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湾区之王-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撞击太过凶狠了?还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现在观看一下录像回放。”
  卡特勒倒地之后,没有能够站立起来,最后烛台球场在芝加哥熊的要求之下,派出了电瓶车和担架,将卡特勒搬上了电瓶车之后,扬长而去。
  现场球迷们还不清楚具体情况,电视台的现场解说员询问了情况之后,事情真相这才徐徐地选录出来。
  “啊……疑似脑震荡。”格鲁登、柯克和泰迪同时发出了感叹声,不管如何,伤病都是人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精彩的比赛还是需要健康的球员奉献百分百的状态,火花四射的强强对决才能够载入史册。
  “卡特勒刚刚遭遇了擒杀之后,没有能够站立起来,阿尔东·史密斯和贾斯汀·史密斯的联手擒杀无疑是整个联盟最为顶尖的搭档之一,但从慢镜头回放来看,似乎没有特别强硬的冲撞,但卡特勒还是出现了脑震荡症状。”
  “经过检查之后,队医为了保险起见,没有让卡特勒站立起来,而是派上了担架和电瓶车,但这还是可以看出情况的严重性;现在芝加哥熊方面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详细情况需要等医院检查之后才能确定。”
  “这已经是本赛季第三位遭遇脑震荡的四分卫了,费城老鹰的迈克尔·维克、堪萨斯酋长的艾利克斯·史密斯都先后面对脑震荡的困扰。”
  “顺带一提,艾利克斯·史密斯本赛季刚刚从旧金山49人转会前往堪萨斯城,但是酋长队的进攻锋线和接球团队着实太糟糕了,现在是联盟三十二支球队之中垫底的队伍,史密斯连续遭遇撞击和擒杀,最终脑震荡停赛了八场,目前还没有确定回归时间,这着实太不幸了。酋长队想要复兴,他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改造。”
  “重新回到芝加哥熊身上,不管卡特勒的状况如何,现在他们都必须派上替补四分卫,杰森·坎贝尔(Jason Cambell),这对于进攻状态刚刚有所复苏的熊队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接下来的比赛将会更加困难,显然,旧金山49人绝对不会放松比赛强度的。”
  “我们现在只能希望,卡特勒的状况不要太严重,还有,本场比赛能够持续保持精彩!”


第901章 心态波动
  橄榄球比赛之中,作为球场之上的大脑指挥官,四分卫始终站在进攻锋线的保护口袋之中,相对而言是没有那么容易受伤的一个位置。
  尤其是传统的口袋四分卫,就更是如此了。布雷特·法弗至今保持着连续两百九十四场首发的联盟记录,而排名第二的则是佩顿·曼宁的连续两百零八场,这都意味着,四分卫的伤病还是相对比较少的。
  但橄榄球是世界上对抗最为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四分卫的伤病自然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说佩顿·曼宁去年的颈部伤势,再比如说汤姆·布雷迪2008年的左膝前十字韧带和内侧副韧带严重撕裂,还有本赛季迈克尔·维克、艾利克斯·史密斯和去年的科林·卡佩尼克所经历的脑震荡。
  之前就提起过,脑震荡是目前威胁橄榄球运动项目最严峻的伤病之一,因为猛烈的冲撞,几乎每一个位置都存在这样的风险。
  脑震荡可能与韧带撕裂之类的伤病不同,表面看起来,它似乎不会影响到职业生涯的进行,只需要通过脑震荡测试就可以重新回到赛场了;但事实上,它的影响却存在于退役之后的生活,严重的情况甚至无法生活自理,乃至于死亡。
