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尉迟恭将他麾下的三千甲士戈矛手组成密集的长兵阵,陈应还真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尉迟恭将戈矛甲士与刀盾兵配合组成防线,陈应同样也会一筹莫展。
然而尉迟恭却选择以骑兵在前,盾牌手其后,戈矛手居后这样的排兵布阵方式。
事实上,尉迟恭绝对不像陈应想象得那样不堪。尉迟恭有尉迟恭自己的想法,眼前这一支唐军骑兵,不足两千人马。但是装备太好了,清一色精钢铁甲,高大的战马,特别是居然是三四千匹战马。
如果以戈矛手阻挡在前面,这支唐军骑兵部队只要接触之下,折损最大的还是战马,尉迟恭已经将陈应这支枪骑兵,算作自己的囊中之物。折损一匹战马,他也会心疼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以骑对骑,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斩其敌将,降其兵。
就在陈应还没有发起进攻的时候,尉迟恭已经催动战马,向陈应所部发动了攻击,尉迟恭不是无的放矢,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定远军第六折 冲府领兵大将陈应。
“进击!”随着尉迟恭的命令下达。
尉迟恭率领两千余天兴军骑兵,朝着陈应冲来。
陈应快笑破了肚皮,在尉迟恭的面前,定远军第六折 冲府所有将士,也包括他自己在内连支撑尉迟恭一个回合的人都没有。偏偏翼骑兵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克制对方的武功。
然而刚刚交手,陈应就发现他自己错,而且错得离谱。
要以往定远军第六折 冲府的战斗中,往往战损出现在第一排,只要第一排将士疲惫或阵亡之后,后面的骑兵才替补上去。
可是,在与尉迟恭照面的瞬间,尉迟恭手中的马槊远比钩镰枪要长,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钩镰枪没有够着尉迟恭的时候,尉迟恭手中的马槊变成了虚影,挡在他面前的骑兵六七人瞬间丢掉手中的钩镰枪,捂着自己的喉咙,狂乱的倒在地上,随即被后面的后面纵马踏成肉泥,如果是尉迟恭一人,那倒没有什么。定远军骑兵有一千八百余人马,累也可以把尉迟恭累死。
关键是尉迟恭身边的上百名骑兵亲卫用的都是马槊,枪,为百兵之王,槊,为百兵之刚!
槊很难使用,而马槊尤其难!
马槊单手使用可用于冲锋,双手则能近战。近战之时,可劈、可盖,可截、可拦,可撩、可冲,可挑、可刺!运用技巧极其复杂,非长年累月的练习断难成功。技艺不熟,长度接近两丈的槊将处处都是破绽,但一旦技艺熟悉威力就极大。
当然,马槊的威力大。代价也好,可以这么说打造一柄槊需要二三十万钱,这百杆马槊,足够武装上千骑兵。
仅仅一个照面,第六折 冲府第三十团的甲旅,全军覆没。而尉迟恭麾下的亲兵仅仅倒下不足二十人。
可是看着尉迟恭的神情,似乎对这个战绩,依旧不满。
尉迟恭大喝道:“此战,以杀!”
剩余的马槊骑兵振臂大吼道:“此战以杀!”
尉迟恭的亲卫为先导,骑兵丛滚滚而前,在定远军第三十团阵前,则是步步流血,在这里是每一步都要撂下尸体!
人的尸体,或者马的尸体、手、脚和脑袋,带着激喷的血液染遍了这片土地!
陈应的心中几乎也在滴血。钩镰枪打造不难,但是枪骑兵却非常难练,定远军第六折 冲府这是用突厥人的鲜血,磨砺出了这么一支精兵。看到部曲这样一批一批地倒下,陈应哪怕神经再如何粗大,心中不能没有被触动!
