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湾区之王-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码直塞的子弹短传找到了出现在中央地带内侧的塞勒克。
塞勒克跑出了一个内收小弧线的路线,脚步才刚刚到位,甚至还没有完成身体调整,陆恪的传球就已经精准地送到了他的胸膛位置,但力道比想象中轻了一些,还好塞勒克做好了完全准备,这才没有出现掉球的失误。
接住橄榄球之后,塞勒克没有调整脚步,继续侧着身体,持续后退地冲撞着,一步!再一步!
角卫皮特森的判断完全失准,冲向马库斯的脚步已经来不及二次改变重心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塞勒克脱离了他的防守轨道;最终还是外线卫阿布拉汗和安全卫柯蒂斯的身影覆盖全场,及时完成了包夹,联手把塞勒克撞倒,这才终止了塞勒克的推进。
二档四码。
包括传球距离和接球后推进距离,塞勒克足足推进了十一码,瞬间就把旧金山49人刚刚犯规的劣势扭转了过来。
皮特森对于自己的判断失误表现出了强烈不满,狠狠地捶打了自己的头盔几下,试图让自己清醒过来。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亚利桑那红雀对这场比赛真的充满了渴望,甚至已经超出了季后赛席位的重要程度。
菲尼克斯大学球场之中的嘘声与骂声正在越来越汹涌,滚滚气浪正在让客场作战的每一位球员都饱受煎熬,似乎就连皮肤表面的汗毛都已经烧焦了,汗水才刚刚渗透出来就化作了蒸汽,腾腾氤氲起来。
而陆恪的注意力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专注高度,因为他嗅到了危险气息的蔓延:比赛关键时刻来临了!
“宽点,再宽点!”
完成防守阅读之后,陆恪决定改变进攻战术,把左翼的塞勒克调动到了右翼,于是二乘以二阵型就变成了多线路进攻阵型,同时右翼囤积了两名近端锋,整个进攻的侧重点明显倾斜,但马库斯则从陆恪的右侧来到了左侧,把整个阵型稍稍平衡了些许。
陆恪正在指挥着站位,示意塞勒克、洛根和博尔丁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开,把整个右翼的球场都充分利用起来。因为全场噪音,陆恪不得不撕扯着嗓音,面部通红地咆哮着,同时右手还在连连做出手势指挥,确保进攻阵型能够达到自己的构想。
虽然此时只是一次二档四码的进攻而已,但亚利桑那红雀也同样严阵以待,他们依旧遵循了今天三档防守的惯例——
替补受伤的首发安全卫拉夏德·约翰逊(Rashad Johnson)而连续两周首发的落选新秀安全卫托尼·杰弗森(Tony Jefferson)单独缀在后场,足足退后了超过二十码,几乎已经站在了红区前沿附近;而其他防守球员全部都展现出了攻击性地进入了六码范围之内,十名球员层层叠叠地铺陈开来。
那么,这一次亚利桑那红雀的防守到底是传球防守还是突袭冲传呢?目前为止始终在故弄玄虚却严阵以待的防守阵型,是否会在关键时刻变阵呢?
防守阅读,防守阅读。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防守阅读了,陆恪需要高度集中!