  这一切都使得联盟不得不更加重视脑震荡。
  刚刚这一次冲撞,单纯从慢镜头回放来看,阿尔东和贾斯汀两个人的防守动作都干净利落,没有犯规嫌疑,也没有过度冲撞。
  但毕竟是两名防守球员的联手冲撞,卡特勒的身体素质也远远不是卡姆·牛顿那样的超人,他还是出现了脑震荡的明显症状,所以球队队医也还是小心谨慎起见,使用了电瓶车,而没有让卡特勒自己站起来离开球场。
  烛台球场所有观众集体起立,静静地目送着卡特勒离去。
  没有鼓掌欢送,却也没有嘘声喝彩,以目光表示了他们的尊重和安慰,这就是两支世仇队伍之中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最大礼仪。他们的仇恨是针对队伍的,与球员本人无关,球场之上和球场之外应该区分开来。
  这一份安静与肃穆,展现出了九人的素质,成功赢得了演播室之中的嘉奖与喝彩。现在这支旧金山49人,里里外外都让人刮目相看。
  但……比赛依旧还继续,在决出胜负之前,没有人会手软。
  于是,芝加哥熊的替补四分卫杰森·坎贝尔登场了。
  坎贝尔是一位老将四分卫,2005年首轮二十五顺位被华盛顿红皮选中。
  大学时期,他取得了不俗战绩,尽管没有拿到海斯曼奖,却也是连续三年在不同碗赛之中折桂,并且连续三次赢得碗赛MVP的荣誉;进入联盟之后,二年级时就正式成为了首发四分卫,并且在红皮队连续以主力身份打了三年,拥有两个三千码的赛季,表现可以算是达到了平均水平。
  不过,这也就是全部了。
  坎贝尔的传球成功率中规中矩,约莫维持在60%上下;失误比也居高不下,平均过后,约莫每两记达阵或者一点五记达阵就必然送出一次抄截,新秀赛季和二年级赛季更是几乎迫近了一比一的比例。
  整体来说,坎贝尔是一名合格的替补四分卫,但闪光点还是有限。2010年转会前往奥克兰突袭者之后,从首发四分卫沦为替补四分卫,上场时间逐渐递减,今年休赛期转会来到了芝加哥熊,就直接成为了卡特勒的替补。
  顺带一提,对阵旧金山49人的比赛结束之后,卡特勒经过确诊,脑震荡落实,而且情况还没有办法准确预测,回归行程也暂时无法完全确定,这也意味着,芝加哥熊只剩下坎贝尔一名四分卫,为了面对剩下的赛季,熊队临时签约了替补四分卫——
  乔什·麦考恩。
  他就是和“大胡子”莱恩·菲茨帕特里克并列为联盟最著名流浪四分卫的“老炮”,今年休赛期,麦考恩与芝加哥熊签了一年临时合约,但在常规赛正式开始之前,他被裁员,陷入了无业状态,现在卡特勒意外受伤,熊队又再次把麦考恩回签,作为坎贝尔的替补。
  老兵不死,这就是对麦考恩和菲茨帕特里克的最佳形容。
  重新回到本场比赛之中,卡特勒下场之后,坎贝尔上场,芝加哥熊的进攻依旧没有结束。
  尽管现在是替补四分卫,但好歹担任了至少三个赛季的主力首发四分卫,所以面对如此危机情况,坎贝尔并没有手忙脚乱,面对二档十七码的困难局面,他还是将橄榄球交给了跑卫福尔特,以跑球来稳定一下进攻组的慌乱局面。
  紧接着,坎贝尔又以一记快速出手的短传找到了新秀外接手阿尔尚·杰弗里(Alshon Jeffery),当防守组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布兰登·马歇尔身上的时候,阿尔尚成功赢得了一个接球空间,单单从这一点来说,芝加哥熊进攻组教练麦克·泰斯(Mike Tice)还是展现出了自己的沉稳。
  可惜的是,之前挖的坑太大太深,兵荒马乱之中,坎贝尔还是没有办法填满。更何况,主场作战的防守组也再次展现出了比赛之中的高度注意力。
  福尔特的跑球仅仅推进了三码,随即就遭遇了强硬拦截。
  阿尔尚的接球成功之后,还没有来得及转身就面对两名防守球员的协防,被迫倒地,仅仅推进了六码。
  三振出局!
