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随着跟随陈应,连番取得的胜利。罗士信在心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陈应一首出塞,唱出了全军将士心里的共鸣。作为普通百姓出身的罗士信,他同样渴望太平,他也想跟着陈应为天下百姓打出一个太平盛世。于是不自觉的,罗士信原来从陈兄弟,变成了陈总管,彻底成了陈应的下属。而且是心甘情愿。
张士贵的脸色也非常凝重,在灵州除了罗士信,也只有他最擅长使用骑兵:“敌人若从高坡冲下来,势若万钧,我们应避其锋芒!”
陈应脸无表情(冻得)豪气冲天,意气风发的道:“我军连胜突厥三阵,就算被对方占了一点小小的地利又有什么所谓!”
话虽然说得嚣张,不过陈应却秉承着太祖的格言“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才能敢于和敌人做斗争;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百折不挠,一往直前;才能在暂时处于困难的条件下,不被敌人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不至过高估计敌人而悲观失望、停顿不前。
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克敌制胜的现实保证。只有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才能不至过低估计敌人而产生麻痹轻敌思想;才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斗争中,采取谨慎态度,讲究斗争艺术;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鲁莽蛮干,毕其功于一役。
罗士信见陈应为了保住高昂的士气执着如此,他并没有再劝。一军之中,主帅的威严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错误的战术,也要坚决执行下去。
罗士信打马上前,围着突厥人的军阵,详细的侦察一番,然后返回本阵向陈应回报:“胡军大体分为三部,左右两翼各有不到三千人,中间一部又分为前后两部分。人数约在一万五以内,部队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一点可以从列队的规整性以及铠甲兵器的犀利程度判断出来,胡军左翼离中军三十余步,右翼离中军约十余步,这间距也甚不对称。”
陈应闻言笑道:“此战我们虽然是以少敌多,赢面却很大!中军最硬,右翼最软。待会若士信率领两个团若冲动了对方阵脚,郁孤尼就以兵继进。冲他右翼,取胜之机就在于此了。”
郁孤尼道:“我的主人,您的忠实的仆人愿给你摘来阿史那·什钵苾的首领,给您做成饮器!”
陈应以毋庸置疑的语气道:“不用,就这么打!”
陈应此时出战,并没有携带笨重的战鼓,而是为了方便,采取牛角战号传递命令。当唐军阵中激昂的战号声响起,突然野猪岭的高岗上出现一队骑兵,人数不多,莫约百骑。
罗士信道:“真是嚣张,居然敢以百骑踹营!”
陈应摇摇头道:“他们不敢,估计是来传话的!”
果然如陈应所料,这些突厥骑兵向陈应禀明阿史那·什钵苾要见他。
张士贵一听这话,就炸毛:“总管,小心有诈!”
“怕他做甚!”陈应道:“先看看阿史那·什钵苾小儿怎么说!”
就在这时,咚咚的战鼓声响起。陈应回望,发现唐军步兵这在个时候居然赶到野猪岭了,段志感、张怀威、魏文忠、何月京、高允权众将皆至。而且看步兵规模,居然多达五六千人,难道朝廷又来援军了?
来不及跟众将领客套,陈应立既在罗士信、梁赞的拱卫下朝着野猪岭方向前去。
午时的阳光,照耀在雪地上,非但没有一丝温暖,反而更加阴冷。寒风无处不在,让人很是厌恶。
阿史那·什钵苾越阵五百余步,停止不前。陈应则大大放放在百骑的护卫下,视万余突厥骑兵为无物,缓缓走向阿史那·什钵苾。
陈应不会突厥语、带着杜善果充当翻译。杜善果堂堂从四品下的录事参军,硬是被陈应当作舌人使用,而杜善果却乐意如此。
阿史那·什钵苾看着陈应到来,板着脸毫不客气的道:“陈应小儿,少在那里轻狂。识相的话,见好就收。我父汗始毕可汗都被你惹恼了,你张狂不了几时,聪明的话赶紧逃命吧,突厥百万控弦之士,要灭你易如反掌!”
