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看到陈应避而不见,柴瑞安认为陈应这是想趁机将柴氏斩草除根,再留着李秀宁的下堂书,其实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陈应越是不见柴瑞安,柴瑞安越是担心,万一陈应铁了心的要灭掉柴氏,那么柴氏只能尽快取得陈应的谅解,否则一切就会迟的。
  柴瑞安坐立不安,一旁陈应却呼呼酣睡,只是苦了柴瑞安,他心都揪成一团。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这是人生四大喜,可是刚刚洞房花烛夜的武士彟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他娶了一个艳若桃花的漂亮妻子,却无法一亲方芳泽,这让武士彟非常苦闷。
  事实上,古代人结婚,为了避免洞房时尴尬,会刻意避开女子的例假,如果是杨蓉真的有例假了,武士彟或许心里还会好受一些,可是偏偏真正的答案让武士彟想要暴走了。
  因为杨蓉告诉武士彟她是“石女”,不能与任何男子发生关系。
  如果说是别人说这话,武士彟肯定压根不相信,然而杨蓉是谁?这位可是隋朝唐初的相亲猛人,足足参加了不下五百块的相亲,无一例外,皆被杨蓉拒绝了。武士彟就不相信这些相亲的子弟,就没有杨蓉看上眼的人。偏偏杨蓉年过四旬尚未结婚,这就很说明了问题。
  杨蓉没有让武士彟为难,而是给他了所以两个选择,要么立即休妻,让他回家。
  要么,假装真正夫妻一样,但无夫妻之实。
  武士彟纠结了整整一夜,最终痛苦的下了一个狠心的决定。
  他不休妻,与杨蓉假装夫妻。
  杨蓉还向武士彟承诺,她不会干涉武士彟的个人问题,可以随意纳妾,也可以将妾室扶为正房,她这辈子会与青灯古佛为伴。
  同不同房,生不生孩子,对于武士彟来说,根本就没有问题。因为他需要的其实只是杨蓉的身份,即使杨蓉不是“石女”,也有可能不能生育,所以以正妻的身份,收养儿子作为嫡子,在律法和习俗上都是允许了。
  武士彟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与此同时,柴瑞安也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他将李秀宁的下堂书捧在自己手心里,跪在陈应房门外,祈求陈应放柴氏一条活路。
  陈应醒来的时候,已经快要午时了。看着兰儿送来的“下堂书”,陈应感觉稍稍意外,虽然是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马克思说过,资本家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
  世族门阀,从通俗意义上讲,其实他们就是资本家,古往今来,资本家的本质一直未变,他们都像闻到血腥味便一拥而上的鲨鱼一样,为了利益,为了财富不择手段。
  煤炭炼钢的利润,可不是百分之几百的利润,而是百分之一千的利润,太原王氏几乎没有考虑,就将柴氏卖了。


第八十二章 弹指间八百破万
  太原王氏在这个时代,可是一个庞然大物,哪怕是李渊贵为一国之主,依旧无法对其随意拿捏。至于汾州柴氏,自然更没有资格与太原王氏对抗。
  所以柴氏向陈应认怂,拿出了李秀宁的下堂书。陈应看着下堂书,悠悠叹了口气。侯莫陈氏果真是日暮四山了,居然没有太原王氏的名头好使,这让陈应心中颇为感慨。陈应与柴氏并没有血海深仇,他需要的就是这张下堂书,有了这纸书才能让李秀宁恢复自由身,才能解去李秀宁的心结。
  古代的婚姻也有结婚证,分别是通婚书和答婚书,通婚书与女方家庭允诺的答婚书,内容多是一些套话虚话;别书才是婚书的主体部分,分别记录了男女双方各自的真实记录。婚书一旦缔结,既得到了民间的认可,也具有了法律效力。