第1495章 乱中有序
本场比赛截止到目前为止,亚利桑那红雀防守组始终在制造烟雾弹,特别是面对三档防守的时候格外明显:
所有防守球员集体上步前压,把力量全部囤积在距离进攻锋线六码、七码之内的空间里,制造出密集施压的局面,把这支防守组在地面防守和突袭冲传方面的能力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整个短兵相接的威胁性就相当于把匕首抵住了对手的脖子展开贴身厮杀,没有任何一个进攻组敢小觑这支防守组的能力。
但真正开球之后,防守组的阵型却如同弹簧释放开来一般迅速反弹散落开来,整个防守重心都开始后倾,站位和阵型都呈现出天女散花的姿态在全场散开,把中传和长传区域联手覆盖起来,掐断传球的通路。
可以简单总结起来,那就是利用长项形成威胁,以连续重拳威慑对手之后,牵制住对手不敢轻举妄动,而后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弥补自己的短板上。
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防守策略布局。因为旧金山49人的地面推进实力相对弱势,而传球进攻能力则在整个联盟首屈一指,即使接球球员饱受伤病困扰,陆恪的存在依旧是没有人能够轻视的核心进攻点。
不能说聪明却可以说有效。至少本场比赛到现在为止还是有效的——旧金山49人的比分板上依旧没有开张呢。
哈勃在地面进攻战术层面的安排还是相对保守,但这不能责怪哈勃的思想僵化:
上赛季因为陆恪的传球进攻完全大杀四方,大大削减了地面进攻的压力,能够从空中进攻层面上牵制防守力量,进而为地面推进赢得空间,这也使得马库斯和高尔如鱼得水,双双奉献了一个出众的赛季。
而本赛季传球进攻饱受伤病困扰,地面进攻压力骤增,能力球的进攻档次开始增多,但马库斯和高尔都不是马肖恩·林奇、阿德里安·皮特森那样可以用自身能力生吃对手的跑球风格,他们还是需要进攻锋线为自己创造更多空档,在正面困局中,两个人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这也使得地面进攻连续受阻。
换而言之,亚利桑那红雀防守组确实掐住了旧金山49人的命脉。
但是,作为一名依靠着战术布局和睿智博弈在联盟之中站稳脚跟的四分卫,陆恪却清楚地知道一点:烟雾弹,归根结底的目标是在于迷惑对手,但对手放松警惕的时候,隐藏在烟雾弹背后的杀手锏就将登场。
现在摆在陆恪面前的问题就在于:即使明知道对方的前压防守是烟雾弹,但他却无法准确判断这一次到底是烟雾弹,还是真实操作。稍稍一点点疏忽,第一节比赛的两次擒杀就是最好证明,眼前这支防守组绝对不会轻易错过机会——
某种角度来说,陆恪可以联想到西雅图海鹰,他们的防守前线就具备了让进攻锋线手足无措的能力。
但不同之处在于,西雅图海鹰对于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自信,甚至可以说是傲慢,所以他们很少使用计谋,往往都是硬碰硬的阳光大道,这使得陆恪能够做出一些预判;而亚利桑那红雀的绝对实力则相对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必须更加狡猾,利用计谋来完成优势的累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间就变得暧昧起来了。
此时此刻,虽然是二档四码而不是三档转换的进攻,但亚利桑那红雀防守组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陆恪的持续节奏变化,比赛场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于是,防守组就再次祭出了今天屡试不爽的烟雾弹,试图混淆陆恪的防守阅读,为防守组赢得更多机会。
只是,不知道亚利桑那红雀防守组负责呼喊战术的人是否听说过一句话:同样的套路使用次数太过频繁的话,就容易暴露出破绽来,真正高明的魔术师绝对不会反反复复使用同一套魔术,而是不断衍生出新的把戏,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陆恪知道,即使是再高明的烟雾弹,终究也还是有破绽的,尤其是对方十一名球员联合使用一套烟雾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失误或者纰漏,那么就将成为他的机会,所以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完成防守阅读。
规律,规律,在如此阵型之中必然隐藏着规律!
陆恪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为什么安全卫柯蒂斯·泰勒和外线卫约翰·阿布拉汗的站位出现了一个错位?
