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应一叹,眼中的担忧之色更浓。
  李道贞从前很少会主动梳妆打扮,她喜欢女扮男装,更喜欢舞刀弄枪,可是近来,她会主动让丫鬟采买胭脂水粉,也会采买绫罗绸缎,裁织新衣。
  李道贞光梳妆打扮就用去了小半天的时间,等梳妆后,她小心翼翼拿起针线,跟侍女一起裁织新衣,大红质地的锦缎,心灵手巧的侍女在上面绘上五彩翱翔的彩凤,李道贞一边绣花一边问起陈应的情况。
  侍女一打开了话匣子就有些收不住口,滔滔不绝的讲述陈应被李渊坑了,成了一个冤大头,要用五十万贯修一条驰道。侍女有些幸灾乐祸,说得眉飞色舞,仿若亲见。
  李道贞有些意外,大唐的国库不怎么富裕,可是陈应也是大功于国,怎么会被逼得家破人亡?想到这里,李道贞的手一抖,哎呀一声尖叫出声。
  就在这时,李道兴推门而入,看着李道贞手指正在流血,一脸忿忿的道:“姊姊,别白忙活了,你难道要为别人做嫁衣吗?”
  一听李道兴这话,李道贞顿时愣住了。手指上的鲜血,滴在大红的锦披上,瞬间消失不见。
  李道贞脸色一沉:“你是什么意思?”
  李道兴一屁股坐在李道贞旁,抄起锦披一脸可惜的叹道:“我的傻姊姊,也只有你蒙在鼓里,这全长安谁不知道,彭城郡公心仪的是平阳公主“
  不等李道兴说完,李道贞扔下锦披推门而出,冲出大门,李道贞陡然回身,来到卧室之内,取下陌刀,陌刀在手,她才感觉有了安全感。


第三十八章 家世难宁
  明烛高照,将陈应的前厅照得明明暗暗,光影浮动。在烛光的照耀下,侯莫陈虔会脸上的老人斑愈发的明显。侯莫陈虔会
  堂上的侯莫陈虔会和陈应的脸色,都不太好。二人各自想着心事。
  侯莫陈虔会的心事其实很重,作为长房一脉,他的伯父侯莫陈芮的五个儿子,先后死亡,而且还没有留下子孙。只剩下陈应一人,如果陈应不愿意认祖归宗,那么侯莫陈氏几乎就要香火断了。原本,侯莫陈虔会是有两个儿子的,但是他的儿子一个死在了高句丽的萨水之战,一个疫死岭南,白发人送黑发人本来就是天下最大的悲剧,可是侯莫陈虔会哪怕身体再好,现在也生不出儿子了。
  如果没有陈应,侯莫陈氏一门就要断嗣了。
  陈应的顾虑其实很简单,他知道门阀的规矩大,他害怕头上有几个长辈,如果对他指手划脚,他什么都不用做了,天天在家族内上演三国杀吧。
  事实上门阀与国家一样,关于继承人的选择上,也是经过血腥的斗争,可不是一句立嫡立长就可以解决的。陈应如果也认宗归宗,就等于接受了侯莫陈虔会,给他挖下的一个大坑。
  世族门阀都有特权,不仅可以免税,也可以免除徭役,依靠免税和免役的特权,可以快速积累财富。
  每当开国之初,门阀较少,拥有的土地较少,大量的自耕农交税。朝廷不会有财政危机,然而等太平日子过久了之后,世族门阀利用权势,将名下的田产越积越多,每当天灾人祸的时候,他们依靠手中的钱粮,大放高利贷,或是强取,或是豪夺,将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变成流民或佃户、荫户。
  将原本应该由他们交的税赋劳役转嫁到没有权势的百姓身上。当那些百姓交不起税赋而破产,不得不出卖土地时,这些原本属于朝廷,应该为朝廷提供赋税的编户齐民就成了世家豪强的部曲,等于割大腿上的肉补贴双臂。世家的财富迅速增加和编户齐民破产基本是同步的。人这么做是有病。天下如此,不也是有病?