  事实就是这样,一旦订立婚书,女方就没有权利毁约。但是对于男方就不同了,男方想要解除婚约,只要跟官府说明,放弃聘礼就可以万事大吉。虽然放弃聘礼也算是一种惩罚,但充其量只是一些经济上的损失,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女方仅仅毁约而没有许婚他人,官府要杖责女方六十大板,依然维护原来婚约;解除婚约而且另许他人的,要杖责一百;如果女方另许他人且已经成婚者,得服一年半劳役。一百杖只是一个说法,事实上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这一百杖,一旦行型,基本上有死无生。
  纵然李秀宁是当朝公主,没有人敢让她服役,也没有人敢打她,可是只要柴氏拿着李秀宁的答婚书,她就柴氏之妇。永远别想摆脱这个关系的枷锁。
  如果李秀宁强行与陈应结婚,这就相当于李秀宁犯了重代版的重婚罪,虽然没有官府可以给李秀宁处置,不过李秀宁却会站在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舆论非议。所以,陈应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李秀宁的下堂书相当于离婚证拿到手。
  望着柴瑞安的背影,陈应叹了口气。有些事情不是他可以做主的,战争一旦打响,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结束,太原王氏并没有拿到他们想要的石炭炼钢技术,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就算这个时候柴氏拿出下堂书和解,陈应也愿意了和解,可是太原王氏也绝对不会罢休。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这个时代,石炭炼钢的技术足以让无数家族和豪门疯狂。种地一亩地除去种子和人工费用,了不起可以变卖一百余钱,这仅仅相当于一斤钢铁的价格,可是陈应已经向太原王氏画下了一千万斤的画饼,这相当于每年多了一千万亩土地的收益,一千万亩土地的收益,别说太原王氏,恐怕李渊也会疯狂。
  陈应拿着下堂书往右厢房去找李秀宁的时候,李秀宁正看着由长安转递过来的邸报,眉头微微蹙着,似锁着深思,看到陈应走进来,招呼他们坐下,说道:“坐吧,这是刚刚传过来的邸报摘录,你看看。”
  说着,李秀宁将手里的邸报递给陈应。
  陈应伸手接过邸报,紧接着将手中李秀宁的下堂书,递到了李秀宁手中。
  陈应还没有来得及看邸报,李秀宁一扫下堂书的字,顿时脸上浮现一抹胭脂红,李秀宁目光流传,望着陈应,久良说不出话来。
  李秀宁不是不想与柴绍合离,她提出过无数次,都是因为柴绍拒绝而无疾而终。虽然现在柴绍死了,可是只要柴家人不开出下堂书,李秀宁终身就是柴氏妇,这点无法改变。偏偏李渊又不是晋简帝,东晋简帝之女司马道福,她初嫁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济为妻,后来桓济因篡兵权被贬,司马道福暗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司马道福就先与桓济合离,当时王献之已经和郗道茂结婚了,夫妻感情甚好。而郗家女,虽然已明媒正娶,但是目前没有儿子只生了个女儿叫玉润,不过夭折了。妇女无子,就可以当做黜妻的理由此时对新安公主,正是下脚的机会。于是,她反复向皇太后央求,又去求皇帝下诏。皇帝一纸诏书,令王献之休妻再娶。
  这对郗家女来说,是晴天霹雳。她与王献之结婚后不到一年,父亲郗昙就去世了。这时要把她赶出王家,让她往哪里去呢
  可是简帝之子,晋孝武帝司马道子太溺爱这个妹妹了,一纸诏书,成了千古首例。李渊是一个利已主义者,他绝对不因为李秀宁是他的女儿,就敢冒着大不违。当然,当初嫁于柴绍,也是因为柴慎对其仕途有益。
  李渊不同意李秀宁合离,也不肯出面让柴氏与李秀宁出据下堂书,他深知李秀宁与陈应两情相悦,但是他宁愿李秀宁纳陈应为面首,或许婚外生子,也不成为史书上的荒唐皇帝。
  李秀宁喜极而美泣,哽咽道:“这个很难吧?”
