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其实你蒙蔽世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化的商业化,这些年谈得比较多,谈文化生态就不能不谈文化的商业化问题。如果我们把20世纪算作一个大工业时代,把21世纪算作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我觉得时代的变化使我们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变化。

大工业时代的文化是围绕着生产展开的,围绕生产展开的文化比较强调社会意志、团体意志和团体道德,它更多的是为了教化的功能而展开的。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文化是围绕着消费展开的。围绕消费展开的文化更多地与休闲娱乐和个人意志的张扬相关联。

在我看来,只要是文化,就一定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活动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情感的升华、净化和丰富。但是,我们看到,现在以娱乐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的商业化,正处在一种过激和无序的状态中。

对电视剧而言看重的是收视率,对电影而言是票房,以它们的高低多寡来定生死,定荣辱,这等于把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的缺点从部分推到了极端。文化本身的内容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形式和噱头;质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推广它的平台和营销的手段。我们看近几年文化的潮头人物,我说的文化是广义上的文化,这些人及他们引起轰动的产品都不是文化含量很高的,而是赖于它强大的宣传炒作平台,化平庸为神奇,甚至化腐朽为神奇。这对文化长远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长远的发展,是没有太多好处的。

文化商业化缺乏理性

我们讲讲电视剧。

从事电视剧行业的人都知道,现在大家的脑筋都不是动在创作方面,首先想的是选材,什么题材好卖就拍什么;其次是演员阵容,无论这个演员是否适合这个角色,只要他有收视号召就一定是重金约请;再下来是炒作,吸引观众。

现在,电视台把收视率放在了决定一切的位置,绝大多数档期都是以收视率的高低来定价格的。收视率这个东西其实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前阶段电视剧《亮剑》的收视率很高,这首先是由于它是军旅题材;第二是因为它放到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这个平台来播,因为这一时段的收视主流群体是中老年人和干部,如果把它放到央视八套,这一以年轻人和追求纯娱乐为目的的收视群体的频道上来,他们对《亮剑》这种题材就不一定有兴趣,收视率马上就会下来。

收视率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尼尔森和索福瑞的收视率统计方法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相差很大。现在,在北京装有5000个收视率的统计器,这和欧美家庭每户都有收视率统计器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我们今天有一万个人来听讲座,从中找三个人,其中两个人说海岩今天讲得不错,能不能就得出有66。6%的听众认为今天海岩讲得不错这个结论?但就是收视率,这样不“靠谱”的东西坐上了中国电视文化总裁判的位置。可见,我们文化的商业化到了多么缺乏理性的程度。

再说电影。近两年来,商业片的质量和它宣传炒作的程度是不成正比的。大家觉得艺术片肯定都是讲艺术的,但其实几乎大多数的艺术片都有着精密的商业策划。

投资艺术片的人之所以不投资商业片,完全是出于商业的考虑。因为中国每年有几十部外国大片引进,加上一些国内的大制作商业片,一年一共52个星期,艺术片很难排上档期。所以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专门制作艺术片到海外的电影节上去拿一些奖,拿到奖多少可以卖一些拷贝,回到国内也算是师出有名。

有人嘲笑说,中国的艺术片不是给13亿中国人民拍的,而是给世界上其他52亿人拍的。拍艺术片的人会告诉你,他们的目标是哪一个电影节,这个电影节的选片风格是什么,甚至评委会的主要风格、取向是什么,他们是专门研究这些的。所以我认为艺术片也在向商业的路线走。

我们再说小说。现在最好卖的小说不是海岩的小说,最好卖的是“80后”作家,甚至是“90后”作家的小说。因为青少年是图书的主要购买者,所以“80后”、“90后”的这些作家创作的小说,无论其风格是否重复,内容是否稚嫩,一概被出版商热烈追捧,强势推出。

“眼球经济”让新闻也走火入魔

再谈我们的新闻。我接触过的大多数记者非常有职业素养,但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些现象也让我颇有感触。比如在互联网上,港台明星和港台文化新闻占据了互联网新闻的很大篇幅。在新闻界,“眼球经济”效应似乎比影视、图书来得更明显。

