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朱门风流-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料。可她们却都指着巴结好了孙贵妃,日后有个万一能免殉,又是交好了太子之母,再加上孙贵妃有册宝,将来就是废后代之也未必可知。

于是,这孙贵妃在雪地里这么一跪,两人全都急急忙忙地赶了来,在雪地里一个劝一个拉,也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流了多少的汗,孙贵妃却只是纹丝不动,仿佛是咬紧了牙关打算跪死在了这里。瞧见这情景,焦嫔忍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悲从心来。

“娘娘,你就是不为了自个想想,也得为了太子殿下着想,这天寒地冻的日子,万一跪出个好歹来,您让殿下可怎么办!”

眼下雪已经停了,但由于东西六宫进出的东一长街东二长街和西一长街西二长街全都封了,因而各宫里的杂役宦官等等也无暇顾着扫雪,孙贵妃不过是才跪了两刻多钟,最初犹如针刺一般的膝盖就已经完全没了知觉。而那些被人体的温度融化的积雪也濡湿了她的衣裙,更是冷得彻骨。此时此刻,听着焦嫔这叫声,她忍不住身子一抖,却是真有些撑不住了。

“娘娘,娘娘,螽斯门开了,西二长街上的螽斯门开了!”

一阵风似跑来的小宦官狂喜地跪了下来,却由于冲劲,人一下子顺着化雪成冰的地面往前头溜了老远,只离着孙贵妃身前四五步方才好容易停下,险些撞着了焦嫔。他也来不及告罪,急急忙忙地说:“来的是郡主,是陈留郡主!”

闻听此言,孙贵妃终于是感觉到身上的力气一下子给抽干了。郑王来探望过李贤妃之后,便透露了之前被太后申饬的事,她也确定了真是皇太子重病。若是宫中只有皇后,她自然敢豁出来闹,但她进宫之初便是养在张太后宫中,深知这位婆婆的严厉和冷淡,也只能用这种自虐的方式来惊动对方。太后亲自来自然不可能,但只要朱宁过来,她至少能知道太子的病如何,至少能刺上一两句重话打探打探。

幸好旁边还有个曹嫔托了一把,孙贵妃这才勉强还挺直着腰:“除了郡主,还有谁?”

“回禀娘娘,没别人了,就是几个小宦官跟着。”

说话间,外头已经传来了阵阵喧哗。孙贵妃才一抬头,就看见朱宁已经是迈过了前头的永宁门。她从前跟朱宁还算交情不错,虽彼此年纪相仿,可也总跟着朱瞻基叫一声宁姑姑,然而,如今唯一的儿子病得不知情形,偏生照料的又是朱宁,她心中难免怨恨,面上不由自主地露了出来,只是死死盯着那张清秀匀净的脸不出声。

瞧见孙贵妃正是什么都没垫就跪在这露天底下,朱宁心中嗟叹,不禁加快了两步,待到前头他,她也不管旁边那两个嫔,一手就拽住了孙贵妃的胳膊。一个是跪得僵了的,一个是熬夜累得狠了的,于是谁的力气也没扛过谁,朱宁险些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幸好焦嫔和曹嫔都已经品出了滋味来,慌忙一边一个搀了。

“起来,皇太子的病还没到那个地步,你是想折他的福?”

孙贵妃盼星星盼月亮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此时朱宁说什么都不如这一声儿子来得要紧,因此,她在一愣之后,终于是被人搀扶了起来,但腿却是直不起来了。朱宁也顾不得那许多,连忙吩咐人把孙贵妃架进了正殿。

从朱瞻基亲笔题写的“恭肃德懿”正殿进了暖阁,朱宁把宦官都屏退了去,一面指挥着宫人打来温水热水,一面让另几个人给孙贵妃解下衣裙。待温水热水送上来,见孙贵妃的小腿膝盖大腿都已经是冻得发青发紫,几个年长宫女先用温水一遍遍擦洗,随即又换上了热水。如是一番折腾下来,孙贵妃只是咬着嘴唇攥着锦被不做声,眼睛却始终盯着朱宁。直到一番忙活过后,人躺在那张黑酸枝木大床上,又盖了锦被,她的目光始终没有挪过窝。

吩咐人去御药房叫太医,朱宁又屏退了所有人,这才在床沿上坐下,随即叹了一口气说:“贵妃娘娘,你这又是何必!”

