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这一幕,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尉迟恭一槊把利箭砸偏方向,李世民绝对没有生还的可能。
程知节急忙带着一队甲士,举着重盾将李世民护了起来。
李秀宁朝着李世民嘶吼道:“二郎,阿爹呢!”
李世民没有回答,看着李建成与李元吉出现,李世民就意识到了,今天他已经输定了,拿着李渊这个人质,他只会更加糟糕,绝对不会好。
陈应自然非常理解李世民的心情,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一千多年后的这座城市,同样也发生了一起武装兵变,当时的国府分成两派,一方主张和谈,一方则主张武装进攻。当时国府卖国贼就是想利用武装进攻,逼着张学良与杨虎城杀掉手中的人质,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当上总统,随后命令部队平叛,既可以获得人望,也可以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
陈应朝着李世民拱拱手道:“秦王殿下,你最好不要激动,咱们应该好好谈谈!”
李元吉一脸狰狞的吼道:“三姐夫,这等乱臣贼子,跟他谈什么劲,左右将士,随本王活捉李世民,只要捉了李世民,不愁他们不释放陛下,陛下能不能营救回来就看诸位将士的表现了”
说到这里,李元吉也不管身边的人如何反应,他举起马槊,策动战马,朝着临湖殿冲去,一边奔驰,一边大吼道:“生擒李世民,营救陛下!”
李元吉身后的将士,特别是他的亲卫一百余名将士也跟着大吼道:“追随齐王,擒秦王,救陛下!”
在一百余名亲卫的带动下,足足一千余名将士也跟着前冲去!
李建成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急,朝着李元吉吼道:“三胡,回来!”
李元吉根本就不理会李建成的命令,尽管朝着李世民方向冲去。
眼看着双方大战一触既发,陈应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即策马冲锋,在李元吉还没有冲到一半距离时,陈应后发先至,抵达临湖殿下,挡在李元吉面前。
李元吉敢不听李建成的命令,但是他还真不敢直接撞向陈应,看着陈应挡在身前,李元吉大急道:“三姐夫,你怎么还护着这个白眼狼!”
陈应望着李元吉道:“不要动手,有话好好说!”
李元吉一指李世民道:“就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白眼狼,留在世上就是浪费粮食!”
陈应压低声音道:“齐王殿下,你着相了!”
李元吉听到这话,一脸尴尬。
毕竟,他表面上是为了击杀李世民,内心里何尝不是想着,逼迫李世民,让他杀掉李渊,此时事情已经出了,陈应也控制住了长安城,只要李渊死了,李世民这个锅就背定了,李建成完全可以让大理寺、刑部、御史三司会审,然后将李世民的罪行公告天下,让他身败名裂,死得人人唾骂。
可是,在场的人都是什么人?裴寂、宇士及、萧时、封伦、杨恭仁、陈叔达以及颜师古,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精,李元吉这么浅显的手段,蒙骗无知的愚民愚妇还行,想骗过他们,实在太难了。
李元吉无奈,只好退回去。
陈应策马转身,望着李世民道:“秦王殿下,你不要做傻事,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李世民闻言原本一脸死灰中,带着一丝活人的气息。
在这个时候,双方对峙着,谁也不敢乱动。
陈应与李秀宁、李建成、裴寂等人汇合,陈应望着满堂的众人,沉声道:“诸位相国,诸国大唐开国元老,现在轮到你们向陛下进忠了!”
裴寂脸色微微一变,疑惑的望着陈应问道:“陈大将军的意思是”
陈应叹了口气道:“现在大唐内忧外患,突厥还在一旁虎视眈眈,我们大唐必须不能乱,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必须妥善解决,一旦不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说到这里,陈应望着李建成,又看了看李秀宁,他继续道:“所以,我们马上启动与秦王的谈判,务必确保陛下的安全,以及秦王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否则我们将成为大唐的罪人!”
杨恭仁率先道:“陈大将军真知灼见”
杨恭仁说到这里,发现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睛望着自己,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自己太急切了,这里的大佬如此众多,还真轮不到他来说话。
裴寂作为百官之首,李渊的第一心腹,常人难以相比。他出列望着李建成躬身道:“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李建成拍拍脑袋道:“本宫以为,陈大将军此法乃老谋成国之策!”
裴寂大袖一甩,朝着陈叔达道:“陈相国,我去面见秦王,你去求见陛下,若是陛下有恙或意外,敬请陈大将军全权处置!”