  事实上,朝廷与门阀枝蔓的关系,相互依存。每当朝廷想着削弱门阀和世族的时候,门阀和世族也会反抗,这就是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哪怕侯莫陈氏已经没落了,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侯莫陈氏所拥有的资源,仍可以超出陈应的想象。
  就在这时,侯莫陈虔会突然道:“五郎,你可知,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佩服的人是谁?”
  “我也不知!”陈应又不是侯莫陈虔会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能猜测到他心中的想法。
  侯莫陈虔会道:“我最佩服的人是魏武帝!”
  “曹操?”
  侯莫陈虔会道:“不是!”
  “不是曹操,谁还是魏武帝?”陈应自然知道历史上以魏为国号的朝代不少,不过都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除了曹操,陈应实在想不出谁还谥号魏武帝。
  看着陈应疑惑的目光,侯莫陈虔会道:“南北并立时期,魏国皇帝冉闵。冉魏立国虽短,但冉闵是我最佩服的人,其次就是冉闵之父,魏高祖冉瞻。魏国元皇帝冉隆死时,冉瞻只有十二岁,冉瞻率领冉氏乞活军投靠石勒,积功升为左积射将军、西华侯。后来冉瞻战死,其子冉闵时年仅八岁”
  陈应颇为无语。他自然知道侯莫陈虔会所想的事情,只是他真不想答应。
  看着陈应仍不表态,侯莫陈虔会道:“我知道这个消息,五郎你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不过,你要记住,你身上流着侯莫陈氏的血”
  说完,侯莫陈虔会抬步就要离开。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在门口响起。陈应一听是李道贞的声音,脸色微变。
  李道贞虽然身手不错,不过她只是女子,侯莫陈虔会留在门口的扈从,可不是什么弱鸡,一旦打起来,伤到谁都不好。
  陈应急忙向门口跑去,虞庆在得到侯莫陈虔会的许可后,也紧随陈应之后。
  当陈应来到门口时,事实上战斗已经开始了。
  李道贞手中的陌刀远比一般的刀要重,当然,因为重,杀伤力才更加骇人。李道贞双手握着陌刀,刀光闪闪,向一名扈从劈去。
  然而就在这时,右侧十六名持刀扈从整齐而动,其中四人出时出刀格挡,四人迂回到李道贞身后,准备发动攻击,也有四人分别出刀如风,直袭李道贞的身前要害。
  李道贞也是艺高人胆大,面前侧后方的攻击视而不见,手中的陌刀突然变成了一团耀眼的白光,那几名扈从见状态,甚至来不及闪避,只听叮叮当当一阵乱响。
  四名扈从手中的横刀应声而断,然而李道贞手中的陌刀去势依旧不减,那些扈从只得下意识的闪开,原本准备的攻势,也迎忍而解。
  众扈从心中惊出冷汗,李道贞一击失手,却勃然大怒。手中的陌刀再次扬起,她圆地三百六十转旋转,只见陌刀划作一道白光,随着刺耳的金鸣声响起,噼里啪啦,断刀掉了一地。
  “住手!”
  李道贞两击未伤一人,真的有点急了。跨步向前,一计横劈。
  此时扈从已经没有兵刃,他们被陌刀扫中,恐怕只会像历史书上记载的那样,人马俱碎。
  就在这时,站在陈应身后的虞庆突然像大鸟一样,纵身一跃,瘦骨如柴的大手,抓向李道贞手中的白光。
  陈应见虞庆下场,大吃一惊,毕竟虞庆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头,被李道贞杀了,他连地方告状都没有。陈应大急吼道:“有话好说,住手,别打了!”
  让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白光消失。虞庆与李道贞定格在那里,一动不动,虞庆伸手抓住陌刀的刀背,李道贞用力回抽,可惜陌刀却纹丝不动。
  就在虞庆出手的同时,左侧的扈从从背后抽出两根短矛,这两根短矛却是通体用精钢打造而成,也不知道上面用了什么机关,居然两根合在一起,形成一根长约一丈两尺的长矛,十六只长矛指着李道贞,李道贞看了看周围的长矛,又看了看陈应。
  又急又气,李道贞扔下陌刀向陈应冲去,语气中带着哭腔:“你们都欺负我!”
