立了新的巴斯夫投资银行公司。
通过巴斯夫投资银行公司,他收购汉堡的德国商业银行和柏林城市银行,重组为新的德国商业银行,并大规模的入资西门子公司。
以金融业为中心,在国内以农业为根基,在国外则集中投资石油化工、电气通信两大新兴产业,在国际贸易、冶金钢铁、机械造船、矿石业四个产业保持相对优势,并在零售业、新闻业、地产业、食品业、酒店业、运输业、纺织业中有所涉足,有所威就。
这就是胡楚元的整个经营策略。
1888年10月底,胡楚元和英德法三国签署了新的军售协议后,前往奥斯曼帝国和伊朗帝国,以承诺购买两国国债为突破口,用一批当时在欧洲最有盛名的学院派油画、艺术品和两国交换了总计37件元青花瓷器。
伊斯坦布尔之行还是很有价值的,胡楚元不仅见到了阴森恐怖的阿}、杜勒一哈米德二世,还被哈米德二世邀请在奥斯曼帝国进行投资。
很特别的一点,胡楚元认识了一个叫艾哈迈德.里扎的人,这个正在谋求推动新的奥斯曼革命,试图推翻阿h杜勒一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恢复原先的君主立宪制度。
艾哈迈德.里扎比较天真,他认为中国和奥斯曼帝国有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欧洲列强的可能性,所以就来找胡楚元,希望胡楚元出资支持他的行动。
经过考虑后,胡楚元也很天真的同意,愿意给艾哈迈德.里扎一笔巨额的资金,让他组织军队,并且同意提供军火支持。
这就是一个插曲了。
在伊斯坦布尔居住到12月底,胡楚元才带着一家人返回美国,继续居住在梅里达庄园。
他之所以要长期离开国内,正因为醇亲王和恭衰王已经在私下达成协议,准备联手发动政变……这两个人部长期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中,甚至到了生死都要受之控制的地步,不得不铤而走险。
胡楚元故意在这殷时间远离国内政治,造成不想参与到归政事件中的假象,暗中则通过王懿荣、顾家相等人,给予两位王爷巨额的资金,以及其他的人脉支持。
为防万一,醇亲王奕豢和恭亲王奕都没有直接出面,暗中依靠王懿荣等人窜连朋党,另两个关键人物一一礼亲王世铎和肃亲王隆勤则还迟迟蒙在鼓里。
在美国,胡楚元一边继续打理着自己在美国的生意,一边谨慎的关注着国内的每个消息,随时做好在慈禧背后插上一刀的打算,当然,他也做好了不回国内的打算。
为了防备万一,他已经将大部分的资金都收拢匝上海租界和天津租界,一旦政变失败,他就将那些资产迅速转移到美洲银行和备家洋行旗下,免得慈禧私番他的家业。
有趣的是,日本人恰恰也是要通过礼亲王世铎来完成对胡楚元的离间计。花钱贿赂世铎的同时,他们还拿出了这些年收集自勺各种情报,证明胡楚元在南洋投资了军队,有意颠覆满清政权。
世铎找到醇亲王,醇亲王则说,此不过是日本人想要除掉胡都尉的奸计,至于胡楚元在南洋投资军队,也不过是南洋的洋人经常掠杀华商,以做报复。
醇亲王又说,据他所知,南洋华商多有资助团练对付洋人,这是善举,只是上下部不宜公开宣称。
从各种渠道收到确切的情报后,胡楚元显得很平淡,他只是在心里说……慢慢的等着瞧吧,Ⅱ副门会有好戏的。
离间不成,迟早还得暗杀。
胡楚元不仅做着防备暗杀的工作,也悄无声息继续加强对日本政经界元老的暗杀部署。
1889年2月26日,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这一天是天地水三宫诞,阴阳交泰,五行和合,黄道吉日中的吉日。
这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真正的大事,18岁的光绪皇帝终于结婚了。
自清朝立国以来,他是最晚成亲的一个,因为成亲就是成人,成人就要亲政,慈禧拖了一年又一年,今年是真的不能再拖,才极其勉强的同意在今年成亲,让光绪亲政。
从十五岁开始,光绪就在等着这一天,也在畏忌和害怕中煎熬着。
就像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那种害怕和憎恨一样,他何尝不是既怕又恨着慈禧,一个每天都要太声责骂他,动不动就要用鞭刑抽打他的好女人,把握着朝政,迟迟不肯让他当皇帝。
可是,他也感激着慈禧,没有慈禧,哪里能有他的帝位。
这是一种何等纠结的心情,大约只有他自己能够明白。
不过,想想慈禧给他强行摊派的皇后和两名妃子,说实话,他又恨的想吐血。
胡楚元手里有皇后的照片,说良心话,他看的想吐,脸长的和马脸一样,而且末老先衰,看起来就像是别人拖欠了她八百万两银子。
如果她不是慈禧的亲侄女,她别说是做皇后,送到宫里都只能当挑粪的女工。
真的,长的太挫了。
这他妈的也能叫女人?
