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大壮扭头看着身边不足百人队伍:“李大麻子,你他娘的给老子回来”
“大壮,咱们来世再做兄弟!”李大麻子面目狰狞的吼道:“活着生不如死,还他娘的不如早死早投胎!”
李大麻子扬起他手中的一根凿,调转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
杨大壮咬咬牙齿道:“胡先生您的学问大,您说,现在怎么办?是跟狗娘养的拼了,还是跟这些王八蛋拼了!”
胡先生扯着灰白的山羊胡子沉吟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杨大壮目瞪口呆的道:“胡先生你说啥?”
胡先生继续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杨大壮快疯了:“你说啥”
杨大壮根本就听不懂胡先生的意思,胡先生一脸杀气,磅礴而出,连杨大壮都不自觉的为之颤栗。
胡先生此刻仿佛不再是那个弱不经风的私塾先生,而是一个指挥若定挥斥方遒的大将军。
胡先生从杨大壮腰间突然抽出横刀,这是杨大壮打死了一名官兵将领抢过来的横刀。胡先生喃喃的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跟他们拼了!”
这句话,杨大壮终于懂了。
杨大壮吼道:“胡先生说了,咱们跟官军拼了!”
寻相脸上的肌肉一抽,他与刘统的目光对视一眼,心中充满不忍。此时背嵬军的尖兵已经传回了侦察到的情报,前方有八百余名郑军士兵,不知道什么原因攻占了这些矿工的矿区,这区区百名流民模样的人,想要从八百余名官军中救出自己的家眷和亲人朋友,根本就没有可能。
郑军这一部是一支装备齐全折冲府建制,拥有四个团,其中射生一团,越骑一团,刀盾和长兵各一团,别说八百余名郑军将士,就是一个射生团,也可以轻易在短短一柱香的时间内,将这一百余名老弱病残变成尸体。
杨大壮他们走了,渐渐消失在视线内。
寻相望着刘统问道:“刘将军,你说咱们怎么办?”
“不要节外生枝”刘统原本想着潜入洛阳,完成陈应下达的任务,可是话到嘴边,他反而说不出口了。如果背嵬军不出手相助,那么杨大壮等人肯定会变成一堆烂肉或残肢断臂。
刘统反问道:“寻将军,你以为呢?”
“兔死狐悲!”
寻相也知道最好的办法还是趁着杨大壮他们去吸引郑军官兵的注意力,他们快速绕过矿区,成功潜入洛阳城。
只是寻相突然咬咬牙道:“大丈夫为所为,不所不为。”
说着,寻相将手中的横刀递给刘统道:“拜托刘将军,照顾寻某妻”
不等寻相说完,刘统已经明白了寻相的意思,寻相准备以自己的身份去帮助这些可怜的矿工,让刘统去完成陈应的任务。
刘统轻轻笑道:“刘某也不是铁石心肠,既然寻将军意下已决,那就干吧,刘校尉居左翼,寻将军居右翼,我率领从中路出击,潜杀!”
第二二二章 新概念战争 四
矿区,一个原本还算繁荣的矿区如今已经变成火海,上百具尸体杂乱的矿区的仓库前,矿区窝棚里不断传来妇女的哭喊声和惨叫声,还有郑军官兵的狂笑声,很多郑军在各个窝棚里窜来窜去,搜寻着财物,不断有人被杀死,整个矿区都变成了地狱。
一名郑军将领模样的人狂笑道:“咱们这趟收获可不小啊!”
矿区是王世充征兵最后的来源了,没有办法,能征调的百姓,都已经差不多征完了,现在甚至连三四十岁的女人,都征到军队中充当伙夫了。不过,在嵩山山区,因为高岭土的原因,这里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流民矿区,这些矿工虽然贫穷,不过大体还在温饱线上,身子骨相对强壮一些。
杀掉了一百余名敢与反抗的流民矿工,俘虏了其中四五百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只要稍加训练,他们就可以成为炮灰,用来吸引唐军的箭矢或床弩。
一名校尉模样的人道:“这次征到五百八十余人,缴获大批粮食钱财,也算是立了一大功吧?再加上这十几个娘们哈哈哈”
这些郑军士兵用绳索将这些矿工的双手绑住,像串成葫芦一样,排成两队,缓缓开始前移。就在这时,一名官兵从一个地窖里扯着一个女子的头发,满脸狞笑道:“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一条漏”
女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姿色,瘦成豆芽菜,要胸没胸,要屁股没有屁股:“啊救命啊!”