  “天地良心!”陈应哭笑不得:“谁敢欺负你”
  “就你!”
  陈应在后世的时候,就知道一个道理。不要跟女人吵架,吵输吵赢都没有意义。
  相对而言,陈应宁愿面对李道贞,也不愿意面对侯莫陈虔会。
  不过,侯莫陈虔会却耍起了无赖,冲身边的扈从道:”你们几个,留在五郎身边!“


第三十九章 清河马周
  陈应领着气鼓鼓的李道贞回府,许敬宗恭恭敬敬的朝着陈应施礼,“门下恭迎公爷回府。”
  陈应大吃一惊,因为许敬宗从来没有认他为主,甚至在他身边也是三心二意,若既若离,如果陈应不是实在无人可用,他真想与许敬宗划清界线。
  可是此时许敬宗所行的礼却是主臣之礼。虽然此时不是大庭广众,行主臣之礼就是明明白白拜陈应为主公。就像陈应拜李建成为主,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认为陈应就是李建成的门人,一旦将来陈应改换门庭,陈应身上就会留下一个不忠的烙印。
  所以,许敬宗自从接触陈应以来,一直保持着若既若离的关系,哪怕为了让陈应接纳他,他向陈应献上了自己的从妹,但是许敬宗却没有一直与陈应确立主臣的关系。
  侯莫陈虔会望着许敬宗,脸上露出了若有若无的笑意。
  事实上,许敬宗心中却非常明白。无论陈应接受或不接受,他都是侯莫陈氏长房嫡子,这个世界上幸存的唯一一个嫡子。这个身份,让陈应瞬间变得高贵起来。在这个拼爹的年代,陈应有一个北周和隋朝当梁国公的好爹,尽管侯莫陈芮已经死了,可是他留下的余荫依旧在,一旦陈应是侯莫陈芮幼子的身份传开,以陈应从三品工部侍郎的身份,侯莫陈芮的门生故吏就会蜂拥而至,围绕在陈应身边。
  到那个时候,陈应要有才有人才,要钱粮有钱粮,许敬宗的价值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尽管拜陈应为主,会打上侯莫陈氏的烙印,可是陈应总会支持他这个最早在他身边的人,将来无论是出仕,还是在野,许敬宗都会无往不利。
  关键是现在不是陈应崛起的时机了,如果说以前陈应还会被人肆意的攻击和打压,因为陈应只是一个人,弄死陈应没有顾忌,可是陈应现在身后有一个侯莫陈氏,打压陈应任何人不得不考虑,侯莫陈氏报复的后果。
  在此时,投靠陈应风险很小,可以获得的收益却很大。
  陈应虽然惊讶,却没有太过在意。
  李道贞刚刚听到陈应喜欢李秀宁的时候非常愤怒,可是此时她已经慢慢冷静了下来。与平阳公主李秀宁相比,不由得,李道贞心中感觉委屈。论地位,李秀宁是高高在上的公主,而她只是一个县主。论身份,她只是一个无职闲散在家的宗室贵女,而李秀宁却是掌握着万余大军的统帅,李道贞无论样貌,品质还有才气,样样都比不上她。这让李道贞不由得有些气馁,她跟着陈应,脸上有些木然。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李秀宁现在又跟她抢。
  她怎么可能抢得过李秀宁?越想李道贞心中越感觉委屈,眼泪顺着李道贞的脸庞往下淌,沾湿了衣襟。
  进入厅堂,陈应伸手向李道贞作一个请的手势,陈应突然看到李道贞脸上的泪水,不由得一愣:“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了,告诉我,我去找他算帐!”
  李道贞听着陈应的话,水汪汪的眼睛望着陈应:“你想娶李秀宁?”
