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朱门风流-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的,千岁爷非得下令说王府内院的人一个都不能出去,往里头送东西的也只能是年过四十的女人,如今来来去去的全都变成了这么些货色。要是水灵也就罢了,偏生不是粗壮得像男子,便是这么些干瘪老迈的,竟是连想过过手感的瘾都不行!不过话也说回来,哪怕没有禁令,这些人进进出出都是干的粗活,年轻水灵的怎么肯干这种活计!”
话语声清清楚楚地随风飘了过来,一前一后推拉着柴车的两个婆子却都没有吭声。直到过了转角处,前头那个身穿褐色大棉袄的婆子佝偻的身子一下子挺直了,她飞快地扫了扫四周,见并没有人经过,她就冲后头的另一个婆子打了个眼色,旋即便三两下攀上了左边的围墙,只瞅了一眼便一跃下地,依样画葫芦地又上了右边围墙,很快便再次平安落地。
“三姐,怎么样?”
“和我上次来的时候没有什么变化,看来我还真得感谢那位死了的世子殿下带我来过一回。青霜,一切都照之前商定的,你警醒些,千万别露出破绽。”
顶着一幅苍老的脸,那婆子的口中却吐出了一个年轻的声音。若不是汉王府这些日子戒备越来越森严,即便以她的实力也不敢轻举妄动,唐赛儿也不会在外头筹划好所有后路才潜了进来。好在根据她打听到的消息,冯远茗确实在里头,而且暂时还安然无恙,因此她也能静下心准备。
混进王府固然不难,但混进去要救出人做成事情却是不容易,每个环节都得算到。她当初和那位世子虚与委蛇一场,谋略上头大有长进,可还及不上张越那边派人送来的计划。
见唐青霜点头,她便重新到了前头,背起绳子抓住两边的车杆,只轻轻一用劲便拉动了那辆沉重的炭车。
两人沿着这条狭窄的夹道进了一处小门,就只见四处都堆着各式各样的杂物,一摞摞的干柴堆满了大半座院子,此外便是大筐大筐的柴炭和其他各色炭柴。汉王朱高煦和父亲一样畏冷,每年不到十月就开始烧炕取暖,整个王府一个月的用量便常常要超过万斤,如今为了其他目的,更是得储备大量上用银霜炭。
由于出了韦妃的事,如今朱高煦下令内院从上至下的女人都不得外出,只有年四十以上的女人能够进来。这院子里用的都是年纪大的婆子,从外头进来送炭的也都是粗妇,因此素来很少有什么防备。于是,当常来此地的一个管事仆妇一如既往到这儿来派活的时候,压根没注意到出来的那两个面目黝黑的粗使婆子有什么不同,叫上她们拉上车就往里头去了。
内院上上下下的用炭都有定数,原本是使人来领的,但这乃是头等粗活脏活,自然是无人肯干,于是渐渐就成了使人送的规矩。即便唐赛儿和唐青霜都是练过武吃过苦的人,这一趟趟跑下来也累得够呛。而那个管事仆妇就更不用说了,走了一小半,她就懒得再一次次进去。每到一处,她就直接指使两人背着篓筐往里头送炭,自己则是坐在歇息。
王府内院原本没有男人,但由于如今朱高煦从寡人有疾变成了寡人不举,因此那批大夫要随时候传,自然只能关在深宅大院里头,门口还有八个身强力壮的太监守着。只是,既然里头这些人都已经“请”来三四个月了,也没见有人想逃跑,他们就渐渐松懈了下来。须知这些人最年轻的也已经是四十出头,要想从王府往外逃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会儿,看到是两个婆子背篓进来送炭,他们便检查了那篓筐,发现没有任何不妥便放了行。顺顺当当进了里间,唐赛儿就看到院中一共是七八间屋子,这时候好些人都在外头散步,个个都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一路送到了这里,她一直都留心观察,此时哪里不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地头。即便刚刚经过的路途已经完全记在了脑子里,可她知道眼下才是最好的机会,因此四下里一扫没看见冯远茗,心中顿时暗自着急。