郑军官兵一脚将她踹倒,骂咧咧的说:“嚎什么嚎,赶紧走!等下了山,回到军营,大爷让你嚎个够!”
那少女躺在地上,神情怨毒的瞪着这帮官兵,声音凄厉:“你们你们这帮披着人皮的禽兽,对付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却一个比一个厉害!你们不得好死,你们都不得好死!!!”
官兵扬起巴掌抽在这名少女的脸上:“还挺泼辣啊,骂啊,接着骂啊,等会不怕干出屎,老子跟你姓”
李大麻子虎目欲裂,竭斯底里的吼道:“秀娘放我的秀娘!”
李大麻子举着凿子,向郑军官兵发起了进攻。原本还没有摸到郑军一箭之地的杨大壮,只得愤愤吼道:“反了,杀官兵!”
郑军将领看到杨大壮等人从草丛出钻了出来狞笑道:“盾兵上前,抓活的!”
矿工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以锤子、榔头、撬棍、铁棍、柴刀或斧头为主,郑军士兵反应也非常快,盾牌举着盾牌,并成一排,向这些矿工压缩而去。
没有训练的矿工根本就不是正规军队的对手,矿工开采矿山的时候虽然会配合,可是在这个情况下,他们各自为战,依靠血性之勇。然而血性之勇是血性之勇,毕竟不代表真正的实力。
一人拼命十人莫敌,这只是形容词,也要分对象。如果是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拼命,绝对打不过一名有准备的壮汉。这些矿工战阵之法只相当于幼儿,而郑军士兵却是成年壮汉。
短短一刻钟的功夫,这些矿工纷纷也被盾牌挤在盾牌中间,动弹不得,缴械,再用绳子捆绑起来。
胡先生与杨大壮十数人也被郑军士兵包围,他们最多可以再坚持一柱香的功夫。
咻!
一声尖锐的啸响骤然响起,长约一尺的弩箭破空而来,正中这名郑军将领的太阳穴,这种短软钢弩是用软钢打造而成,射程非常近。只有三十步至五十步的有效杀伤射程,然而钢弩的劲道却不小,直接洞穿了整个颅腔,左边进右边出,强劲的冲击力将郑军将领撞翻。
几乎是同一时间,矿区四面八方噔噔金属颤响大作,弩箭雨点般落下,正洋洋得意的郑军将士纷纷中箭,而且一旦中箭,都是前后对穿的,矿区内惨叫声大作,郑军官兵人仰马翻,死伤一地。
那个郑军校尉骇然失色,厉声叫:“有埋伏!有”
“埋伏”二字刚刚顶到舌尖,一支弩箭正中他的嘴巴,直贯后脑,箭镞带着脑浆和鲜血从后脑勺突出一小截来。
幸存的郑军将士看得倒抽一口凉气,好可怕的强弩!
一轮弩箭过来,官兵被射翻了二百余人,完全乱了套。背嵬军装备的弩机,射程近,威力大,由于需要抵近射击,所以他们匍匐前进,直到进入郑军将士身边二三十步的距离这才发起进攻,当然幸亏杨大壮他们吸引了这些郑军官兵的主要注意力,否则刘统他们也不可能在大白天这么成功的潜行至敌人眼皮子底下。
看着这些禽兽不如的郑军将士,这些背嵬军将士心中的怒火也瞬间暴发了,他们似乎没有了要俘虏的打算,一轮箭雨接着又一轮箭雨,根本没有停顿。
此时的郑军将士,仿佛就置身于狂风暴雨中,他们感觉到处都是弩箭撕裂空气的飙飙声,根本看不到一个敌人。背嵬军的弩箭短,弩臂也短,他们根本不需要站起来排成整齐的队形向敌人射箭,趴在地上,依旧可以射箭。
弩箭入肉的声音响起,郑军将士凄厉的惨叫声响起。这些郑军将士其实并非郑军将士,一个月前他们还是农民,或者是洛阳城的地痞流氓,让他们欺负那些流民他们当然是以一当十,锐不可挡,但是让他们跟同样装备精良的军队打一仗,他们十有会毫不犹豫的扔下武器撒脚丫子开溜,傻子才上去玩命呢!