陈应心如滴血,尉迟恭也不好受。
几乎都是五比一的战损比例,尉迟恭也感觉亏大了。
他的这支百槊亲卫骑兵,已经掏空了尉迟恭的家底。他穷三年时间,以倾家荡产为代价,这才组建这么一只马槊骑兵亲卫。每个亲兵骑兵全身的装备多达上百万钱。每死一名马槊亲卫,尉迟恭的心就如同刀绞。
然而为了战斗,这么血腥的拼杀,也根本没有办法撤退。
将为兵胆,在尉迟恭的目标非常明确。
陈应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尉迟恭的战斗力如此恐怖。
第三十团的三个旅,被连续击破。定远军第六折 冲府第三十团,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总算将尉迟恭的亲卫马槊军队,拼得战斗力耗尽。
陈应不是罗士信,他没有像罗士信一样,一马当先,身先士兵。
然而,尉迟恭的冲锋速度实在太快,仅仅半柱香的时间,尉迟恭已经连续破阵杀将,杀到陈应面前。
长槊之头,包裹重铁,铁皮之外又有钢钉,尉迟恭手中的长槊借力一盖,弹中了陈应的马头,这一弹看似轻巧,却是借势施为,平时练习,一弹之下能将岩石弹碎,这时弹中马头,
战马登时脑浆迸溅,陈应栽到翻滚在地。
尉迟恭看都不看一眼,马蹄测测掠过,将槊一回,槊尾有鐏,回槊一刺,直刺陈应的咽喉。
陈应暗叹:“我命休矣!”
第七十七章 总算没有来晚
“好后悔!”这是陈应最后的一个ΔkgegeLa在最后的一瞬间,陈应想了很多。他现在非常后悔,为什么不把罗士信带过来。
陈应来到大唐也将近有一年时间了,陈应专门去让人打听过,幽州总管罗艺有四个儿子,两个庶出,两个嫡出。罗艺的四个儿子庶长子罗熙方,性情残暴,与罗艺脾气相同。因恶了罗艺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在大业十年的时候,就被李景以军法处斩。罗艺还与李景交恶,试图诬告李景谋反,不过罗艺并没有成功。
罗艺的次子为正妻孟氏所生,名叫罗焜。素来不为罗艺所喜,因为罗焜不喜舞刀弄枪,反而喜欢引章据典,卖弄字。罗艺三次罗熙同为庶出,其母为新罗婢女,不过现在才八岁。罗艺最喜欢的还是嫡次子罗灿,罗灿非常乖巧,聪明伶俐。不过罗灿是大业十三年生人,如今不过三岁。
现在陈应可以肯定,在大唐的历史上并没有罗成这个人。他更加嘉信罗成,其实就是以罗士信为原型塑造的。
陈应知道在隋唐演义中,尉迟恭的功夫稍弱秦琼,可是比罗士信却差得远了。如果他这次把罗士信带到苇泽关,也不至于这么悲剧。
“嘭!”
陈应感觉自己像犀牛撞到一般,身体不由的向后倒飞而去。陈应张了张嘴,一大口鲜血喷出。
尉迟恭满遗憾的摇摇头,暗道可惜。
因为,这一马槊,尉迟恭原本可以十拿九稳,一击必杀陈应。只是非常可惜,在最关键的时刻,一名靠近陈应的定远军士兵用臂膀上的精钢折叠盾牌挡住了尉迟恭的致命一击。
尽管定远军将士装备的单兵折叠盾牌只有重盾的三分之一稍重,然而防御力却不比重盾差,如果用单兵折叠盾牌防御床子弩肯定是扯蛋,可是尉迟恭的马槊无论如何也没有床子弩的力度,于是锋利的槊刃并没有击穿这面精钢打造的盾牌,仅仅像巨锤子一样,将这名冒死保住陈应的士兵和陈应一起撞得倒飞近丈远。
尉迟恭还想再上前击杀陈应,只是此时先机已失。
一名倒在地上,腹出被刺出一个大窟窿的定远军士兵,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手中的钩镰枪朝着尉迟恭的马腿钩去。
锋利的钩镰枪刃,毫无迟滞的钩断了尉迟恭战马的前腿,战马吃痛,前腿腾空,一下子将尉迟恭甩落在地上。扑通一下摔倒在地上。尉迟恭的反应非常快,急忙从地上爬起来。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排成成排的定远军骑兵,举着钩镰枪向尉迟恭撞来。尉迟恭也见识了骑兵墙冲锋的威势,面对骑兵如墙推进,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依靠自身的武勇,上演以一挡百的神话,而是调头撒丫子就朝自己的阵中跑去。
陈应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他被尉迟恭击飞的时候,后面的钩镰枪骑兵自然也来不及避开,不过还没有人敢纵马将陈应踩成肉泥。