“我的孩儿若是死了,吴嫔的孩子便能养在皇后膝下,将来便是当然的太子,别人难道不是这么想的?”孙贵妃用尽浑身力气吐出这么一句话,随即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又冷笑了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吴嫔那边的消息还没露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好歹是在太后身边长大的,她就这么不喜欢我,就那么恨我,连带孙子……”

“贵妃娘娘!”朱宁实在忍不住了,一口喝止了她,见孙贵妃的脸上又是痛心又是迷茫又是惊惶,这才摇摇头说,“我不妨实话告诉你,太子没事。就算暂时病了,谁敢不尽心?谁不知道那是皇上最心爱的儿子?”

太子没事!

孙贵妃一下子僵了,想到得知消息之后自己的痛彻心扉不眠不休,想到自己暗地里发狂的诅咒,想到自己曾经悄悄做的那几件事,她简直不知道眼下该说什么,该露出什么表情。半晌,她只觉得眼前一黑,终于禁受不住这刺激,一下子昏厥了过去。

朱宁正要叫人,门外却突然传来了曹吉祥的声音:“郡主,郑王派了人来,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求见郡主,不能耽误!”

第八百六十五章 又到夜深人静时

又到夜深人静时。

相比前天夜里的跑马不断,昨天夜里的诡谲宁静,这天的深夜自然也是夜深人不静。已经忙碌了好几天的锦衣卫再一次在万籁俱寂的时候闯入了一处处民宅,只不过这一回却是有针对性的多了,破门而入之后便熟练地赶人抓人,正主儿往往是连话都来不及说一句,随即就被五花大绑捆成粽子堵上嘴带走,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就连十王府的晋王公馆亦是如此。当紧闭的东西角门突然被人叫开,随即大批锦衣卫冲进来的时候,公馆上下的下人全都是惊慌失措。从永乐到洪熙宣德初年,晋藩虽说从未上京朝见,但屡屡却有世子郡王奉诏入京,这里几年间也有不少人住过,婢仆等等自然是不少。油水不多是不假,可终究没有主子,平日也自由得很,谁能想到会引来这般如狼似虎的缇骑?

房陵大步走上前来,眼见所有婢仆都已经被手下驱赶到了院子里。由于是深夜,不少人是从被窝里被人强行拉出来的,一个个都穿着单薄的衣衫,跪在冰冷的青石地上瑟瑟发抖。此时此刻,他很快压下了心中那一缕不快,沉声问道:“那个总管呢?”

“回禀大人,四下里出口都已经守住,不曾见有人进出,但总管却不见了!”

想到此前李茂青是自缢,郭聪也是自缢,房陵不禁觉得心头一股寒气油然而生,立时厉喝道:“再搜,尤其是池塘水井等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尽管是公馆而不是王府,但既然是供晋藩诸王上京时居住,这偌大的公馆自然是富丽堂皇——正堂的墙上挂着唐宋名家的字画,厨房的柜子里摆着整套的宋代名窑瓷碗碟,库房的箱子里是琉璃烧制的大插屏,至于上房的箱笼里,则少不了四季用的绸缎衣服,大小摆设玩意……总而言之,在抄家能手锦衣卫的眼中,什么都是值钱货。

不过,由于这一回是办不好就要挨限棍的勾当,所以众人不过是顺手牵羊往怀里捣鼓那么一两件,大半的心思还是放在正经事情上。然而,几乎把整个公馆翻了个底朝天,水井用长竹竿捅过,池塘里头冰都冻得严严实实,丝毫不见有人的踪影。

于是,忙活了大半夜,各处的消息汇总上来,房陵的脸终于完全沉了下来——那个郑王所说用婢女之死要挟他的总管,竟是真的不见了!而审问了几个家仆的结果却是,晚上夜禁诸门落锁之前,便是二总管前来传话,打从下午开始就没有人见过那位真正的总管。

“难不成又让人跑了?”