  陈应摆摆手笑道:“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一块金子不行,那就两块,三娘才是我的金不换。”
  李秀宁心中甚是甜蜜,将这纸下堂书捂在自己心口,生怕自己丢了。李秀宁曾向柴氏提出以十万贯作为代价,换取这纸下堂书,然而柴氏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让李秀宁非常难过,尽管她不知道陈应是怎么做的,可想而知,陈氏应该付出的代价不小。
  “谢谢你”
  “咱们俩不是这么客气吧?”
  “这不是客气,这是真诚的感谢。”
  “若要感谢我的话,那就以身相许吧!”
  李秀宁望着陈应道:“陈郎你长得真美。”
  陈应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我也知道我长得极美。如果说帅也是一种罪过,我就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李秀宁道:“哼,既然你长得那么美,那就不要想得这么美!”
  陈应愕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秀宁居然变成了一个段子手。
  看着陈应神色黯然,李秀宁心中一紧。
  事实上陈应并不是因为李秀宁的话,而是他看到了邸报上的字:“武德二年十月甲寅二十一日蛮酋冉肇则寇开州,破之,尽屠开州。十一月初,冉肇率领万余蛮兵,围攻通州。丁巳日,通州司马李靖将兵八百,袭击,斩冉肇,俘五千余人;已丑,复开、通二州。”
  陈应放下邸报,心中感慨万千。李靖就是李靖,果真不一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以区区八百将兵,对战羌族蛮兵上万上,一战斩其贼首,俘虏五千余人,连续收复二州之地。
  不出意外,李靖已经开始进入李渊的视线了。


第八十三章 再见杨蓉
  邸报关于李靖的记载只有区区几十个字。篇幅虽小,信息量却非常惊人。虽然说陈应本人也曾率领军队平旁企地之乱,也同样是以少胜多,事实上,陈应非常清楚,陈应的胜利来得非常侥幸,若非义贞夫人王秀姑在关系时刻杀掉旁企地,这场仗纵然最终结果陈应可以胜利,损失肯定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其次是旁企地虽然名义上拥有四万余军队,可是真正堪称精通的不过四五千羌族兵马,几乎八成以上都是被旁企地挟裹的无辜百姓。只要旁企地一死,其部曲就作鸟兽而散。
  然而,李靖却仅仅以八百兵马,在大唐属于一个下折冲府的建制,辖四团,每团二百人。下府不仅人数少,而且装备更差,李靖却能以少胜多,实在难得。
  历史上李靖真正扬名天下是始于武德三年,李靖随李世民东征,在攻打王世充时,以军功授开府。此时,陈应还没有开府的资格。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真正的战功赫赫。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
  陈应知道李靖是李世民的人,这点无法强求,也幸亏玄武门之变中,李靖坐壁上观,并没有参与此事,否则李建成真正没有半点机会。让陈应对上李靖,陈应只会采取一个笨法子,用人堆死他。
  事实上邸报,并不止李靖大破冉肇这一仗,还有很多人事任命。原刑部侍郎、庐江王李瑗,居然改任夔州今重庆奉节总管,这个任命,其实也是一种信号。李瑗的官职原本是正四品上,如果是平调,应该为夔州长史或副总管。然而李瑗却成了从三品上州总管。
  正四品上阶刑部侍郎与从三品上州总管,还真分不出谁大谁小。但是从夔州地处巴东,属于与南梁萧铣犬牙交错的边境地带,李瑗为夔州总管,显然是冲着对于萧铣的目的去的。