现在中了敌人的埋伏,一个照面就被射倒了二百多人,他们如果还不尿,才叫天大的奇迹了。胆子小一点的趴在地上浑身发抖,机灵一点的扔掉手里的战利品夺路而逃,而一些军官则在放声咆哮,试图把这帮不争气的部下组织起来杀出一条血路来。
矿区就这么大一点,周围还有矿工为了防止野兽入侵的栏杆,这么多人一乱,自然是挤成一团,谁都动弹不得,一时间尖叫声、惨叫声、咒骂声不绝于耳,狼狈之极。
就在这时,四散奔逃的郑军将士无意居然跑到了背嵬军将士的面前,近距离,弩箭已经失去了效果,寻相抡起横头,狠狠地劈向一名奔逃的郑军士兵。
斗大的脑袋像皮球一样滚落在上,众背嵬将士如同猛虎杀入羊群。就是这么奇妙,这些面对矿工刚刚还如狼似虎的郑军士兵,此时已经完全变成了绵羊。
这也不怪他们变成了绵羊,而是因为刘统与寻相专门交代过,潜杀的要领,只狙杀将领,此时郑军这个鹰扬府一个鹰扬郎将,两个鹰击郎将四个团校尉,八个旅帅,全部在第一时间内被射杀,无一幸免。
此时郑军所有将领中,只剩下几名了队正。失去将领统帅的郑军将士如同一盘散沙,只能狼狈而逃。
冲入郑军阵中的背嵬军将士横刀上下翻飞,砍得郑军将士哭爹喊娘,一片混乱中,那个被踢得吐血的少女放声狂笑,拍着手欢声叫:“杀得好!杀!杀光他们!我说过你们都不得好死的,现在报应来了吧?活该,你们活该!”
幸存的郑军将士纷纷惶恐的大叫:“别打了,投降,我们投降”
战斗开始的匆忙,结束的也非常迅速。从第一只弩箭射出,到战斗全部结束,前后不过两柱香的时间,两柱香也就是大约五分钟左右。
原本头发散乱,左冲右突,状若癫狂的杨大壮突然发现郑军将士已经跪在地上了,他赫然发现,周围出现数百名身着破烂,如同流民的汉子,如果仔细观察肯定可以发现问题,这群人的打扮是流民,可是他们却有着流民身上绝对看不到的煞气。
胡先生眼睛很毒,一眼就发现了众陌生人中的头头是谁。他走到寻相面前躬身裣衽一礼道:“多谢阁下活命之恩,不知阁下如何高姓大名,郡望何处?”
“噗嗤,噗嗤”
寻相回头,却见那名少女此刻抓着一块石头扑了上来,照着先前殴打他的郑军官兵头上猛砸,一边砸一边尖叫:“砸死你,我砸死你!”
只砸了几下,那名郑军官兵的脑袋便被砸得血肉模糊了,她还在没命的砸,边砸边叫:“砸死你,砸死你!”
“他已经死了!”李大麻子走到少女身边道:“秀娘,别砸了!”
唤作秀娘的少女却充耳不闻,继续砸,把那名郑军官兵的脑袋砸成了扁扁肉糊糊,却依旧不依不挠的砸着。
李大麻子无奈,只得将她拉开:“别砸了,他已经哎哟!”
话还没有说完,秀娘扑倒李大麻子怀里嚎嚎大哭,边哭边哽咽道:“他们不是人他们是禽兽他们都是畜生他们都该死。”
寻相不想节外生枝,刘统也不想。
他们将钢制的弩箭,挑拣着能用的收回。现在他们处于敌后作战,物资没有办法补充。对于郑军将士装备,他们还真用不上。刘统与寻相一合计,反正用不着,就将这一个折冲府的装备,全部送给这些矿工。
就在刘统与寻相想要撤退的时候,胡先生带着杨大壮等矿工拦在了刘统与寻相等人面前道:“在下易州胡逵胡定远,不知阁下是?”
古代的字,也是身份的相征。有字至少可以确定一件事,对方是识字,或者说对方是世族出身。
刘统躬手作辑道:“在下灵州刘统纪!胡峒主”
胡逵指着杨大壮道:“这位杨大壮,他才是峒主。”
刘统不解的问道:“杨峒主,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官兵”
杨大壮狠狠一脚将一名郑军官兵那被砍得不成样子的尸体踢出老远,愤恨的说:“不瞒壮士,我们是从河东、河北那边逃难过来的,在这一带搭起窝棚,与野兽为伴,以树皮草根为食,苦度时光,以开采矿土为生。开采了矿土运到洛阳去卖,换几个钱买些粮食糊口,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总有个盼头。但是今天,这帮畜生杀气腾腾的来到矿区,要征调我们入伍,根本不给我们活命的机会,挥刀就杀!可怜那些乡亲,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便已经身首异处了,有几个跑得慢的小孩被他们抓住,惯到石头上生生摔死!他们到底是朝廷的士兵还是屠夫啊?我们只想挖点矿换几个钱,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犯法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要对我们大开杀戒!”