  “遗憾,真的是太遗憾了!”
  “下半场比赛开始之后,芝加哥熊进攻组终于展现出了些许复苏姿态,虽然整个推进还是没有完全流畅起来,但卡特勒还是找到了一些节奏。谁能够想到,意外就这样出现了,遭遇脑震荡下场之后,替补四分卫坎贝尔不得不肩负起进攻重任。”
  “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推进到了半场,却不得不选择弃踢,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妙了。胜负的天平进一步发生了倾斜,不过,如此意外,对于对阵双方的影响都是平等的,谁能够在意外的混乱之中快速站稳脚跟,重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谁就能够更加接近胜利。”
  “旧金山49人进攻组将再次登场了!一方面,陆恪能否忽略刚刚的意外,不要受到对方四分卫受伤离场的影响,保持稳定的传球水准;另一方面,芝加哥熊的防守组能否战胜心态的混乱,将中场休息的战术安排执行到位,这将是现在的瞩目焦点。”
  ……
  正在等待特勤组回攻的进攻组之中,陆恪也是如此交代的。
  “刚刚的意外是防守组的事情,和我们没有直接影响;但如果我是芝加哥熊的主教练和防守组教练,我会让我们的防守组竭尽全力,因为现在进攻组的替补四分卫需要防守组来赢得更多时间与空间,防守组需要进一步提升状态和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逆转的可能。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
  上半场,进攻组的状态还是远远没有达到百分百,最多只能算是百分之七十,下半场开始之后的意外,进攻组球员们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松懈,难免滋生出了侥幸心态——
  一来,他们现在拥有十七分的领先优势,在对手主力四分卫下场的情况下,芝加哥熊的追分能力就下滑了,似乎可以坐等一场胜利;二来,受伤的是对手的首发四分卫,慌乱的也是对手的进攻与防守,他们应该占据心理优势。
  这种心态,不是陆恪的随意揣测,而是他自己也滋生出了相似的想法。但随即陆恪自己就打了一个激灵:这种坐守胜利的心态,恰恰是最要不得的,什么“打平就可以出线”之类的侥幸心理对于胜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其他不要说,单单是陆恪自己就亲身经历过:
  大学时期,面对南加州大学特洛伊人和威斯康辛大学獾队,两场比赛都是同样的局面,作为替补上场的四分卫,陆恪成功利用了对手心态的波动,扭转了战局。
  果然,骄兵必败,九连胜过后,旧金山49人的心态浮动都更加激烈也更加明显。
  所以,陆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时此刻,作为落选球员的稳重和坚定就凸显出了出来,为了走到这一步,他们付出了更多努力经历了更多艰辛,自然也就更加珍惜也更加谨慎,就仿佛是一个美梦般,随时都担心会再次破灭——托尼·罗莫当初对陆恪的忠告,是不是就出于这样的心态呢?
  “请大家忘记十七分的优势,因为一旦我们开始松懈了,不要说十七分了,就连二十七分都能够输掉比赛。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我在NCAA仅有的两次比赛经历就完成了如此壮举,所以,我现在不希望这样的噩梦发生在我身上,我暂时没有接受因果循环的打算。”
  本来,进攻组球员们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但听到陆恪如此调侃之后,全部都纷纷轻笑了起来,注意力也稍稍集中了起来——
  替补四分卫?