当然,这是必然的结果。一旦李渊出了意外,谁敢李世民和谈,谁就是乱臣贼子,玄武门内,临湖殿中,这三千余名秦王府护军,包括李世民在内,任何一人,务必处死。
李秀宁道:“请太子请出监国太子令,调动左右翊卫大军进长安,同时命令刑部,将所有涉案官佐家属,尽数控制在手中,比如常何、比如敬君弘,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
李建成点点头道:“诸位相国如何看?”
裴寂点点头道:“可行!”
陈应摇摇头道:“大唐可以没有陈应,绝对不能没有裴相国,还是我去吧!”
李秀宁心中一紧。
陈应随即给李秀宁一个安慰的眼神。
陈应不是拼命,因为他知道李世民是一个聪明人,和聪明人交谈,往往可以谈出结果,更何况,陈应身边还有尉迟恭这么一个底牌,李世民愿意合作最好,如果不愿意合作,那么他不介意让李世民偿偿被出卖的滋味。
站在临湖殿观景台上的李渊,毕竟年纪大了,被寒风一吹,鼻涕就出来了,他虽然裹着被子,可惜身上没有外衣,脚上还穿着木屐。
李渊虽然冻得瑟瑟发抖,然而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虽然距离太远,李渊也看不太清楚,不过观其其旗号,李渊发现了镇国大将军,左武候卫大将军陈应,以及齐王李元吉、太子李建成以及李秀宁的旗号。
随着,这些人马陆续涌入临湖殿,顿时把原本并不太大的临湖殿包围得水泄不通。
虽然李元吉领着大军冲向李世民的时候,李渊一阵激动。可是转念一想,马上气得脸色铁青,李小四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若是李元吉得逞所愿,恐怕李世民一旦狗急跳墙,他就会被李世民处死,那个时候,作为太子处理不力的罪名就摘不掉了。
更为关键的是,李元吉反而可以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一旦李元吉倒戈相向,李建成更加不利。
不过,好在陈应制止了李元吉的冲动,否则局势就没有办法扭转了。
正所谓国难思良将,此时此刻,李渊这才发现陈应才是对自己最为忠诚的人,如果陈应不制止李元吉,真让李元吉逼着李世民杀掉自己,那么陈应就要以任借着从龙之功,获得他想要的一切,无论权力还是地位。
但是,陈应并没有选择朝着他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做,而是制止了李元吉的过激反应。就是陈应这一念之差,成功在李渊心中获得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李渊望着一旁稍为紧张的刘树义与长孙无忌道:“秦王的局势似乎不妙!”
长孙无忌咬咬牙,压抑着声音嘶吼道:“陛下,你最好期待秦王殿下大胜而归,否则结果是您最不愿意看到的!”
李渊此时已经不再惧怕长孙无忌的威胁了,李世民虽然谋反,背叛了自己,可是李渊已经得到了大儿、三女儿以及女婿的帮助,李渊的目光炯炯地扫视着长孙无忌,露出一副惋惜的神色,淡淡的笑道:“长孙无忌,今日之事,你都看到了,你猜猜看,秦王应当如何处置?”
长孙无忌与刘树义面面相觑,许久没有出声。
长孙无忌突然朝着李渊深深一躬,一本正经的道:“陛下,太子建成,平素骄奢淫逸,悖逆不法,而今,又欲谋刺国家柱石,动摇社稷大业,臣请陛下降敕,夺建成储位,废为庶人,另敕秦王,以开国勋绩,立为太子。”
李渊横眉冷目,盯着长孙无忌道:“人可以卑鄙,也可以下流,朕真没有想到,你长孙无忌会如此卑鄙下流!”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臣早持此议,若是陛下早年便从臣之所请,当无这许多,事端变故了。”
李渊气得胡须乱抖。
长孙无忌淡淡的道:“如今大唐社稷不宁,非如此,不足以抚平朝政,安定人心。臣以为,陛下应当机立断,立秦王为储,且明敕天下,将军政庶务,委决秦王,以此为,安定天下之本!”
李渊冷哼一声道:“朕英雄一世,什么时候,被人家用刀子逼着,做过事情?如今这等局面,朕便是委曲求全,又岂能,塞了天下臣民,悠悠之口?”
长孙无忌道:“陛下为天下之主,些许荣辱,又算得了什么?而今内政不清,北边不宁,非陛下睿断,不能安定天下。陛下今日之断,绝非迫不得已的免祸之举,乃是惠泽我大唐,千秋万代的无量公德。
李渊反唇相讥道:“朕如今这样做了,内政就清了?突厥就不会再进犯了?天下就平定了?朕若向李世民妥协,大唐就会像前隋一样,二世而亡!”
