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湾区之王-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呦吼,斑比,我不知道你还有这样的爱好。”不知道是谁,大声嚷嚷着,整个会议室就好像火山喷发一般,笑声彻底爆发开来。
  洛根和马库斯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脸色都有些难看,担忧地看向了陆恪。
  出人意料地,陆恪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条斯理地将T恤穿在了身上,然后转过身,正面面对着整个会议室的所有球员,面带笑容。
  伴随着陆恪的沉静动作,也伴随着陆恪的笑容弧度,会议室里的笑声一点一点地平复了下去,这一起一落、此起彼伏,犹如荒诞喜剧一般,最后所有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一时间有些不明白陆恪到底是什么套路。
  科林左右看了看,终究没有忍住,主动出头,扬声喊到,“伙计,怎么样,你很喜欢?”
  “当然,为什么不呢?”陆恪面带笑容、从容不迫地说道,“球队之中有人需要服务的吗?现在可以在这里列队了,我不知道,原来球队里有如此多人都公开出柜了。”
  自嘲和自黑,这永远是还击恶作剧的最佳手段,更何况,陆恪可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一点声响都没有。原本是想要捉弄陆恪的恶作剧,但陆恪这样堂堂正正地先承认后还击,那些骂人的脏话,一下就泼到了自己的身上。措手不及之中,大家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科林牙龈一咬,愤怒地臭骂了一句,“同性恋。”
  “第一个。”陆恪居然还举起了右手,竖起了手指,开始数数,科林·卡佩尼克是第一个“公开出柜”的,这下没有人敢说话了,鸦雀无声,唯恐自己就成为第二个。
  顺带一提,陆恪竖起的那根手指,是正中间的那一根。
  环视一圈,再环视一圈,甚至没有人敢直视陆恪的眼睛,然后就听到陆恪的声音,“拜托,伙计们,这不过是一个玩笑,难道不是吗?”陆恪率先出击,随后又率先化解,尴尬而严肃的气氛消融瓦解,一个个老江湖们都错愕得说不出话来。
  恶作剧的受害者,转眼之间,居然就反过来掌握了恶作剧的主动权。
  陆恪指了指自己的T恤,“我是说,这件T恤,只是一个恶作剧,对吧?”所以他才以恶作剧的方式还击了回去,不是故意伤害大家感情的,大家没有必要太过认真,“还是说,球队真的有人暗恋我,这是他的告白?”说完,陆恪还龇牙做了一个鬼脸,似乎不想要伤害那位告白者一般。
  一个带有明显人身攻击和个人歧视的恶作剧,在陆恪如此一来一往之下,不仅化解于无形,而且充满了戏谑和幽默,无形之间,球员之间的陌生就悄然消除了些许,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攻击,防御,反击。这一连串来来往往,进行得着实太快,众人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陆恪就已经掌控了整个会议室的氛围,糊里糊涂地,情况就已经发生了逆转。一时间,大家都有些发蒙,懵懵懂懂地,有些不知所措。
  “噗”,阿尔东·史密斯第一个就没有忍住,泄露出了一丝笑声,然后是洛根和马库斯,然后是其他球员们,纷纷低声笑了起来,战术会议室里的气氛不知不觉就变得轻松起来。
  他们……应该笑吧?球员们面面相觑、交换视线,有些分辨不出来,但似乎,展露笑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于是,他们就这样做了。
  坐在人群之中,科林面色铁青、睚呲欲裂,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小丑。”一个声音响起,笑声戛然而止,视线纷纷朝着声音来源投射过去,始作俑者又一次喊到,“哗众取宠的小丑!那件T恤的意思是说,你是同性恋,就连这个都看不出来,还以为我们在和你友好地玩笑呢,真是愚蠢到家了。”
