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人屠这位新上任的安西大都护、,又一次让官员们感到了惊奇。他的形象变得亲和了许多,也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已时左右,安西大司马马周向陈应汇报安西近况。
马周没有废话,而是直接拉着陈应来到位于安西都护府后院的金库。
这里戒备森严,可以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可是,进入金库之后,这里却空空如也。
就在陈应真以为安西都护府已经花光了钱库的时候,马周走到空空的壁橱前,壁橱里有机关,被马周打开。
随着吱吱咯咯的声音响起,一个宽约一丈有余的暗门出现。
陈应特意走到金库的门前,发现这座大门居然是用精钢铸造而成,厚约一尺。
马周向陈应笑道:“此门重一万三千斤,若有机关之力,人力绝对推不开这扇门。
陈应点点头,缓缓进入金库。
这时,火烛缓缓亮起。
陈应被震撼到了。
目光所过之处,全部都是一片金光。
第八十二章 只能金戈铁马绝对不能用道义
黄金,全部是重熔的金锭。每一块都是一百两,这些金锭摆在暗室里的货架上,密密麻麻。
陈应望着长长的甬道,一片金光。
沿着甬道前行,所过之处就是一条金光大道。
哪怕陈应有钱。
哪怕他此时已经富可敌国。
哪怕金钱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数字,可是看到如此多的黄金时,陈应仍旧感觉心跳加速。
“天降横财!”
陈应望着马周道:“这些黄金是怎么回事?”
马周躬身道:“回禀主上,一年之前,西突厥五弩毕特勤药格罗率部一千三百余人,投降我们安西都护府。两个月前,东突厥执失思力与奥斯曼特勤率领东突厥残部向西北逃窜,我们按照主上的意思,监视其通过安西。只是,药格罗突然失踪,其子卡苏尔向安西都护府禀告,其父失踪可能与他们的西突厥的宝藏有关……”
马周说起来的这些事情,陈应可以发现,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记载。按照卡苏尔的说法。突厥中了长孙晟的计策,又被裴矩在暗中推波助澜,最终分裂成东、西两部。特别是,隋开皇七年,突厥阿波可汗大逻便被叶护可汗处罗侯生擒。西突厥立达头可汗一后裔为泥利可汗继其位。
泥利可汗继位以后,就极力想恢复东西突厥,重铸大突厥辉煌。在这个时间内,他就开始秘密储备金银财货,而且与波斯萨珊帝国联手消灭了中亚霸主嚈哒帝国,瓜分了嚈哒帝国的百年积累的财富。
随后,这些财富就被泥利可汗储备起来,准备将来作为重铸突厥启动资金。然而,开皇十三年(593年)他联合沙钵略可汗妻大义公主谋攻隋边境,因大义公主被都兰可汗雍虞闾所杀,故未遂。仁寿三年,东突厥始毕可汗,联合铁勒部,击败泥利可汗。随着,泥利可汗死亡,重铸突厥的计划却没有停止,继任的西突厥可汗,全部启动这个计划,储备金银、钢铁、宝石、以及粮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雄心勃勃统叶护可汗,武功超过历代可汗。统叶护为了巩固突厥人在中亚的霸权,将西域诸国王纳入军事行政体制之内,授予“颉利茇”官号,另派吐屯一名驻扎监视,督征赋税。此外,又将汗国政治重心西移,置新牙于石国的千泉(托克马克附近)直接控制战略要地碎叶川和丝绸之路的热海道。
只不过,统叶护可汗在谋攻唐朝凉州的时候,被陈应一战而灭。随着统叶护仓促而死,他并没有按排好西突厥的可汗继承人,从而让西突厥可汗空悬,而陷入四分五裂。在这个情况下,五弩毕特勤药格罗则率领部曲在金微山守卫着西突厥的宝藏。
可是,这个金微山植被非常稀少,五弩毕特勤药格罗根本无法自给,又没有西突厥可汗给他输送给养,无奈之下,药格罗只好投降安西都护府,获得苟延残喘。
可是,药格罗压根就没有向安西都护府禀告这个宝藏的事情。
然而逃亡的执思失力与奥斯曼等人不知道怎么知道了西突厥的宝藏,就暗中派出人挟持了药格罗,命其开启西突厥宝藏。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药格罗的儿子及时向安西都护府禀告了这个事情,苏定方在第一时间率领部突袭金微山,把突厥宝藏大部分截了下来,然而,其中一部分宝藏依旧被奥斯曼抢走。
陈应望着马周问道:“那奥斯曼麾下现在还有多少人马?”