就在这时,李渊突然看到下面的陈应正朝着李世民阵中缓缓走去。
李渊大急,朝着陈应方向疯狂的大吼道:“回去,快回去!”
只是距离太远,陈应根本就听不见。
当然,就算陈应听见了,陈应也不会回去。
原本大唐,李世民确实是做得不错,虽然他身上有着难以清白的污点,比如弑兄灭弟,比如纳弟妇,比如砸了魏征的墓碑,比如篡改了唐史,但是他为大唐开拓了一个强大的未来,勾勒了庞大的版图,完善三省六部,开创科举
陈应其实也拿捏不稳,李建成上台之后,大唐会走向何方。
不过,只要没有李世民开了这么一个恶劣的头,大唐或许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陈应又想过对于玄武门之变,无动于衷,让李建成自食恶果,关键是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一旦还像历史上位,自己恐怕就像李靖晚年一样,连大门都不敢关,以示清白。
陈应还想着让大唐提前进入工业时代,还想着让大唐成为世界的霸主。李世民的天可汗,其实还有一定的吹嘘成份,只要李建成还像现在一样信任自己,陈应有信心,可以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大唐,可以让大唐成为世界的霸主。
陈应缓缓走向李世民的时候,最紧张的不是程知节,也不是李世民,反而是尉迟恭,他受陈应的指令,进入李建成门下,又接受陈应的命令,假意叛出东宫,成为秦王府的得力干将。
陈应走到李世民面前,淡淡道:“秦王殿下,咱们谈谈?”
李世民愤愤的道:“自作孽,不可活!”
陈应伸手指着自己的脸道:“秦王殿下是在说某家吗?”
李世民点点头道:“自然是说你,若不是你帮着太子,太子今天必死无疑,孤也可以成功坐拥天下!”
陈应并没有反驳,因为李世民所说的都是事实。
“临死也可以拉一个垫背的,这个感受真好!”李世民咬牙切齿的望着陈应道:“真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陈应道:“你不敢!”
“你的脑袋比我的刀还坚硬?”李世民突然拔出横刀,朝着陈应的脑袋比划着。
陈应望着李世民冷笑道:“不用虚张声势,我敢保证,在我死之后,你李世民一定会断子绝孙!”
李世民这才想起陈应所说这句话的底气,因为秦王妃与李承乾等五个儿子,全部在陈应手中。
李世民的脸色凝重起来,望着陈应道:“你想怎么样?”
陈应道:“做错了事要承认,挨打要立正,李世民你已经输了,难道还真输不起吗?”
李世民加重语气道:“你想怎么样?”
陈应笑道:“很简单,放了陛下,命令麾下部曲全部放下兵刃,莫要与他们为难!”
李世民反问道:“我如果不同意呢?”
陈应道:“你会同意的!”
第二八一章 四海太平天下长安
李世民的喉结上下移动,似乎正努力压抑着胸中,激烈汹涌的情绪,他什么也没说。
陈应轻轻的笑了笑,缓缓道:“秦王殿下,还在埋怨平阳公主?埋怨陈某?”
李世民哼了一声。
算作默认,李世民提前的谋划,又有房玄龄与杜如晦为他拾遗补漏,如此缜密的布局,就是漏算了陈应与平阳公主,这才功亏一篑。
事前,房玄龄就曾警告过李世民,内廷三省、政事枢要、六部九寺十二卫所,均在其所统属的南衙掌握之中。到时候,即便我们掌控了内宫局面,没有中书草敕、门下复核、尚书传宣,新的政令敕旨如何能公布天下?不发则已,一旦发动,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太极宫和朝廷中枢,掌握在手中,否则,即使诛了太子和齐王,也稳不住长安局面!
可是现在,陈应居然提前出现在南衙,将三省六部九寺十二监全部控制,而如今陈应以及李建成的部曲正陆续抵达内廷,很显然,刘弘基并没有控制左右卫军。
现在李世民已经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陈应看着李世民的面部表情,阴晴不定,叹了口气道:“秦王殿下,请听陈某一言,切不可因为平阳公主替太子洗脱罪名,率领军队进入太极宫便怨恨于她。平阳公主到底在想什么,殿下可曾清楚?”
李世民怨恨的望着远处的李秀宁,眼睛快要喷射出火来:“你们都帮大郎,可曾想过我?我比大郎更适合坐拥有这个江山,你们这么偏袒他,何曾想过我的感受?何曾想过天策府上下,所有武将会鸡犬不留?”