  面对恶作剧,陆恪的还击着实太高明太幽默,也着实太睿智,轻描淡写之间,不仅逆转了被动挨打的形势,而且还主动出击,更进一步还缓解了新秀和老球员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发展得着实太快,以至于有人没有理解,反应速度跟不上,于是,“友好而善良”地站了出来,做出解释。
  殊不知,所谓的解释却让自己沦为了笑柄。简单来说,智商不足。这才是真正的小丑,出糗也依旧不自知。


第114章 自取其辱
  布雷伦·爱德华兹(Braylon Edwards)是一名外接手,进入联盟已经六年,今年休赛期刚刚加盟旧金山49人,职业生涯初期表现不俗,但后来因为伤病,渐渐就泯然众人。
  这是布雷伦职业生涯的第三支球队,他清楚地知道,对于外接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与四分卫建立良好的关系。四分卫在千钧一发之际,总是会选择自己最为信任的外接手;更不要说每一档传球的路线分配了。于是,布雷伦选择了科林·卡佩尼克。
  这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受伤的亚历克斯·史密斯至今没有归队,而今天加盟的陆恪不过是一个落选的华裔新秀。科林才是球队的未来,这是显而易见的。
  看看面色铁青的科林,再看看愚不可及的陆恪,布雷伦意识到,这是他拉近关系的良机。于是,他大喇喇地站了起来,得意洋洋、居高临下地看着陆恪,试图提醒那个愚蠢的华裔小子:他已经沦为了笑柄,此时最好羞愧地闭上嘴巴,躲在角落里,不要再丢人现眼了。
  环顾一下四周,一片鸦雀无声,布雷伦更加得意了,显然,他是唯一一个挺身而出的,其他人都错失了良机。这个人情,科林肯定会承认的。
  布雷伦决定再继续推一把,“一年级生,你的冯德里克测试到底多少分?你看起来不够机灵,就连嘲讽的笑话都听不懂。你难道不知道,四分卫是一个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位置吗?笨蛋是不能担任球队主力四分卫职责的。就好像卡佩尼克一样,他的冯德里克测试足足有三十七分!”
  说完,布雷伦耀武扬威地再次抬了抬下巴,重复地说道,“三十七分!”就好像取得如此分数的是他本人一般。
  三十七分,在今年的新秀训练营里名列前茅,即使没有前三,至少也是前五的水准。
  看着眼前那以鼻孔看人的布雷伦,洛根差一点就破功直接爆笑出来了,他强烈怀疑,布雷伦的职业生涯之所以表现平平,估计和智商也有关系。
  科林的表情刹那间就垮了下来,恨不得立刻钻入地洞里——他也参加了新秀训练营,即使和陆恪没有任何交集,一句话都没有说上,但大名鼎鼎的冯德里克测试满分,还有卡姆·牛顿的吃亏和憋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科林狠狠地瞪了布雷伦一眼,试图堵住布雷伦的嘴巴。但为时已晚,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低下头,用双手遮挡住了脸颊,假装自己根本不认识那个小丑。
  “不多不少,五十分。”陆恪面带微笑,亲切而友好地回答到。
  布雷伦放声大笑起来,奚落而鄙夷,甚至还抱住了自己的肚子,狠狠地嘲笑起来,“哈哈,才五十分,真丢人……”但下一秒,他就愣住了,“五十……”
  他为什么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噗。”洛根再也没有忍住,哧哧地就闷笑起来,视线余光可以看到马库斯、阿尔东等人,一个个都抱住肚子,闷闷地低笑起来,憋笑憋得着实太辛苦了。
  “一个个都在干什么!”严肃而凌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球员们纷纷投去视线,然后就看到了吉姆·哈勃那僵硬死板的表情,“全部都离开坐好,战术会议马上开始。季前赛已经近在眼前了,你们最好确定所有的战术都已经心知肚明了,否则到时候,承受的不仅仅是我的怒火,还有球迷的。”
  吉姆踱着脚步走到了正前方的桌子旁边,“啪”地一声,将手中的文件夹丢了下去,“你,你身上的服装是怎么回事?训练队服呢?”