我举两个例子,前不久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论坛。谈到中国女性的美,主持人就问在场的嘉宾,您喜欢哪个女星。有的喜欢章子怡,有的喜欢赵薇,也有的喜欢李宇春。

主持人问我:“您年轻的时候比较喜欢哪位女性?”我说:“我小的时候比较喜欢刘胡兰。因为我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崇拜她,另外我们看到的刘胡兰是在画上的、雕塑上的,艺术作品中的她看起来很美,身材比例也很优美。”

第二天,报纸登出来的标题让我吓了一跳,“海岩喜欢刘胡兰,因为刘胡兰三围标准,身材热辣。”我特别不愿意别人对我小时候崇拜的人有如此轻浮的想法。

再举一个例子,那时候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刚上映,有记者请我来评价一下《十面埋伏》。我很警惕,我说我没看过。“那你周围的人总看过吧?”我说:“我不知道他们看过没看过,没人跟我说过。”

“那你总看报纸了吧?报纸上对《十面埋伏》的评价还可以。”我说:“还可以,但好像剧本稍微差了一点。”“你认为这个怎么解决?”“剧本差就多打磨剧本,在编剧的投入上多增加一点。”第二天,报纸上登出的标题是:“海岩炮轰张艺谋,说张艺谋太抠门,不给编剧钱。”

隔了不久,又有记者来问我:“你炮轰张艺谋?”我说,“我没炮轰张艺谋,我只是说文学对影视的重要。”“那为什么你不给张艺谋写剧本。”“他没请我。”“如果要请你呢?”“他没有请我写剧本”“那他如果请你,你是不是写?”“我要看是不是适合写。”他说,“听说张艺谋是很折磨编剧的,剧本总是改来改去。”我说:“我要是写不了,就不写。”

第二天报纸上出来的标题是:“海岩绝不给张艺谋写剧本。”很多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怎么了,怎么和张艺谋对着干上了?这就是无事生非,我们的媒体也被注意力经济搞得走火入魔了。

在一个国家,商业化对于文化的提升作用是很明显的,但商业化也导致了文化的低俗化。如果把市场作为首选任务,那低俗化是不可避免的。低俗化和文化的本质是相背的,低俗化无法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作品。

弱者心态如何振兴民族文化

我第二个感触比较深的是,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挤压。

20多年以前,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现在要讨论的是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中国文化如何自持,如何发展,如何振兴。

过去我们对外国文化缺乏了解,后来我们看到这样一些统计:英国的辣妹演唱组合一年给英国的创汇超过了英国全国钢铁工业的创汇。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全球的利润,超过了日本作为一个汽车工业大国和机械制造工业大国两个行业全年利润的总和。西方文化产业的能量是我们原先没有估计到的。

现在从中国任何一个城市走过,我们年轻一代喜欢的东西,爱唱的歌曲,包括歌词,爱看的电影,喜欢的动漫,穿的服装,吃的食品,到处都是西方文化地毯式扩张的痕迹。我们中国文化在和西方文化的较量中,似乎处于劣势。我们的演出输出和收入的比例是10:1,我们的图书一年输出81个项目,进口大约是12000多个项目,这是不成比例的。

有人说,中国的电影进入了西方的主流院线。但外国每年有多少大片进来?不要说欧美国家,连亚洲地区,韩国、日本进入中国的文化产品和中国进入他们国家的文化产品,在数量上也不能比拟。

数量说明趋势。未来体现在年轻一代,不是我们在影响西方,而是西方在影响我们;不是西方更理解和接近我们,而是我们更理解和接纳西方。

有的人说我们也有很多作品在国外获奖。我们是有很多电影在国外拿到了奖项。正如刚才韩美林老师说到的,我们的艺术片由于是奔着国际奖项去的,所以艺术片的制作风格必然受这种商业目的的影响,不仅要投合电影节的风格和电影节选片人员的风格,而且还要符合西方的主流意识,符合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