说到这里,这位身材魁梧的汉子声音哽咽,眼泪都出来了:“可怜我那婆娘由于有了身子,起不了床,躲在窝棚里,结果被他们一把火给活活烧死了,畜生,通通都是畜生!”
寻相拍拍杨大壮的肩膀道:“杨峒主还请节哀”
说着寻相打着撤退的手势,众背嵬军将士纷纷撤退。这场歼灭了郑军八百余人的战斗在别的普通已经算是不小的胜仗了,只是在背嵬军军中,算不得军功,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拿下洛阳城。
望着有条不紊正在撤退的背嵬军将士,胡逵道:“刘将军、寻将军请等等!”
寻相的手就按在了横刀的刀柄上,狐疑的望着胡逵问道:“我们能帮的就只有这么多,你们好自为之吧!”
胡逵道:“二位将军是大唐的将军?”
刘统警惕起来,冷声喝道:“你认识我们?”
胡逵赶紧解释道:“二位将军莫要误会,胡之父乃大齐护国将军,易州总管,当初杨坚破齐,食言而肥,我易州胡氏满门发誓,永不仕隋。胡某虽然未曾出仕,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你们进退有据数百人如一,乃精锐中精锐,绝非流民可比,二位将军想来也是有重大任务,只怕此时要想瞒住郑军潜入洛阳,恐怕不易!”
刘统问道:“你有办法?”
胡逵点点头道:“现在洛阳城门皆封闭了,内外不相联,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进入洛阳城了,洛阳城此时不许出也不许进!”
寻相听到这话心中一惊。
不能进入洛阳城,他们还如何完成这个任务。
他还没有天真到用六百余人拿下洛阳城。
刘统望着胡逵冷冷的笑道:“胡先生,有什么话就请明说吧,不用再绕圈子了。”
胡逵道:“嵩山之中,据胡某所知,共有大小三十七峒,共五万余口,差不多过半都是青壮,如今王世充正在疯狂的拉壮丁,刘将军何不将就就计,联合诸峒,伏击郑军征丁军队,然而挟持他们”
第二二三章 大唐不会重蹈覆辙
就在寻相与刘统率领背嵬军在嵩山山区收编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矿工的时候,陈应也在率领麾下部曲,对偃师城展开试探性进攻。
由于王世充麾下的赵季卿改良了投石机,将烧红的石头充当石弹发射,石弹的威力得到极致的发挥,偃师城墙三百步之内,成了不可跨越的生命禁区。陈应非常讨厌那种拿人命去消耗敌人武器装备的行为,所以唐军士兵只是在偃师城之外排开阵势。
然后,陈应将部队分成一旅为单位,对偃师城展开试探性进攻,于其说这是在进攻,不如说陈应在试验新式战法。与古代习惯性的密集阵相比,陈应更为习惯这种散兵突击队形,每一名士兵与士兵之间相距离十数步远,一百余人的旅,全部展开,几乎散布五六里地。
这样以来,守在偃师的郑军将领和王世恽在内都感觉无比蛋疼,因为唐军布置的太过分散了,而且不是采取直线进攻,而是采取蛇形走位,投石机根本就没有办法瞄准,至于床弩也同样没有办法瞄准。
王世恽看到这一幕,气得快吐血了:“陈应小儿太卑鄙无耻了,居然使用蛮夷的战术!”
王世恽的副将奇怪的问道:“这居然是蛮夷战术?”
“是的,肯定不会错!”王世恽点点头道:“当年我与陛下去过雁门关,与突厥人交过手,突厥人打仗就是这个样子,两军对垒,先利用轻骑兵,以队为单位,反复袭扰,消耗我们的箭矢和体力,待我军的箭矢与体力耗尽的时候,再用重兵突击,一举粉碎我军的前沿阵地,当初若非陛下用战车层层抵抗,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副将不可思议的道:“照这样的下去,这仗要打多久?”