两名钩镰枪骑兵同时将钩镰枪刺向陈应,钩镰枪从陈应的腋下贴着他的胳膊刺出,如果这两钩镰枪骑兵,收回钩镰枪,陈应的双臂此时已经不是他的了。然而这两名钩镰枪骑兵却没有收回钩镰枪,而是猛然用力,将陈应挑起来。只是非常可惜,那名替陈应挡下尉迟恭致命一击的士兵,却脑袋早已耷拉在胸前,形成了一诡异的弧度。
备用的空马脱阵而出,两名枪骑兵架着陈应稳稳落在马背上。陈应大口大口端着粗气,他刚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圈。
陈应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已经移位,他吸一口气,都钻心似的疼。更重要的是,他胸前像火烧一样。不过眼下,陈应也顾不得查看自己的伤势,继续指挥战斗。
陈应望着尉迟恭奔跑的方向,陈应第一次发现,居然有人可以跑得过战马。
特别是尉迟恭手提马槊,身披重甲,全身负重不亚于陌刀军士兵,至少八十斤的负重,尉迟恭不仅可以健步如飞,而且还把定远军骑兵越拉越远。
陈应第一次后悔定远军骑兵居然不装备弓弩,如果此时是一支轻装骑兵,哪怕尉迟恭跑得再快,也肯定难逃一死。只是定远军骑兵并不装备弓弩,他们的主要作战手段就是碾压敌人。
事实上,此时战场上的胜负已经分开了,尉迟恭哪怕武功再高,也无法扭转他麾下骑兵被陈应的骑兵墙的冲击。
尉迟恭和其麾下百槊亲卫,面对骑兵墙的时候,还有一战之力。可是那些普通的骑兵,连突厥的牧骑都不比上,更别提突厥致命克星,定远军枪骑兵了。就在尉迟恭亡命奔逃的时候,尉迟恭麾下的骑兵顿时就放羊了。
定远军枪骑兵,冲到哪里,哪里的天兴军骑兵就开始崩溃。
如果不是因为尉迟恭这个异类,恐怕战斗早已结束了。尉迟恭向后奔跑了大约半刻钟时间,终于遇到一匹无主的战马,尉迟恭一跃而上。拥有骑在马背上,尉迟恭又变成了战场上的王者。
他如同一头狮子漫步在羊群中,只要见到自己的部属出现了危机,就会去那里解围,原本溃败之势已成得得天兴军骑兵竟然慢慢的稳住了阵势,重新变得有攻有守,进退有据。
陈应此时恨透了尉迟恭,定远军将士也恨透了尉迟恭。
陈应开始收兵整队,除了打残的第六折 冲府第三十外和伤兵退战斗,其他士兵共组成五十骑为一队,共二十四队,如同惊涛骇浪一样,向尉迟恭冲去。
此时,定远军将士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将尉迟恭给斩尽杀绝。
尉迟恭非常悲哀的发现,他的部下居然没有人敢靠近他了。
事实上,正是如此。
尉迟恭虽然像救世主一样,将那些被定远军骑兵追得上天无路,入门无门的士兵救出升天。可是他们却会像黑暗中的火把一样,吸引着定远军骑兵的疯狂进攻。
尉迟恭倒还好说,因为他的功夫很高,手中的马槊又长威力又大,根本不怕陈应的定远军骑兵,只是那些普通的骑兵,在面对钩镰枪骑兵的时候,只能被动挨打。
定远军的骑兵在战场上,给天兴军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无论多少人马,挡在定远军骑兵面前,他们都会在瞬间变得尸体。
看着在战场上越冲越急的尉迟恭异常悲哀。
尉迟恭跨下的战马前腿一软,尉迟恭当既立断,用力猛按在马背上,借着反作用力,灵巧地落在地上,抢到另外一匹空马。
这已经是他换下来的第六匹骏马了,只是非常可惜,他虽尽力了,可是战场上的局势,却没有半点改观。
仅仅不足五百骑的一个冲锋,他麾下的五六名千刀盾兵与戈矛甲士,直接给跪地投降了。
几乎成为孤家寡人的尉迟恭,只要打马朝着苇泽关而去。
如果这个时候,寻相已经攻下苇泽关,他还有喘息之机。
可是当尉迟恭狼狈不堪的跑下苇泽关城下的时候,这让尉迟恭最无语的还是,寻相非但没有攻下苇泽关,反而连城墙上的优势也快保不住了。
事实上,早在尉迟恭带着八千余人马去迎击陈应的时候,李秀宁就发现了天兴军居然有近万人马撤出了战场。这个诡异的现象,哪怕不用脑袋,用膝盖想李秀宁也知道陈应的援军到了。
原本准备认命的李秀宁,陡然大吼道:“诸位将士,咱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左近,杀啊,再坚持半个时辰,咱们就有救了!”