慈禧,你狠的!
光绪大婚的这一天,胡楚元重新又拿出王懿荣暗中画的画像,放在桌上仔细看了又看。
只看这副尊容,他就相信,光绪绝对有对慈禧鞭尸的冲动,如果光绪算个男人的话。他以前看过光绪后富“佳丽”的集体照……我靠,他只能这么说。
他只能说,慈禧估计就没打算让光绪有正常点的性生活。
现在好了,总算是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只要两位王爷能够一直暗中操办到这个时候,等到光绪亲政之前,慈禧还没有发现政变的征兆,那她就已经输了一大半。
以慈禧那么威断的性格而言,胡楚元相信,只要她发现一点点的苗迹,就肯定会采取措施,至少也要更换九门提督。
等到了晚上,胡楚元将陈善元喊了过来,说一声“好了,回去吧”,这就让人安排回国的行氇。
(未完待续)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
这一次,胡楚元要做的是一次杀头的买卖。!
胜了,他继续控制中国的经济,甚至可以控制中国的政治和军事,输了,他或许还能逃回美国,可在国内的那些产业就此要付之东流了。
这半年里,他已经将能抽动的资金都抽出来了,陆续投资到美国、德国,还购买了奥斯曼帝国和墨西哥独裁政府的大笔国债,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
他手里有真金白银,这就决定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之一。
虽然年近三十的他,早已不如年轻时那么可爱英俊,可依然是人见人爱的典范。
他没有带家人回国,只带着弟弟胡品元回国……慈禧说了,让他弟弟参加会试,包中无悬念,为免万一,今年的卷子由李鸿藻负责批阅。
听说是李鸿藻任主考官,说真的,胡楚元自己都想参加会试,捞一个状元玩玩。
就李鸿藻从他手里捞到的银子,买三个状元都够了。
1889年3月7日,胡楚元回到天津租界。
随着天津租界的日渐繁华,租界地价日升,李鸿章当初送给胡楚元的珍园,如今的价位是翻了五倍也不止,没有一百万清圆,连地皮都买不到。
想要见李鸿章也是不容易的事,想让李鸿章自己到珍园里谈事,那就更不容易了。
可谁让他是胡楚元呢。
第二天深夜,李鸿章就悄然乘坐一顶毫不显眼的双人轿子,秘密抵达珍园。
此时的李鸿章也已经六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卧蚕和眼袋都很深厚,胡须银白,脸上也有了几块锈黄色的老人斑,他算是很高的人,近一米八的个子。
然而,越是大个子,老起来越显得龙钟,背也有些驼了。
在李经方的搀扶下,李鸿章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进了珍园西侧的小圆门儿。
胡楚元也在随从的陪同下守在门口,离着圆门六七步的距离,见到李鸿章,他肃静深沉的折身拱手,低着头,未说什么话。
李鸿章看了看他,见他一头乌发,年轻体壮,还未满三十岁。
这一刻,李鸿童忽然又种很辛酸的感觉。
他想啊,老夫和左宗棠斗了一辈子,没有将他斗垮,倒是把他给拖死了。
岁月啊,这才是最大的杀手锏。
李鸿章默默的感叹一声,抬头看天,和胡楚元若有所感的唏嘘道:“楚元,你看这轮明月,恰是如此之圆,如此之亮,仿佛在天地中,唯有它是永存不朽的,吾辈不过蝼蚁,瞬间便已老朽!”