准确来说,不是错位,因为阿布拉汗的站位还是基本正常,与两名内线卫的站位保持了一个基本平行的位置,只是稍稍朝着外侧撇了半步左右;但因为阿布拉汗的站位外扯了小半步,这也使得他和内线卫之间的槽位空档稍稍拉开了半步,然后原本应该站在线卫群后面的安全卫柯蒂斯就顺着这条通道,快步上前了,反而是来到了线卫群平行站位的前方一步半的位置,于是就改变了整个防守站位。
其实,在亚利桑那红雀整个防守组全面上步全面施压的情况下,阿布拉汗和柯蒂斯的站位都不能算是奇怪,更多是充分利用场地,把整个防守阵型的纵向和横向深度都完全打开,制造出更多烟雾弹效果,在足足十名防守球员全部都拥挤在短传区域的情况下,如此站位的偏差就更加不算是什么了。
但对于陆恪来说却不是如此。
从第一波攻防到现在,陆恪一次又一次地完成防守阅读,绝对不是在放空脑袋,每次防守阅读都在持续不断地观察对方的防守站位,进行计算与总结。当然,每次防守阵型都如同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判断整个脉络与布局,但陆恪却坚信着:乱中有序,防守战术绝对不可能如同进攻战术一般天女散花地完全呈现出无序状态,一点一点地,陆恪就能够捕捉到一个规律的流动,只是现在还无法确定是否完全正确,仍然需要比赛的进一步验证。
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阿布拉汗和柯蒂斯的站位变化,这是烟雾弹的组成部分吗?防守组是故意让陆恪察觉到如此站位改变的吗?还是说,陆恪真的捕捉到了亚利桑那红雀防守组烟雾弹式的站位规律,进而发现了漏洞?
不需要太过钻牛角尖,即使是陆恪,他也不可能算无遗策,竞技体育的战术博弈还是需要进入交战的运动环节来完成对峙,在瞬息万变之中做出调整和选择,这才是比赛的魅力——包括球员自己也无法预测下一秒的变化,这种刺激感将彻底引爆肾上腺素,陆恪现在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检验自己的想法了。
“攻击!”
陆恪当机立断宣布了开球,然后整个进攻组的阵型就形成了左右错位的移动:进攻锋线保护着陆恪朝着右侧横向移动,而所有接球球员出发之后都朝着左侧横向扯动,两条线路呈现出前后交错跑动的格局,把防守组的所有预判全部打乱——
防守锋线和线卫近距离衔接的纽带就被进攻组的主动变化硬生生扭断了,防守锋线被迫跟着进攻锋线朝着自己的左侧横向移动,而线卫则不得不跟随着接球球员朝着自己的右侧横向移动,原本密密麻麻的短传区域,现在就如同悬崖断裂式的地震一般,横面斩断,防守联动的衔接就被错位开来。
陆恪的视线朝着自己的左侧快速横扫了一圈,配合着接球球员的跑动方向做出了观察动作,包括马库斯也沿着左侧槽位冲了出去;但陆恪的视线余光却紧紧锁定住了阿布拉汗和柯蒂斯的移动趋势。
果然!
此时旧金山49人的右翼站位分别是洛根、博尔丁、塞勒克,由内往外。按照常规对位,身为外线卫的阿布拉汗应该是对位洛根,身为安全卫的柯蒂斯应该是对位博尔丁,而身为角卫的皮特森则是对位塞勒克;但现在阿布拉汗和柯蒂斯完成了换位,于是就变成阿布拉汗对位博尔丁、柯蒂斯对位洛根。
但开球之后,对位局势就再次发生了变化。
柯蒂斯留在了原地,没有移动脚步,就好像突然灵魂出窍了一般;阿布拉汗依旧锁定了博尔丁的直线前冲路线,开始快速后撤,整个防守卡位看起来丝毫不像是外线卫,倒更像是安全卫;皮特森则跟着塞勒克的脚步开始后撤,依旧坚守自己的角卫工作。
那么洛根呢?
洛根的跑动路线主动迎向了柯蒂斯,但柯蒂斯却仿佛没有看到洛根一般,不为所动;洛根自然不可能停下脚步来防守柯蒂斯,这不是他的任务,他的脚步朝着左侧横向一拐,立刻就在短传区域撕扯出了一个空档,然后内线卫卡洛斯·唐斯比就填补了柯蒂斯的空缺,与洛根形成对位,卡住了洛根横向冲跑的动作。
此时,旧金山49人的整个左翼都已经堆积了无数球员,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全部都碰撞纠缠在了一起,显得无比臃肿,角卫、线卫、安全卫全部都朝着外接手和近端锋冲了过去,狠狠地形成正面冲撞拦截。
那么,柯蒂斯呢?他真的犯傻了吗?