陈应怔了半晌,突然竟从口中溢出一丝自嘲的笑声,再开口,语气明显轻快起来:“秦王殿下,你太自负了,或者你无惧战争,或许你认为应该擢升寒门,打破世族门阀对地方以及朝廷权力的垄断,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隋朝因何二世而亡?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李唐因而坐拥天下?”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道:“朝堂丹墀上,那方寸之地,能将一个好端端的人,变得不人不鬼”
陈应笑道:“既然秦王殿下也明白,为何还要执迷不悟?”
就在陈应苦劝李世民的时候,秦王府的柴房里魏征,在窗边听见外面的响动。
魏征面如死灰,两只眼睛赤红地瘫倒在地上。
自从前日,他刚刚进入凌敬的府邸,还没有来得及尝到凌敬老妻所制的醋芹,就被人一杠子砸在后脑,随即昏迷不醒,直到醒来后,他就待在这个柴房里。
虽然柴房里不缺衣服和食物,但是魏征却水米不进。他早就告诫了李建成,以李世民的秉性,他绝对不会甘心失败,李世民唯一可以扭转局势的机会,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现在秦王府杀喊声震天,他甚至听到齐王府统军谢叔方的声音,谢叔方在竭斯底里的吼道:“死战不退,违令者斩!”
能让谢叔方不惜一切代价攻打到秦王府承乾殿,这说明一件事,秦王府护军不在秦王府,否则以三千长林军的实力,根本啃不下来秦王府。秦王府护军既然不在秦王府,唯一的可能就是,李世民带着秦王府护军前去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别看谢叔方进攻顺利,可是谢叔方越是顺利,越说明李世民带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去伏击李建成。
凌敬悄悄打量着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他,他拿着一柄斧子,重重砍在门锁的位置,随着一阵金鸣声响起,锁头应声而断。
看着凌敬这个熟悉的面孔,魏征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从地上一跃而起,扬起拳头,击向凌敬。
别看魏征是士,一介书生。可是在唐朝的时候,绝对不像明清贵武贱,相反反而是轻武重。魏征虽然是书生,行走江湖多年,身上也有些功夫,至少出奇不意的一拳,重重的击在凌敬的鼻子上。
凌敬捂着自己鼻血长流的鼻子,郁闷不已。
魏征缓缓摇头,颓废的躺倒在旁边的稻草席上,目光呆滞,喃喃的说道:“混世魔王已经登上了天下巅峰,大乱之局已经开启,四海太平,天下长安的梦想,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越来越远!”
凌敬反驳道:“天下乃有德者居之,太子失德,秦王坐拥天下,有何不可!”
魏征指着凌敬喝骂道:“蠢货,笨蛋,某倒要看看你有何面目去面见夏王!”
凌敬愣住了:“如今太子业已伏诛,夏王与河北十数万名无辜的亡魂大仇得报,敬为何不能去见夏王?”
魏征道:“你真以为夏王的死是因为太子?”
“难道不是?”凌敬反问道。
魏征哑然失笑:“夏王向太子投降,被太子引为上宾,杀掉夏王,太子痛失一臂,若是夏王不死,十数万河北将士则可以像幽州李艺一般,为太子所用,太子难道得了失心疯,要自除断一臂?”
凌敬的面目变得狰狞起来。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经过魏征这么一提醒,凌敬反应了过来,特别是辅公祐率领江淮军造反,当时李建成刚刚平定河北之乱,立下大功。按理说,李建成绝对不可能拥有再次领军平定江淮军之乱的机会,李建成没有理由去制造江淮军之乱。
一切都是秦王在幕后主使,而自己充当了李世民的帮凶,把魏征这个太子智囊从李建成身边调开,让李建成一步一步进入李世民设计的陷井中。
凌敬突然发疯似的道:“快,希望你还来得及,如今东宫无人坐阵,侯君集与雷永吉正在攻打东宫!”
魏征摇摇头道:“侯君集死定了!”
凌敬疑惑的望着魏征道:“这怎么可能?”
魏征如今执掌东宫右卫率的是陈大将军麾下的大将魏忠,以东宫右卫率之精锐,侯君集若不进攻东宫尚好,一旦进攻东宫,他焉有命在?