听到阿史那·什钵苾的话,陈应心中暗忖道:“谁说突厥人没脑子,过了老子保证不打死你。看人家这一番话张弛有度,是没脑子的人可以说得出来的吗?”
“事到如今你越夸海口就越显得你心虚?要灭我?告诉你,这样的人还没出世呢!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来个一百万人又有何妨?”陈应高声喝道:“最好你们突厥人一起来,戮胡百万正好扬我名!”
第三十八章 刺头
“尽戮百万胡,你们的险恶用心终于露出来了。戮尽百万胡,戮尽百万满,是不是要把我们大漠南北诸部全部赶尽杀绝?你们这些可恶的汉人,是世界上最卑鄙、最无耻、最邪恶、最狡猾、最贪婪的民族,你们已经占据了中原的花花世界,难道还不够吗?就连塞外瀚海粗砾,你们也不放过,还要把我们赶尽杀绝!”阿史那·什钵苾愤愤的伸手指向北方:“任你们横刀再怎么锋利,甲胄再怎么坚固,我们大漠南北诸部的好汉们,就算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对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听到阿史那·什钵苾声情并茂演说,陈应一口老血喷出。
这个阿史那·什钵苾不仅聪明,而且非常狡猾,利用陈应言辞的漏洞,故意给大唐拉仇恨,要知道此时不是贞观四年之后,新生的大唐还非常虚弱,别说大漠南北诸部,就算是突厥一家,大唐倾国之力都不见得可以应付下来。
陈应的这个枪骑兵胜利只是取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唐的强弱局面。一旦百万突厥骑兵西至灵州、东至辽东,在三四千里的边境线上,同时发动进攻,别说大唐,就算是把天下三十六路反王,全部联合起来也不见得可以成功。
“大唐铁骑踏上这片土地,从一开始就与你们不同!你们带来的是杀戮和混乱,而我们带来的却是和平与秩序!你们的马刀过处,留下的永远只有到退、饥谨与愚昧。而我们则用陌刀来维持和平、富裕与安宁,用笔墨纸砚带来进步!那些不服王化的野蛮人之所以被驱逐。就是因为他们不守秩序!而那些信服我们的民族之所以消失,不是因为他们灭亡了,而是因为他们融进了华夏!”
陈应一小心也给阿史那·什钵苾带沟里去了。虽然陈应反驳阿史那·什钵苾有条有理有节,然而却证实了大唐想要控制大漠南北的思想。
“你这是强词夺理!”阿史那·什钵苾竭斯底里的咆哮道:“这是污蔑,这是污蔑!”
“我说阿史那……那个啥?”
“阿史那·什钵苾……什钵苾”
陈应不以为然的笑道:“你也不用演戏了,都是千年的狐狸,跟我玩什么聊斋啊。何必说得这么义愤填膺呢?统治全世界的野心,你们突厥就没有吗?只是很可惜你们没这个实力罢了。士门汗创立突厥汗国,可惜你们自己愚蠢,被长孙晟离间之间,分化了而已,想要统治全世界,你们先把突厥内部统一了再说!”