  不过拿到下堂书的李秀宁心情好了很多,她难得的为陈应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只是李秀宁的厨艺,怎么说呢,还是有等提高。
  当然不是说李秀宁实在不会做饭,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做饭,都是老一套,不是蒸,就是煮,要不然就是烤,味道非常一般。除了李秀宁做的老母鸡鸡汤喝着味道鲜美以外,像白水煮的羊肉,陈应就吃不习惯了。
  尽管不合陈应口味,陈应也知道如果他说出半个不字,以后休想才吃到李秀宁给他做的饭。
  最让陈应遗憾的是,李秀宁拿到下堂书心情大好,翌日就返回长安了。倒不是李秀宁不想与陈应朝夕相处,只是因为她的弟弟鲁王李元昌百岁宴,李秀宁不得不返回长安,参加这场家宴。
  陈应也顾不得这事了,因为他被随既而来的工作给包围了。四轮马车的订单非常多,扩大生产规模势在必行。陈应虽然掌握着弹簧钢的技术,然而这并不是让垄断的根本。
  事实上,陈应看到一辆用低碳钢做成的桥式减震,就知道事情大条了。低碳钢虽然比弹簧钢的弹性弱,但是差距并不太明显,勉强凑合着也可以用。关键是低碳钢成本不高,一旦让大量山寨版本的马车充斥着市场,陈应就丧失了一大财源。
  此时的马车作坊其实已经不算小了,占地超过一个半标准足球场,这相当于小二十亩地。可是成品仓库、原材料仓库、车轮加工作坊、车厢加工作坊、轴承加工作坊、弹簧钢加工作坊,还有漆艺加工作坊等一系列厂房下来,这个马车加工作坊实在拥挤,再想扩建,其实也不容易。
  陈应的陈氏坞堡占地八百余亩,钢铁作坊占地七百余亩,关键是马车作紧紧挨着陈应坞堡的南墙,仅仅剩下一条不过五十余步的空间,这里空地将来还要挖出护城河。更何况此时陈氏坞堡正在施工,人来人往,根本就没有往北移。
  陈应望着坞堡南边一大片良田,界裕在陈应的坞堡南方五里向西出现了一弯,正好方便灌溉这片良田。
  陈应让人找来许敬宗。等许敬宗来到这里的时候,陈应指着这一大片超过一千三百余亩的荒地道:“这一块地是有主吗?”
  许敬宗点点头:“这里的土地是弘农杨氏的,具体哪一房的田产,门下还需要去打听一下。”
  “如果可能,那就买下来。钱不用担心!”陈应原本是还真缺钱,可是随着四轮马车日进斗金,如今他也是不差钱的人了。
  许敬宗迟疑了一些道:“主上,门下以为,这块地最好还是不要买了,如今关中的田地已经涨到了二三十贯,如此良田,恐怕三十贯弘农杨氏也不会转手,这不是钱的问题。”
  陈应道:“什么意思?”
  “弘农杨氏乃千年豪门,他们向来只卖地,从来不卖地,若是他们”、
  许敬宗有句话没有说出口,侯莫陈氏虽然是西魏八大柱国家族,然而弘农杨氏却是老牌世族门阀,恐怕弘农杨氏还真不会卖陈应面子。
  陈应一听是弘农杨氏,顿时就放心了。别人或许不会给他这个面子,可是弘农杨氏说不定还真会给他这个面子。因为他的母亲就是弘农杨氏,陈应决定找来杨恭仁这个大表哥来问问情况。
  陈应本想让人请来杨恭仁,但是转念一想,他已经快两个月没有过问过马周钱庄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陈应对陈劲勇道:“你找几个机灵点的人,跟着我去长安一趟。”
  陈劲勇道:“主上要去哪里?”
  陈应微微一笑道:“平康坊?”
  陈劲勇眉飞色舞的道:“门下马上就办!”
  平康坊在皇城的东面,属于达官贵人日常消遣的去处,所以平康坊有一特色,这里多舞姬、乐姬、还有大量的酒肆瓦当。
  陈劲勇一听去长安平康坊,陈应的亲随差点没有打起来,好不容易十八名骑兵精神抖擞的骑上高头大马,跟着陈应朝着长安城奔驰而去。
  陈应进入长安城,沿着朱雀大街一直走着。陈劲勇感觉不对味了道:“主上,平康坊不在东面吗?”