近些年来,包括前几年在西方电影节获奖的中国作品,歌颂我们民族光明一面的比较少,暴露我们民族黑暗一面的比较多。在给我们中国文化带来奖杯,带来荣誉,带来面子的同时,我看了这些影片,不觉得中国人有什么面子,不觉得中国人在这些影片中传输给外国观众的形象,会使他们对中国人、中华民族有多少好感。

当然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承认,我看到的一些获奖的影片所描绘的生活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中国文化有这么一个原则,就是家丑不可外扬。我们在屋里面怎么批评,怎么咒骂都是可以的,拿到外国就绝不能说家里怎么不好,父母怎么不好。

孔老夫子说过,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长者讳。自己的父母、家庭有毛病,是把它张扬出去,还是为它遮掩,这里有一个民族自尊心的问题。

我想到了一个故事,说一个城里面有一个特别富有的人,他在这个城里是最中心的人物,他说什么,什么就是标准。有一天,这个城里最穷的乞丐告诉别人,说这个富人跟他说话了,别人都不相信,别人问他说了什么?他说,我站在他门口,他推门出来说:“滚”。在穷人的心里,他的光荣就是富人和他说话。不管富人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

说中国不太好的一些影片在国外获奖,回国之后在媒体和公众那里获得欢呼声,就是穷人的心态。文学界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最高荣誉,电影界把好莱坞的奥斯卡奖或者戛纳、东京、柏林电影节看作最高荣誉,无非是要外国人的承认。这就是弱势心态。这种心态很难振兴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或者说本土文化。

多元化时代,文化需要标准

有人说文化就是文化,分中外干吗?只要是好的文化就行。大家知道多数的中国文化人肯定不赞成这个观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西方人更不赞成这个观点。西方现在对中国文化的开放程度,远远不如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开放程度。比如说中法文化年,我曾被中法文化年评为“最时尚作家”。中国介绍法国文化全部是好的,法国介绍中国文化却是有好有坏。

中国大量进口韩国电视剧,但中国电视剧进入韩国,据说韩国是非常抵制的,他们非常注意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作品进入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就一定要符合美国人的主流意识、符合他们对中国的看法。

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对于本民族的凝聚力,对于本民族的长远发展,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之间的关系、个人和团体之间的关系,是最根本的基础,最基本的制约。

外国文化和中国的文化是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悖的地方。外国的文化讲个性张扬,人性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内敛、自省、小我大公、忠孝仁义。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文化领域出现的很多是外国文化,比如一些书刊看起来是中国制造,实际上从形式到内容,到思想意识都是克隆西方的。

我觉得,文化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和世界上其他民族比肩站立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长期以来,精英文化和雅文化是有标准的,大众文化是缺少标准的。美国的大众文化是有标准的,好莱坞的影片大部分主导思想是正面的。而我们的大众文化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我以前讲过,互联网时代是不缺信息的,缺的是真相和真理,真相和真理靠的是判断,判断靠的是标准,标准是要由我们的文化界和政府作出制度的安排。

我最后举一个例子,美国的系列电影《哈利·波特》在制作的时候就定了一个原则,绝对不能有色情的、暴力的、血腥的和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情节和画面,因为一旦这个影片被定为限制年龄级别的影片,它的票房和利润就会失败,就会失掉青少年这个市场,这就是制度安排,这就是标准。

我认为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当树立文化的多元化的标准,但更应该有我们主流文化的标准,传统文化需要创立我们新的标准。

——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三届“文化讲坛”上的讲话八、企业管理(下)