“不知道,那就要看陈应小儿的心情了!”王世恽郁闷的道:“或许一个月,或许两个月,或许半年,天知道要多久!”
副将喃喃的道:“陛下要消灭李世民的残部,最多十天半个月,我们只要把陈应挡在偃师城外半个月,就足够陛下消灭李世民了!”
看着郑军既不发射床子弩,也不发射投石机,陈应看了看天色到,下令道:“快中午了,收兵吧!”
李秀宁奇怪的问道:“这就收兵?”
“我根本就没有打算强攻偃师城,这样伤亡太大了!”陈应道:“传令下去,众将士今天攻城辛苦,全军加餐!”
众唐军将士欢声如雷。唐军伙头军将用盐巴腌制的马肉干,切成薄片,直接下锅,然后将洗好的黍、稷、麦、菽一股脑的倒入锅中,烧开大火直接煮,为了给将士们加菜,唐军将士们也四下散开,在野外寻找野菜。
看着众将士喜气洋洋,李秀宁似懂非懂的问道:“陈郎,你这是打算攻城攻心吗?”
陈应笑了笑道:“这也算吧,王世充如今疯狂扩充军队,他的物资肯定匮乏,偃师守军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现在他们在城墙上看着咱们大唐将士,胡吃海喝,恐怕也牢骚满腹,到时候,哼哼,王世恽能不能把军心安抚好,都说不好了!”
唐军伙头军的效率非常高,仅仅小半个时辰就把饭做好了,当然,陈应不用跟大头兵一起用餐,李秀宁与陈应在帅帐里开小灶,特别是红烧羊肉炖萝卜,也有李秀宁最喜欢吃的叫花鸡,李秀宁望着略为丰盛的饭菜,感叹道:“如果能不打仗就好了,要是太平盛世”
不等李秀宁说完,陈应打断李秀宁的话道:“太平盛世,很稀罕吗?”
李秀宁道:“怎么不稀罕?但凡是人,谁不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盛世?但凡一国君主,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开创一个盛世?”
“其实想要盛世,一点也不难!”陈应微微一笑道:“只要去打一场战争,把人杀得七七八八了,然后把田地分给幸存下来的人,再免几年税,用不了多久盛世就会到来了。”
李秀宁一怔,白了一眼陈应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每一个盛世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开创,放眼几千年历史,称得上盛世的时代屈指可数”
“每一个朝代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盛世,这玩意儿根本就不稀罕!”陈应将叫花鸡扯开,转而望李秀宁的眼睛,认真的道:“每一个盛世都是在前朝崩溃后的累累丝骨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大乱就没有大治,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我知道,你肯定说,圣贤会告诉我们,某位君主雄才大略,泽披苍生,才开创了这个盛世,其实,这些都是骗人鬼话。”
李秀宁一边吃着叫花鸡,一边含糊不清的问道:“那你说说,这盛世是怎么来的?”
陈应摇摇头,呵呵的笑道:“三娘你也看过不少书,了解过往史料,那你说说,夏因何而亡,商因何而亡,周因何而亡?秦因何而亡?汉因何而亡?隋因何而亡?”
李秀宁道:“这还用说吗?自然是昏君荒淫无度,大兴土木,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最后民怨”
“夏商周三代,王分封诸侯,天下分为九服!”陈应道:“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云: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夏、商、周三代,方千里曰王畿,事实上国王,可以管理的地方,都是王都周围一千里之地,我看了看历史,总结了一下原因,什么昏君荒淫无度啊,大兴土木啊,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鬼话。比如说这个商纣王帝王,你也认为他是暴君吗?”
李秀宁道:“他怎么不是暴君呢?”
事实上帝辛是暴君吗?曾评论商纣王:“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有很多,堪称暴君的也不少,事实上亡国之君,并全非暴君,也是缺乏客观公平的评判。帝辛是不是暴君,先要看看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基本上所有帝辛的暴虐,都是周朝书写的历史,其中可信度非常低。周朝史书上写道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炮烙是夏桀姒履癸发明的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其实殷比干不是被杀而是老死的,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又需面对其因长年征战而日积月累有增无减的大批俘虏如何处理等问题而造成负担。该段早已无法考究,由周武编写,故历史可信度极低。
其实商亡之因,什么吏治腐败,亲小人,远贤臣,这都都是屁话。商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从政治体制上来说,根本没有如今从中央到地方的层层管里,那个时候都是封国,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等,诸候都是自己管理地方,只需要向商王缴纳税赋可以了。如果商朝朝廷是政令不休,管辖不到下面的诸候国,那么就会出现唯一一种情况,诸候不听招呼,像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就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
陈应发现如果跟李秀宁争辩这个问题,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解释不清。
“历朝历代灭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民不聊生,对啊!”