突厥在未分裂时期,非常强盛。隋文帝杨坚先命长孙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之父)出使突厥,离间了启民可汗。都兰可汗非常生气,率领进攻启民可汗。杨坚命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尚书右仆射杨素出灵州,上柱国燕荣出幽州,三路进击突厥。高颎命上柱国赵仲卿率兵三千为前锋,大破突厥,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地区与达头可汗部遭遇,也大败突厥,达头可汗带着重伤逃跑,其众死伤不可胜数。
义成公主能在突厥常期位居可敦之位,控制十万余众,事实上是和这次隋朝北击突厥有关,突厥被隋军当时一战,打得恐惧到了骨子里。就是十数年后,大业三年,杨广听闻突厥不臣,亲至启民可汗王帐,启民还给杨广施吻靴礼。
阿史那·什钵苾被陈应噎住得可说,因为陈应所说都是事实。要说起来,突厥怎么如何强大,其实都是论坛中的一些喷子在混搅是非,颠倒黑白,突厥的武力还真不怎么强大。历史上八年之后,阿史那·什钵苾趁李世民初登基,率领二十万突厥骑兵兵临长安城下,当时李世民弑兄迫父,全军将领都在观望,他那个时候还指挥不动全国军队,但是阿史那·什钵苾就是不敢端掉长安。
因为隋唐接连大败,突厥人早已被打出了心里阴影。
看着阿史那·什钵苾吃憋的样子,陈应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在心里。陈应此时也反应过来了,刚刚差点被阿史那·什钵苾带歪了,他此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右卫率、忠武将军,像他这种级别的将军,大唐至少还有六七十人,比他更高的级别的还有三四十人,可以说在军方序列,陈应此时还排不到前一百。一旦这话要是被御史言官得知,了不少一顿弹劾。
“我说阿史那·什钵苾,你是不是犯贱啊!”陈应道:“我们大唐并没有招惹你们,是你们入侵我们灵州!”
“我们只是借居避寒,开春以后,我们会北上牧马!”
“借居,说得好听,谁同意的!”陈应缓缓拔出横刀,指着阿史那·什钵苾一字一顿的吼道:“别他娘的废话了,就让铁蹄和横刀决定这块地方谁属!”
在后世,陈应非常喜欢俾斯麦的话:“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对于很多对“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持批判态度的人来说,陈应却是赞同这句话的。抗议只是弱者痛苦的呻吟,要想不被欺负,唯有自强。
“让横刀和铁蹄决定谁属。”陈应说话这句话立即打马返回。
双方早已剑拔弩张。但陈应回阵之后,唐军仍然没有半点动静,阿史那·什钵苾见对方阵势如此之稳。暗自惊讶,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请战,阿史那·什钵苾道:“不,敌不动我不动!”
陈应返回本阵,发现唐军步兵居然多了大半。要知道整个灵州抽不出一千青壮了。就算把右卫率的十二个团全部集中起来,也不过三千六百余人。可是现在居然多达六千。
原来,魏文忠见收降的梁师都部共计四千余人,准备发放一人发放一斗粮解散。张怀威却告诉魏文忠、陈应当初在泾阳时,就自寻招募民壮成军,朝廷予以承认。魏文忠裁撤梁军俘虏士兵中的老弱病残,共得三千八百余众。先补充右卫率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所有战损后,共计七百余人(伤兵在内)以唐军右卫率军官作底子,组成了十团。
这些都是梁军士兵,根本不用怎么训练,现在唐军士气如虹,气势已成,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反复。陈应现在进攻野猪岭,兵力实在太少。就拉着这些刚刚完成整编的降兵来到阵前。
看着凭空多出来的军队,陈应又有点头疼。梁军战斗力很弱,除了可以壮壮声势,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
魏文忠道:“总管,我带来了二十个团,可为总管后援!”
“魏都尉,阿史那·什钵苾没有见识过我军的厉害,他又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此战必是一场恶战!这些新军,不如留在城内!”
“陈总管,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大唐的规矩,新加入的人就没资格上战场么?还是说你不信任我们?”
第三十九章 射崩了
这话问得突然,就连陈应也没有料到新军之中还有人敢质疑他?陈应回头,顺着声音望着,看到一名年愈四旬男子,他白面清瘦,颔下短须黑密,也算是仪表堂堂,有一股子读书人的清儒气度。
陈应并不认识此人,疑惑的望着魏文忠,魏文忠负责整编部队,十个团校尉肯定会全部认识。
看着陈应疑惑的目光,魏文忠解释道:“这是七团检校校尉孟则臣!”