4、我的企业管理心得

——谈职业经理人的文化结构与创新能力我很难从理论上讲什么叫职业经理人,关于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构成我研究得不够。作为一个从事具体企业管理工作的人,我想还是把锦江集团北方公司十几家企业的经理班子的情况给大家做个介绍,把我们这些经理与我们想象中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做一些比较,也许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酒店经理既要了解国内外人文文化,还要了解物质文化北方公司管的四五星级饭店好几家,还有不少三星级饭店和物业项目。这些企业领导班子群体的专业学历与外国管理公司的饭店经理是无法相比的。记得好几年前,我们曾去考察四季集团的酒店,我们问四季集团的亚洲地区总裁,一个没有饭店管理专科学历但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第一线锻炼的人可不可以成为酒店的总经理人才?这位亚洲区总裁回答说,20年前可以,现在绝对不行。现在的人才观念,尤其是新经济时期,也就是知识经济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信息高速公路时期,适应性的人才不吃香了,而能力型、知识型的人才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的很多酒店经理对处理好方方面面的矛盾都是比较有经验的,但对酒店知识具体钻研不够,对业务的具体指导显得偏弱。而酒店恰恰是一个微观管理型的企业,每天业务的运作都是非常细小的具体事,这些具体事办得好坏,够不够专业水平,决定了酒店整体服务水准的高低。同时酒店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每一级干部有没有能力对下属进行专业指导和专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一些企业领导虽然原来就是业务干部出身,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全科训练,原来搞客房业务的只懂客房服务,不懂餐饮,也不懂前厅和销售;懂餐饮的人也不懂服务专业和厨房专业,搞餐厅服务出身的领导不懂厨房,当了老总以后不敢进厨房,进去了只能观光似的看看。懂中餐的进了西餐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多酒店总经理不用说懂西餐,连吃西餐都不会。前一阵子,我们组织中层干部吃西餐,还组织了讲解,发现许多中层干部,甚至在酒店行业干了多年的干部竟不会吃西餐。北方公司组织干部到南方考察,当地的饭店同行反映我们的人就像军队一样,领导一说集合马上就能集合起来,领导说话下面没有插嘴的,令行禁止。但我们的干部像农村兵,西服不会穿,西餐不会吃,行为举止不太像是从五星级酒店出来的。这与我们的业务训练比较差大有关系。我们看到北京的一些外资酒店经常到昆仑饭店刺探考察,点菜、吃饭,甚至住客房。而我们则不大出去考察人家,出国也基本上是旅游,受报销的限制住特别差的宾馆,回来后说外国饭店一点不好,菜也难吃。基本上没有学到东西,甚至没有见到应该见到的东西。等于浪费了企业的差旅费。

我们在与外资酒店争夺外籍顾客中,始终处于劣势。除了英语和专业方面明显差于外资酒店外,信息也不够灵通,也不知道人家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还有销售网络、品牌也不行。我们提供的某些服务的规范和特色,也相对不合西方客人的要求,不合他们的标准。我们的管理层和服务层都不是非常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性,或者虽然了解,但有些过时,不是很了解现代西方的潮流和时尚。而在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饭店,潮流和时尚是非常重要的。外国人住在我们的酒店往往感觉特别不方便,气氛特别不对头,包括酒店的各种装饰、各种摆设、用品、菜肴特色和提供给客人的节目都不一定完全适合于外籍客人,外国人住我们酒店的安全感、亲切感都很差。有问题不知找谁投诉,能否解决,心理上有孤立无助的恐惧感,这是不少外国散客不选我们饭店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的酒店,客源结构中欧美散客的比例不是占得很高。