马周想了想道:“按照军报,当时奥斯曼麾下绝对不会超过五千人马,其中高车莫约四五十辆。”
陈应满脸苦笑。
高车人的高车,属于两轮马车,车轮直径长约四尺,载重在一千五百斤甚至两千斤左右。远过多比不上四轮马车,关键是四五十辆装载着金子的马车,那就非常厉害了,奥斯曼至少可以抢走四五十吨黄金。
马周指着这些黄金道:“我们得到这些黄金,立即进行了重铸,全部都是一百两一块,共计十三万六千三百五十二块。”
唐朝一斤为为六百八十克,这相当于将近三百吨黄斤。除了黄金,其中还有大量难得一见的古董玉器和堪称艺术品的金树银花、珍珠、翡翠、玛瑙、还有和田玉,当然也不缺乏可以直接充当货币来使用的上等丝绢、铜味尚新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武德三年底开始铸造,想不到在这里可以看上十数万贯的开元通宝,要知道大唐一年才能铸造五六十万贯开元通宝,屹今为止,不过铸造六万七十余万贯。
陈应从不缺钱,金银珠宝也早就见多见惯了,但感叹不已。
陈应想了想道:“金银,不过是一堆没有用处的贵重金属,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咱们有了这些钱,就可以用掉。安西军全体将士,每人增发四套寒衣,四套夏装,再发足三年的军饷!”
马周摇摇头道:“这些钱看着非常多,可是要修驰道,却远远不够用啊!”
陈应笑道:“这样惊人的一笔财宝若是落入总不能落入我的私囊之中,利益均沾,皆大欢喜!”
就在陈应一脸得意的查着金库的时候,位于都护府里等着陈应召见的安西都护府司仓参司鲁志昆手提着一个烤得油亮喷香的大蹄膀,正在狼吞虎咽的啃着。
原本以为来到安西,鲁志昆即使不死,也会脱层皮。毕竟,他曾经是李世民的人,追随长孙无忌前来安西夺权。
后来,李世民失败,长孙无忌在长安城被腰斩,鲁志昆害怕被秋后算账,每天胆战心惊。可是,陈应压根就没有想过有鲁志昆这号人。
他兢兢业业过了大半年,并没有等到前来抓捕他的官差,鲁志昆就开始破罐子破摔,每天大吃大喝,还利用攒下的钱,疯狂的纳妾。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鲁志昆纳了八百多名小妾,这些小妾有龟兹人、也有高昌人,有吐谷浑人,也有吐蕃人,当然,最多的还是波斯萨珊帝国的美女。他几乎是天天入洞房,夜夜当新郎。
几乎每天狂吃海喝,可是由于体力消耗太大,他非常没有体形增肥,反而瘦了一大圈,连下巴都露出来了。
吃完一只足足三斤多的大肘子,鲁志昆依旧感觉有些饿,现在陈应来了,这一顿会不会是他的最后一餐。
终于,得到了陈应的召见,鲁志昆穿着一身绯色的官袍,但是神色紧张全身瑟缩,一点官威也没有。
“鲁参军,你不必紧张,本大将军不吃人。”陈应笑眯眯的走了进去,指着马周身边一个空着的坐位道:“饿了吧?过来吃!”
“我……下官……不敢!”鲁志昆怯怯的道。
陈应笑道:“你不会担心,本大将军在这酒菜里下了毒要取你性命吧?”