魏文忠话音刚刚落,新军阵中又有一名年越三旬,黑面虬须,身材高大汉子指着“孟则臣”道:“贼你娘,刘统,你娘的头缩裤裆里了,藏头露尾,算什么东西。”
陈应指着黑面汉子道:“你又是谁?”
“卑下毕信,原梁贼伪朝左统军司马!”毕信道:“此人根本就不姓孟也不叫孟则臣,他就是梁贼伪朝左统军刘统。”
孟则臣一脸讪然的出列躬身道:“禀告总管,下官灵州刘统!”
陈应倒是理解刘统为什么改名换姓,无论如何他已经投降了梁师都,现在投降大唐,日后若有人秋后算帐,他身上的污点根本就洗不掉。不过人一语叫破来历,他还是相当尴尬的站着。
魏文忠看着沉默不语的陈应,小声道:“总管,咱们在城内只有不到一千兵马,还有两万余突厥人,若这三千余人趁机作乱,杨长史根本弹压不住,弄不好咱们会腹背受敌!”
陈应并不是一个固执已见的人,听到魏文忠说得在理,就点点头道:“如此也可!”
梁师都物资匮乏,部队装备极差。但是右卫率装备却非常好,陈应从长安城出发的时候,又携带了大量的军械甲胄,此时换上了唐军制式甲胄服饰的梁军士兵。此时与唐军一般无二。
陈应自从从军以来,根本就没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嫡系部曲,一直在为他人作嫁衣,无论是泾州折冲府也好,勋二府也罢,只需要一纸诏命,陈应就得乖乖的让权。此时陈应也有了一些小心思。
梁军降军与唐军将领并没有瓜葛,除了依靠自己,他们没有任何出路。不如趁机培养成嫡系部曲。
想到这里,陈应道:“这十团,按制需要至少建立两府,可是咱们目前也没有这么多军官,把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各调入一团三百人。”余下六团,再调一团并入亲卫团,另外五团组成亲卫府折冲府。以张怀威为亲卫折冲都尉,梁赞为亲卫果毅左副尉、刘统任果毅右副尉兼亲一团校!”
陈应的决定,右卫率众将领脸上都浮现喜色。唐军建制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有时增至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虽然同为折冲都尉、却分为从五品下,正六品上,和正六品下不等。由于东宫右率卫级别稍高,所谓的折冲都尉都是正五品下,然而陈应将各折冲府的越骑团抽出来,集中使用,每府只辖三团步兵,他们只有九百余部曲,如果陈应不将部曲划归建制,他们都只能顺位降一阶,为从五品下阶。陈应此时给他们增加一团兵力,朝廷一般都会默许,那么他们的品阶就会保持不变,为正五品下。不过连番大胜,朝廷述功,他们肯定有所升迁。
将部队在战场上朝廷整编,估计也只有陈应才能干出来的事情。然而,阿史那·什钵苾自始至终,都没有命令部队进攻。
而唐军士兵将一万五千突厥人当作无物,心中甚是自豪,士气在不自觉间居然提高了不止一点半点。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陈应这才完成部队的整编。在这个时候,陈应这才发现魏文忠这个助手实在太周道了,居然把陈应改装的床子弩雪爬犁车带过来了。足足六十辆床子弩爬犁。陈应很自然的将这六十辆床子弩爬犁,划归了亲卫折冲府建制中。
陈应大喜道:“亲卫府出击,先用重弩伺候他们!”
张怀威指挥六十辆雪爬犁床子弩在野猪岭下一字排开,而果毅副尉刘统,则表现出了大唐步兵作战经典的方式。以强弩拱卫床子弩,形成以床子弩、强弩、硬弓组成的远、中、近三层防御手段。
看到唐军开始布置弩阵,阿史那·什钵苾再也不敢等下去了。草原大多数时间都没有文字,但是却留下了口口相传的传说。这个传说非常短只有四个字“列阵不战!”