显然不是!
第1496章 羊入虎口
“攻击!”
伴随着陆恪的开球口号,亚利桑那红雀防守组再次祭出了烟雾弹,仅仅使用四名球员完成冲传施压工作,五名进攻锋线球员如同一个网兜般地把四名防守球员全部拦截起来,互相推移纠缠着朝着旧金山49人的右侧横向移动,把防守前线球员与防守二线的纽带拧断。
表面看起来,这一次仍然是烟雾弹,所有的防守重心全部都后撤到了二线传球防守上,前线还是没有给予太多压力;但真的是这样吗?
柯蒂斯为什么故意站在原地错过了洛根呢?
在锋线对峙的口袋之中,陆恪正在寻找着左侧的传球线路,但视线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柯蒂斯的身影。
事实上,柯蒂斯不是真的傻站在原地,而是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利用一个滞后性的启动错过了洛根,紧接着就与洛根完成擦肩而过,迈开脚步朝着正前方冲了上前——他不是作为安全卫的身份站在这一次防守阵型里,而是作为第五名冲传球员!
此时,亚利桑那红雀的四名防守前线已经完全牵制住了旧金山49人的五名进攻锋线,艾利克斯·布恩、安东尼·戴维斯和乔纳森·古德温甚至被挤做一团,与两名防守球员纠缠在了一起,这也使得右翼外侧完全空了出来。
柯蒂斯的延迟启动让他赢得了一条完全敞开的通关大道,他的脚步轻盈而迅猛,直线距离不过短短六码、七码而已,没有任何阻碍也没有任何耽搁,一呼一吸之间就已经越过了锋线纠缠的楚河汉界,猛虎下山般地冲进了口袋之中,张牙舞爪地朝着陆恪飞扑了过来。
变化来了!
持续烟雾弹之中,亚利桑那红雀终于显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们也可以感受到比赛气氛的微妙变化,利用一次二档四码的进攻毫无预警地就爆发出了强大的施压能力,把球队防守组的擒杀能力完全释放出来。
仅仅只是挪动了柯蒂斯这一枚棋子,整个防守组的声势与动力就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模样,瞬间就让主队抢占了上风,似乎第三次擒杀陆恪已经是手到擒来的结果了,柯蒂斯的眼神里迸发出了血腥的光芒,忍不住开始享受这一刻的快感。
但是,陆恪移动了。
在锋线纠缠的混乱局面中,始终在观察左侧传球空档的陆恪,却敏锐地捕捉到了柯蒂斯的启动脚步。
仅仅只是落后了不到四分之一拍,视线余光捕捉到的动态就拉响了警报,紧接着陆恪就明白了柯蒂斯的意图,他快速收回视线,朝着自己的右侧口袋保护投去视线,然后就看到了分身乏术的布恩和安东尼,立刻就意识到自己必须自救。
没有迟疑没有慌乱,陆恪的脚步就朝着右侧横向移动——为什么不是左侧,因为左侧的斯坦利和鲁帕蒂正在连连后退。
亚利桑那红雀的防守前线冲传策略也做出了调整,他们自己的左侧以纠缠为主,以两名防守球员限制住了三名进攻锋线球员;他们自己的右侧则以侵略为主,却没有寻求突破,只是把斯坦利和鲁帕蒂的位置连续破坏,造成陆恪盲侧口袋保护的崩塌。
如此一来,即使陆恪嗅到了危机,试图用脚步来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他也只能羊入虎口。
亚利桑那红雀维持了将近一节半比赛的烟雾弹,终于亮出了锋芒,确实是布下天罗地网,把陆恪的逃跑路线方方面面全部都截断了;也许,防守组唯一的错误就是低估了陆恪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怎么都没有料想到,通过一节半比赛的烟雾弹,陆恪也摸出了防守组的布局脉络。
一个视线横扫,陆恪就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局面,但他不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脚步朝着右侧横向移动的时候,身体肌肉和精神状态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脚步稳健移动的同时,视线还游刃有余地越过了柯蒂斯的站位,朝着右翼深远区域投去了视线,继续寻找着合适的传球线路。