“不,陈大将军绝对不是这样的人!”鲁志昆狠咽了一口唾沫,大概也真的是饿了,不顾形象的抓起一蹄膀就一顿猛啃。
“别急,慢慢吃。”陈应好整以暇的在一旁坐了下来,笑眯眯的看着鲁志昆吃饭。
就在这时,一阵洪亮的笑声传来:“陈大将军何在,可想死俺了!”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跟陈应有着过命交情的张怀威。
接着,苏定方、张士贵、郭孝恪、段志感等陆续来到大厅中。
男人自然有男人的交情方式,陈应指挥着仆役上酒上菜,众人毫无顾忌,敞开了大吃大喝。
过了,莫约半个时辰。
众人酒足饭饱,都不由自主的放下碗筷,眼睛死死的盯着陈应。
陈应望着众将领道:“原本,本大将军以为这一天会很久,但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胡人无义,不管作出什么承诺都是废话,就是形诸文字也只是废纸一张,只等他们实力强大,他们马上就会将协议撕毁,直接用铁蹄来决定这片土地的归属!胡人的这些习性,我还早就已经看得清楚了。对付他们,只能用金戈铁马,而没法用道德信义!”
战争,说到底就是拼国力和实力。
原本,陈应要不借助长安的力量,发起大西征,需要筹备大半年,甚至更久。
可是,由于天降横财,他得到了突厥人的宝藏,那么就不再担心出兵军费的问题了。
第八十四章 穷是原罪抢劫是本能
战争,打的就是国力,打的就是经济。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陈应决定发起西征。其实,这些将领们闲了三年,早已憋得嗷嗷叫了。
随着陈应决定用金戈铁马解决西突厥问题,众将领的眼神变得热切起来。
司仓参军鲁志昆向陈应以及安西军各将领等人汇报安西近况。
鲁志昆早有准备,他甚至不用看账薄,直接道:“如今,我们安西都护府共计开垦土地二百六十七万倾良田。”
听到这个数字,陈应都感觉有些意外。二百六十七万倾这相当于十个关中的良田共数了,如果折合成亩数,相当于两亿六千七百万亩。哪怕像关中一样,青壮一人耕种一百亩地,也需要二百六十七万名青壮,差不多相当于二百六十七万个家庭。
安西如果算上战奴和各种各样的奴隶,人口肯定可以突破三百多万人。然而,安西有十数万军队,能耕种的青壮,怎么也不可能达到二百六七十万人。
事实上,这些改变要得益于陈应对于农业科技的扶持。
汉人是一个奇特的民族:你给他武器与训练,他就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士之一;你给他机会经商,他就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商人之一;你给他机会求学,那么他将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之一;你给他工具,他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工匠之一;如果你给他一块田地让他种田,他就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农夫——没有之一!
安西最不缺的就是骏马,如果在关中,必须家财万贯以上的人家,才能养起马。可是,在安西,无论汉胡,几乎人人家中有马、有牛。
毕竟,用骏马耕地,效率比耕牛更快。
比如,双马双铧犁,一天一个人可以耕地三十亩,采取六眼耧播种,一个青壮一天一头牛也可以播种三十亩地。
哪怕是收割麦子的掠子(古代的一种大型割麦神器,现在一些偏远山区依旧在用,是传统镰刀收麦效率的八倍),一天一人可以收割八亩。