一旁的千户恨得牙痒痒的,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这当口,另一边去搜书房的百户却是拿着一大把书信一溜小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的笑容:“大人,书房里的东西都在,不少都是晋王亲笔,还盖了金印!每封信上头都有大逆不道的言语,甚至还写着让这儿寻访懂得巫咒的人送往太原!”

“大人,单凭这些物证,这回的事情也能漂漂亮亮收场!”

房陵听了这话却只是皱了皱眉,人跑了却证据都在,这本就是极其反常的,然而,接过这些书信,随便看了几封,他的眉头就渐渐舒展了开来。凭他的经验,自然能断定这些并非伪造,无论口吻亦是笔迹金印,应该都确实属于如今那位以跋扈残暴著称的晋王。于是,尽管心底的那个谜团尚未解开,他仍然点了点头。

虽说他是打宫里直接领的命令,但既然东厂督锦衣卫,他总不能越过了那一层。于是,见众人神色振奋,他就吩咐道:“把书房的东西全部都查点清楚,随后造册封存,派人去知会陆公公,让他尽快带人过来!”

与此同时,深夜的文渊阁内阁直房中亦是亮着灯。杨士奇捏着手中那几张薄薄的纸笺,良久方才放下,又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这是傍晚就从左顺门那边封口送上来的,起初混在其他文书当中,他并没有在意,后来还是发现那署名方才挑出来看。可是,当他通篇看完之后,却是心中一惊,继而又看了第二遍第三遍,如今也不知道是第几遍了。

陈山竟然上书说自己老迈昏庸,不堪使用,请求致仕!

要说资格,京师的满朝文武里头,可以和杨士奇比资格的,唯有蹇义和夏原吉,但两人已经是形同荣养了,因此别人不知道,他对陈山的履历自然是知之甚深。

陈山是洪武二十七年的进士,后来招入修永乐大典,又为皇太孙讲经史,到了永乐十八年,方才正式从吏科给事中任上转至东宫,专侍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等到了宣德初,陈山因为是东宫旧人,自然备受任用,从侍郎一路升迁至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奈何没能在内阁之争中站稳脚跟。

不同于出身豪富的杨荣,书香门第的金幼孜,满世界游历过的杜桢,杨士奇自幼贫寒,又蒙继父养活了多年,仕途虽不跌宕,但也总有高潮低谷,因此,算得上五朝元老的他一向是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说话的时候含糊。此前杜府送礼风波,以及层出不穷的流言蜚语,他自然知道,心里也隐约有所感,而这时捏着这样一份告老致仕的陈情表,他不禁叹了一声。

尽管可以回家,但这几天多事,哪怕是凡事缄默不出头的杨溥也留在了宫里,这时候免不了抬起头来:“士奇公,陈大学士上了什么题奏?”

“陈汝静和我同年,他居然要告老致仕。”杨士奇轻轻弹了弹手中那份奏表,轻轻摇了摇头,“他于皇上有师长之谊,为官也很是清廉,如果不是这份抛不去的心思,再度入阁也不是难事。有些事情做得过头了,就算大部分人不知道,也总有人会看见的。”

杨溥素来话少,闻听此言只是面上微微一动,随即就埋头下去干自己的活。内阁众人当中,他的资历最浅,想当初他和陈山张瑛入阁的时候,张瑛甚至在背后讽刺他这个阁老是坐牢坐出来的,可消息传到他面前,他却仍是一如从前的谦逊。结果陈山张瑛因“不熟机务”而退出内阁,相反他这个看似没存在感的人反而仍旧稳稳地占着位子。

对于杨士奇来说,为了陈山感慨一句也就罢了,漫漫长夜中还有的是其他事务要做。杨溥也是一样,一个注定要退场的人,自然是无需再关切。两人重新埋下头来,从案头上堆积如山的事务中挑选出轻重缓急,一一上拟出节略和答复要点。