意思是说,只要汉人军队已经列阵了,那就干脆不要打了,有多远跑多远。当年李陵率领五千汉军,转战两千余里,十数万匈奴人都没有把李陵啃下来,就是足以可见汉军的弩机到底有多么凶悍。
在部分影视剧中,骑兵弓箭射击,也可以射死敌人战马,这纯属扯淡了。以突厥人的骑兵弓为例,区区七斗拉力,射程五十步,有效射程三十步,对付皮甲尚且勉强,对付奔腾的骏马,除非放在二十步之内。二十步的距离,也就是战马瞬间的冲锋的时间,一箭射出去,敌人的战马就撞过来了。
但是强弩却不一样,可以轻易的射穿战马坚硬的头盖骨,甚至可以将战马穿胸而没。
就在阿史那思摩率领突厥骑兵冲下山坡的时候。
战场上响起了“呜呜”的凄厉啸叫声,一百八十只如同小孩手臂粗的巨型弩箭如乌云一般朝他们笼罩而来。
被床子弩箭击中的突厥军士卒,无论他们手持什么样的盾牌,无一例外洞穿身体而亡,强劲弩枪有时会穿透两三个突厥人的尸体。
原本密集而整齐的突厥骑兵冲锋队形,被六十辆床子弩,一百八十只巨型弩箭搅和得混乱不堪。
损失五六百骑之后,突厥骑兵终于冲进唐军阵前二百步左右的距离,就在这时。
“咻咻咻……”的破空声响起,那种破空的刺耳的声音,刺激得人耳膜生疼,令人头皮痒甚至抓狂。
阿史那思摩麾下的军队,就像被放到的麦子,成片成片的倒下。强弩的穿刺力让它即使射不中人,钉到了马匹亦足以重创敌人。
阿史那思摩不愧为突厥年轻一辈的良将(此时十五岁),他麾下的骑兵尽管损失惨重,却没有半点停留,死去的人丝毫不被怜惜,坠落战马的人唯一的命运就是在后来战友的马蹄下变成一滩肉泥!
甚至就在强弩还没来得及射第二轮,骑兵已经冲到了弓兵的射程之内。
“强弓伺候!”
这次对付突厥骑兵的却不止亲卫折冲府了,而是勋一、勋二、翊一、翊二四个折冲府,近三千只强弓密集的攒射。
强弩只可以直线,但是弓箭却是抛射,当箭矢飞到最高点的时候,逞抛物线下落,依靠强大的动能杀伤敌人。
就在陈应准备下令枪骑兵出动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居然出现,突厥人距离唐军阵前,此时不足五十步,他们居然调转马头,扭头没命的朝着野猪岭冲去。
“我草,三轮箭雨居然射崩了!”
第四十章 战阵杀机
强劲的寒风,挟裹着雪粒子打在甲胄和盾牌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除非之外,战场上还充斥着痛苦的呻吟声。
从天空俯瞰,自唐军阵前五十步开始,一直延伸到八百步之外,在这长达七百五十余步的区域内,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人体和战马零碎的器官。原本洁白的雪原,此时再也看不到原来的白色,取而代之的则一片雪潮。
阿史那思摩是幸运的,因为他侥幸避开了床子弩、强弩的袭击,甚至连密集如狂风暴雨般的箭矢,依旧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伤痕。
然而阿史那思摩却是不幸的,他的五千部曲此时已经不足一半。就在突厥人溃败的同时,陈应已经率领枪骑兵过唐军的步兵阵线,朝着突厥阿史那思摩所部溃兵杀去。即使他们没有经过床子弩、强弩和硬弓的打击,他们面对陈应所部枪骑兵的冲锋,依旧有败无胜。只不过,他们如果见趁快的话,可以逃掉不少人。
毕竟,都是四条腿,谁也没有快过谁多少。至于那不足一半的残部能逃掉多少,阿史那思摩已经没有心情去理会了。此时他悔恨欲死,他熟悉的伙伴死了,与他朝夕与共的朋友死了,对他最为忠心耿耿的仆人死了,他最听话的奴隶也死了。
而他,却还活着。
可是,阿史那思摩感觉自己还不如死了干净。他的心此时如同刀绞,他将头深深埋进了血泊里,十根手指都插入了冰冷的雪面中。尽管寒风很快将他的手指冻得麻木,甚至将他的膝盖与雪面冻在一起,而阿史那思摩却不为所动。
报仇?