酒店不同于一般企业,文化氛围和文化含量非常重要。酒店提供给客人的产品主要是服务和环境,是客人衣、食、住、行等生活和工作的条件。所以,提供给客人的生活空间应该是有文化素质和文化深度的,酒店本身所能达到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它究竟被什么层次的客人所选择,这就要求经营者自己要有一定的文化,对各种文化要有鉴别力。譬如很漂亮的吧,在吧台的架子上应该陈设琳琅满目的洋酒和酒具以及与酒文化有关的物品,但我们却放很多易拉罐,而且摆的样子像仓库。我觉得我们的酒店经理既要懂中国文化,还要懂西洋文化,不仅要了解人文文化,还要了解物质文化。如酒店用的床单,客人一用就知道什么是高档的,什么是低档的;一摸毛巾就知道是高档毛巾还是低档毛巾;一看餐具,就知道是品位高的餐具还是品位低的餐具。我们很多酒店经理自己却没有这方面的鉴别力。如对卫生间的要求,中国人的概念与西方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又如服务程序,做夜床怎么包床,人家早就不这样了,我们还把人家普遍弃用的方法当做规范,显得比较土。包括我们现在还在用的“客到、茶到、毛巾到”的服务程序,这究竟符合不符合西方人的生活习惯,都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前一个时期搞了一次服务评比,如喝咖啡,我们的服务员见客人喝一口就加一口,服务过分和服务不足一样有害。后来,我们有的饭店规定咖啡不这样添加了,添茶还是要这样给客人添加。其实,茶也有添加的规范,喝一口添一次,客人也受不了。北方公司还搞了一次宴会评比,有一些单位也表现出服务过分的毛病。按规定筷子、杯子是要放在一定位置的,客人每喝一口饮料,吃一口菜,我们的服务员就不断地把杯子筷子放回原地,非常死板客人受不了。而我们很多经理人员不仅熟视无睹,反而乐此不疲,这正反映出我们对西方人认为正确的服务要求缺乏了解。对西方早已改变的东西还在执著地坚持。我们很多单位的菜单很少有变化,没有创新,翻来覆去老一套。餐饮管理和服务上的某些做法,如中餐菜点喜欢精雕细刻出各种造型,存在着好看不好吃,热度难以保障,客人感觉不卫生的弊病,究竟还流行不流行,确实值得研究。有一位朋友送给我一本画册,讲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怎么生活,怎么接待客人,怎么布置晚宴,怎么与外国领导人和咖啡,怎么去开一个小型Party、小型音乐会,怎么去接待社会名流,它的礼仪、服装、花草、餐具、点心等等场面都做了详细介绍。西方国家非常高档的俱乐部和酒店,共同的任务,就是打造国家的上流社会,目的是创造非常有品位的物质生活的规范,对整个社会起示范作用,推动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文明向前发展。在中国,我们在生活规范,着装、用餐、交际上都比较劳动人民化,并没有形成一套上流社会的规范。这其实对提高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中国融入世界并不有利。我认为,在中国,如果有谁担负打造一个上流社会的任务的话,那就是酒店的经理。

创新是酒店经理人最重要的素质

世界进入21世纪,不仅是世纪之变,而是进入了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新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像过去那样保护民族经济现在就可能是毁了民族经济。在新的时代里,很多的观念、做法以及社会生产运行的规则,和大工业时代都是不同的,如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就比大工业时代快得多。在大工业时代,一个技术、一个观念、一个生产或销售的模式,常常可以延续十年不变,而现在,一个技术、一个模式保持半年之久已经很不容易了。工业产品,如家用电器,现在新品面世极为频繁。服务业也一样,在上海,哪一个餐厅酒楼连续火多少年很难,都是各领风骚一二年,然后就会有新的产品、新的项目、新的概念出来取代之。北京前年红焖羊肉铺关盖地,去年冬天,找遍北京一家都没有了。才一年的时间就改朝换代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使全球资源、财富、分工向更强的一方、向更有能力的一方倾斜。加入世贸以后,外资酒店连锁集团进入中国的道路更加畅通、更加便利。国家可能会逐步对外资开放空运、海运和路运甚至外国航空公司可能在中国独资经营。还有过去在中国不允许外方开办合资或全资的旅行社,以后就可以有了,对外国银行的限制也会逐步打开。外资连锁酒店再继续大举进入中国时,可以通过航空、旅行社、银行等方面的支特,形成新的更强大的客源垄断。还有网络销售会有新的发展。