室内的几盏油灯之前已经注入了灯油,这会儿跳得格外强劲,哪怕在偶尔悄悄进入室内续茶的杂役宦官掀起门帘带起一阵微风的时候,那火苗仍旧是稳稳当当,一如两张案头后稳坐如泰山的两位老者,一如他们虽出现皱纹,却依旧稳当毫不颤抖的手。

十王府,卫王公馆西院暖阁。

仁宗朱高炽十子,卫王瞻埏最小,自幼便是体弱多病,因此朱瞻基也对其颇为怜惜。只是,任凭是太医几乎日日出入这座公馆,又是药罐子似的一剂剂药地下去,他的身体却仍是没有多大起色。这天半夜三更也是如此,眼见留守公馆的那太医摇摇头满脸沉重,总管几乎毫不犹豫地去敲了隔壁两家的门,在虎视眈眈的禁卫眼皮底下把襄王和梁王死活请了过来。

此时此刻,又是灌药又是扎针,卫王终于是缓过了气来,瞧见两个兄长都赶了过来,他自是异常欢喜。只不过,欢喜过后,躺在宽大的五福齐来纹样檀木拔步床上的他可怜兮兮地看着那个送上来的药碗,随即委委屈屈地说:“九哥,还要喝药?”

“那是当然,乖,喝下去就好了。”

见梁王一副哄小孩的模样,他又可怜巴巴地转头看着襄王,讨好地叫道:“五哥……”

“要是皇兄在,也得死按着你喝药,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撒娇!喝了,赶明儿我带你去集市上头玩。”

看到襄王没好气地摇了摇头,梁王便坐了下去,不由分说地扶着他的肩膀,硬是把一大碗药汁子灌了进去,继而又给他塞了一块山楂糖在嘴里,这才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虑。等到把人安顿了躺下,又盖上了被子,梁王刚朝襄王做了个手势,偏生卫王一把抓住了他,嘴里低声哀求道:“九哥,你和五哥再陪我一会,陪我一会再走……”

瞧见小家伙可怜巴巴的样子,梁王想到之前病故的一母同胞的兄长滕王,眼睛顿时微微一红,也就顺势在床沿上坐了下来。襄王无奈,也只得陪着坐了。好容易把人哄得睡着了,听到那均匀的呼吸声,两人方才悄悄地退出了屋子,襄王又嘱咐宦官和侍女好生看着。

出了屋子,梁王便轻轻叹了一声:“五哥,要是就藩,十弟这身体恐怕是撑不住的。要不是担心他,也不会半夜惊动你。”

襄王是太后诸子当中最小的,因历来笑呵呵,从不摆嫡子的架子,因而和兄弟们都相处得好,谁有疑难都来找他,再加上和梁王感情不错,连带着也更看顾卫王。这会儿,他丝毫没有从被人从暖被窝里叫出来的气恼,相反带了几分黯然之色。

“十弟身子不好,自然该来叫我。藩王不得居京师毕竟是祖宗家法。就算皇兄怜惜十弟,留着十弟不让就藩,我们却都免不了。到时候那一别,兄弟之间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了,眼下能多聚就多聚聚。之前八弟去了的时候,十弟哭得和泪人似的,又大病了一场,我真是怕那时候有什么万一……可眼下又如何,十弟每到冬天就病,太医说,他这不过是吊着罢了。”

“能吊着,也比八弟年纪轻轻就撒手去了的好。”

兄弟俩你眼看我眼,最后襄王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握了握梁王的手。此时毕竟是半夜,襄王也不好停留太久,又闲话几句就披上大氅离开了,而梁王却目送了人离开,就匆匆转回来,又进屋到了卫王床前坐下了。望着瘦弱的弟弟,他不知不觉就想起了母亲还在的情景。

父皇共有十子,最小的三个儿子便是母亲郭贵妃所出的八哥滕王、他和卫王。那时候东宫虽然常常难安,可兄弟几个却还要好得很——毕竟,太孙之位早定,没人能够撼动比他们这些弟弟至少年长六岁的朱瞻基——而因为嫡母极得他的祖父和父亲信赖,东宫妃嫔之间自也融洽。可这一切都在父皇登基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结果,他没了父皇,母亲跟着去了,就连八哥滕王也因为惊怒和悲痛交加病故了。