就像没有人嫌弃自己钱多一样,农民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地多。在安西都护府鼓励耕种的政策激励之下,安西百姓,特别是从关内迁徙过来的农民,或者是流民,他们就付出了无数的热情。
一个青壮年耕作一百亩地,在农民眼中绝对是一个笑话。如果不限加限制,他们每个人可以耕作一千亩地。
就连陈应发明出来的选进农业机械,也有人改进。
比双铧犁,现在已经有了六驾马拉的四双铧犁。虽然说浪费了骏马的体力,效率只有双铧犁的一倍。
但是,对于安西百姓而言,反正牲口累点无所谓,自己大不了多养几匹马。一天耕地六十亩,十天就是六百亩。一个月的耕作期,居然可以耕作将近两千亩地。
如果不是事实俱在,打死陈应,陈应也不相信,居然有人在不使用奴隶的情况下,一夫一妻,还带着两个没有断奶的奶娃,打理一千八百多亩地。
事实上,安西耕作的农民绝对不超过三十五万人,然而他们却拥有着足足二百六十七万倾良田,也就是人均拥有将近七倾地以上。
官府不限制土地的开发,他们就开始拼命垦荒。
短短六年时间,安西的耕地,从不足十万倾耕地,增加到了足足二百六十七万倾。差不多是原来的将近三十倍。
鲁志昆接道:“去岁,我们安西获得大丰收,共收取一千三百六十一万七千石粮食。”
听到这话,陈应已经没有办法去吐糟了。
安西都护府对于唐人这个阶级成份最高的群体,给予了最高的税收优惠制度,三十税一,绝对不达任何折扣。就是这三十税一的税收制度,仍旧收取了一千三百六十一万石粮食,可见整个安西的粮食是何其多。
一千三百万石粮食,对于安西十万唐军将士来说,他们就算是睡在粮食堆吃,他们也要吃上十年。最让他们意外的是,随着大量肉食的摄入,唐军将士在消耗粮食方面,正在飞速减少。
原本,唐军将士人人几乎都是大肚子汉,一顿吃上一升米是正常现象,可是现在,别说一升,就连一斤,他们大部分是都吃不完。
鲁志昆接着道:“如今,安西都护府大小一百三十七座仓库里,储存着青储草料,共计七百五十万石,足够十万大军消耗累年!”
陈应看着物资足够支持他发起西征,就命令各将领回去准备。
于此同时,陈应则带着李秀宁参观安西的花儿沟钢铁坊。
花儿沟钢铁坊,不仅生产修建驰道的钢轨,还负责生产安西军将士的甲胄。在花儿沟大型工厂里,几台巨无霸式冲击机前,工人正小心的将一个个钢胚制成的工件放入模具中,然后一踩脚踏,由水轮带动的拉伸模具挟以强大的冲击力狠狠落下,砰的一声巨响。
便将工件给压成了一体拥有着人体弧度的板甲,这是安西军将士装备的板甲雏形。相对于明光铠甲而言,板甲的优势更加明显。
经过后世的检测,板甲的防护全面超过鱼鳞甲,更别提比鱼鳞甲更差的明光铠甲了。在防御火枪方面更加突出,哥特式全身板甲可以在二十米的距离防御火绳枪,鱼鳞甲就不行,而且板甲虽然全重比鱼鳞甲大,但是却全身分摊了重量,比之鱼鳞甲在机动上相差不大。就综合性能而言板甲全面碾压鱼鳞甲。
当然,板甲也不是没有弱点。
作为重甲,板甲的优势更可替代。可是,笨重是板甲的硬伤,而且着甲非常复杂。
当然,这种加工方式还相当原始,机器也落后,产能并不高,这么多机器,撑死一天也只能加工出一千多个工件,但是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效率已经非常吓人了。
另一台块头更大,甚至得用两台水轮提供动力才能完全开动它的机床则正忙着加工一根弩炮的炮臂。当然,负责加工它的机床也并非等闲之辈,锋利的铣刀在水流的带动下转得飞快,被一点点的送弩臂前。
令人牙酸的声音响起,大量钢铁碎屑从中飞溅而出,这是削切弩臂。弩炮本来是笨重,为了可以减少重量,多余的钢铁肯定不需要。
还有的则是带着飞轮,快速转动机械。这种机械是专门为了打磨箭镞而存在的。被铸造成形的箭镞自然是带着飞边和毛刺,当然也没有刃。这些机械就是为了给箭镞开刃,同时负责打磨。虽然效率依旧低下,可是比原来的人力打磨,快了一百倍不止。