就当她冲唐青霜打了个眼色,暗示拖延时间的时候,北房那间大屋的门帘忽然被人高高打了起来,旋即里头便踱出了一个人。只见那人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布衣衫,须发斑白腰杆挺得笔直,脸上一幅仿佛别人欠他三百两似的冷淡表情。他看也不看院子里活动的其他人,径直下了台阶,等到了院子中央时,他竟是自顾自地打起了太极拳。
看清了人,唐赛儿顿时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念头一转就一面干活一面唠叨了起来:“右五味搅和令调,以枣肉和为丸,如大麻子许,每食后一丸,去心忪,热风鬼气……”
这声音虽说不甚清晰,但却是所有人都能听到。唐青霜看见院子里的两个仆妇上前呵斥,忙赔笑解释道:“她如今脑子糊涂了,成天就记着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别说现在,就连晚上也念叨,嫂子们还请原谅则个。可怜见的,要是她师傅在,也不会这个样子。”
说者有心听者无意,院子里那些大夫看到冯远茗出来,多半各自回屋里去了,那两个仆妇听说是这婆子脑袋糊涂,也就没有再干涉。只有正打太极拳的冯远茗动作一停,随即又恢复了那种轻柔缓慢的架势。可没打多久,他便气咻咻地停了手,又开口喝道:“今天既然送了炭来,多多的给我送些进去,睡了几天凉炕,你们是成心想冻死我不成?我这个老头子怕冷,脚炉手炉都用得上!”
别的大夫要是敢这么吆五喝六,那两个仆妇早就发了火,可冯远茗毕竟是上头传下命来吩咐多加照应的,两人还隐隐约约听说,汉王的病在此人调护下颇有起色,此时忙赔笑应了,当即要亲自送炭进去。无奈冯远茗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挑剔得了不得,她们索性就支使了唐赛儿和唐青霜,随即就远远站着发起了牢骚。
一进屋子,唐赛儿吩咐唐青霜在门口看着,随即转身疾步上前,满是激动地叫了一声师傅。听到刚刚那《太清丹经要诀》,冯远茗尽管有七八分准数,可听到这一声仍然是大为动容,随即便恼怒地低声斥道:“你到这种地方做什么?我一个人陷进来就够了,用得着再搭上你!那是青霜?你把她也带进来干什么!”
“师傅,我没工夫和你解释。你赶紧扮成我的样子,和青霜一块出去!”
唐赛儿一面说一面动手解发髻,又脱下了外头的褐色大棉袄。看见冯远茗大为吃惊地站在那里,却是一动不动,她连忙催促道:“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么?别说汉王府,就是皇宫大内我也能平安出去。再说了,我的医术和你差不离,从前又不是没有扮过你的模样学过你的说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汉王当初服用过的丹药原本就是我炼制的。”
听见这话,冯远茗顿时想起了早年唐赛儿扮成自己给人看病的情景,顿时气结。汉王朱高煦的病他一把脉一询问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他虽倔犟,却不是个不分轻重的老头,之前很是用了几分手段,总算是让朱高煦信了他几分。只他也知道自己的药方会经这儿的众多大夫仔细琢磨,因此索性装成了不合群的模样,更减了别人几分疑心。
师徒俩毕竟是多年情分,拗不过唐赛儿,他只能不情不愿地和她互换衣裳,又就着铜盆洗脸妆扮。当听唐赛儿提起小五已经成婚的时候,饶是他素来凡事不放在心上,这会儿也忍不住懊恼的心思,动作也快了许多。
“所以说,哪怕是为了小师妹,你也得出去。小师妹新婚燕尔夫君就去了北边,你若是回去也能让她宽慰一些。”说到这儿,唐赛儿已经换上那副面具,赫然惟妙惟肖又是一个冯远茗,她又轻轻握了握他的手,“师傅,保重,我如今除了青霜,就只有你一个亲人了。”