“十弟,你知不知道,就连舅舅,这次也兴许保不住了。没想到表兄也死了,他都是为了我……”

喃喃自语的梁王轻轻抚摸着卫王的鬓角,随即往床板上靠了靠,脸上露出了难以名状的悲苦之色。母亲堂堂侯门千金,那会儿却嫁给了父亲为庶妃,熬了多年终于多了个袭封武定侯的兄长,可到最后仍是什么都没了,只余下他们三兄弟。如今他虽加冠,却尚未纳妃,还不知道就藩将往何处,也不知道就藩之后能否再见到这唯一一个一母同胞的兄弟。

“瞻埏,别怪我,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可如今已经下不来了。五哥教导过我很多东西,但有些事情,他可以不想,我却不能,我们终究不是一个娘养的……你放心,我都预备好了。横竖我没娶王妃,也没有子女,不过就是一个人……想来,为了皇家的体面,也没人会苛待你这个孩子……”

说了好一阵子的话,见睡梦中的卫王仿佛是做了什么好梦,唇角露出了一丝温馨的笑意,梁王又给他掖了掖被子,随即深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准备去放帘帐,手一碰到帐钩时却愣了一愣,原来,那象牙帐钩赫然是长宜子孙的式样。略一怔忡,他就把厚厚的两层帘帐都放了下来,又一一卷好掖好,这才朝外走去。只背转身去的他完全没看到,原本已经合拢的帘帐却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被一只手拉开了一条缝,露出了一双亮晶晶的眼睛。

第八百六十六章 又进神机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哪怕是这大冬天的早晨,亦是一天之中最要紧的时候。所以,清晨的城门口聚了一大批等待入城的百姓,有挑着柴担的樵夫,有推着大车的菜贩,也有进城打算采买年货的普通庄户人。而一条条胡同中,除了那些颠倒日夜笙歌慢曲到天明才歇了的人家,做生意的铺子也卸下门板挂上了招牌,打算全副精神迎接一天之中的头一笔生意,也好赚个开门红。于是,门前路上的脚步声、马蹄声、车轱辘声,种种声音汇聚在一起,自是让人们精神抖擞身心振奋,精神奕奕地迎接着这新的一天来临。

毕竟,因为昨夜之事而看不到今天太阳升起的人,只是极少数的一撮人而已。

一大清早,张越也是一如既往地准时起来。漱口刷牙之后用冷水擦了脸,皂隶便送来了用小火炉热好的粥来。

用勺舀着那百合红豆排骨粥,昨晚家里又派人特意跑的这么一趟,不但送来了晚饭,就连早饭也备办了齐全,他自然是觉得心里熨帖。毕竟,能吃到家常饭菜,谁愿意动馆子里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小花卷、水晶蒸饺、芝麻烧饼、豌豆黄,四样点心加上一大碗粥,他吃得浑身暖烘烘的,风卷残云扫了个干干净净,这才放下了碗。

他这个不得不把衙门当成家里的堂官吃完早饭,裹着大氅到院子里走了几步权当早饭后的锻炼消食,隔着三门却能看见司官们已经三三两两地来上班了——如今皇帝不在不用上朝,自然只剩下了上班。而尚书不在,每日点卯参见也被张越给免了,他们自然更自在,这前来衙门的时间就不敢耽误了。

只是,张越还没走上两圈,就瞥见有人在三门外探头探脑,却是武库司的郎中崔范之。

“什么事这么躲躲闪闪的。”

“大人,外头……衙门外头又多了好多锦衣卫。”

“是单单咱们兵部,还是其他衙门都一样?”

“是四处衙门都是,连翰林院门口都多了一倍的人!”

听到这话,张越不禁没好气地摇了摇头:“那就结了,既然不是咱们衙门这一处地方,有什么好惊慌失措的,自己干自己的事,别胡思乱想。”

“是是是,有您这句话,咱们下头人就心定了,谁不知道您是定海神针?”