陈应就在北庭城安西大都护府磨刀霍霍的时候,安西各族各部,以及西突厥已经知道了这个相当于惊天霹雳的噩耗。
陈应时隔三年之后,在东突厥败亡之后来到安西,就算不用脑袋想,用膝盖想也知道陈应来安西到底是为了什么。
位于伊列河谷的乙毗咄陆可汗率先反应过来,他派出其子阿史那谷设带着心腹大将哥舒努尔等一百五十人前往北庭乞降。
阿史那谷设刚刚进入洁山城,就被洁山城的繁华给惊呆了。
虽然此时依旧冰雪覆盖着,然而冰雪无法掩盖的则是洁山城的富有。
哥舒努尔望着城外蜿蜒到尽头的钢铁驰道,一脸羡慕的道:“若是把这些钢铁锻造成甲胄,咱们部落里,连七八岁的娃娃都可以装备钢铁打造的甲胄。”
阿史那谷设却暗暗警惕,暗道父汗英明。
唐人如永今钢铁多得都需要露出存放,没有与唐人为敌,恐怕是其父汗为数不多的英明决策。
可是,哥舒努尔看到洁山城的一切,不时的发出惊呼,特别是贪婪地看着那由满载着稻谷的四轮马车形成的长龙。
哥舒努尔舔了舔嘴唇,眼冒绿光,说道:“好多粮食啊……如果发兵把洁山城打下来,这些粮食都够我们整个部族吃上好两年了!”
哥舒努尔的话得到了一众突厥武士的认同。
然而,阿史那谷设却厉声喝道:“哥舒努尔,别老是想着抢抢抢,动动你的脑子!镇守安西的军队,就连强大的统叶护大可汗的附离军队都能打败,抢掠他们的地盘,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哥舒努尔无奈的说道:“可是不抢我们又能怎么办?我们不会种粮食,牲畜又少得可怜,唐人不肯卖粮食给我们的话我们就只能饿死……”
阿史那谷设更加恼火,还想骂,但想到现在部族内部易子而食的惨状又骂不出来,最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在很多小文青眼里,在塞外放牧应该是。蓝蓝的天,洁白的云,一阵风吹开,高高的牧草一层层的倒伏下去,现出大群牛羊;湛蓝的天空中永远回荡着嘹亮的牧歌,当夜幕降临,帐篷外就会生起一堆堆篝火,肥嫩的羊、狍子架在火堆上烤得滋滋冒油,强壮剽悍的小伙子和美丽多情的牧羊女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看得顺眼了就找个地方来一发……
是不是很浪漫呀?听起来很不错,只是持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没有尝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奶酒奶茶、奶豆腐、奶酪轮着吃,除了这个啥都有,连野菜都没得吃的苦头,更没有尝过天天赶着牛羊赶路,十天半个月都洗不上一次澡,浑身都是牛屎的臊味和羊粪的骚味的滋味。
当然,就更没有试过深更半夜迷迷糊糊的醒过来,突然发现整个部落的帐篷烧起来了,一群凶神恶煞的骑兵正挥舞弯刀肆意砍杀自己的亲人的痛苦了。
草原的生活远比耕田种地要艰苦,风沙、霜雪随时可能降临,夺走生命,有时候一场大雪下来,就有好几个部落所有人全部冻死或者饿死,从草原上消失,如果雪下得少了或者不下雪,那更惨,放牧是需要大量的水的,而草原上的水主要来自降雪,不下雪就没有水,有水的地方牧草稀疏,牧草长得好的地方没有水,怎么样,是不是很想死?
还有,如果汉人一个不爽把边市给关了,一年到头都吃不到盐,喝不上茶,买不到布匹,是不是更想死?
现在知道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那么喜欢南下抢劫了吧?不抢,不抢他们就得死啊!窘迫到极点的哥舒努尔唐人运输粮食,还有成车的稻谷,第一反应就是抢一票,这已经是一种本能了。
阿史那谷设望着监视他们的唐军将士道:“这么多粮食,运到哪儿?”
话已经说完已经后悔了,这是光明正大的刺探唐军秘密,会不会被当作细作处决了?