  “真以为我去平康坊啊!”陈应悠悠的笑道:“你们一个一个都憋坏了吧?”
  众随从绷着脸无人回答,陈劲勇道:“主上要去哪里?”
  “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听说你看上了陈怀仁的大闺女?”陈应八卦的道。
  陈怀仁一直跟着陈应,在河东之战,李秀宁给陈怀仁补了一个太医院博士的告身,此时陈怀仁就是朝廷里的正六品官员了。多年丧妻的陈怀仁又娶妻了一名不过二十八九岁的寡妇,关键是这个寡妇自己带着一双儿女,儿子虽然小,女儿却已经快十五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可以嫁人的大姑娘了。
  就在这时,一辆四轮马车缓缓停在一所宅院的门上前,从马车上下来一位漂亮的女子,陈劲勇等人都被这名女子惊艳到了,陈应没好气的道:“都他娘的提起来精神,少他娘的给老子丢人”
  说到这里陈应也说不下去了,因为这名美女他也认识,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大表姐杨蓉。


第八十四章 日进斗金的聚宝盆
  杨蓉微微一怔,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回趟娘家,居然还会遇到陈应。杨蓉盈盈一福:“小表弟,这么巧?”
  “不巧,我是专门来找恭仁表哥的!”陈应偷偷观察着杨蓉,发现短短几天没见,杨蓉眉眼间流露着浓浓的倦意,精神头很差。陈应脑袋中瞬间就联想到,武士彟这货自从跟随李渊从太原打到关中,随后就一直居住在长安,并没有回过太原。而原配夫人相里氏则居住在太原,这两地分居,而且武士彟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纳妾,岂不说武士彟禁欲两年多,而他的这个大表姐,四十多岁才结婚。
  干柴遇到烈火,难道整日无日没夜颠鸾倒凤?
  陈应望着杨蓉讪讪道:“大表姐您的气色有点不对,要注意身体。”
  初听到这话,杨蓉感觉到陈应是在关心自己,心中一暖。慢慢她就回过味了,杨蓉俏面一红,半天没有说话。
  场面甚是尴尬,还好杨府司阍出来解围,总算打破了窘迫局面。
  进入杨府前厅,杨则一脸欣喜的道:“小表弟,你来得正好,为兄正欲寻你!”
  “还真是巧了,我这次是专门来找表兄的!”陈应并没有隐瞒,而是直接将四轮马车因为生产任务太重,急需要扩充场地,而他手底里的土实在有限,想要清林里南部老槐里的那块属于弘农杨氏的地。
  杨则听到这话,一脸诧异的望着陈应道:“这块地不是别人的,正是为兄名门下的,不过”
  “不过表兄尽管放心,亲兄弟明算帐,我按照市价买,甚至多一些也无妨。”
  杨则叹了口气道:“这还真不是钱的事情。老槐里有弘农杨氏的一个庄子,总共三十二倾地,都是家严留给姐姐的嫁妆。”
  听到这话,陈应只得苦笑。
  没有想到杨蓉还是一个富婆,光嫁妆就多达三十二倾良田。同时,陈应也在嫉妒武士谫的好命,不仅抱得一个艳若桃花的极品美人,同时也得到大笔钱财。杨蓉的这三十二倾良田,就价值相当于十万贯,这还不算她当时出嫁里携带的上百大车财物,如果算上那些财物,武士彟结这一次婚,至少收获差不多十五万贯上下的钱财。
  陈应这个时候也明白了武元庆与武元爽,为什么对武则天母子这么恶劣了,因为都是钱财惹的祸。到武士彟死的时候,武家除了一个应国公的爵位,其他已经没有剩下什么了。唯一的钱财就是杨蓉的嫁妆。
  古代的习俗非常奇葩,没有婚后共同财产之说,女子从娘家带来的财产,属于女子所有,如果杨蓉有儿子,那么她肯定会传给儿子,成为儿子的私产。可是杨蓉在历史上并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她的嫁妆,就会传给她的三个女儿。
  两个哥哥空有其表,没有钱财,而三个妹妹都有大量嫁妆傍身,这也难怪武元庆与武元爽心中不平衡。
  陈应叹了口气道:“这真是太遗憾了,那我再想想办法吧!”