  点名对象赫然是穿着白色T恤的陆恪。陆恪转过身来,面对着主教练,然后就看到吉姆皱起了眉头,怒火似乎已经在爆发的边缘了,陆恪微笑地解释到,“队友们的欢迎礼物。一个小小的问候。”说完,陆恪就将T恤脱了下来,整齐地叠好,放在了椅子上。
  吉姆微微愣了愣,随即整个会议室里的所有人再也忍不住,“轰”地一下爆笑了起来。显然,他们不是因为T恤,而是因为不知所措的布雷伦。
  但,吉姆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着和乐融融的战术会议室,不由无奈地摇了摇头。
  更衣室的潜规则,以前身为球员的时候,吉姆也没有少经历过,只是,这名华裔四分卫不仅没有激化矛盾,反而是活跃了气氛。这让吉姆有些意外。
  吉姆敲了敲桌子,语气依旧有些生硬,但没有继续呵斥,“安静,回过神来,战术会议四十五分钟,现在就开始。”
  紧跟着,整个教练团队也都进入了房间里,正式开始了今天的战术会议。
  第一堂战术会议,陆恪就深深地感觉到了大学联赛和职业联盟的不同。
  在大学时期,球队也是讲究战术的,但核心战术就只有数百种,而且路线组合和球员搭配的方式相对单调,普遍还是依靠球员的个人天赋展开,战术跟随着球员走。
  但在职业比赛之中,不同位置的排列组合就让人眼花缭乱了,根据不同的战术,球员们需要自己作出调整,球员跟随着战术走。
  每一档战术,教练都将根据战术意图进行排兵布阵。可能这一档,这两名球员上;下一档,就更换另外两名球员登场。如果想要在球场生存下去,不仅要将自己的强项打磨得更强,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弥补自己的短板,发挥更多的作用。
  天赋,在职业赛场之上是最普通、最基础的技能。
  “……现在是散弹枪阵型,在开球之前,对方的防守球员进行了位置的变动……”吉姆站在白板面前,用一枚枚棋子摆放出战术,然后演示着场上的战术变化,“……那么进攻锋线应该如何应对?外接手们的线路跑动呢?还有,四分卫解读出了防守,应该如何调整?”
  散弹枪阵型,这是橄榄球进攻之中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一种进攻阵型,主要用来传球进攻。
  所谓的散弹枪阵型,可以简单理解为进攻锋线为一个扇面,四分卫站在正后方,拉开距离,约莫五到七码的位置,避开了防守球员的近距离接触;而所有接球球员都散落在四方,犹如散弹枪一般,子弹天女散花,可能瞄准任何一个潜在的接球球员。
  如此阵型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优势在于,口袋更加结实,观察视野更加开阔,可以将四分卫的传球技能发挥到极致;劣势则在于,防守方清楚地知道这是传球进攻,接球球员以及四分卫的位置都暴露在明处,因此擒杀和防守的路线也相对清晰。
  简单总结,火力全开。
  吉姆正在演示的就是散弹枪阵型,并且强调战术之中的变化。同样是散弹枪阵型,联盟三十二支球队就可以演绎出成百上千中不同的变化,实际比赛之中,更是变化万千。
  转过头,吉姆看向了球员们,等待着一个答案,但整个房间里却一片安静,似乎所有人都心不在焉,魂游天外。
  “首先,我想知道,对手防守组的什么动作暴露了他们的防守意图?”陆恪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还有,对手是区域防守还是盯人防守?如果跑动路线没有暴露的情况下,坚持散弹枪阵型,快速开球,利用外接手的速度优势或者近端锋的身体优势,生吃对方的防守球员,完成传球,未尝不可。”
  吉姆没有开口,而是点点头示意了一下。
  陆恪继续说了下去,“但如果跑动路线已经暴露了,又或者是对手的强力角卫步步紧逼,那么,四分卫可以往前走三码,然后把跑卫呼唤回来,不要站立在身后,而是站立在身侧,制造一个伪手枪阵型,但战术执行依旧是散弹枪,利用跑卫的接球能力,完成短距离的推进。”
  手枪阵型,则是现代灵活打法的进阶,2005年才创建,近两年才兴起。
  所谓的手枪阵型,脱胎于散弹枪阵型和单后卫阵型。在阵型之中,四分卫和进攻锋线的距离只有四码,同时,跑卫则站在四分卫的身后,缩小了传球空间,增加跑球空间。
  一般情况下,四分卫会主动切入进攻锋线之中,混淆视听。要么冲球,身后的跑卫出其不意地冲出来,完成推进;要么传球,在口袋的近距离保护之中,选择最佳的传球路线。因为,手枪阵型被认为是更加灵活多变的进攻手段。
  但,因为四分卫和防守球员近距离接触,这对四分卫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同时也要求四分卫有一定的跑动能力,可能假跑真传,可能假传真跑,也可能自己带着橄榄球完成跑球,这让防守球员很难判断出真正的进攻战术。
  正是因为手枪阵型的兴起,科林·卡佩尼克、卡姆·牛顿这样的跑动四分卫才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不过,陆恪刚才选择的不是手枪阵型,而是伪装的手枪阵型,实际上依旧是散弹枪阵型。混淆了对方防守球员的判断,同时依旧开放传球对象的选择,唯一的冒险就是四分卫需要承担更多压力——毕竟,他距离进攻锋线更近了,擒杀的声势也更加凶猛。
  吉姆流露出了兴趣盎然的神色,双手盘在胸前,“为什么要伪手枪阵型?而不是选择真正的手枪阵型?”