“你……唉,你也多加小心,千万别玩火!”心里暗叹的冯远茗没有再多说什么,按照唐赛儿的说法抓乱了自己的发髻,他忽地想起这些天来见过的人听到的风声,急忙抓紧时间把这些要紧的事情吩咐了一遍,然后才说,“他们以为我这辈子也难能从这里出去,所以谈论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没避着我。汉王的心腹枚青回来了,如今那位在京师的济阳王则是负责往这边王府递东宫的消息,似乎东宫有内线。还有……”
外头两个仆妇正觉着那两个婆子进去的时间太长,忽然就听到里头传来了怒斥和砸东西的声音。她们正要进去瞧个究竟,就只见两个人狼狈从门里跑了出来,后面还传来了不绝于耳的骂声。醒悟到又是老头儿乱发脾气,她们忙上前催促那两个婆子快走,随即自个也躲了个干净,任凭里头如何高声喝骂也不作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骂声方才终于断了。
因有唐青霜在旁边帮忙,冯远茗这一路出王府恰是有惊无险。等平安到了乐安城内的下处,他也不及去想自己被软禁这三个月之中的经历,连忙向唐青霜追问了好些问题。然而,唐青霜得了唐赛儿吩咐,哪里肯透露太多,自是避重就轻含糊其辞,好容易哄了老头儿先吃饭,等到药性发作人睡着了,她立刻亲自动手为他乔装打扮,随即便叫来了两个年轻汉子。
“立刻把人送出城去,就说是送老人到青州探望亲戚。到了青州之后就送到那去处,然后你们就呆在青州别回来了,可明白了?”
“可是,只有青霜姑娘你和教主在这里……”
“三姐都说过了,从今往后不要再叫她教主!只有我们俩办事更方便,三姐艺高人胆大,我也会随机应变,你们赶紧走,别耽误!”
等到把冯远茗送走,唐青霜方才真正安了心。按照唐赛儿的计划,她原本也该跟着一块走的,可是,她实在放心不下。唐赛儿还有一个师傅,可她除了这位三姐,就别无其它的亲人。她不知道唐赛儿答应了张越什么事,但她总不能放下她一个人在里头冒险,倘若她这三姐有个三长两短,那么她也不想独活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有何难,生又何易?
大宁故宁王府行馆。
在营建城墙的同时,工部的工匠和大批军士同时也修缮了一番昔日的宁王府。尽管这里也一样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但当初毕竟用的都是最好的石材,不少东西还能腾挪用一用。况且,朱棣是个在皇宫中呆不住的皇帝,难保会到这里巡视。只是,即便是昔日王府,但相比当初殿宇林立窠栱攒顶四门高耸,如今收拾出来能用的不过三个院子。
眼下这里驻扎着上百名御马监侍卫亲军和锦衣卫,由于先后两场激战,众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痕迹,最东边的一处院落最是戒备森严。这里曾经是宁王府正堂旁边的通院,如今却住着全天下最尊贵的那个人。只是,那个君临天下二十余年,从来便是威严伟岸的天子,这会儿却气息微弱地躺在了床上。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尽管朱棣晚年常常生病,但多半时候不是风痹症发作,就是头疼脑热之类的风寒杂症,即便病倒了也多数是精力十足,这么多年几乎就没有松手放过兵权。但这一次抵达大宁之后,一进入这间屋子,他便再也撑不住了。被人小心翼翼挪到这张寻寻常常的花梨木大床上,他勉强吩咐了一些话之后,紧跟着就一直昏睡不醒。
张辅眼看着胳膊上吊着白棉布绑带的海寿为朱棣掖好被角,便对张越吩咐道:“皇上既然点了你留下,你便在此好好看护。我和安远侯宁阳侯有事去商量,若有事即刻通知外头锦衣卫,让他们去我的官所找人,官所就在隔壁。”
说完这话,见张越点头,他就对柳升和陈懋做了个手势。两人虽说满心焦躁,但这里乃是张辅为尊,再加上如今干着急没用,因此只得跟了张越一同出去。
他们这一走,刚刚还能强打精神撑着的海寿顿时跌坐在了一旁的木凳上,脸上一丝血色也没有。要知道,因为路上异常紧急,随军的宦官本就没有几个,之前那场交战更是死得七七八八,除了两个重伤等死的之外,只剩下他还算是囫囵的。宦官监军平日是好差事,但碰到这样要命的厮杀,倘若不是自己武艺绝顶,谁会舍了命保护他们?