崔范之自持是张越的老部下了,再加上和万世节厮混的时间不短,自然而然就染上了一些万某人油嘴滑舌的脾气,笑嘻嘻说了一句就扭头冲不知道哪里打了个手势,随即竟是又径直走进了三门。见张越皱眉头,他就无可奈何地一摊手道:“大人,不是我有意要这么早就说烦心事,是这些天我偷空仔细翻了些旧账,结果真是看出了一些名堂来。”

张越如今最怕的就是名堂这两个字,原本就已经成了川字眉的额头差点没拧起结来。好在他还不想让自个变成未老先衰的小老头,赶紧伸出手指在眉心按捏了几下,这才问道:“什么名堂?最近兵部事情已经不少了,你可别再突然给我一棒子。”

崔范之也就三十出头,比张越只年长五六岁,所以对于两人私底下攀谈时这种熟络的口气,他自是早就惯了,可一想到要说的事情,他的脸就有些发苦:“是关于神机营的。”

看了看有些小心翼翼的崔范之,张越略一思忖,便招了招手说:“屋里说话。”

只一刻钟多些功夫,崔范之就出了屋子,匆匆从三门出去,但不一会儿就提着一个包袱又回转了来,在屋子里又耽搁了好些功夫,他才神色如常地离去。而张越则是召了皂隶进屋,使人去通传工部主事黎澄,让他来兵部。

神机营大校场。

五军营和神机营都设中军和左右哨左右掖,均由勋臣统帅;而三千营由于是骑兵,人数多有增补,因此养马日多,尤其是朝阳门外旧木厂改作养马之后,人员更是陡增两千。相比京城附近安置的几十个京卫,这三大营才是真正的精锐。而这其中,神机营尽管是后建,但由于如今的火器逐渐完备,屡次大战屡建奇功,所以但凡拨马匹人员甚至是月给米钞,神机营都是头一份,就连军器等等亦是优先替换。

张辅解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后,成国公朱勇便奉诏接掌中军都督府。他虽年轻,但毕竟是元勋之后,较之魏国公和定国公徐氏更受信赖。此次京中事急,他亦是在第一时间出镇京营整饬武备,也已经两天三夜没回家了。

只有三十出头的他在武臣勋贵当中自然是极其年轻,然而,由于他赪面虬须,状貌伟岸,在将士当中也颇有威严。如今督京营,掌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的勋臣们至少在表面上颇为服膺,营务亦是井井有条。和从前的柳升等人一样,他对神机营也是最为重视,这天眼见底下士卒操练,站在一旁木质瞭望台上的他不时微微颔首。

“国公爷,兵部张侍郎和工部黎主事来了。”

朱勇这才从校场上收回了目光。他人在京师之外,消息却是灵通,每日里家中定时有人送消息过来,而小舅子沐斌亦是定时送信,所以京师昨晚上发生了什么,他自是知道得清清楚楚,于是一大早操练神机营军士,也是想着是否需要上晋藩平叛。这时候听说张越来了,他本以为是前来宣旨亦或是传命,但待到后头那个人名入耳,他就愣了一愣。

“黎主事?是那个黎澄?”

得到肯定的答复,朱勇顺着木梯下了瞭望台的时候,一张赤红脸自是绷得紧紧的。对于安南,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若不是父亲劳师远征,也不会英年早逝。所以,对于那些安南降臣降人,他素来敬而远之。黎澄虽说是管造办火器事,但平日他都是让旁人去打交道。于是,等到见着张越,他照旧是对黎澄视而不见,只对张越点了点头。

“什么事劳动你这个小忙人亲自来了?”