第115章 绝非善类
  “因为我不擅长跑球。我觉得,我可能糊弄不了对方的防守球员。伪手枪阵型的意义就在于,模糊对方的判断,仅仅只需要一瞬间的迟疑,再次开球之后,我们的传球进攻就可以撕开一道口子。但,正如我所说,我需要知道防守球员的移动路线和位置。”
  面对吉姆的反问,陆恪先是自黑了一把,而后又重新恢复冷静,认真而诚恳地表达了观点,整个战术会议室里都弥漫起了低低的笑声。
  吉姆抬起了下巴,认真想了想,“这种战术是失败的,但你的尝试是值得认可的。”吉姆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你还是把战术变化想得太过简单了……”随即,吉姆就再次开始分析起来,顺着陆恪的想法,进一步对战术展开分析。
  战术会议总是枯燥无味的,甚至是晦涩无聊的,尤其是当某一位球员,总是积极回答教练的每一个问题,总是主动参与每一种战术的讨论,这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无疑,陆恪是聪明的,也是勤奋的,加入球队还不到一天,就已经快速适应了球队的节奏,但这就好像一碗爬满蛆的水果软糖,怎么也没法让人喜欢。科林相信,他不是唯一一个看不惯“百科全书先生”的球员。
  战术会议结束之后,球员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会议室,帕雷斯喊住了陆恪,然后把他拉到了一边,“……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陆恪。”
  “好,卢克。”没有音调,习惯性地带入了英语的发音,帕雷斯皱起了眉头,满脸不满地训斥到,“我们都知道你很聪明,冯德里克测试满分,这很了不起。但,在球场之上,冯德里克测试什么都不是,那些职业球员,一只手就可以把你耍得团团转。所以,现在你可以闭上嘴巴,不要假装自己什么都知道了。”
  陆恪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没有说话,也没有反驳,只是举起了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姿态。
  帕雷斯十分满意陆恪的表现,重重地拍了拍陆恪的肩膀,“这才是乖小伙。”而后,大摇大摆地摇晃着身体,走向了自己的伙伴们,嘻嘻哈哈地转身离开。
  不远处,科林靠着墙壁,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脸上终于浮现出了欢快的笑容,幸灾乐祸。
  随后,布雷伦就一路小跑着冲了出来,主动打起了招呼,“嘿,科林,一起过去训练场啊。”
  科林脸色不由一变,慌张地就转过身,快步离开;但布雷伦却没有解读到这个动作的意思,恶狠狠地瞪了陆恪一眼,然后快步追了上去,“科林,等等我。”
  “真是一群小丑。”洛根摇了摇头,望着走廊之中熙熙攘攘朝着电梯涌去的背影,开口吐槽到。只是,不太确定是在吐槽布雷伦,还是在吐槽帕雷斯。
  视线余光随后就看到了跟上来的陆恪,转过头来,“斑比,你打算怎么办?”刚才陆恪那投降的手势,洛根、马库斯和阿尔东都看到了。
  马库斯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那鲜明的眼白几乎让人以为他的眼球要翻不会来了,同时他还夸张地往后仰了仰,吐出舌头,做了一个“死人脸”的表情,“耶稣基督,他们以为自己是谁,一个个吹牛皮倒是厉害得很,怎么看不见他们在场上发威呢?嘴巴那么大,还以为自己是癞蛤蟆呢。”
  那毫不留情的吐槽,显然是针对帕雷斯的,惹得几个小伙伴都低低地笑了起来。
  马库斯重新恢复了正常表情,担忧地看着陆恪,“斑比,你不会害怕了吧?然后就真的做一个听话的乖乖牌?这在球场之上可行不通。”
  陆恪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一直都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诚实公民。对于球队的纪律和规矩,我向往遵从,怎么可能会反驳球队前辈们的规定呢?”明明是认认真真的表情,但说出来的话语却是……一派胡言。
  说完,陆恪就一脸“我拒绝和你为伍”的正义表情,快步前行。洛根和阿尔东两个人都低头笑了起来,快速跟了上去,只留着马库斯一个人站在后面,“斑比?你刚才那话不是认真的吧?”但,没有人回应他,“斑比!”