“小张大人,今天真是多谢你了。”
张越身上的伤都由彭十三在路上帮忙处置过,除此之外就是因为长途骑马和那两场大战,两股磨破了油皮,这会儿正一阵阵钻心地疼。此时此刻,他斜靠在一旁的墙壁上,浑身犹如散了架似的,再加上一夜赶路的困顿劲一阵阵冲了上来,他那上下眼皮自直打架,听到海寿这话也懒得去琢磨,直截了当地答道:“都这种时候,海公公就不用客气了。”
“你说得不错,都这个时候了……战场上没命也是没命,这里也是一样!”
海寿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嘀咕了一声,又扫了一眼床上依旧昏睡的朱棣,随即就转头端详着这间屋子。由于大宁百废俱兴,这里的一应陈设极其简单。好在这里树木石材都还算充足,桌椅几案凳子都还齐全,只是上头都只是马马虎虎刷了一遍漆,坐在凳子上头还觉得有些咯人。见张越怀抱双手靠在那里,头一点一点仿佛在打瞌睡,他不禁心头大急。
这都什么时候了,张越竟然还有心睡觉!要是皇帝真有什么三长两短,到时候外头那些兵将要是闹出什么事情来,那可如何是好……呸,张越毕竟是张家人,张辅眼下掌握大军,令行禁止,他自然是不怕。可这会儿,全天下可都是指量着这里!
虽说之前和张越小小有那么一丁点交情,又一同出生入死了一回,海寿更知道张越和皇太孙相交不错,可一想到刚刚那位面无表情的英国公,他不免又是七上八下。从前张辅毕竟和汉王朱高煦交情很好,倘若是这次真生出了什么不该想的主意,张越一个晚辈怎生劝得住?偏偏这当口陈懋和柳升竟然都被张辅叫走了,那两位难道不知道至少该留一个看着?
张越迷迷糊糊睡着,海寿胆战心惊想着,如是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床上突然响起了微弱的叫唤声。大约是因为没反应,那声音渐渐提高了,刹那间,海寿几乎是本能地蹦了起来,一溜烟窜到床前,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眼看皇帝睁开了眼睛,他激动得喉头哽咽,竟是完全说不出话来。被惊醒的张越也连忙赶了过来,见皇帝醒得炯炯的,顿时松了一口大气。
朱棣支撑着想要坐起来,奈何挪动了老半天,手肘却依旧不听使唤。见此情形,海寿手忙脚乱地在旁边搀扶,发现枕头靠垫都是硬梆梆的,他干脆斜坐在床头,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身体撑着。
“其他人呢?”
“回禀皇上,英国公安远侯和宁阳侯去官所商量防卫和报信事宜了,门外有御马监侍卫亲军和锦衣卫待命。”张越抢先解释了一句,旋即又低声说,“臣之前承皇上宣召进来的时候,往松亭关的信使已经出发,料想这时候必定到达,明日杨学士金学士就该到了。”
“张辅为人谨慎,料想必定是派人报捷,不枉朕硬是撑到了大宁。”说了这么一些话,朱棣已经是满头大汗,随即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勉强继续说道,“张越,去取纸笔。”
海寿大惊之下双手一抖,差点托不住皇帝的身子,而张越也同样是呆若木鸡。然而,对上皇帝不容置疑的目光,他一下子醒悟了过来,自不敢耽误,连忙站起身来去预备。自打皇帝安顿在这里之后,随行尚宝监几个宦官所带的诰书敕书以及宝玺等等就都一并送到了这里,三个偌大的明黄丝绸包袱就撂在这间屋子西面靠墙的书桌上,此外还摆着文房四宝。
他一并拿了过来,又搬过一张高几一张椅子到床边。取出那一大叠空白文书的时候还好,可是,当听从朱棣的吩咐找出那两方宝玺的时候,他却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