  杨则点点头。
  陈应起身道:“不知表兄要找应有什么事?”
  杨则期期艾艾的道:“此此事,不提也罢!”
  陈应奇怪的望着杨则道:“咱们兄弟谁跟谁啊,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只要陈应可以办到,绝无二话。”
  杨则老脸一红,端着茶水掩饰自己的尴尬。
  杨则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他本想找陈应这个表弟走走后门,弄一辆四轮马车威风威风。可是,当得知陈应的来意后,他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陈应是想买地,可是他却无法做主将那块地卖给陈应,这个时候,他就没脸向陈应开口求四轮马车了。
  杨则坚决不说,陈应也无奈奈何。陈应道:“为兄要去兴道坊一趟,所以先告辞了,今日晚些时候,再过来与表兄开怀畅饮。”
  杨则非常尴尬,顺着陈应的话道:“如此也好!”
  杨则送着陈应走到内大门的时候,杨蓉却疾步而来,趁着陈应没有过内大门的时候,追上陈应,杨蓉气喘吁吁的道:“小表弟,这个东西你拿着!”说着杨蓉将胸前抱着的一个檀木盒木不由分说的递到陈应手中。
  陈应接过盒子,并没有打开,而是疑惑的问道:“大表姐,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不是要用老槐里的那块地吗?”杨蓉微微一笑道:“这是表姐的嫁妆,就送给你了,将来你表姐万一不济流落街头,还望小表弟收留。”
  陈应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道:“那块地我不能要,我再想想办法吧。大表姐你尽管放心,武元庆与武元爽兄弟二人正在我门下学习,若是他们二人敢对表姐不敬,看我把他们找出屎”
  杨蓉一听这话,脸色一板:“怎么嫌弃表姐?你当初不是送了我一辆公车吗?那辆公车可是人价无市的东西,如今表姐坐着公车,无论走到哪里,就是万人倾目,表姐就喜欢这种感觉。若是你不要这块地,哪好,那辆公车你也一并带走!”
  “不是,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陈应苦笑道:“那辆马车根本值不了几个钱,那些地可价值十万贯。”
  “没你想得那么多!”杨蓉道:“仁寿二年,黄河在黄墟决堤,大水淹没周边四十三县,家父奉命求援灾区,活民无数,皇帝就将那块地赏赐给了家父,所以那块地根本就不需要花一钱。”
  陈应很需要那块地,将来他准备将清林里周围建造成长安重工业基地,尽管陈应已经有了五千多亩地,然而这些地对于一个工业区来说实在太少了。没有足够的地,将来工业区一旦形成规模,就会陷入瓶颈,要论炒作地皮,世族门阀比后世的地产商牛逼多了。
  陈应道:“既然盛情难却,应就不客气了。不过,大表姐既然如此慷慨,应也不吝啬,应就送给表姐一个日进斗金的聚宝盆。”
  听到陈应这话,杨蓉笑得花枝招展:“什么日进斗金的聚宝盆?”
  杨蓉的语气中流露着浓浓的不信。
  杨则见陈应收下了那个地契,就开口道:“小表弟,你一定要给为兄弄一辆公车。”
  “没有问题!”
  陈应答应得非常爽快,不费一钱拿下这块地,虽然占据了极大的便宜,不过陈应是那种人敬我一尺,我让人一丈的人。杨蓉对他这么豪爽,他自然也不能藏着掖着。
  当然,作为后世之人。陈应脑袋里赚钱的好点子多着呢。
  陈应道:“大表姐,嫁与武家,手底下有擅长经营的人才吗?”