  不要忘记了,汤姆·布雷迪、德鲁·布里斯和阿隆·罗杰斯都曾经是替补四分卫。联盟之中,替补四分卫创造奇迹的案例还少吗?所以,绝对不要小觑任何一名四分卫的潜在危险。
  重新上场时,旧金山49人进攻组的心态总算是再次沉淀了下来。


第902章 战术破局
  己方二十码线之上,陆恪挺直了腰杆,视线细细地打量着芝加哥熊的防守组阵型。
  单纯从站位来看,芝加哥熊的防守组其实没有做出任何调整,四名防守锋线、三名线卫、两名角卫和两名安全卫的配备,基本按照上半场的大部分时候完成站位,一条阵线一条阵线地完成层层叠叠地布局,如同围城一般。
  但芝加哥熊今天的防守站位其实就根据对手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两侧的线卫必然有一个人将自己的位置稍稍提前,站在线卫线和防守锋线之间,摆出突袭的姿态,但具体是迷惑战术还是真实突袭就无法做出预判了,更多还是在陆恪开球之后,根据防守组战术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甚至可能是左侧外线卫也可能是右侧外线卫,持续保持变化性。
  两名角卫的站位都靠近内侧一些,这是相对于边线外侧而言的,不仅是两名首发角卫,轮换登场的两名角卫也经常故意把自己的位置往内侧移动,只有在开球之后才能判断到底是区域防守还是对位防守,到底是防守内侧还是外侧。
  另外,两名安全卫的站位也明显往前压缩。不是放弃了长传防守,而是防守策略的不同,他们与两名角卫互相呼应互相协防,在开球之后,就以互相合作的方式完成盯防,根据对方进攻的策略来调整自己的防守卡位,根本就不用担心后场漏人。
  上半场比赛的两次达阵之中,陆恪都是利用人数优势,在眼花缭乱的跑动路线之中,把每一位球员都当做传球目标,撕扯开防守的封锁,最终完成传球以及后续推进的达阵。
  下半场比赛,芝加哥熊的防守站位依旧没有太多改变。但细节方面,还是可以察觉到整个防守站位稍稍收紧了些许,却不知道这是因为卡特勒的离场而提升了前场压迫力,还是诱发陆恪上当的烟雾弹。
  陆恪的视线落在查尔斯·提尔曼的身上。
  状态出众的提尔曼依旧是芝加哥熊表现最为出色的点,他的站位稍稍往内侧移动了些许,但这不作数的,因为他始终在左右摇摆晃动着,随时随刻都可以朝着内侧或者朝着外侧移动,整个站位介于洛根和吉恩两个人之间,似乎依旧没有确定自己的防守目标。
  当然,这只是表象。
  提尔曼的右后方约莫四码、五码之外站着安全卫克里斯·康特,提尔曼的右前方约莫五码、六码的位置就是防守锋线大将朱利叶斯·派珀斯,而提尔曼的右侧横向约莫五码、六码之外则是外线卫兰斯·布里吉斯。
  换而言之,其实芝加哥熊对于防守卡位早就已经有所布局,这四名球员都可能成为对位防守或者区域防守的成员;也可能放弃传球防守,快速上前,尝试突袭四分卫。今天的比赛之中,他们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攻击性。
  那么,陆恪应该如何破局呢?
  不仅仅是提尔曼,另一侧的角卫吉姆·詹宁斯也不是软柿子。换而言之,陆恪不能刻意回避某些对位,也不需要故意挑战某些对位,还是需要从战术全局角度来思考,但无论是提尔曼还是詹宁斯,他都必须为自己的传球和接球创造更多空间。
  客观来说,上半场比赛,陆恪的确在提尔曼一侧取得了一次突破,而且还是没有使用特殊技能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重要进步;但如果需要进一步取得突破,他还需要更多的尝试。面对危机状况的经验欠缺,难道现在不就是最好的“升级”良机吗?