然而,监视他们的唐军将士却笑道:“粮食多得吃不完,只好用来酿酒了啊!现在安西拥有一百多家大小酒坊,每年光酿造的酒就多达一百多万坛。”
事实上,安西最畅销的货物,并非丝绸,也非瓷器,更不是茶叶。
而是用粮食酿造的醇香白酒。
白酒是一个好东西,冬天可以用来御寒,受了伤也可以用酒消毒,避免感染发炎。
而且,口感远比那些马奶酒醇香,绵口。
这种白酒极易容易喝醉,不像马奶酒喝多了只会撒尿,通常突厥人都是十斤不醉,酒量惊人。可是他们喝白酒,撑死一斤,很多半斤就倒。
只要喝醉了,想要什么全部都有了。
不少突厥人穷困到了极点,把自己最后的羊羔卖掉,换酒喝倒。醉卧雪堆中,死得无声无息,毫无痛苦。
用了半个月时间,他们终于抵达北庭城外。一队骑兵从城中飞驰而出,马上骑士手中拿着强弓,背后负着一袋白羽箭,配着一把刀身修长的马刀,身披钢盔铁甲,装备十分精良,身手更是极为矫健,显然都是弓马娴熟的骑手。
他们那标志性的黑色披风大旗,如同大旗一般飞扬起来,那种可怕气势排山倒海的压来,阿史那谷设与哥舒努尔等心中骇然,说笑声戛然而止。
哥舒努尔努力挺起干瘪的胸膛,挺直腰杆。谁都是有自尊的,他们的部族现在可谓狼狈困顿到了极点,几乎就是落水狗了,但是在唐军骑兵面前,他们仍然下意识的想撑起那早已不复存在的尊严,免得被人看扁了。
然并卵,没毛用。
所有唐军骑兵一声不吭,迅速排成两排,动作迅速,队列整齐得跟一条笔直的线一样。没有横眉怒目,没有杀气腾腾,举手投足间,强军的气势自然而然的释放出来,令人不敢稍有轻视。
整齐的队列两边分开,陈应策马而来,骑兵们齐声大喝道:“骠骑大将军到,跪迎!”
第八十五章 你有我们急需要的东西
阿史那谷设看到陈应那张人畜无害的脸,实在难以相信,陈应居然是突厥人口口相传的“陈人屠”。
在这个时代,盯着一个人看的时候,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当然,更何况是一个大老爷们。
陈应微微不悦,他身边的骑兵甲士齐刷刷的马蹄踏震和衣甲嚯嚯声,个个怒气满溢杀气腾腾!
牲畜对“杀气”这种东西最是敏感,阿史那谷设跨下的马匹,是战马,对于杀气更加敏感。这种强烈的杀气,让它感觉到了极大的危险。当下受了一惊,马上仓皇的退避躲闪起来。
不光是阿史那谷设,就连哥舒努尔跨下的战马也是一般无二。
阿史那谷设急忙翻身下马,朝着陈应匍匐着前进。阿史那谷设匍匐到陈应战马前,拱起腰,充当下马凳子。
陈应不习惯把人当成畜生,哪怕突厥人也是如此。
陈应翻身下马。
而阿史那谷设却爬到陈应脚前,用蹩脚的唐言道:“大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之子阿史那谷设参见陈大将军!”
陈应本想上前扶起阿史那谷设,结果差点让这位仁兄身上的汗酸味和皮甲特有的臭味把昨天吃下的饭菜都给熏了出来,臭……实在是太臭了,整个就是一特大号的移动垃圾站啊!
好在,陈应毕竟非同一般,他温和的笑了笑,说:“小可汗不必多礼,一路远道而来,辛苦了!”
说着,陈应吩咐道:“给小可汗接风洗尘!”