朱勇语带亲近戏谑,张越也免了参见那一套,便笑道:“昨晚上查阅了神机营送给武库司的文书,正好能抽出空,就特意叫上黎主事一同跑一趟。毕竟,火器的勾当他熟。”

张越在武库司的时候,黎澄被派去了外头公干,等张越回来的时候,他又因为居妻丧而暂时请了假,所以除了上朝时曾经碰上,两人这样一块办事却还是第一次。倒是神机营黎澄常常过来,他人在工部,在制造火器的技术上哪怕算不上天下第一,前三却能稳当当排进去的,所以武将虽不好伺候,对他也还客气,但这一点在朱勇面前就吃不开了。

毕竟,倘若不是他老子在安南称王,朱能也不会率军远征因而客死异乡。

所以,对于朱勇的旁若无人,他也没往心里去,仍然是毕恭毕敬,心里更疑惑的是张越说什么试验新制的火器,硬是让他过来。可这几天京师的事情一桩接一桩,这位暂时署理兵部的少司马大人怎生会有这样的兴致?

然而,张越一路和朱勇往营房那儿去,两人说话也并不避着他,原本心里七上八下的他渐渐更加心定了。直到前头的张越突然转过头来问了一句话时,他那颗已经放下的心方才陡然之间提了起来。

“黎主事,你也知道,我在武库司呆过一段时间,曾经主持过汰换军器。之前在神机营都换上永乐手铳的时候,曾经换下一批老货色。有件事我想要请教,军中火铳使用的年限大约是多少,这批换下来的老货色,可还能使用?”

此话一出,不但黎澄吃了一惊,就连朱勇也想起了近几天发生的事,一时皱起了眉头:“怎么,是不是神机营汰换下来的那批火铳不曾销毁?是军器监的责任,还是兵仗局的问题,或者是武库司神机营?”

朱勇一开口就想到了要紧地方,又问及了涉及此事的方方面面,张越也不禁佩服他的老到。见朱勇的亲随都只是远远跟着,一旁只有明显吃了一惊的黎澄,他便直截了当地说:“因为之前棉甲的事,武库司虽然打了保票,但之后几个司官还是调来卷册仔仔细细查了一遍。结果棉甲的事倒没查出来,可这火铳的事却是发现了端倪。神机营汰换下来的火铳发往了军器监回炉,但回执不知怎的竟是模糊得很。”

六部之中,工部最杂最卑,可油水也最多。不说别的,哪怕是军器监的一个小小大使,也能从匠户和朝廷拨的原料上头抠下一大块肉来。只不过,一旦和其余各部打起交道来,这腰就得弯得低了。黎澄家里前几天多了两个来自安南的远房亲戚,家事原本就够头痛了,这会儿张越一句回执模糊,他这个专门负责军器监的小小主事,只觉得后背心冷汗直流。

“张大人,处理那批东西的时候虽然我不在,但册子却是登记过的,都已经发往了兵仗局回炉。若是大人不信,我可以立刻回工部取兵仗局的回文。”

“是兵仗局的首尾?”朱勇紧皱的眉头顿时更加拧成了一个结,“若真是如此,那掌事的宦官真要好好查查了。对了此前不是说还有一批送进宫的宦官有问题吗?”

“兵仗局……”张越倒不是偏听偏信之人,见黎澄已经是紧张得满头大汗,他便微微颔首道,“先不用急,那些毕竟是换下来的东西,射程威力等等应该不如神机营现在的那一批手铳。但我还在武库司的账册上发现,神机营年前曾经报废过一批二十把永乐手铳,因为数量少,武库司验过之后就拉了回来送去军器监,又知会送了新的,黎主事,可有这回事?”

“有,那批东西是军器监回炉的,不过送新乃是兵仗局的首尾,我记得不是二十……而是……”黎澄本就是满头大汗,这会儿上下牙齿竟是有些打起了架,“我记得,军器监存档的签票上,写的是四十!”

也亏得他记性极好,对这些要紧地方的大事都异常留心,数字竟是记得分毫不差,因此张越微微一愣之后,就哂然笑道:“不查不知道,武库司查的粗略,倘若还有更多,那就不单单是如此了。比如说,火药报损耗的时候稍微夸大一点,亦或是其他……”

“你先别说了!”

朱勇一下子打断了张越的话,不是他不想听,而是他得好好计算一下这事情的后果。他接掌京营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