都道是玉玺,其实这大明宝玺如今共有十七方,朱棣眼下出巡,常用的便是“皇帝之宝”和“皇帝信宝”。前者以布告敕,凡登基传位大赦等等皆用此宝;后者以征戎伍,乃是带兵打仗所用。所有宝玺都是尚宝司管理,此次出征也有尚宝司官员随从,只朱棣昨夜却吩咐尚宝司太监将这两方最要紧的宝玺交给了海寿带着,此时此刻竟是用上了。
张越使劲定了定神就专心致志地磨起了墨,眼瞧着那砚台中已经是满满一池黑水,他就摊开纸用镇纸压了,提笔饱蘸浓墨,这才转头看向了皇帝。只见朱棣这时候只顾着瞧高高的屋梁,眉头拧成了一团,却是根本没瞥他一眼。良久,他才听到天子费劲地吐出了简短的几个字。
尽管已经有所预料,但这当口听清楚了皇帝的话,张越还是险些将墨汁滴在了纸上。而海寿则更是浑身战栗,就连吞咽唾沫的动作都已经难能做到。
尽管这种程度的文章并不难,要润色起来更是简单,但张越实在是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写这种诡异的东西,一时间竟是不知道从何下笔。犹豫了好一会儿,他发现朱棣目光突然扫了过来,只能咬咬牙奋笔疾书了起来。待到一笔一划写完,他便双手呈给朱棣看了。
“海寿,你去盖玺印!”
尽管昔日在御前伺候时曾经干过这差事,但时隔多年再次面对这吩咐,海寿却觉得脚下如有千斤重。见张越代自己扶了天子,他便挣扎着站起身,又接过那张纸,好容易挪到了椅子边上,他放下了那重若千钧的诏书,双手搬起了那枚巨大的宝玺,重重钤盖了下去。
“好了,命人传英国公张辅过来!”
沉声吩咐了这么一句,朱棣便半闭上了眼睛。他能够从宽河一路撑到这里,那么他自然也能继续撑几日,不,是一定得撑下去!
说是英国公官所,其实不过是用石头和粘土简单垒成的四合院。
只不过,在这废弃了已经二十多年的城池中,这座院子却已经很是难得。此时此刻,身在此处的三位勋贵无不是手握大权,但眼下却是眉头紧锁,气氛僵硬得骇人。
安远侯柳升虽说掌中军多年,但这会儿实在忍不住了,遂霍地站起身来:“皇上的病不能耽搁了,要不派人把皇上护送回喜峰口,要不就赶紧派人去找御医……早知道如此,我就应该规劝皇上不要把御医撂在后军,哪怕只剩下一个活着也好!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咱们谁承担得起?这一路上能瞒过来就已经是不容易了,多亏皇上硬撑着……”
“大夫?刚刚军中大夫已经给皇上瞧过了,只知道面如土色,其余一句有用的话也没有?再说,把皇上送回去的路上要是再遇着蒙元大军怎么办?我早说了,兵部职方司那些谍探不可靠,如今可好,竟然出了这么大纰漏……”陈懋恼火地骂了一阵子,见张辅并不说话,他顿时想起了眼下的处境,遂抬头问道,“英国公,你拿主意吧,咱们都听你的!”
“这时候不能轻举妄动,派人回去请御医的消息若是传扬出去,引起的反应恐怕非同小可。”张辅脸上的轮廓犹如刀刻一般毫不动容,说话声音也是异常平板,“皇上之所以一路硬撑到了大宁,便是不想把事情张扬出去。所以,我之前就已经命人快马向松亭关送信。皇上安然无恙,请随驾的杨学士金学士以及扈从大军立刻赶往大宁!”
听说张辅已经派了人回去,陈懋和柳升都是大吃一惊。陈懋刚刚说是请张辅做主,却是害怕这其中干系太大,自己担不起责任。他和张辅的经历差不多,父亲也是死在靖难之中,朱棣登基后追封泾国公,而他的爵位也是一路依靠军功封上来的。深知权越高险越大,所以他更爱钱,其他的很少理会。此时此刻,他只得轻轻咳嗽了一声。
“英国公这信使倒是派得及时,只不过,何必把那两个人招惹来?杨荣金幼孜不过是会耍嘴皮子的文官,只是因为哄得皇上高兴了,这些年品级不高,恩宠却几乎和咱们这些勋贵平齐,就连上次北征赐宴都是上等,到时候还要对咱们指手画脚!”