胡楚元抬起头看了一眼,随即便道:“什么都会老朽的,哪怕是这一轮圆月,只是未到天地盘涅之时。”
李鸿章一时不语,悄然在心里思量着胡楚元这番话的含义。
这番话,意思深着呢。
他想。
两人内斗了十年,起初,胡楚元哪里是李鸿章的对手?要不是有左宗棠和何瑗关照,他早已死了一千次,可如今昵,两人居然已经是平分秋色。
若非李鸿章手握十万淮军坐立于不倒之地,早就被胡楚元拖垮了。
如今,两人是时斗时合,没有消停过,但也没有撕破脸,还能算是忘年交呢!
胡楚元邀请李鸿童进入大堂谈事,两人坐下来,李鸿章先看了胡楚元身边的钮玉庚一眼,道:“钮先生所写的《实务论》,老夫看了,颇为赞赏,恨先生不能早为老夫所知啊!”
钮玉庚淡淡的拱手,道:“多谢中堂大人赏识。”
人生中备有各的造化,钮玉庚在一条歪脖子路上成了博学东西的大家,写了一本《实务论》,短短三万余字,字字精悍,一举名震天下。
相比于胡楚元所说的教民,他改出来的“利民”更为准确,也更容易被接受,讲究实行仁政德政,轻税赋,修渠路,利民便民安民富民,民若富,国则富,国若富,军则强。
他将这套实务派的理论整理威一种仁政体系,对实务论的推广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在清政府内部蔚然成风,“利民务实之仁政”
也比洋务派的理论更容易被接受,迅速成为一种主流思想。
目前在京官和地方宫中,实务派的官员数量都非常之多,三品以上的大员中,自称实务派者多达半数。
从这以后,李鸿章就对钮玉庚颇为欣赏,也试图招揽为己所用。
见钮玉庚对自己的反应很淡漠,李鸿章也只是在心里感叹一声。
感叹之余,他忽然和李经方说道:“你不是想和纽先生请教实务之学吗,乘着这个机会,不妨好好问一问!”
李经方会意,起身邀请钮玉庚离开,去钮玉庚的房间谈论实务,让大堂里就剩下胡楚元和李鸿章两个人。
等这两个人也走了,李鸿章这才慎重的轻咳一声,道:“胡大人,皇上总算是亲政了,你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回国……应该是有事要办了吧?”
胡楚元默默的想了会儿,问李鸿章道:
“这个事,说到底还是得靠您啊!”
李鸿章哼哼的轻笑,却又感叹一声,道:”楚元,咱们也别这么累了,事情到了眼前这个时候,恭亲王该说的,也都和老夫说了。实务派一起,老夫几年间都显得颇是尴尬,你以为如何DBil?”
他这个话说的前言不搭后语,可也是有计算,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得继续敲胡楚元一个竹杠。
胡楚元也是今非昔比了,只是笑了笑,道:“尴尬不尴尬,这只看您怎么想。我倒觉得,您这些年政绩颇佳,河北总渠和滏阳水库的修建,对直隶百姓可谓之一场大幸事呢。山西到天津的晋津铁路,今年底差不多就能完工了,更是好事。天津这么几年间,海河疏通了,港口疏通了,经济也比往年繁荣很多。中堂,您不能要求更多啊。人生自古,哪里能十全十美呢?”
胡楚元说的也不搭腔调。
其实,两人之间说的都是另外一件事,李鸿章想执实务派之牛耳,自当实务派的第一人,所以才想将钮玉庚抽调到他身边做幕僚。
李鸿章想要做到这件事,胡楚元不仅要出人,还得出钱,出一大笔钱,更得出力替李鸿章周旋。
狗屁。
胡楚元又不傻。
见不同意,李鸿章沉默不语,就不急着表态。
胡楚元也无所谓,他继续喝茶,和李鸿章比耐心。
两个人沉默大约一刻多钟,李鸿章悄然一抬眉宇,道:“其实……也未必是什么难事吧?”
胡楚元则道:”您要靠自个的努力,我不反对,乐见其成,想要指望我替您张罗,那就抱歉了。不是我不想办,也不是我没有这个能耐,实在是犯不着。中堂,咱们说句实在话吧,国内的生意,我基本部不大想做了,这些年就是抽调资金去国外操办。要不然,我为什么将直隶北洋的这档子买卖卖给乔致庸啊?““哦?”