众唐军将士伸头一看,尉迟恭率领八千余人马朝着北方缓缓移动。
“杀,杀,咱们的援军到了!”众将士一看援军到来,在求生意志的刺激下,身上仿佛出现了无穷的力量。哪怕是伤兵都自发的冲上城墙,参加战斗。
战场上双方的士气是此消彼涨的,此时李秀宁所部士气暴涨,天兴军士兵久战不下,士气渐渐低落。特别是陈应与尉迟恭交战的地点距离苇泽关,实在太近。
天兴军被定远军骑兵辗压的情况,被站在苇泽关城墙上的唐军残部看在眼里,丘师利大吼道:“天兴军败了,天兴军败了!”
这个时候,天兴军将士不约而同的回头,正望着尉迟恭被定远军将士追得狼狈不堪。
众天兴军士兵再也没有进攻苇泽关的念头了,他们心中想得最多的却是如何能获得生机。尉迟恭返回苇泽关下,反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寻相大吼道:“停止进攻,别打了,别打了,我们投降!”
听到命令的天兴军士兵松了口气,他们都是小兵,怎么打如何是将军的事情,反正也没有听说唐军喜欢杀俘,只要投降,怎么都能有一条生路。
陈应率领定远军骑兵押解着俘虏,缓缓来到苇泽关下。当陈应看到城外李秀宁正在接受天兴军将士投降。
陈应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总算没有来晚!”
然而这个时候,陈应也坚持不下去了。
看着陈应脸色惨白的不像话,李秀宁也是大吃一惊。看着陈应摇摇欲坠,李秀宁感觉心都要碎了。
陈应眼前一黑,不过却没有倒在地上,感觉脸上一阵松软,这是陈应最后的一丝意识。
第七十八章 柴绍的愤怒
“有鬼,我怕!”小小的可人缩在陈应怀中,用她的脑袋轻轻的抵着陈应的下巴,呢喃道:“真的有鬼,我不骗你,你相信我好不好?”
“这个世界上有鬼吗?”陈应是压根不相信的。但是,陈应也理解她,她只是太寂寞了,孤独,会让她感觉到恐怖。她说屋里有鬼,只是骗陈应少点应酬,多抽点时间陪陪她。
“今天,我一定早点回来!”陈应郑重的道:“等我做完这单生意,我就好好放个假,新马泰,或者马尔代夫,咱们一起去玩他个昏天暗地。”
她听到这话,脸上浮现幸福的微笑:“咱不去国外,就去香山转转就好!香山的枫叶要红了!”
陈应摇摇头道:“我的双手如果搬砖,就没有办法抱你。如果抱着你,就没有办法养你,我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她突然脸上浮现恐惧的神情:“这房里有鬼,真有鬼,鬼就在你身后,吐长血红的长舌头”
陈应并没有回头,轻轻的拍着她的肩膀道:“鬼是怕火的,怕光的,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
她不安的道:“要是停电了,怎么办?”