在床子弩在空中呼啸而来的时候,阿史那思摩确实是有这种想法。可是随着那一波似乎连空气都要撕裂的啸声,阿史那思摩心中只剩下恐惧。看着唐军士兵越来越近,阿史那思摩甚至不敢抬头,此刻他对唐军将士恐惧到了骨子里。
这已经不是战斗,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屠杀。
陈应率领唐军枪骑兵组成密集的枪林,唐军骑兵如墙向突厥人发起排山倒海的进攻,尽管唐军驱赶着突厥溃兵向他的中军冲来。周围的突厥人都露出了深深的惧意。
就在这个时候,阿史那什钵苾看到了排在骑兵队伍最前面的陈应。陈应虽然率领骑兵连续冲锋,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杀伤一个敌人。枪骑兵将陈应团团围中阵心,不肯让他冒险。然而陈应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却把他的骑术锻炼得更为精湛。
陈应身边的亲卫举着四面大旗,“东宫右卫率陈”、“忠武将军陈”“修武县伯陈”、“行军总管陈”,在这四面大旗的指引下,唐军骑兵朝着阿史那什钵苾的中军直插而去。
阿史那什钵苾原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阿史那史摩的快速溃败是他始料未及的。原本他已经有了撤退之心,可是看到陈应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一股热血涌上阿史那什钵苾的脑门。
“叶护阿史那俟利弗设败了!”
“叶护阿史那易勿真莫败了!”
“那颜设阿史那意珍也败了!”
陈应年龄不大,如今却成了突厥所有人心中的恶魔。想想陈应那张近乎完美无暇的脸,阿史那什钵苾额头的青筋,抖动着如同一只狰狞的蜈蚣。
阿史那什钵苾竭斯底里的咆哮道:“谁都不许退,给我上,给我撕了他!”
众突厥将士望着陈应率领的唐军枪骑兵,此时的唐军枪骑兵,简直就像一柄烧红的烙铁,而突厥军队则如同牛油,无论多少上冲上去,都会在第一时间败下阵来。
此时,唐军在众突厥人心中已经变成高山一般巍峨,他们看到一层又一层的突厥骑兵倒在唐军枪骑兵面前,转瞬之间就被陈应率领的唐军骑兵踩成肉泥,下意识的感觉尿意盈盈。
“你们敢不听本叶护的命令?”此时的阿史那什钵苾红着眼睛,像一个暴走的野兽:“敢不从令者杀!”
“杀”字出口,伴随着阿史那什钵苾亲卫的一阵刀光,数十名正在迟疑的突厥将领,被砍掉了脑袋,斗大的脑袋,像皮球一样滚下山坡,无头的尸体喷射着一股股血泉,在阳光的照耀下,甚是瑰丽!
阿史那什钵苾催促了几番之后却没有得到他设想中的结果,不由得急躁了起来:“给我冲上去!抓住陈应,赏良马万匹!杀掉陈应赏良马千匹,女奴百人!”
良马万匹,无论在突厥还是大唐,这都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比如有名的那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事实上十万贯依旧买不了万匹良马,最多可以购买七八千匹。哪怕是一个奴隶,拥有万匹良马,瞬间就可以变成一个拥有数千上万人部落的首领。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尽管唐军战斗力实在恐怖,然而那些突厥人则被巨大的赏赐,刺激得丧失了理解。
“杀!”众突厥骑兵面目狰狞的朝着陈应率领的唐军枪骑兵发起了决死冲锋。近万名突厥骑兵居高临下,借着山坡的势能朝着陈应所部蜂拥而去。随着战马马蹄的踏动,简直如同雪崩一样,奔势如雷。
在后面观阵的魏文忠望到这一幕,心中一紧。陈应所部人数实在太少了,而且陈应此时正是佯攻,在地势上吃了大亏。
看着魏文忠紧张得额头出现了细细的汗珠,右卫率左副率高允权道:“魏都尉不用紧张,你要相信总管,尽管突厥人来势汹汹,总管肯定可以打败他们的!”