  陈应根本就不知道李道贞对他有意,陈应毫不避讳的道:“不错,我是喜欢她,为了可以娶她,不惜任何代价”
  李道贞道:“那我呢?我算什么?”
  “什么?”陈应莫妙奇妙的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你”
  李道贞叹了口气,望着陈应,目光里充满了哀怨。
  陈应眼神微缩,眉头皱得更紧。
  李道贞的怨气很重:“我以为陈郎是我的良人,没想到,唉”
  说到这里,李道贞擦干了缓缓朝着门外走去。
  陈应望着李道贞的背影眼神中始终还流露出一丝辛酸、心疼与惭愧。说实话,陈应对李道贞并不反感,然而让陈应选择,他仍旧毫不犹豫的会选择李秀宁,哪怕她曾为柴绍的媳妇。
  接下来的十多天,陈应既没有返回城外的清林里,也没有参会朝政,一直躲在书房,回忆着后世的银行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适合在大唐运营的钱庄管理系统。
  虽然说陈应粗略了解后世的商业银行运作模式,然而在这个时代却无法直接剽窃后世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
  在现代化的商业银行运营有着成熟而高效的客户服务系统,由于在这个时代没有没有电脑,无法做到信息时时共享,一旦所开出的票据被人伪造,肯定钱庄会损失惨重。仅仅设,前台服务、存取系统流程,就让陈应煞费苦心。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个时代算学普及率实在是太低,陈应手中可以动用的人才,实在是太少。钱庄在没有电脑的时候,需要一支非常高效而又出色的会计队伍,自从许敬宗向陈应认主之后,许敬宗的改变不仅仅是态度上,而且是全方位的。
  当陈应提出要建一个钱庄的时候,许敬宗了解了所谓的钱庄运营模式,开始向陈应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行家一出手,就是有没有。陈应虽然有二十一世纪的理论,但是缺乏实践,而许敬宗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与强大的实践能力。这两人一拍即合,短短不过十余天时间,就已经将钱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出来。
  不过,陈应为了逃懒。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有陈应口述,有许敬宗执笔录入,粗略估计,这些规章制度足足十数万字,许敬宗每天都可以书下出一万多字的稿。
  等到钱庄制度制定好,这不仅让陈应喜出望外,许敬宗更是欣喜若狂。
  许敬宗非常聪明,他轻而易举的看出钱庄这个东西的威力,甚至他发现一旦钱庄系统崩盘,那么对于天下的影响,不亚于隋末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
  现在许敬宗隐隐约约感觉到了陈应筹建钱庄的用意,一旦钱庄遍布大唐全国,那么侯莫陈氏的地位将在大唐不可替代,哪怕是李渊也不敢轻易动陈应。
  许敬宗认为自己可以参与侯莫陈氏百年大计,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与鼓励,也使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制定好了钱庄制度,陈应开始在长安招募人才。原本陈应招募三天,除了几个粗通墨的书生前来撞撞运气之外,陈应非常失望根本就没有招到一个让陈应满意的人才。
  然而,当侯莫陈虔会亮明了陈应为侯莫陈氏长门嫡子的身份后,前来应聘的人数足足超过三百。当然,其中很多不是侯莫陈氏的门生故吏,就是由侯莫陈氏资助的孤儿。
  陈应从这些应聘的名刺中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清河马周字宾王。


第四十章 郎君救命
  陈府所说不小,说大不大。然而三百余人涌进来,也显得非常拥挤。陈应望着眼前的人影交绰,熙熙攘攘。陈应眉宇间的忧郁更浓,陈应非常清楚,哪怕眼前足足三百余名前来应聘的人才,但是绝对没有几个是冲着他陈应名头来的,几乎所有的人把心中的希望压在侯莫陈氏身上。
  这就是侯莫陈氏的号召力,一个早已落沿的门阀。陈应心中怅然若失,寡寡欲欢。
  许敬宗看着陈应似乎仍旧不满接受侯莫陈虔会的人情,将陈应拉到一旁,耐心的解释:“侯莫陈氏是门阀,哪怕实力大不如从前,但是影响力仍不容忽视,有侯莫陈氏相衬,主上以后招揽人才方便一些。”
  尽管陈应心中非常不爽,可是许敬宗说得确实是事实,而且无法辩驳的事实。陈应暗暗想着,只有先将钱庄的架子搭起来,利用钱庄的赢利,再自己培养人才。陈应拿着马周的名刺,心中浮想联翩。
  马周,字宾王。太宗朝的中书侍中既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是真宰相之一。无论李世民还是岑本、袁天罡都对他评价甚高。
  陈应决定先见见这位马周是不是大唐后世的丞相。
  不一会儿,马周闻声而至。陈应仔细的打量着马周,马周如今年方弱冠,身子骨倒看不出有多壮实,甚至还有些瘦弱,脸瘦而白净,不过眼睛却炯炯有神,乌黑而明亮。马周躬身施礼道:“马周拜见少君!”