魏征话音刚刚落的时候,东宫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侯君集在接到秦王府遇到谢叔方的进攻时,他也刚刚攻破了东宫的外围防线,突击东宫显德殿外的广场。
可是此时,冲进广场的侯君集与雷永吉还没有来得及开心,如同跌入冰窖之中。
此时,显德殿前排着一千余名骑兵,这些骑兵亮起了陈应的招牌武器钩镰枪。
这些钩镰枪骑兵一直没有参加战斗,而是静止在站立在显德殿前,此时距离涌入东宫内的秦王府护军不过一里距离。
那些秦王府护军将士的嘴角那抹得意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完全绽放,便彻底凝固了,因为他们惊骇万分的看到,伴随着隆隆轰鸣,一股黑色浪潮朝他们席卷而来!
钩镰枪骑兵,排成五横列,策到战马疾冲而来。理论上,战马全速冲刺,时速可以达到六十公里,从五百米距离发起冲锋,最多四十秒,就可以撞入敌军阵列中间,古代弩兵“临敌不过三矢”之说,就是针对骑兵的。
但那毕竟只是理论上的数字,事实上,没有一匹战马能够以时速六十公里的惊人高速飞驰上四十秒,除非是用刀扎马臀让它发狂不过这样一来,这匹战马也算废了,刺血之马,跑得越疯死得越快。
因此,钩镰枪骑兵一开始是慢跑,速度并不快,跑出一百步后开始逐渐加速,到两百米后,战马撒开四蹄,速度越来越快。等跑出三百步后,钩镰枪骑兵开始全速冲刺,此时战马不管是亢奋程度还是体力,都刚好达到巅峰状态,全速冲刺之下,快如奔雷闪电,大地在他们的马蹄下隆隆抖动,叫人几乎站不住脚。
秦王护府军将士顿时一团混乱,数百名钩镰枪骑兵咆哮着迎面冲了过来,秦王府护军向钩镰枪骑兵倾泄出密集的箭雨,将钩镰枪枪骑兵的头盔、胸甲敲得叮当作响。
利箭射在钩镰枪骑兵的甲胄上,发出噗噗声响,前排很多战马身上或多或少都挂上了几支利箭。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匆忙之下弓箭准得率降低,别说枪骑兵的钢盔和胸甲,就连战马身上都射不穿,最多只是让战马像被马蜂蜇中一样疼了一下而已。吃痛的战马狂嘶着,无力不用,速度更是快得惊人。
在这一瞬间,整个战场似乎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倾听着钩镰枪骑兵全速冲刺发出的隆隆巨响,目瞪口呆。
秦王府护军将士搭箭的手僵在了那里,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一道道黑色浪潮电掣而来。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粗暴、如此凌厉的攻击,完全不知所措了。面对那一支支寒气森森的钩镰枪,他们发出绝望的惨叫声!
钩镰枪骑兵犹如涌入内陆的洪水,眨眼之间便吞噬了这几百名倒霉的秦王护府士兵,锋利的钩镰枪锋入骨的闷响连成一片,秦王府护军将士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黑色浪潮横扫而过,不管是兵是将,都一视同仁,一槊穿胸。
高猛钢打造的钩镰枪锋锐之极,再加上战马冲刺赋予的恐怖动能,一击之下,足以将三四名身穿皮甲或者铁甲秦王府护军将士穿成一串,有什么铠甲能抵挡住如此可怕的穿刺?大概只陌刀军的重型明光铠能抵挡如此可怕的攻击了,不过重型明光铠这等昂贵的铠甲,可不是普通士兵装备得起的。
钩镰枪骑兵席卷而过,只留下一地死尸和倒毙的战马,黑色浪潮挟雷裹风,扑向秦王府护军,那一支支沾满血污的钩镰枪让秦王府护军将士为之胆寒!
雷永吉被一匹战马撞飞,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已经气绝身亡。
侯君集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死。当然,他也是不幸的,因为他身上至少十数处骨折,哪怕后世的医疗技术,也需要大半年的治疗。
仅仅一个冲锋,侯君集麾下六百余名秦王府护军,几乎全部阵亡,即使没有阵亡的将士,也被这一幕吓得疯了。
陈应的口水耗尽,依旧没有劝李世民回心转意。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挑起人头的骑兵朝着临湖殿前飞奔而来。
李世民望着这两颗鲜血淋漓的人头,气得身子瑟瑟发抖。
因为这两颗人头,他全部都是认识,一颗是侯君集的,另外一颗是雷永吉的。
“老侯,老雷”李世民疯狂的大叫着,朝着陈应发疯似的攻来。
李世民手中的马槊,如狂风暴雨,接连抢攻着。
陈应的手开始慢慢不听使唤,他暗暗叫苦。
就在这时,位于李世民身后的尉迟恭突然动了,他朝着举着马槊朝着陈应进攻,就在马槊距离陈应不过一尺的时候,马槊在尉迟恭的手中一转,直接扫向旁边的李世民,李世民哪里想到尉迟恭会突然叛乱,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马槊的槊杆,已经狠狠砸中李世民的腰间,直接将李世民扫落战马。
陈应轻轻松了口气道:“来人,绑了!”