“停电了,那就点蜡烛!”陈应从酒柜里拿出两只空红酒瓶,充当烛台,将一根蜡烛插入瓶口,陈应轻轻打着打火机,将两只蜡烛全部点燃。
“今夜,我一定回来!”
陈应眉飞色舞的与客户介绍着他的企划方案,突然手机铃声响起,陈应拿起手机,发现正是她的电话。陈应挂断电话,继续介绍他的企划方案。
手机再响,陈应再挂断。
如果再三,陈应的最后一丝耐心耗尽。
关机。
欧了。
当陈应心满意足的回家,家中已经浓烟滚滚,烈火熊熊。她拿着蜡烛,到处放火。
“窗帘上有鬼,我烧死它”她用蜡烛点燃了窗帘。
陈应一边开机拨打火警电话,一边大吼道:“你疯了啊!”
她像一个小兔子一般,上蹿下跳,将床单,被褥、家具、一一点燃。
最后,她惶恐的大叫道:“鬼上我的身了,我烧死你烧死你”
说着,她用蜡烛,点燃了自己身上的睡衣。瞬间,她就变成了一个火人。
“不!”
陈应撕心裂肺的大吼一声,翻身坐起。
冷汗湿透了重衣,额头的汗水小溪一般涔涔的往下流淌,双目恐惧的盯着面前的屏风,身体抖动的如同秋日的落叶。
“郎君,您怎么了,您别吓我”李秀宁惊恐的声音把陈应从无边的恐惧中拖拽了回来。
陈应的眼珠子重新恢复了灵动,低声道:“没什么,我太累了,让我再睡一觉,身体就会恢复。”
李秀宁疑惑的望着陈应,还是缓缓离开。
看着李秀宁走后,陈应的眼泪就哗哗往下流。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陈应很伤心,因为他的疏忽,他害了一条人命。从而天人两隔,那场人为的大火,不仅吞噬了楼房、店铺,也吞噬了陈应毕生的心血。
事实后,陈应才知道她得了抑郁症,而且还是抑郁症晚期。如果陈应当时对她的关心多一些,一定可以提前发现并及时治疗,然而,陈应太过在意自己的事业,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直到现在,陈应的这个秘密,依旧是陈应心灵最深处的秘密。
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只有真正经历过,才懂得珍惜和拥有。
陈应静静的躺在床上,前一世,他已错过了,这一次绝对不会再错过。
河东的局势,在陈应攻破雁门关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刘武周从雁门关弃城而逃,事实上,已经没有人再看好他了。
刘武周最大的底气,莫过是拥有突厥人的支援。至少现在阿史那咄苾麾下还有十数万突厥控弦之士。如果这十数万突厥骑兵,在其他地方,是一支可以左右天下格局的力量。然而在陈应眼中,阿史那咄苾算个屁?
郁孤尼、阿史那思摩、陈劲勇率领的灵武左军和灵武右军,开始扫荡河东的突厥骑兵,在陈应成熟的战略思想下,以打贵族分牛羊的策略,灵武军只会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唯一可惜的是,陈应此时已经无法做剧烈运动了,尉迟恭那一槊,击断了陈应的两根肋骨,虽然肋骨折断的地方,已经被陈怀仁接上了,不过伤筋动骨一百天,陈应要想下床走动,还是不可能的。
这些天,陈应每天躺在床上,都有人喂饭,如果是军中粗手大脚的士兵过来喂饭,陈应估计想死,可是喂饭的人是李秀宁的话,这就另当别论。事实上李秀宁也有一大摊子事要处事,根本不可能天天伺候陈应。
况且李秀宁也要避嫌。不过,哪怕李秀宁抽不开身,来侍候陈应的却是何月儿这个小妖精,哪怕是躺着不能动。
陈应感觉也非常幸福。
然而,柴绍的感觉却不那么好。他依照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计策,轻装简从入河东,准备利用浩州柴氏的巨大影响力,扭转河东的乾坤。
柴绍连续骑马,马不停蹄赶向河东。
柴绍在古羊滩用羊皮筏子渡黄河,事实上陈应的大军也是用羊皮筏子渡过的黄河,可是偏偏柴绍比较倒霉,他乘做的羊皮筏子却因为捆绑的绳索不够牢靠,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羊皮筏子居然散架了。