  陈应注意着马周施礼的方式,发现马周当下所行的是主臣之礼。
  陈应暗暗惊讶。
  其实陈应并不知道,马周的家境贫寒,年少时成了孤儿,但是他喜好学习。清河本是崔氏的郡望所在,少年马周骑在墙头偷听崔氏族学讲学,为崔氏子弟所讥,怒而与崔氏子弟相斗。崔氏子弟依靠人多势多,马周被殴打得遍体鳞伤。
  这一年马周十一岁,马周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虞庆。虞庆赠其五经和三千钱,并且请了一名崔氏旁枝子弟崔道儒教授马周学习。马周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知道暗中资助他的人是莫莫陈氏的侯莫陈虔会。
  武德年间,补授博州助教,每天都饮酒,不把讲授当回事。刺史达奚恕多次斥责,马周就愤然离职,在曹、汴之间游荡,又被浚仪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在气怒之下西游长安。宿于新丰的旅店中,店主只招待诸商贩不照顾马周,马周于是要了一斗八升酒,悠然独饮,店主深感惊奇。店主见马周没有钱,就向马周说陈应正在招募人才,组建钱庄。
  然而马周不愿意为商贾效力,不为所动。后来虞庆亲自找到他,让他向陈应效力。
  马周这才明白,原来陈应是侯莫陈虔会的从弟。
  就在陈应打量着马周的同时,马周也在打量着这位侯莫陈应。
  马周受侯莫陈氏资助,他就是侯莫陈氏的门人。其实,侯莫陈氏像资助马周一样资助的人还非常多,马周只是其中一个。
  当然,也是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陈应可以给侯莫陈虔会时间,别说三百人,就算三千人他也能找到。
  陈应通过马周向他施主臣之礼就可以看出,这肯定是侯莫陈氏的门人。陈应微微一愣,随既
  将挂钱庄名头的银行系统向马周讲了起来,从钱庄利润再到利民、利国陈应看着马周越来越疑惑,这才恍然大悟。
  后世的银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哪怕从来没有在银行系统中工作过的人,多少也会了解一起银行的流程。马周是穷人,本身就没有与钱庄打过交道,也不明白陈应所说的钱衍生钱是怎么回事,许敬宗全程跟随陈应制定银行系统,也有点迷惑。
  陈应叹了口气,冲门外伺候的高锦道:“你去拿些钱过来,我去给你们演示一遍。”
  不一会儿,高锦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装着六个五十两重的大银锭。陈应将这六个银锭放在桌案的四个角上向许敬宗和马周介绍道:“这代表着北平钱庄、洛阳钱庄、成都钱庄和江都钱庄。”
  马周、许敬宗、高锦点点头。
  陈应我拿着十万贯存入长安钱庄,说着陈应将手中的两锭银子放在桌案中间的位置上。
  “我要带着钱去成都进蜀锦,从长安到成都一千五百里,如果以十万贯钱从长安运到成都,至少需要四五十天,十万贯重七十万斤,至少需要三百多两大车,每辆车需要两名脚夫,这就是七百余人,还需要护送人员,要想保证车队的安全,至少需要一千五到两千兵力,将近三千人的队伍,人吃马嚼将近两个月,钱庄收两成利不算多吧?”