柳升平时心眼就不多,这会儿歪头想了想,干脆没有说话。张辅看了看他,旋即淡淡地说:“宁阳侯,不管信使带回去的加急文书上说什么,但只要知道皇上人在大宁,杨荣金幼孜又怎么可能不来?此次恐怕也是皇上严令,他们才不得不和阳武侯一同留在后军。既然总要是来的,额外吩咐一声,别人也不会认为皇上有什么不妥当。”
既然张辅这么说,柳升和陈懋自然是无话可说。又计议了一阵,两人便站起身来。先前两场大战之后,他们率领的五千精骑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但收获的战马却极其可观,这些战利品自然得好好分管。再者,先头朱棣虽说勉强支撑到了大宁,但一路上那种决不好看的脸色却有众多人看到过,要想把这种议论压下去,他们也得花费不少功夫。
就在他们出门下台阶之际,一个亲兵却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甚至来不及向柳升陈懋说话就径直奔进了屋子,大声嚷嚷道:“英国公,皇上宣召!”
已经到了院子里的柳升陈懋听到最后四个字,立刻都停下了步子。瞧见张辅急匆匆地出了屋子,柳升犹豫片刻,却是转身先出了门,陈懋却立刻想都不想地追了上去。
“英国公,可是皇上已经醒了?”
“皇上传召,可见是醒了。宁阳侯不若和我同去。”
陈懋正想说还有安远侯柳升,可一转头却发现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想到柳升掌京营兵将近十年,虽是很晚才封的侯爵,宠眷却一直在列侯之上,他顿时后背冒汗,到了嘴边的话立刻改成了另一句截然相反的:“皇上既然醒了就好,既然只是传召英国公,我还是赶紧去整备兵马以备万一,英国公请代我问安致意就是了。”
看到陈懋一溜烟走得飞快,张辅哪里不知道这一位动了什么狡猾心思,只是他却是没处可推搪。带着两个亲兵赶到了故宁王府,他便把人留在了外头,自己单身进去。等踏入了那间屋子,他就一眼看到了那晾在高几上的一纸文书,紧跟着就看到了朱棣投过来的眼神。
第六百四十章 最后的等待
既然如今大宁重驻大军,大宁东边前往开平的四个驿站也纳入了重修驻军的日程,只要东四驿建成,则自开平往西,桓州、威虏、明安、隰宁四驿,一路直达独石水诸堡,再至龙门卫;开平往东则是可经凉亭、沈阿、赛峰、黄崖四驿直达大宁。整个塞外恰是重新连成一线,一如洪武朝之时。
而由于大宁弃置已久,松亭关和喜峰口则成了扼守南北的一条大道,也是兀良哈人朝觐或袭扰的必经之路。松亭关扼守险要,喜峰口则是一马平川,之前虽筑城,驻军仍然比不上松亭关。此次谁也没想到皇帝这一番巡边竟会恰好遇上兀良哈人犯大宁,更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在一怒之下亲自率兵追击。
前一夜朱棣一意孤行连夜率兵北进,落在后队的杨荣金幼孜几乎是一路催促着薛禄赶路,可等到日上中天喜峰口时,便得到松亭关报鞑虏扰边。得到这讯息,薛禄担心皇帝安危,索性留下步卒三百人护卫杨荣金幼孜等,自己则是和兴安伯徐亨匆匆赶往松亭关。
即便是杨荣还算年轻,如今也已经年近五旬,金幼孜更是已经六十出头,两人赶到喜峰口时便被守将死活留了下来,说是阳武侯薛禄留下了话,等前方松亭关战事已定,再请两人过去。于是,即便杨荣金幼孜都是心急如焚,也不得不在喜峰口先行停留。