  如果芝加哥熊防守组知道陆恪把他们当做BOSS来练级的话,脸色应该会十分糟糕。
  但陆恪却不是胡搅蛮缠,也不是胡作非为,他还是为自己添加了保险——
  “子弹时间”。
  在宣布开球之后,陆恪当机立断就使用了特殊技能,视线如同鹰隼一般开始快速打量起来。
  第一秒。
  陆恪一边快速后撤步一边扫描全场,他可以清晰地看到防守锋线联手上前冲撞的气浪。
  派珀斯与布恩的对位之中,持续不断地挑衅着布恩,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垃圾话,电光火石之间无法捕捉到具体的细节,但可以看得出来布恩在对抗之中站不住自己的位置,正在一步步地后撤,尽管他竭尽全力了,但派珀斯的绝对能力还是技高一筹。
  眼看着,陆恪的右侧口袋就要撕破了,派珀斯却突然后撤步,离开了布恩,这是一个佯装突袭四分卫的战术,脚步随即就朝着外侧一个横向跨步,如同一座大山般堵在了马库斯的槽位跑动路线之上,提前做出了预判,掐断了马库斯的接球可能。
  与此同时,提尔曼和布里吉斯就已经双双完成了外侧横向移动的动作,提尔曼VS洛根、布里吉斯VS吉恩,两组对位防守立刻就卡住了位置,这也使得康特能够持续后撤,然后移动脚步靠近了中央地带,如同猎人一般,正在等待着漏网之鱼。
  那么,左侧呢?
  相较于右侧的错位防守,左侧则是规规矩矩的对位防守,角卫詹宁斯对位克拉布特里,安全卫怀特对位弗农。
  但陷阱却也在左侧。
  四名防守锋线故意分散了开来,将旧金山49人的中锋乔纳森·古德温孤立出来,与中线卫布莱恩·乌拉赫面面相觑,这使得乌拉赫能够不需要冲撞,停留在原地防守跑球即可——如果不是跑球,乌拉赫就能够在短传区域协防,愣是把古德温的比赛角色抽离了出来。
  四名防守锋线分别对应左右两侧的四名进攻锋线,全部卡住了位置。
  正是在如此情况下,位列左侧的外线卫布莱克·康斯坦佐就空余了出来,一个横向移动,错过了冲跑出去的弗农之后,就已经绕过了进攻锋线,朝着口袋快速冲了过来。
  简单总结就是:利用错位和提前发动,防守组走在了进攻组前面一步,继而制造出了优势。
  如果陆恪选择跑球,那么派珀斯绝对不会后撤,再加上乌拉赫,他们能够及时止损;如果陆恪选择传球,他们康斯坦佐就是第一波冲击,而缜密的二线防守则是第二道关卡,同时乌拉赫和派珀斯还能够协防。
  整体来说,芝加哥熊还是认定了旧金山49人会选择传球战术,整个防守重点。
  芝加哥熊再次展现了自己防守一侧的攻击力!
  第二秒。
  陆恪完成了后撤步,不慌不忙地朝着右侧快速横向移动,率先拉开了与正面突袭而来的康斯坦佐的距离,但他依旧没有着急着传球,连声呼唤着,“布恩!布恩!”
  布恩听到了陆恪的呼唤。
  因为派珀斯的突然后撤,布恩现在成为了空闲球员,他正在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整个人都有些云里雾里——他看不到整个全局,自然也就不了解自己现在所出的状况,但平时的战术训练以及默契培养此时就显现出了作用。
  布恩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条件反射地,他就顺从着声音来源方向快速后退——烛台球场之中的安静着实帮了大忙,这让布恩能够分辨出方位。
  等调整完为止之后,他就站在了陆恪的左手边,而陆恪还在持续朝着右侧横向小碎步调整着身体,布恩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朝着左侧一看,然后就看到了正在飞扑过来的康斯坦佐,他转过身,立刻就面向了康斯坦佐,如同堤坝一般,拦截住了迎面而来的洪水。
  慢了半拍,“闲置”的古德温也意识到了变化,快速后撤步,进一步破坏康斯坦佐的前冲势头。
  陆恪呼唤完毕之后,却没有任何停顿,视线快速往前望了过去,寻找传球空档。
  第三秒。
  整个右侧区域已经变得无比臃肿,洛根、吉恩和马库斯三名接球球员正在持续朝着中传区域推进;派珀斯、布里吉斯和提尔曼三名防守球员也正在贴身防守,看似是区域防守的阵型瞬间就变成了对位防守。
  同时,坐镇后场的康特也正在朝着这一次重新回防,因为他看到了陆恪的移动脚步,显然传球应该就在这个方向;另外,空闲下来的乌拉赫也正在后退,加入了短传以及中传区域的防守之中。
  洛根靠近外侧,吉恩位居中间,马库斯靠近内侧。
  洛根正在停步回转,吉恩持续前冲,马库斯横向内切扯动。
  整个跑动路线如同盛开的花骨朵一般,完全绽放开来,这也迫使芝加哥熊的防守也不得不跟着拉开空档,混乱局面正在变得泾渭分明起来。
  就在此时,陆恪抬起了右手,朝着洛根所在的方向做出了传球姿势。
  洛根与提尔曼的纠缠依旧是密不透风,但刚刚,洛根一个紧急刹车,杀了一个回马枪,瞬间就拉开了与提尔曼之间的距离,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两码左右的接球空间。
  提尔曼浑身上下都拉响了警报,因为他知道陆恪的肩后阴影传球是多么精准,他现在已经失去了位置,只要洛根自己没有出错,他就可以卡住空间,完成接球。
  该死的!