“接风洗尘!”本意是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现在陈应却是真的洗尘。在唐军将士的盛情之下,包括阿史那谷设在内,所有突厥人全部被带到了北庭城外的汤泉谷。
汤泉谷自然不能被这群突厥人污染了,他们被带到一个庞大的帐篷里,帐篷里密密麻麻布置着数十只齐胸高的大木桶。
哥舒努尔刚刚跳进滚烫的木桶里,就看到一名唐军士兵捏住鼻子,用一个铁钩子,钩起他的皮袍就朝外走。
突厥人对于礼节顾忌非常少,哥舒努尔光着屁股就爬了木桶,不顾天寒地冻,就追出帐篷。
可是,唐军士兵却更先一步,将哥舒努尔的破羊皮袍子,连同他身上的零碎扔进熊熊燃烧的火堆。
哥舒努尔大叫一声,飞快的从火堆里抢救出自己也经被烧掉毛的羊皮袍子,不顾火苗三两下就扑灭了羊皮上的火焰,眼见羊皮袍子已经被烧的七零八落,就抖着焦黑的羊皮袍子冲着卡唐军将士大吼道:“你在干什么?”
唐军将士瞅着哥舒努尔手上烧起来的燎泡,笑着指着旁边一堆新羽绒服道:“你们的皮袍已经旧了,陈大将军赏赐你们新的!”
哥舒努尔凌厉的眼神,变得温顺起来。这一堆新羽绒服,没有羊皮袍的腥臭味,而且非常软,不仅仅是干净,而且保暖性更好。
哥舒努尔与阿史那谷设一样,抱着新羽绒服,重新钻进帐篷里洗澡。
就在阿史那谷设等人去洗澡的时候,苏定方正在拿着一柄属于阿史谷设的刀望着陈应道:“这两把弯刀都是用劣铁铸的,又钝又软,砍劈几次就报废了,如果仔细看,还会看到上面有不少缺口,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王子的卫队的装备!显而易见,那些由牧民客串的骑兵不可能有更好的装备,难怪西突厥打了五年还没有分出胜负,这样的刀子,咱们的明光铠甲,让他们砍他们也砍不动。”
苏定方不免有些失望,早在阿史那谷射向他提出向陈应请降的时候,他就想把乙毗咄陆可汗拉过来当盟友,一来免却乙毗咄陆可汗对安西的骚扰,二来也多一分对抗那多如牛毛的突厥部落的力量,没想到乙毗咄陆可汗的实力却这么弱,真是划不来。
苏定方他叹气:“就这样的装备,跟他们联盟真不划算!”
陈应笑了笑道:“你不觉得现在正是收服乙毗咄陆可汗所部的最好时机吗?锦上添花,莫如雪中送炭!”
陈应再次看到阿史那谷设与哥舒努尔的时候,他们已经换了一个模样。穿着整整齐齐,没有了臭味。
阿史那谷设满脸堆笑道:“多谢陈大将军赏赐!”
陈应笑道:“边地穷困,用度缺乏,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招呼小可汗,朋友来了有好酒,聊表心意了,来,先干为敬!”
赶了这么远的路,阿史那谷设早就又累又饿了,看着一坛子醇香白酒,他哪里按捺得住,当即大叫道:“干了!”
说着,阿史那谷设拍开泥封,端起酒坛子,,对准喉咙一倾到底,咕咕咕一通牛饮,居然将整整一坛白酒全数倒进了嘴里,说完了还一甩头发,叫:“醇香浓烈,好酒,好酒!”
陈应只是喝了一小口,见阿史那谷设如此豪迈,也有些欣赏的说道:“小可汗果然豪迈。”
阿史那谷设倒也实诚,苦笑道:“哪里是豪迈,实在是馋得不行!不瞒陈大将军,谷设已经有四个月滴酒不沾了,对于我们突厥汉子来说,没酒喝的日子真是生不如死啊!”
以哥舒努尔为首的一众突厥武士心有戚戚焉!
陈应大笑道:“小可汗真是快人快语……现在的北庭城别的不多,酒有的是,今天咱们喝个痛快,不醉无归!”
酒菜淡不上很丰盛,八个热菜八个凉菜,八荤八素,不过色香味俱全,光看着就要流口水了。酒是粮食酿造的纯粮食酒,很对阿史那谷设的胃口,这家伙都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