阿史那什钵苾也早已经看出,陈应就是这支唐军的灵魂,只要陈应一死,这支唐军肯定不足为虑,事实上也差不多,如果没有陈应唐军虽然也强,绝对不会像这么强。
命令部曲发动决死击,阿史那什钵苾也并没有把握可以击退陈应,不过他的杀招却不是这些普通的突厥士兵,而是射雕将。阿史那阿史那什钵苾毕竟是始毕可汗的嫡长子,他身边拥有十名射雕将。所谓的射雕将,是草原上擅射箭英雄的荣誉称号,地位堪比蒙古人的折别,满清的巴图鲁。
整个突厥拥有控弦之士近百万人马,而射雕将则不足一百。可见任何一个射雕将都是万里挑一的高手。这些射雕将人人天生神力,可以挽开三石强弓(约三百六十斤拉力),如果发射破甲箭,可以在一百五十步外射杀敌人。
理想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陈应不像罗士信,罗士信率领部曲冲锋的时候,都会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可是陈应的功夫并不高,在牛人比比皆是的大唐,他要是上去给人家单挑,估计分分钟被人家虐死。
陈应自然知道自己的弱点,就算再冒险也不会孤身冲入敌阵深处。当时在泾阳的时候,陈应是没有办法,他才会上去自己拼命。陈应身边拥有两个队扈随左右,这两个队的所有士兵都披着铁铠,手里的盾牌则是轻巧而结实。
“一百五十步。”
“一百二十步。”
看着众突厥人在陈应面前纷纷倒毙,阿史那什钵苾既是紧张,又是兴奋。心情就像在坐过山车,终于陈应抵近了阿史那什钵苾的八十步距离。阿史那什钵苾竭斯底里的吼道:“放箭!”
十名射雕将,十张三石强弓,每人三箭破甲箭。三箭连珠,三十只破甲箭带着刺耳的飙飙声,飞向唯一的目标——陈应。
第四十一章 恨意滔天
“总管危险!”当三十只破甲飞向陈应的时候,罗士信率先反应了过来。虽然他及时惊叫出声,不过罗士信距离陈应右翼,就算他长上翅膀,想要救援陈应也来不及了。
罗士信的眼眶猛的仿佛要睁得裂开一般,在没有预感的情况下眼白都布满了血丝,脖子上的青筋仿佛都要爆裂开来!
当陈应看到空中向他飞来的破甲箭,瞬间大脑都来不及反应。这十名突厥射雕将同时出手,威力自然不同反响。这三十只破甲虽然目标是陈应,却预留了陈应可以躲避的任何空间,也就是说此时陈应无论往哪里躲,结果都是一样的。
众唐军将士整齐的发出如同受伤野兽般的悲鸣:“保护总管!”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陈应即将被这三十只破甲箭命中的时候,突然一个瘦弱的身影,突然脱离马背,陡然飞身一跃扑在陈应身前。
“噗嗤……噗嗤!”
这个瘦弱的身影身体巨震,十数只粗大的破甲箭,毫无迟滞的穿透了他的身体。当这名士兵缓缓的扑倒在陈应身上时,陈应感觉胸前、小腹一阵钻心的疼痛。破甲箭已经穿透这名亲卫的身体,刺入了陈应的胸前和小腹。陈应再仔细一看,终于发现了问题在的所在。
“居然是你?”陈应吃惊的望着这名亲兵,这名亲卫不是别人,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