第903章 眼花缭乱
  提尔曼的所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没有丝毫的松懈,眼看着洛根就已经拉开了两码的距离,他硬生生扭转了自己的身体重心,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不依不饶地朝着洛根飞扑过去。
  同时,视线余光还在打量着陆恪的传球弧线,即使是肩后阴影传球,他也还有机会。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位置变换,站在洛根的身后,不管是拍掉橄榄球,还是撞击洛根重心,亦或者是完成接球之后的擒抱,他都将占据优势。
  但下一秒,提尔曼就惊呼不妙:又来?
  第四秒。
  陆恪即将传送出橄榄球的右手,稍稍停顿了一下,利用腰腹力量轻轻一拧,正面方向就已经完成了改变,重新拉动手臂,朝着中央的吉恩方向做出了传球动作。
  又是假动作!以假乱真的假动作。
  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提尔曼就已经做出了反应动作,更为准确来说,本赛季的出色状态,让他在预判和卡位方面占尽优势,就如同拥有狗鼻子一般,总是能够提前半拍嗅到四分卫的传球选择以及接球球员的跑动位置。
  所以,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提尔曼的肌肉就完成了紧急刹车,依靠身体重量的强大惯性朝着右侧移动。
  为什么?
  因为吉恩的对位防守球员是布里吉斯。
  首先,布里吉斯是一名外线卫,更多时候负责地面防守和短传防守的外线卫,他的体重足足达到了254磅(115公斤),速度和短程爆发力都不是他的强项,强强对抗之中的重盾围堵才是,擒杀和制造掉球都是他的能力所在。
  其次,布里吉斯偶尔会协防短传区域,这一次的防守也是如此,但按照计划,他应该对位马库斯,可是马库斯和吉恩两个人不断交换位置,以至于布里吉斯的位置换不过来,最后只能是派珀斯盯防马库斯,而布里吉斯则留在了吉恩身边。
  本来布里吉斯是打算用力量撞开吉恩,破坏吉恩的跑动节奏,但事实上,吉恩却没有把自己的速度提到极致,而是忽快忽慢地不断变速,凌乱的节奏让布里吉斯彻底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最后,吉恩最大的强项是什么?速度。
  如果吉恩突破了布里吉斯——这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吉恩就将独自面对康特的防守。危险,这是绝对的危险,稍稍一个疏忽,吉恩可能就要长驱直入地完成达阵了!