临湖殿的观景台上,此时看押着李渊的众秦王府玄甲铁军将士,已经茫然不知所措施。
长孙无忌咬咬牙,从一名玄甲铁军将士的腰间拔出一把柄横刀,抵在李渊的脖子处,喝令道:“陛下,请赎臣无礼,请您下令,放掉秦王!”
李渊浑身颤抖,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长孙无忌一脸铁青,杀气腾腾的道:“请陛下下旨,放掉秦王!”
李渊疯狂的咆哮道:“你休想,别以为拿着一把刀,就可以逼迫朕妥协!”
长孙无忌的手腕微微用力,锋利的横刀刀刃上马上出现一道血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血线正慢慢扩大。
在这个时候,陈应、李秀宁、李建成、李元吉与裴寂、陈叔达、萧时、封伦等人,在众将士的拥簇下,缓缓包围临湖殿观景台。
刘树义望着周围密密麻麻逼过来的人群,握刀的手,抖动越来越厉害。
李秀宁指着长孙无忌道:“放了阿爹,我放了二郎!”
长孙无忌道:“先放了秦王”
李渊虽然惶恐不安,依旧强硬的道:“不可,若放了这个孽子,他肯定率领麾下部曲反叛,立即诛杀李世民,朕倒要看看谁敢弑君!”
李渊的话音刚刚落,李元吉提出马槊,毫不犹豫的朝着李世民的心窝刺去。
不过,就在锋利的槊锋距离李世民不足三尺的时候,李秀宁扬手朝着李元吉就是一巴掌。
“啪”这一巴掌重重的抽在李元吉的脸上。
李秀宁吼道:“混账!”
李元吉愤愤而退。
李秀宁深吸一口气,望着长孙无忌道:“长孙无忌,凭你的所作所为,诛你长孙氏满门不足为重,放了陛下,本宫留你全尸!”
现在僵持住了,长孙无忌挟持着最大号的人质,与众将士对峙着。
陈应道:“诸位相国,现在怎么办?”
裴寂道:“天大地大,陛下最大,释放秦王!”
李渊抖动着身子。
李建成点点头道:“长孙无忌,别逼本宫让长孙氏绝种。”
长孙无忌望着刚刚恢复自由的李世民道:“殿下,速走,莫让众兄弟无辜枉死!”
李世民咬咬牙,朝着李秀宁望了一眼。
然后大步朝着一匹空马走去。
就在李世民走到战马前,他突然回头道:“长孙无忌,放了陛下!”
长孙无忌加重语气道:“殿下!”
李世民望着李渊的方向跪下,哽咽着泪流满面的道:“知道为什么今天会骨肉相残么?若不是阿爹你步步紧逼,我们兄弟之间又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李世民放声痛哭起来。
第二八二章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面对李世民的哀嚎,李渊不禁老脸一红,李世民所说的都是实情,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三人,从手足情深,再到如今的骨肉相残,李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渊的目光扫向人群中,最终落在裴寂身上。
每当李渊遇到难以决择的时候,都是与裴寂商议。李渊的目光在空中与裴寂一碰,裴寂当既就明白了李渊的意思。裴寂非常清楚李渊的为人,李渊非常爱惜羽毛,向来珍惜名声,无论是想杀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是暗示下臣为其罗列罪名。
凭李世民的所作所为,李世民必死无疑,可是一旦把李世民留下,处死。李渊也不可避免的背上杀子的恶名,毕竟虎毒尚且不食子。
裴寂用意味深长的眼神,与李渊交流着。当然,如果不是裴寂与李渊多年的深厚情谊,李渊也不可能轻易读懂裴寂的眼神,裴寂的眼神,李渊真正读懂的了。
李渊嘴角哆嗦着,伸手指向李世民咆哮道:“逆子忤逆朕躬,十恶不赦。你们都说说看,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六位宰相面面相觑,许久没有出声。
裴寂躬身道:“秦王悖逆不法,谋刺国家柱石,动摇社稷大业,臣请陛下降敕,夺秦王王位,废为庶人另外,请陛下敕旨,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明正典刑。”
李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