  “民间不许有金银交易,所以他们只能用铜钱,庞大的金钱数量确实携带不易,千五里路收两成利还算合理。”马周恍然大悟:“钱存入长安十万贯,在成都取出八成贯,这两万贯就是钱庄的毛利润?”
  陈应点点头道:“正解,商贾在成都采购蜀锦,发现钱不够,蜀锦的价格比长安便宜七成,他感觉有利可图,想一次性多进一点,可是手中又没有现钱,在这个时候,他可以找相熟的商贾作保,拿足够价格的产业质押,可以贷款二十万贯,将蜀锦从成都带到长安卖掉,除了需要还款二十万贯的本钱,还需要还四万贯的利息,再加上从成都到长安的服务费,我们就可以赚到八万贯的毛利润”
  许敬宗道:“国朝以农为本,这鼓励工商,未免本末倒置了。”
  陈应呵呵一笑道:“怎么能叫本末倒置呢?遇到天灾,农民活不下去,没有耕具和种子,他们又不想卖地,完全可以找我们钱庄贷款啊,农民贷款买下种子和耕具,丰收之后,再把钱还上,这岂不是比他们卖儿卖女卖地强得多?这只是钱庄最基本的赚钱方式,只要各地的钱庄能保持手中一直有大笔的钱财,这样的赚钱手段就会一直流转下去。”
  马周疑惑道:“钱庄抢起钱来,还真是快!”
  银行的账目是要复式计录的,如果说一笔钱从长安去了成都这是去,从成都回来的钱就是往,这一来一往,就会产生成倍的利润,就在这些钱在空想的路上走的时候,他又产生了借贷利率,来往都有,所以按照大唐的记账方式就非常的不合适。
  陈应向马周介绍着银行的流程和运作方式,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惶急的奔跑声。
  陈应暗暗诧异,侯莫陈虔会留给他十六名武士,这十六名武士的身手都不错,他们守在外面,按说没有人可以进来。陈应微微皱起眉头,满脸不悦。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碧绿襦裙的俏丫鬟径直来到陈应身道:“郎君快救命啊!”
  听到这话,陈应更加疑惑了。


第四十一章 生米煮成熟饭
  当李道贞亲耳听到陈应喜欢李秀宁的时候,她的心都快要碎了。她从前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形象,行为也荒诞孟浪,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她的眼光很高,满长安的勋贵子弟,还没有能入她眼的人。
  李秀宁的五官精致,身材高挑,最关键的是李秀宁身上不仅有几分书卷之气,眉宇间沉稳很多,与陈应站在一起的时候,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一对壁人。
  这让李道贞的心很是受伤,她在面对陈应的时候,自惭形秽。
  从陈府返回略阳郡公府,李道贞气得将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准备缝制嫁衣的蜀锦,全部用剪刀剪碎,把十数斤金线蹂躏一团,然后放在火上烧融
  李道贞知道自己与陈应再也没有了可能,然而李道贞越是想忘记陈应,可是陈应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的神情,却一个劲儿往她脑子钻。李道贞突然仿佛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她不知道怎么干什么,以前她喜欢练武,如今连看一眼陌刀的兴趣都没有了。
  茶饭不思,度日如年。
  短短几天功夫,李道贞就瘦了一大圈。
  因为李道贞的行为另类,整个长安的女公子视她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李道贞此刻得了心病,偏偏没有人前来开解她。
  看着李道贞瘦得不成人形,她的婢女小桃只会哭泣,反而加重李道贞的病情。
  李道贞倒也没有茶饭不思,渴的时候也会喝点水,光喝水人虽然不至于丢命,但是水里没有营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李道贞足足瘦了一圈,脸上本来就没有什么肉,现在更是吓人,她的眼窝深陷,皮包骨头,简直如同非洲饥民。
  听到小桃着李道贞昏迷不醒,陈应感觉头疼万分。
  在这个时代,虽然说男子可以一妻多妾,然而以李道贞的身份,她是绝对不可能做妾,所以陈应必须在李道贞和李秀宁之间,做一个选择。陈应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李秀宁。
  偏偏李道贞又衷情于他,这让陈应感觉难以决择。
  可是李道贞又是一条命,陈应如果不知道那就罢了,可是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根本就做不到无动于衷。
  陈应扔下马周与许敬宗,冲小桃道:“快,前面带路!”