李鸿章微微一惊,问道:“你这是真要走了?”
胡楚元点着头,道:“我这半年一直在欧美转悠,眼下基本定了,以后集中在美国和德国操办生意,眼前看起来回报率不高,可胜在稳定,十七八年的操办下去,绝对比国内赚的多,赚的稳,传给子孙,千秋万代不会变个谱,犯不着在国内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这……?”
李鸿章愈发有些疑惑,问道:“确有此事,吾辈皆是大清国的子民,你又深受朝廷器重,只为了这些蝇头小利便要弃国而去,岂非不忠不义之辈?”
胡楚元哈的笑一声,将手里的茶杯放下,道:“这可不是蝇头小利。中堂,咱们不妨打个赌,我现在回美国专心经营自己的家业,三年之后,我一年的收入就能超过朝廷的岁入。”
喀嚓。
李鸿童一颤手,手里的茶盏都差点跌掉。
他当然不知道,胡楚元眼下的年收入就已经超过大清帝国岁入几倍还多……当然,大清帝国可以实打实的收到真金白银,他收到的都是自己印制的清铢纸币和外汇。
李鸿章大吃一惊,忍不住问道:“此话当真?”
胡楚元微微点头,正色道:“我这半年里就已经都打点好了,别的不说,光是美国联合钢铁公司就市值两亿美金。我在美国另外有一家钢铁公司,因为不能在美国长期专心经营,所以也就只是持有一部分股份,若是我长期在美国,自己经营,三年之内就能完全控股,岁入几千万两白银。”
李鸿章更惊,问道:“美国这么有钱?”
胡楚元则道:“列强大体如此,所以说,国内的生意不好做。”
李鸿章则又问道:“那你就不怕美国总统查办你了,怀璧之罪,何患无辞啊?”
胡楚元道:“他没有这么个权,美国是人人都可以持枪,总统敢要这么做,人人都会起而造反。在美国,在欧洲,比我更富的人多的去了,他们也不在乎,只要我按法律交税即可。”
挛鸿章一时沉默无语,在心里思量了很久,估计胡楚元是真的要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以,人家也犯不着和他算计下去,更犯不着替他卖命。
不过,这对李鸿章来说倒是个好消息。
想到这里,他和胡楚元问道:“那你何时东去?”
胡楚元神色一寒,道:“如果运气好,收拾了日俄,将英国在咱们大清国的特权没收了,我就可以走了。俄日两国都要谋图东北,迟早必有一战,我出钱出枪,中堂出入出力,咱们把事情办漂亮点,名传千古。”
李鸿童倒也不管俄日是否真要打过来,当即就道:“好,老夫就和一起经办一回。”
胡楚元这才问道:“那么……眼前的事呢?”
李鸿章冷笑一声,道:“眼前的事啊,基本都定了,翻不了啦。咱们眼下看的是以后……别的位置,咱们不用管,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可得看好了。再说了,翁同解和老夫也算是世仇,这个梁子怕是要闹出大事!”
胡楚元道:“这个事情,我已经想好了。
如果不是孙家鼐孙大人,怎么也不会是翁同貅翁大人。您意下如何?”
李鸿章也很爽快,说了声“好”,随即又道:“那咱们就事先说好了,事情一成,你可是第一的大功臣,几位亲王都得看你的脸面说话,若是翁同貅和老夫过不去,你得帮着老夫说话。不要因为他是浙江人,你就偏颇他。”
胡楚元笑了,道:“他有淮军吗,他有北洋水师吗,他能帮我收拾日俄两国吗?”
一听这话,李鸿章便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颇是痛快和得意。
他心里明白的和镜子一样,他知道,他和胡楚元一旦联手合作,那可比以前左胡联手厉害多了。
他们一联手,北洋、南洋、东海三大水师都是他们说了算,淮军、湘军、赣军也是他们说了算,这天下的事,天下的权,尽操于手啊!
满人能奈他们何啊?
好。
胡楚元心里也很痛快的喊一声,李鸿童一旦也同意了,这个事情就基本上不太可能有变化了。
这种事,总有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