  仅仅五秒钟之后,马库斯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准确来说,不是五秒钟,而是十五分钟。
  战术会议结束之后,球队来到了训练场之上,正式开始投入今天的战术演练之中,进攻组和防守组展开博弈,演练不同的套路以及组合。
  虽然在球员名单之上,49人当前拥有三名四分卫,但艾利克斯·史密斯因为伤病的原因,甚至没有出现在训练营,只有科林和陆恪。所以,每一档进攻,吉姆都要求两位四分卫轮流上阵、轮流演练,尽可能一视同仁地要求每一位球员都可以吃透战术。
  “攻击!”
  此时站在场上进行演练的是陆恪,不是手枪阵型,也不是散弹枪阵型,陆恪紧紧地站在中锋身后,与防守球员仅仅一臂之隔,这是近距离的冲传训练,要求四分卫正面面临防守球员的强力突袭,在口袋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完成短传。
  不是中传,不是长传,必须是短传。
  一声令下,中锋将橄榄球开了出来,陆恪接到球之后,快速后撤步,整个口袋迅速缩小,防守球员们在帕雷斯的带领之下,强度明显超过了训练的水准,似乎拿出了比赛的状态,打定主意好好地给陆恪一个教训。
  口袋缩小的速度超出了预期,仅仅只是一个呼吸之间,陆恪就已经陷入了困境,但他却没有缴械投降,继续后撤步,然后果决地冲出口袋,继续移动、奔跑,同时散落在外的接球球员全部收入眼底,快速地寻找传球目标。
  “哔哔”,进攻组教练克雷格·罗曼吹响了口哨,中断了这一档训练。这是一档口袋短传训练,要求四分卫停留在口袋之中,现在陆恪已经离开了口袋,训练自然也就终止了。
  但,陆恪却依旧没有放弃,几乎是在口哨响起的瞬间,快速找到了人群之中的洛根,手起刀落,一记五码传球,稳稳当当地进入了洛根的怀中。
  洛根也没有继续冲刺,右手单手抓住了橄榄球,高高地举了起来,向防守球员们炫耀着;而陆恪则用力握了握拳头,高声喊了一句“耶!”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那紧绷的肌肉和暴突的青筋,透露出陆恪的全神贯注。
  仿佛,这不是一次训练,而是超级碗的比赛。竭尽全力,没有丝毫放松。就和当年的陪练生涯一样。
  帕雷斯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目瞪口呆地看着击掌相庆的洛根和陆恪,脸色十分不好。他们准备好好地给这名菜鸟新秀一个教训,结果却被对方狠狠地摔了一记耳光,这着实是太丢人了。愤怒和耻辱的情绪在胸膛里汹涌井喷。
  作为教练,克雷格也不由愣了愣,低声嘟囔到,“这是训练,不是比赛。我已经吹停了训练,他怎么回事?”
  站在旁边的基普·克莱斯特却露出了一个笑容,“他关注的不是训练,而是获胜。竞争意识强烈,这是一件好事。难道你忘记了?试训的第一天,二十档进攻,他就彻底将陪练队击溃,这一份能力、这一份专注、这一份投入,绝对不是随随便便一名球员就可以拥有的。”
  克雷格哑然失笑,“我知道。但……”话语微微卡了一下,抬起头看向了陆恪,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兴奋和雀跃,“只是我没有预料到罢了。”
  在美国,人们对华裔群体有着固定的印象,他们总是害羞而安静,总是谦逊而低调,总是沉默而内敛,似乎就连日常的普通社交活动都不太常参加,更不要说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群体了。
  但显然,这位一年级生是个例外。
  接下来,陆恪的表现也彻底颠覆了49人教练团队对华裔的固定观念。
  这绝对不是一位善类,全情投入、坚定果决、心无旁骛,强烈的竞争意识,初步展现出了他对战术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进一步自我解读的能力。每一档进攻,每一次战术,全力以赴,毫不保留,在下午的训练之中,陆恪抢走了科林的不少风头。
  仅仅是加入球队的第一天,陆恪就已经清楚明了地划下了界限、定下了目标:他不是为了替补而来的、他不是为了坐板凳而来的,他的目标是主力,绝对主力,他的目标是站在赛场上,赢得比赛,而且信心满满、动力十足。
  对于教练团队来说,他们乐见其成,两名新秀四分卫之间的竞争,可以增加彼此的动力;但对于球员来说,却不是如此。
  在陆恪加入之前,他们已经以科林为中心,建立了整个训练体系;但现在,陆恪的积极努力,却带来了变数,也带来了困扰——毕竟,陆恪和科林是截然不同风格的两位四分卫,战术的侧重点更是天壤之别。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竞争都已经开始了。第一天的登场,陆恪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帕雷斯不喜欢这样,甚至是深恶痛绝。不是因为陆恪和科林之间的竞争,而是因为陆恪正在挑战资深球员们的权威和底线,如果不好好教训一下这位一年级生,只怕接下来整个赛季,他们的权威都无法保持下去了。
  球队需要秩序,而菜鸟需要教训。


第116章 哑巴之亏
  季前赛倒计时,最后一天。