  事实上,陈应还真不知道李道贞住在哪里。
  李道兴返回家中,发现李道贞已经悠悠转醒。对于李道贞的心结,他又不是不知道,可是他却无能为力,如果是其他女子,李道兴就算是厚着脸皮,也要给姐姐争一争,可是李秀宁是李渊的嫡长女,如果说李道贞算是李渊的手心肉,而李秀宁肯定是心头肉。
  就算李道兴有心替李道贞出头,到头来恐怕除了自取其辱,其他根本就没有收获。
  李道兴坐下李道贞的床前,悠悠长叹一声,郁闷的道:“阿姊,你这是何苦呢?”
  李道贞沉默片刻,神情有些落寞,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时也变得黯淡无光,李道贞的声音低弱蚊蚁:“我真的很喜欢他突然,李道贞瞅瞅李道兴,半天才道:“道兴,你感觉陈郎君怎么样?”
  李道兴对陈应其实还真不感冒,当然是嫉妒的成份居多,陈应凭什么比他的功夫好,比他的长相好,当然论起出身,别看他出身皇室,陈应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侯莫陈氏家族,也不见得比他差。关键是陈应非常能打,在朝野风评口碑都不差。
  李道兴道:“陈应啊,他就是一个傻X”
  李道贞听到这话,眉毛一挑。李道兴看到这一幕,吓头脑袋一缩。
  这是李道贞即将发飙的节奏,李道兴别看是男儿身,可是他还真打不过李道贞,平时没少挨李道贞的揍,李道贞每当挑起眉毛,李道兴肯定会屁股遭殃。
  李道兴马上改口道:“他啊,就是一个傻X,我阿姊是多好的女人,他要是娶了阿姊,是他们侯莫陈氏祖坟烧高香了”
  李道贞原本抬起的拳头,瞬间无力的放下。李道贞涨红了脸。
  李道兴道:“阿姊,你喜陈应?”
  李道贞点点头。
  李道兴道:“有多喜?”
  李道贞道:“一见之后,寤寐思服。”
  李道兴不学无术,疑惑的道:“什么意思?”
  李道贞的俊脸憋得通红,咬咬牙:“我想嫁给他为妻。”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非他不嫁。”
  李道兴道:“阿姊,你放心,我帮你搞定他。”
  李道贞疑惑的道:“你想去求陛下吗?没用的,不要白费力气了!”
  李道兴眨眨眼睛道:“谁说要去求陛下了!”
  “不求陛下那”
  “阿姊,你放心吧,山人自有妙计!”李道兴冲李道贞道:“阿姊,你现在赶紧吃点东西,等会还需要你使力气呢?”
  李道贞叹了口气道:“道兴,你肯定又是在骗我吃饭,可是我真吃不下!”
  李道兴道:“你多少吃点吧,我要搞定陈应,还不知道要多久,你这身子骨,别万一支撑不住了。”
  李道贞在李道兴的劝说下,终于拿起了碗筷,缓缓吃了一点饭。
  李道兴要想搞定陈应,其实还真不容易,论口才,陈应居然生生骂死过陆季览,以李道兴的口才,根本就没有说服陈应的可能。况且,李道兴以已度人,认为陈应喜欢李秀宁,是看上了李秀宁公主的身份。李秀宁的这个公主身份,比李道贞的这个白城县主高得多了,李道宗与李道兴兄弟,在仕途上根本帮不了陈应什么。
  但是陈应若是成了李建成的妹夫,李世民的姐夫,无论将来他们兄弟二人谁成为九五至尊,都不会亏待陈应。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生米煮成熟饭,只要李道贞怀了陈应的孩子,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