柴绍自然落水,不会水性的柴绍随波漂流,好不容易被身边的随从黄河里捞上来,却得了风寒。
有病就得吃药。
关键是柴绍的运气实在是太衰了,郎中开的方子没错,药铺拿的药没错,只是仆人在回来的时候,与一个名撞在一起,混乱之中将对方开出的虎狼药给拎回来了,这一副虎狼药吃下去,柴绍一条命也去了一半。
无奈之下,柴绍只好在上平渡住下修养,直到七八天过去了。柴绍的身体这才刚刚好转,然而,柴绍一行刚刚走到石州境内,却碰上刘武周的溃兵。柴绍被一群溃兵洗劫一番,连一钱也没有落下。
等柴绍到宁乡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围攻浩州的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居然意外的向灵州总管陈应投降了,浩州之围不战而解。
听到这个消息,柴绍气得当时就吐血了。
第七十九章 侯莫陈氏家训
随着东晋的灭亡,曾经风光无限的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为首的门阀世族逐渐衰败。随着南陈的灭亡,江左四大豪门的顾、陆、朱、张也成了昨日黄花。
正所谓一张天子一朝臣。
曾经盛极一时的西魏八柱国,随着杨坚的隋朝建立,八大柱国之首的宇泰家族,随即散消云散。虽然有宇化及、宇庆、宇恺,不过这都不是宇家族的嫡系,宇述原姓破野头,宇不过是赐姓而已,虽然姓宇不过,跟宇家族已经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八柱国之二的李弼家族,也随着隋朝杨广大规模捕杀也人丁凋零。事实上,他们都不算是最惨的,最惨的莫过于侯莫陈氏家族。
虽然在侯莫陈崇死后,侯莫陈崇的三个儿子皆为周朝将领,而其兄侯莫陈顺更是十二大将军之一。不过,侯莫陈崇一族以武猛而享威名,故能成一时之盛,但却被历朝历代皇帝忌惮。侯莫陈崇以言语鲁莽丧身,如果说他轻率,不是说他是功高震主。
他哪怕闭口不言,同样也会祸从天降。隋朝建立初年,杨坚和杨广父子重用侯莫陈氏一族,其实也是利用侯莫陈氏一族的武功,用来镇压和消灭北周宇家族的余孽。但是随着隋朝站稳了脚跟,侯莫陈芮便被杨广找一个由头,流配岭南。唯一还算好下场的莫过于侯莫陈颖了。
侯莫陈颖卒于任上,被杨广谥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这事实上也算是哀荣不减。
不过随着莫侯陈颖死后,侯莫陈氏也渐渐被人遗忘,足以让人叹息。
沿着长安主街朱雀大街,进入丰乐坊。富居城中,穷居城外,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丰乐坊沿朱雀大街相当于如今北京长安街,向北距离皇宫城地,不过两坊之地。
丰乐坊有一幢巨大的府邸,略嫌陈旧。门额上的挂着蓝底匾额鎏金匾额,上书隶书“侯莫陈府”四个大字,只是鎏金漆已经暗淡无光。门前的三套门戟,向人们宣示着这座宅子的主人曾有煊赫一世的富贵和权势。
虽然侯莫陈颖被杨广追谥“定”,然而杨广却选择性的忽略了下旨侯莫陈颖的儿子承袭升平郡公的爵,杨广忘记了。大臣们摸不清杨广的脾气,自然不会向杨广提出来。于是,莫侯陈应此时的地位也非常尴尬,堂堂西八柱国之一的侯莫陈氏,居然连一个爵位都没有了。
虽然侯莫陈应如今没有人出仕,也没有爵位,但是要说侯莫陈应没有半点实力,那可就完全错了。
卯时过一刻,侯莫陈氏的侧门缓缓打开。一队黑衣武士用门板抬着三个血肉模糊的人来。武侯和坊里巡丁对于这一幕却视而不见。
侯莫陈虔会的书房里,陈设极为简单。一面朴实无华的屏风,厚重感实足。书架上摆着密密麻麻的书卷,从发黄的纸张,还有快有装钉的丝线来看,这些书卷都有些年头了。特别是的香案,居然供奉着一柄鎏金手柄的大环刀,鳄鱼皮制作的刀鞘,逞现一抹黑亮之色。香案上的香炉里,堆积着厚厚的陈香灰。
在灯光的照耀下,一名身穿葛衣的老者,正在用抹布擦着大环刀。就在这时一名年约五旬,身材高大的黑衣老者缓缓而入。
“虞庆拜见大郎!!”