柯蒂斯前冲的速度和声势都比想象中还要迅猛一些——作为安全卫,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盯防身手灵活的外接手们,尽管冲传撞击的凶横程度比不上防守锋线,但脚步灵活程度和快速运动中完成擒抱的能力却略胜一筹,此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这也使得柯蒂斯能够把自己的长项发挥出来。
陆恪收回了视线,朝着自己的右侧斜后方跑出了一个小弧线,试图绕开柯蒂斯正面冲撞的擒抱路线,刚刚还站在手枪阵型之中,转眼之间就已经远离了开球线至少八码以上,但柯蒂斯的脚步却只是稍稍停顿了片刻,随即就完成重心调整,再次朝着陆恪冲了过来,似乎根本没有影响到他的前冲速度,灵活程度远远超出了防守锋线球员。
这也迫使陆恪不得不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柯蒂斯,现在以绝对速度来完成超越已经不现实,于是陆恪浑身肌肉就紧绷了起来,眼看着柯蒂斯就要撞上自己的时候,以一个紧急刹车并且快速往后倒退跨步的动作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闪避姿势。
柯蒂斯和陆恪之间就只有不到半个手臂的距离,两个人就这样险之又险地交错而过,陆恪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柯蒂斯那因为发力而胀红的脸颊隐藏在头盔背后,眼神丝毫没有放松,依旧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正当陆恪以为自己逃过一劫的时候,柯蒂斯也却紧接着完成了急转急停的控制,他的脚步仅仅只是越过了陆恪半步而已,身体素质的出色和优秀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然后就再次朝着陆恪飞扑了过来。
危险,还没有结束!
陆恪强硬改变跑动方向的动作完全打破了自己的身体平衡,而且在脚步后退过程中,重心更是变得颠簸紊乱起来,眼看着身体就要失去平衡,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雪上加霜的是,柯蒂斯居然还穷追不舍,那股强大的劲风就这样扑面而来,进一步破坏陆恪的身体控制。
但危机状况下,陆恪也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能量。
顺着自己后座的惯性力量,脚步连续完成了小碎步的调整,反而是借助这股踉踉跄跄的力量把自己与柯蒂斯之间的距离重新拉开,充分利用柯蒂斯重心转换过程中的调整时间——哪怕只是转瞬即逝的时间。
陆恪利用这短短的间隙把两个人之间的空间拉大到了一个手臂的宽度,紧接着死死地咬住这一口气,利用小腿的蹬地力量,把肌肉里隐藏的潜能全部爆发出来——蹬地!蹬地!再蹬地!不过区区三次蹬地的动作,就把整体朝着左侧前方的方向推送了出去,岌岌可危的重心就再次重新调整了回来。
一个直角拐弯动作,陆恪就顺势改变了移动方向,再次把柯蒂斯甩开,但柯蒂斯却如同附骨之疽一般,怎么甩都甩不掉,紧接着就快速调整了重心,再次跟上了陆恪的转移脚步,从后方飞扑了过来。
没有时间了!
踏踏踏!
陆恪重新调整着脚步,朝着右侧横向快步移动;紧随其后的柯蒂斯却在连续两次转弯的重心严重倾斜之中,脚步稍稍落后了一步,尽管依旧亦步亦趋地没有丢掉位置,但距离已经被明显拉开来了,这无疑是惊人的!
四分卫甩掉安全卫的防守?
简直不可思议!