  杨蓉道:“有,若是小表弟手下无人可用,我倒可以给小表弟推荐几个人才!”
  “若是如此,那果真是太好了。我正感觉手底下无人可用,若是表姐有大才,不妨多多介绍几个,陈应来者不拒,多多亦善。”陈应继续道,“我有一个想法,将要新制一种衣物。如不出所料,定然走俏畅销。”
  “衣物?”杨蓉和杨则都有点没有想到。
  杨蓉惊讶道:“什么样的衣物可以日进斗金?”
  这点杨蓉是断然不相信的,长安不是没有成衣铺子,不过这个年代,人们习惯自己量身裁剪,自己缝制,无论寒门还是世族,女子的女红都是专业级基本功,或许说有的女人不识数,也不识字,可是女红却是必须会的。
  正是因为人们都习惯于自己做衣服,所以成衣的生意非但不好,反而很差,能日盈余十贯八贯,就算生意不错了。能月赚百贯,这样的生意几乎没有。
  “没错。”陈应神秘的笑了一笑,“具体来说,是妇人穿在抹胸与肚兜下面的衣物。”
  杨蓉脸上略微一红:“抹胸与肚兜之下?”


第八十五章 人间“凶”器
  在这个世界上,谁的钱最容易赚?答案是肯定的,女人的钱。在后世随着女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女人的消费能力大增,男人的消费能力排在宠物狗后面。很多男人抱怨活得不如狗,然而冰冷而又理性的大数据却不会骗人。
  女人爱美,为了美,她们可以倾其所有。陈应原本以为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消费能力差,经过杨蓉一事,这才明白,古代的女子地位高低,与娘家的势力和财富、地位有着直接关系。就像杨蓉,这出嫁嫁到武家,妥妥的一个富婆。关键是弘农杨氏杨绍这一支其实和侯莫陈氏一样,已经没落了。
  可是尽管如此,杨蓉的嫁妆也远比一家豪强更加豪绰。在这个时代普通女人的政治地位虽然低,这只是名义上的,关键是只要是正妻,都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要说起来,他们的钱财不见得比后世的女人少。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岁月如何变迁,女人爱美的天性,一点儿都没有改变。
  陈应很容易就想到了后世的胸、内衣,高跟鞋,还女性挎包,其实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完全有技术做出来。一旦这些东西投放到市场上,可以预见,将会像四轮马车一样,快速让长安的女人们疯狂起来。
  “抹胸与肚兜的下面?”杨则先是一愣,随即就哈哈的大笑了起来,“小表弟真是个雅人,这些年来的心血全都倾注在妇人身上了,连她们穿的贴身衣物也如此关心!”
  “你们不必多想,这只是一门生意。世间什么样的生意都需得有人来做,不是么?”陈应道:“女人的这些小衣,可以塑形,只要穿上,胸部就显得更加坚挺,迷人,身材也显得更加迷人。只要制造这种衣服,长安的贵女们马上就是疯狂起来,不花尽口袋里的最后一钱,他们是不罢休的。做这种生意,男人是没有办法露面的,大表姐正好可以,利用武氏商号的伙计和渠道,只要做好了,日进斗金不成问题。”
  杨蓉略显尴尬的脸上稍稍红了一红,说道:“抹胸与肚兜之下,该是没有衣物的。”
  “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陈应微微一笑道:“西汉的时候,人们还不穿裤子呢,现在不一样也穿了?这个衣服,最初的时候,只是为了御寒,然而后来,人们穿衣是为了礼,再后来就是为了美观。”
  杨则听着杨蓉与陈应聊起了衣物,讪讪的笑道:“小表弟,此间事,不足以外人道,你们二人还是去书房说吧!”
  陈应点点头道:“如此也好!”
  杨则搂着陈应的肩膀道:“原来还不知道小表弟居然是如此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