葛衣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侯莫陈颖的儿子,也是侯莫陈氏的当代家主。侯莫陈虔会已经五十六岁了,身材消瘦,脸颊瘦陷,颧骨高高隆起,额头、眼角、脸颊、下巴都是皱纹,唯有一对眼珠子炯炯有神,不见老态。
“问清了吗?”侯莫陈虔会淡淡的问道。
虞点点头道:“事情已经问出来了,就是廖平这个老货不争气的儿子廖耀庭干的好事。廖平受阿郎所托付,在长安照耀五公子。原本倒也无碍。可廖耀庭烂赌如命,意外发现阿郎留给廖平抚养五公子的钱,廖耀庭就把阿郎留下的钱全部输光,后来被廖平发现,廖平殴打廖耀庭,撕打中,廖耀庭失手将其父廖平打死。以子弑父,按罪当施以刮刑,为恐事情败露,廖耀庭一不作二不休,将五公子卖给苏家”
说着,虞庆将得到了情报向侯莫陈虔会一一道来。
侯莫陈虔会闻言沉默了,许久欣慰的笑道:“苍天有眼啊,天不绝侯莫陈氏!”
虞庆脸的老人斑痕也越来越明显:“大郎,何时与五公子相认?”
侯莫陈虔会摇摇头道:“侯莫陈氏能有今日,成为家祖,败也家祖。侯莫陈氏,背负的使命实在是太多了”
虞庆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苏护”
“苏护算什么东西?就算是他老子,也没有资格驱使侯莫陈氏子弟为奴!”侯莫陈虔会冷冷的道:“侯莫陈氏家训,一餐之恩必尝,睚眦必报。无论苏护出于什么目的,他是五郎活下来了,赏他万金,以酬他的活命之恩,断其四肢,以报奴役五郎之仇!”
“门下领命!”虞庆躬身而退。
陈应此时丝毫不知情,他这一世的身份不比寻常。可以在他卧床养病期间,依旧可以了解天下大势的动向。就在河东局势刚刚出现胜利的曙光时,李渊迫不及待的将刘静开刀问斩,籍没家产。
陈应忧虑重重的看着邸报,心情突然变得很差。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刘静是李渊开国的第一功臣,功劳甚至比裴寂还大,可是刘静却死了。
裴寂依旧活得好好的,这就是差距。
陈应知道,在眼下这个情况下。无论他立下多少功劳,只要李渊想杀他,他绝难逃一死。在李渊执政的朝廷里做官,其实很没有意思。陈应忽然想着,此时是不是趁着重伤期间,借病退,淡出李渊的视线?
然而,陈应却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他想躲就可以躲得掉的。
比如现在,李秀宁就要离开苇泽关了。她将带着陈应麾下的灵武左军、灵武右军、以及朔州军、定远军发动太原战役,把太原夺回来。
事实上,这一仗一定都不难打。刘武周穷途末路,只是垂死挣扎,可以说李秀宁去就是摘下这个胜利的果实。
陈应清楚,他的功劳已经很大了,如果再立功,就会让整个朝廷太过尴尬。
李秀宁给陈应缝制了一身衣衫,并且亲自送来。
“郎君试试合不合身?”
“还是不要了吧?”
陈应有些为难的道:“我这身伤,动弹都疼!”
“看看合不合身!”李秀宁道:“趁着还有些时间,不合身的话再改!”
李秀宁盛情难却,陈应也不好太过拂了李秀宁的面子。
只好咬牙切齿的起身,穿起李秀宁新缝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