柯蒂斯依旧没有走神更加没有放弃,脚步在连续蹬地之中,转眼就已经重新缩短他与陆恪之间的距离了,只需要再三步或者四步的前进空间,他就可以重新完成擒抱了;更何况,柯蒂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就在柯蒂斯把陆恪追逐得满场飞奔的时候,阿布拉汗现身了!
通过对位盯防死死地掐住了博尔丁的位置,阿布拉汗的成熟和老道可见一斑,但博尔丁也没有着急着继续推进深远区域,这使得两个人的推搡和纠缠位置始终保持在距离开球线十码左右的附近区域。
然后阿布拉汗就看到了陷入困境之中的陆恪,岌岌可危的脚步就如同在刀尖之上狂舞一般,随时都可能坠入深渊、粉身碎骨。
博尔丁还是陆恪?陆恪还是博尔丁?
阿布拉汗没有迟疑地做出了选择:陆恪!
因为他知道陆恪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只要留下一丝空间,陆恪就依旧会不依不饶地尝试传球,这无疑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更何况,他和陆恪现在的距离完全就是近在咫尺,中间也没有任何其他球员挡道,一秒——甚至不需要一秒,他就可以抵达位置了,继而与柯蒂斯完成包夹,直接擒杀陆恪,掐断所有火苗。
电光火石之间,没有犹豫和迟疑的空间,阿布拉汗就放弃了博尔丁,快速朝着陆恪前冲上步。
于是,陆恪才刚刚甩掉柯蒂斯,还没有完全赢得生存空间,阿布拉汗就已经从侧面的垂直方向冲击了过来,全面冲刺的速度就如同一辆高速悬浮列车一般,轰隆隆的声响让陆恪浑身上下都发出了危险警报!
冲撞预警!冲撞预警!冲撞预警!
现在陆恪真正地陷入了前有狼后有虎的绝境之中!
第1497章 闪光一刻
身后的柯蒂斯正在穷追不舍,一步之遥的空间根本没有任何保险可言,稍稍一个停顿可能就要落入柯蒂斯的虎口之中。
身侧的阿布拉汗正在猛虎下山,全力冲撞的声势掀起了一股汹涌气浪,滚滚浪潮早就已经开始破坏陆恪的跑动节奏了。
前有狼,后有虎,陆恪瞬间就陷入了一个绝境之中,但他的大脑却也进入了一个绝对空灵的专注层面,脚步蹬地力量越来越强势、越来越凶猛,把整个速度和力量全部爆发出来,身体肌肉紧绷到了极致,就如同一张随时都可能断裂的满弓,拉伸到了极致。
然后就可以看到陆恪举起了自己的左手,如同跑卫一般,以强硬手臂做出了拦截姿态,似乎依旧没有放弃这一档进攻的打算。
“上帝!”
演播室之中已经迫不及待地发出了惊呼声,心脏就猛地收缩起来。
“他正在做什么?难道他准备抬手拦截阿布拉汗的擒抱吗?上帝!等等,斑比的手势看起来有些特别,这是……这是中国功夫吗?”
陆恪和阿布拉汗冲撞在了一起,陆恪的左手率先与阿布拉汗的头盔触碰到了一起,但就在两个人接触的瞬间,却可以看到陆恪完成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他以自己的脚后跟和左手接触点作为支撑点,全面发力,然后整个身体就被反作用力推动了出去,看起来就好像火箭助推器点燃了一般,把陆恪的身体前进速度愣是叠加了一倍,突然就这样蹿了出去。
同时,阿布拉汗的头盔就遭遇到了重击,那如同撞钟一般的强大力量狠狠地正面冲撞过来,上半身的平衡瞬间被打破,然后阿布拉汗就面临着职业生涯最耻辱的一幕——他的整个上半身朝着后侧飞了出去,脚步根本没有办法站稳脚跟,下半身就被掀翻,然后整个人就狼狈而笨拙地直接被掀翻在地。
是的。一名外线卫居然被一名四分卫掀翻在地!