  滴答,滴答,滴答,秒针和时针转动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那种紧迫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昨天,陆恪完成了签约,正式成为了旧金山49人的一员;明天,季前赛就将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意味着新赛季的大幕已经就在不远处了。
  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世界报”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刊登林书远的采访,陆恪甚至还没有细细品味职业球队的生活节奏,新赛季就已经近在咫尺。
  季前赛迫在眉睫,对于陆恪来说,时间的沙漏就越发紧迫了,陆恪还要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完成,其他不说,仅仅只是战术手册,这就是重中之重,可陆恪拿到战术手册才一个晚上的时间,不要说理解运用了,就连粗粗翻阅一遍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
  没有人会帮助陆恪,也没有人可以挤出时间帮助陆恪。即使是洛根、马库斯、阿尔东等人也是一样,有心无力;陆恪只能自己发愤图强,这是唯一的途径。
  清晨五点整,天空才刚刚破晓,陆恪就已经起床,开始了全新的一天。
  五点半之前,驱车抵达训练基地,率先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和基础训练。
  六点整,简单地用过早餐之后,花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继续浏览战术手册,将昨晚的功课昨晚。
  七点整,陆恪再次投入训练之中,先是半个小时的瑜伽,而后则是传球训练和脚步训练。
  约莫八点零五分、八点十分时,球队新秀们陆陆续续开始抵达训练基地,这才发现,有人比他们还要更早抵达,并且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挥汗如雨;再过一小会儿,大部分资深球员也已经抵达了现场,嘻嘻哈哈、轻轻松松地准备投入训练。
  对于那些赛场老油条来说,即使是常规赛,比赛日的前一天也没有太多紧张感,更多是以放松为主;更何况仅仅只是无关紧要的季前赛呢?
  在他们的眼中,陆恪更像是一个笑柄:要么是笨鸟先飞,要么是作秀卖弄,根本不值一提。
  来来往往的视线之中,陆恪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自己的日常训练,看了看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八点二十五分。陆恪这才结束了早晨的第一波训练,回到更衣室,准备冲澡、然后更衣,再加入球队的日常训练之中。
  进入更衣室,吵吵闹闹的讨论声、谈论生,不绝于耳,整个空间里一派勃勃生机。左手边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大堆崭新的头盔,蹭光发亮,暗金底色、鲜红条纹,对比鲜明,却又完美和谐,轻而易举就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旧金山49人主场球衣是红色上衣、金色运动裤,大气而华贵,无疑是整个联盟之中设计和搭配最好看的球衣之一。每当主场比赛的时候,烛台公园都会变成一片红色汇入金色的浩瀚海洋,蔚为壮观,堪称奇景。
  此时,资深球员们团团围绕在桌子旁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陆恪没有上前凑热闹。虽然他十分好奇这些头盔,早晨过来更衣室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显然是刚刚摆放过来的;但现在时间不够了,如果不想要正式训练迟到,他就必须加快速度。
  于是,陆恪强压下好奇,快步走进沐浴室,简单冲了一个战斗澡,而后出来更换一套干爽的新球衣,但紧接着,陆恪就找不到自己的头盔了。
  今天早晨抵达更衣室时,陆恪在自己的衣柜里看到了头盔。这是自大学以来,他第一次在头盔和球衣上看到自己的名字。“14,LU”,虽然不是梦想中的十一号,但这依旧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新鲜感和自豪感,让陆恪对球衣和头盔都爱不释手。
  不过,之前的独自训练,没有对抗的部分,所以陆恪就没有佩戴头盔,仅仅只是穿着运动服进行训练。可是现在,头盔不见了。
  “洛根,你看到我的头盔了吗?”陆恪左右看了看,扬声询问到。
  洛根正在系鞋带,抬起头来,满脸疑惑,“什么?你早晨训练的时候,没有佩戴头盔吗?”对于陆恪的勤奋和拼命,他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丝毫不觉得奇怪。
  陆恪耸了耸肩,“没有,我把头盔留在了原地。”随后,陆恪就开始在更衣室里环绕起来,四周寻找着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