陈应问道:“为什么会民不聊生呢?史家会无一例外把矛头指向天子,认为天子失德,所以才会弄得民不聊生,具体怎么个失德法,你刚刚也说了,荒、淫无度啊,大兴土木啊,重用酷吏啊,任人唯亲啊,重小人而远贤臣啊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李秀宁诧异的问:“难道不对吗?”
“别的不说,就说杨广,他有一后七嫔妃多吗?四子三女多吗?”陈应笑道:“隋书里我记得杨广大罪之一,就是荒淫,他如果这算荒、淫,那么皇帝有几个不荒、淫的?”
李秀宁一呆,她还真的没有办法说。别人不提,就是李渊当了皇帝以后,后宫临幸了一百多名女子,而且李渊的子女是杨广的十倍以上。
“你也发现问题了吧?”陈应嘿嘿一笑,说:“笔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说到这里,陈应不自觉的想起后世。某些公知大V大放厥词,什么中国房价是丈母娘提起来,什么中国二氧化炭排放是自行车多造成的。等等一类奇葩言论不一而就,事实上,无底线的原则和媒体太多了,为了给其主子张目,什么话他们都敢说,特别是那些为了钱专门写各类软欺骗无知民众为生的人,简直连妓女都不如,太可耻了。
陈应看着李秀宁也没有吃饭的意思了,就继续解释道:“但有两条,他们没有写上去,那就是官府盘剥,土地兼并对,每到王朝末年,吏治腐败,土地兼并,这才是民不聊生的真正原因。”
李秀宁恍然大悟。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她是亲身经历者。她知道的更多,杨广开凿运河,明规定,采取五户抽一丁的办法,当时隋朝拥有八百九十万户,抽调一丁。五户抽一丁,这个比例高吗?在封建时代,这样的比例还真不高。
鲜卑族慕容俊为了统一天下,采取五丁抽三的方式,强征一百五十万军队,然而人家屁事没有。因为慕容俊不是亡国之君,因为慕容俊不是汉人。
然而史书里记载,为了修京杭大运河,一年死掉了二百五十万人。然而杨广根本就没有征调这么多人。
陈应道:“土地就是根本原因,土地是有限的,可是每个人都要繁育后代,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每人可以保持六十亩旱田,四十亩水田耕重,不会有浪费,而土地的产出交完税后还足以让他们过上温饱的生活,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盛世。是的,一个从乱世走过来的国家,只要不出大乱子,哪怕国君再怎么无能,经过百年的努力,也能迎来一个盛世。”
李秀宁在心中默默计算着,秦朝自商鞅变法,改革图强到秦始皇时期,正好百年。而刘邦开国,到刘彻时期也是百年。不过也有不同啊。李秀宁道:“可是晋时,司马炎已经是盛世了?”
“呸,别给我提司马炎!”陈应满脸不屑道:“司马氏除了一个司马懿,其他都是废物,包括司马炎在内,他是创造了盛世吗?他只不过窃取了曹魏三代人的成果而已。”
事实上,曹魏兴是屯田,亡也屯田。当初黄巾之乱,天下民不聊生,失去土地的农民,除了一条命,什么也没有。曹操创立了屯田制,朝廷出农具、种子和耕牛,按照收入之比四六开,然后,曹魏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在三国时代快速强盛起来。
然而,农民都是无知的,也是愚蠢的。过了二十余年以后,第一代经历了黄巾之乱的农民死去,第二代农民感觉曹魏太黑了,这样盘剥他们是不对的,所以他们充当了司马氏的帮助凶,结果他们弄死了曹魏,迎来神州陆沉,衣冠南迁。
陈应叹了口气道:“盛世一大坏处就是物产丰饶,国泰民安,老百姓可以放心的繁衍后代,所以人口飞快的增长。可人口是需要土地作支撑的,而一个国家的土地又有限,有限的人口供养无限增长的人口,谁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呢,当人口数量超过了土地所能容纳的极限之后,盛世也就化作过眼云烟了,随之而来的,是乱世。越来越多的人口为了争夺越来越少的土地明争暗斗,想不乱都不行,如果这个时候再来几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