即使在整个NFL联盟之中,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一幕,难以想象!绝对是难以想象!不要说四分卫掀翻外线卫了,就算是跑卫想要掀翻外线卫也必须有着出众的身体素质和绝佳的时机把握,但现在四分卫掀翻外线卫的一幕却在真实上演。
而且!而且不是随随便便的四分卫和外线卫,那是传统口袋四分卫陆恪和顶级外线卫约翰·阿布拉汗,如此力量对比就越发显得不可思议了,似乎任何科学原理都没有办法解释这一幕,就连演播室之中的所有惊呼声都被掐断了,分析评论员们瞠目结舌地注视着这一幕,根本不知道应该发出什么样的感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
“我,看错了吧?”
这叫做“四两拨千斤”,其实整个发力原理是太极拳的借力打力,整个动作最为困难的部分还是在于节奏与力量的契合,稍稍一点误差,轻则借力失败、重则反弹受伤,陆恪需要面对的风险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即使是陆恪自己,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但千钧一发状态下,没有迟疑的时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他就这样选择了冒险时刻,全面喷发的肾上腺素再次让陆恪进入了新秀赛季那种所向披靡的绝对状态,瞬间出手、瞬间契合、瞬间完成,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似乎就这样进入了一个空灵境界,浑然忘我。
砰!啪!
两个动作的契合立刻就让陆恪再次赢得了强大的推进力,重来一次的话,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结果了,这几乎就是无法复制的;但他却根本没有时间喜悦和庆祝,因为他知道柯蒂斯依旧在穷追不舍,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力量完成擒杀,不能再继续耽误了,刚刚全面发力之后,他的脚步已经开始出现紊乱,踉踉跄跄地,逐渐达到身体承受的极致,无法再继续突破了,稍稍一点迟疑可能就把所有努力都全部葬送。
现在就必须出手!
移动。移动!
脚步交叉移动过程中,陆恪努力保持着自己呼吸的平稳,在颠簸与动荡之中,快速捕捉到了一抹红色球衣的身影,此时也已经顾不上更多了,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传球动作和发力调整上,抬起了右手臂,故意把拉弓的圆弧支撑起来,利用增加入射角的方式来减轻自己手臂的力量负担。
而后,拉弓,射雕,出手!
“嗖!”
橄榄球就这样脱离了指尖的控制,快速旋转地朝着天空钻了出去,而陆恪甚至还没有时间顾忌自己右手臂肌肉传来的紧绷和酸痛,身后的那股力量就已经强势冲撞上来,蛮不讲理地直接将他扑倒,整个世界就再次颠簸起来。
还好,传球总算是出手了!
但传球目标到底是谁?此时正在右侧持续推进的还有安匡·博尔丁和……加雷特·塞勒克!
……
前冲。停步。前冲。停步。
塞勒克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皮特森的陷阱里,他的所有突破动作都被皮特森提前预判到,无论如何牵扯如何推移,始终都无法逃脱皮特森的掌控——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皮特森是足以和理查德·谢尔曼齐名的联盟顶尖角卫,但他却没有时间感叹这一点,他唯一在乎的就是:
怎么办?他应该怎么办才能突破皮特森的防守?
再次前冲。再次停步。
然后塞勒克就捕捉到皮特森的瞬间停顿,似乎已经形成了惯性,完全黏住了他的脚步,因为塞勒克的动作进入了套路模式,连带着皮特森也产生了动作惯性,这是机会!
塞勒克的大脑做出了判断,立刻再次启动,稍稍调整了前进方向,不再是正面朝着皮特森的怀抱冲撞上去,而是调整到了右侧,以自己的右肩撞上了皮特森的左肩,继而用所有的力量完成全力冲撞,瞬间就可以看到皮特森如同陀螺一般开始旋转,丢掉了重心,然后塞勒克就撕破了防守的封堵,眼前就出现了一条小小的推进通道!
来了!
“皮特森VS塞勒克”,无论是从名气还是实力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