这些都是有利于那些连锁经营的外国管理公司的。现在外国管理公司不仅进入高档酒店领域,而且开始进入中低档酒店领域。国家旅游局对中国旅游业有一个规划:到2020年要使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从数字上说,入境人数应名列世界前茅,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旅游出境人数也要排列世界前五位。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总产值15%以上,才能叫世界旅游强国。现在我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只占到4%至5 %,2010年要达到8%,还有9年时间,要翻一倍。我们酒店行业是旅游收入来源的最大一头,如果要实现翻一倍,那么,在正常情况下,酒店数量应该翻一倍,到2020年再翻一倍。所以外资饭店看好中国市场,它一定要进来。国际集团有他们的优势,如销售网络的优势,专业技术的优势,人才的优势,品牌的优势。品牌优势非常突出,如去年我们的一个酒店与外资饭店争一个美国人开的会。我们把中方接待人员请过来看饭店,他们认为我们硬件、服务都不错,价格也比外资饭店便宜,他们把考察的结果报告美国总部,可美国总部最终还是选择了外资饭店,因为外资饭店的品牌硬。外资酒店除了将进一步垄断客源市场之外,而且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是难以战胜的,连锁经营的成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统计,都是低于单独经营的酒店的。

1998年国家旅游局有过统计,外国公司管理的饭店占全国旅游饭店床位总数的5%,但那一年他们占了全国旅游饭店总利润的90%,也就是他们用5%的资源占有了90%的利润,而且这样的状态还在扩大。据统计,外资酒店已占据了我国酒店行业总利润的98%。我认为加入WTO后,对国有饭店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按照最新的经营理论的说法,企业过去追求的目标是利润,而现在追求的目标则是顾客,是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以及对企业品牌的依赖度。追求顾客与追求利润看起来都是为了利润,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为了追求顾客可能会牺牲局部的利润和眼前的利润。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就产生了一些新的名词,如“可持续发展”。追求顾客就是追求可持续发展,追求利润就不一定是可持续发展。又如“双赢”,过去以挣钱论输赢,现在不一定,你要让顾客也赢,甚至你要让顾客在某个时期赢多一些。这些新名词反映了我们这个新的经济时期新的观念。

追求顾客依靠的是什么?说来说去依靠的是品牌,品牌依靠的是酒店的服务质量,质量依靠的是酒店的服务质量,质量依靠的是职业经理人,是人才。可我们的人才在观念上、技能上、文化程度上、知识更新上与外国酒店、国际连锁公司的总经理们相比是薄弱的,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在酒店的运用越来越多,如客人通讯、商务和账目的管理、会议设施的服务等等,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非常强。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化繁为简、变粗为细,适应了客人不断提高的需求。在新知识和新技术方面,我们经理人的个人资质在进入21世纪后显得特别不足,除了在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平方面的不足外,就是创新能力比较差。在我们的饭店中,老面孔、老服务模式、老技术手段、低技术含量、老菜肴、老节目、老推销方式,很难应时而变,总是处于落后和过时状态。而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几乎是每一个行业制胜的最重要的武器。目前,在我们企业经理人中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经理太少,而创新是新经济时期经营者最重要的素质。海尔集团的口号就是“创新”两个字。对服务业而言,因为人们衣食住行的观念和习惯在不断改变,所以引导消费、创造时尚对于争取市场很关键,至少要跟随潮流。我们之所以不能及时创新和应变,是因为我们经营者的观念陈旧,在眼界上、知识上积累不足所致。

真正的职业经理人要经受得住市场法则和内外部压力的检验企业竞争的是顾客,顾客靠品牌,品牌靠质量,质量靠人才,而人才的产生最终依靠的是体制。所以企业最终竞争的,是体制。体制是什么呢?说得通俗一点,体制就是领导人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对领导人是怎么激励和约束的。北方公司的体制可以说真正实现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北方公司有一些企业在与业主签订的管理合同中签了一个一个条款,叫作“两免三退”,即两年完不成经营指标免去总经理职务,三年完不成经营指标管理公司退出。由于有合同的制约,又有业主强大的监督,北方公司对各个企业不得不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以保持锦江的牌子和名声。现在北方公司管理的饭店所有业主对我们都基本满意,和经营班子相处得都比较好,有的合同快到期了都表示了续签的意向。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公司还是非常小心谨慎。比如我们发现业主最关注花钱方面的事情,关注我们如何采购,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如何进行工程改造等,总怕管理方大手大脚。所以北方公司各企业在工程、采购、财务方面的管理力度都非常大。如采购上,能参加集团统一采购的,一律参加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