幽蓟各关之中,既有松亭关古北口之类的险关,也有喜峰口这样的平原大川。前者乃是扼守一地防范虏寇入侵,后者却是为了方便外夷入寇。年初重新修葺的喜峰口道路雄壮宽阔,关城两边可屯重兵,往年兀良哈人尤恭顺时,数百人的入贡队伍往往要劳动数千上万人沿途护送直至京城,最是扬威的地方。而由于有松亭关在前边挡着,此地倒是安全得紧。
喜峰口内都是用附近山上砍下大木建的营房,即使守将的官所也是如此。这会儿杨荣金幼孜正在官所的签押房中,一个站一个坐,心思都压根不在这里。此时此刻,先头劝说金幼孜留在后队的杨荣后悔不已。须知昨夜他没有劝谏皇帝,最大的原因就是兀良哈人已经元气大伤,闹腾不出什么大名堂,可看到如今这种景象,他不得不想到某个最坏的可能。背着手来来回回在屋子里走了好一会儿,看到金幼孜紧咬牙关坐在那里,他便走了上前。
六十出头的金幼孜这些天在路上颠簸,身体本就有些撑不住,昨夜又是忧惧又是赶路,这会儿他只觉得胸口一阵阵刺痛,忽然抬起了头:“勉仁,不如咱们送信回京?”
仔细想了一想,杨荣就摇摇头说:“每日行在都有例行文书送回京师,这当口无论送信说什么都不妥!咱们不像士奇本就是东宫官,越是这时候就越是不能走错一步,否则不但害己,还会害人。安远侯宁阳侯都是宿将,那五千人也是精锐。”
这些道理金幼孜自然知道,他好歹也是跟着三次北征的人了,深知京营和御马监中才是皇帝真正最信赖的班底。可越是如此,他越是觉得没底。即便他也辅佐皇帝处理过军务,终究不是领兵打仗的将领,没有任何实权。这会儿皇帝不在,他就是一兵一卒也调动不了,只能在这里眼巴巴等着,什么都做不了。
倍感焦虑的两个人一直等到日头落山,外头终于有了动静。一直坐着的金幼孜一下子站了起来,三步并两步到了门口,一把将房门打开。外头那军士这时候正好一路从台阶冲了上来,差点和金幼孜撞了个满怀。晚一步的杨荣没功夫理会这军士的连连赔罪,急忙劈头问道:“外头如何?可有皇上的消息?”
“回禀杨学士金学士,松亭关传来消息,阳武侯兴安伯已经退敌。另外,大宁派人送来军报宣示大捷,皇上先败兀良哈三卫,再败鞑靼大军,如今已经平安抵达大宁!”
金幼孜却不为那大捷二字所动,竟是倒吸一口凉气,使劲定了定神,这才勉强安定下来。瞧见杨荣也一样是脸色苍白,他便涩声问道:“阳武侯兴安伯如今在哪里?”
“阳武侯兴安伯得知大捷,命大军先驻松亭关,遣使往大宁报军情,又命人至喜峰口接杨学士和金学士。来的人还说,大宁英国公让人捎来话,说是皇上不能久离二位学士,请杨学士金学士尽快北上大宁。”
那军士把话说完,见面前的两位学士都没有回答,不禁异常疑惑,抬头一瞧方才发现杨荣金幼孜都是眉头紧锁。他没伺候过文官,此时就有些惶惑,正要开口解释什么,他就看到左边的杨荣冲他点了点头:“你先下去,我和金学士立刻就来!”
一句话打发走了那军士,杨荣便关上了房门,见金幼孜依旧不能展眉,他便劝说道:“幼孜兄,先别想那么多。皇上天赋神勇,前后出塞三次都是无往不利,既然已经平安抵达大宁,那我们尽快赶过去就是了。阳武侯兴安伯都是武官,咱们别因为左顾右盼耽误了事!”
金幼孜见杨荣面色沉肃,遂攥紧拳头用中指掐了掐手心,这才点了点头。他和杨荣两人共事多年,此时自然明白对方为何不敢捅破那一层窗户纸。薛禄徐亨真是一介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