  当然,提尔曼脑海之中没有出现如此错综复杂的想法,他只是如同野兽一般感受到了危险气息,条件反射地就做出了反应。
  不管是协防,还是补防,提尔曼都必须对吉恩的接球做出反应。
  视线之中,陆恪看到了提尔曼移动重心的脚步,顿时就明白,自己的战术陷阱奏效了,但他依旧丝毫没有松懈,因为进攻还没有完成。
  第五秒。
  陆恪的视线余光可以捕捉到康斯坦佐正在用力撞击着布恩拦截的身影,他利用自己助跑的冲击惯性持续地突破,布恩的双脚正在一点一点地后撤,竭尽全力试图阻止康斯坦佐,但两个人的位置还是在持续靠近。
  陆恪没有受到任何打扰,第二次收住了手臂,身体一个小小的十五度右侧转身,整个转动的调整非常细腻也非常柔顺,根本没有花费太多力量,坚持不懈的瑜伽练习现在已经到了丰收的时刻,这让陆恪轻而易举地再次完成调整。
  脚步根本就不需要变化,依靠上肢力量的控制,陆恪就将橄榄球推送了出去,在空中划出了一道轻盈的弧线。
  抛物线曲线并不高,约莫也就是一层楼的高度而已,但飞行速度却非常快,即使不是子弹传球,但速度也已经无限接近了,沿着右侧三十度角的放射线方向一路势如破竹地持续前冲。
  与此同时,康斯坦佐终于顶撞着布恩靠近了陆恪,却注意到陆恪手中已经没有了橄榄球,但前冲势头却停不下来,结果就和陆恪撞在了一起,三个人如同汉堡包一般重叠在了一起,古德温的脚步也随后赶到,确保康斯坦佐没有过分的举动。
  然后就可以看到失魂落魄的康斯坦佐。
  这一次,芝加哥熊的防守组可谓是提前布局,中场休息时就已经多次商议,将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在内,撇开进攻组的表现不说,他们就致力于下半场第一波防守中给陆恪一个下马威,让陆恪狠狠地遭遇迎头打击——
  不仅仅是擒杀那么简单,而是把所有接球点和火力点全部堵上。在气势层面占据制高点。
  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杀手锏。
  但,为什么?康斯坦佐居然没有完成擒杀,为什么呢?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陆恪到底是怎么识破他们战术的?杀手锏又到底是怎么失灵的?
  康斯坦佐连忙抬起了视线,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二线防守了,然后,他就可以看到那一记如同火箭一般飞奔而去的橄榄球,瞄准的传球目标赫然是洛根·纽曼!
  康斯坦佐几乎就要喜出望外地尖叫起来,因为对位防守洛根的就是提尔曼,本场比赛状态依旧火热的提尔曼,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依旧能够完成防守……等等,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洛根接住了橄榄球?为什么?等等,不对劲,完全不对劲!
  康斯坦佐几乎就要绝望了!
  ……
  洛根正在不紧不慢地调整自己的脚步,不是因为自己作为传球目标,而是因为自己正在与马库斯、吉恩配合跑动路线,他们三个人正在不断地交换路线,完完全全打乱跑动节奏来破坏对方的防守布局。
  这一档进攻之中,之所以用泰德·吉恩替换了兰迪·莫斯,就是因为他们需要利用吉恩的速度来打破防守组的节奏,将他们的防守阵线完全拉开,而他们自己的跑动路线又藕断丝连、守望相助,以团队的力量来实现突破。
  眼看着吉恩已经甩开了布里吉斯,洛根也立刻发力,一个刹车的回马枪,甩开了提尔曼,现在就看提尔曼到底要不要回防了,如果回防,那么陆恪就可以选择吉恩或者马库斯作为传球对象,如果不回防,那么洛根就将为自己赢得接球空间。
  洛根的注意力也达到了高度集中。
  中场休息的时候,被弗农、吉恩几个小伙伴群嘲,面对提尔曼的防守愣是没有占到便宜,虽然当场嘴硬地给予了还击,但洛根却知道提尔曼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他必须发挥出自己的百分百能量,才能够寻觅到良机。
  所以,洛根的脚步调整十分精准,他不是完全背对提尔曼的,而是侧身面对提尔曼,视线余光始终在盯着提尔曼的一举一动,他甚至没有观察陆恪的位置,因为他们这群接球球员都知道,任何一点点传球空档,陆恪都绝对不会错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